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生化总结

时间:2019-05-29 03:08:14 网站:公文素材库

生化总结

复习资料

生化总结

第二章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推算蛋白质大致含量:每克样品中含氮克数6.25100=100克样品中蛋白质含量(g%).※蛋白质的生物学功能:①酶的催化作用;②调控作用;③运动与支持;④参与运输储存;⑤免疫保护;⑥参与细胞间信息传递;⑦氧化作用。

※氨基酸的理化性质:两性解离与等电点;氨基酸的紫外吸收性质;荫三酮反应。

※等电点:在某一PH得溶液中,氨基酸解离成阳离子与阴离子的浓度相等,呈电中性,此时的溶液的PH值称为氨基酸的等电点。

氨基酸的最大紫外吸收值:280mm荫三酮反应:蓝紫色络合物。※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在蛋白质分子中,从N端到C端的氨基酸排列顺序。※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是其空间结构和特异生物学功能的基础。※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是指多肽链主链骨架原子的相对空间位置。※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包括:四种

※蛋白质的三级结构:是指整条肽链中全部氨基酸残基的相对空间位置。※蛋白质的三级结构的稳定是靠次级键(如:疏水作用力,盐键,氢键)

※结构域:分子量较大的蛋白质在形成三级结构时,肽链中某些局部的二级结汇集在一起,形成发挥生物学功能的特定区域。※蛋白质的变性:在某些理化因素的作用下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受到破坏从而导致其理化性质的改变和生物学活性的丧失。

※蛋白质的变性主要是二硫键和非共价键的破坏,不涉及一级结构的改变。蛋白质紫外吸收最大值:280mm原因:共轭双键第三章:核算结构与功能

※核酸的连接方式:3′,5′磷酸二酯键

书写方向:由一个核酸的3′-羟基和另一个核苷酸的5′-磷酸脱水缩合

※DNA的一级结构:是指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从5′-末端到3′-末端的排列顺序。

DNA的一级结构即是DNA的碱基排列顺序。Chargaff规则:①A=T,G=C;②不同生物种属的DNA的碱基组成不同;③同一个体的不同器官,不同组织的DNA具有相同的碱基组成。※DNA双螺旋结构的生物学意义:

①第一次从结构角度阐明了DNA充当遗传物质的结构基础;

②阐明了基因的本质,基因是存在于染色体上,具有特定遗传功能的DNA片段;③揭示了DNA半保留复制的奥秘;

④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创立,标志着生物科学的发展进入了分子生物学阶段。※DNA的最大紫外吸收值:260mm处

※DNA的变性:是指在某些理化因素作用下,DNA双链互补碱基之间的氢键发生断裂,使

双链DNA解链为单链的过程。

※退火:热变性的DNA经缓慢冷却后可以复性的过程。第五章:酶

※酶分为单纯酶和结合酶单纯酶:决定反应特异性

结合酶:决定反应的种类和性质

※酶催化作用的特点:特异性;高效性;酶活性的可调节性;酶活性的不稳定性。

※某些代谢物与关键酶分子活性中心外的某个部位可逆的结合,使酶分子发生构象的变化

-1---复习资料

并改变其催化活性。酶分子中这些结合部位成为变构部位,对酶的这种调节称为变构调节。

※Km值愈小,酶对底物的亲和力愈大。

※同工酶:是指催化的化学反应相同,但酶蛋白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及免疫学特性不同

的一组酶。第六章:生物氧化一.名词解释

1.生物氧化:生物体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与食物和体内的糖,脂肪和蛋白质等有机物,这些有机化合物在体内进行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大量能量的过程。

2.呼吸链(电子传递链):物质代谢过程中脱下来的成对氢原子通过多种酶和辅酶所催化的连锁反应逐步传递最终与氧结合生成水,同时释放能量,这个过程在细胞线粒体内进行,与细胞呼吸有关,所以将此呼吸链称为呼吸链。

3.氧化磷酸化:代谢物脱下的氢经线粒体氧化呼吸链电子传递释放能量,偶联驱动ADP磷酸化生成ATP的过程称为氧化磷酸化。

4.P/O比值:P/O比值是指在氧化磷酸化过程中,每消耗1/2摩尔氧气所生成的ATP的摩尔数(或一对电子通过氧化呼吸链传递给氧所生成的ATP的分子数)。5.底物水平磷酸化:一种与脱氢反应或脱水反应偶联,直接将高能代谢物分子中的能量转移给ADP(或GDP),生成ATP(或GTP)的过程称为底物水平磷酸化。二.知识点

*生物氧化的最终产物是二氧化碳、水和能量。

*体内的ATP生成方式,一种是氧化磷酸化,另一种是底物水平磷酸化。其中最重要的是氧化磷酸化。

*线粒体内膜上有两条呼吸链为NADH氧化呼吸链和琥珀酸氧化呼吸链(huoFADH2氧化呼吸链),生物氧化中大多数底物脱下来的氢进入NADH氧化呼吸链。

*经测定代谢物脱下来的氢经NADH氧化呼吸链,其P/O比值为2.5;经琥珀酸氧化呼吸链氧化,其P/O比值为1.5.

*决定氧化磷酸化速率最重要的因素是ATP/ADP比值,而调节氧化磷酸化最重要的激素是甲状腺激素。

*生物氧化是指营养物质氧化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并最终释放出能量的过程。*体内的二氧化碳主要来自有机酸的脱羧。*FAD是呼吸链中递氢体。

*各种细胞色素在呼吸链中传递电子的顺序是bc1caa31/2氧。*影响氧化磷酸化的主要激素是甲状腺激素。*ATP的储存方式是磷酸肌酸。三.简答题

1.简述线粒体内膜的两条呼吸链的名称及组成。

⑴NADH氧化呼吸链:NADH、复合体Ⅰ、泛醌、复合体Ⅲ、细胞色素还原酶、复合体Ⅳ、氧;

⑵琥珀酸氧化呼吸链:琥珀酸、复合体Ⅱ、泛醌、复合体Ⅲ、细胞色素还原酶、复合体Ⅳ、氧;

2.简述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及作用。复合体

名称辅基-2-

作用--复习资料

复合体Ⅰ复合体Ⅱ复合体Ⅲ复合体ⅣNADH-泛醌还原酶琥珀酸-泛醌还原酶泛醌-细胞色素还原酶细胞色素还原酶FMN、Fe-SFAD、Fe-S铁普林、Fe-S铁普林、Fe-S将NADH的氢原子传递给泛醌将琥珀酸的氢原子传递给泛醌将电子从还原性泛醌传递给细胞色素将电子从细胞色素传递给氧第七章糖代谢一.名词解释

1.糖异生:由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称为糖异生。

2.糖酵解:葡萄糖或糖原在无氧条件下,分解为乳酸的过程称为糖的无氧氧化。

3.有氧氧化:葡萄糖或糖原在有氧条件下彻底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大量能量的过程。

4.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

5.糖原合成:由单糖(主要是葡萄糖)合成糖原的过程。6.糖原分解: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的过程。二.知识点

*糖原合成的关键酶是己糖激酶,糖原分解的关键酶是糖原磷酸化酶。*糖酵解途径的关键酶是己糖激酶(葡萄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1和丙酮酸激酶。*三羧酸循环过程中有4次脱氢和2次脱羧反应。三羧酸循环过程中的三个关键酶分别是柠檬酸合酶、异柠檬酸脱氢酶、阿拉法桐戊二酸脱氢酶系。*肝是糖异生最主要器官,肾也具有糖异生的能力。

*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每循环一周可生成25个ATP。

*1个葡萄糖分子经糖酵解可生成2个ATP;糖原中有1个葡萄糖残基经糖酵解可生成3个ATP.

*正常人清晨空腹血糖浓度时3.89~6.11mmol/L.

*糖代谢中间产物中含有高能磷酸键的是1,3-二磷酸甘油酸。

*1分子丙酮酸进入三羧酸循环及呼吸链氧化时生成3分子二氧化碳和12.5分子个ATP;且所有反应均在线粒体内进行。

*在糖原合成中作为葡萄糖残基载体的是UDP.*胰岛素可以使血糖浓度降低。

*肌糖原分解不能直接补充血糖的原因是肌肉组织缺乏葡萄糖-6-磷酸酶。*1分子葡萄糖酵解时净生成2个ATP.

*红细胞中还原性谷胱甘肽不足,易引起溶血,原因是缺乏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磷酸戊糖途径的重要生理功能除了生成核糖外生成NADPH+H.*三羧酸循环只在线粒体中进行。

*糖异生的原料包括乳酸、甘油、丙酮酸。

*三羧酸循环中,通过作用用水平磷酸化直接生成的高能化合物是GTP.三.简答题

1.简述有氧氧化的生理意义。

答:①是机体获得能量的主要方式。②是体内营养物质彻底氧化分解的共同通路。③三羧酸循环是体内物质代谢相互联系的枢纽。

-3-

--复习资料

2.简述三羧酸循环的特点。

答:①三羧酸循环必须在有氧的情况下进行。②三羧酸循环是机体主要的产能途径。③

三羧酸循环是不可逆的反应体系。

3.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答:①5-磷酸核糖的作用,磷酸戊糖途径是葡萄糖在机体内生成5-磷酸核糖的唯一途径。5-磷酸核糖是合成核苷酸及其衍生物的重要途径。

②NADPH的作用:NADPH作为供氢体,参与体内许多重要的还原性代谢反应。4.简述糖异生的生理意义。

答:①维持血糖浓度相对稳定;②有利于乳酸的再利用;③肾糖异生增强有利于维持酸碱平衡;④协助氨基酸代谢。5.简述血糖的来源与去路。

答:来源:食物中糖的消化吸收、肝糖原分解、糖异生作用。

去路:氧化分解供能、合成糖原储存、转变成其他物质、随尿排出。6.简述糖酵解的生理意义。答:①为体内的其他物质合成提供原料;②使机体内在缺氧情况下供应能量的重要方式;③是成熟红细胞供能的重要方式;④2,3-BPG对于调节红细胞的带氧功能具有重要作用;⑤某些组织细胞即使在有氧条件下仍以糖酵解作为主要供能方式。7.简述糖酵解的特点

答:糖酵解的全过程在细胞浆中进行,没有氧的参与,乳酸是糖酵解的必然产物;糖酵解在无氧条件下进行,只能发生不完全的氧化分解,反应中释放能量较少;在糖酵解的全过程中,有三不是不可逆的单向反应。8.简述糖有氧氧化的阶段

答:葡萄糖生成丙酮酸、丙酮酸氧化脱羧生成乙酰辅酶A、乙酰辅酶A彻底氧化(三羧酸循环)。

9.糖异生途径是糖酵解途径的逆反应吗?为什么?答:糖异生途径基本上是糖酵解途径的逆反应;由于糖酵解中有三步单向不可逆的反应,这些反映的逆过程就是需要吸收相当的能量,实现糖异生过程必须要有另外不同的一组酶来催其逆反应,这些酶就是糖异生的限速酶。第八章脂类代谢一.名词解释

1.脂肪动员:储存在脂肪组织中的甘油三酯在脂肪酶的催化下逐步水解为游离脂肪酸和甘油并释放入血,以供其他组织氧化利用的过程称为脂肪动员。2.酮体:乙酰乙酸、贝塔羟丁酸、丙酮,这三种物质统称为酮体。

3.血脂:是血浆中脂类物质的总称;包括甘油三酯、胆固醇及其酯,磷脂以及游离脂肪酸。4.必需脂肪酸:指不能在机体内合成的,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的脂肪酸。包括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色氨酸、蛋氨酸、赖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二.知识点

*脂肪酸分解过程中,长链脂酰CoA进入线粒体需由肉碱携带。脂酰合成过程中线粒体的乙酰辅酶A出线粒体需经柠檬酸-丙酮酸循环。

*脂肪组织中的甘油三酯受脂肪酶的催化水解,限速酶是甘油三酯脂肪酶。

*脂肪酸的贝塔氧化在细胞的线粒体内进行,它包括脱氢、加水、再脱氢、硫解四个连续反应步骤;每经过一次循环,产物和呼吸链偶联的话,可以得到108个ATP.

*脂肪酸的合成在胞液中进行,合成原料中碳源是乙酰辅酶A,它是柠檬酸-丙酮酸循环形式参与合成的;供氢体是NADPH,它主要来自苹果酸。

-4---复习资料

*脂肪酸氧化过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脂肪酸的活化、脂酰辅酶A进入线粒体、贝塔氧化过程和乙酰辅酶A的彻底氧化;脂肪酸氧化的限速酶是肉碱脂酰辅酶Ⅰ。

*合成一分子的胆固醇需要十八分子的乙酰辅酶A,十六分子的NADPH+H以及三十六分子的ATP.

*脂肪酸在血中与清蛋白结合运输。

*正常血浆脂蛋白按密度低到高顺序的排列是:CM、VLDL、LDL、HDL;电泳法分离血浆脂蛋白的时候,从正极到负极依次顺序的排列是HDL、VLDL、LDL、CM。*胆固醇含量最高的脂蛋白是低密度脂蛋白。

*脂肪动员的关键酶是组织细胞中的激素感性脂肪酶。*脂肪酸彻底氧化的产物是谁、二氧化碳及释放能量。*酮体只能在肝内生成,肝外氧化。*合成酮体的限速酶是HMGcoA合成酶。

*使激素敏感性脂肪酶活性增强,抑制脂肪动员的激素是胰岛素。*脂肪酸贝塔氧化的产物不包括NADPH+H。*能产生乙酰辅酶A的物质是脂肪。*酮体不是脂肪酸分解代谢的异常产物。*不能将酮体氧化利用的组织和细胞是肝。三.简答题

1.血浆脂蛋白有哪几种?各有何功能?

答:乳糜微粒:转运外源性甘油三酯;极低密度脂蛋白:转运内源性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转运胆固醇到肝外;高密度脂蛋白:转运肝外胆固醇入肝。

2.计算一摩尔硬脂酸(18个C)在体内彻底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能产生多少摩尔ATP?解:18/2*10+4*(18-2)-2=120(mol)3.简述酮体生成的生理意义。

答:⑴酮体是肝内氧化脂肪酸的一种正常的中间产物,是肝输出脂类能源的一种重要形式;⑵长期饥饿或糖供能不足的情况下,酮体利用的增加可减少糖的利用,有利于维持血糖浓度的恒定,节省蛋白质的消耗,严重饥饿或糖尿病的时候可代替葡萄糖成为脑组织的主要能源;

第九章蛋白质分解代谢

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苏氨酸、蛋氨酸、赖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

腐败作用:在消化过程中,有一部分蛋白质不被消化,也有一部分消化产物不被吸收;肠道细菌对这部分蛋白质及其消化产物所起的作用。

氨基酸代谢库:由食物蛋白质至消化吸收的氨基酸与体内的组织蛋白降解的氨基酸以及体内合成的非必需氨基酸混合在一起分布于体内各处参与代谢。

联合脱氨基作用:转氨酶与L-谷氨酸脱氢酶联合催化使氨基酸的阿拉法氨基脱下并生成游离氨的过程。

嘌呤核苷酸循环是肌肉中脱氨基主要方式。

体内阿拉法酮酸的代谢:生成非必需氨基酸、转换成糖或脂肪、氧化供能。体内氨的来源:氨基酸脱氨、肠道吸收、肾小管上皮细胞分泌的氨。体内氨的转运:丙氨酸-葡萄糖循环、谷氨酰胺的运氨作用。

体内氨的去路:在肝内合成尿素,由肾排出;重新合成氨基酸;合成其他含氮化合物。一碳单位:某些氨基酸在分解过程中产生含一个碳原子的有机基团,称为一碳单位。包括:甲基(-CH3-)、亚甲基或甲烯基(-CH2-)、次甲基或甲炔基(=CH-)、甲酰基(-CHO)、

-5---复习资料

-6---亚氨甲基(-CH=NH)。

扩展阅读:生化小结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

1酸性氨基酸带负电荷,向正极移动2变性蛋白质的特点有哪些?

答:空间结构破坏(即次级键断裂);一级结构存在(肽链存在);蛋白质变性后理化性质改变:如溶解度降低,黏度增加,结晶能力消失,生物活性丧失等;易被蛋白酶水解。3茚三酮反应:蛋白质分子中如存在游离的α-NH2,可以与茚三酮溶液反应生成蓝紫色化合物。Pr-Cα-NH(Pro)→呈黄色。

双缩脲反应:在碱性溶液中含两个以上肽键的化合物都能与稀硫酸铜溶液反应呈紫红色。

酚试剂反应:Pr-(Tyr、Trp)与酚试剂反应呈钼蓝色4核酸分子中核苷酸是怎样连接的?

答:由前一位核苷酸的3’-OH与下一位核苷酸的5’位磷酸基之间形成3’,5’磷酸二酯键,从而构成一个没有分支的线性核酸分子一级结构。5.酸性氨基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

碱性氨基酸:赖氨酸、精氨酸和组氨酸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1.试指出核酸的变性,复性的特点。

答:变性:OD260nm增高,粘度下降,比旋度下降,浮力密度升高,酸碱滴定曲线改变,生物活性丧失。

复性:OD260nm降低。

第三章酶

1.相对特异性:有一些酶的特异性相对较差,这种酶作用于一类化合物或一种化学键,这种不太严格的选择性称为相对特异性。

2.有机磷化合物使羟基酶失活,需用解磷定解毒;重金属离子及砷化合物使巯

基酶失活,需用二巯基丙醇解毒。第三章酶

3.三种可逆性抑制Km、Vmax有何表观变化?(V看酶,K看底物)答:竞争性抑制作用:Vmax不变,表观Km增大。非竞争性抑制作用:Vmax下降,表观Km不变。反竞争性抑制作用:Vmax下降,表观Km下降。

4.琥珀酸脱氢酶的底物是琥珀酸,竞争性抑制剂是丙二酸。

二氢叶酸合成酶的底物是氨基苯甲酸,竞争性抑制剂是磺胺类药物。5.试述LDH、CK同工酶有哪些?它们的组织学分布特点及与临床意义的关

系?

答:LDH同工酶有LDH1、LDH2、LDH3、LDH4、LDH5五种,

LDH1和LDH2在心肌中含量较为丰富,LDH1和LDH2对乳酸的亲和力高,易使乳酸脱氢氧化成丙酮酸,后者进一步氧化释放能量供心肌活动需要

LDH4和LDH5分布在肝和骨骼肌中。LDH4和LDH5对丙酮酸的亲和力高,使它还原为乳酸,这对保证肌肉在短暂缺氧时仍可获得能量有关。LDH3在脑、子宫、肺、脾和胰腺中含量较多。

乳酸如何供能!乳酸循环:葡萄糖酵解生成乳酸后,乳酸通过细胞膜弥散进入血液,再入肝脏经异生为葡萄糖,葡萄糖释放入血液后又可被肌摄取,这即乳酸循环,也叫Cori循环

第四章糖代谢

1.TAC循环关键酶:柠檬酸合成酶、异柠檬酸脱氢酶、α-酮戊二酸脱氢酶2.Gn-1变成得1ATP

3.试述乳酸如何彻底氧化分解?(思路)答:乳酸(胞浆,脱氢,NADHH+)(2|3!)→丙酮酸(氧化脱羧)(3)→乙酰CoA→→→(12)三羧酸循环,氧化磷酸化→得17或18个ATP。4.草酰乙酸的来源:(1)苹果酸的脱氢;(2)丙酮酸的羧化;(3)天门冬氨酸的脱氨;(4)柠檬酸的裂解。苹果酸-天门冬氨酸穿梭:胞浆中天门冬氨酸生成草酰乙酸,后者与经NADHH+苹果酸脱氢酶还原→苹果酸→穿梭经线粒体内膜进入线粒体→受到线粒体中苹果酸脱氢酶脱氢生成草酰乙酸和NADHH+。Aa的代谢脱羧与转氨6.核糖,NADPHH+是磷酸戊糖途径产生的7.NADPHH+作用:

①参与脂肪酸、胆固醇及类固醇激素等生物合成

②NADPH是谷胱甘肽还原酶的辅酶,维持红细胞膜的稳定性③参与体内羟化反应与肝脏生物转化有关

作为供氢体参与多种代谢反应:(1)

NADPH+H+是体内许多合成代谢的供氢体;

NADPH+参与体内羟化反应;》肪酸和胆固醇等物质的合成中提供HNADPH+用于维持谷胱甘肽的还原态;

(2)

(3)

(4)

NADPH+参与体内加单氧酶反应。生物转化作用

1.糖原合成途径:葡萄糖→6-磷酸葡萄糖-1→1-磷酸葡萄糖→UDPG→→糖原糖原合成酶耗2ATP,分解不耗2.糖酵解G到FDP耗2ATP-Gn+1耗1

3.糖异生关键酶:丙酮酸→草酰乙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磷酸烯醇

式丙酮酸→2-磷酸甘油酸→3-磷酸甘油酸+ATP→1,3-二磷酸甘油酸→3-磷酸甘油醛→1,6-双磷酸果糖(果糖双磷酸酶-1)→6-磷酸果糖(磷酸已糖异构酶)→6-磷酸葡萄糖(葡萄糖-6-磷酸酶)→葡萄糖。

答:关键酶:肌肉中无葡萄糖-6-磷酸酶,故不能直接分解肌糖原生成葡萄(1)丙羧化酶果糖1,6-二磷酸酶

总结G-6-P的代谢方向、终产物,促使其转变的主要酶是什么使其转变的酶代谢方向糖酵解磷酸已糖异构酶G-6-P的代谢方向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有氧氧化磷酸戊糖途径糖原合成葡萄糖磷酸变位酶糖原分解终产物乳酸CO2、水磷酸戊糖、NADPH糖原葡萄糖葡萄糖葡萄糖-6-磷酸酶糖异生

第五章脂类代谢

1.酮体:乙酰乙酸、β-羟丁酸及a-丙酮三者称为酮体。2.载脂蛋白

极低密度脂蛋白分类乳糜微粒(CM)(VLDL)转运外源性甘油生理功能三脂及胆固醇三脂及胆固醇转运至肝外转运至肝内转运内源性甘油(LDL)(HDL)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把肝内胆固醇把肝外胆固醇3.试述甘油的来源,完全氧化和糖异生的过程?答:甘油的来源:磷酸二羟丙糖的还原或脂肪的水解。

磷酸二羟丙酮经NADHH+胞浆中α-磷酸甘油脱氢酶还原→α-磷酸甘油穿梭经线粒体内膜进入线粒体→受到线粒体中α-磷酸甘油脱氢酶脱氢生成磷酸二羟丙酮+FADH2;

答:完全氧化过程:甘油→3-磷酸甘油(-ATP,活化)→3-磷酸甘油醛(胞浆,NADH)→1,3-二磷酸甘油酸(胞浆,NADH)→3-磷酸甘油酸(得到ATP)→2-磷酸甘油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丙酮酸(得到ATP)→乙酰辅酶A→TAC→净得ATP:20~22个。-1+3+3+1+1+3+12

答:糖异生过程:甘油→3-磷酸甘油(-ATP,活化)→磷酸二羟丙酮(胞浆,-NADH)→3—磷酸甘油醛→1,6-双磷酸果糖→6-磷酸果糖→6-磷酸葡萄糖→葡萄糖。3-磷酸甘油α-磷酸甘油脱氢酶脱氢生成磷酸二羟丙酮+FADH2磷酸二羟丙糖和磷酸二羟丙酮的区别?脂肪酸的活化,生成脂酰CoA,-2ATP;

试述酮体合成与分解的部位、关键酶是什么?

答:酮体合成场所:肝细胞(线粒体);关键酶:HMGCoA合成酶

酮体分解:肝外组织(心.肾.脑.骨骼肌等)线粒体;关键酶::琥珀酰CoA转硫酶,乙酰乙酸硫激酶。

磷脂合成中小分子含氮碱基的活化形式是什么?软磷脂CDP-胆碱、脑CD-乙醇胺(胆胺)胆固醇需要消耗ATPHMGCoA还原酶脂肪酸乙酰CoA羧化酶。酮体HMGCoA合成酶来源去路①G的氧化分解中丙酮酸氧化分解②FFA的β氧化③肝外酮体氧化④氨基酸脱氨后产生的α-酮酸氧化分解⑤HMGCoA、柠檬酸的裂解①进入TAC氧化分解②合成FFA③合成胆固醇④肝内合成酮体⑤参与生物转化(结合剂)第五章生物氧化

肌肉中最主要的贮能的化合物是磷酸肌酸类型种类①鱼藤酮、粉蝶霉素A及异戊巴比妥等呼吸链抑制剂②抗霉素A、BAL等③CO、CN-、N3-及H2S氧化磷酸化抑制剂寡霉素抑制部位复合体I即NADH→FMN复合体III即Cytb与Cytc1复合体Ⅳ即细胞色素C氧化酶对电子传递及ADP磷酸化均有抑制。第七章氨基酸代谢

1.体内氨基酸一般分解代谢方式有哪些?最终代谢产物是什么?答:(1)脱氨基作用:NH3→在肝脏转化为尿素排泄;α-酮酸→生糖,酮体;氨基化生成非必需氨基酸;氧化供能→CO2、H2O、ATP。

(2)脱羧基作用:CO2;胺:大多为生物活性物质→肝内胺氧化酶分解生成NH3+醛,NH3→留在肝脏合成尿素;醛经非线粒体氧化体系→CO2、H2O。

答:尿素、CO2、H2O

2.肌肉内主要是嘌呤核苷酸循环即联合脱氨基作用。

3.氨的去路有哪些?脑(肝)中氨的主要代谢方向是什么?答:氨的去路:(1)肝脏合成无毒尿素后,经肾脏排出体外。占80%~90%;(2)脑和肌肉中合成谷氨酰胺;(3)合成某些含氮化合物,如嘌呤、嘧啶、非必需氨基酸;(4)经肾脏中和酸后,以NH4+排出体外

4.Glu与哪些生化反应有关?

答:分解代谢:(1)脱氨基生成α-酮戊二酸,进入三羧酸循环,最终生成水,二氧化碳和能量;(2)脱羧生成γ-氨基丁酸;(3)脱氢生成α-亚氨基戊二酸,再自发性水解生成α-酮戊二酸和氨合成代谢:(1)参与蛋白质合成;(2)氨基化生成谷氨酰胺;(3)乙酰化生成乙酰谷氨酸;(4)脱氨基生成α-酮戊二酸,再经糖异生生成葡萄糖;(5)参与合成谷胱甘肽。

第八章核苷酸代谢

1嘌呤碱分解终产物是尿酸,当血中尿酸浓度过高时,成人可表现为痛风症,儿童表现为自毁容貌综合症。嘧啶碱分解的终产物是CO2、NH3和β-氨基酸

戊糖的活性形式是磷酸核糖焦磷酸(PRPP)谷胱甘肽什么时候提到

第十章DNA的生物合成物质

怎样进行DNA核苷酸切除修复?

答:(1)UvrABC核酸酶切下含有损伤部位的一段DNA片段(约12Nt)(2)DNApolⅠ填补缺口(3)连接酶封闭切口

第十一章RNA的生物合成

α决定那些基因被转录ββ′σ与转录全过程有关(催化)结合DNA模版(解链)辨认转录的起始点②真核生物种类转录产物RNApolⅠ45s-rRNARNApolⅡhnRNA极敏感核质RNApolⅢ5srRNA,tRNA,snRNA中度敏感核质对鹅膏蕈碱的反应耐受分布核仁⑷ρ因子(原核生物):辅助RNA聚合酶识别终止子(不典型)。⑸转录因子(真核生物):结合RNA聚合酶,调控转录。

UAA、UAG、UGA

遗传密码特点*:①方向性、②连续性、③简并性、④通用性、⑤摆动性。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生化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生化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生化总结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652108.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