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工实习实训工作总结
车工实训教学工作总结
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下,我们数控车工和普车实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使学生学习了数控车编程和普车理论知识,同时大大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增强学生的安全文明生产的意识和企业意识。
本学期我担任了学校的数控车和普车实习实训指导教学工作。根据教学计划开展实习实训。主要担任13中技数控班和12中高技数控班,长达一学期的数控车工和普车实训任务。针对学校教学安排,拟定教学计划,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实训指导。至今,学生的车间实训已经圆满结束了。这短短的一个学期的实训,使我体会到做一位老师的乐趣,体会到了一个作为老师的责任和义务。对本次实训情况及效果总结如下:一、实训目的:
1、为了完成理论与实际操作的结合、提高学生与社会的沟通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实践能力,尤其是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以便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实习实训重在运用教学成果,检验学习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根据学生自身情况,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加快学生理论知识转化为扎实操作技能。
2、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而这种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单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课堂走向实作车间,因为学生面临的是社会就业。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了解实际的机械加工原理和工艺过程,熟悉工厂管理的基本环节,达到加工要求,进行实件加工。用实践去体会一个从事机械加工工人的基本素质和要求,以培养自己的适应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二、实训效果
1、实训期间我们的实训指导工作是以“安全第一”为思想教育指导,严格要求我们的学生要注意安全问题,要严格遵守车间市场的规章制度。采取课前讲安全、课中复强调。实习期间,没有学生出现过受伤或者其他安全事故。
2、通过直接参与加工的运作过程,学到了实践知识,同时进一步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达到理论联系实际,使理论与实践知识都有所提高,到达了实训基本目的。首先是让学生了解、复习理论知识。熟悉数控车(GSK928TE数控系统)的基本操作方法及编程,接着是数控车床的实际操作,有了理论学习的基础,操作机床变的简单易懂,保证在一周的时间,学生便可独力完成部分简单的实践操作,随着操作技能的提升,从难到易进行实体加工。这次的实训,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为今后学习以及将来的工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同时取得了一些宝贵的实践操作经验。
3、本次实训最大的成功是每个学生都能独立的完成课件安排,还能独立的设计、编程、制造工艺品类零件加工。每一个作品都对他们有着实训的纪念意义。激发今后学习的积极性。
4、学生的实习实训总结,每天每周我们都进行大小总结。课堂教学、课后交流。通过学生的总结,了解了学生对本次实训的态度,可以看出学生都很珍惜这次的实作机会,并收获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三、展望未来
这学期的工作取得的成绩是显而易见的,圆满完成教学上的安排,这些都是学校领导对本期实训工作的大力支持和同学们的积极配合,才能取得这么耀眼的成绩。成绩只能是过去、经验,将在下期的工作中不断创新,力争更上一层楼。
机电工程教研组周新星201*-1-
扩展阅读:车工实习总结
一星期的车工实习很快的结束了,回顾自己一周以来所学到的知识与技能,感悟颇深。
首先,理论知识与安全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在正式开车床车削零件之前,老师就用了整整一天的时间来为我们上理论方面的知识,虽然感觉第一天过得很乏味,但恰恰却是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比如:在装夹刀具的时候,刀刃与刀架底部的垂直距离为143.5mm,这样就减少了与零件中心对刀的次数,在装刀的时候放入垫片直接用直尺量准143.5mm后基本上与零件中心持平,节省了对刀的时间。装夹工件的时候一定要用加力棒拧紧,以免零件飞出发生事故以及刀具的正确使用等等。练习摇车床,也是每次实习车床之前每位同学所必需要通过的一项考核,只有熟练的摇动大拖板与中拖板,才能为车削零件作好必要的准备,以免刀具与零件发生碰撞。因为这次我们实习的车床与在职中的时候实习的车床有所不同,在自动进给时有差别,另外还有转速的调节上也有出入。在了解了车床的一些理论知识后,第二天,我们就开始正式加工零件了。
车削第一个零件的时候,感觉还是很紧张,每一步都是那么的小心翼翼,以免出错。大拖板一小格代表1mm,中拖板和小拖板0.02mm。车削端面的时候,在离中心2mm左右的时候要停止自动进给改为手动进给,这样就能防止刀头被损坏。车削外圆时,在离尺寸2mm的地方也要停止自动进给改为手动,防止车削过头,零件损坏。第一、二个零件车削的是台阶轴,主要论文联盟整理让我们掌握的是外圆的控制以及千分尺的使用与读数。在测量零件的时候,一定要用游标卡尺与千分尺配合使用,在离规定尺寸剩余1mm内就要改用千分尺测量,这样就能有效的控制外圆的尺寸。再有精车的时候,一定要先试切削测量一下,看尺寸是否在范围之内,这样加工出来的零件准确率就比较高。
第三个零件加工的是锥度,需要转动一定的刻度盘,车削的时候先将大拖板摇到规定的刻度,再用中拖板对刀,然后小拖板退出,大拖板不动,最后调好刻度以后再用小拖板手动进给,车出锥度。首先需要试切削一下,用万能角尺测量,在保证角度正确的情况下继续对刀车削。如测量出来发现小端有缝隙,则说明角度调大,反之则小,需要重新调整度数再试。在加工锥度之前一定不能将零件拿下卡盘,否则车削出来的锥度与圆的同心轴有偏差,导致锥度的线条成曲线形状。
最后一天加工的是镗孔的一些基本操作,首先必须钻孔,在使用钻头的时候,必须加冷却液,钻头进入零件和钻通的时候要慢,防止钻头晃动钻出来的孔过偏大于钻头的直径。镗孔的时候,镗刀主偏角为91°~93°最为适宜。车削的时候与外圆大致相同,只不过方向相反。测量尺寸的时候用需要改用内径百分表测量。
总了来说,第一个星期的实习还算比较的顺利,没出现多大的困难,毕竟是以前实习过的缘故,车削的零件也是以前练习过的,主要在零件的长度控制上还有所欠缺。希望下星期继续努力!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一个月的车工实习就结束了,在本次车工强化中我认识到了许多,让我感触了许多。
刚开始我们进行了加工台阶轴、对称槽、然后镗台阶孔、加工圆锥、车三角形螺纹、五个项目的实践操作,在实训的过程中,我不仅学到了许多加工工艺方面的知识,更学到了课本上没有的知识。在实训的过程中遇到了不少问题,而犯的错误也不少,通过实训让我学会虚心
求教,细心体察,大胆实践。任何能力都是在实践中积累起来的,都会有一个从不会到会,从不熟练到熟练的过程,人常说“生活是最好的老师”就是说只有在生活实践中不断磨练,才能提高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自己优良的学风、高尚的人生、团结和合作的精神;学会了勤奋、求实的学习态度。
做事要脚踏实地,求真务实,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对知识的掌握要弄通弄懂,对技术的掌握要严守规范、严谨细致、精益求精,不懂的地方要问懂。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团结合作的力量是无穷的,通过对各个项目的加工让我明白:一粒沙虽小,但无数粒却能汇成无限的沙漠;水滴虽小,却你汇成辽阔的海洋;你的一个思想、一个方法,他的一个思想和方法,相互交流互换就有了两个思想和方法,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而我们现在就应该学会与他人合作。
当然,在实训过程中,我们也收获了快乐、与同学的快乐、与老师的快乐。因为每当自己或自己和同学完成了一个项目时,或多或少有些欣慰,会感到开心,我们会彼此之间相互比较谁做的工件好谁做的不好。虽然两百课时的实训时间很短,但对我今后的车工技能有很大帮助。这只是起点,终点离我们还有一定的距离,所以还是需要我们继续努力去走以后的路。而我们要把握好每一次的机会,错过了就再也找不回来了
在08机电4班车工实习的教学中,我根据《车工工艺》教学大纲,《车工实习教学计划》的要求,结合理论教学课内容,实习教材内容和学生现有实际水平,认真而充分的备好每一节课。和理论课教学一样,写出了详细规范的切实可行的教案。有明确实习目的,制定出实习目标,提出具体的实习要求,要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制定出突破难点的措施和方法,筹划了整个实习教学的全过程。车工实习教学的过程分为实习导入、任务分析、示范操作、学生分组讨论、巡回辅导、实习小结等几个环节。车工实习的教学任务就是培养学生掌握中级车工应具备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08机电4班的学生通过这次车工实习,大多数同学都通过了中级车工考级。
在整个的教学中,我非常注重基本功技能的练习。学生初次上实习课,对车床十分好奇,车间出现窜岗、不戴工作帽、不按照老师的要求操作,纪律有点混乱,立即停止操作,对个别遵守纪律差的学生进行了及时批评教育。强调安全的重要性,保证生产实习课的顺利进行。此外,还要让学生认识到车工实习的重要性,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为今后学习技术打下良好的基础。
讲完相关的专业知识后,就是示范操作。示范操作是实习教学课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使学生直观、形象、生动、具体的学习知识,最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学生最易理解和接受。我和两位指导的师傅每一个动作都要规范、正确,这些动作直接影响到学生实习动作的正确与否和规范性,同时也直接影响到生产实习的安全。我是采用边示范、边讲解方法示范,提出相应的注意点和重点。学生每个新的项目的练习,一般都是直接模仿教师的示范动作而来,因此每一次示范都要规范正确,讲解清楚,从而使学生真正理解,敢于操作。
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我和两位指导师傅不停的巡视,深入观察学生的操作情况,认真观察每位学生的操作动作是否规范和正确。学生的动作不一定规范、协调,我和两位指导师傅耐心指导,并加以纠正,让学生知其利弊,以便学生及时更正。在巡回指导中,如果发现是大部分学生出现的问题,我们进行及时集中讲解,向学生道明原因,说清道理,使学生正确而及时地掌握基本操作技能。08机电4班的黄平安同学由于不规范操作,车床的丝杆被损坏,由于指导师傅及时发现,没有造成事故。在之后的实习中,一旦出现事故苗头,我们马上处置,把它消灭在萌芽状态,在这次实习中发生任何人身事故和其他机械事故。总之,我们教师责任重大,绝不可掉以轻心。
每天的工件,我都对学生的实习成果作出评价。批改工件,找出工件问题错误所在,告知学生应如何避免,以使学生知错、纠错,及时改正。对于大多数学生均出现的典型问题,应集中讲解,分析原因,必要时可重新示范、讲解,使学生在以后的练习中避免此类问题的产生,让其自行改正,从而使学生共同提高实习技能。
在08机电4班车工实习的教学工作是我第一次从事实习方面的教学,在这次教学存在不少问题,但是在这当中也总结了很多经验。我用决心和信心为我们江浦职业教育中心校的实习课教学进一步向正规化、规范化发展而努力,作出我最大的贡献。
这是我的心得你改改把
好的话加加分楼主
车工还辛苦把
还有点
车工实习是培养学生运用车工工艺和操作车床的技能,并达到规定技术等级标准的重要环节。在车工实习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材料、刀具和种类繁多的量具。材料的消耗和刀具的损耗是相当大的,许多价格昂贵的量具也只有在特定工件的加工过程中才用得着。针对这种情况,很有必要探索一些有效途径减少学校的实习经费支出。笔者总结多年车工实习教学心得,归纳出车工实习过程中可节省的三个方面。现分述如下:一、节省材料车工实习过程中的材料在实习经费中占相当大的比重,而且材料有相当大的节省空间,因此节省材料十分重要。用以下三种方法可以使材料消耗在原有基础上降低50%以上。1.课题整合在车工实习中有很多内容比较简单的课题,若将这些课题分开实习势必造成较大的材料消耗,因此可将这些课题整合成数量较少、难度不大的课题进行实习。比如,教材上一般有这样三个课题:车外圆柱面、车内圆柱面和车内外圆锥面,可将车外圆柱面和车外圆锥面整合成车轴类工件;将车内圆柱面和车内圆锥面整合成车套类工件。将原来三个简单课题整合成两个难度不大的课题。2.材料延续材料延续就是将前续课题的实习成品延续,作为后续课题的实习坯料。比如,将轴类工件的实习成品作为套类工件和外螺纹工件的实习坯料,将套类工件的实习成品作为内螺纹工件的实习坯料。3.减小尺寸在不影响学生实习效果的前提下,实习工件的尺寸宜小不宜大。以上三种方法在降低材料消耗的同时,也降低了刀具的损耗和车床的电能消耗。二、节省刀具金车刀,这种车刀的损耗部位最主要是刀头,而刀杆的损耗极小。因此,针对这种情况,对废弃刀杆进行再利用也是节省刀具的一条重要途径,具体做法有如下两种:1.自制车刀购买刀头,在废弃的刀杆上按所购刀头的形状和尺寸在铣床上铣出刀槽,然后将刀头钎焊在刀槽内,就制成了一把焊接式硬质合金车刀。一粒刀头的价格不足整把车刀的50%,利用这种方法节省刀具的效果是相当明显的。2.模拟训练在练习刃磨整体式普通成形车刀时,刀刃形状较难控制;在练习刃磨梯形螺纹车刀和蜗杆车刀时,刀具角度较难保证。这类课题可利用废弃的刀杆代替价格昂贵的高速钢条让学生模拟训练,待学生训练熟练后,再让他们用高速钢条练习刃磨。这样,可以避免高速钢条在刃磨训练过程中的不必要损耗。三、节省量具对一些使用频率很低、价格昂贵的量具,若根据车床数量配置的话是不明智、不经济的,很有必要控制这类量具的种类和数量。具体有如下三种做法:1.自制量具利用现有实习设备制造结构简单的量具,替代那些使用频率低、结构复杂而相应价格昂贵的量具。比如,车套类工件时要用到内
径百分表,这种量具只有在测量精度要求较高的深孔时才用得着,而且结构复杂、使用麻烦、价格较贵。其实,在不影响测量精度的情况下可以用塞规替代,而塞规结构简单,制造容易,可以在现有的车床上自制,成本很低。2.转换测量方法在不影响测量精度的前提下,用那些价格便宜的常用量具进行测量。比如,在测量梯形螺纹中径时,尽量采用单针测量而不采用三针测量;在测量蜗杆齿厚时,可以用单针间接测量代替使用齿厚游标卡尺(齿轮卡尺)进行的直接测量。这样可以避免使用价格很高、使用频率又很低的公法线千分尺和齿厚游标卡尺,而使用价格相对便宜、使用频率很高的外径千分尺。非常昂贵、使用频率又很低的量块;在车床上加工大偏心距(偏心距e>5mm)的偏心工件时,对工件进行找正的量具一般是量块和百分表,而其中的量块可利用车床中拖板刻度盘来替代。实践证明,在不降低教学效果的前提下,节省材料、刀具和量具可以大大降低车工实习的教学成本,最终达到节约教学经费的效果。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车工实习实训工作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车工实习实训工作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车工实习实训工作总结》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662387.html
- 上一篇:试验个人工作总结
- 下一篇:科技普及教育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