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两新组织发展党员工作汇报

时间:2019-05-29 05:05:24 网站:公文素材库

两新组织发展党员工作汇报

两新组织发展党员工作汇报

一、近年工作总结

针对随着我市“两新组织”数量不断增多、从业人员不断增加的实际,我们采取多种措施,强力推进“两新组织”发展党员工作,三年来共发展“两新组织”党员402名,占全市发展党员总数的27.1%,大大夯实了“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基础,进一步扩大了党在“两新”组织中的覆盖面,增强了党在“两新组织”中的影响力。

一、强化组织领导,为“两新”组织发展党员把握正确方向1、抓机构组建,明确工作职责。市委专门成立了非公经济党组织工作委员会,下设办公室,由市委组织部牵头负责;各镇、有关部门党委也专门成立了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办公室,负责对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具体指导、组织协调、检查督促。同时,建立了“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联系会议制度,明确了联系会议和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通过自上而下地建立领导机构,横向交叉地构建协调机制,充实了领导力量和工作力量,形成了专人分管、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

2、抓宏观指导,落实工作规划。加强宏观指导和计划调控是确保发展党员工作健康开展的重要手段。在全市《201*-201*年发展党员工作规划》中,对非公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中发展党员数量、质量、结构、分布等提出具体要求,并列入基层党组织目标管理责任书,明确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职责,明晰了“两新”组织发展党员工作的管理主体和隶属关系,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领导体制,保证了我市总体规划目标的顺利实现。同时,坚持“季度有分析、半年有通报、年终有检查”的工作指导模式,及时掌握“两新”组织发展党员工作的进展和成效,严格规范各项工作程序,促进了发展党员工作的有序进行。

3、抓教育宣传,强化工作氛围。我市在推进“两新”组织发展党员过程中,既注重加强外部氛围的营造,又注重内部环境的创造。在外部氛围营造上,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如在《XX日报》开办“两新”党建专栏,开通XX党员管理中心网站等,加大对“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宣传力度,形成社会各界都来关心支持党建工作的浓厚氛围。在内部环境创造上,通过组织学习培训,加深政策理解;围绕经营开展活动,明确基本原则;发挥党员示范作用,展示工作活力,引导业主正确认识党建与企业发展的关系,充分理解、主动支持和积极参与党建工作。

二、夯实组织基础,为“两新”组织发展党员搭建工作平台

我们坚持因企制宜、分类指导、整体推进的原则,努力完善“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网络,为发展党员搭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面广的工作平台。

1、创新组建模式,扎实抓好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工作。201*年11月,我们开展了“非公党建推进月”活动,重点抓好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单独组建党组织工作。通过建立领导挂钩、派驻指导员、分片包干、逐一过堂、每周例会等制度,强力推进组建工作。加强分类指导,总结了分拆组建式、直接派入式、推荐输送式、临时划转式等四种组建模式。目前,全市532家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已全部建立了党组织。同时,认真执行“登记申报、年检年报”制度,对在登记中发现未单独建立党组织的规模以上企业,由组织部门明确组建措施、组建时间和工作责任人,加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步伐。

2、加强联系培养,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两新”组织用人机制比较灵活,职工流动比较频繁。这种人员的相对不稳定性,制约了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和建党对象的培养。针对“两新”组织的特点,我们把培养对象的重点放在企业技术人员和中层以上干部,广泛开展了“把企业骨干培养成为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为企业骨干”的双向培养活动。这部分人员是非公企业的骨干力量,相对普通员工队伍而言,不易流动,比较稳定,从而达到建立一支比较稳定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的目标。为落实发展工作任务奠定基础。在培养方式上,一是加强教育培训。采取多种形式,加强职工党的基本知识普及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引导他们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去年10月份,我们专门举办了一期“两新”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培训班,培训学员145名。二是建立“结对联系”制度。所有发展对象都要明确镇、部门党政负责人联系,所有入党积极分子都要明确机关中层干部、站所、村党组织负责人联系,所有拟作入党的积极分子都要明确党员联系,负责加强教育和培养。三是加强实践锻炼。紧紧围绕企业生产经营、促进企业发展,有计划地分配给入党积极分子一定的社会工作,吸收他们参加党的活动,组织他们进行科技攻关、开展劳动竞赛、承担和完成一些“急、难、险、重”任务,使他们在实际工作中锻炼提高。

3、创新活动载体,增强“两新”党组织凝心聚力的能力。“两新”党组织由于受自身地位、条件的局限,开展党建工作的方式、方法比较单一,加之从事党务工作者大多都是兼职,党建工作业务能力较弱,不能主动有效地开展党建活动,党组织在职工中的影响力和凝聚力缺乏,职工加入党组织的愿望有所减弱。为此,我们不断创新“企业需要、业主理解、群众欢迎”的活动载体,在非公企业中积极推行“一书、两会、三卡”(党员先锋卡,党组织创建和谐企业文化责任书、党员岗位增效承诺书,职工权益协调会、企业发展恳谈会、党组织履职评议会)制度,融洽企业党组织与业主、党员、职工的关系。在新社会组织党组织中开展“我为诚信献一策”活动,增强党员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意识。同时,加强激励机制建设,在部分企业试行优秀党员津贴制度,党员“示范岗”岗位津贴制度,进一步增强党员对党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提高党组织对员工的吸引力。

三、开发人才资源,为“两新”组织发展党员工作提供人力支持

我们始终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努力建立一支具有改革创新精神、精通企业管理、熟悉和热爱党务工作,能够被业主接受,能够受到员工欢迎的“两新”党务工作者队伍,使得“两新”组织发展党员工作有人管事,管得好事。

1、培育一支专职党务工作者队伍。采取从企业中培养一批、机关退休干部中聘用一批、农村基层干部中选拔一批、转业退伍军人中录用一批的办法,建立了180多名人员组成的“两新”党务人才储备库,实行统一建档管理、统一集中培训、统一调配上岗。同时,加大对党务工作者的职业培训。去年7月份,我们举办了非公企业党务工作者培训班,全市200多名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党务工作者参加培训。大力推行非公党务工作者岗位津贴制度和解聘事前报告制度,切实维护好党务工作者自身权益。今年“七一”,我们还组织全市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党务工作者进行健康体检,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

2、培养一支党建工作指导员(联络员)队伍。我们坚持向职工人数在30人以上、没有单独建立党组织的“两新”组织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联络员)。由各基层党委政治素质较高、熟悉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的机关中层干部兼任,实行“一岗双职”,并将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党员、创造条件建立党组织等内容纳入岗位目标考核。目前全市“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指导员(联络员)已达580名。

3、组建一支党建工作志愿者队伍。结合全市开展的党员义工活动,组织一批机关、行政村干部,学校退休教师,社区居委会干部义务到规模较小、党建工作开展困难的“两新”组织义务开展活动,通过开设党课大讲堂,与职工交流谈心等形式,讲授党的基本知识,宣传党的主张,全面提升入职工的理论水平和政治素质,提高职工的入党积极性。今年以来,共有60多名志愿者义务到28家“两新”组织上党课65节次,参训人数达620人次,有120名职工递交了入党申请。

四、健全发展机制,为“两新”组织发展党员提供质量保证我们始终坚持把“保证质量”放在首位,严格入党标准,严格履行程序,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实现了发展数量与质量的同步上升。

1、抓好考察预审制度。主要是对发展对象的政治审查,入党动机审查,思想觉悟审查,作风品质审查。党支部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坚持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原则,全面客观地考察,形成综合性的考察材料,报上级党组织同意后,才能列为发展对象。尤其是对于非公企业业主,在确定发展对象时,要注意考察他们的入党动机、个人历史、政治表现,特别是在重大问题上的表现。

2、落实发展公示制度。“两新”组织的积极分子入党、预备党员转正都要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接受企业广大员工和群众的监督。对经公示期间群众反映的问题,党组织要认真负责地进行调查处理,情况属实的,要暂缓发展或不予发展。试行了“双公示”,即除单位公示外,在其居住地也进行公示。

3、健全跟踪培养制度。确定入党积极分子之后,采取相应措施实施跟踪培养,做到环环紧扣,不能因为措施的不到位而使好苗子流失。“两新”党组织每季度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一次考察,基层党委每半年进行一次专题分析,对跟踪培养一年以上条件成熟的,及时列为年度重点发展对象,填写发展对象考察表;对暂时不成熟的,调整出积极分子队伍。

二、主要存在问题

1.发展“两新”员工入党的组织基础相对薄弱。目前,全市“两新”组织中,规模小、员工少、经济效益不很高的小型企业仍是大多数,尚不具备建立党组织的条件,基层党组织的建设还存在很大空白。部分“两新”组织党务工作者自身的政策水平、理论素质和业务能力难以适应新形势下非公党建工作需要,一时无法针对新的工作对象开展有效的工作。

2、“两新”组织员工要求入党的积极性还不高。在我市的私营企业中,大部分员工存在“雇佣”思想,认为企业是老板的,自己只要把本职工作干好就行,入党对自己没有多少用处。很多私营企业主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非公企业主要任务是抓生产,抓经营,发展党员工作可有可无;甚至有的业主对发展党员持有偏见,认为发展党员与企业目标不同向,会影响企业发展。

3、“两新”组织人员流动频繁,不利于对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的培养建立。发展一名较为成熟的新党员,需要经过本人申请、党组织培养、集中教育培训和列入重点考察对象培养等必经过程,这一过程约1-2年左右的时间。但是,由于“两新”组织用人机制比较活,职工流动比较频繁。这种人员的相对不稳定性,制约了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和建党对象的培养。

三、今后工作打算

一是加强教育引导,形成在“两新”组织中发展党员工作的正确导向。利用专题党课、集中宣讲、经验交流等多种形式,加强对“两新”组织中发展党员工作的政治引导,把“两新”组织发展党员工作的意义讲透,政策讲清。同时,加强“两新”组织发展党员工作的宏观指导,进一步明确“两新”组织发展党员工作的责任、标准和程序,把“两新”组织发展党员工作纳入科学化、健康化、规范化轨道。

二是扩大组织覆盖,增强“两新”组织发展党员工作的组织推力。把非公企业、新社会组织的党组织组建工作作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中之重,努力扩大“两新”党组织的覆盖面,提高组建率。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蹲点挂钩、党建工作指导员派驻联系、职工定期谈话谈心等制度,切实解决“两新”组织发展党员工作力量不够强、组织无依托的问题。

三是创新活动载体,搭建“两新”党组织发挥作用的实践平台。积极探索“两新”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的新平台,通过推行党员先锋卡、党员责任区、党员承诺书等制度,彰显党员先进性,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吸引力和党员的荣誉感、责任感,赢得企业员工的信任和拥护,形成党组织的“磁石效应”。

扩展阅读:两新组织发展党员工作汇报

“两新”组织发展党员工作汇报

一、近年工作总结

针对随着我市“两新组织”数量不断增多、从业人员不断增加的实际,我们采取多种措施,强力推进“两新组织”发展党员工作,三年来共发展“两新组织”党员402名,占全市发展党员总数的27.1%,大大夯实了“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基础,进一步扩大了党在“两新”组织中的覆盖面,增强了党在“两新组织”中的影响力。

一、强化组织领导,为“两新”组织发展党员把握正确方向

1、抓机构组建,明确工作职责。市委专门成立了非公经济党组织工作委员会,下设办公室,由市委组织部牵头负责;各镇、有关部门党委也专门成立了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办公室,负责对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具体指导、组织协调、检查督促。同时,建立了“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联系会议制度,明确了联系会议和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通过自上而下地建立领导机构,横向交叉地构建协调机制,充实了领导力量和工作力量,形成了专人分管、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

2、抓宏观指导,落实工作规划。加强宏观指导和计划调控是确保发展党员工作健康开展的重要手段。在全市《201*-201*年发展党员工作规划》中,对非公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中发展党员数量、质量、结构、分布等提出具体要求,并列入基层党组织目标管理责任书,明确党委

书记第一责任人职责,明晰了“两新”组织发展党员工作的管理主体和隶属关系,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领导体制,保证了我市总体规划目标的顺利实现。同时,坚持“季度有分析、半年有通报、年终有检查”的工作指导模式,及时掌握“两新”组织发展党员工作的进展和成效,严格规范各项工作程序,促进了发展党员工作的有序进行。

3、抓教育宣传,强化工作氛围。我市在推进“两新”组织发展党员过程中,既注重加强外部氛围的营造,又注重内部环境的创造。在外部氛围营造上,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如在《XX日报》开办“两新”党建专栏,开通XX党员管理中心网站等,加大对“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宣传力度,形成社会各界都来关心支持党建工作的浓厚氛围。在内部环境创造上,通过组织学习培训,加深政策理解;围绕经营开展活动,明确基本原则;发挥党员示范作用,展示工作活力,引导业主正确认识党建与企业发展的关系,充分理解、主动支持和积极参与党建工作。

二、夯实组织基础,为“两新”组织发展党员搭建工作平台

我们坚持因企制宜、分类指导、整体推进的原则,努力完善“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网络,为发展党员搭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面广的工作平台。

1、创新组建模式,扎实抓好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工作。201*年11月,我们开展了“非公党建推进月”活动,重点抓好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单独组建党组织工作。通过建

立领导挂钩、派驻指导员、分片包干、逐一过堂、每周例会等制度,强力推进组建工作。加强分类指导,总结了分拆组建式、直接派入式、推荐输送式、临时划转式等四种组建模式。目前,全市532家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已全部建立了党组织。同时,认真执行“登记申报、年检年报”制度,对在登记中发现未单独建立党组织的规模以上企业,由组织部门明确组建措施、组建时间和工作责任人,加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步伐。

2、加强联系培养,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两新”组织用人机制比较灵活,职工流动比较频繁。这种人员的相对不稳定性,制约了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和建党对象的培养。针对“两新”组织的特点,我们把培养对象的重点放在企业技术人员和中层以上干部,广泛开展了“把企业骨干培养成为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为企业骨干”的双向培养活动。这部分人员是非公企业的骨干力量,相对普通员工队伍而言,不易流动,比较稳定,从而达到建立一支比较稳定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的目标。为落实发展工作任务奠定基础。在培养方式上,一是加强教育培训。采取多种形式,加强职工党的基本知识普及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引导他们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去年10月份,我们专门举办了一期“两新”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培训班,培训学员145名。二是建立“结对联系”制度。所有发展对象都要明确镇、部门党政负责人联系,所有入党积极分子都要明确机关中层干部、站所、村党组织负责人联系,所有拟作入党的积极分

子都要明确党员联系,负责加强教育和培养。三是加强实践锻炼。紧紧围绕企业生产经营、促进企业发展,有计划地分配给入党积极分子一定的社会工作,吸收他们参加党的活动,组织他们进行科技攻关、开展劳动竞赛、承担和完成一些“急、难、险、重”任务,使他们在实际工作中锻炼提高。

3、创新活动载体,增强“两新”党组织凝心聚力的能力。“两新”党组织由于受自身地位、条件的局限,开展党建工作的方式、方法比较单一,加之从事党务工作者大多都是兼职,党建工作业务能力较弱,不能主动有效地开展党建活动,党组织在职工中的影响力和凝聚力缺乏,职工加入党组织的愿望有所减弱。为此,我们不断创新“企业需要、业主理解、群众欢迎”的活动载体,在非公企业中积极推行“一书、两会、三卡”(党员先锋卡,党组织创建和谐企业文化责任书、党员岗位增效承诺书,职工权益协调会、企业发展恳谈会、党组织履职评议会)制度,融洽企业党组织与业主、党员、职工的关系。在新社会组织党组织中开展“我为诚信献一策”活动,增强党员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意识。同时,加强激励机制建设,在部分企业试行优秀党员津贴制度,党员“示范岗”岗位津贴制度,进一步增强党员对党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提高党组织对员工的吸引力。

三、开发人才资源,为“两新”组织发展党员工作提供人力支持

我们始终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努力建立一支具有改

革创新精神、精通企业管理、熟悉和热爱党务工作,能够被业主接受,能够受到员工欢迎的“两新”党务工作者队伍,使得“两新”组织发展党员工作有人管事,管得好事。

1、培育一支专职党务工作者队伍。采取从企业中培养一批、机关退休干部中聘用一批、农村基层干部中选拔一批、转业退伍军人中录用一批的办法,建立了180多名人员组成的“两新”党务人才储备库,实行统一建档管理、统一集中培训、统一调配上岗。同时,加大对党务工作者的职业培训。去年7月份,我们举办了非公企业党务工作者培训班,全市200多名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党务工作者参加培训。大力推行非公党务工作者岗位津贴制度和解聘事前报告制度,切实维护好党务工作者自身权益。今年“七一”,我们还组织全市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党务工作者进行健康体检,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

2、培养一支党建工作指导员(联络员)队伍。我们坚持向职工人数在30人以上、没有单独建立党组织的“两新”组织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联络员)。由各基层党委政治素质较高、熟悉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的机关中层干部兼任,实行“一岗双职”,并将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党员、创造条件建立党组织等内容纳入岗位目标考核。目前全市“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指导员(联络员)已达580名。

3、组建一支党建工作志愿者队伍。结合全市开展的党员义工活动,组织一批机关、行政村干部,学校退休教师,社区居委会干部义务到规模较小、党建工作开展困难的“两新”组织义务开展活动,通过开设党课大讲堂,与

职工交流谈心等形式,讲授党的基本知识,宣传党的主张,全面提升入职工的理论水平和政治素质,提高职工的入党积极性。今年以来,共有60多名志愿者义务到28家“两新”组织上党课65节次,参训人数达620人次,有120名职工递交了入党申请。

四、健全发展机制,为“两新”组织发展党员提供质量保证

我们始终坚持把“保证质量”放在首位,严格入党标准,严格履行程序,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实现了发展数量与质量的同步上升。

1、抓好考察预审制度。主要是对发展对象的政治审查,入党动机审查,思想觉悟审查,作风品质审查。党支部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坚持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原则,全面客观地考察,形成综合性的考察材料,报上级党组织同意后,才能列为发展对象。尤其是对于非公企业业主,在确定发展对象时,要注意考察他们的入党动机、个人历史、政治表现,特别是在重大问题上的表现。

2、落实发展公示制度。“两新”组织的积极分子入党、预备党员转正都要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接受企业广大员工和群众的监督。对经公示期间群众反映的问题,党组织要认真负责地进行调查处理,情况属实的,要暂缓发展或不予发展。试行了“双公示”,即除单位公示外,在其居住地也进行公示。

3、健全跟踪培养制度。确定入党积极分子之后,采取相应措施实施跟踪培养,做到环环紧扣,不能因为措施

的不到位而使好苗子流失。“两新”党组织每季度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一次考察,基层党委每半年进行一次专题分析,对跟踪培养一年以上条件成熟的,及时列为年度重点发展对象,填写发展对象考察表;对暂时不成熟的,调整出积极分子队伍。

二、主要存在问题

1.发展“两新”员工入党的组织基础相对薄弱。目前,全市“两新”组织中,规模小、员工少、经济效益不很高的小型企业仍是大多数,尚不具备建立党组织的条件,基层党组织的建设还存在很大空白。部分“两新”组织党务工作者自身的政策水平、理论素质和业务能力难以适应新形势下非公党建工作需要,一时无法针对新的工作对象开展有效的工作。

2、“两新”组织员工要求入党的积极性还不高。在我市的私营企业中,大部分员工存在“雇佣”思想,认为企业是老板的,自己只要把本职工作干好就行,入党对自己没有多少用处。很多私营企业主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非公企业主要任务是抓生产,抓经营,发展党员工作可有可无;甚至有的业主对发展党员持有偏见,认为发展党员与企业目标不同向,会影响企业发展。

3、“两新”组织人员流动频繁,不利于对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的培养建立。发展一名较为成熟的新党员,需要经过本人申请、党组织培养、集中教育培训和列入重点考察对象培养等必经过程,这一过程约1-2年左右的时间。但是,由于“两新”组织用人机制比较活,职工流动比较

频繁。这种人员的相对不稳定性,制约了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和建党对象的培养。

三、今后工作打算

一是加强教育引导,形成在“两新”组织中发展党员工作的正确导向。利用专题党课、集中宣讲、经验交流等多种形式,加强对“两新”组织中发展党员工作的政治引导,把“两新”组织发展党员工作的意义讲透,政策讲清。同时,加强“两新”组织发展党员工作的宏观指导,进一步明确“两新”组织发展党员工作的责任、标准和程序,把“两新”组织发展党员工作纳入科学化、健康化、规范化轨道。

二是扩大组织覆盖,增强“两新”组织发展党员工作的组织推力。把非公企业、新社会组织的党组织组建工作作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中之重,努力扩大“两新”党组织的覆盖面,提高组建率。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蹲点挂钩、党建工作指导员派驻联系、职工定期谈话谈心等制度,切实解决“两新”组织发展党员工作力量不够强、组织无依托的问题。

三是创新活动载体,搭建“两新”党组织发挥作用的实践平台。积极探索“两新”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的新平台,通过推行党员先锋卡、党员责任区、党员承诺书等制度,彰显党员先进性,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吸引力和党员的荣誉感、责任感,赢得企业员工的信任和拥护,形成党组织的“磁石效应”。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两新组织发展党员工作汇报》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两新组织发展党员工作汇报: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两新组织发展党员工作汇报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661853.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