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市民族中学寄宿制示范校创建工作总结

时间:2019-05-29 07:03:57 网站:公文素材库

市民族中学寄宿制示范校创建工作总结

市民族中学寄宿制示范校创建工作总结

市民族中学现有学生2501人,其中住校生1420人。为进一步改善我校办学条件,优化育人环境,不断提高学校寄宿条件,推动我校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根据上级“创建标准化寄宿制示范校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现将我校创建标准化寄宿制学校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思想认识统一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寄宿生管理工作,一直以创建”寄宿制示范校”为奋斗目标。我校立足校情,建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寄宿生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坚持贯彻“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校长为第一责任人,分管德育工作的副校长为直接责任人,切实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分工,明确目标任务。

二、以制度建设引领管理,以队伍建设夯实管理,以创先争优提升管理

由于宿舍管理在形式和内容上有着自身的特点,因此必须制定明确的、切实可行的宿舍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安全、卫生、纪律等方面。我校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了《都匀市民族中学寄宿生管理办法》、《都匀市民族中学宿舍卫生管理制度》、《都匀市民族中学寝室安全检查制度》、《都匀市民族中学女生安全防范制度》等切实可行的制度,为学生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生活环境提供了有力保障。

制度建立后,落实是关键。我校狠抓宿舍各项工作制度的落实工作,为此建立了一支负责的宿舍管理队伍:每栋宿舍聘请一名宿舍管理员,实行专人专管;在整个宿舍区安排了一名专职保卫,要求全天在岗;每间寝室有1名室长和1名安全联络员,宿舍所有室长和安全联络员组成学生宿舍自律管理委员会,即宿管部。为提升宿舍管理队伍的服务意识和管理水平,政教处每月对他们进行宿舍管理相关知识培训,培训内容主要有安全管理、逃生自救、应急管理等。

近年来,为推进宿舍管理工作,为学生营造一个安全、温馨、和谐的宿舍氛围,我校积极探索“文明寝室”建设工作。通过此项创先争优式的活动,激发了广大住校生建设宿舍文化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他们积极参与宿舍的纪律、卫生、安全、文化等方面的整治和建设工作,使宿舍的面貌焕然一新。

三、加强食堂监管,确保饮食卫生安全

1、证件齐全,流程规范。我校学生食堂自建立便取得当地卫生部门颁发的卫生许可证,同时要求所有食堂从业人员都必须持有有效的健康体检证明,从业人员定期参加体检和卫生知识培训,从业人员在工作期间必须按要求穿戴工作服装。在此基础上,我校对供应给学生的食物进行严格的卫生检查,严把采购关、清洗关、制作关、销售关。规定食堂销售食品要留样,以杜绝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2、定期检查,严加防控。学校定期和不定期对食堂、蓄水池进行检查消毒,以保持食堂环境通风与清洁卫生,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和流行性疫情的传播。重视学校饮用水的水质监测工作,使用符合安全标准的锅炉,并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禁止校内设小卖铺,严防“三无”产品和不合格的食品进入校园,严防各种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四、重过程,严检查,把工作真正落实

详尽的制度不仅仅是写在纸上,更重要的是落实在过程中,才能为营造温馨家园保驾护航。在寄宿制示范校创建工作中,我校始终严格各项制度,细化值班工作人员职责。每学期开学初,由政教处负责组织全体住校生学习《都匀市民族中学寄宿生管理办法》,使全体住校生了解学校寄宿管理的相关制度;每月由政教处、总务处对宿舍进行一系列安全排查,重点排查学生宿舍、楼梯走道、食堂餐厅、饮用水源、配电室等重点场所和重点部位的安全情况和安全隐患,坚持学校安全隐患排查与整改制度,排查注重每个细节,发现灭火器材和照明设施损坏及其他安全隐患,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维修或更换;每两周邀请辖区派出所民警带领学校保卫人员进宿舍收缴管制刀具,以确保宿舍安全;每周由校级领导对宿舍的相关工作进行抽查,以确保宿舍管理的各项制度正常有序的执行;每天安排一位值班领导深入食堂执行陪餐制度和食品留样制度;每晚由一位值周领导带两位老师,联合校学生会宿管部成员于晚上10点50分持住校生花名册和住校生床铺位簿查寝,认真执行查铺登记制度,发现缺寝情况,第一时间通知家长和班主任,争取家长和班主任的信息支援,以做好缺寝学生的追综管理工作。

扩展阅读:民族中学绿色学校工作总结201*

泉港民族中学创建区“绿色学校示范单位”工作总结

201*年9月13日

我校办学以来,认真贯彻执行《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为纲要》,确立创建“绿色学校”的目标,以“弘扬生态文明,共创绿色泉港”为主题,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办学层次和水平。我校“创绿”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立足于学校,渗透于课堂,服务于社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1*年我校被区环保局、教育局授予区级“绿色学校”称号。现将近几年来创建绿色学校的做法总结如下:

一、加强创建组织领导,落实“绿色立校”发展策略。

201*年以来,我校领导继续重视学校的环境建设,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由校外知名人士、校内有关职能部门成员、师生员工组成主要成员的环境教育领导小组,并由教务主任直接分管该项工作,积极组织指导师生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环境教育活动,学校特意聘请绿化行家到校实地考察、规划,把环境教育纳入教育和工作计划之中,作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和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制订了一系列的管理规章制度,切实做到平时有检查、有督促、整改措施、有总结,在工作中做到“六个到位”,即计划要求到位,活动场地到位,受教育学生到位,辅导教师到位,检查评比到位,总结奖励到位。这样促进了全校师生积极参与,把环境教育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

同时,学校领导和教师能积极参加各类环保培训,并采取查阅资料,上网查询等方式,多渠道地搜集有关资料,不断提高自身的环境知识水平,积极探讨研究环境教育理论,撰写经验总结,效果良好。学校还设有环境教育宣传栏,各班黑板报增设环保专栏,定期向师生进行环保教育。校园里存有永久性的醒目环保宣传标语,图书室、阅览室添置了许多有关环保宣传教育的书刊,指定专人负责,让师生方便查阅。另外,学校重视各类档案资料的

管理工作,有关环境教育的文件、计划与总结、论文、学科渗透教案等资料,指定责任心强又具有环保基础知识的教师专人管理且管理有序。

二、注重校园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我校是泉港区唯一的一所少数民族初中校,地处山腰街道办事处钟厝村,毗邻山腰盐场,学校南面是鲤鱼岛,北面是连绵的群山,校园风景怡人,校风朴实淳厚。校园占地25472平方米,学习生活区有综合楼、教学楼、行政楼、食堂各1座,运动区有田径运动场、文化广场、篮球场各1个。几年来学校积极筹措资金,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取得明显效果。

一是加大绿化和环保工作的经费投入。学校领导四处奔波,通过上级拔款、企业赞助和单位帮扶等渠道先后筹措资金近百万元,投入学校绿化、美化、硬化、亮化建设工作。学校绘制了《泉港民族中学校园规划图》,绿化工作切实做到平面绿化与垂直绿化相交,树木与花卉并存,盆栽与地栽互补,大片绿化与小景布置结合,使校园成为四季长青、月月飘香的花园。同时,学校醒目的校训标语、名人名言、宣传橱窗布局得当,美观大方,又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到目前为止,学校,种植各类树木300多株,整理草坪1000多平方米,绿篱310米,绿地布局合理,乔、灌木、花草配置得当,学校绿化面积超过一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95%以上。同时,修建了300米环形煤渣跑道和一个近1800平方米的文化小广场,扩建了篮球场,更换了教学楼、综合楼的门窗,粉刷了墙体,修缮了水电,添加了文体活动器材,安装了校园广播系统,每间教室都配置成多媒体教室等。可以说,整个校园建设达到了绿化美化效果,实现了环境育人的目的。

二是加强德育环境“双十”建设。201*年8月,区委教育工委、区教育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完善中小学校园德育环境基本建设的实施意见》,拨给我校专项资金19万元,用于校园德育环境、班级德育环境“双十建设”。在此基础上,我校创作了独具畲乡特色的校歌,新建了一组德育宣传栏和一个文化小广场;行政楼、教学楼的墙面粉刷一新,各个班级均新设置了图书角、环保角和系列名人名言。校园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得到了更好的融合。

三、立足课堂教育,形成环保知识的有机渗透。

开展创建“绿色学校”活动,有利于学生对现行各科教材中关于环境保护知识的深刻理解,有利于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参与社会环境监督宣传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环保意识,促进素质教育。为了真正搞好环保知识在课堂教学的有机渗透,我们着重做了这样几项工作:一是抓好一支“绿色园丁”队伍,各学科的教材中均蕴含着丰富的环境教育资源,但这些资源能否得到挖掘,关键在于教师,教师要增强学科渗透的意识,充分挖掘学科中的教育素材,落实教育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使环境教育落实在课堂教学之中。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校一方面请从事环保、创卫工作的专业人员作讲座,另一方面加强语文、地理、生物、化学、研究性学习等各科教师的环保知识培训,组织教师学习一系列的环境保护和创卫工作的文件和有关环境教育的报刊杂志,提高教师素质。二是对其他各学科教师提出具体要求,要求各任课教师对本学科所涉及到的环境知识要讲全、讲透,联系实际,达到教学大纲所要求的目的,环境知识的教学要有计划、有步骤进行。三是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投影仪等,解决环境知识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使环保知识更形象、直观、灵活有趣,强化了学生环保意识,丰富了环保知识教学形式和内容。四是结合环境知识课内教育,建立兴趣小组,组织部分学生、共青团员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潜移默化中提高环境道德素质。

四、开展课外活动,拓宽环境保护教育的渠道。

将环保教育纳入到学校班会、团队等活动之中,不仅丰富了学生校园文化生活,而且对培养学生环保素质,陶冶学生情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学校开展了以下活动:

一是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加大环保教育宣传力度。学校通过校园广播站、黑板报、宣传厨窗、校园网络等媒介,大力宣传环境保护科普知识、法律法规,使全校师生人人懂环保知识,人人爱护环境。在行动上,学校绿化养管责任明确,责任落实到班级,组织学生动手参与绿化、美化、净化校园劳动。

二是通过主题班会、团队会、国旗下讲话,深化创建“绿色学校”活动。定期组织以环境保护为主要内容的主题班、团队会活动。如“保护环境,净我校园”、“创卫与我同行”等主题班队活动,由学生谈环境保护的目的、意义,介绍身边人为破坏环境的事例,并根据已掌护的环保知识提出具体解决办法,既使学生明确了环保的重要性,又增强了学生环保的意识和素质,尤其是有的学生能从身边人为破坏境的现象联系到整个人类生存的危机,体现了中学生较高的环境素质和热爱环境、关心人类生存命运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三是结合重大节日,广泛开展环保教育活动。我校在植树节、世界地球日、环境日、水日、戒烟日等重大环保纪念日,开展适合中学生年龄特点的环保教育活动。每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都由学校团委、政教处联合举办系列教育活动,开展书法,绘画比赛等,让学生用多种方式赞美地球、赞美家园,表现美好的祝福和心愿。利用3月学雷锋活动月,组织学生成立护绿队,开展清理卫生死角、锄草浇花等活动,培养学生环境意识,通过亲身感受提高对环境的关心和爱护。在戒烟日,学校号召教职员工“远离烟害,享受健康”,积极开展“做不吸烟新一代”签名等戒烟活动。学校还定期开展组织学生开展“五个一”环保系列活动:读一篇环保方面的文章;做一次环保的专题调查;写一篇关于环境问题的感想;进行一次主题性的环保班队会;参与一次环保宣传活动;参加一次环保实践活动。每学期出好2-3期环境教育专栏和开展2项环境专题活动。这些活动对于培养学生关心校园,关心环境,关心人类命运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是积极开展学校、学村共建活动。为提高学生劳动素质,培养学生劳动意识和吃苦耐劳精神,在寒、暑假,学校安排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社会环保意识和现状调查,教育学生爱护家乡,爱护环境,共创绿色家园;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走出校园,走向学村开展社区服务。

五、环保意识增强,教育效果显著。

经过几年的努力,我校的育人环境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已成为一所远近闻名的园林式学校。学生能自觉遵守学校的“一日常规”,视校园为家园,

养成了良好的环保行为规范,自觉爱护学校的一草一木,保持校园的美化、绿化与净化,学生参与环境教育活动普及率达100%,学校教师能以身作则,校园环境教育气氛浓厚,师生环保意识强,具有良好的环保行为,能自觉维护校园环境清洁,无吸烟、无乱丢、无乱吐、无乱写、无乱画行为,不高声喧哗,不破坏绿地,自觉节约、回收可利用资源。学校还重视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成立环保小分队,积极向家庭和社会宣传环保,师生员工家庭自觉地使用环保产品,促进社区居民群众规范环保行为,社会反响较好。

201*201*年连续三届被授予区“文明学校”,201*年被评为市“普通初中达标校”,201*年被省控烟与健康协会授予省“做不吸烟新一代”签名活动组织奖,201*年被评为区“平安校园”,201*-201*年连续三年被被评为区“质量管理先进学校”,201*年被评为“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庄伟东老师201*年参加市级创新教学《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荣获二等奖,其中有4篇论文荣获环保部门表彰,学生环保征文也多次获奖。

总之,在学校领导班子的高度重视和领导下,群策群力,学校创绿工作做了一些有效的工作与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我区创建“省级森林城市”添砖加瓦。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绿色学校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的工作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我们将在新的起点上继续努力,开拓进取,让所有师生员工从关心学校环境到关心周围、关心社会环境,为我们的绿色学校添上新绿,让我们的校园、泉港的家园更加美好。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市民族中学寄宿制示范校创建工作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市民族中学寄宿制示范校创建工作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市民族中学寄宿制示范校创建工作总结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671841.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