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川市粮食局十一五工作总结及十二五工作规划
利川市粮食局“十一五”工作总结及”十二五“工作规划
一、十一五工作回顾
“十一五”期间,全市粮食系统在市委、市政府及上级粮食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把握经济形势,严格落实国家粮食购销政策,紧紧围绕州、市粮食工作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加强粮食宏观调控,转变粮食行政管理职能,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积极争取仓储和物流设施建设项目,大力推进粮食产业化经营,有效地开创了全市粮食工作的新局面,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归结起来,重点抓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粮食宏观调控得到加强。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市已建起中央、省、州、市四级粮食储备1866万公斤(其中中央储备286万公斤,省级储备500万公斤,州级储备300万公斤,市级储备750万公斤,市级储备油30万公斤),使我市储备规模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占全州储备粮规模的57%,而且确保了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完好。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粮食购销政策,201*年至201*年,全市年平均收购粮食3500万公斤,国有粮食企业在收购中充分发挥了主渠道作用。进一步完善了粮食监测预警机制和粮食应急预案,为确保全市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粮食产业跨越发展。近年来,市局紧紧围绕市委政府提出的“推进三大战略,发展三特经济,打造三力利川”的总体发展思路,对粮食产业进行了认真谋划和重点扶持。一是成立了利川市粮食行业协会,建立了粮食经纪人档案;二是制定了《利川市亿元米业产业工程发展规划》,逐步建立起了现代粮食物流体系;三是整合优势资源,培植壮大龙头企业。通过企业兼并重组,全市培植农产品加工企业29家,其中州级重点龙头企业1家,市(县)级龙头企业6家,201*年完成工业产值2.8亿元,超过历史最高纪录。四是切实抓好订单生产。201*年全市完成订单基地面积11.3万亩,其中:水稻面积7.5万亩,油菜籽面积3.8万亩。粮油订单基地使4个乡镇的25065户农户直接增收828万元。五是强力实施品牌战略。目前,我市“支罗贡米”、“花台贡米”、“利南坪”3个品牌已经通过了中国绿色食品认证,被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进入武汉、深圳、广州等许多大城市超市。“金黄甲”优质大米被认定为州级知名名牌。支罗系列产品还被省粮食局、省粮食协会授予“放心大米”称号,“兴盛福精米”、“口福香”等名牌市场占有率正在提高,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仓储设施建设稳步加强。近年来,在省、州粮食局的大力支持下,我市投入资金757万元改扩建了利川粮食储备库中心粮库,新建仓库10栋,仓容量达3.063万吨,并取得了中央储备粮代储资格;同时投入28万元建起了利川市粮油质量检测站,粮油检验检测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投入20万元添制了抛粮、装卸、输送机械等设备,对确保粮食收购质量、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费用成本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1*年出色地完成了全国粮食清仓查库任务。对各级储备粮坚持按期轮换,推陈储新。常年抓好科学保粮,层层落实储粮安全责任制,确保“一符、三专、四落实”达标,确保了粮油安全储存。
国有粮食企业扭亏增盈。在市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从201*年开始,对下属15个粮油购销公司打破行政区域界线,按经济流向实行重组,同时对购销企业职工实行置换身份、全员买断、择优返聘。到201*年,全市由原15个粮油购销公司、1个军粮供应站合并组建成3个粮油公司、1个军粮供应站。201*年,又顺利将1站3公司合并组建成为现有的1个国有独资企业--利川市粮食储备库,同时将原市军粮供应站并入粮食储备库。合并后的企业现有资产474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1068万元,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仓库总容量66125吨。企业与职工通过平等协商签订劳动合同,返聘职工84人,并确定了劳动关系,实现了“一县一企”目标。通过改革,企业逐步建立了粮食风险基金,企业经营机制逐步完善,企业连续实现了五年盈利。
项目建设取得突破。十一五期间,我市把项目建设与国家粮食安全、粮食宏观调控、粮食应急应变能力以及粮食经济发展等紧紧联系在一起,审时度势,周密谋划。
一是成功申报了粮食物流中心项目。利川粮食物流中心项目是省粮食局、省发改委重点支持并列入全省“十大物流节点”和国家发改委扩大内需“第四批”投资计划的项目。项目位于凉务乡集镇处,规划面积200亩(前期实施127亩),是集仓储、加工、营销于一体的综合物流园区。建设内容为5万吨的粮食仓库、15万吨的粮食交易批发市场、年4.5万吨的粮食加工厂等,项目投资规模为7000多万元。自申报以来,市局高度重视,主要领导亲自率项目专班多次上北京跑武汉,在项目的筹划、论证、拆迁评估、征地及手续报批、资金筹措、征地补偿等方面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截止目前,该项目已完成土地征用111.672亩,涉及农户161户,围墙工程已全部竣工,累计已投入资金778万元,“三通一平”基础设施建设正紧张有序地进行。二是大力实施农户科学储粮工程,该项目是国家扩内需、保增长、重民生、促和谐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加强农村民生工程建设、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有效途径。201*年,经过粮食部门积极争取,我市在全州率先争取到6000套丰产仓项目建设指标,每套丰产仓国家投入400元,总投入规模为240万元,根据有关专家评审,每套丰产仓每年为农户减少损失180元以上。减损就等于增加收入,完成6000套建设任务,实际上每年为农户增收108万元。通过市粮食部门的组织实施,于今年六月底前全面完成了6000套丰产仓建设任务。被评为全省丰产仓建设先进单位,受到了省、州粮食局的表彰。
截至201*年11月,市国有粮食企业已完成购销任务201*万公斤;实现利润20万元;全市实现粮食产业化销售收入3亿元;完成粮油订单基地12万亩;完成丰产仓建设任务6000套;利川粮食物流中心项目土地、规划手续已经落实,围墙工程全面俊工,提前完成了市委政府及州局下达的工作目标任务。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粮食储备体系仍然薄弱。一是各级储备粮食应急规模小。目前,我市虽有中央、省、州、市四级储备1.8万吨,但与国家储备规模要求和政府粮食应急预案要求存在差距。二是粮食收储设施分散、规模小。我市有遍布各乡镇的粮食收购网点22个,大多是五、六十年代修建的老式仓,功能单一,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粮食物流的需要。三是仓储基础设施老化,配置差。目前全市有仓库51栋,总仓容5954万公斤,其中80%的仓库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有效仓容不足60%。
2、粮油加工体系建设滞后。全市纳入统计的粮食加工企业共29家,其中获得工业产品许可证只有11家,规模以上的企业有5家,清江源米业有限责任公司属于州级龙头企业,市(县)级龙头企业有6家,但是目前29家企业规模都偏小,据统计,产值在201*万元以上的企业有3个,1000201*万元企业1个,5001000万的企业共4个,100500万的企业1个,其他20个企业的产值都在l00万以下。规模不大造成的结果是资源整合不够,企业主之间盲目竞争,缺乏市场眼光,造成资源利用不充分,带动力不强,更深层次的影响则是产业的健康发展。3、粮食检验检测设施不足。市粮食质量检测站作为国家粮食局授权的国家粮油质量监测机构,目前尚无正规的检验场所,且专业技术人员少,设备设施急需升级换代,难以全面开展工作。4、粮食应急体系和粮食预警信息系统不完善。全市尚未形成统一的粮食应急设施体系,库存规模极小,技术装备落后,应急储备时间短,粮油应急保障能力弱,粮食应急压力较大。粮食监测预警信息系统还未全面建立,粮食信息服务系统硬件建设投入严重不足,从事粮食信息服务的计算机专业人员和市场分析人员十分匮乏。
5、利川粮食物流中心建设项目进展不快。“十一五”期间,我市将恩施利川粮食物流中心建设项目作为全市的重点工程全力打造。但由于征地及上级政策资金扶持政策不配套等原因,导致该项目工程建设进展缓慢。融资难度大,铁路专线申报尚未获得批准。因而,增大了招商难度。二、十二五工作规划
“十二五”是全市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粮油加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时期。在更大范围内和更高层次上发展粮油产业,优化产业布局,创建名牌产品,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发展产业集群,促进粮油产业链延伸和粮油资源转化增值,实现粮油产业高效、协调、可持续发展,任务艰巨,意义重大。市粮食局将立足当前,展望未来,将重点抓好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狠抓粮油基地建设。粮油基地建设,旨在提高粮油种植水平,直接为农民增收,同时为粮油工业发展提供优质资源,从而推动粮油产业化发展。我市现有水稻订单基地12万亩,“十二五”期间,按每年增加2万亩规划,到“十二五”期末,可达22万亩,投资规模达到1500万元,预期产值4500万元。现有油菜基地5万亩,“十二五”期间,每年增加1万亩,“十二五”期末到达10万亩,投资总额达到1000万元,预期产值达到2800万元。将会为我市粮油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二是新增粮油工业生产线建设。“十二五”期间,计划新增五条粮油加工生产线,即日产100吨的大米加工生产线、油菜籽加工生产线、玉米加工生产线、马铃薯加工生产线、附产品开发生产线。以此加速粮油加工业发展,促进企业兼并重组,壮大龙头企业,形成产业集群,推进粮油产品转化增值,提高产品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三是丰产仓建设。针对目前农村粮食产后仓储设施、技术、管理差,鼠害、虫害、霉变严重的实际,加强丰产仓建设,提高仓储水平,是一项紧迫的建设任务。计划新建丰产仓56000套,201*年已完成6000套,到“十二五”期末完成6万套建设任务,每套丰产仓储粮201*斤,按每年5%的减损率计算,到“十二五”期末,可为粮农增收3048万元。
四是亿元米业工程建设。亿元米业工程建设是推进粮油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全面贯彻落实市委政府“加快特色经济建设”战略的重要举措,是促进粮油企业兼并重组,扶持状大龙头企业,扩大粮油食品转化增值空间,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的战略举措。扩大现有29家入统粮油加工企业规模,重点扶持湖北两江源食品有限公司等食用植物油加工企业,日生产能力达到50吨以上,年销售收入5000万元。整合以清江源米业有限公司为龙头的利川大米加工优势资源,搬迁进入利川粮食物流园,改、扩建大米加工生产线,形成年生产能力5万吨、产值1.5亿元的大米产业化龙头企业。整合“花台”、“支罗”、“兴盛福”等2至3个核心品牌,提升品牌级别。引导企业争创“无公害产品”、“绿色环保产品”、“有机食品”、“国家知名品牌”等称号,提升产品附加值。
五、粮食物流中心建设。一是加大凉务铁路货运站建站扩容的争取力度;二是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具体分三步实施:一是迅速平整场地,实现“三通一平”;二是修建5万吨仓库;三是启动一条日产150吨的精米加工生产线;然后根据货运站的争取情况再建15万吨的粮食批发市场和电子商务中心,确保“十二五”期间正式投入使用。工作措施:
1、加强领导,加大政策支持、环境治理、融资协调三个力度。
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方面:一是要加大政策争取力度,要抢抓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机遇,积极申报集粮食收购、加工、营销为一体的功能完善的现代工业项目,争取国家、省、州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二是要根据利川实际,制定出有利于粮食加工企业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积极政策,培植龙头企业发展壮大。三是职能部门要用足用活相关扶持优惠政策,能变通则变通,能灵活则灵活,在行政审批、市场准入、信息服务、道路交通、土地征用等方面,为企业提供方便,搞好服务。
在环境治理方面:一是要切实保障对企业发展的相关扶持、优惠政策的全面贯彻落实,防止“贪污政策”、政策执行“走样”、假支持真责难等现象发生。二是杜绝“杀鸡取卵”现象,减轻企业负担。三是制止向企业乱摊派、乱罚款、吃拿卡要行为。四是要严厉打击有损于企业健康发展的地方黑恶势力。在融资协调方面:
要坚持政策引导,市场运作,多元融资、“建引”并举的工作思路,通过争取国家政策、加强银行融资、招商引资、激活民间资本等方式,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2、加强基地建设,为精品名牌产品提供优质粮源。根据消费市场要求,粮油食品加工企业必然主打精品名牌战略,粮油订单基地是为粮油名牌产品提供优质资源的基础。鉴于我市国土面积大、农田板块基地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空间大的实际,必须把基地建设作为粮油加工企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来抓,要组建专班,目标明确,做到制度健全,责任到人,奖惩分明。
一是粮食部门要紧密配合乡镇人民政府引导农民积极参与订单基地建设,扩大基地面积,提高基地种植水平。要使农民懂得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农业产业化,从而全面理解粮食订单基地建设是提高粮食生产规模化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举措,粮油加工企业要直接与村民委员会、种粮农民签订合同,确保订单面积和种植水平。建立起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新机制,使企业和农户真正成为利益共同体,加强企、农联络机制与合作机制,进而规范订单经营,完善粮油产业化经营的利益连接机制和运行机制。二是农技部门要严格筛选优质、高产、适宜种籽。“十二五”期间,要从种源上严格把关,组织有关专家、技术人员进行实地考察,综合各种自然因素,严格筛选适宜利川的优质良种,严厉打击无证经营种籽的行为,消除劣杂品种,确保优质、高产种籽推广。
三是要强化农业技术服务。要健全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和保险制度。提高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控制能力是确保订单基地建设成功的重要措施。要重点抓好水稻稻瘟病、叶枯病、稻飞虱、卷叶螟等病虫害防治,减少农药施用量。政府职能部门要督促落实保险制度,减轻农民损失。
四是争取市乡人民政府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如水利、坡改梯、旱改水、农用物资配送、机耕路建设等,把水利农田基本建设经费和维修基金纳入财政预算。要因地制宜,切实抓好坡改梯、旱改水、培肥改土,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水平和防洪抗旱能力,为订单基地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五是经管部门要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促进土地经营权流转,以有效控制耕地抛荒,提高土地利用率,从而促进农业生产专业合作化进程,逐步形成农业集约化生产,壮大基地规模。六是国土资源部门要严格把握土地政策,坚决杜绝乱占耕地和擅自改变耕地啊途行为,切实保护耕地面积。
3、整合大米加工资源,做大做强龙头企业。
目前我市大米加工企业呈现出“遍地开花”局面。多而杂,小而弱,造成的后果是资源整合不够,利用不充分,产品质量不优,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低下,并且形成了恶性竞争和资源浪费,把素有“贡米”之称的优质粮源埋没于无形的盘剥掠夺之中。因此,粮食部门、工商行政部门要引导企业积极推进产权制度改革,调整企业布局结构。要依法对粮食个体经营户和小型大米加工企业进行清理登记,对仓储设施、检验检测设备、技术能力、环境条件不符合要求的和没有取得QS认证的企业要依法注销。有效整合大米资源,使中小企业自觉地采取参股、合资等形式,实现兼并、重组,走联合之路。扶持一批(如清江源、兴盛福、两江源等)具有一定引领能力、带动作用、核心地位的大米加工龙头企业,有效避免资源浪费和恶性竞争。加快粮食物流中心建设速度,力争在201*年全面建成集粮油收储、加工、营运于一体、功能完善的物流园区。通过扶强做大,使大米加工业逐步形成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经营模式。4、实施精品名牌战略,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
实施精品名牌战略是粮食产业化发展的内在要求,一要充分发挥“历史悠久、品质优良、区位独特”三大优势,把品牌产品变成经济优势,增强我市优质大米在全国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二是要充分发挥我市“支罗”“花台贡米”等一系列具有悠久贡米历史的金字招牌作用,让利川大米走向市外,幅射全国,走出国门;三是要通过品种改良和技术创新,充分发挥利川大米品质优良的优势,要按计划有步骤地逐级申报著名商标。力争在201*年实现国家级名牌产品零的突破,实现省级著名商标3-4件,把优势资源变成名牌产品。5、创新发展思路,积极抓好附产品和小杂粮开发。思路创新是快速发展的先导。我市目前粮油加工业发展主要局限在大米加工和油菜籽加工,结构单一,内容单调,还有许多领域有待开发。如大米加工后的附产品和玉米、黄豆、薯类等其它小杂粮开发,这些产品开发资源丰富、领域广阔、前景很好,增值空间很大,仅大米加工后的谷壳和米糠可以提炼糠油、谷维素、糠油蜡、炭棒、植酸、高蛋白饲料等,既可以拉长产业链条,提高工业附加值,又可以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扩大效益空间。在充分延长大米加工产业链条的同时,还要力争通过招商引资、内部融资、龙头企业派生等方式,在汪营、忠路、沙溪、市城区等地兴办附产品加工企业和小杂粮加工企业,为利川农业产业化工程发展添砖加瓦。6、加强指导,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鉴于我市粮食加工企业处于起始阶段、企业管理水平滞后的实际,一是要加强企业管理人员培养,二是要加强企业技术人才的培养。要采取派出去挂职培训、请进来现场教导或通过信息培训、网络培训、实地考察、举办培训班等方式,大力培养一批具有现代企业管理水平和敬业精神的优秀管理人才,大力培养一批具有一定文化基础和实际操作技能的技术人才,使我市农业产业化工程具有雄厚的人才优势。同时,要用现代企业发展理念指导企业编制工作目标、完善管理制度、优化考核机制、实施技术创新改造等,使我市亿元米业产业工程在目标管理、制度管理、量化考核、以及在工艺流程、劳务用工、技术创新、市场预测、财务统计等方面的管理水平,逐步适应现代企业管理要求,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7、积极推进农村粮食产后减损工程,加快农村储粮罐建设进展。继续向省、国家申报储粮罐建设指标54000套,力争在201*年前全面完成粮食主产乡镇的丰产仓60000套建设任务,在全市普遍推广科学储粮技术,减轻虫害、鼠害、霉变等损失,提高储粮质量,扩大社会储粮规模,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全市抵御粮食风险的能力。
扩展阅读:包头市粮食局粮食行业“十二五”规划
关于编制包头市粮食行业“十二五”
规划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国家粮食局办公室关于印发粮食行业“十二五”四个专项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国粮办展[201*]66号)和《内蒙古自治区关于做好粮食行业“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内粮发[201*]22号)和市政府编制十二五规划的要求,现就做好规划编制我市粮食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工作机构(一)、健全组织机构
成立包头市粮食局“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
组长:杨占明
副组长:周围山、马文清、方金良、李光
成员:张志征、李鹏、陈永光、赵建萍、李公悌、陈东煜。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局行业管理科,主任由李鹏担任。办公室由各科室指定一名本科室人员组成,除承担自已本职工作外,具体负责以下工作:
王峰协助办公室主任协调此项工作。
行业管理科指定专人按时间进度督促收集各小组所承担的
项目规划。
局办公室和行业管理科各指定一名人员合作负责按程序编排成形项目规划书,装订归档
其它各科室指定本科室专人负责所承担的项目规划修改完善底稿并提供电子文档。
(二)、明确工作职责。为了有序、高效的完成此次规划编制工作,明确具体分工,领导小组下设六个规划编制小组:
第一组组长由方金良副局长担任,成员有李鹏、赵建萍、赵雪峰、赵永生、师丽生、高静、乔振江;负责全面总结“十一五”期间总体规划及粮油质检设施设备及的建设工作、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分析面临的形势,确定“十二五”期间我市粮食行业发展总划和粮油质检设施设备及质量安全建设的目标任务、重点项目和具体措施,
第二组组长由周围山副局长担任,成员有陈永光、贾春珍、韩祯;负责全面总结“十一五”期间仓储(安全储粮)设施建设工作、提供具体数据、梳理存在的问题、分析面临的形势,确定“十二五”期间我市《调控规划》,主要有仓储(安全储粮)设施建设、军粮供应、粮食生产应急与日常供给安全的目标任务、重点项目和具体措施。
第三组组长马文清副局长担任,成员有李鹏、马彤辉、姜晓兵、张波;负责全面总结“十一五”期间我市粮食流通基础(仓房)设施建设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面临的
形势,同时依据基础数据,确定“十二五”期间我市粮食《市场、机械、工业规划》,主要有市场体系建设与粮食流通基础(仓房)设施建设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布局、重点项目、投资测算、政策措施等。
第四组组长由李光书记担任,成员有李公悌、陈东煜、王慧芬;负责确定“十二五”期间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较高、满足粮食事业发展需要的人才队伍,实现我市粮食宏伟规划发展战略所需人才队伍整体优化与合理配置。
第五组组长王智总经理,成员有梁仓;负责全面总结我市“十一五”期间自主品牌及主食品工业化示范项目建设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面临的形势;确定“十二五”时期我市如何加强自主品牌建设,增强市场开拓能力,重点项目和具体措施。
二、总体分工
参照自治区粮食局有关处室编制规划的分工,我局对应衔接,分工如下:
(一)《总体规划》由办公室负责,行业管理科、综合业务科、监察室配合;
(二)《调控规划》由综合业务科负责,行业管理科配合;(三)《市场规划》由行业管理科负责,综合业务科配合;(四)《基建规划》由行业管理科负责,综合业务科配合;
(五)《工业规划》由行业管理科负责;三、基本要求
(一)编制粮食行业“十二五”规划是一项系统性强、复杂度高的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因此,要求各小组组织相关人员尽快收集复印国家、自治区粮食局关于做好粮食行业“十二五”规划编制工的相关文件材料,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使规划编制工作迅速展开,按时间要求完成所承担的规划编制工作。
(二)、立足实际与面向未来相结合。以全市粮食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为基础,以实现更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为目标,制定既符合实际又高瞻远瞩,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的发展规划。
(三)、实践总结与调查研究相结合。认真总结“十一五”规划实施经验,充分吸收成熟理念与经验,深入调查研究,采取多种方式及时了解企业、基层情况,多方面、多渠道听取我市粮食行业对规划编制的意见和建议,扎实有效地开展规划编制工作。
(四)、统筹兼顾与重点发展相结合。“十二五”规划编制要总揽全局、科学谋划、协调发展、兼顾各方,既要全面统筹我市粮食经济和谐发展,又要结合实际确定重点发展的项目和领域,做到统筹兼顾、重点突破。
(五)、宏观战略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加强重大问题的研究,提出具有战略性的、总体的发展规划。同时在规划内容、政策
措施方面又要更加具体合理,增强规划的可操作性,探索建立规划内容向实施任务转化的机制,进一步明确规划实施责任主体,树立规划的权威性,保障规划的顺利实施。
(六)、科学筹划与有序衔接相结合。“十二五”规划涉及面广,需要全市各旗县、区粮食工作相关部门及各粮食购销企业的积极参与、密切配合,要加强上下左右的衔接,做好规划协调。
四、实施步骤
包头市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主要分为五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年6月初),召开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动员部署会议,讨论通过《“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明确责任、要求规划编制质量、时间进度,落实相关工作内容,组织开展“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
(二)“十一五”规划总结阶段(201*年6月10日前),动员部署会召开后,汇总各类数据,全面总结“十一五”期间我市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的成绩、经验和不足,办公室形成书面材料汇总上报自治区粮食局(含电子文稿)。
(三)基层调研及思路形成阶段(201*年6月下旬),各规划编制小组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工作,形成“十二五”规划总体思路,广泛征求有关部门和粮食行业的意见及建议,初步确定
我市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十二五”时期的重大建设项目。
(四)规划起草阶段(201*年6月底至7月中旬),各规划编制小组认真学习《自治区粮食局关于做好粮食行业“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内粮发【201*】22号)、《国家粮食局办公室关于印发粮食行业“十二五”四个专项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结合上级部门对此项工作要求的专项文件精神,在深入开展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起草所负责的“十二五”规划中部分内容,修改完善后提交局务会审议通过,由领导小组办公室收集编制,形成总体规划(草案)。
(五)规划修改和报批阶段(201*年7月底至8月中旬),汇总后的包头市粮食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在广泛征求各级、各相关部门和行业协会对规划(草案)的意见和建议,反复修改、论证、完善,将修改完善后的“十二五”规划报送自治区粮食局基建处。
五、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抽调业务骨干积极参与规划编制工作,落实规划任务,确保规划编制工作的顺利开展并按时完成。
(二)加强重大课题研究。为确保“十二五”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要对关系我市粮食经济健康发展的突出、长远问题进行广泛深入探索,由分管领导带队,赴全国粮食安全保障先进地区学习考察,交流经验,取长补短,深入开展调研
工作,为“十二五”规划编制打下良好基础。
(三)规范编制程序。要按照国家有关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十二五”规划编制的要求和程序,优质高效的完成规划编制工作。
(四)注重衔接协调。规划衔接是保障规划内容相互协调、形成合力的关键。要切实改变规划间相互独立、衔接协调不力的状况,加强与国家、自治区粮食局、市委市政府重大战略部署的衔接和协调,建立责任明确的规划实施机制,切实发挥规划的应有作用。
(五)争取专项资金保障。规划编制我市粮食行业“十二五”规划,涵盖粮食流通工作的各个方面,时间要求紧,任务繁重,工作量大,因此,需编制经费来保障。
经测算,编制规划所需费用共计50万元,其中:1.调研费10万元,拟分别赴人全国粮食安全保障先进地区考察。
2.规划编制费20万元。
3.请国家专门研究粮食行业发展专家所需费用20万元。(六)提高社会参与度。要按照开门编制规划的要求,让全社会充分了解规划编制和实施过程,充分发扬科学规划、民主决策的精神。要通过组织包头市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十二五”规划专家咨询、建言献策、媒体宣传等一系列活动,面向社会广泛征集建议和意见,切实提高规划编制的开放度和透
明度;必要时,请国家一些专门研究粮食行业发展专家进行此项工作的编著,市人大通过,并积极争取当地政府的支持,协调发改委,将粮食行业“十二五”规划纳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之中,保证规划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使我市粮食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具有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包头市粮食局
201*年6月7日8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利川市粮食局十一五工作总结及十二五工作规划》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利川市粮食局十一五工作总结及十二五工作规划: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利川市粮食局十一五工作总结及十二五工作规划》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655491.html
- 上一篇:车辆动态监控人员操作规程
- 下一篇:监测站个人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