公文素材库 首页

关于上海地铁安检的调研

时间:2019-05-29 03:07:50 网站:公文素材库

关于上海地铁安检的调研

上海地铁安检调研报告

1119010107团支部

一、

前言

随着中国的飞速发展,奥运会,世博会等等的举办,国家对于交通安全方面也开始逐渐重视起来,安检便成为了一个热议的话题。

从我们切身感受来说,上海地铁的安检力度和民众配合度并不是那么的理想,从世博会设立至今,这一个时间的跨度仿佛随着世博会的结束,地铁安检也渐渐变得形同虚设了。即使安检人员反复念叨着“包请安检”,乘客们基本都是熟视无睹,安检人员久而久之便也就此作罢。我想乘客们一定不会天真地以为安检人员能一眼分辨出可疑物品藏在哪个包里,多数人都是懒得等着这几十秒的时间。

其实从乘客的角度看这个问题也不无道理,遇到高峰时期这几十秒有可能就会造成入口拥堵,错过地铁等等的麻烦情况。所以多数人便用自己的行动做出了抗议。但是也许如今的安检设备还不够完全,但是在它还没有完全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先开始去尽量适应和配合。

另外,乘坐体贴的乘客常常看到有人在车厢内发小广告,卖场和乞讨,这也是地铁方面需要加强治理的。

难道等到上海下次再召开世博会时,我们再开始重视?我想每个人都知道安检的意义所在,有时候举手之劳的一个动作潜移默地化会影响周围的人,我们都有责任和义务把安检变得实质起来。

因此,我们产生了对于地铁的安检进行调研的想法。

二、调研目的

1.对如今网络传播的上海轨道交通进站安检的一些现象进行实地观察,鉴别真

伪,并且及时发现问题,寻找解决办法。

2.激发当代大学生对社会问题的理性关注,端正态度,力争让每个人从身边小事

着眼,以小见大,摒弃人云亦云、三人成虎的不良习惯,避免转载网络谣言,使之散播开来。三、

调研方法

我们一共分成两个小组在不同区域进行调查,采集数据,并且发现的调查方法的效果,汇总、分析了收集到的资料与数据。

小组一3号线宜山路站中山公园站9号线佘山站漕河泾开发区站宜山路站桂林路站8:15~9:30阴天拍照记录较好1号线中山公园站陕西南路站徐家汇站1:30~2:30中雨拍照记录一般2号线静安寺站淞虹路站人民广场站2:00~4:00大雨拍照记录较好小组二10号线陕西南路站四平路站9号线徐家汇站陆家浜路站嘉善路站10:00~11:00阴天问询略有一二分组线路站点时间天气调查方式效果7:30~8:00阴天观察记录一般1:00~1:45中雨问询基本为零数据基本可用四、

调研记录

人流量较大数据稍模糊问询话题死板

在地铁的各个入口处,都有安检人员和安检设备,并且树立了一些告示牌指示乘客遵守地铁安全的规章制度,但是乏人问津。(二号线静安寺站)

南路站,十号线四平路站等均有类似情况发生。】根据自身经历结合而成,在九号线大学城站,一号线人民广场站,陕西检。导致的矛盾的发生。(二号线淞虹路站)【注:此为组员经过问询或内是否有可疑的危险物品,但是这种工作态度也令很多乘客从此拒绝安器的时候不在屏幕前检验,或是在睡觉。当然,安检仪器会自动识别包另外,我们也看到了很多令人费解的情况。安检人员在乘客将包放入机而受伤或者包受损。为的是使被安检的包能在屏幕上被看清,同时保证乘客能够不因为拥挤入站安检显然大大地延缓了进展速度。安检机器的滚轴速率是相当慢的,告示牌提示进行安检,但是在高峰时期,人流量较大的线路和站台上,虽然每一个值勤的地铁安保人员都用一句进站请安检提示入站乘客按照

五、改进措施

1.高峰时刻(7:00~8:15,一些重要站点会延迟15~30分钟),即使将金属围栏排成蛇

形通道,加开一个安检设备,多安排一个安检人员对乘客们的单肩包等小件行李进行开包检验,并且讲语气提升到一个礼貌问候的层面,而不是完成任务的态度。

2.在公交车、地铁中的移动电视上播放进站安检的视屏,在入口处的明显位置树立告

示牌,并在地铁地面进入底下的电梯处配备语音提示(这个开销太大了)。

3.在工作人员交接班的时候,呼吁乘客自觉遵守安检(有人在都不管,没人在更不现

实),或者合理安排好交接班,两班人员交班时共同工作五分钟,以确保乞讨、卖唱的人不会趁机进入地铁。

4.在地铁车厢内部安排一些工作人员,并与公安部门建立联系,一旦发现乞讨、卖唱、

发小广告的人,立即将其带出地铁,依法整治。(这一点是可以做的,难度可能不大,效果应该还是不错的。)

六、小结

经过三天的实地调查与数据分析,我们能够较为完整的了解到上海轨道交通的安检方面存在着哪些不足,有哪些地方仍需改进,又有哪些方面需要继续保持。后世博时代的安检仍然是必不可少的,这不仅是为每个人的安全着想,也是一个文明城市的素养与精神所在。

同时,我们也学会了通过调研来辨别真假。百闻不如一见,只有亲身实践之后,我们才会懂得生活。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会更加重视我们所议论之物的来源,有理性的分析,而不是盲目轻信。

扩展阅读:调查报告(关于上海地铁)

驶向我们的地铁文明

关于上海地铁的调查报告

作者姓名:XXX

作者单位:XX大学XX专业XXX班

摘要:地铁公共安全设施问题,交通法规的遵守以及地铁文明的形成

第I部分

序言:

在上海延安西路地铁站中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60个人做了调查,回收了50份,从样本信息中了解到现今人们对地铁此项交通工具的认识度,交通规则的遵守情况,地铁作为今后主流交通工具的趋势和发展以及人们对地铁道德观念的水平层次。

调查时间:

201*年5月26日13:30~15:30

调查地点:

上海长宁区延安路地铁站

调查人员:

东华大学管理学院学生:张朝,张沛和蔡丹萍

调查对象:

上海长宁区延安路地铁站候车的乘客

调查方式:

问卷调查为主,查阅资料作为辅助

第II部分

对样本信息的概述:

一、上海地铁历史概况

1989年5月,中德双方正式签署了4.6亿马克的地铁专款贷款协议书,并于1990年3月7日国务院正式同意,上海地下铁道工程新龙华站(今上海南站站)至上海新客站(今上海火车站站)开工兴建。1993年1月9日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进行试通车,计划第一列车从新龙华开往徐家汇,列车由内燃机车调车至新龙华车站。由于是历史上的第一次,没有经验,导致上行线供电触网无法送电,最后只能将列车调车回梅陇车辆段。第二天即1993年1月10日,上海地铁历史上第一列列车在新龙华至徐家汇区间进行了试通车(中国地铁建成后一般需要经过三个阶段:试通车-不载客运行、试运营-载客运行、正式运营-通过国家正式验收)。

二、地铁交通信息

1地铁作为交通工具的基本使用信息

①在飞机,私家车,公交车,地铁和的士的常用使用频率上看,其中地铁占62%,公交车占18%,而的士和私家车所占比例为8%~10%;

②乘坐地铁的次数约一半的人为2~4次,符合一般上班族和学生来回往返的次数,即一天内使用的交通工具基本均为地铁;2地铁公共设施和安全设施信息①对于每个地铁进站前的安检,三分之一的人认为有点浪费时间,而27%的人认为不浪费时间;

②一半的人群认为夏天地铁内空调的舒适度是令人满意的,而三分之一的人给出过得去的评价;

③62%的人群认为地铁站中的标识牌大部分简单明了清晰易懂,而30%的人认为十分清晰。几乎没有人认为清晰度低;

④2~4分钟为60%受调查乘客的等待时间,18%的乘客等待时间为5分钟;⑤在选择2~4分钟为等待时间的乘客里一半人认为等待时间合理,另一半人表示更加希望可以通过增加轨道线班数来缩短等待时间。

三、文明地铁

1交通秩序和公共秩序

①当提及左行右立的地铁基本交通规则时,36%的人对违反这种规则的行为持极力反对的态度,人数位居第二的是持不关心态度,而有16%的人群认为违反左行右立的行为并没什么,自己偶尔会做;

②根据样本结果来看,74%的受调查者在地铁中很少有座位坐,而54%的乘客会选择在地铁中给需要帮助的人让座,30%的人会偶尔让座,没有一人从不让座;

③对于上下班高峰期的拥挤状况,三分之一的乘客极力反感并认为继续改善,其余人群基本认为这很正常即使反感但也能接受。

④几乎将近一半的人对地铁中推销,乞讨等行为表示十分反感需加强管理,而36%的受调查者只是表示反感,小部分表示无所谓。2地铁受关注度和未来发展

①88%认为中国交通发展的主要趋势为地铁;

②30%的受调查者对地铁相关新闻几乎没有过关注,而18%的人会关注,其余人很少关注。

第III部分

样本结果的总结与分析

一、关于公共秩序和基本设施

1问题:

①不同年龄段的人对设施的要求和秩序遵守的态度不一样,其中包括站内和车厢内,具体涉及到车厢内的电视节目播放还有站外班次等待时间上的缩短;②在认为自己等待班次时间不合理或需要缩短的人群中,有超过一半的人群认为安检是必要的,无论是否需花费一些时间。

③尽管每天都会做地铁,但地铁相关新闻关注者很少,很少有受调查者可以按照问卷要求说出相关地铁安全或者卫生方面的时事新闻。2趋势:①基于上海市人口大比例数量的问题,很多人对于拥挤问题持无所谓态度,为数不多的人会想要改善这样一种情况,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在这样的人群中20~30岁的青年人居多。

相比之下,中老年人更加迫切希望改善地铁环境,人人遵守制度法规。在受调查的12个中老年样本中,9~10个人表示应改善地铁内部秩序和交通拥挤状况。可见关于上海地铁,中老年人群对地铁交通秩序改良的期望值很高;

②地铁相对于公交和私家车,的士的不同之处在于每次进站前的安检,在受调查者中呈现出:

交通安全意识逐渐在市民中体现加深。

③已经作为出行基本的交通工具,但除此之外对地铁其他信息不关心不了解。

二、关于地铁今后的发展趋势

地铁在今后中国交通业发展的趋势似乎在调查中已成必然结果,在受调查者中超过一半的人群选择地铁作为他们的常用交通工具,一天内基本考虑地铁为主要交通工具,由此可清晰认识到地铁作为交通工具已经在上海市民心中以便宜快捷的特点而深入人心。

三、地铁历史和文明

1993年上海第一条轨道线试运行成功。运行至今已经十八个年头,地铁几乎已经成为上海人民常用和熟知的交通工具。与此同时,地铁文明也在每天来来回回的轨道线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总体来说,无论是交通法规的遵守问题,地铁环境问题,还是车厢内道德观念存留问题,这些问题总的趋势体现了地铁文化的广度和延伸。通过问卷的结果显示出,市民的道德水平在提高,并且他们希望并认同地铁会成为以后交通的主流,换言之,他们已经适应和沉浸于这种地铁文明所带来的生活出行方式了。

第IV部分

分析与建议

一、既然由于年龄段的不同而对地铁内公共设施有不同意见,可以增设部分专供设施,把人群的年龄段因素纳入考虑范围,为不同种人群优化地铁环境;

二、地铁人流拥挤状况十分严重,但基于人口数量大的国情暂时没有根本性措施解决此问题,不过仍然要鼓励市民坚持“左行右立”的基本交通原则,高效化地铁运作;三、伴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地铁有很大的可能性作为将来社会上一段时期内会被长期使用的交通工具,因此提高地铁速度,增加地铁班次等改进地铁的措施其实很必要实施,以此满足更多人群的需要;

四、地铁经历风雨这么多年,地铁文明在无声息中延续,加上市民们也已经认可这种文明的高尚存在,应该让这种文明显现出它该有的特点和导出精神产物:市民在出行方式上道德素质的提高和安全意识的培养,例如地铁站内大家同处一个公共环境下会自觉保护公共环境。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关于上海地铁安检的调研》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关于上海地铁安检的调研: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关于上海地铁安检的调研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652074.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