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初二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3.4章)12.10

时间:2019-05-29 06:31:01 网站:公文素材库

初二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3.4章)12.10

邯郸市第十中学月考试题

八年级物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用照相机给人照相时,在胶片上成的是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人离镜头的距离u和镜头焦距f的关系是()

A.2f>u>fB.u>2fC.uC.山顶上大气压低,水的沸点低于100°CD.延长烧水时间,加大火力,水不会沸腾10、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

(1)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2)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3)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4)冬天,室外草地上出现了霜A.(1)(2)B.(2)(4)C.(3)(4)D.(1)(3)11、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对以下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初冬季节,在家里洗澡时发现房间里充满“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B.在夏季的早晨看到足球场里的草叶上挂满了露珠,而到了初冬,露水不见了,却看到了薄薄的一层霜,有人认为霜是由露变成的

C.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时间久了会明显变小,是因为樟脑丸蒸发为气体跑掉了D.把冰箱里的冻豆腐取出,冰化后,发现豆腐里有许多小孔,这是豆腐里的水先遇冷结冰,后又熔化成水形成的

12、在盛夏,以下方法中你认为降低室内温度的最佳做法是()

A.打开电风扇B.关闭门窗

C.向地面洒水D.打开房间内正在工作的电冰箱门

13、目前常用的电冰箱利用了一种叫做氟利昂的物质作为热的“搬运工”,把冰箱里的“热”“搬运”到冰箱外面,因为氟利昂既容易汽化也容易液化。有关这种电冰箱工作过程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氟利昂进人冷冻室的管子里迅速液化、吸热B.氟利昂进人冷冻室的管子里迅速汽化、吸热C.氟利昂被压缩机压人冷凝器后,会液化、吸热D.氟利昂被压缩机压人冷凝器后,会汽化、放热

14、当室内温度为20℃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图中哪幅图基本反映了温度计的读数随时间的变化()

15、在空中喷洒干冰是人工增雨的一种方法。干冰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小冰粒,冰粒下降过程中变成雨滴。水蒸气变成冰粒、冰粒变成雨滴的物态变化过程分别属于()

A.凝华、熔化;B.升华、熔化;C.升华、液化;D.凝华、液化。

请将选择题的答案填入下面的答题卡中:

题号答案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一个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将物体放在距透镜40cm处,可以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_____、______的实像,_______机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做成的.

2、在防范甲型H1N1流感疫情中,体温计发挥了重要作用。体温计是根据水银的________________性质制成的,读数时看到的是水银柱的正立、________的________像。下图中体温计的示数是______0C。

3、201*多年前,秦王建造了一座夏宫,宫殿里支撑屋顶的铜柱是空心的,盛夏时,人们把冬天窖藏起来的冰块装入铜柱,冰___时通过铜柱向四周___,使整个宫殿温度___。而北方农民在冬天往菜窖里放几桶水,则是利用______来防止菜冻坏。4、右图是某种晶体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加热在一标准大气压下进行,每分钟供热不变)。根据图象可知:

(1)在AB过程中是______态,该过程中要不断______热,温度______。

(2)这种晶体的熔点是,在BC过程中是______态,温度______,但需要不断______热。

(3)该晶体液态名称是,它的沸点是______0C

三、实验与简答(共20分)

1、(3分)如图8所示,是某同学用体温计测热水温度(70℃左右)的示意图.请你指出他在实验中的错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1401201*08060DE温度(℃)1234567891011121314154020BC0201*345678940A时间(分)2、(7分)如图所示,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从实验中观察到水沸腾的现象是:水中发生________的汽化现象,形成大量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并且在此过程中温度________。

(1)一位同学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则________一定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图________则是水沸腾时的情况.水在沸腾时,停止加热,沸腾会________.

(2)小明同学在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实验时,发现从开始给水加热到水开始沸腾所用的时间过长,请你帮助他找出可能存在的原因。(写出两种即可)

①;

②。

3、(4分)夏收农忙季节,为了将麦粒尽快晾干,农民总是将麦粒放在向阳、通风的地方晾晒,并尽量将粮食摊开,请你解释一下这样做的物理道理。

4、(6分)夏天,我们从冰柜里拿出冰棒时,会看到硬梆梆的冰棒上粘着白花花的“粉”;一剥去包装纸,冰棒上就冒“烟”;把这支冰棒放进茶杯里,不一会,茶杯外壁会出“汗”.你能解释这些现象吗?

4

B答案:

一、选择题题号答案123C4B5C6A7A8C9C10D11D12C13B14C15ABA二、填空题1、倒立缩小照相2、热胀冷缩放大虚36.53、熔化吸热降低水凝固放热4、(1)固吸不变(2)0C固液共存不变吸(3)水100三、实验与简答

1、(1)被测液体温度超过了温度计量程

(2)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完全浸入被测液体中(3)读数时视线没有与温度计液柱上表面相平2、剧烈不变(1)BA停止

(2)①烧杯中的水太多;②水的初温太低

3、答:向阳:提高了粮食的温度,加快了水分的蒸发;

通风:加快了液体表面空气流速,加快了水分的蒸发;摊开:增大了液体的表面积,加快了水分的蒸发。

4、答:粉:冰柜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晶附着在冰棒上;

烟: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冰棒周围的冷空气液化成小水珠;

汗: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较冷的茶杯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杯壁上。

0

扩展阅读:初二物理第二次月考试卷

题_____答______号学__准_____________不____名姓班_内____级年___线______学中十封第旗尔格准密

准十中201*201*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教学效果检测

初二物理

亲爱的同学们,一转眼两个多月已经过去。逝去的是光阴,播下的是辛勤,收获的是喜悦。这份试卷将带你走进知识的乐园,请尽情采摘自己的甜蜜果实吧!

一.聪明的你,请选择一项最符合题意的答案填入下表中(每小题2分,共3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1.音乐会上不同的乐器演奏同一首乐曲,我们也能够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这主要是依据()

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

2.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属于防止噪声产生的是()

A.关闭房间的门窗B.会场内把手机调到无声状态

C.高速公路旁的房屋装隔音窗D.机场跑道工作人员使用防噪声耳罩3.有一种电子牙刷,如右图所示,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

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关于电子牙刷,正确的说()A.刷牙时,人听不到超声波,是因为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B.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C.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4.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5.下面现象中不能说明光是直线传播的是()A.影子的形成B.小孔成象

C.看不见高墙后在的物体D.闪电后才听到雷声6.关于雪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凝华、放热过程B.熔化、放热过程C.凝固、放热过程D.熔化、吸热过程7.以下温度中接近23℃的是()

初二物理试卷共6页第1页A.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房间B.黑龙江漠河冬季最冷的气温C.健康成年人的体温D.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8.冬天,有时在教室窗户玻璃的内表面上会附着一层水珠,我们称这种现象为“玻璃出汗”,关于“玻璃出汗”现象的物态变化是()

A.升华B.凝华C.汽化D.液化9.游客坐在船中逆流而上,若说他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A.迎面驶来的船B.河水C.船舱D.河岸上的树木10.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油机在空中给受油机加油时,它们是相对运动的B.卡车和联合收割机收割庄稼时,它们是相对运动的C.两辆赛车在赛道上行驶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D.“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对接成功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11.下列自然现象属于凝华的是()

A.有时江面弥漫的大雾B.秋天花叶上的露珠

C.冬天早晨地上的霜D.冬天湖面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12.图3是海波的熔化图像,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A.海波的沸点是48℃B.海波在BC段吸收了热量C.海波在CD段是气态

D.加热6min时海波已全部熔化

13.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一江春水向东流B.星光闪闪C.海水奔腾D.春风拂面14.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变慢的是:()A.将湿衣服晾在阳光下通风的地方

B.用电热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

C.晒粮食的时候,把粮食放在向阳的地方,并且把粮食摊开D.在缺水地区利用管道代替沟渠输水

15.阴雨天打雷时,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

A.打雷时,先发出闪电后发出雷声

B.虽然闪电和雷声同时传播,但因光的传播速度远远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

C.闪电和雷声同时传播,但人对声音反应要比对闪电反应慢D.无法解释上述现象

二、认真的你,请将答案填在各题中横线上的空白处(每空1分,共30分)

初二物理试卷共6页第2页

16.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m/s;打雷时,常常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的原因是。为实现我国的探月计划,向月球发射的激光到达月球并返回地面共需2.56s,则地球和月球间的距离是m。17.摩托车加上消音器是在_________________处减弱噪声;把门窗关上,是在______________减弱噪声;“掩耳盗铃”是在___________处减弱噪声.

18.文娱汇演上,小明弹奏电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琴声是通过传播到我们耳中的。

19.通常情况下,人耳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1*0HZ,其频率高于201*0HZ的声波称为。请你列举一个人们利用这种声波的实例:。

20.五一假期,小明与父母乘长途汽车外出旅游,小明看见前面的小车与他的距离保持不变,后面的卡车离他越来越远.如果以长途汽车为参照物,小车是______的,卡车是______的(前两空选填“静止”或“运动”)。小明爸爸说小明没有动,他所选的参照物是________。

21.用蒸笼蒸馒头,是上层还是下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呢?

小明仔细观察后发现:高温的水蒸气经过多层蒸格向上升,遇到冷的蒸笼盖时,大量水蒸气发生现象,很多热量,从而会使上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

22.电灯正常工作温度在201*℃以上,电灯丝应选用钨丝,是由于钨的_______(选填“熔点”或“沸点”)较高,用久的灯泡灯丝变细,灯壁变黑,这是钨先_______后______形成的

23.小欣打开冰箱门,发现冷冻室的侧壁上有很多霜,这是水蒸气_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形成的,这个过程中水蒸气___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当他拿起湿抹布去擦时,抹布却粘在了侧壁上,这是因为发生了_______________。(填物恣变化的名称)现象。

24.我国发射的长征二号火箭在大气层中飞行时,它的头部与空气摩擦生热,可达到几千摄氏度的高温,为了不至于损坏火箭,设计师们用一种特殊的材料涂在火箭的头部,这种材料在高温下会_________并汽化,这两种物态变化的过程都要_________热,从而保护火箭的头部不会损坏.

25.举世瞩目的08奥运会开幕式于8月8日晚在“鸟巢”举行.

(1)刘欢和莎拉布莱曼演唱的奥运主题歌《我和你》风靡全球,尤其是莎拉布莱曼的歌喉被誉为“天籁之音”,表明她声音的________好.莎拉布莱曼歌声高昂,刘欢声音雄浑,前者音调_________(选填“高”或“低”),后者响度_______.(选填“小”或“大”)

(2)演唱时刘欢和莎拉布莱曼被一束探照灯“光柱”将他们照亮,说明

初二物理试卷共6页第3页光是传播的;主火炬中的燃料用的是液化天然气,它是常温下用____________的方法贮存在钢瓶中的。(3)这天晚上天气炎热,许多观众自带纸扇扇风驱热,这是用______的方法,加快_________吸热。

三、作图题(共4分)

已知如图甲乙的入射光线,画出反射光线,并在甲图中标出入射角和反射角。

四、实验探究题(23分)26.(6分)小军同学在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相同数量的水,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探究,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水的表面积和水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第26题图

(1)通过A、B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有关。

(2)通过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

(3)小军同学猜想水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水的多少有关,于是继续进行了如下探究:在相同环境下的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上一滴和两滴水(如右图),观察并比较两图中哪块玻璃板上的水先蒸发完。从实验设计环节......看,你认为他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没有控制相同。27.(8分)如图12所示为探究“水沸腾”实验的装置:

初二物理试卷共6页第4页

(1)实验操作中出现的错误是。(2分)

(2)纠正错误后,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数据如下表,请在图13中画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1分)时间(min)01294396498598698798温度(℃)9092

五、计算题(共13分)

29.太阳发出的光要经过大约8min的时间到达地球。请你估算太阳到地球的距

离。如果一辆赛车以500km/h的速度不停的跑,它要经过多长时间才能跑完太阳到地球的这段路程?(6分)

30.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几个实验现象.

甲:放在钟罩内的闹钟下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

乙: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

丙: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丁: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只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

你认为,能说明声音产生的条件的实验现象是哪一个或哪几个?其他现象虽然不能说明声音产生的条件,但是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31.一运动物体通过240m的路程,前一半路程用了1min,后一半路程用了40s。求:①前一半路程中的平均速度。

②后一半路程中的平均速度。③全程的平均速度。

(3)在“探究水沸腾”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观察到图14(a)、(b)所示的两种情景。A.你认为哪一种是水沸腾时的情景。(1分)

B.实验中你还观察到水沸腾时要继续(填:“吸”或“放”)(2分)

C.为了减少从开始加热到沸腾时的时间,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至少写出一条。(2分)

28.(9分)小丽等同学“探究声音的产生”的装置如图所示,将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靠近音叉。

(1)当小丽同学用小锤敲击音叉的时候,既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又能观察到_____________.通过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3分)

(2)乒乓球在实验中起到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思维方法叫做_________________(等效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类比法).(2分)

(3)若实验过程中小丽同学加大敲击音叉的变化:(4分)①听到和看到的现象会有什么样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根据实验现象的变化,你又可以总结出什么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8题图初二物理试卷共6页第5页初二物理试卷共6页第6页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初二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3.4章)12.10》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初二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3.4章)12.10: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初二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3.4章)12.10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669082.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