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透镜知识总结及练习(人教版初二上册物理)

时间:2019-05-29 06:09:03 网站:公文素材库

透镜知识总结及练习(人教版初二上册物理)

“凸透镜成像规律”小结与练习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物距u像物在凸透镜同侧、异侧异侧异侧同侧像的正倒大小像的虚实倒立倒立倒立正立缩小等大放大放大实像实像实像虚像像距v应用U>2f异侧U=2ff

5、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当烛焰离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眼睛通过透镜观察到的虚像可能是图中的()

6、小明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20cm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缩小的像.小明又把点燃的蜡烛置于原来的光屏处,则所成像的性质是()A.倒立放大的实像B.正立放大的虚像C.倒立缩小的实像D.倒立等大的实像7、小明和小红用焦距相等的相同照相机对小强同学拍照,洗出的底片分别为右图中的甲和乙,则()

A.小红离小强的距离近B.小明和小红离小强的距离相同C.小红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明的一样大,小红移动位置后,再减少镜头到底片的距离

D.小红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明的一样大,小红移动位置后,再增大镜头到底片的距离

8、下图为小红同学的脸庞外形和大小,通过凸透镜看她的脸庞时,不可能看见的像为下图的()

9、小明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20cm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缩小的像.小明又把点燃的蜡烛置于原来的光屏处,则所成像的性质是()A.倒立放大的实像B.正立放大的虚像C.倒立缩小的实像D.倒立等大的实像

10、如图是用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屏未画出),当蜡烛和透镜放在图示位置时,通过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与物体等大的像。若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刻度为30cm处,则

A.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

1020304050607080(cm)倒立放大的像

B.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像C.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正立放大的像

D.不论光屏移到什么位置,都不能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11.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f,要在屏幕上得到放大三倍的实像,则物体与凸透镜的距离u必须满足()A.u>2fB.u=2fC.f<u<2fD.u<3f

12.放映幻灯时,要想在屏幕上得到更大的像,应该采取的做法是()A.增大幻灯片到镜头的距离

B.增大屏幕到镜头的距离,同时减小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

C.减小屏幕到幻灯机的距离,同时增大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D.换上大屏幕

13.下列光学仪器,哪个得到的实像比物体大

A.放大镜B.照相机C.潜望镜D.幻灯机

14.物体放在凸透镜前适当位置能在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如果把屏拿开,()A.像还存在,但眼睛看不到B.像还存在,眼睛从各个方向看得到C.像还存在,但眼睛只能在一定范围内看到D.像不存在16.在凸透镜及其应用的结论中,正确的是()A.照相机、幻灯机的镜头都是用凸透镜制成的

B.物体放在凸透镜前任何位置都能在透镜的另一侧通过透镜看到一个放大的虚像

C.照相机镜头的焦距不会大于或等于暗箱的最大长度D.放幻灯时,幻灯片总是倒插于幻灯机镜头的焦距之内

17.某物体经凸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像,现将透镜上部遮住不让光通过,则屏上的像()A.缺少上部分B.缺少下部分C.大小变化D.性质不变,只是变暗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因此通过凸透镜的光都一定会聚在焦点上B、凸透镜有一个焦点,凹透镜有两个焦点

C、不论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经过透镜光心的光线方向不改变D、光线经过凹透镜后一定不可能相交于一点19、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是()

A、光通过凸透镜变成平行光B、对平行主轴的光线才会有会聚作用C、对任何一个光束都有会聚作用D、对成像的光束有会聚作用重20(09衢州)同学们用盛水的矿泉水瓶模拟眼球中的晶状体,来比较正常眼睛、近视眼睛和远视眼睛的焦距大小。如图甲所示,他们将盛水的矿泉水瓶正对太阳,上下移动白纸,直到白纸上出现最细的亮线,估测亮线到瓶子侧壁的距离d。正常水瓶做实验时,d约为8厘米;把水瓶挤压成如图乙所示后测得d为13厘米;把水瓶挤压成如图丙所示后测得d为5厘米。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乙模拟的是远视眼,实验可得远视眼的焦距比正常时大B.乙模拟的是近视眼,实验可得近视眼的焦距比正常时大C.丙模拟的是远视眼,实验可得远视眼的焦距比正常时小

D.丙模拟的是近视眼,实验可得近视眼的焦距比正常时大21如图所示,是“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示意图,凸透镜的焦距为f,将蜡烛从a点沿主光轴移到b点的过程中,蜡烛的像将A.远离透镜B.靠近透镜C.逐渐变大D.逐渐变小

22(09自贡)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某一物体放在此透镜钱20cm处,可得到一个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23、(09河北)图6是物体A通过凸透镜(透镜未标出)成像的示意图。当凸透镜放在哪点时,才能产生图中所成的像A’()

A.a点B.b点C.c点D.d点

24、用镜头焦距不变的照相机给某同学拍照时,底片上成一清晰的半身像,现要改拍全身像,则应该()

A、照相机远离该同学,镜头向前调节B、照相机远离该同学,镜头向后调节

第13

C、照相机靠近该同学,镜头向前调节D、照相机靠近该同学,镜头向后调节25、.投影仪是教学中常用的仪器,如图所示是投影仪的结构图,在水平放置的凸透镜的正上方有一与水平面成45°角的平面镜,右边竖直放一屏幕,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和平面镜后,可在屏上成一清晰的像。一教师在使用投影仪时,发现在屏幕上的画面太小,正确的调节方法是()

A.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下调凸透镜,减少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B.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上调凸透镜,增大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C.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下调凸透镜,减少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D.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上调凸透镜,增大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26.某人用照相机对着镜子为自己拍照,此人距镜子2m,那么他在调照相机的焦距时考虑到的物距是多少()A.2mB.4mC.lmD.3m

27.对学习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以下是小洋学习了关于“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的知识后,总结出的关于实像和虚像的一些特点,其中错误的是()

A.虚像不可以用光屏承接B.虚像可以是正立的,也可以是倒立的C.实像一定能用光屏承接D.实像可以是放大的,也可以是缩小的

28、某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当物体沿主光轴从距离透镜30cm处向15cm处移动时,则()A.像变大,像距变大B.像变小,像距变小

C.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大D.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小二、填空题

1、班上照集体照时,发现有同学没在取景框中,此时应将照相机________(填"靠近"或"远离")同学们,并将相机的镜头和底片间的距离________(填"伸长"或"缩短")

2、无人售票车上都安装了“车载电视监控器”,该装置中的摄像头的工作原理相当于透镜成实像。

3、联合国大会确定201*年为“国际物理年”,以纪念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在世界进行“让物理学照耀世界”的激光传递活动,先在美国的普林斯顿发射第一束激光,再由青少年进行接力式传递.从美国发出的激光不能直接传播到中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如图是辛朝同学在活动中带的玩具激光灯,当他将灯光射到白色墙壁上出现的放大的图像,镜头A是透镜,胶片应放在A的_________处.但天文学家反对激光传递活动,认为射向夜空的激光是光污染,请列举一个生活或生产中见到的光污染实例___________

4、如图在鉴定文物时,常用放大镜观察文物的细微部分,这时他看到的像是__________。如果在文物上有两条裂纹,其夹角是5度.要想使看到的像更大些,应该将放大镜离裂纹_____。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是6倍,则他看到的角是______度。三、实验探究题

1、小明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如图18所示:

(1)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调整(选填“上”或“下”);(2)实验过程中,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等大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cm;(3)接着使烛焰向左移动5cm,此时应该将光屏向移到某一位置

(选填“左”或“右”),才能在屏上得到倒立、、清晰的实像

2、小宇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其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如图15所示。a、b、c、d、e是主光轴上的五个点,F点和2F点分别是凸透镜的焦点和二倍J距点。

(l)在a、b、c、d、e这五个点中:

①把烛焰放在________点上,可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②把烛焰放在________点上,所成的像最小。③把烛焰放在________点上是属于照相机原理。④把烛焰放在________点上是属于投影仪原理。

(2)若在光具座上进行实验时,手边有焦距为48cm、15cm和4cm的三个凸透镜,你认为选用焦距为______cm的凸透镜进行实验更为恰当.理由3、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

(1)实验所需的主要器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凸透镜、光屏、蜡烛放在一条直线上,要调整________和________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____。

(3)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移动光屏时,眼睛要观察________,一直到光屏上出现______________为止,这时光屏上成的是________、________的实像。。

4、(08福建宁德)小苗进行“视力矫正”的探究活动。如图所示(甲)所示它将自己戴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缩小倒立的清晰实像。

⑴如图(乙)所示的四幅小图中,正确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的是________图,其中矫正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_图。(选填“A”、“B”、“C”、“D”)

⑵若在图中(甲)实验中“取下”近视眼镜。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应将光屏()

A.保持在原来的位置B.靠镜透镜C.远离透镜D.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使像清晰

4.在图中的虚线框内的适当位置,填入符合要求的面镜或透镜.

18、观察教学中常用的投影仪投影幻灯片,请说明:(1)平面镜的作用:________;(2)凸透镜的作用:________;

(3)屏幕用粗糙的白布做成:________.

6

扩展阅读:透镜知识总结及练习(人教版初二上册物理)

“凸透镜成像规律”小结与练习

在初中光学内容中,“凸透镜成像规律”既是重点也是难点,特别是动态变化、实际应用类题型,学生更是无从下手,这部分内容中考失分率较高,这主要是学生对其规律总结不够。下面对将其规律进行归纳、总结如下:1、在水平桌面上依次放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并使它们在同一直线上,且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使烛焰的像在光屏中间。2、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物距u像物在凸透镜同侧、异侧异侧异侧同侧像的正倒大小像的虚实倒立倒立倒立正立缩小等大放大放大实像实像实像虚像像距v应用U>2f异侧U=2ff

一、选择题1、把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用此透镜来观察邮票上较小的图案,则邮票到透镜的距离应()A.大于10cmB.小于10cm

C.大于20cmD.在10cm和20cm之间2、一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将点燃的蜡烛从离凸透镜50cm处移到15cm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像距的变化情况是()

A.像变大,像距变小B.像变大,像距变大C.像变小,像距变小D.像变小,像距变大

3、老师上课时经常用到投影仪,如图4所示,关于投影仪的使用以下做法中合理的是()

A.投放到屏幕上的画面太靠上时,应增大平

平面镜面镜与凸透镜的夹角使画面向下移动

凸透镜B.若使屏幕上的画面大一些,可使投影仪

物体靠近屏幕同时将凸透镜适当向下移动

螺纹透镜屏幕图4C.若使屏幕上的画面大一些,可使投影仪远

离屏幕同时将凸透镜适当向上移动D.若使屏幕上的画面大一些,可使投影仪远

图6离屏幕同时将凸透镜适当向下移动

4、某物体放在凸透镜前30cm处时,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40cmB.30cmC.20cmD.10cm

5、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当烛焰离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眼睛通过透镜观察到的虚像可能是图中的()

6、小明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20cm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缩小的像.小明又把点燃的蜡烛置于原来的光屏处,则所成像的性质是()A.倒立放大的实像B.正立放大的虚像C.倒立缩小的实像D.倒立等大的实像7、小明和小红用焦距相等的相同照相机对小强同学拍照,洗出的底片分别为右图中的甲和乙,则()

A.小红离小强的距离近B.小明和小红离小强的距离相同

C.小红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明的一样大,小红移动位置后,再减少镜头到底片的距离

D.小红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明的一样大,小红移动位置后,再增大镜头到底片的距离

8、下图为小红同学的脸庞外形和大小,通过凸透镜看她的脸庞时,不可能看见的像为下图的()

9、小明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20cm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缩小的像.小明又把点燃的蜡烛置于原来的光屏处,则所成像的性质是()A.倒立放大的实像B.正立放大的虚像C.倒立缩小的实像D.倒立等大的实像

10、如图是用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屏未画出),当蜡烛和透镜放在图示位置时,通过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与物体等大的像。若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刻度为30cm处,则

A.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

1020304050607080(cm)倒立放大的像

B.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像C.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正立放大的像

D.不论光屏移到什么位置,都不能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11.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f,要在屏幕上得到放大三倍的实像,则物体与凸透镜的距离u必须满足()

A.u>2fB.u=2fC.f<u<2fD.u<3f

12.放映幻灯时,要想在屏幕上得到更大的像,应该采取的做法是()A.增大幻灯片到镜头的距离

B.增大屏幕到镜头的距离,同时减小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

C.减小屏幕到幻灯机的距离,同时增大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D.换上大屏幕

13.下列光学仪器,哪个得到的实像比物体大

A.放大镜B.照相机C.潜望镜D.幻灯机

14.物体放在凸透镜前适当位置能在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如果把屏拿开,()

A.像还存在,但眼睛看不到B.像还存在,眼睛从各个方向看得到C.像还存在,但眼睛只能在一定范围内看到D.像不存在16.在凸透镜及其应用的结论中,正确的是()A.照相机、幻灯机的镜头都是用凸透镜制成的

B.物体放在凸透镜前任何位置都能在透镜的另一侧通过透镜

看到一个放大的虚像

C.照相机镜头的焦距不会大于或等于暗箱的最大长度D.放幻灯时,幻灯片总是倒插于幻灯机镜头的焦距之内

17.某物体经凸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像,现将透镜上部遮住不让光通过,则屏上的像()

A.缺少上部分B.缺少下部分C.大小变化D.性质不变,只是变暗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因此通过凸透镜的光都一定会聚在焦点上B、凸透镜有一个焦点,凹透镜有两个焦点

C、不论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经过透镜光心的光线方向不改变D、光线经过凹透镜后一定不可能相交于一点19、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是()

A、光通过凸透镜变成平行光B、对平行主轴的光线才会有会聚作用C、对任何一个光束都有会聚作用D、对成像的光束有会聚作用重20(09衢州)同学们用盛水的矿泉水瓶模拟眼球中的晶状体,来比较正常眼睛、近视眼睛和远视眼睛的焦距大小。如图甲所示,他们将盛水的矿泉水瓶正对太阳,上下移动白纸,直到白纸上出现最细的亮线,估测亮线到瓶子侧壁的距离d。正常水瓶做实验时,d成如图丙所示后测得d为5厘米。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乙模拟的是远视眼,实验可得远视眼的焦距比正常时大B.乙模拟的是近视眼,实验可得近视眼的焦距比正常时大C.丙模拟的是远视眼,实验可得远视眼的焦距比正常时小

D.丙模拟的是近视眼,实验可得近视眼的焦距比正常时大21如图所示,是“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示意图,凸透镜的焦距为f,将蜡烛从a点沿主光轴移到b点的过程中,蜡烛的像将

A.远离透镜B.靠近透镜C.逐渐变大D.逐渐变小

22(09自贡)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5cm处

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某一物体放在此透镜钱20cm处,可得到一个

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23、(09河北)图6是物体A通过凸透镜(透镜未标出)成像的示意图。当凸透镜放在哪点时,才能产生图中所成的像A’()

第13

约为8厘米;把水瓶挤压成如图乙所示后测得d为13厘米;把水瓶挤压

A.a点B.b点C.c点D.d点

24、用镜头焦距不变的照相机给某同学拍照时,底片上成一清晰的半身像,现要改拍全身像,则应该()A、照相机远离该同学,镜头向前调节B、照相机远离该同学,镜头向后调节C、照相机靠近该同学,镜头向前调节D、照相机靠近该同学,镜头向后调节

25、.投影仪是教学中常用的仪器,如图所示是投影仪的结构图,在水平放置的凸透镜的正上方有一与水平面成45°角的平面镜,右边竖直放一屏幕,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和平面镜后,可在屏上成一清晰的像。一教师在使用投影仪时,发现在屏幕上的画面太小,正确的调节方法是()

A.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下调凸透镜,减少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B.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上调凸透镜,增大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C.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下调凸透镜,减少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D.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上调凸透镜,增大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26.某人用照相机对着镜子为自己拍照,此人距镜子2m,那么他在调照相机的焦距时考虑到的物距是多少()

A.2mB.4mC.lmD.3m

27.对学习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以下是小洋学习了关于“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的知识后,总结出的关于实像和虚像的一些特点,其中错误的是()

A.虚像不可以用光屏承接B.虚像可以是正立的,也可以是倒立的C.实像一定能用光屏承接D.实像可以是放大的,也可以是缩小的28、某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当物体沿主光轴从距离透镜30cm处向15cm处移动时,则()

A.像变大,像距变大B.像变小,像距变小

C.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大D.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小

二、填空题1、班上照集体照时,发现有同学没在取景框中,此时应将照相机________(填"靠近"或"远离")同学们,并将相机的镜头和底片间的距离________(填"伸长"或"缩短")

2、无人售票车上都安装了“车载电视监控器”,该装置中的摄像头的工作原理相当于透镜成实像。

3、联合国大会确定201*年为“国际物理年”,

以纪念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在世界进行“让物理学照耀世界”的激光传递活动,先在美国的普林斯顿发射第一束激光,再由青少年进行接力式传递.从美国发出的激光不能直接传播到中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如图是辛朝同学在活动中带的玩具激光灯,当他将灯光射到白色墙壁上出现的放大

的图像,镜头A是透镜,胶片应放在A的_________处.但天文学家反对激光传递活动,认为射向夜空的激光是光污染,请列举一个生活或生产中见到的光污染实例___________

4、如图在鉴定文物时,常用放大镜观察文物的细微部分,这时他看到的像是__________。如果在文物上有两条裂纹,其夹角是5度.要想使看到的像更大些,应该将放大镜离裂纹_____。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是6倍,则他看到的角是______度。三、实验探究题

1、小明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如图18所示:(1)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调整(选填“上”或“下”);(2)实验过程中,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等大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cm;

(3)接着使烛焰向左移动5cm,此时应该将光屏向移到某一位置(选填“左”或“右”),才能在屏上得到倒立、、清晰的实像

2、小宇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其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如图15所示。a、b、c、d、e是主光轴上的五个点,F点和2F点分别是凸透镜的焦点和二倍J距点。

(l)在a、b、c、d、e这五个点中:

①把烛焰放在________点上,可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②把烛焰放在________点上,所成的像最小。③把烛焰放在________点上是属于照相机原理。④把烛焰放在________点上是属于投影仪原理。

(2)若在光具座上进行实验时,手边有焦距为48cm、15cm和4cm的三个凸透镜,你认为选用焦距为______cm的凸透镜进行实验更为恰当.理由3、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

(1)实验所需的主要器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凸透镜、光屏、蜡烛放在一条直线上,要调整________和________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____。

(3)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移动光屏时,眼睛要观察________,一直到光屏上出现______________为止,这时光屏上成的是________、________的实像。。

4、(08福建宁德)小苗进行“视力矫正”的探究活动。如图所示(甲)所示它将自己戴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缩小倒立的清晰实像。

⑴如图(乙)所示的四幅小图中,正确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的是________图,其中矫正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_图。(选填“A”、“B”、“C”、“D”)⑵若在图中(甲)实验中“取下”近视眼镜。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应将光屏()

A.保持在原来的位置B.靠镜透镜C.远离透镜D.无论怎样移动光

屏都不能使像清晰

4.在图中的虚线框内的适当位置,填入符合要求的面镜或透镜.

18、观察教学中常用的投影仪投影幻灯片,请说明:(1)平面镜的作用:________;

(2)凸透镜的作用:________;

(3)屏幕用粗糙的白布做成:________.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透镜知识总结及练习(人教版初二上册物理)》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透镜知识总结及练习(人教版初二上册物理):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透镜知识总结及练习(人教版初二上册物理)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667225.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