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日照运总201*年度个人总结

时间:2019-05-29 03:10:27 网站:公文素材库

日照运总201*年度个人总结

201*年度个人总结

时间过得飞快,201*年伴随着忙碌与欢乐渐渐地接近了尾声。回顾即将告别的一年,在公司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下,我按照客运四化管理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公司同事们的帮助下,我学习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在自己的岗位上,我始终遵守公司劳动纪律。虽然又长了一岁,但总感觉还有许多东西要学习。现将本人201*年度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上半年,我在公司从事调度员,每天认真记录客车运行动态记录,联系车站做好车辆班次的停开工作,联系各科室做好车辆开班前及加班包车的安全检查;配合调度科长完成每季度的新增班线和延续经营业务,按照户籍化管理要求每车一档;每月按时参与组织召开驾乘人员安全教育培训会议,搜集整理乘务员学习材料,教育乘务员及业户做好会议学习笔记并定期进行业务考试;编制流水线车辆运行计划,及时更新分公司车辆登记台账和乘务员台账;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做好出入库早值班和车站车场值班的车辆安全检查及驾驶员安全事项交待,在夜间值班加强对车辆运行的动态监控,尤其注意对卧铺车辆的监控,按时到城北值班加强对日照至两城线路车辆的实时管理。

下半年,由于公司业务需要,我从事监控员。新的工作岗位,新的工作方式,我又学到了新的内容。监控员不仅要了解车辆运营线路情况,还要熟悉车辆的驾驶员配备。每天认真记录车辆监控日志和摄像头拍摄是否正常以及双班驾驶员配备是否合格;发现车辆违章按照处置流程打印车辆违章处置单,上交于分管经理;记录好调度员交待的缺停班次和加班包车车辆;当遇雨雪雾等恶劣天气时,第一时间向车辆驾乘人员发送安全行车短信;严把车辆监控平台,发现车辆超过半小时不上线时,及时联系车辆驾乘人员,确保运行中车辆的GPS全部上线,并严格监管车辆的运行路线和时速,保证车辆按照规定线路行驶和在途中不超员不超速。。

回顾这一年的工作,也存在不足之处,还没有达到领导的要求,在处理问题上还缺乏经验,在日常工作中还没能深入浮在表面,在理论知识上还十分欠缺,在领导交办的任务上完成不够及时,在美凯龙的销售上完成不好。

近期,车辆正在换装新GPS,可见监控工作越来越显得重要。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不断地学习上级会议精神,虚心向领导和同事请教,及时地完成领导交办的任务,努力探索科学的工作方法,积极参与公司组织的各项活动,热心帮助同事和驾乘人员。展望201*年无不充满了激情与挑战,我一定会按照公司的管理规定严格要求自己,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力争为分公司的发展壮大贡献应有的一份力量。

扩展阅读:201*年度企业运行总结报告材料

湖北省校企共建研发中心201*年度运行情况总结

共建研发中心名称:气缸套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企业名称:(盖章)高校(科研院所)名称华中科技大学(盖章)填表人:联系电话:填报时间:年月日

湖北省科学技术厅二一一年十一月制

填写说明

1.此表是省科技厅对省级校企共建研发中心进行年度抽制、绩效考核以及相关数据统计的主要依据;

2.表中数据请填写201*年度或截止201*年底的数据;3.要求字迹清楚,数字准确。

目录

一、研发中心基本信息二、201*年研究开发项目三、经济效益

四、201*年研究开发计划

五、新产品、新工艺、新装备等研究开发典型案例六、存在问题与建议

七、湖北省校企共建研发中心年度运行情况报告(文字材料)(一)、共建双方情况

1、高校(科研院所)在共建领域的基本情况。专业设置和实验室建设情况,在共建技术领域的地位和优势;

2、企业主要产品及经营管理情况,在所处行业领域的地位。(二)、共建研发中心管理运行机制情况(三)、为企业开展的研发及成果情况(四)、工程化对企业的产生效益情况(五)、下一年发展的目标、任务及配套措施

一、研发中心基本信息

一、研发中心基本信息

中心名称企业共建单位研发中心组建时间科技厅认定时间中心负责人技术领域高校或科研院所气缸套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湖北省缸套厂华中科技大学201*年201*年联系电话光机电一体化(内燃机关键零部件气缸套的产品创新及产品生产所涉及的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金属表面改性处理等技术创新领域)201*年度投入经费(万元)企业投入研发中心经费361.18201*年企业投入分类(万元)资金投入341.97累计投入经费(万元)1180.02实物投入/学历博士本科本科本科本科专科专科本科本科专科本科本科本科本科本科专科专业方向材料科学与铸造工艺其他/职称/职务姓名工作单位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研发中心主要研发人员

厂部/技术研发中心技术研发中心生产部/技术研发中心技术研发中心营销部/技术研发中心品管部/技术研发中心技术研发中心技术研发中心技术研发中心技术研发中心技术研发中心技术研发中心技术研发中心技术研发中心技术研发中心机械制造总经理助理/高工机械制造铸造铸造总工/高工生产总监/高工副总工/高工机械制造营销总监/工程师机械制造质量总监/工程师机械制造机械制造机械制造机械制造机械制造机械制造机械制造机械制造机械制造主任/工程师副主任/工程师副主任/工程师副主任/工程师工程师工程师工程师工程师工程师

∑企业联系方式地址联系人传真地址联系人传真工艺装备部/技术研发中心检测中心/技术研发中心技术研发中心技术研发中心技术研发中心技术研发中心技术研发中心技术研发中心技术研发中心技术研发中心理化检测科/技术研发中心计量检测科/技术研发中心技术研发中心产品性能测试科/技术研发中心工艺装备部/技术研发中心技术研发中心技术研发中心技术研发中心本科专科本科本科本科本科本科本科本科本科专科专科本科本科本科本科本科本科机械制造机械制造机械制造机械制造机械制造机械制造机械制造机械制造机械制造机械制造机械制造机械制造机械制造机械制造机械制造机械制造机械制造机械制造工程师工程师工程师工程师工程师工程师工程师工程师工程师工程师助理工程师助理工程师工程师工程师工程师工程师工程师工程师34人邮政编码手机电子邮箱邮政编码手机电子邮箱高校科研院所

201*

二、年研究开发项目

二、201*年研究开发项目

企业委托序项目名称号元)研制“气缸套毛坯自动连体浇注的多工位专用设备”,以研制“生产分切式缸套1毛坯体的离心浇注机”高100-200。研制“气缸套毛坯自动连体浇注的多工位专用模具”,以研制“生产分切式缸套2毛坯体的开合式模具”高100-200。研制“自动连铸气缸套毛坯体”,以从根本上克服气缸套研制“离心浇注的一切3二缸套毛坯体”的弊端。产量可提高100-200,废品可降低2,原材料可节约30,尚可降低气缸套机加工的成本。合计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经济指标经费(万起始年限完成年限进度备注已成功试运行。拟申报从根本上克服气缸套毛坯单体浇注设备的弊端。产量可提100201*年201*年“实用新型专利”。已成功试运行。拟申报20201*年201*年“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从根本上克服气缸套毛坯单体浇注模具的弊端。产量可提毛坯单体浇注“产量极低、废品极高、原材料损耗极大”10201*年201*年已成功试生产。拟申报“实用新型专利”。1

济效注:此栏填写研发中心为共建企业研究开发的项目

三、益

三、经济效益

序新产品、新装备或新工艺名称号123456789研制的“一种制作分切式缸套毛坯体的离心浇注机”研制的“一种制作分切式缸套毛坯体的开合式模具”研制的“一种离心浇注的一切二缸套毛坯体”运用“负压实型气缸套铸造方法”生产的产品201*年10月201*年10月201*年10月201*年元月新产品销售收入成果应用时间(万元)//1,003.132,600(58.95万只气缸套)当年新增收入备注(万元)//86.43224自主研制的新设备。自主研制的新模具。自主研制的新产品。自主研制的新产品。

四、201*年研究开发计划

四、201*年研究开发计划

企业投入序项目名称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经济指标经费(万元)将自行研制的“一种制作分切式缸套毛坯体的离心实现“一种制作分切式浇注机”样机标准化,并将定型的机器实行小批量201*年12390自产,以实现“分切式气缸套毛坯体”的量产。工注机”的应用产业化。效可提高100200.将自行研制的“一种制作分切式缸套毛坯体的开合实现“一种制作分切式式模具”样机标准化,并将定型的模具实行小批量自产,以与“分切式缸套毛坯体的离心浇注机”配90201*年12月201*年5月底。201*年已成功的生产出样拟申报国机,并成功地小批量家专利。模具”的应用产业化。套实现“分切式气缸套毛坯体”的量产。工效可提高100200.试生产。年5月底。试生产。月201*201*年已成功的生产出样拟申报国机,并成功地小批量家专利。起始时间完成年限当年进度备注号1缸套毛坯体的离心浇2缸套毛坯体的开合式

目前已完成了成果的实现“一种离心浇将“一种离心浇注的一切二缸套毛坯体”的制造技201*年12技术应用转化,完全20术实现产业化量产。产量可提高100200.体”的产业化量产年5月底。的技术条件。本项目涉及金属加工液,特指一种润滑冷却液的生产工艺。由硼砂、二乙醇胺或三乙醇胺、硅油、石油黄酸钠、硼酸、葵二酸、庚酸或辛酸、苯三唑、一种“油改水的复合冷油酸等原料制造。其具有润滑冷却、防锈、防腐蚀却润滑剂润滑剂201*年元月研发计划,并安排了性能;清洗、渗透性好;无毒、无刺激、无环境污乳化剂”的研制和应用染;抗微生物、抗菌性能强;与硬水混合性好;稳转化定性好、消泡性好;刀具、砂轮耐用度高;废液可再生处理,节省能源消耗;减轻工人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产品单位成本约下降2.5)等优点。6月发人员。80201*年201*年研发资金、确定了研家专利。拟申报国已制定了技术方案和月201*201*年具备实行产业化量产家专利。拟申报国3注的一切二缸套毛坯

通过对气缸套主要工作面(内孔)实行“金属表面“气缸套内表面金属改性(多元合金共渗和激光离子束扫描)处理”,研201*年元月已制定了技术方案和研发计划,并安排了100201*年6月201*年研发资金、确定了研发人员。家专利。拟申报国5改性处理”的技术研发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耐磨性和配副性(均可及其新产品的研发。提高30以上)”的新产品。研制“气缸套机加工工序集成化生产线”,改变传统的“一台设备完成一道工序”的落后生产方式,实已立项,并已制定了“气缸套机加工工序现“工序集成化生产(产品的生产工步可由14道缩短为7道)”。项目实施后,产品生产的劳动强度大大降低,人力资源成本可降低50;质量可提高1.52;成本可降低20以上;工人劳动生产率可提高45以上。1000201*年元月技术方案和研发计拟申报国家专利。201*年12月金、确定了研发人员。201*年划,并安排了研发资和产业化6集成化生产线”的研制

五、新产品、新工艺、新装备等研究开

发典型案例

五、新产品、新工艺、新装备等研究开发典型案例

项目名称项目介绍我厂运用研发的“负压实型铸造方法”生产气缸套,不仅气缸套的性能耐磨性提高了18以上,而且经济效益及环保效果亦十分显著。1、气缸套单位产品可平均节约铸造生铁2,原材料节约率达13.3;气缸套单位产品由于减重,其金属利用率可提高30-40;2、由于运用“负压实型气缸套铸造技术”生产毛坯气缸套时金属液是在负压状态下凝固成型的等原因,便克服了其他生产毛坯气缸套的方法易产生成分偏析而导致产品报废等弊端,其铸件毛坯成品率可提高4,降低了毛坯产品的废品损失;3、由于运用“负压实型气缸套铸造技术”生产毛坯气缸套工步简便,且采用多工位工艺装备一次性成型的生产形式,所以,克服了一人一台浇缸机的生产操作形式的弊端,人力资源成本能大幅度的降低,其降幅高达95;4、运用“负压实型气缸套铸造技术”生产毛坯气缸套,不仅能省略工艺步骤,节约人力工时,还因省略工步而能同步省略掉诸如石棉垫、红砂等辅料。就毛坯气缸套生产过程所需辅料总成本而言,单件毛坯气缸套的辅料成本能降低3050。总之,采用负压实型铸造工艺替代传统离心铸造工艺,克服了传统铸造工艺的诸多弊端,负压实型铸提高了产品的综合质量,同时降低了成本。“负压实型气缸套铸造技术”具有如下技术质量成本优势(详见下表):“负压实型铸造技术”与“传统的铸造技术”生产气缸套的经济、技术效果对比分析统计表项目指标优缺点对比经济技术效果对比气缸套单件毛坯可减重3040。同样的铁水浇铸气缸套利用率可达130140。毛坯成品率可提高4个多百分点,将废品率可有效地控制在2以下。人力资源成本的降幅可高达95。备注造气缸套1、原材料利用率吨/可大幅度的节约原材料。2、金属液利用率只/可大幅度节约金属液。可多浇铸0.30.4只气缸套。此废品率为行业非常不易达到的卓越质量水平。由于负压实型铸造技术采用的是多工位一次性成型的工艺装备和生产形式,生产设备自动化程度的大幅度提高,不仅大大降低了操作工的劳动强度,而3、产品成品率可克服传统的铸造技术在成分偏析等方面的弊端。4、劳动力利用率负压实型铸造技术为产品一次性成型的工艺,比多工序、且又是单机操作的传统铸造技术可大幅度的节约人力资源成本。

且对劳动者的技术素质、操作技能的要求亦大大降低。操作方式的简便,使企业的生产更人性化,更便于组织生产和管理。5、产品内在质量内在质量改善,同时还可克服毛坯“硬料”而报废和影响机加工成本的问题。不仅提高了毛坯的成品率,而且还解决了因“硬料”现象而损坏机床和打坏刀具的难题。按照单位产品平均节约2金属原材料计算,年月可节约金属原材料0.2万吨,年约可节约金属原材料成本400万元。按照铁焦比6计算,年约可节省焦炭340吨,年约可降低焦炭成本51万元。按单位毛坯成本15元计算,年约可增利60万元。就毛坯缸套生产过程所需辅料成本而言,单件产品的辅料成本可降低3050。年约可节约辅料成本9万元15万元。新增的物化劳动成本及不可预测成本因素约146万元。6、经济效益对比分析:①、节约新旧生铁等金属材料吨/万元可降低单位产品金属原材料消耗成本。按年产100万只气缸套计算(下同)。②、节约焦炭吨/万元可降低单位产品焦炭消耗成本。③、降低质量事故成本万只/万元负压实型铸造技术比传统的铸造技术浇铸气缸套,毛坯成品率可降低4个百分点以上,年约可新增毛坯产品4万只。因省略了工步而能同步省略掉诸如石棉垫、红砂等辅料。④、降低毛坯缸套生产的石棉垫、红砂等辅料消耗成本万只/万元⑤、新增代替省略掉的物化消耗成本不可预测的成本因素万元需新增用于铁水保温的中频炉消耗的电力成本等及不可预测成本因素。

经济效益对比分析合计:7、环境保护万元400万元+51万元+60万元+15万元-146具有良好的技术经济性。万元=380万元。年约可减排37具有十分明显的环保效果。吨55吨的SO2。(尚不包括人力资源成本的降低和因机加工中机床磨损加剧的大幅度减弱及刀具损坏程度的大幅度降低而新增的利润。)吨综上所述(尚不包括人力资源成本的降低和因机加工中机床磨损加剧的大幅度减弱及刀具损坏程度的大幅度降低而新增的利润等其它成本的节约),便可年约新增利润526万元,减除采用新工艺所需新增的物化劳动成本(如新增用于铁水保温的中频炉消耗的电力成本等)及不可预测的成本因素约146万元后,年约可增利380万元。

六、存在问题与建议

六、存在问题与建议

近年来,由于国家对汽车产品的节能减排要求日益提高,市场对汽车产品的性能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优质、低价的期望日益增长,加之汽车产品生产的原材料、能源等物耗成本及人力资源成本等成本因素亦日益上扬,然而,汽车产品的销价却一再下滑。随之,汽车行业的生存压力与日俱增。为因应市场压力,行业内的企业别无选择的只能通过“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步伐”与时俱进的推动企业发展。为此,企业便须不停地加大“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资金投入。所谓“始于技术,成于资本”。但是,巨大的科技和产业升级前期投入完全靠企业的经营利润是无法实现的。资金从何而来?尤其是中小型企业的融资渠道又比较狭窄,故“资金”问题便成为制约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的“瓶颈”。解决企业科技投入及其成果转化方面的产业升级投入资金的基本措施:其一、企业自有资金(主要来源为“企业提取的年度科技创新基金和税后利润”)。配套措施其二、企业外部融资(主要来源为:1、银行贷款。2、增资扩股,吸收民间资本参股。3、创造条件争取企业上市,募集资金)。1、建议国家宽松中小型企业的银行贷款融资渠道及其放贷政策环境。支持中小型企业度过难关,实现银企共赢局面。建议2、宽松对中小型企业科技创新项目的税收优惠扶持政策,谋求放水养鱼的效应,3、加大对科技型中小型企业科技创新项目的资金奖励扶持力度、幅度,培育、巩固中小型企业科技创新的信心、决心,促进中小型企业“科技创新”工作的良性循环。

七、湖北省校企共建研发中心年度运行

情况报告(文字材料)

(一)、共建双方情况

1、高校(科研院所)在共建领域的基本情况。专业设置和实验室建设情况,在共建技术领域的地位和优势;

2、企业主要产品及经营管理情况,在所处行业领域的地位。(二)、共建研发中心管理运行机制情况(三)、为企业开展的研发及成果情况(四)、工程化对企业的产生效益情况(五)、下一年发展的目标、任务及配套措施

湖北省校企共建研发中心年度运行情况报告

一、共建双方情况

1、高校(科研院所)在共建领域的基本情况。专业设置和实验室建设情况,在共建技术领域的地位和优势;(1)、专业设置和实验室建设情况

华中科技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由原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于201*年5月26日合并成立,是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和国家“985工程”建设高校之一。

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是在1953年华中工学院建院时的机械工程二系的基础上,经华中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发展演变而来。目前,学院拥有经国家批准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的国家重点学科,以及“材料加工工程”、“材料学”2个二级学科的国家重点学科;设有材料科学与技术系、材料工程与计算机应用系等2个系;拥有塑性成形模拟及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技部设立的快速原型技术生产力促进中心等2个国家级研究平台和材料科学与工程湖北省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验平台;学院设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以及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材料加工特聘教授岗位。学科实力强劲,在材料成形计计算机仿真、快速成形制造、模具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材料激光加工、精密成形技术、机器人辅助材料加工、纳米材料、光电材料、金属材料、电子封装等领域都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学院制定学科建设的目标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前10名),“材料加工工程”保持国家重点学科,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整合大材料学科,“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本科生教学名列全国前茅,“材料加工工程”、“材料学”研究生培养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科优势明显,具有良好的研发条件。(2)、高校在共建技术领域的地位和优势

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按照“应用领先、基础突破、协调发展”的科技发展方略,构建了覆盖基础研究层、高新技术研究层、技术开发层等三个层次的科技创新体系,同时,学科研究领域宽泛,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强势。尤其是学院在新型模具材料、塑性成型设备计算机控制、凝固模拟研究与软件开发、金属纳米粉体材料研究与开发、现代模具技术、金属液态与塑性精密成形和快速成型技术、材料激光加工技术等方面,具有极强的科研专业优势。而上述科研专业优势恰好与我厂主导产品气缸套的产品研发及其产品生产过程的工艺技术研发中必须攻克的关键核心技术难关在专业技术上十分对口,已完全覆盖、能极大满足“气缸套产品创新和其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工艺工装技术创新所涉及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以及金属材料表面改性处理’等方面的研究开发与应用转化”的需求范围。因而,我厂与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共建“湖北省气缸套生产技术研发中心”具有成熟而强势的技术基础和坚实的技术保障。

2、企业主要产品及经营管理情况,在所处行业领域的地位。(1)、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情况1)、企业概况

湖北省荆州市是生产经营国内外¢60¢135缸径的各型内燃发动机的关键零部件气缸套的专业厂。已有近40年历史。企业自1983年产品荣获部、省优产品称号以来,经国家授权的质检机构跟踪检测,产品始终保持“双优产品”水平;1990年,创建国家二级企业。201*年元月,企业国改民企后,始终坚持“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理念,加速了企业“集科技研发与生产经营于一体的

创新型企业”的培育进程。

企业现有员工301人,拥有75名具有中高级技术职称的管理及技术专业团队,具有较强的技术研发和现代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目前,企业年产能达200万只气缸套。

在301人的员工总数中,管理人员41人,占员工总数的13.62;工程技术人员58人(含直接从事研发的人员33人,),占员工总数的19.27;生产人员180人,占员工总数的59.80;销售人员22人,占员工总数的7.31。

按文化及专业结构分,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员93人,占员工总数的30.90,其中机械制造、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等专业的人员58人,占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员总数的62.37;直接从事技术研发的人员33人,占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员总数的35.48。

按技术职称结构分,具有各类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132人,占员工总数的43.85;其中中级技术职称以上的人员75人,占各类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总数的56.82;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11人,占各类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总数的8.33。

按年龄结构分,35岁以下的115人,占员工总数的38.21;35岁55岁的有141人,占员工总数的46.84;55岁以上的45人,占员工总数的14.95。

企业人员专业结构、文化结构、年龄结构配置较科学合理,为企业持续开展技术创新奠定了良好的人力资源基础。

企业改制以来,相继研发出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激光淬火、数码离子束淬火(IC)、超硬磷化处理(CP、NP)、表面多元合金共渗(DS)气缸套”;201*年、201*年、201*年连续三届荣获湖北省著名商标称号;成功收购了“全国同

业五强之一”的“安徽省岳西缸套厂”;研发出“欧Ⅴ标准的高端气缸套”,并为“玉柴”生产的我国第一台“欧Ⅴ标准”发动机配了套;实施了“工业窑炉改造及综合节能项目”,引进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西德GHW热风冲天炉系统技术,为我厂的热加工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获得了五项国家授权的专利,其中一项发明专利(即“负压实型气缸套铸造方法”专利号:ZL201*10272491.4);通过了ISO9001:201*质量管理体系和ISO14001:2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总之,企业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原则,逐步完善了企业“人财物”、“产供销”各因素、诸环节有机衔接、有序制衡、有效促进的“战略性管理”和“实务性管理”相结合的规章制度,形成了对企业全面工作实行立体无缝隙管理覆盖的制度体系。同时,引入管理创新激励机制,从制度上推动企业的管理创新,以管理创新促进技术创新,以技术创新推动企业持续快速发展。

2)、经营概况

我厂自201*年元月改制以来,由于企业始终坚持了“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经营理念,使企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目前,无论是生产经营规模、还是经营效益均名列全省同业前茅。企业的银行信用等级为AA级。企业近三年的总资产、净资产、固定资产原值、资产负债率、主营业务收入、新产品销售收入、销售收入中用于研究开发的经费数量及比例、净利润等情况详见下表:

湖北省市资产及财务状况表

单位:万元年份总资产净资产固定资产原值资产负债率主营业务收入新产品销售收入

201*年1709.061551.091364.529.245038.97755.85201*年201*.151886.421364.525.975477.381150.25201*年2357.872242.641564.524.895986.781828.96201*年(预计)2782.392646.401846.203.0765003603.13(含“负压实型铸造气缸

套”及“一切二气缸套毛坯体”等新产品的销售收入)研发经费研发经费占年销售收入的比例净利润254.475.05403.40278.255.08447.10305.335.10508.88361.185.565603)、主导产品及市场占有率、

根据《中国工业报》刊载的《缸套行业201*年度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统计汇编》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国主要气缸套生产厂家(前10名)201*年度的缸套年产量为2030万只,湖北省荆州市的年产量为190万只,市场占有率为9.36。目前,我厂已跻身全国同业“前五强”。

4)、技术来源

经过40余年的积淀,我厂已逐步形成了一个集科研、生产、成果推广应用转化于一体的创新型企业,企业的技术均来源于自主创新和合作创新,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

(2)、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我厂为中南地区最大的气缸套生产企业,亦为国内极少数几家具备与主机厂进行产品同步设计、同步开发、批量生产欧Ⅳ、欧Ⅴ标准气缸套(如与玉柴同步研发了满足欧Ⅴ标准的气缸套,并与其生产的国内第一台欧Ⅴ标准的发动机进行了配套)的企业之一。

企业积累了丰富的设计和制造经验,具有依据对市场和技术发展趋势的准确判断,实现产品的前瞻性研发的能力;具有根据客户的需要不断进行产品改型和改进的能力。长期以来,企业通过产品优化和技术升级,持续改进产品性能和质量,凭借快速的反应能力和研发实力备受国内生产名优产品的主机厂的认可。我厂在国内同业中具有一定的影响,亦发挥了应有的示范作用。

二、共建研发中心管理运行机制情况

(内部组织机构和工作方式及其运行情况;管理模式及各项管理制度情况;)(一)、共建研发中心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

企业设有专门的研发机构技术创新中心,中心共有研发人员33人。并与华中科技大学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企业始终坚持科技创新的理念,不断开展技术革新与技术改造,坚持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不断研发新产品。使企业在新产品的研发和产品生产工艺技术的改进、研发、应用上始终保持行业的领先地位。

企业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每年均投入占销售收入58的资金进行技术开发。以切切实实的实现企业的技术储备,确保企业于国内同业始终处于领先地位。

为确保共建研发中心卓有成效的运行,合作双方形成了共识,统一了行动。1、共建研发中心运行的基本组织管理

在合作双方的紧密配合下,共建研发中心根据课题的研究内容,成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和课题专家组。领导小组由参加课题单位分管领导和课题专家组主持人组成,保证课题研究过程的协调和所需资金等必备条件的落实;专家课题组由课题研究主要成员组成,严格按照课题计划进行研究,并定期进行交流总结,以确保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

2、共建研发中心的基本工作机制和运行模式

坚持以企业为创新主体、高校和科研院所为技术支撑的组织形式,切实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和运行模式,以实现科技创新与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完全转化。

其一、合作双方根据企业发展战略、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战略规划,制定详

尽的阶段性产品研发、技术研究、中试、标准化及应用转化的计划,同时,明确校方研究小组和企业研究小组的具体研究内容、任务与工作进度。

其二、合作双方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模式,一方面,校方根据双方合作内容在本单位开展实验研究,并定期或不定期的派出科技人员来厂进行技术指导,完成各项实验研究任务;另一方面,将企业的科技研发人员纳入本单位的实验研究小组,帮助企业培养科技人才队伍。

其三、建立双方定期不定期的会商机制,研究解决项目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确保项目按计划实施并取得显著的研究与开发成效。

3、知识产权与成果管理及权益分配

湖北省荆州市每年向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交纳10万元的科研服务费,并无偿全额的向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提供项目所需的研究经费,同时,项目成果经转化应用产生效果后,按其净利润的5给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提成,但所形成的研究成果、如专利等知识产权权属湖北省荆州市。

(二)、研发团队基本情况

企业建有技术研发中心,配备了33名(占总人数10.96)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专职科技人员直接从事研发工作,研发中心人员专业、文化、年龄结构配置较科学合理,其学历以及实际研发经验、能力均能满足研发中心工作的正常运行。

校企研发团队的负责人及主要成员的基本情况如下:

吴志超,男,生于1965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现任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中国铸造学会消失模及Ⅴ法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铸造学会消失模及Ⅴ法技术协会常务理事。在铸造及消失模技术领域获得过多

项国家级成果。校企研发团队负责人。

________,男,生于1953年3月5日。1976年毕业于湖北农业机械专科

学校(即现湖北工业大学)机械制造专业。高级工程师,现任企业总工程师,研发团队负责人之一。

1970年参加工作,历任技术员、技术科科长、技术部部长、总工程师。此期间,一直致力于企业主导产品气缸套热加工和机加工工艺装备的技术改造及工艺技术的改进提高。曾于1978年研发成功出口产品“铝镁合金轴皮”荣获荆州地区科技成果三等奖;1991年和1992年连续两年被评为荆州市及公安县“十佳工程师”。

201*年元月企业改制后,仍然一直担任企业的总工程师,全面主持企业的技术工作。凭着一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多年的科技研发经验,发挥其在产品“热加工工艺和机加工工艺的设计与实践”、“液压机械工装设备的设计与制造”、“工模夹具的设计与制造”等方面的专长,独立完成了诸如“高效热风冲天炉的设计与制造”、“气缸套离心浇注设备的设计与制造”、“发明专利‘负压实型气缸套铸造技术研发及应用项目’的主持”、“气缸套成套工模夹具的设计与制造”、“气缸套机加工数控技术的引进”、“气缸套精铰工艺改进”、“气缸套外圆精车工艺高速切削”、“气缸套内圆珩磨工艺及其夹具改进”、“气缸套内表面激光及等离子网纹淬硬工艺的引进”、“液压铁屑回收冲压机床的设计与制造”等技术攻关及科研课题。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同时,还主持制定和完善了企业的“技术管理条例”、“科技成果奖励条例”等一系列技术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为确保企业的科技创新工作高效有序的持续发展奠定了有力的制度基础。

________,男,生于1965年3月2日,高级工程师,1984年毕业于湖北工学院

机械制造专业。现任企业总经理助理,研发团队主要成员。

1984年12月到国企湖北省荆州市工作,历任计量员、TQC办公室主任、厂长助理、生产副厂长等职。此期间,在主持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中,始终坚持贯彻执行科学先进的质量管理理念和方法,对于树立企业全员“预防为主”、“质量第一”的意识和观念,对于提升企业全员的工作质量和产品质量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在协助厂长主持企业的全面工作中,亦以运用一系列现代企业管理技术打造一个较完善的企业生产经营及全面管理运行机制和体系为己任,为规范企业的生产经营及全面管理作出了较大的贡献;在主持企业生产的岗位上,亦始终坚持运用现代生产管理的成组技术规范企业的生产管理,较好的统一了产量与质量、进度与成本、生产与安全的关系,取得了生产绩效连年递增的好成绩。

国改民企后,在协助总经理主持企业日常的全面工作中,根据民营企业的特点,同时紧密结合企业经营市场的实际,发挥其较丰富的企业经营管理经验和理念,与时俱进的逐步完善了企业的生产经营及全面管理运行网络机。推动了企业的发展。

同时,发挥其一定的技术专长、创新能力和实践经验,积极参与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在“激光淬火、数码离子束淬火(IC)、超硬磷化处理(CP、NP)、表面多元合金共渗(DS)气缸套”的研发;在“满足欧Ⅴ(节能减排)标准的高端气缸套”的研发;为使我厂气缸套热加工的节能减排水平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在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西德杜塞尔多夫冶金设备制造公司的GHW热风冲天炉系统技术的引进;在“发明专利‘负压实型气缸套铸造技术研发及应用项目’的研发”等技术攻关及科研课题中,为促进企业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________,男,生于1966年元月14日。高级工程师,1987毕业于湖北农垦学校,201*年在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进修两年。现任企业生产总

监,研发团队主要成员。

1988年在国企湖北省荆州市参加工作,从事金属理化检验工作。1989年,成功的参与引进、试制出了“硼合金材质气缸套”。1997年,成功的参与完成了“气缸套毛坯减重技术攻关项目”。201*年,成功的参与研发出了“超硬磷化处理(CP、NP)气缸套和表面多元合金共渗(DS)气缸套”。201*年,一是成功的参与研发出“满足欧Ⅴ(节能减排)标准的高端气缸套”。填补了国内空白。二是成功的参与完成了“工业窑炉改造及综合节能项目”,大胆引进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西德杜塞尔多夫冶金设备制造公司的GHW热风冲天炉系统的技术,使我厂气缸套热加工的节能减排水平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三是成功的参与完成了“负压实型气缸套铸造方法”的国家发明专利。

同时,发挥其热加工理化技术方面的特长,为提高企业产品的内在质量和成品率、降低产品铸造坯件的废品损失做了一些工作。

201*年元月至今,担任国改民企湖北省荆州市的生产总监,全面主持企业的生产管理工作,建立健全了企业高效的生产组织指挥系统,完善了企业的“生产管理”、“计划管理”、“劳动管理”、“物资供应管理”、“设备管理”、“现场管理”、“安全生产管理”、“绩效考核正负激励条例”等一系列生产管理的规章制度和考核指标,并严格的加以实施,确保了企业生产系统的高效有序运行,使企业的生产规模连年扩大、生产绩效连年提升。

________,,男,生于1964年3月28日。工程师,1985毕业于沙市职业大学机电一体化专业。现任企业质量总监,研发团队主要成员。

1985年在国企湖北省荆州市参加工作,历任操作工、技术员、工艺工程师。201*年元月企业改制后,担任企业的质量总监,负责主持企业的全面质量管理工作。此期间,一是建立健全了企业的质量管理组织体系、制度体系、质量

指标考核及奖惩体系,二是制定了高于国家标准的企业内控标准,并严格予以贯彻执行;三是紧密联系企业实际,运用TQM等先进的全面质量管理方法以及先进、系统的数理统计工具,在企业内部深入持久地开展了“质量文化建设”、“方针目标管理”、“质量教育培训”、“贯彻(GB/T19580《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工序质量控制”、“QC小组活动”、“质量审计”、“6∑管理”、“全面生产维护(TPM)”、“5S管理”、“售后金牌服务”、“创建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等一系列质量管理活动,不仅牢固的树立了全员的质量意识和品牌意识,而且使质量管理的触角立体的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工作质量和产品质量。为提高产品的内在质量、降低产品的废品损失、提高企业的质量经济效益、培育和谋求企业主导产品“恒信牌”气缸套的品牌及品牌效应、扩大产品配件市场的占有率、扩大与国内知名主机厂配套的规模、将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创造了坚挺的先决条件。

同时,还发挥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专长,成功的参与完成了“气缸套离心浇注设备的设计与制造”、“发明专利‘负压实型气缸套铸造技术研发及应用项目’的攻关”、“气缸套精铰工艺改进”、“气缸套外圆精车工艺高速切削”、“气缸套内圆珩磨工艺及其夹具改进”、“气缸套内表面激光及等离子网纹淬硬工艺的引进”等技术攻关项目。

(三)、现有技术试验条件、基础设施和设备情况

企业经过多年的拼搏,已成为国内业界具有一定规模的内燃机气缸套专业生产厂家。现有占地面积22738.19,厂房建筑面积9554。拥有由101台(套)以数控技术以及激光等离子技术装备的、具有国内行业领先水平的、完全能满足产品工艺技术要求的设备组成的气缸套热加工和机加工专业生产线,以及由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自美国进口的“光谱仪”等

先进仪器组成的、完善的理化、计量检测手段和产品性能试验手段。

同时,企业还建有600多的技术中心实验室和600多的工艺装备后方保障车间,配备了数显式液压万能材料试验机、拉力强度试验机、数显光谱金相分析仪、气缸套耐磨性快磨试验台、硬度计、磁粉探伤仪等较完善的研发试验仪器设备和设施。企业具有较好的产品研发和产品生产工艺技术研发的硬件条件。

(四)、组建以来开展的创新活动及成果

共建研发中心组建以来,开展了多项重大创新项目的研发,并取得了较显著的效果:

1、积极开展自主创新。如发明专利“负压实型气缸套铸造方法”获得了国家授权。使产品热加工的关键核心工艺技术实现了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为企业品牌的培育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2、积极引进消化再创新。如引进了西德杜塞尔多夫公司“GHW热风冲天炉系统”的技术,使企业的热加工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得到了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的支持。

3、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如与华中科大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研发了位于国内前沿技术水平的“激光、数码离子束淬火(IC)、超硬磷化处理(CP、NP)、表面多元合金共渗(DS)气缸套”。

4、充分与用户开展合作。如与“玉柴”同步研发了“满足欧Ⅴ标准的高端气缸套”,以为我国试产的首台“满足欧Ⅴ标准”的发动机进行配套。

5、研制了“气缸套毛坯自动连体浇注的多工位专用设备‘分切式缸套毛坯体的离心浇注机’”,从根本上克服了气缸套毛坯单体浇注设备的弊端,使气缸套毛坯生产的产量提高了100-200。

6、研制了“气缸套毛坯自动连体浇注的多工位专用模具‘分切式缸套毛坯体的开合式模具’”,从根本上克服了气缸套毛坯单体浇注模具的弊端。使气缸套毛坯生产的产量提高了100-200。

7、研制了“自动连体铸造气缸套毛坯新产品‘离心浇注一切二缸套毛坯体’”,从根本上克服了气缸套毛坯单体浇注“产量极低、废品极高、原材料损耗极大”的弊端。使气缸套毛坯生产的产量提高了100-200,废品降低了2,原材料节约了30,尚降低气缸套机加工的生产成本。(五)、组建以来对企业发展发挥的作用

组建校企研发中心以来,不仅提升了全员技术创新的意识、技术创新的信心与能力,而且提升了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A、如研发的“负压实型气缸套铸造方法”,相对于“传统浇铸技术”而言,不仅气缸套的性能耐磨性提高了18以上,而且经济效益及环保效果亦十分显著。

1、气缸套单位产品可平均节约铸造生铁2,原材料节约率达13.3;气缸套单位产品由于减重,其金属利用率可提高30-40;

2、由于运用“负压实型气缸套铸造技术”生产毛坯气缸套时金属液是在负压状态下凝固成型的等原因,便克服了运用“传统铸造技术”生产毛坯气缸套易产生成分偏析而导致产品报废等弊端,其铸件毛坯成品率可提高4,降低了毛坯产品的废品损失;

3、由于运用“负压实型气缸套铸造技术”生产毛坯气缸套工步简便,且采用多工位工艺装备一次性成型的生产形式,所以,相对于“传统铸造技术”生产气缸套时必须多工序逐一到位,且一人一台浇缸机的生产操作形式而言,人力资源成本能大幅度的降低,其降幅高达95;

4、运用“负压实型气缸套铸造技术”生产毛坯气缸套,不仅能省略工艺步骤,节约人力工时,还因省略工步而能同步省略掉诸如石棉垫、红砂等辅料。就毛坯气缸套生产过程所需辅料总成本而言,单件毛坯气缸套的辅料成本能降低3050。

B、如研制了“气缸套毛坯自动连体浇注的多工位专用设备‘分切式缸套毛坯体的离心浇注机’”,从根本上克服了气缸套毛坯单体浇注设备的弊端,使气缸套毛坯生产的产量提高了100-200。

C、如研制了“气缸套毛坯自动连体浇注的多工位专用模具‘分切式缸套毛坯体的开合式模具’”,从根本上克服了气缸套毛坯单体浇注模具的弊端。使气缸套毛坯生产的产量提高了100-200。

D、如研制了“自动连体铸造气缸套毛坯新产品‘离心浇注一切二缸套毛坯体’”,从根本上克服了气缸套毛坯单体浇注“产量极低、废品极高、原材料损耗极大”的弊端。使气缸套毛坯生产的产量提高了100-200,废品降低了2,原材料节约了30,尚降低气缸套机加工的生产成本。

科技创新成果带来的效益对于消化“产品生产主要原材料采购价格成倍上涨、人力资源成本亦大幅上升、产品价格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等企业内外部不利因素,提升企业市场经营的抗风险能力、应变能力,增强企业的后劲,确保企业在市场经济的风浪中永续发展。

三、为企业开展的研发及成果情况

(本年企业投入情况,为企业开展的科研开发任务及完成情况、取得的科研成果等级及获得专利情况。)

201*年度,我厂共投入科技研发资金361.18万元,圆满完成了年度的各项科研任务,推动了企业的科技进步和全面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其一、“负压实型气缸套铸造方法”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年4月27日授权)。

其二、湖北省科技厅于201*年11月对我厂的“负压实型气缸套铸造方法”颁发了《湖北省重大科学技术成果证书》。

其三、完成了三项科技研发任务:一是研制了“气缸套毛坯自动连体浇注的多工位专用设备‘分切式缸套毛坯体的离心浇注机’”,从根本上克服了气缸套毛坯单体浇注设备的弊端,使气缸套毛坯生产的产量提高了100-200。二是研制了“气缸套毛坯自动连体浇注的多工位专用模具‘分切式缸套毛坯体的开合式模具’”,从根本上克服了气缸套毛坯单体浇注模具的弊端。使气缸套毛坯生产的产量提高了100-200。三是研制了“自动连体铸造气缸套毛坯新产品‘离心浇注一切二缸套毛坯体’”,从根本上克服了气缸套毛坯单体浇注“产量极低、废品极高、原材料损耗极大”的弊端。使气缸套毛坯生产的产量提高了100-200,废品降低了2,原材料节约了30,尚降低气缸套机加工的生产成本。

目前,上述各项项目均已实现了产业化转化或小批量试生产,且其运行效果均呈良好发展态势。

四、工程化对企业的产生效益情况

1、成果转化及对企业产生的经济效益情况(对比上年数据说明职工人数、

企业总资产、年销售收入、新产品销售收入、新增收入、主要产品及市场占有率等情况);社会效益情况;

201*年度,在省市县各级各部门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扶持下,在“校企共建技术研发中心的合作单位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专家教授”的鼎力支持下,企业始终坚持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理念,我厂的科技创新以及全面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绩效(详见下表):

201*年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同比完成情况

序号1234567

指标名称职工人数(人)企业总资产(万元)年销售收入(万元)新产品销售收入(万元)201*年度201*年度同比+-备注3012782.3965003603.13560147.73102912357.875986.781828.96508.88142.549.36+3.44+18+8.57+97+10.05+3.64+6.83新增收入(净利润。万元)主要产品产量(气缸套。万只)市场占有率()上表简析:

1、201*年度企业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0.05,而主要生产要素人力资源职工的人数的增幅仅3.44,说明企业效益的增加,不是因为增人而增效获得的,是因其他生产要素的变动而新增的。

2、201*年度企业的总资产同比增长18,说明企业在更新工艺装备方面的投入增大,新设备的应用对于企业效益的增长起到了一定的作用。3、201*年度的新产品销售收入增加了97,同时,201*年度的产品产量增长了3.64,而销售收入却增长了8.57,说明新产品投放市场后,因其产品的科技含量的提高,相应的提供了产品的附加值。而且,满除了广大市场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综上,科技成果的工程化转化对企业经营效益的提高至关重要!2、中心对企业技术和人员培训情况等。

201*年度,企业继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尤其是在全面提升企业全员的整体综合素质方面,始终围绕提升企业全员的“敬业精神和专业技能”下功夫,着力打造一支“敬业、专业”的员工队伍。为此,我们充分发挥“校企共建技术中心”的优势和作用,对企业的技术骨干和生产骨干以及全体员工采取“基础理论与专业技能相结合、课堂培训与现场练兵相结合”的办法进行了定期和不定期的培训,受训率达100。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五、下一年发展的目标、任务及配套措施

明年的目标和任务;实现目标任务的配套措施。(一)、201*年度的目标和任务:

201*年度,主要是狠抓“两个方面”,即一是抓“成果巩固与发展”,二是抓“项目研发与转化”:

1、成果巩固与发展主要是抓好“制作分切式缸套毛坯体的离心浇注机”的应用产业化;“制作分切式缸套毛坯体的开合式模具”的应用产业化;“离心浇注的一切二缸套毛坯体”的产业化量产。

2、项目研发与转化主要是抓好

“一种‘油改水’的复合冷却润滑剂润滑剂乳化剂”的研制和应用转化;“气缸套内表面金属改性处理”的技术研发及其新产品的研发;“气缸套机加工工序集成化生产线”的研制和产业化等三个项目。

(二)、实现目标任务的配套措施:

1、进一步健全企业科研机构的组织保障机制,稳定、充实企业的科技骨干队伍,形成一批理念先进、技术过硬、干实事、出成果的技术带头人队伍,引领企业的科技进步。

2、进一步健全企业科研投入的资金保障机制,加大企业的科技资金投入,扩大企业科技专项基金的投入幅度(企业年度的科技投入总额必须占年度销售收入的610),从资金保障条件上确保企业科技研发工作的顺利开展。

3、进一步健全企业科研管理的制度保障机制,以确保“科研计划的制定、科研项目的论证及立项、科研项目的实施及验收、科研项目的成果转化、科研经

费的拨付及使用、科研人员的正负激励”等科研工作的全过程均“程序化、制度化、规范化、有效化”的展开。

4、进一步健全企业科研设施的物资保障机制,与时俱进的改善“科研场所、工艺装备、实验仪器、办公设施”等物资保障条件。

5、进一步健全企业的科研工作的运行检查机制,强化企业科研工作的执行力度以及检查、总结、改善,确保企业的科研工作持续有效的开展!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日照运总201*年度个人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日照运总201*年度个人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日照运总201*年度个人总结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652311.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