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读《中国传统文化》心得

时间:2019-05-29 04:53:57 网站:公文素材库

读《中国传统文化》心得

中国传统文化

材料101班王龙

一、中国传统文化概述

近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潮兴盛不衰。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要素可以概括为:第一,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中国人的内在的精神生活形式,包括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习惯等;第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往往也以外在的物态的形式来表现,涉及人们衣食住行的风习和行为的规范等;第三,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在中华民族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独立特征,这种民族性的文化实际上已经成为多元的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于特定的“生态环境”。这种“生态环境”的特征包括:半封闭的大陆海岸型地理环境、家庭手工业与小农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并辅以周边的游牧经济、家国同构的宗法专制社会。正是这样的社会生活土壤,养育了中华民族的心理特征,产生了绚烂多彩的文化特质。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内容广泛的题目,谈论它的时候不能不有所取舍。我们选择的是最能反映中国文化特色而又常常为人们所感兴趣的几个话题。字:表意

二、汉字:文化的传承者

汉字的产生,若从近代发掘出土的古代陶器上的符号算起,迄今已经有六七千年的历史了。现存较早又较多的文字是甲骨文字,距今已三千多年。殷人用龟甲、兽骨占卜,并将占卜的内容用当时书体刻在甲骨之卜兆旁。1899年有人偶然从中药的所谓“龙骨”上发现了字迹,这些甲骨来自河南安阳。王懿荣认定为殷商文字。至今发现的甲骨有十几万片,文字约四千五百个,为学者所识者有三分之一。郭沫若《今昔集论古代社会》:“殷代尚相当原始,对于鬼神有深厚的信仰。逢到一件事情,就卜兆问神,更将卜问所得,书刻在牛胛骨上或龟甲上,故称甲骨文。甲骨文和公文一样,有一定的格式。内容大概是祭事、田猎、风雨、战争、疾病之类。”此后还有金文(古代铜器上所铸、刻的文字)、篆书、隶书、草书、楷书等。

201*年北京奥运会的会徽的主体部分是“中国印”。中国印采用的字体是艺术化的篆书。从秦始皇将小篆定为通用字体后,篆书便成了印章文字的主流。篆书字形在很大程度上保留着汉字的表意特点,汉字的这种特点后来为更加符号化的隶书和楷书字体所削弱。中国印的印面刻着一个变形的篆书“京”字。京字主要地表示这次奥运会举办的地点北京。而经过艺术变形处理之后,这个京字又与一个跳动的人形相似。借以寄寓运动者,切合运动会的主题;借以寄寓舞动者,表达中国对朋友的欢迎。这个字充分展现了汉字的表意特点和艺术魅力。

三、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发展历史中,积淀和形成了自己独特而伟大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表现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居安思危、乐天知足、崇尚礼仪等等特征。中华文化的核心和精髓,就在于“和合”二字。

1、和合的字源和理念

“和”、“合”二字均见于甲骨文和金文。和合,就词义本身而言,“和”,指和谐、和平、祥和;“合”是结合、合作、融合。“和合”是实现“和谐”的途径,“和谐”是“和合”的理想实现,也是人类古往今来孜孜以求的自然、社会、人际、身心、文明中诸多元素之间的理想关系状态。

中国传统文化中贵和持中的和谐意识,表现于两个方面:一是“天人合一”,指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二是“中庸”,指人际关系,即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天人和一”旨在承认人与自然的统一性、反对将它们割裂开来。“中庸”则强调对待事物关系要把握一个度,以避免对立和冲突。提倡“贵和”、“持中”的和谐意识,有利于处理现代社会各种矛盾,以保持社会的稳定。在中国,以广泛深厚的和合文化为基础的追求社会和谐的思想源远流长。老子提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第四十二章),认为道蕴涵阴阳两个相反方面,万物都包含着阴阳,阴阳相互作用而构成和。这是宇宙万物的本质以及天地万物生存的基础。《论语学而》:“礼之用,和为贵。”把和作为处事、行礼的最高境界。其他人如墨子、管子、荀子等先秦诸子也多有关于“和”或“和合”的论述。“和合”概念在先秦时期基本形成。随着“和合”概念的形成,中国的原创文化也经过“百家争鸣”,逐渐“和合”形成儒、道两大显学,并且在两汉之际“和合”地接纳了由印度原创的崇尚“因缘和合”“圆融无碍”的佛教文化。因缘和合论成为佛教的重要理论,在历史上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从此,“和合”概念被中国传统文化的儒道佛所通用,并成为其概括本身宗旨的核心概念,同时也被其他文化流派的思想家普遍接受并广泛运用。西汉董仲舒为适应“大一统”杜会发展的需要,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实则以儒家思想为本位,兼取道、法、阴阳五行说等各家思想,主张把礼治与法治相结合,明显受到燕齐文化的影响。

钱穆先生说:中国人常抱着一个天人合一的大理想,觉得外面一切异样的新鲜的所见所值,都可融会协调,和凝为一。这是中国文化精神最主要的一个特性:文化中发生冲突,只是一时之变,要求调和,乃是万世之常。认为西方文化似乎冲突性更大,而中国文化则调和力量更强,中国文化的伟大之处,乃在最能调和,使冲突之各方兼容并包,共存并处,相互调济。西方人好分,是近他的性之所欲,中国人好合,亦是近他的性之所欲。注重和合,是中国文化乃至中国人的特性。

2、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是古代中国人处理自然界和精神界关系所持的基本思想,其突出特征是: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服从自然规律,人性即天道,道德原则与自然规律一致,人生理想就是天人谐调。在古代中国人看来,自然过程、历史过程、人生过程、思维过程在本质上是同一的。这一思想特征贯穿了“天人合一”观念源起与演变的基本过程,贯穿于古代的哲学、科学和艺术中。

老子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认为宇宙间有四大,人居其一,人以地为法则,地以天为法则,天以道为法则,从一个侧面确立了人与天的相互关联。庄子提倡“与天为一”,《庄子达生》云:“弃事则形不劳,遗生则精不亏,夫形全精复,与天为一”。抛弃世事,忘怀生命,使形体健全,精神饱满,从而达到与天合为一体的自然无为境界。《周易文言》明确提出:“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时,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凶吉,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的顺应自然的“与天地合德”的思想。汉代董仲舒甚至以“人副天数”的观念为基础建立起天人感应的谶纬神学体系。《春秋繁露阴阳义》即云:“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在宋代理学中,“天人合一”思想更趋成熟、精致、完善。张载直接提出“天人合一”命题;《正蒙诚明》云:“儒者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可以成圣”。

中国医学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则提出“天人相应”的命题,强调人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副,与天地如一。天人同构,人体的小宇宙与天地的大宇宙相对应。书中列举了诸如“天圆地方,人头圆足方以应之;天有日月,人有两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窍;天有风雨,人有喜怒”等等。

在美学上,和谐化诗意关联的“天人合一”思想,深刻浸渍了中国古代审美境界论,使得古代中国人特别强调人生境界与审美境界的合一。其次,“和合”文化中和谐化辩证法的普遍运用,使得中国美学智慧特别注意以对应性、相融性、辩证性、和谐性来理解和处理一系列审美范畴的展开与构架。有人指出,纵观中国古代美学基本特征(如强调真善统一、情理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有限与无限的统一、认知与直觉的统一等)和中国古代审美理想(如儒家对“和”、道家对“妙”、佛禅对“圆”的追求),无不是“和合”文化在审美层面的诗性展开和逻辑延伸。这表明,中国诗性智慧和审美意识与“和合”文化有着一种特殊的亲和性和关联性。“和合”文化,是中国古代诗性智慧之根。

3、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是“和合文化”在为人处世方面的具体准则,它在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作一种人生和道德的至高境界和追求目标。

“中庸”最早见于《论语》。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他的“五美”之说实际上也是讲中庸:“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论语尧曰》)何谓“中庸”?据宋儒说,不偏不倚谓之中,恒常不易为之庸。儒家文化的这种中庸之道塑造了中国人的中庸之德,使中国人形成了中庸的思维与行为方式,处事作风和人格境界。面对现实人生很多具体的两极选择,人们试图有效地在对立的两极之间找到了一个均衡的支点,并使对立双方归于统一。在生活实践中,守中、不走极端,成为古代中国人固守的人生信条。在今日的语境下,“中庸”就是要正确把握度并协调好各种关系,以益于社会的和谐稳定持续进步。中庸之道的真谛在于:坚守中正,寻求适度,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

协和万邦是和合文化的又一实践。“以和为贵”、“亲仁善邻”、“协和万邦”这是中华民族与世界各国人民友好相处的传统道德基础。从中国先秦时期老子主张大国理应谦下(“大者宜为下”、“大国者下流”),到西汉董仲舒主张“洽四国”,唐代高祖李渊主张对周边邻国行“宏仁恕之道”,等等。和睦相处,消弭战祸,“化干戈为玉帛”始终是中华民族的美好愿望和实践目标。在这种和合的文化下,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中极少对外用兵。

和而不同是和合思想的一个特征。所谓“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指不同事物之间的搭配、融合、平衡达到最为圆满程度的一种状态。例如音乐,五音的高低疾缓臻于完美,就称为和;又如饮食,五味的多寡浓淡搭配得宜,也称为和;又如身体,阴阳之气平衡饱满,也称为和;又如德行,处事不刚不柔曰和,为古代五德之一。可见此种和的境界有三个特点。

第一,它是一种至善的状态;第二,它是由不同事物之间构成的一种完美的关系;第三,这多种事物在和合的关系中保持着原有的个性,而不必舍弃个性,一刀切成一堆齐刷刷的火柴棍儿。和而不同,“和”异于“同”之处,就在于它保留了其中每一种事物的个别属性。

201*年北京奥运会,希望我们的志愿者把以和合精神为精髓的中华文化与奥运精神结合起来,体现“人文奥运”,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最佳使者。

扩展阅读:张伟-中国传统文化体会 201*0128

《中国传统文化》体会

张伟

请从课程中,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并结合实际情况做简要阐述,内容要求言简意赅,单题字数在300500字左右。

1.请简述《中国传统文化》学习的重要性,结合自身经历,阐述其理论研究的科学性,并与实践运用结合的必要性?

在上这课程之前,我对周易可以说是一无所知,唯一有概念的理解那就是直接把“周易”翻译成“算命”,基于对预知未来的好奇心理和对风水之说的一贯兴趣,或多或少听说些民间八卦。

通过进入课堂,听到百晨铭老师滔滔不绝地讲述它的博大精深,引领我开始走进周易精彩的世界后,我发现再单纯的把周易理解为算命,实在是泯灭了它那历经数千年之沧桑,辉煌四海天下之灿烂。我惊异于其中蕴含的博大理念与浑然一体的庞大系统。总之,我是被它的魅力所吸引了,于是课后空余时间我又多出了一项新的爱好,了解周易,体会周易,应用周易。

毕竟是刚刚接触一段时日,我不可能一下子把那么深奥的学问了解得一清二楚,就简单的就我的理解谈谈我眼中的周易。

周易卦易系统中所提到的最基本的概念上有阴阳,进而重叠演变成六十四卦,每卦都有其特定的象征意义,可以以此判定相应的人事吉凶。这种运用八卦预测信息的方法,正好符合了我国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某些理念,如认为世界万物是发展变化的,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人们认识社会、改造社会,并推动社会不断的向前发展。

易道讲究阴阳互应、刚柔相济,提倡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我后来才知道,原来在五千年文明史上,周易的地位高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地步,它的贡献远不止局限在文化层次上。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一脉传承,自强不息,繁荣至今是与易道精神息息相关的,那并不是迷信上天神助,而是通过运用八卦信息预测的科学方法,预测自然和人事吉凶方面的有关信息,做到对一切心中有数,有备无患。

1

2.请简述传统堪舆学与现代选址学的联系,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学习,结合自身实践,阐述合理运用的价值?

风水理论的基本取向于人与环境的关系,这与我国传统“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是完全一致的。风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主张“人之居处,宜以大地山河为主”就是说人要顺应天道,以自然为本。人只有选择合适的自然环境,才有利于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风水不仅把人看作是自然的一部分,更把大地本身看成一个富有灵性的有机体,各部分之间彼此关联,相互协调,这种大地有机自然观,既是风水思想的核心,也是东方传统文化的精华。背山面水的建筑选址的基本格局。村落或城镇在山与水的环境之下,各自然要素的最佳组合形成了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这便是风水说中认为“有生气”的地方。一般而言,理想的风水宝地最好是马蹄形的,三面有山环抱,风水穴位于主峰的山脚下,山势走向呈某种吉祥动物的态势,穴前有一片邻水的开阔地,河流溪水似金带环抱,穴地本身干燥高爽,方位自然朝阳--不难想象,具备这样一种条件的自然环境,对人的生存来说当然是十分理想的。众所周知,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属季风气候,背山可以屏挡冬日的寒流,面水可以迎纳夏日的凉风,朝阳可以争取良好的日照,近水可以方便生产和生活。当然是有利于生态的最佳风水格局了。中国古人历来认为,天地气交,化生万物,万物都要遵循天地的阴阳变化而生存,以与自然和谐为最高准则。于此最佳风水格局里,我们即可窥见一斑。

无论是阴宅还是阳宅,传统风水对周围环境的要求讲究“左青龙、右白虎”,这一风水模式就是美学对称均衡原则的最好体现。此外,各种建筑本身也处处体现出一种对称美。

3.请简述《中国传统文化》学习的心得体会,结合自身情况,阐述其理论常识的基本应用,并对人生指导的重要意义?

《周易》的内容主要包括“经”和“传”两部分。主要是六十四卦的卦形符号与卦爻辞和阐释《周易》经文的专著。不过我认为这倒不需要我去重点了解,由于工作的缘故,我觉得周易中蕴含的管理思想这是非常值得我学习借鉴的。《周易》的核心讲究“三易”,即“简易”、“不易”、“变易”。如今中国企业管理理论是朝着简单管理的方向发展的,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普及化,走的是“简易”的路径。风水对中国传统的自然观、环境观的发展,对

2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和艺术所作出的巨大贡献,都值得总结和发扬,应用到今天的城市规划和村落布局中去。

易学的实质就是管理哲学,易学的自然法则、结构决定功能定律和全息结构模型,在今天仍然具有高度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应用价值,我所学过的现代管理学元素在易学思想中也均有体现。我们坚信并预言,易学将会从历史的失忆中醒来,以其丰富的自然哲学和辩证哲学的元素和宇宙全息属性,能够为中国和谐哲学的建构提供战略平台,也将对中国文化的传承、重塑和崛起提供精神理念和价值指导。

3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读《中国传统文化》心得》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读《中国传统文化》心得: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读《中国传统文化》心得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660861.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