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声乐教学的几点体会

时间:2019-05-29 03:29:46 网站:公文素材库

声乐教学的几点体会

浅谈声乐教学的几点体会

摘要:如何培养学生热爱声乐艺术的兴趣、引导他们用科学的方法唱歌是每个声乐教师所直面的问题。教师要以情感为纽带来培养学生的兴趣,再从歌唱的气息、共鸣下手,纠正其不良的歌唱习惯,让学生能正确地处理作品情感,树立其美的舞台形象,使之能较快地以好的状态发展,收效到理想的歌唱效果。关键词:情感;歌唱;艺术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0239-01

一、提高学生艺术兴趣,激发艺术感染力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音乐教学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教师要以情感为纽带来培养学生的兴趣。课内应从音乐教学的特殊性出发,以对音乐作品的情感体验为中心,创造一种自由的、无拘无束的轻松的教学环境,教师要以优美的范唱和生动的讲解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将自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体验,耐心地对学生讲解,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这样不仅能使学生迅速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还能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在课外,教师应与学生建立起情感纽带,同他们一起唱歌、表演、欣赏艺术作品,让他们感受到艺术的魅力,激发对音乐艺术的热爱。二、掌握歌唱的气息和发声练习

扩展阅读:简谈高中生声乐教学中几个问题

简谈高中生声乐教学中的几个问题

作为一名中学音乐教师,究竟应怎样科学地指导学生练好声和唱好歌,培养其基本的歌唱方法,以提高其音乐素养和满足高考升学的需要,这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

高中生的声乐教学是一项非常复杂而细致的工作,需要科学的态度和哲学的头脑,才能使学生走上正确的学习道路。近几年来,本人教学实践进行了各种唱法的尝试与探索,感触良多,现就高中生的声乐教学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一、过分强求“靠后”弊端多

由于人们生活的地域位置各不相同,文化氛围、语言习惯及发声方式也不一样。许多地方的人在讲话时只有口腔共鸣,有的甚至连口腔共鸣都很少,就连在一个方圆几十公里的小县城内,发声方式也有不同之处。普通话的普及不等于唱歌方法的统一。初学声乐的人往往都是按自己多年讲话的发声方式习惯来唱歌的。教材中的发声练习,就是用来训练学生正确的发声方法的。

学生在开始接触练声内容时,教师般都要强调将发声位置靠后一点,以求得口咽腔等其他腔体的共鸣,与讲话时的发声方式区别开来,以免出现“白声”。记得笔者曾在音乐学院接受正规的专业训练时老师也是要求将发声位置靠后,但这种“靠后”是针对没有共鸣效果的过分“靠前”而言的,如果老师一味强求靠后,又不告诉学生“后”到何位置,音色要呈何状态,学生就会误人歧途,引起弊端。学声乐不像学器乐,它只能凭听觉“意会”,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第一,声音位置过分靠后,沉闷、发暗的音色会使学生误认为这就是美声唱法的特殊效果,从而误解了美声唱法的概念。殊不知美声唱法的发声位置虽有靠后的要求,但主要是注重共鸣体发声,讲究声音的洪亮、光彩、力度。有一学生在初中就模仿了靠后的音色,进入高中学习后,开始的两年仍凭原来的感觉唱歌,声音一直卡在喉咙里出不来,共鸣少。在外行听来,还认为她这种音色有美声的味道,因此两年中她仍停留在原来的基础上。三年级时我要她学习民族唱法的发声方法,将过分靠后的位置再靠前一点,声音再亮一点。经过几个月的找感觉训练,她的音色有了较大的变化,声音不仅纯正了,而且有了穿透力。当她再唱《我爱你,中国》时,便有了质的飞跃。第二,发声位置过分靠后,造成声带受挤压而紧张,高音不容易上去。唱高音,发声位置靠前;唱中低音,位置稍靠后。第三,发声位置老靠后,不仅发音卡在喉咙出不来,共鸣少,音量小,而且对咽喉、声带造成威胁,容易引起上呼吸道充血,并发炎症。高中生都是十六七岁以上的女生和男生,刚渡过了变声期,声带仍然很嫩,若不让她们注意嗓音卫生,发声方法不当,时间久了会造成声音嘶哑,声带闭合不全,就等于葬送了唱歌的前程。二、位置“靠前”应有分寸

前面我们谈了发声位置靠后带来了许多问题,那么是否让学生练唱时只要将声音的位置一律靠前,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呢?这就要因人而定了。对于那些习惯一张嘴便是“白嗓子”的学生,练声时仍然要将发声位置靠后,只要声音不卡在喉咙里,直到有共鸣的感觉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声乐教学的几点体会》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声乐教学的几点体会: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声乐教学的几点体会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653899.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