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201*年工作总结

时间:2019-05-29 05:50:17 网站:公文素材库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201*年工作总结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201*年工作总结

201*年,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围绕实现土木工程建设的大国向土木工程建设强国转变这一目标,积极开展活动,在学术交流、课题研究、编辑出版、国际交往、表彰奖励、举荐人才、教育培训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汇报如下。

一、综合情况(一)组织建设

召开了学会八届六次常务理事会暨八届三次理事会议,提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土木工程强国作为学会工作的努力目标。正式成立了“工程质量分会”;制定了加强对所属专业分会管理的办法和措施;个人会员和团体会员队伍进一步壮大,增添了为会员服务的内容;总会秘书处实行了工作岗位责任制。

(二)学术会议

全年共举办学术会议64项次,参会人员7000余人,出版论文集30余种,提交论文2800余篇。其中,总会主办和支持的学术会议共有11项次,包括“第三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纪念钱塘江大桥通车70周年学术交流会”、“201*城市轨道交通论坛”、“工程风险与保险论坛”“第十四届全国混凝土与预应力混凝土学术交流会”、“第六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与技术研讨会”、“第六届全国工程结构安全防护学术会议”、“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分会第十届学术会议”、“首届工程设计高性能计算(HPC)技术应用论坛”、“201*年基础设施全寿命集成设计与管养国际会议”、“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专家院士系列讲座”等。

(三)课题研究

已完成的课题有《地铁及地下工程建设风险管理指南》、《城市交通承载力及其危机管理研究》、《土木工程学科发展报告(201*---201*)》;正在进行的课题有国家“十一五”支撑项目《城市轨道交通技术发展和创新体系研究与示范》、建设部的《奥运工程建设技术创新总结》、《巴士快速交通技术运营研究》、《巴士快速交通自动导航系统》等。

(四)编辑出版

我会主编的《地铁及地下工程建设风险管理指南》已由建设部批准发布;我会主编的《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已由北京市建设委员会、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联合发布,作为北京市地方标准颁布实施;已完成建设部委托的《村庄与集镇农房建设10项适用技术及图解》初稿;完成了《2025年的土木工程》(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提供,我会秘书处翻译)翻译出版。

(五)国际交往

全年共派出访交流团组9个,120人次;接待来访团组8个,107人次。“国际地下空间联合研究中心”秘书处设立在中国事宜,经过多方努力,该组织理事会已经决定拟将其秘书处移至中国北京,秘书处办公室设在我会,目前正在办理在中国注册申请等事宜。

(六)表彰奖励

完成了第七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评选表彰工作,全国共有29项工程150多个单位获此殊荣;完成了201*年度高校土木工程及管理专业优秀毕业生评选表彰活动,有28名应届毕业生获奖。

(七)举荐人才

经我会推荐的两名两院院士候选人中,有一人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经我会推荐的第十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候选人中,有一人获奖。

(八)教育培训

我会与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联合,开展了农民工技能培训工作,从培训、考试到取证一律免费。已有近400人通过培训和考试,取得了社会保障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全年共举办面向专业人员的各类技术培训、讲座、技术咨询活动30余项次。

(九)冬令营活动

组织了40余名工作在一线的青年科技人员赴香港,参加了内地---香港青年土建科技冬令营活动。

二、主要成绩

(一)紧密结合学科领域热点问题开展活动,为土木工程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建议与技术支持。

1、围绕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战略,持续不断地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从201*年开始学会与所属城市公共交通分会一起,把解决城市公共交通问题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特别是在推进轨道交通和巴士快速交通技术与政策措施等方面,做出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得到了建设部的充分肯定。结合轨道交通技术和巴士快速交通技术在我国发展的现状,每年都召开全国性系列学术研讨会,大力推广先进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与此同时,配合建设部编制了多项技术标准和技术规则,并承担了多项课题的研究工作。

2、大力推进防震减灾事业的发展。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特别是地震灾害给人民生命及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我国的防震减灾工作任重道远。201*年以来,学会围绕提高防震减灾工程技术水平,推进我国防震减灾事业的发展问题,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每年都召开全国性防震减灾工程技术学术研讨会,交流防震减灾工程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和经验,促进防震减灾工程理论和实践的进步与发展,为推动我国防震减灾事业发展提供了政策建议与技术支持。

3、探索我国工程质量责任保险的新路子。工程质量责任保险在我国处于萌芽阶段,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等还不健全,为了探索出适合我国工程质量责任保险的新路子,我会与同济大学、长安责任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举办了“工程风险管理与保险论坛”。围绕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等全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风险,对工程风险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引入商业保险运作机制研究内容等,进行了广泛的交流研讨,为发展我国工程质量保险事业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二)贯彻自主创新战略,大力推进土木工程领域自主创新活动。1、召开“纪念钱塘江大桥通车70周年学术交流会”。为纪念钱塘江大桥通车70周年,建设部、铁道部、交通部联合,于201*年9月27日在杭州举办了塘江大桥通车70周年纪念活动。为配合纪念活动,我会与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联合举办了“纪念钱塘江大桥通车70周年学术交流会”。我国的桥梁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完全是我国几代“桥梁人”自主创新的结晶,桥梁建设是我国土木工程领域体现自主创新的典范。会议不仅总结交流了我国桥梁建设的丰硕成果,更是缅怀了茅以升先生的丰功伟绩,景仰茅以升先生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气节,学习茅以升先生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激发了广大土木工程科技工作者不胃艰险勇攀科学高峰的斗志。茅以升先生是“桥梁人”自主创新的楷模,他的精神将是激励新一代“桥梁人”自觉投身于自主创新时代滚滚潮流中的不竭动力,为进一步提高我国桥梁建设水平作出更大的贡献。

2、以评选“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为契机,大力推进科技自主创新活动的开展。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是全国土木工程领域最高工程科技奖项,以科技创新尤其是科技自主创新为重要标志。在全国土木工程领域众多工程项目中,每年评选30项左右进行表彰。学会不仅举行隆重的颁奖仪式,邀请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媒体进行现场报导,而且还在中央电视台、建设报等新闻媒体进行系列报导,介绍每项工程的技术创新特点,特别是工程项目在自主创新方面的情况。并把获奖工程项目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骨干吸收到学会组织中来,为其提供更多的国内外学术交流机会。总之,就是要通过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的评选表彰活动,大力营造土木工程领域自主创新氛围。

3、开展“土木工程院士、专家系列讲座”活动,引领土木工程学科发展。从201*年以来,学会联合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开展了“土木工程院士、专家系列讲座”活动,至今已经举办了14期,免费向会员开放。邀请不同专业领域的著名院士和专家学者作为主讲人,就学科领域前瞻性等问题进行交流,并介绍最新研究成果。对广大科技工作者具有很强的引导性和启发性。

三、经验体会和存在问题

总结学会工作取得的成绩,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1.要紧紧围绕土木工程建设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坚持不懈地开展灵活多样,富有实效的学术活动,引领土木工程学科发展,促进土木工程建设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2.积极发挥好参谋助手作用,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3.三是必须依靠一批热心学会工作、勇于奉献的专家学者和广大科技工作者,每项成绩的取得都渗透着他们辛勤的汗水。

4.为了保证学会工作的顺利开展,必须进一步加强学会自身建设,健全完善学会组织和规章制度。

目前学会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定位问题不明确;2.部分学会理事没有履行责任和义务;

3.学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拟设立的一些专门工作机构得不到主管部门的支持,影响了学会工作的开展。

扩展阅读:中国生物工程学会201*年工作总结

中国生物工程学会201*年工作总结

一、主要成绩

(一)召开首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二)参加科协年会组织的分会场;(三)组织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前沿研讨会;(四)组织编写201*年《中国生物产业发展报告》。二、综合情况(一)学术活动1.学术会议

(1)当今社会,人类面临的是能源危机、环境污染加剧,为此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在中国科协201*年会上牵头组织了“生物能源及其开发利用”分会场。会议的主要内容分为二部分:生物燃料和生物制造。旨在对如何开发、利用新生物能源,并对由氢化合物为主要原料逐步向碳水化合物转变的应用开发前景进行广泛深入研讨。

(2)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农业生物技术专业委员会和青岛农大联合召开了全国性微生物农药应用和基础研讨会。出席会议的有关部委领导、专家充分肯定了微生物农药应用基础研究取得的重要进展,对产、学、研相结合方面的成效给予高度评价,并鼓励与会代表在今后研究中“强化攻关、加强集成、重点突破”。

(3)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糖生物工程专业委员会联合中国化学会甲壳素专业委员会等共同主办了“201*年中国甲壳素及其衍生物学术研讨会”。会议的召开对我国甲壳素产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4)中国生物工程学会联合化工出版社共同主办了“工业生物技术及分离纯化技术的研讨”。本次会议的特点是由《生物产业技术》杂志承办,充分体现了杂志社不仅是发表学术论文的阵地,同时也是联系官、产、学的纽带和桥梁,可以架构交流,合作的平台、促进、推动生物产业的快速发展。

(5)中国生物工程学会海洋生物技术专业委员会主办了“《中华海洋本草》编纂学研讨会”,保证了该辞书的科学性、权威性、创新性。

(6)安徽省科协联合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举办了“中国(合肥)生物技术与产业发展论坛”.论坛介绍我国生物技术研究开发最新进展和取得的科研成果并对我国生物产业进程的经验和发展思路进行了广泛交流和探讨。

2.学术期刊

(1)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主办的《中国生物工程杂志》在201*年的特点是:结合中国科协年会,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主办的分会场《生物能源及其开发利用》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和报道;对发稿质量严格把关,期刊的学术水平不断提升;编辑部加强了MagTech远程编辑办公系统对工作流程不断优化,提高了工作效率;刊物网站开通,实现了电子文档发行与印本发行的同步出版;通过网站为学会会员(单位)发布了专题信息。

(2)化工出版社联合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共同主办的《生物产业技术》杂志,201*年3月获得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刊号(CN11-5606/Q),并于201*年9月正式出版,目前为双月刊。201*年的最大特点是:对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主办的“首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和报道并出版了专辑。这不仅宣传了国家相关的产业政策同时也为广大的从事生物产业研究和开发者提供了交流和探讨的平台。

(二)际学术交流活动江南大学联合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等单位举办了“第五届国际纺织生物技术学术研讨会”,来自美国、德国、巴西、葡萄牙、奥地利、印度、匈牙利等15个国家的约120名国内外专家共同研讨纺织生物技术发展之道。

大会在我国纺织界最发达的城市无锡市召开,无疑国内外专家带来新成果将为无锡市进一步加快纺织、生物产业的科技创新与发展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持。最重要的是,纺织生物技术的发展对纺织企业在节约能源、减少废水排放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对我国的节能减排工作有着重要的启迪。

三、典型事例

(一)201*年6月在石家庄市召开了“第一届生物产业大会”。此会由人大副委员长韩启德院士任名誉主席,国家发改委作为第一支持单位,在国家科技部、中国科协等18个国家级部委的支持下,由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牵头、发起联合13个国家级学/协会、河北省人民政府、科学时报社共同策划、组织、主办的一次高层次、高水平、大规模、具有广泛影响力与专业性的盛会。

大会举办了聚集中国生物产业宏观战略的生物产业高层论坛。12位有关部委的领导人、院士、专家(其中包括国家发改委张晓强副主任、国家科技部刘燕华副部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现卫生部长陈竺院士、开发银行姚中民副行长等)分别就生物产业发展规划、科技创新、生物技术交叉融合、发挥开发银行的金融作用、生物经济、知识产权等问题作了精彩报告。会上举办了5个主题论坛(包括生物医药产业论坛、生物农业产业论坛、生物能源和生物制造论坛、生物产业投融资论坛、生物产业基地论坛)。在生物医药产业、生物农业、生物能源、生物化工等领域进行新产品、新成果展览。参展企业达130家,参展代表1200余人。参观人数达3.5万人;会上举办了由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学会理事长杨胜利院士等出席的(国家开发银行与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以及石家庄、长沙国家生物产业基地)融资合作签约仪式;会上,国家发改委为9个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举行授牌仪式,实现了政府、产、学、研的紧密结合;会上成功举办了院士、专家咨询恳谈会。对企业在生物产业发展上的疑难问题进行指导、解答。

大会的特点是层次高,规模大,表现在这次大会参会代表1285名,其中,国家级领导人1名、省部委领导12名、特邀院士专家46名,有33个省、市组团参展参会,有美国、韩国、加拿大、瑞典和日本等6个国家38名代表参会;会议的水平高,12位部委、院士专家在高层论坛上作了报告和80位院士、专家、企业家在主题论坛上对生物产业的方方面面进行了深入研讨,共商我国生物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大计;会议的影响力大。出席这次大会的全国政协李蒙副主席、国家发改委张晓强副主任、中国科学院陈竺副院长(现任卫生部长)等领导对大会的成功举办给予充分肯定,指出大会主题明确,内容丰富多彩,特色和亮点突出,取得了丰硕成果。产业大会的召开促进和推动了我国生物产业化的进程,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服务。例如:会上共发布生物产业经济合作项目80项,总投资156亿元,技术需求项目28项。

(二)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于201*年8月联合四川大学在成都共同举办了“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前沿研讨会”。本次会议有20位老、中、青院士、专家作了学科前沿的报告。有8位院士出席会议作报告和指导。如学会理事长杨胜利院士作了“系统生物学”的报告;中国医科院强伯勤院士作了“基因组研究”的报告;中国工程院刘德培院士作了“系统生物学与基因表达调控”的报告;中科院上海生化与细胞所刘新垣院士作了“癌症靶向基因治疗”的报告;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王大成院士作了“蛋白质结构研究世界前沿”的报告;学会副理事长曹竹安教授作了“抓住机遇发展工业生物技术”的报告;陈润生研究员(中科院生物物理所)作了“生物信息学”的报告。这些精彩报告对推进我国西部地区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的知识更新,促进西部地区和全国各科研院所的合作与交流搭建平台。

大会的学术委员会组织院士、专家从投来的论文中评出63篇论文,以摘要形式在《中国生物工程杂志》增刊上公开出版;从中还评出四篇优秀论文。基中包括:人类新基因CMTM3能够在体内外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系的生长(北京大学人类疾病基因研究中心王等);两株原油降解菌的筛选及其部分特性的研究(新疆大学葛春辉等);去除Etag标记的抗CD3\\抗Pgp微型双功能抗体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中国医科院血液所高瀛岱等);和厚朴酚处理Hela细胞的差异蛋白组研究(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凌波等)。以上论文有的是973项目和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以上四位优秀论文获奖者在大会上作了报告。院士、专家们认为他们的工作有所创新。并由大会学术委员会颁发了“优秀论文证书”和奖金。

四、经验体会

学会作为国家的民间学术团体要时刻把握着国家的需要开展工作。

当今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生物技术与生物产业的发展,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都将生物技术列为实现重点跨越的领域。201*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明确指出了“十一五”期间是我国生物产业发展思路、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发展重点。在这个大背景下,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牵头组织召开了我国“首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旨在加速推进我国生物产业化的进程。

学会组织大型交流活动,政府和地方的支持是关键。如:中国生物工程学会201*年牵头组织召开的“首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国家发改委给予大力支持;河北省人们政府和石家庄市政府的支持是会议成功的基础条件;18个国家级部委的支持,尤其是国家科技部、中国科协、中国科学院、国家开发银行等不仅在会议筹备过程中给予支持,会议召开之时有关领导亲自出席并作报告。

学会开展工作时刻牢记中国科协提出加快改革的号召。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牵头组织的“首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是联合了13个有关学/协会共同策划、组织召开的,这可以说是一次“创新”活动。在大会组织的五个主题论坛均是由各个学/协会发挥各自的优势取得圆满成功的。例如,5个有关医药的学/协会组织召开了“生物医药产业论坛”;有关农业生物技术的学/协会组织召开了“生物农业产业论坛”;中石化协会组织召开了“生物能源和生物制造论坛”。学会组织大型活动一定要联合,只有联合才有大的作为。

学会组织学术活动,一定要一人为本,尤其是要发挥青年科技工作者的作用。如201*年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组织召开的“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前沿研讨会”评出的四篇优秀论文均是年青科技工作者。院士、专家一致肯定他们的学术水平高,都有所创新。发给他们证书和奖金,旨在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五、学会需要解决存在的问题(一)应加大学会改革工作的力度。(二)要加强科普宣传和继续教育工作。

(三)要加强国际民间学术交流工作,创造条件努力争取加入国际组织。(四)应加强就利用学会的自身优势努力开展有生物技术科研项目转化、项目咨询、项目评估工作。

(五)应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工作。把发展会员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中国土木工程学会201*年工作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201*年工作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201*年工作总结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665646.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