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九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考试分析

时间:2019-05-29 06:29:52 网站:公文素材库

九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考试分析

九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学科考试分析

一、本次月考的数据如下:

班级13579246810平均分85.4384.6686.4388.6886.5184.2289.391.6792.7387.75优秀率33.3328.5731.4329.7333.3318.3732.7335.8550.9128.85及格前前10前50前100率201*6.111381688.570171688.5702101494.61571789.470391787.761151694.5518152894.34312173294.55415193690.38091321前30018232126222836444636后4007775594566从数据上看,整体的优秀率不高,平均分和及格率过低,在各项数据中优秀率大班九八班、九六班,小班九七班、九一班相对占有领先优势;平均分大班九八班、九六班,小班九七班、九九班相对占有优势;及格率大班九四班、九八班、小班九七班、九九班相对占有优势;前十名九八班、九六班领先;前五十名大班九八班、九六班、小班九七班、九一班、九九班领先;前一百名九八班、九六班,小班九五班、九九班暂时领先;前二百名大班九八班、九六班,小班九七班、九九班暂时领先;前三百名大班九八班、九六班,小班九七班、九三班相对靠前。

二、卷面分析和改进措施:

1、积累与运用部分,第1小题字音、第2小题字形、第3小题选词填空、第6小题句序、第4小题名著的得分率较高;古诗文背默的得分率较低,究其原因,一是错字、别字,二是理解性背默选句错误。综合性学习,第7小题总结材料中北京市生活垃圾的现状,部分学生出现审题失误,没有结合材料进行答案的组织;第8小题对应选择正确率很高;第9小题谈认识,失分多在没有亮明自己的观点,谈认识也不具体。

改进措施:

古诗文背默,强调理解记忆,记准字形,书写工整;认真审题,思考作答。

综合性学习,考的是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首先要认真审题,看清题目要求,再结合材料组织答案。在分析所给材料时,以本次考试为例,要分层对待,找到答案要点,分点组织答案。其次,对待谈感受一类的自由发挥题,需要告诉学生分三步走,一是应提出自己的观点,要旗帜鲜明,明确表述;二是要结合生活实际分析,有理有据;三是要最终总结强调,加深印象。学生答题时往往侧重于理论分析,就要求我们在平时引导学生注重积累写作素材,做到心中有“粮”,遇题不慌。

2、现代文阅读部分:

记叙文:卷面失分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语言概括能力方面不够严谨;短语赏析表达效果的分析题,学生对答题方法和技巧掌握的不好,缺乏规范答题意识。

议论文:审题很关键,比如第16题问的是“主要的论证方法”,学生审题时漏掉了“主要”二字,答案就不准确了,失分就难免了;第18题补充事实论据,文中已列举了林则徐的事例,还有学生回答林则徐的事例,就暴露了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欠缺。论证思路是议论文的一个难点,学生失分最多。

改进措施:

1)加强文体知识的渗透和记忆,在训练实战中活学活用。2)指导答题方法和技巧,例如就论证思路而言,需要抓住内在的逻辑关系来进行分析,即是总分总式、并列式、还是递进式,还是由主到次、由现象到本质等逻辑顺序,理清了文章的行文思路,就能有针对性地作答了。

3)做好考后总结,明确自己在语文学科的优劣所在,集中精力,攻克不足。

3、作文方面:卷面问题:

1)字体书写不工整,卷面涂改导致卷面不干净,卷面分失分严重;

2)审题能力欠缺,忘记把题目补充完整。

3)文体选择混淆。所写文章既有记叙文的感觉,又有议论文的痕迹。

4)不会结合不同文体准确进行语言表述。议论文中的事实论据表达不简洁,不会结合论点展开论述;记叙文中的事情描述过于简洁,缺乏具体生动的描述。

5)文章立意的创新性不够,缺乏独到的见解,主旨的发掘不够深刻。

改进措施:1)教师要多强调卷面分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工整书写。2)针对不同文体进行作文指导,规范文体知识的认知。3)引导学生平常注重写作素材的积累,多读多记多背。4)上好每一次作文课,注重讲评,结合学生写作实际进行针

对性的指导,促学生能力的提高。

5)进行作文审题、立意等专项练习,教给学生写作的方法和

技巧,在实践中提升写作能力。

扩展阅读:九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分析

九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分析

肖芳

本次语文月考试卷是在完成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第5、7课和第六单元第21、22课的教学的第一次综合性测试,主要是了解一下学生的底子。下面就本份试卷及本人所授的216班学生考试情况作简要分析。

一、试卷结构

全卷共120分后,为原中考试卷。积累与运用(20分)、综合性学习(8分)、阅读理解(42分)、写作(50分)。

二、试卷特点

1、重视基础知识和能力的考查。整张试卷,注重了对语文学科中字词和文学常识、文体知识的积累及阅读、综合等能力的考查。如字词的积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古诗词的背诵默写、词语与句子的运用等。

2、设题主观性强,答案开放。例如,第二模块的第8题的三小题没有统一的答案,以考查学生的主观意识和应用能力,展示学生独特的个性特点。

3、联系生活实际,重视语言运用。命题立足于学生的发展和实际生活需要,设计了部分与实际问题情境基本一致的题目。如“综合性学习”,要求学生为加强食品安全工作写一条宣传标语。

4、课外阅读理解,题量较大,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薄弱。三、质量分析总体成绩统计参考人数:46人及格率后:87%

90分以上:4人80-89分:15人70-79分:15人最高分:97低分:17

总的来说,基础较差,中下层次的学生多,优秀的极少。四、考况分析(一)、积累与运用

第1题,选择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85%学生做错;这说明学生平时对字词的积累甚少。

第3题,默写古诗文,考查学生的背诵默写能力。这道题大部分做得较好,极少部分学生出现写错字的情况。说明了在背诵默写方面还不错。

第5、6题,调整语序、找出没有语病的句子,学生错得特别多,不知该选哪一个,这说明学生在逻辑思维方面、词语的运用这方面还有待提高。

(二)、综合性学习这个板块一共有三道题,

第1题要求学生简要概括材料的主要信息。大部分学生丢分,不能抓住主要信息。

第2题点评材料二、材料三的内容。将近80%的学生失分,概括能力及分析能力不强,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加强训练。

第3题拟写一条加强食品安全的宣传标语。对学生而言,拟写宣传标语不难。大部分学生都能完成。

名著导读部分,也是失分较多的一道题,说明学生的课外阅读面不宽,还需要加大课外阅读的指导。(三)、阅读理解

这个板块有五大题,课内古诗文阅读、课外说明文、议论文、记叙文阅读。课内古诗文阅读这一块,题目难度不大,又是刚刚才学完的内容,学生失分不多。第9、11、13、14完成得较好。第10、12题错得较多。在理解课文的中心内容上还掌握得不够好,可能是课堂讲解时没有强调。

课外说明文阅读,共3题。第15题为选择题,有11人做错。还算比较好的。16题主要是考说明文的说明方法,这是八年级的一个重点。有一半以上的同学答错或是没有答完整。17题是考查说明文用词的准确性这一特点,有部分学生不能准确表达,说明文文体知识还需要复习。

议论文阅读这一块主要考查议论文的三要素的掌握(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概括等能力)。其中第18题是概括本文档的中心论点,大部分同学都找到了,得分率较高。19题是考查比喻论证及其作用,95%的学生只答对20%-30%。第20题是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感受,这道题有部分学生没有仔细看题,答非所问。

记叙文阅读部分有5道题,其中第22题要求写出记叙的顺序,没有一位同学得分;第21题写出划线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全对的只有2位同学,其他同学只写出了其中的一种修辞手法比喻或夸张。说明在修辞的运用和判别上还不够扎实。第23、25题中普遍存在答题不完整、不准确的情况。学生在阅读理解上,能力较差。

(四)、写作

这一板块通常是学生最容易丢分的。我们班大部分的学生基础较差,别说语言优美,就连写出一篇作文对他们而言都是极为困难的,因此,写错别字的、词语搭配不当的、写离题的应有尽有,还有8位同学没有完成作文,有15位同学没有达到篇幅要求。对此,必须认真分析、总结,加强作文训练,扩大课外阅读量,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指导学生,让他们在今后的写作之路上能采摘到一朵朵美丽的鲜花。

五、改进措施

学生已迈进了初三的门槛,中考步步逼近,故今后如何组织教学、进行复习非常重要。根据本次考试反映的情况,作出以下改进:

1、根据考试的要求,加强下阶段的教学,进一步强化基础,包括基础知识的理解、基本的读写能力的训练,以及基本的阅读和写作方法的指导等,一定要将知识点落到实处。多在规律上进行指导,如字词训练,要归纳出的重点字词让他们反复看、记。在古诗文复习每册复习后要及时检查,诗词做到倒背如流、默写无误。

2、进一步了解学生目前的情况,尤其在暴露出的问题上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文言文狠抓背诵默写、分析理解等,采取早读抽查,以及作业的形式让学生加以巩固等。现代文阅读需要进一步加强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培养,要求学生先认真阅读全文从整体上去把握,然后对照题目进一步细读;还有答题时要注意语言表达,力求简洁规范准确,切不可没想清楚就写。作文指导要进一步改变学生的认识,要求学生写真情实感,以及掌握必要的技法如快速立意构思等。

3、综合性学习方面,精选训练材料,用好训练材料。在下一阶段做些有关综合性学习的训练,加强解题方法和学习规律的指导,从而收到以一当十,举一反三的功效。4、学生的问题各不相同,学生之间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因此,要分类指导。特别要重视对后进生、薄弱生的具体指导,在评价、要求、训练、手段、心理交流等方面因人而异,树立他们的自信心。

总之,216班的学生基础十分薄弱,对学习的兴趣亦不高,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还要狠抓基础知识,加强阅读教学,进一步引导学生扩大阅读面,实行读写结合,加强写作训练。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九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考试分析》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九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考试分析: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九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考试分析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668998.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