璜泾镇201*年度植保工作总结
璜泾镇二八年度植保工作总结
我镇植保工作,在党委、政府及农技站有关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市植保站及各村领导的精心指导和全力配合下,紧紧围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两大主题,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认真贯彻了“绿色植保和生态环保”的理念,加强了全镇各大作物病、虫草的有效防治,为夺取全镇的农业丰收,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做好主要病虫调查工作,掌握第一手资料
普遍性中存在特发性与偶发性,针对各种病虫特点,提高预测的正确性与及时性,我们分别在新海村、杨漕村、永乐村采取了多点监测、系统观察,做到七天一查,七天一报,风雨无阻,密切观注虫量、虫态,为防治提供了决策性的依据,确保用药及时、有效。
二、开展多种形式技术宣传,推动防治工作顺利开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绿色无公害食品的不断涌现,生活质量大幅提高,高毒、高残农药逐潜被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所替代,给植保工作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新的要求,主要是药效期短,防治适期窄,防治工作要求速战速决,才能确保防治效果,如何推动防治工作顺利开展,为此,采取了多种形式的技术宣传发动工作,具体有以下几种形式:1、充分利用生资商店黑板报及村级肥药站的黑板报,累计全年写黑板报400多期。2、印发宣传资料全年共计28期,1000多份,市级2期3万多份。3、开始专业会
议及站内各村联络员会议10余次,4、现场指导解答有关技术问题,全年共组织技术下乡人员100多人次,通过以上几种形式的宣传,有力地提高了防治进度与速度,按方率与质量也大有提高。
三、积极参与丰产方建设,认真做好机插秧田条纹叶枯病的防治工作。
由于今年灰飞虱越冬基数在麦田危害寄驻量大,据5月25日的调查,每平方尺在580.8头,特别是部分未用药的田块超过了1000多头,事实已为秧苗期传播、侵染条纹叶枯病大流行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基础,针对这一严竣形势,为此采取了多种方式的防控措施,一方面采取了全程无纺布腹盖,控制灰飞虱接触传毒感染,另一方面采取合理药剂防治,从播后3-4天至移栽前2天连续用好4-5次,药种为绿丰90ml/亩次,通过分村包干,层层落实,定点、定期现场指导督促取得了明显成效,根据我站从秧田至大田分蘖盛期的跟综调查记录,6月10日,秧田期灰飞虱虫口密度为常规移栽秧田(20-3队)130只/平方尺,机插秧田(杨漕)5.8平方尺,无纺布腹盖秧田(新联)3只/平方尺,7月7日大田发病率、常规发病株率为19.80%,幅度在12-35%,一般田块株发病率在4.35%,幅度在3.2-6.25%,而机插田病株率为0.05%,直插田在0.04%,通过数字对照,悬殊相当之大,效果相当之明显,其次是积极向上争取,机械药品及佳多杀虫灯,合计金额3.5万元,支持万亩丰产方建设,采取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物理机械防治,相结合的方法,来控制病虫害。
四、主要病虫防效显著
08年是在天帮忙,人努力的情况下,主要病虫防控效果相当明显,赤霉病防治及时得当的田块,病穗率在0.003%,油菜菌核病病株率在1.7%,纹枯病的病株率在9.5%,未用药田块平均在22.2%,发病中心发病部位明显上升,纵卷螟,一代白叶率在0.3%,二代0.5%,三代0.8%,稻曲病全镇平均在0.021%,未防及用药质量差的穗发病率在1.5%。
五、推行了多项防控措施,消除了加拿大一枝黄花。
近年来,由于一枝黄花不断蔓延危害,得到了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今年本站积极响应上级部门的号召,对全镇范围内一枝黄花,采取了化学防治与人工除草相结合的方法,采取了长效与常规药剂相结合的方法(甲嘧黄隆及草甘磷加阔草隆)取得了明显效果,特别是对各村的主干道及省道,市级道路两旁,进行了多次人工除草做了大量工作。
总之通过镇村两级抓农业的领导共同努力,坚持了“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狠抓了多种防控措施,认真贯彻落实了“绿色植保,生态环保”的理念,致使全镇的各大作物病虫草得到了明显控制,防效较为理想,为0八年的粮油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取得了粮油双丰收,但在丰收背后暴露了诸多问题,误用差用药害面积始终出现,按方率较低,灰飞虱传播条纹叶枯病已向玉米传播矮缩病方向发展,常期使用单一药剂出现抗性严重(吡虫琳)
二九年植保工作设想
二九年植保工作的总体思路是:进一步协调生产安全和产品
环境生态安全的关系,立足本职,当好参谋,发扬成功点,克服薄弱点,解决生产实践中的焦点问题、热点问题、难点问题。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继续做好主要病虫防控技术工作
1、条纹叶枯病:随着灰飞虱越冬基数提高,条纹叶枯病在水稻上危害不断加重,同时在水稻穗期还造成黑穗,严重影响水稻生产,针对这一情况,在0九年的防治策略上,继续做好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秧田药控为关键,物理防治为补充,麦、秧、稻系列防治相配套的综防技术,在实际操作上,重点是压低虫量基数,注重秧田防控,关注小麦后期病虫兼治及外围虫源,其次是适当调整播期,提倡轻型栽培来避开成虫高峰迁入危害。
2、褐飞虱继续贯彻“治上控下”的防治策略,(因为1、水稻苗期生长最小,用药省。2、水稻生长活力强,对药剂内吸传导作用强。3、虫态上代比下代整齐,防效好)在用药原则上,从原来高毒、高残向高效、低毒、低残留方向发展,从常规单一使用向交替使用,复配使用方向发展,解决农产品残素与抗性问题。
3、纵卷叶螟,立足速战速决,严格控制在孵化盛期至一龄期施药,白叶率控制在08年水平以下
4、蔬菜主要害虫,针对性害虫是烟粉虱,围绕烟粉虱的防控工作要求,以治早治小的为前题,残体处理为基础,物理防治为补充,药剂防治作保障的综防策略,在生产实践中绝对要注意安全间夹期,要求做到安全上市放心食用。
二、优化病虫草药剂防治技术
1、水稻种子处理技术,从单纯的防病为主,转变为病虫兼治的配套技,通过杀菌杀虫剂复配处理,既控制了恶菌病和干尖线虫病,又兼治了灰飞虱和稻蓟马。
2、稻麦田杂草防除技术从传统的播栽期一次性封闭处理,转变为封、杀、补相配套技术,以此缓解了因栽培条件变化、草相变化而造成的草害加剧的矛盾。
3、围绕褐飞虱和纵卷叶螟抗性和无公害防治问题,进一步明确了现阶段农药交替使用的基本思路,通过协调应用锐劲特,绿丰、阿维菌素、毒死蜱、骄子、吡蚜酮等品种,努力降低抗性和残留风险。
璜泾镇农技推广站201*年12月30日
扩展阅读:宜宾市201*年植保工作总结
宜宾市201*年植保工作总结
及201*年工作打算
201*年我市的植保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高度重视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全市植保技术人员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强化“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紧紧围绕省植保站提出的“五个围绕,五个提高”,突出抓好了重大病虫监测预警、重大病虫防控、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农药管理和公共植保体系建设,为促进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态安全和农民增收做出了贡献。
一、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及特点
今年我市由于受历史罕见的低温冰雪天气因素影响,全市的大小春农作物病虫害总体为中等偏轻发生年。其中小麦赤霉病属中等偏重发生,小麦白粉病、小麦条锈病、水稻螟虫、稻飞虱、玉米螟为中等发生,麦蚜、稻瘟病等其它多种病虫为偏轻发生。据统计,全年大小春粮食作物病虫害共发生586.23
万亩(次),比去年减少67.58万亩,防治674.24万亩(次),挽回损失达185259.53吨(即农民人均增收粮食41.72公斤);挽回损失占自然损失的92.16%,病虫实际危害损失15768.4吨,仅占粮食总产的0.69%,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以及省植保站下达的目标任务,植保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1、小麦白粉病:为中等发生程度,以金沙江河谷、南广河流域为主,全市发生面积为19.79万亩,防治21.33万亩次,挽回损失4007.3吨,实际损失为405.16吨。发病期在2月至4月下旬,发病盛期在4月中旬。其发生特点为:(1)发生面积较小。发生面积比去年减少3.85万亩。(2)发生程度是近几年较轻的一年。据高县调查,发病盛期平均病田率29.6%,病叶率21.4%,轻于201*年病田率47.9%,病叶率27.1%,轻于201*年的病田率34.2%,病叶率28.9%。(3)河谷、坝区麦田发病较重。南广河两岸及稻麦连作麦田发生严重。
2、小麦条锈病:为中等发生、局部重发生程度,重发区主要分布在金沙江河谷和我市北部区域,全市发生5.17万亩,防治7.51万亩次,挽回损失2502.53吨,实际损失277.44吨,其发生特点是:(1)发生时间偏早、前期偏重。宜宾县于201*年1月10日在蕨溪镇会龙村奇龙始见,始见时间较201*年、201*年、201*年分别提前17天、40天、45天,较常年提前约30天,是该县条锈病发生历史上又一个早发年;2月18日在观音、蕨溪调查,条锈病发展较快,病田率达10%,发病田平均病株率达15%,平均病叶率达3%,其中有一块地有2个发病中心团,发病程度比历史同期偏重,发病品种为川麦39;南溪县于3月10始见,比去年提早4天。(2)后期蔓延速度较快,发生程度轻于201*重于201*
年。4月初,病情迅速发展,至中下旬达到盛期。据高县调查,盛期平均病株率70%,最高病株率100%,平均病叶率27.6%,最高病叶率100%。高于201*年发生盛期平均病株率25%,最高病株率75%,平均病叶率15%。低于201*年病株率80100%,病叶率5070%;宜宾县4月25日大面积普查27块麦田,病田率达73.3%,病叶率0-10%-100%,病指为0-5.94-72.25,较常年偏重。
3、小麦赤霉病:受抽穗扬花期持续阴雨天气影响,有利于赤霉病病菌扩展蔓延,发生面积大,病情重,属中等偏重发生。全市发生8.05万亩,防治11.19万亩次,挽回损失3273吨,实际损失518.45吨。主要表现在川麦39上。据宜宾县4月25日调查27块麦田,病田率为100%,病穗率8.8%-23.7%-49.3%,病指2.07-9.5-26.1;高县病田率0.9%,病穗率32%。
4、麦蚜:为中等偏轻发生,全市发生29.1万亩,防治30.57万亩次,挽回损失6154.79吨,实际损失349.39吨。其发生特点是:百株蚜量及有蚜株率较历年明显偏低。据宜宾县2月初调查平均百株蚜量为13.3头,有蚜株率为6.7%,较近十五年以来同期平均百株蚜量及有蚜株率分别低70%、47%;2月29日调查,百株蚜量为6.1头,有蚜株率为11.2%,3月18日调查,平均百株蚜量33.4头,平均有蚜株率8.8%,均较历年显著偏低;据高县调查,发生盛期穗蚜平均百穗蚜
量850头,低于201*年3798.5头、201*年的2767.2头。5、水稻螟虫:中等发生、局部区偏重发生,螟种以二化螟为主。全市发生218.46万亩,防治246.56万亩次,挽回损失83682.65吨,实际损失3096.44吨。其发生特点是:螟虫越冬死亡率高,越冬基数低,发生时间偏迟,一代螟虫为中等发生,二代螟虫仍然中等发生。据宜宾县201*年12月中旬及年后3月24日大面积剥查麦田、油菜田、蔬菜田及部分板田稻桩调查,二化螟亩活虫量分别为372头、143头,亩残活虫量均接近于80年后平均值;大螟亩活虫量分别为73头、33头,亩残活虫量均低于80年后平均值;台湾螟亩活虫量分别为33头、10头,亩残活虫量均低于80年后平均值。其中二化螟占调查总虫量77%,为优势虫种;二代螟虫中等发生、部分区域偏重发生(4级)。据宜宾县6月11日螟虫虫口密度调查,二化螟占螟种总数的96%,仍以二化螟为主要优势虫种。一代二化螟平均亩活残虫量254.3头,比去年314头明显偏低,较近二十多年来平均亩活残虫量偏低8.0%;螟害枯心率为0.64%,与去年相当,比近二十年平均枯心率偏低25%。但一代螟虫死亡率偏低5.7%,明显低于去年13.2%);据南溪县调查,第一代较上年迟8天、第二代较上年迟5天。
7、稻飞虱:中等发生、在局部地方仍然偏重发生。全市发生面积15.31万亩,防治18.68万亩次,挽回损失
16779.2吨,实际损失877.73吨。其发生特点为:一是灯下始见期早。南溪县于5月26日始见,比去年提早7天;二是由于6-7月暴风雨次数比常年少,造成迁入虫量少。南溪县67月灯下诱虫量比去年少78成;三是田间虫量少,危害轻,但常年发生区仍属偏重发生。南溪县6月中、下旬田间普查,百丛虫量27头,7月上旬54头、7月下旬初167头,8月中旬末对迟中稻(菜稻菜)区调查百丛虫量3401870头,平均1100头;高县6月上旬田间虫量为8.36头,中旬4.35,下旬31.8头,7月上旬百丛虫量20.844750头,全县平均百丛虫量1933.58头,7月中旬田间平均百丛量为97.7头,7月下旬百丛虫量为14.76头;在常年发生区的兴文县,灯下始迁入时间4月17日,6月下旬至7月上旬出现田间虫量激增危害高峰。比201*年(特大发生年)推迟1015天左右。最高虫量达4.308万头/百丛,发生面积达8.5万亩,比07年减少了3万亩,个别田块有“通火”现象出现。
7、稻瘟病:属中等偏轻至轻发生,为近11年来发生最轻的一年。具有始发较迟,发展缓慢,发病品种少,发病面积小的特点。全市发生面积12.26万亩,其中叶瘟发生11.34万亩,穗颈瘟0.92万亩,防治51.55万亩次,其中预防穗颈瘟31.27万亩,叶瘟防治20.28万亩,挽回损失15391.07吨,实际损失873.69吨。发病品种主要是糯稻,杂交稻发病严重的品种有西农优30、辐优802,而常年发病的品种岗
优725、岗优527、岗优23、泰优99、Ⅱ优734等今年均为轻度发生。据南溪县调查,叶瘟病株率8.4%,病叶率3.8%。穗颈瘟主要在糯稻发病,杂交稻发生较轻,全市颈瘟率在5%为0.51万亩;颈瘟率在5%-10%为0.14万亩;颈瘟率在10%-20%为0.11万亩;颈瘟率在20%为0.15万亩。糯稻穗颈瘟平均病穗率5.42%,病指2.15。7月水稻进入抽穗扬花期,出现20天左右的高温伏旱,不利于穗颈瘟发生。
8、玉米螟:中等发生,全市发生面积34.37万亩,防治39.52万亩次,挽回损失2752吨,实际损失1334.15吨。其发生特点为:(1)始见日比去年推迟,灯下虫量减少。据高调查,今年测报灯下4月11日初见,比去年推迟14天,第一代5月13达到高峰,当日诱虫15头,截止5月15日共诱73头,比去年减少68头。第二代截止7月17日共诱162头比去年减少30头。7月2日为二代高峰日,诱虫19头。三代7月31日为高峰日诱虫15头;截止8月23日共诱100头,比去年减少42头。(2)田间为害一代中等,二代偏重、三代偏轻。高县5月上旬田间调查,一代玉米螟危害春玉米被害田占34%,比去年低4%;被害株达12.1%,比去年低1.2%,百株有虫11.2头,增加0.4头;6月下旬调查,二代玉米螟田间平均被率田占44%;田间平均被害株率18.6%;百株幼虫13.6头,比去年增加4.2头。
二、突出重点,落实主要防控措施
今年元月我市的植保工作不仅与市农业局签有目标管理责任书,而且还与省植保站签定了《重大病虫害监控属地管理目标》,为确保既定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我市各级农业植保部门在当地党委、政府直接领导下,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狠抓落实,确保了大小春农作物重大病虫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确保了目标任务的完成。
(一)贯彻“公共植保”理念,将重大病虫害防控纳入政
府公共管理和服务重要内容,强化组织领导。病虫灾害的发生
是公共突发性事件,属于政府公共管理与服务的范畴。我市始终把控制重大病虫灾害发生纳入政府公共服务重要内容,作为农业生产的中心工作来抓。一是成立了指挥部。市级及全市9县1区在当地党委、政府直接领导下先后都分别成立了农作物重大病虫防控指挥部。二是制定应急预案和防治预案。市政府及全市9县1区政府均下发了《农业重大有害生物灾害应急预案》,市农业局及全市9县1区农业局及时制定印发了《201*年小春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治预案》和《201*年大春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治预案》。三是实行目标管理。在今年初市植保站与各区县植保站签订了《201*年重大病虫害监控属地管理目标》,年终实施了目核考核评查,全市9县1区均完成目标任务。四是落防控经费。今年市、县财政安排重大病虫防控经费近100万元,有力地促进了重大病虫防控工作的开展。
(二)强化重大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努力提高预警能力。
为提高病虫监测预警能力,大力开展数字植保,我市的植保工作切实加强了病虫会商制、汇报制和预警制,为病虫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重大病虫害的预报准确率达90%以上。一是召开市
级趋势会商会。在条锈病、赤霉病、稻瘟病、螟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蝗虫等流行性、迁飞性重大病虫害发生之前及时组织召开市级趋势会商会3次,其中1次是省植保前来我市主持召开的川南片区大春粮食作物重大虫病发生趋势会商会。二是严格执行相关病虫周报和日报制度。市植保站认真做到了及时将各区县上报的重大病虫发生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形成综合材料,向省植保站及市政府、市应急办等单位汇报,本级及所辖区县完成电子化信息交流达92%。三是及时发布农作物病虫预报。全市全年发布农作物病虫预报183期(市站12期),其中:电视预报50期(市站6期),预报准确率达95%。完成了全年中长期预报准确率在90%以上,短期预报准确率在95%以上的目标。
(三)加强植保专业组织建设,推进重大病虫统防统治。
应对突发性、暴发性、迁飞性和严重流行性病虫害,单纯依靠群众分散防治难以奏效,必须大力发展基层专业化防治组织,通过群防群治和专业防治的有机结合,才能控制灾害蔓延。为此,我市把抓好基层专业化防治组织建设放在突出位置,继续坚持了“政府资助、部门支持、农民自主、市场运作”
的思路,对提供统防统治等公益性服务的基层植保专业组织,实行购机补贴,鼓励他们积极开展承包防治、“稻田托管”、代防代治,专业指导、田间咨询等植保服务。截至今年11月底全市成
立专业化队伍222个,使用机动喷雾器2534台次,实施统防面积391.62万亩,其中机防面积231.38万亩,统防面积占防治总面积的34.32%,机防面积占统防面积的59.08%。与此同时,我市还加强了重大病虫防控培训和宣传。全市举办了病虫防控培训班211次(市站参与10次),培训农民15000人次;召开现场会120次(市站5次),印发宣传资料240000张(市站3000张);督导防控124次(市站15次),督导520人次(市站30人次)。由此推动了全市防治工作顺利开展,取得了把粮食作物病虫害危害损失控制在1%以下显著的成效。
(四)强化示范展示,全面落实综合防治战略。按照“绿
色植保”理念,全面推行综合防治战略,是我市在植保工作上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之一。今年我市各地充分利用
财政投入的病虫防治补助资金,整合资源,与农技部门紧密协作,在小麦、水稻、玉米、油菜、马铃薯等作物重大病虫常发区、重发区,结合粮油高产创建示范活动,建立重大病虫防治示范展
示区和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区面积达14.3万亩。据统计,全市各区县建立了1000亩以上的不同作物的重大病虫防治示范展
示区26个、面积12.19万亩。全市9县1区的示范调查结果
表明,在水稻上统防的防效为71-98%,而农民自防的防效为59-84%,统防比农民自防亩平增收35.64公斤,统防比不防亩平增收167公斤;在小麦上统防的防效为82--99%,而农民自防的防效为67--89%,统防比农民自防亩平增收31.13公斤,统防比不防亩平增收92.46公斤,达到了示范展示的效果。与此同时,我市还建立了有关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区9个、面积2.11万亩。在蔬菜上重点推广了性诱剂、杀虫灯和天然除虫菊素等生物农药。在柑桔上推广了“以螨治螨”技术,在水稻上示范推广了纹曲宁防治稻曲病技术,特别是我市继续示范推广了杂糯间栽控防稻瘟病面积40万亩,辐射带动全市农作物综防面积120万亩。通过加大生物防治、生态控制、物理防治和科学用药等新技术推广,力求逐步实现病虫防治的标本兼治和可持续控治。
(五)加强农资市场管理,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一是加
强安全科学使用农药的培训与宣传。全市举办了“安全科学使用农药培训班”18次(其中省植保站前来我市举办1次),培训农民和农药经营人员6000余人,同时还开展了高毒农药替代宣传周活动2次,发放技术资料201*0余份。通过培训宣传,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了农业部提出的201*年农药登记管
理年和发布的《关于修订的决定》、《农药登记资料规定》、《农药标签和说明书管理办法》等6个规章或规范性文件。二是开展农资市场的专项检查。在春夏农药销售
旺季,围绕防治小麦锈病、稻瘟病和水稻螟虫等重大病虫害的主要用药进行了专项检查,重点查处和打击了严重威胁农业生产安全和损害农民利益的无“三证”生产、销售、使用的农药,假冒伪劣农药,蔬菜、水果、茶叶使用农药产品中擅自加入高毒和禁用农药,以及违反标签规定擅自扩大使用范围、虚假宣传和使用商品名的农药产品。据统计,今年1月-11月全市农业部门共
出动执法人员6084人(次),整顿农资市场1330个,检查农资经营企业(网点)6742个,受理举报(投诉)案件37起,立案查处案件102件(其中市局直接查办案件8件),查获假冒伪劣等违法农资产品6.83万公斤(其中查获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89公斤),货值42.01万元,没收违法所得3.07万元,并处罚款13.57万元,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545.8万元,有效地维护了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民利益。
三、存在问题及明年工作打算
分析新的一年植保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仍较艰巨。一是病虫害发生趋势严重。因为今年冬季不会再出现低温冰雪天气,病虫害越冬基数必然增加,为大发生提供了大量虫源菌源。二是防治工作上热下冷。有的农户对病虫防治不够重视,存在着上热下冷的现象。三是植保工作经费不足。个别区县由于业务经费不足,不仅测报设施老化、监测手段落后、群众测报网点不健全,而且几乎没有出差经费。四是部分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尚不配套,防控能力不强,不适应农
药减量使用和农产品质量建设的要求。四是专业化植保服务发展缓慢,不适应当前生产需求。
201*年我市的植保工作,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公共植保”和“绿色植保”理念,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突出抓好病虫预测预报,强化专业化植保防治和综防技术的推广,努力实现:全年农作物病虫预报准确率达到90%以上,病虫防治面积占应防面积的95%以上,把农作物病虫害的损失控制在3%以下,在大宗作物上基本取代高毒农药使用等目标。
(一)努力提高病虫监测预警水平
病虫测报工作是落实植保方针的重要前提、是贯彻两个理念的重点、是建立新型植保体系的核心、是有害生物防控措施的重要保障。我市各地必须全面推行病虫趋势会商制、汇报制和预警制,积极推进病虫测报工作向“数字植保”迈进,加速达到“五化”的要求。一是测报管理规范化,即观测标准、内容记载、统计标准都要统一。只有异地信息可比性强,才能实现资料共享。二是情报传递信息化。要使用计算机,利用互联网,通过电子邮件和阶段汇报数据库以及实时监测数据库向省市汇报病虫监控信息。三是病虫预报可视化。市站计划全年制作和发布主要粮、经作物病虫电视预报5-7期,全市各区县测报站均要与当地电视台紧密合作,认真开展此项工作。四是基础设施现代化。要把现代化的通讯、
观察手段应用到测报工作中,进一步提高准确率。五是监测体系网络化。在基础设施现代化的基础上,建立系统的测报技术信息体系,完善咨询决策系统,针对一家一户及农药生产厂家,开展植保信息网络服务。
(二)大力推进专业化植保服务。当前农民对专业化植保服务需求强烈,省植保站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专门落实补助资金,应加大工作力度,努力实现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害专业化防治覆盖率达35%以上。一是落实财政扶持政策。主动配合农机部门继续实施好省大型植保机械财政补贴项目,把各区县农机购买指标完成情况与省、市专业化植保服务项目挂钩。二是强化指导。深入乡村调查了解专业化服务组织发展状况,落实促进专业化植保服务发展的措施。对近几年涌现的专业化植保服务典型进行经验总结,加大力度推广成功的做法。召开1次专业化植保服务观摩活动,发挥典型的示范作用。抓好配套服务。与厂家协调,加快机动药械维修点建设。
(三)开展绿色防控技术的示范和推广。加大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示范和推广力度,是提高防治效果、降低农药用量、保证农产品安全的有效手段,应加大绿色防控技术的集成和推广,努力实现化学农药使用量降低3~5%的目标。一是推广行之有效的农业、物理、生物防治措施。结合水稻、水麦、玉米等良种补贴项目,大力推广抗水稻稻瘟病、小麦
条锈病和玉米病害的良种,切实减轻重大病虫发生危害程度;在水稻上集成杂糯间栽、稻鸭共育、杀虫灯诱虫、生物农
药等综合防治技术;在玉米上重点推广“生物导弹”防治玉米螟;在柑桔上推广“以螨治螨”技术;在茶叶上推广生物农药、色板等技术;在蝗虫防治上推广使用绿僵菌;在农田灭鼠上推广毒
饵站灭鼠技术。二是建立重大病虫绿色防控示范展示区。以绿色植保技术为核心,集成重大病虫害综合治理技术模式,采取展示示范、技术培训、现场指导等有效形式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在水稻、小麦、玉米、蔬菜、柑桔、茶叶等作物上建立绿色防控技术的示范,开展农民田间学校(FFS)等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安排每个县至少建立3个病虫害综合防治示范区,明确主推技术,切实发挥示范引导作用。
(四)继续加强农药市场监管。在春夏农药销售旺季,围绕全市防治小麦锈病、稻瘟病和水稻螟虫等重大病虫害的主要用药进行专项检查,重点查处和打击严重威胁农业生产安全和损害农民利益的无“三证”生产、销售、使用的农药,假冒伪劣农药,蔬菜、水果、茶叶使用农药产品中擅自加入高毒和禁用农药,以及违反标签规定擅自扩大使用范围、虚假宣传和使用商品名的农药产品。
附件:1、宜宾市政府支持调查表
2、宜宾市组织调查表
3、宜宾市防治情况及挽回损失调查表4、宜宾市重大病虫示范区建设情况
5、201*年四川省各市(州)重大病虫害属地监
控目标管理考核自评结果
宜宾市植保植检站
二八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附表1:宜宾市政府支持调查表当地政府是否当地政府是否当地政府是否本级财政支持成立指挥部印发通知印发预案(万元)地市级县级成立印发印发16全市9县1区全市9县1区全市9县1区全市9县1区均分别成立均分别印发均分别印发共计65.6附表2:宜宾市组织调查表病虫发布预其中:电培训班次人数监测报(期)视预报(期)1835021115000(其中市站12)(其中市站6)(其(其中市中市站4)站300)宣传印发宣传资料(张)240000现场会(次)120(其中市(其中市站3000)站5)专业化防治成立专业化队伍(个)222使用机动喷雾器(台次)2534督导督导次数124人数520附表3:宜宾市防治情况及挽回损失调查表防治发生面防治面积(万亩次)积(万合计其中:统防面积机防面积亩次)78.7686.7小麦32.7823.23381.73458.24水稻213.68118.42125.74129.3玉米30.2612.7130.0129.98油菜5.143.673.313.3马铃薯1.20.428.2229.26蝗虫14.9214.9282.0795.11蔬菜27.1914.7866.377.46柑桔48.2537.55绿色防控面积1.30.260.2其它病虫(注明病虫名称)50.9(茶叶、烤烟、红苕、红粱病虫)47.618.25.70.35注:统防面积包括机防面积和绿色防控面积
附表4:宜宾市重大病虫示范区建设情况单位:万亩公斤元示范区面积统防农民自防不防12.19示范区个数26水稻防治效果(%)71--9859--840亩平损失8.636.82153.38亩平增收167.08131.440示范区面积6.34示范区个数24小麦防治效果82--99亩平损失7.7亩平增收92.4661.3367--8926.1983.6注:各市州可根据本地示范区建立情况,增加其它作物
附表5:201*年四川省各市(州)重大病虫害属地监控目标管理考核自评结果
责任单位:宜宾市植保站考核时间:201*-11-25考核得分:100分类别目标内容1.执行重大病虫防治预案制、属地管理制和督导制,全年组织召开病虫防治会2次以上。实际完成2次。2.执行重大病虫发生趋势会商制,全年组织召开趋势会商会2次以上。实际完成3次,其中1次是省植保站在我市召开川南片区趋重大病虫害监控(40)势会商会。3.执行市(州)级病虫测报量化考核标准;组织市(州)本级及所辖县(市、区)完成电子化信息交流达90%以上。全面完成。4.市(州)本级及所辖县(市、区)年完成病虫电视预报50期以上。实防发布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和防88101022项目完成赋分得分1010治简报183期(市站发布10期),其中完成病虫电视预报50期(市站完成6期)。5.确保全年重大病虫害的预报准确率达90%以上。实际预报准确率为95%。556.重大病虫害防治面积占应防面积的95%以上,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下,统防统治率达到30%以上。实际完成重大病虫害防治面积占应防面积的比例为99%,粮食作物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了1%以下,统防统治率达34.32%,机防占统防面积的59.08%。7.建立重大病虫害控制技术示范展示区20个,面积1万亩。实际完成建立1000亩以上的不同作物的重大病虫防治示范展示区26个、面积12.19万亩。8.建立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区8个,总面积1.3万亩。其中:蔬菜绿色防控示范面积0.25万亩,茶叶万亩,柑桔0.05万亩,水稻1万亩,玉米万亩,蝗虫万亩。实防完成建立有关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区9个、面积2.11万亩。在蔬菜上重点推广性诱剂、杀虫灯和天然除虫菊素等生物农药。在柑桔上推广“以螨治螨”技术,在水稻上示范推广纹曲宁防治稻曲病技术。9.开展农村统一灭鼠,推广毒饵站控鼠技术10万亩。实际完101055新技术示范(35)1515成开展农村统一灭鼠推广毒饵站控鼠技术16万亩。10.开展农药登记改革规定宣传周一次,宣传培训1500人次,建立高毒农药替代品种使用技术示范区20个,面积1万亩。市55站及各区县均实际开展了高毒农药替代宣传周1-2次,行政执法严打本辖区的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3-5次,建立高毒农药替代品种使用技术示范区20个,面积1.5万亩。植保11.建设村级植保专业合作组织200个。实防完成建立专业化防服务治队伍222个。体系(10)12协助做好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农药残留试验和农药监督管理工其他(15)
作。完成了省站安排的所有试验和农药监管工作13.按时完成植保专业统计报表和重大病虫周报。551010105105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璜泾镇201*年度植保工作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璜泾镇201*年度植保工作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璜泾镇201*年度植保工作总结》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673175.html
- 上一篇:201*年植保工作总结
- 下一篇:201*全国植保工作会议-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