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九年级政治 问题知识归纳 教科版

时间:2019-05-29 07:25:02 网站:公文素材库

九年级政治 问题知识归纳 教科版

九年级问题知识归纳

一、法律问题

1、法律最主要的特征:强制力

2、我国法律的制定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3、我国法律的本质: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4、宪法的法律地位: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5、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⑴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⑵依法治国的核心:依宪治国

⑶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4)依法治国基本要求之间的关系: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前提;有法必依是法制建设的中心环节;违法必究是依法治国的必要保障

6、我国基本完成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7、我们需要具备良好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

(1)尊重法律,追求公正。(公平和正义的象征是:法律)(2)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3)行使自己享有的监督权利。

8、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犯罪(严重违法)行为。

(1)一般违法行为:对社会危害较小,没有违反刑法的违法行为。

(2)犯罪行为即严重违法行为,是指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依法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3)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严重违法行为)关系:

A、不同点:二者所违反的法律不同,对社会危害程度不同,应受到的惩罚不同。B、相同点:二者都会给社会带来不同程度不同的危害,都会受到法律的惩处。

C、联系: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一般违法可能溶化成犯罪。9、犯罪一定违法,违法不一定犯罪。10、我们身边的诱惑:黄、赌、毒、邪教11、如何拒绝不良诱惑

(1)能辨别不良诱惑,理智地拒绝。(2)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学习和健康的娱乐上(3)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和冲动。

(4)遵守道德规范、法律法规和校纪校规。

12、防微杜渐,不以恶小而为之,是预防违法犯罪的重要途径。避免违法犯罪,是我们行为的底线。13、依法治国要求我们:①与法同行,树立法治观念;②掌握法律武器,自觉遵守和维护法律,养成依法办事的观念和习惯;③同违反法律和破坏社会主义法制的行为作斗争。二、权利问题

一、最基本的政治权利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依法有序的参与选举,既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是最重要方式,也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最重要

途径。

二、受教育权三、经济权利

四、未成年人受法律的特殊保护

⑴未成年人的含义:年龄未满18周岁的人是未成年人⑵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两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⑶未成年人保护的种类

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

(4)中学生怎样同违法犯罪分子智斗?第一.设法稳住歹徒

第二.记住歹徒的相貌(与一般人不一样独特特征),了解歹徒的去向第三.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五、中学生要正确行使监督权

⑴我国建立的监督制度有:人大代表的监督,人民群众的监督,党的监督,新闻媒体的监督,社会组织的监督

⑵行使监督权的有效方法:

①面谈、打电话②写信、发电子邮件③向人民代表反映④通过新闻媒体转达

⑶行使监督权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违法行为:张贴大字报聚众闹事拦截公务车辆

六、消费者需要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特别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树立消费者权益意识,依法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七、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维护

①与经营者协商和解。②拨打12315电话向消费者协会投诉。③向工商部门投诉。④向新闻媒体披露。

⑤根据与经营者签订的仲裁协议请仲裁机构仲裁⑥向法院起诉

三、国情问题

1、我国的基本国情

⑴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当代中国最大的实际):

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原因:①生产力水平总体还比较低,而且发展还不平衡,②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不足)(3)人口国情: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4)资源国情:总量大,种类齐,人均占有量少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3.党的基本路线

⑴制定党的基本路线的依据: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

1

爱心用心专心⑵党的基本路线核心内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简称:“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3)坚持基本路线的重要意义:实践证明,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社会主义制度经受严峻考验、显示出强大生命力的最可靠保证(4)基本路线是党和人民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4、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这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我们党和国家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国策。30年来,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之所以得到全体人民的拥护,我国之所以经得起国际国内各种风浪的考验,归根到底在于:我们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解决主要矛盾的办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5、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政治基石6、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是:改革开放。

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历史性决策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最鲜明的特征是:改革开放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力:改革开放

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改革开放

7、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关键: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8、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9、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在于自己的发展

四、人口问题

1、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

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人口现状的其他特点:农村人口多、人口分布不平衡、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2、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惟一正确途径是━━实行计划生育

3、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和首要问题是:人口问题4、计划生育

第一.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第二.计划生育的内容:①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②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孩子;③说服农村有实际困难、希望生两个孩子的夫妇实行适当间隔生育;④少数民族实行计划生育的具体做法由所在自治区或区(市)决定。

第三.计划生育的目的: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第四、计划生育要求我们要:①增强人口忧患意识,②树立正确的生育观念,③自觉履行计划生育的义务

五、资源、环境问题

1、土地、水、能源等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的基础。

2、沙尘暴是土地荒漠化给人类带来的典型环境灾难

3、大自然哭泣的原因:①资源在枯竭(表现为物种减少,土地荒漠化,水资源短缺,能源匮乏)②环境被破坏(表现为天然草原严重破坏,也严重污染了水、土壤和空气)

4、淡水危机将会是人类以后面临的最大的生存危机5、资源现状:总量大,种类齐,人均占有量少6、国策: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7、战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8、原则:资源(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

环境(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

9、主要策略是:①依法开发和合理利用资源;②加大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的工作力度;③充分运用法律和教育手段保护资源和环境。具体措施:推行节能减排,低碳经济,低碳生活,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政策,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10、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中学生该怎么做

①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热爱自然、热心环保,培养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实践活动的意识②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积极宣传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国策;③随手关闭水龙头节约用水随手关灯节约用电.一水多用,如:洗脸、洗脚水收集起来冲卫生间

纸张两面使用少用或不用塑料袋少用或不用一次性饭盒、筷子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爱护花草树木

11、针对我国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我国制定实施了哪些基本国策和战略: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12、可持续发展战略:①树立一种观念:生态文明观②处理好一种关系: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六、制度问题

1、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2、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政治协商制度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①是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管理国家的根本途径和有效形式②是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根本政治制度

③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运作过程,就是人民当家做主行使国家权力的过程

5、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职权是立法权6、人民政协的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人民政协的两大主题是:团结和民主。

人民政协广纳诤言,参政议政,传递着宝贵的政治信息,生动地展示了我国政治协商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7、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8、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1)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2)决定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因素:

第一.社会主义性质第二.初级阶段国情

(3)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

(4)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和集体成分

2

爱心用心专心(5)国有经济的作用: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关键性作用;9、我国的分配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9、非公有制经济

第一.非公有制经济的种类: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第二.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鼓励,支持和引导

七、民族问题1、处理民族问题的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目的:维护国家的统一、稳定、繁荣、发展

3、我国的新型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4、促进民族平等的措施: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②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③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等。

5、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措施:①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②建设了青藏公路、成昆铁路、③06年青藏铁路建成通车。④长期以来,东部沿海各省也在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给西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以援助

6、青少年怎样维护民族团结:①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语言文字;②心系各族伙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共同进步;③反对任何分裂祖国的言行,敢于同一切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的言行作斗争;④拥护党和国家放方针政策,以实际行动维护祖国的团结八、台湾问题

1、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2、“一国两制”前提: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核心:实行祖国统一

地位: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

3、在目前,要大力发展以“三通”(通商、通航、通邮)为中心的两岸交往,增进人民的共识和感情(任务)。

4、“三通”的实现表明了:①实现祖国的统一是两岸同胞的共同愿望;②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是两岸各界爱国人士共同努力的结果;③有利于两岸的经济、文化等的交流,有利于增进两岸人民的友谊。

5、到21世纪的中叶,也就是新中国成立100周年的时候,我们要基本实现的目标:①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③把我们的国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九、思想文化问题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全党和全国人民的行动指南。

2、“三个代表”指的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3、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这是由党的性质和我国的国情决定的。

4、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5、党和国家(实现我国生产力发展)推动科技进步与人才培养的措施是:实施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的战略

6、发展先进文化

中心环节是: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基础工程是:优先发展教育与科学

重要任务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是:民族精神

7、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

8、是否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个政党、政权兴衰存亡的关键

9、我们党和政府作为检验各项工作成败的最高标准是: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

10、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十、国际问题

1、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2、当今世界的发展方向: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

3、当今世界的竞争表现为:科技实力和教育质量的竞争

4、贫困依然是当今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5、威胁和破坏世界和平的因素:核武器扩散、恐怖主义、霸权主义等6、各国在国际合作与竞争基础:平等、公正、合理

7、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友好交往的基本前提:尊重、平等

8、在世界文化的交流与对话中,我们应以一种世界的、开放的眼光,尊重每个民族文化的传统和个性。9、世界舞台上的中国

今天的中国,综合国力逐步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国际安全方面: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我国高举和平、合作与发展的旗帜,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共同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国际经济方面:作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对世界经济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在国际文化方面:我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生机勃勃,独具魅力,令世界朋友为之着迷。

十一、成才问题

1、决定一个人作出职业选择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兴趣爱好、能力特长、性格类型等是非常重要的内在因素,人的生活环境、机会等则构成了外在因素

2、青少年的就业观: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要考虑社会需要和自身的实际;3、理想是一个人前进是动力,实现理想的条件是艰苦奋斗;4、当代青年怎样报效祖国(我们该做些什么)①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②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树立终身学习观念;③选择恰当成才目标,肩负起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

④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立志做国家和人民需要的有用人才

3

爱心用心专心

关键词知识点

一、

“核心”

1、依法治国的核心:依宪治国

2、基本路线的核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简称:一个中心,两个

基本点)3、“一国两制”的核心:实现祖国统一4、市场竞争的核心:品质

5、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为人民服务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二、“关键”1、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和首要问题是:人口问题

2、拓展市场的关键是:提高产品的品质

3、一个政党、政权兴衰存亡的关键是:是否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对于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关键性作用。三、“最”

1、法律是保障市场正常运行最重要的规则。

2、人类以后面临的最大的生存危机是:淡水资源危机3、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4、我们最基本的政治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5、依法有序的参与选举,既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是最重要方式,也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最重要途径6、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最有效、最靠得住的办法是实行法治

7、我国最基本的国情是:我国正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8、毫不动摇的坚持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社会主义制度经受严峻考验,显示强大生命力,顺利达到目标的最可靠的保证。9、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力量

10、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是:民族精神

11、检验党和政府工作的最高标准是: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

12、评价我们工作得失的最高标准:(三个有利于)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四、“根本”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管理国家的根本途径和有效形式。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3、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4、30年来,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之所以得到全体人民的拥护,我国之所以经得起国际国内各种

风浪的考验,归根到底在于:我们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5、新中国建立60余年来,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原因是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②形成了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五、“基本”

1、我们的基本国策:计划生育、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对外开放一个两制、

2、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技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3、诚信经营是企业在竞争中的立业之基、兴业之本

4、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5、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6、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7、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六、“观念”

生态文明观、正确的生育观、法治观念、依法办事的观念七、“依据”

1、制定基本路线的依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2、制定计划生育国策的依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

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4、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由党的性质和我国的国情决定的八、“主题”

1、人民政协的主题:团结和民主2、当今世界主题:和平与发展九、“保证、保障”

1、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2、违法必究是依法治国的有力保障

3、基本路线是党和人民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十、思想理论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全党和全国人民的行动

指南

2、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

统筹兼顾十一、“发展”

1、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自己的发展2、发展才是硬道理

3、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时事知识

上海世博会(或省运会)专题【背景材料】

201*年12月3日,在国际展览局第132次全体大会上,成员国代表经过4轮投票,中国最终以54票对韩国34票的胜利,获得201*年世博会的举办权,上海市成为举办201*年世博会的城市。【热点例题】

1.举办世博会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

①有利于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扩大对外开放;②有利于学习借鉴国外先进文化成果;

4

爱心用心专心③有利于更好地展示我国的科技文化成就;④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⑤有利于提高我国国际地位,扩大我国的国际影响力。

2.假如你要报名成为一名世博会(或省运会)志愿者,请说出你参加的理由。①奉献爱心,支持世博事业;

②参加社会实践,锻炼自己的能力;

③参加世博会是展示当代青年精神风貌和文明素质的舞台等。3.你认为应当具备哪些素质,才能成为一名志愿者?答:①具备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②具有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③组织纪律性强;

④有强烈的责任意识;⑤热情大方,尊重他人;⑥对人守信,对事负责等。

4.你谈谈应如何正确对待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

答:(1)①对待民族文化:我们应当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包括优良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并使之发扬广大;②同时,我们也要注意抵制和抛弃传统文化中的糟粕,要推陈出新(2)对待外来文化:①我们应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原则,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广泛吸收外国文化优秀成果,也向世界展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成果;②同时,坚决抵制制各种外来腐朽的文化侵蚀,不断创新社会主义文化。【经典题例】

1.材料一;201*年12月22目,上海世界科技博览会世博轴首个"阳光谷"结构封项,标志着201*年上海世博会进入倒计时,这将是一场人类城市生活的盛会;是一曲以"创新"和"融合"为主旋律的交响乐:将成为人类文明的一次精彩对话。

材料二;上海世博会与金融危机不期而遇.但确认参展和应邀的国家之多在世博会150多年的历史上罕见,各国都希望把参与上海世博会作为摆脱危机,振兴本国经济的机会。至于金融危机下的世博会,能否给世界带来信心、希望与启迪。我们在期待,世界在期待。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上海获得201*年世博会的申办权说明了什么?答:(1)中国的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3)金融危机下的上海世博会为什么会得到全世界各国的积极晌应?答:①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一大主题;

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各国都致力于发展科技、振兴经济;③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④世界的发展离不开合作;

⑤经济全球化等。

(4)你能为世博会(或省运会)的成功举办做些什么吗?答:①开展宣传活动;②努力学习,掌握技能;

③积极参加自愿者服务活动;④向有关部门建言献策等。

爱心用心专心5

扩展阅读:九年级政治教科版知识问答

教科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各课知识问答

关于教材的总体处理原则,具体地说可以概括为四点:1、人教版没有,教科版有的内容,建议淡化处理;2、人教版有,教科版没有的内容,应予以补充;

3、人教版有,教科版也有的内容,按照教科版教材的表述方式去掌握即可;

4、两种版本都有,但教科版的内容表述较简单,应掌握人教版有关结论性的内容;

下面的知识细化依据《课程标准》要求以及教科版编排体系,并结合中考实际拟定,仅供各位老师教学和学生认知参考。

第一单元历史启示录第一课历史的足迹

1、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是怎样的历史?

中华民族发展史不仅是一部民族文明的创造史,也是一部民族精神的生长史,更是一部民族发展的探索史。2、怎样认识中华文明?

(1)中华文明,是人类最早的文明之一;是世界上最强盛,最先进的文明之一,它不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而且为人类的文明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2)、中华文明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历经沧桑,饱受磨难,绵延不绝,历久弥新的特点。3、近代中国历经百年沧桑(由强变弱)的原因是什么?结果如何?

由于封建统治者的腐败无能以及闭关自守导致国家落后,由盛变衰。也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与中国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政治军事被控制,财富被掠夺,文化被破坏,主权被侵犯,严重破坏了中国的发展。

结果是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课历史的昭示

1、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内涵)?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国的脊梁”指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2、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具体表现(或对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是什么?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了五四精神、长征精神、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形成了铁人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抗洪精神、航天精神。3、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

正是由于这种伟大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不仅创造了灿烂的文明,而且生生不息、延绵不绝,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补充:a什么是民族精神?为什么一个民族要有自己的民族精神?

含义: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一种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

原因:一个民族只有具有高尚的民族品格,坚定的民族志向,远大的民族理想,才能有巨大的凝聚力,才能成就伟业,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b民族精神的地位和作用如何?

地位:是中华民族生命肌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用:伟大的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c为什么要传承民族精神?(必要性)

(1)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2)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面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历史使命,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即使中华民族精神的蕴涵更加丰富,又使民族精神在保持优秀传统的同时更具有现代气息和时代风貌。

d怎样培育民族精神?

(1)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富有生命力的内容。(2)我们要不断增强改革开放以来所形成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求知精神、服务精神、开拓创新精神等等,使民族精神在保持优秀传统的同时更具有现代气息和时代风貌。(3)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和未来,让我们一起努力,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共同谱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d为什么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可联系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相关内容掌握)

①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②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创业实践需要创业精神的

1

支持和鼓舞。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人类艰苦奋斗的创业史。人类在改造自然与社会的过程中,使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逐渐积淀成为一种崇高的美德,成为后人继往开来,创造出更加辉煌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巨大动力。③艰苦创业的精神作为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一种思想境界,无论什么时代,都被人们视为成就任何事业所必不可少的精神力量和崇高的美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充满艰辛和创造的伟大事业。e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

作为新世纪的青少年,面对时代的要求、历史的重任,我们应该克服搞攀比、讲奢移的不良习气,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自觉磨砺意志,生活上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学习上不怕吃苦,顽强拼搏,立志成才,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

3、中国人民得出的历史性结论: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新中国成立50多年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证明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4、历史给我们的昭示?

(1)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2)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初步的繁荣富强。(3)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4)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是硬道理。(5)树立忧患意识,以振兴中华为已任。5、社会主义的本质?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6、什么是爱国主义?它的表现如何?

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形成的对于自己祖国挚爱的深厚情感。它的表现是: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和深切的眷恋,对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强烈企盼,对祖国繁荣昌盛的坚定信念,对祖国主权和尊严的坚决捍卫,对卖国求荣的无比鄙视,对爱国志士的无比崇敬等补充:

a为什么要承担热爱祖国的责任?应该怎样承担热爱祖国的责任?

(1)维护国家的尊严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国家处在困难时刻,最能考验公民的责任意识。主动为国分忧、勇担重任、与国家共渡难关,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现在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现代化建设任重道远。我们青少年肩负着铸造民族辉煌的重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通过我们的奋斗成为现实。

(2)当国家的尊严受到侵犯时,我们应挺身而出,坚决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表现出对祖国、对人民的高度责任感。当国家处在困难时刻,应主动为国分忧、勇担重任、与国家共渡难关;我们青少年应通过自己的奋斗,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铸造民族辉煌的历史重任。

7、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是一部什么样的历史?

不但是一部领导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历史,也是一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的历史。

8、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指导思想分别是什么?

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指导思想: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9、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10、我国对外交往的原则和政策:在对外交往中,中华民族历来奉行睦邻友好、和平共处的原则;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继承和发扬热爱和平的传统,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致力于促进世界和平于发展事业。

11、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⑴近代以来,孙中山等无数仁人志士救国道路都失败了。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战,打败了封建军阀、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⑵新中国成立初期,西方世界对我国实行全面封锁,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一个独立、自主、民主、繁荣昌盛的中国屹立于世界的东方。12、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

①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救国道路都失败了,都是因为没有先进正确的理论指导,没有找到解决中国问题的正确道路。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理论基础,带领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这是总结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经验教训而做出的正确抉择。②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使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成了完全独立、拥有主权和民族尊严的新国家。社会主义革命取得的伟大胜利充分证明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③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证明了:只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中国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3、社会主义革命取得的伟大胜利充分证明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证明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14、新中国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是社会主义的本质。

第三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1、为什么青少年要树立忧患意识?

(1)历史的经验教训已经证明:忧患可以兴国,安逸可能亡国。(2)当前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科技水平和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3)和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高科技领域,综合国力等方面依然处于劣势。

2、为什么青少年要以振兴中华为已任?

(1)、历史上许多中华儿女都“以天下为已任”。(2)、中国还不发达,中国人民还不富裕,中国要赶上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还要走很长的艰苦之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样面临着历史和时代的挑战。(3)、我们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是21世纪社会主义建设的骨干力量,我们的成败,决定着国家的成败。

3、树立忧患意识,振兴中华,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

我们青少年必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还要补充: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和信念,牢记历史使命,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或弘扬培育民族精神,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等)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在德智体几方面发展自己,使自己能够成为未来社会的栋梁。

第二单元财富论坛第四课走向小康

1、人们生活小康化的表现?

人们的衣食住行上发生了巨大变化。

2、现代意义的小康是谁提出的?具体指的是什么?

邓小平。具体是指:到201*年,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水平。是在全面发展国民经济的基础上,使我国人民的生活在温饱的水平上进一步提高的阶段性标志。

3、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是怎样的?

总体实现了初步的小康,国家的经济总量、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上了一个大台阶。但是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矛盾(我国当前社会主要矛盾)是什么?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5、党的十六大提出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其涵义是什么?

①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即全面的小康。

涵义:②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6、比较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的不同。项目123总体低标准低水平的、不全面偏重于物质消费的小康小康的小康的、发展很不平衡共同富裕的小康:精神文明的小康:除注重较高标地区之间,城乡、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外,全面准的小各阶层的差距缩还特别注重精神生活和小康康小,将实现共同富生活环境的改善等,实现裕的小康。社会全面进步

2

7、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有何意义?

将进一步造福十几亿人口,促进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8、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造福人民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我国现在达到的总体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而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将进一步造福十几亿人民群众,将是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能促进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是提高综合国力、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为了顺应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党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进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摆在全国人民面前的重大历史使命。9、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小康与“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关系是怎样的?

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小康是我国经济“三步走”发展战略中的第二步。具体地说,就是到201*年,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基本消除贫困现象,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水平。10、与总体的、初步的小康相比,全面的小康有什么新特点?

与总体的、初步的小康相比,全面的小康是较高标准的小康,是共同富裕的小康与精神文明的小康的统一。

※11、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水平的特点: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12、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我国现在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第五课财富之源

1、创造财富的基础是?

辛勤的劳动。

2、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表现在哪些方面?

我们的祖先靠着勤劳,创造了五千年文明;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扬了勤劳的光荣传统,带领中国人民,把旧中国变成了一个初步繁荣昌盛的国家;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政策指引下,勤劳致富受到鼓励,一大批人依靠辛勤的劳动脱贫致富,走上了小康之路。3、为什么要有开拓进取的精神(开拓进取精神的作用)?

只有积极开拓,锐意进取,才能不断地超越原来的发展水平,为国家和社会创造更多财富;才能为个人和企业乃至国家创造更多的生存和发展机会。4、科技的地位和作用?

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标志,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是发展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在现代社会,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使创造财富的重要途径。

科技对于加快传统工农业生产的现代化进程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它有力地促进了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的转轨,提高了经济效益。a补充人教版结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标志。我们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b创新的重要性?

(1)①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想不想创新,敢不敢创新,能不能创新,关系到整个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②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③我国的科技、经济发展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我们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施自主创新战略。

青少年如何培养创新精神?

(2)①我们青少年要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把创新热情与科学求实态度结合起来,要刻苦学习,努力探索,注重实践,要勇于质疑,提高观察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努力做到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5、创造财富的源泉有哪些?

劳动、科学技术、智慧与开拓精神都是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资本、管理等因素也都是创造社会财富的重要源泉。6、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和作用?

内容: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作用:这一制度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了各个社会阶层的积极性,调动了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和动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强调原因:由社会主义性质和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7、现阶段的分配制度和政策?提出的依据?

内容: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依据:这是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适应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要求提出的,也是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的重要保证。

8、如何正确理解财富来自智慧与开拓?

⑴要创造财富,不只要靠劳动,还必须有发现财富的慧眼,敢于创新的头脑,敢于冒险和开拓的胆识与勇气。⑵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要想发展经济,创造更加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必须要有开拓进取的精神。⑶只有积极开拓,锐意进取,才能不断地超越原有的发展水平,为国家和社会创造更多财富;只有不断开拓创新,才能为个人和企业乃至国家创造更多的生存和发展的机会。

9、如何理解科技创造财富?(或为什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标志,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是发展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在现代社会,依靠科技进步此进生产力的发展,是创造财富的重要途径。⑵在我国,科学技术对于加快传统工农业生产的现代化进程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它有力地促进了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的转轨,提高了经济效益。

1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目标是什么?如何实现这一目标?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目标是发展生产力,创造财富,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充分调动各种源泉的作用。这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保障。11、怎样才能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⑴为了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首先要建立和完善经济制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行了经济制度的改革,形成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⑵为了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还要形成相应的分配制度和政策。分配制度和政策是激发各种生产要素活力的有力杠杆。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12、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是什么?二者关系如何?⑴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⑵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⑶关系:分配制度是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适应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要求而提出的,即基本经济制度决定分配制度。

第六课财富中的法与德

1、合法获得财富的途径有哪些?

勤恳劳动;靠科技、用知识或的财富,靠丰厚的资金运用管理科学额,让先进的思想创造财富。2、为什么要合法致富?

现代社会中,一切经济活动都必须在国家法律的框架之中。只有每个人都知法、懂法,用法律规范自己的经济行为,才能使社会稳定、和谐,才能平等地为每个社会成员创设财富的机会,使每个人都能从中获得利益。任何违规行为都会破坏经济秩序,使社会和市场变得无序、复杂、不合理、缺乏效率等,从而使人的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变得不顺畅。因此,每个人要想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就首先必须做到遵纪守法。3、“义”与“法”的关系?如何对待“义”?

“义”与“法”同源同生,“义”就是心中的“法”。在社会生活中,法律对人的约束是外在的,“义”对人的约束是内在的,才是最有效的。

见利忘义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可取的。在追求利益的时候应将“义”放在重要位置,符合“义”的利益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补充:a道德和法律的关系?

社会主义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相辅相成,两者互相配合、互相促进、互相补充。社会主义法律体现并维护社会主义道德;社会主义道德补充社会主义法律的不足,支持和促进法律的贯彻实施。4、税收的含义?

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律规定,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基本形式。5、法律有关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法纳税的义务。6、税收的作用?

国以税为本。国家经济建设,国防、科技、教育等各项公共事业的发展都需要税收;公务员、警察、教师等从事工作的人员的工资来源于税收。

7、税收的特征?偷税的危害及后果?

(1)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2)不懂税法或知法犯法,偷税漏税,损害国家和社会利益的,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8、我国倡导的富民政策?

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指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9、富而思源的表现及意义?

以各种方式回报社会,奉献社会。先富起来的人,担负起更大的社会责任,不仅体现了个人品质,也是社会进步的需要和标志。10、“富而思源”中“源”指的是什么?富而思源要求先富者应该怎么做?

(1)这里的“源”是党的正确领导,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党的基本路线,以及改革开放以来良好的社会环境。(2)当个人占有的资源远远大于社会平均占有量的时候,个人的社会责任就相应增强。富而思源,先富起来的人,担负起更大的社会责任,回报社会、奉献社会。

11、富而思进的含义是什么?意义是什么?

(1)是指在已经取得成绩基础上继续艰苦创业,防止小富则满,小富即安,不思进取。(2)只有在新的起点上不断迈进,在否定自我的过程中不断超越自我,于时俱进,锐意进取,才能永立潮头,拓展更宽更广的道路。

12、为什么要用培养勤俭节约的习惯和品德?

①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②是治国安邦之道;③是现代企业家取得成就的法宝;④是人的美德;⑤历史教训告诉我们,在富裕年代,我们更要勤俭节约的习惯培养我们的品德。作为中学生,正是个人成长的重要时期,恪守勤俭节约的生活准则,对未来的成长发展必定有无限的益处,相反,如果从小就追求奢华,不但对国家和家庭不利,而且对个人的发展必定有不良的影响。13、如何理解“同富不同路”?

财富的获得有多种办法和途径。然而,无论用什么方法,走什么路子,都必须纳入法律的轨道,走合法经营的道路,这才是真正的生财之道。

14、我国倡导的富民政策是什么?

“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这是我国倡导的富民政策。15、为什么要富而思源,富而思进?

⑴“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这是我国倡导的富民政策。⑵当个人占有的资源远远大于社会平均占有量的时候,个人的社会责任就应增强。富而思源,先富起来的人担负起更大的社会责任,不仅体现了个人品质,也是社会进步的需要和标志。⑶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创造、不断突破自我、超越自我。只有在新的起点上不断迈进,在否定自我的过程中不断超越自我,与时俱进,锐意进取,才能永立潮头,拓展更宽更广的道路。16、勤俭节约的意义是什么?

⑴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修身、齐家、治国都离不开勤俭节约。⑵勤俭节约是治国安邦之道。⑶勤俭节约是现代企业家取得成就的法宝。⑷勤俭节约是人的美德。

17、保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些人把勤俭的美德当作“过时”的观念加以否定。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即使国家足够发达了,我们的生活真正富足了,勤俭节约的美德也不能丢。因此,在艰苦的年代,我们要用勤俭节约渡过难关,在富裕的年代,更要用勤俭节约的习惯培养我们的品德。作为中学生,正是个人成长的重要时期,如果在这个时期能够恪守勤俭节约的生活准则,对未来的成长发展必定有无限的益处;相反如果从小就追求奢华,不但对国家和家庭不利,而且对个人的发展必然带来不良的影响。

补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合理消费,学会理财,把钱用在关键之处;提倡绿色消费。

a合理消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怎样培养健康文明的消费方式?)

①消费前:可以先作出预算,把钱花在关键的地方;避免非理性消费,在自己能够承受的范围内购买物有所值、经济实用的商品;不与周围的人进行盲目攀比、不浪费金钱。②在消费的过程中:应该用环保的眼光去选购商品。③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应该有适度的消费,但这并不意味着不要节俭。④在满足基本的物质消费后,更应该注重精神上的追求。b我们应怎样进行绿色消费?

①要认清绿色食品标志以保障自身健康;②选用无氟制品以保护臭氧层;③购买无磷洗衣粉以保护江河湖泊免受污染;④购买环保电池以防止汞镉污染;⑤选择绿色包装以减轻垃圾灾难等等。

第三单元同在阳光下第七课关注弱势群体

1、为什么会存在弱势群体?

我国人口众多,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同时受历史、自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一些人的生存和发展方面还有较大的困难。2、弱势群体的含义和特征?

⑴含义:弱势群体,也叫社会脆弱群体、社会弱者群体,是指依靠自身的力量或能力无法保持个人及其家庭成员最基本的生活水准、需要国家和社会给予支持和帮助的社会群体。

⑵特征:弱势群体具有三个方面的特征:其一,社会弱势群体是其个人及家庭生活达不到社会认可的最基本标准的群体;其二,社会弱势群体依靠自己的力量无法改变目前的弱势地位;其三:要改变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需要国家和社会力量给予帮助或支持。3、在我国,弱势群体包括哪些人?其主体是什么人?

⑴在我国,弱势群体包括农村贫困人口、城市下岗失业人员、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残疾人以及遭遇灾祸的人群等。⑵弱势群体的主体是农村贫困人口和城市下岗失业人员。

第八课日月无私照

1、人与人之间平等的基础和体现是什么?

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以生命的平等为基础,体现为人格和各项基本权利的平等。

2、平等的涵义是什么?

人人生而平等,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不管人与人的差异有多大,每个人的生命都同样宝贵、同样重要,每个人的人格尊严都应得到同样的尊重。在社会生活中,人人都平等地享有法律规定的生存权和发展权,都平等地拥有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权利。3、维护和实现社会平等涵义是什么?有何意义?

维护社会所有成员特别是社会中处境不利的人的基本尊严和基本生存条件,使社会每一个成员享有均等的发展机会,获得平等参与社会的能力,这是一个合理社会的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也是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责任和义务。只有维护这些权利,才能保证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4、中国共产党在实现社会平等道路上所做出的努力和成就?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为推翻三座大山、争取民族独立,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奋斗,建立了新中国,为人民当家作主提供了政治保证。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通过政治制度、宪法、法律等手段维护公民的各项权利,使全体人民都能够表达自身意愿,维护自身权益。

②我们党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这为每个公民实现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权利,创造了一个日益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

5、怎样看待我国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不平等现象?(或我国社会存在不平等现象的原因及其表现是什么?)

①我国公民在基本权利的享有上是平等的,但受到自然和历史等方面条件的限制,加之我国生产力水平比较落后,制度建设还不够完善,城乡之间、社会成员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还相当突出。社会转型期也导致了一些弱势群体的产生。

②提高弱势群体的生活水平,从根本上改变改变贫苦地区的落后面貌,实现平等,任重而道远。

6、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产生弱势群体的原因有哪些?

我国当今社会中的一些弱势群体,也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特殊产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引入了市场竞争机制,从而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三个方面的效应:①市场竞争要“优胜劣汰”,这样就使一部分人成为市场竞争中的强使人群和富裕者,而使另一部分人成为竞争中的失败者和贫困者;②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迫使一些国有企业开始打破平均主义和大锅饭,在分配上拉开档次和差距,这样就使得一些职工的收入水平降低而成为社会弱势群体;③市场经济使得社会必须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那些在没有竞争力的产业中工作的职工,在调整过程中成为低收入者甚至成为下岗职工。7、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在分配中要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

4

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8、为实现共同富裕,我国采取了什么政策?有什么意义?

⑴平等不等于平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并带动和帮助其他相对落后的个人和地区,携手共进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⑵这不仅体现了一个健全社会所应具有的平等内涵,也反映了一个社会不断发展的效率要求,二者的统一构成了现代文明社会前进的基石。

9、平等总是相对的。平等总要受到一定社会条件的制约。任何社会都存在一些不平等的现象。我国仍是人均收入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社会成员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还相当突出。

第九课和你在一起

1、关心、帮助弱势群体有何意义?

关心、帮助弱势群体既是政府的职责,也是全社会的责任。只有大家一起来关心弱势群体,才会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才能促进社会的不断进步,不断走向公平与正义。2、我国政府在帮助、扶持社会弱势群体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或我国政府在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方面所做的努力)

⑴我国政府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政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为弱势群体提供了有力的制度性支持。⑵建立健全了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⑶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了以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为主要目标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大规模扶贫开发。⑷发展教育事业,是我国政府促进社会平等的一项重要举措。⑸重视农民工权益的保障,并出台相应政策。⑹我国还通过法律援助,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提供减免费用的法律服务。⑺政府还通过帮助残疾人康复、入学和就业,对艾滋病患者或感染者实施救治和关怀政策,为每个公民创造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机会,等等。可补充具体措施:实施下岗工人再就业工程、扶贫工程、希望工程、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大力发展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取消农业税、实施“两免一补”政策,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等等。

3、对于弱势群体,我们为什么有着无限的责任去关注?

社会上处于弱势地位的人们,首先需要的是来自社会的实际帮助;互助互济、扶弱济困、乐善好施等美德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弱势群体特别需要来自社会的支持与尊重。

4、关心和尊重弱势群体对维护社会稳定有何重要性(或对社会发展的意义)?中学生应怎么做?

不保障弱势群体基本生活,不维护他们的基本权益,不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社会是不可能稳定的。一个弱势群体得不到保障的社会,一个社会弱者受到歧视的社会,不可能是一个协调发展的社会。

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从自己做起,学会尊重,学会关心,学会宽容,学会理解,学会帮助。只要人人都献出自己的爱心,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

5、社会上还有不少有特殊困难的弱势群体,我们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呢?

关爱和帮助弱势群体,自觉尊重和维护他们的权益;如帮助残疾人,关心和帮助孤寡老人;关心帮助孤残儿童;给希望工程捐款;捐助灾区群众;

6、怎样以实际行动维护公平?

尊重他人的人格和尊严,珍爱生命;依法律己,尊重他人合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关心和帮助弱势群体;立志成才,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做出积极的贡献。7、谈谈你对爱的认识和理解。(或“关爱”品行对学生个人有什么意义?)

爱,不仅是一种付出,还是一种分享。帮助他人,我们会付出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在付出的过程中,我们也收获了内心的安宁与快乐,在关爱他人的同时,我们也赢得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相互尊重,相互关爱,这是我们的幸福所在。

8、我国和世界各国,有哪些救助社会弱势群体的民间组织?

⑴“春蕾计划”⑵中国扶贫基金会⑶中国红十字总会⑷中华慈善总会⑸联合国难民署⑹联合国儿童基金会9、为什么我国社会中还有各种社会弱势群体需要帮助?

⑴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安康、各项事业都得到了发展。但是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生产力还不发达,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社会保障体系相对滞后,所以,社会中还有各种弱势群体需要帮助。⑵社会中处境不利的人,只要有人帮助,就可能获得生存的机会。也许我们的能力有限,但我们有无限的责任去关注。补充有关正义的内容:a正义的作用:

1、正义保障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使人民得以生存和发展,推动社会进步。2、没有正义的制度就没有真正的公平。3、正义通过制度的调节来避免严重的社会分化,使得我们的社会健康、持续发展,最终造福每一个社会成员。4、正义使得人与人之间的纽带更为紧密,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为和谐。b如何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如果非正义行为发生在自己身上,我会采取正当方式,奋起抗争;如果看到非正义行为发生在他人身上,我会见义勇为,匡扶正义,及时对受害者给予声援和救助;未成年人既要有见义勇为的精神,又要做到见义巧为,要尽量在不伤害自己的前提下,维护正义。c可联系教科版七年级下册相关内容强调尊重他人的要求:

礼貌待人、平等待人、诚信等人、友善等人,充分理解他人等。

第四单元又到两会时

第十课聚焦两会

1.“两会”指的是哪两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协全国代表大会。

2.在我国,人民是如何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

在我国,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自己的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集中行使国家权力,再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行政、审判、检察等机关,分别行使管理国家、维护社会秩序等各项权力。行政、审判和检察机关都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因此,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运作过程,就是人民当家作主行使国家权力的过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具有哪些职能?

最高立法权:制定和修改法律,制定和修改宪法。最高决定权: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国家预算等。最高任免权:增选和罢免国家领导人。最高监督权:监督国家机关工作。

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表明了什么?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国家机关中居于最高地位,充分体现了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性质。(2)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5.政协的性质和组成?

性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团结和民主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两大主题。

组成:人民政协由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人民团体、各民族和各界的代表,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归国侨胞的代表以及特别邀请的人士组成。

6.我国人民政协有着怎样的职能和使命?

人民政协通过自己的工作,切实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三大职能。②团结和民主是人民政协的两大主题。作为全国人民大团结、大联合的有力推动者和社会主义民主的积极实践者,人民政协按照团结和民主的要求履行职能、发挥优势,在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中肩负着重要使命。

7.我国政协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是什么?

政协委员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真实民情,广泛集中民智,高度关注民生。作为一条重要的民情民意传达渠道,人民政协广纳诤言,参政议政,传递着宝贵的政治信息,生动地展示了我国政治协商制度的特点和优势。8、我国的国家性质(国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在中国历史上开辟了人民当家作主、管理国家的新时代。)

9、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政体):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实现全体人民当家作主、管理国家的的根本途径和有效形式。)10、正确区分下列概念:

⑴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⑵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5

⑶我国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机关: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⑷我国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⑸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⑹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⑺我国的基本分配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⑻我国的分配原则:确立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1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任期、制度和主要职权是什么?

地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任期:每届任期五年。会议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般每年召开一次会议,决定当年的大事。主要职权:①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②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国家预算;③制定或修改基本法律;④增选或罢免国家领导人等。

12、人民政协的主题:团结和民主是人民政协的两大主题。补充:

a我国现阶段的人民包括的范围(即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

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内容。现阶段,人民是指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b公民与人民的区别和联系:

人民和公民并非同一个概念。人民是区别于敌人的政治概念,而公民是法律概念,是指具有某国国籍并依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在我国,公民包括人民,有包括具有我国国际的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不过,后者不能享有公民的全部权利,也不能履行服兵役等光荣义务。

第十一课神圣的一票

1.依法有序地参与选举在人们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被统称“选举的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我们最基本的政治权利。依法有序参与选举,既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最重要方式,也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最重要途径。2.我国宪法对公民选举权利的资格(条件)是怎样规定的?

凡年满十八周岁的中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补充:

a选举的两种方式及实行的范围?

直接选举:县、乡两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间接选举:县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下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3.公民应该怎样对待来之不易的投票机会?

珍视民主权利,投出自己庄严的一票,选出能够替人民说实话、办实事的“当家人”,既是对来之不易政治权利的珍视,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具体行动。4.行使选举权利的法律程序:

选民登记,推荐候选人,候选人产生,代表选举。5.我国基层民主主要有哪些形式?

村民自治委员会,城市社区居委会,企业职工代表大会等。6.村民自治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7.我国农村最基层的群众自治组织是什么?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确定了村民委员会的直接选举制度有何意义?

(1)村民委员会是我国农村最基层的群众自治组织。(2)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确定了村民委员会的直接选举制度,村民委员会的选举纳入了法制化、制度化的轨道。每个农民都能依法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开展自治活动。这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8.基层民主选举中出现的新颖形式有哪些?(或加强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有效途径是什么?)

在基层民主选举中,直接提名候选人、差额选举、匿名投票这些新颖的形式,成为加强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有效途径。使我们更加真切地感受民主、实践民主。

9.职工代表大会在基层民主中发挥着怎样的重要作用?

职工代表大会作为企业职工直接参与企业管理的基本形式,在积极支持职工当家作主、尊重并保证职工行使民主管理的权利、切实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0.健全基层民主有何意义?

健全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和重要内容。它有利于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人翁作用;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直接参与基层民主生活,逐步提高人民群众的民主素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搞好了,整个社会和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就有了坚实的基础。11.如何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就必须坚持与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扣政治协商制度,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健全基层民主管理制度。

12、选举的一般程序:

①选民登记;②推荐候选人;③候选人产生;④代表选举。

第十二课法律的尊严

1.什么是依法治国?其重要意义?

(1)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2)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2.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基本要求?各自地位及相互关系?(或如何实施依法治国的方略?)

(1)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①依法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前提。有法必依,是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执法必严。它要求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在执行法律时要做到一丝不苟、依法办事。违法必究,是指凡违法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追究和制裁,不允许任何人或组织享有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特权,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这是依法治国的有力保障。②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相互联系的。只有实现这四个方面的统一,社会主义法制的作用才能充分发挥,国家的长治久安才有保证。3.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

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关键。政府能否自觉地依法行政,与人民关系十分密切,直接影响到宪法和法律的尊严、权威,直接关系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能否顺利实施,关系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能否顺利实现。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依法行政,使国家的公共管理活动依法进行,符合法律的规定。

4.作为一名现代法治社会的合格公民,应如何“与法同行”,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

尊重法律,追求公正;正确行使权力,自觉履行义务;行使自己享有的监督权利。

5.法律与公平正义的关系?

法律体现着国家和人民的意志,代表和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是公平和正义的象征。尊重法律,是富有正义感、追求公平的具体体现。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民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越来越强,通过法律维护权利、争取权益、解决纠纷的人越来越多。尊重法律,追求公正,应该成为我们的基本素养。6.你如何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我国公民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基本保障。我国积极倡导尊重个人的合法权利,依法保护公民的权利。如果我们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自觉履行相应的义务,我们就为国家的繁荣、社会的安宁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也奠定了自己幸福生活的基础。

7.我国建立建立了那些民主监督制度?

我国建立了广泛的、多渠道的民主监督制度,包括党的监督、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人民群众的监督、社会组织的监督等,保证法律有效实施和司法公正。

8.积极行使监督权的意义?行使监督权利的途径?

(1)监督权是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行使监督权,就是督促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为人民谋利益。积极行使监督权是主人翁意识及责任感的表现。(2)向人大代表反映情况,由人大代表向人大提交议案;给主管部门及负责人写信,拨打联系电话,或反映情况;通过新闻媒体公开发表自己的意见。9.公民行使监督权等政治权利时应注意的问题?

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正确行使;应当实事求是,如实反映情况;不能捏造或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也不能采用贴大字报、聚众闹事等方法。

10.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备怎样的素养?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我们与法同行,树立

6

法治观念,掌握法律武器,自觉地遵守和维护法律,养成依法办事的观念和习惯,同违反法律和破坏社会主义法制的行为作斗争,这是法治社会要求我们必须具备的素养。补充:

a依法治国的核心依宪治国

b依法治国与以的治国是我国的两大治国方略。我国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互相配合,相互促进,相互补充。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必须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

第十三课我们的“议案”

1.人大代表的职责?

人大代表要密切联系群众,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按照人民意愿办事。

2.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代表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是人民权利的受托者和人民意志的表达者;人大代表来自人民,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是参与国家民主建设的一支具有先进性、代表性和感召力的重要队伍。3.政协委员的职责?

深入了解社情民意,认真反映群众呼声,为维护法律尊严、推进民主进程尽职职责。

4.比较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职责的不同。

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组成人员,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政协委员是政治协商会议的组成人员,行使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权利。

第五单元国策经纬第十四课小平,您好

1.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期的标志?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进入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开展“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的变化”的探究活动。

2.当代中国的最基本国情是什么?为什么?(表现)

(1)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2)首先,我国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发展不平衡;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需要一个过程,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生产力水平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3.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补充:

a国家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b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4.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包括的两层含义?

第一,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即不发达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这样我们才能找到国家发展的正确道路,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5.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其核心内容?

(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简而言之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6.为什么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要求。只有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位,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才能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为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提高国际地位,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7.什么是四项基本原则?其地位?

四项基本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8.为什么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我们这样一个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多民族国家,要把十几亿人的思想统一起来,力量凝聚起来,没有中国共产党这个核心的坚强领导,没有人民民主的政治保障,没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是不可能实现的。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政治基础,是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是社会主义事业和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9.新时期中国最鲜明的特征?

坚持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各项制度,这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力和目标,是新时期中国最鲜明的特征。

补充:改革的性质、实质、目的、目标?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改革的实质是制度创新。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在各方面都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相适应的比较成熟、比较定型的制度,是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改革的目标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从根本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制度,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以适应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和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要求。10.为什么要把开放作为我国长期的基本国策?

我们生活在一个开放的时代。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今世界,封闭就会落手,开放才能发展。对外开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是我国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

11.适应当前的形式,如何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我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程度,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补充:

a为什么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20多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证明,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社会主义制度经受严峻考验、显示出强大生命力的最可靠保证。②党的基本路线关系着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必须长期坚持下去,贯穿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百年不动摇。b怎样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①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②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③在实际工作中就要牢牢把握“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大局。c两个关系:

①人教版: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硬道理,稳定压倒一切。②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关系?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就要把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的立国之本,是改革开放和发展经济的根本保证。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完善与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正确途径,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都是为了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把经济搞上去,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13.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们的生活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可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通过对比,介绍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生活发生的变化。

第十五课三个代表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涵?历史地位?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宪法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宪法,为全党全国人民在新世纪、新阶段继续团结奋斗提供了行动指南。

2.我党为什么要提出“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生产力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就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过程。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由党的性质和我国的国情决定的。发展先进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科技的重要作用?

3.我们党为什么要高度重视和促进科技的发展?党和国家为促进科技进步、发展生产力实施了怎样的战略?

(1)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使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

7

标志。科技以巨大的威力深刻影响着人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重视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地位,促进科技的发展,是我们党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体现。(2)党和国家实施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战略,大力推动科技进步与人才培养,加强人才资源的开发,不断用先进科技改造和提高国民经济,努力实现我国生产力发展的跨越。

4.什么是先进文化?

先进文化是健康、科学、向上、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文化。它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影响人的精神,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

5.发展先进文化的要求是什么?

发展先进文化就是要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要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6.发展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是什么?建设先进文化的基础工程是什么?建设先进文化的重要任务是什么?

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优先发展教育科学是建设先进文化的基础工程。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建设先进文化的重要任务。

7.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我们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

补充:教育的重要性?

教育是促进社会进步、经济繁荣的巨大力量、是国家发展的先决条件。现代化建设,科学技术是关键,基础在教育。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是党和国家提出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方针,也是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推进社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8.在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中,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

发展先进文化既要批判地继承我国古代的优秀传统文化,又要大胆地吸收和利用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并有效地抵制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落后文化,消除腐蚀人们精神世界、危害社会主义事业的腐朽文化,大力建设和发展先进文化主阵地。

补充:对待外来文化要坚持怎样的原则?

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

9.中国共产党是如何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

①党和政府时刻关心群众利益,经常深入群众、听取群众的意见。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是检验各项工作成败的最高标准。②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体现和落实在党和国家制定和实施的各项方针政策中。(可结合“两面一补”以及时政有关民生的问题如:重视解决就业难、上学难、看病难,取消农业税,实施再就业工程,实施低保制度,扩大城镇医疗保险和农村合作医疗范围等等。)③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体现在各级领导干部和党员的行动中。他们鞠躬尽瘁为人民的高尚品格,赢得了人民的广泛爱戴与普遍尊敬。补充: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第十五课可持续发展

1.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

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2.我国人口面临的其他问题?

农村人口多。人口老龄化速度快。人口分布不平衡,男女性别比失衡。

补充:人口过多、增长过快会带来哪些问题?

影响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影响我国人口素质的提高,给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带来沉重的压力。3.为什么要实施计划生育政策?

我国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一系列挥之不去的矛盾与问题,都与人口太多分不开。人口问题成了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和首要问题。实行计划生育,是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制定的基本国策。是在目前条件下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唯一正确途径。

4.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内容?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

5.我国资源面临着严峻形势的表现?

主要资源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既是资源大国,又是资源小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偏少这一状况,将随着我国人口的持续增长、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对资源的不合理开采和利用而日趋严峻。

7.如何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依法合理和利用资源;加大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的工作力度;充分运用法律和教育手段保护资源和环境。8.我们应如何为保护环境作贡献?

保护资源、改善环境需要我们所有人的努力。保护环境是法律赋予每一位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让我们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热爱自然、热心环保,自觉做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践行者。补充:什么是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之能力的发展。

9.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和要求?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的永续发展。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树立一种新的道德观念生态道德观,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能够认识自己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的责任。10.为什么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污染范围扩大,生态环境破坏日益严重,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着一个重大战略。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在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11.我国采取了哪些措施控制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

坚持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积极探索环境与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不断完善环境法律、法规,打击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逐步提高环境保护的技术水平,不断调整和改善经济结构,实施大规模生态恢复工程,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治理重点地区的环境和生态,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第六单元漫步地球村第十七课战争与和平

1.战争给人类带来的严重危害?

战争对人类生命造成极大的摧残和伤害;战争消耗大量的资源,造成可怕的环境污染;战争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威胁战区居民的生命与安全甚至人类的生存;战争造成极大的财产损失,严重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战争尤其对少年儿童生命健康、教育成长、亲人家庭造成巨大摧残;等等。2.和平对人类社会有哪些意义?

和平的世界才是美好的世界,和平的世界才是人类栖息的家园。只有维护和平,人民才能幸福,人类社会才能文明发展。3.人类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哪些不懈的努力?

世界各国领导人、各种国际组织与志愿人员为人类共同创造和平、美好的未来而呼吁、奔波,他们无私地奉献者,甚至为和平付出了生命。为了维护世界的持久和平,建立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国际社会做出了多方面的努力,多年来,联合国在协助解决国际危机和解决长期冲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4.了解在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中发挥积极作用的国际性组织

联合国、无国界医生(MSF)、国际红十字会等。5.为何要不懈努力地维护世界和平?

战争给人民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威胁,维护世界和平、拒绝战争是世界人民共同的心愿。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局势趋向缓和,但局部战争一直没有停止,威胁和破坏世界和平的因素,如核武器扩散、恐怖主义、霸权主义等依然存在,争取和维护世界和平仍需要世界人民的共同努力。

第十八课东西南北

1.今时代的主题是什么?

和平与发展。

补充:a和平与发展的关系?

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世界和平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各国的共同发展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2.造成一些国家贫困的原因是什么?

恶劣的自然条件和自然灾害是造成一些国家落后的主要原因;

8

战争和动乱、一些国家在历史上长期饱受殖民国家侵略扩张和殖民掠夺也是重要原因;教育和科技相对落后、资金短缺又进一步制约了经济发展,导致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进一步扩大。3.贫困和落后的危害?

贫困和落后让世界贫困人口受到饥饿、疾病的威胁,其基本生存权和发展权受到严峻的挑战。贫困和落后也是导致国际形势动荡不安的一个重要因素。贫富悬殊不断扩大,直接威胁到世界各国的稳定,严重阻碍着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4.为消灭贫困,各国应做出怎样的努力?

消除贫困,是全人类共同的任务。国际社会必须合作,才能实现共同发展。①世界各国要消除贫困,共同致力于实现全球协调、平衡、普遍发展,首先需要发展中国家进行大胆改革,承担其发展本国经济的主要责任。②同时,国际社会要加强交流,扩大互利合作,尤其需要发达国家承担起应有的义务和责任,提高发展中国家的自我发展能力。③世界各国、各地区必须携起手来,促进全球经济一体化,促进全人类的共同发展,才能最终实现消除贫困的目标。④在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中,努力实现各国之间的互惠、共赢和共同繁荣,共同建立和维护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5.人类所面临的严峻挑战?

核武器扩散、恐怖主义、霸权主义依然存在;建立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仍需努力;贫困仍然是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人类面临严峻人口、资源和环境形势;需要努力建立和维护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

6.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有什么影响?

经济的全球化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增长,为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发展的良机,同时也加剧了国际竞争,是竞争愈加激烈和残酷。各国在分享全球化的成果时,相对而言,发达国家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占有较大的优势,而发展国家要获取同样的利益,则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7.在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中,各国应该怎么做?

在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中,最重要的就是在平等、公正、合理的基础上,实现各国之间的互惠、共赢和共同繁荣。各国要共同遵循国际法律规则,规范自己的经济行为,共同建立和维护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

第十九课天涯若比邻

1.什么是“文化”?

文化是人类进步的结晶,包括文学、艺术、建筑、音乐、习俗、节日等器物、制度、观念多方面。文化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不同的风俗习惯、服饰、民俗风情、建筑风格等都是不同民族和国家传统文化的具体体现。2.世界三大宗教?

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3.传统文化是民族的根,我们应尽力保护。你怎么看?

中国拥有灿烂的古代文明和悠久的历史文华,拥有强大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人文传统。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我们在世界文化融合的洪流中保持自己的个性与特性,凸现独特的魅力。

4.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人们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相处时,应持什么样的态度?

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人们要和睦共处,必须加强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促进彼此之间的相互了解和相互理解。尊重彼此的文化,以平等的态度进行交流与对话。

5.在中外文化交流过程中,如何对待不同文化的碰撞与接触?

不同文化的碰撞和接触中,一方面,不断地产生不同文化的相互摩擦或冲突;另一方面,也使不同民族间的文化相互交流、借鉴。世界文化正是在多种文化的碰撞、交流和交融中,相互汲取营养,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我们应以世界的、开放的眼光,尊重每个民族文化的传统和个性,促进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共同繁荣和发展。

第二十课世界舞台上的中国

1.中国为维护世界和平所进行的努力?

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高举和平、合作和发展的旗帜,在国际社会中履行着一个大国的责任,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共同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1)中国派遣维和部队完成联合国的维和任务。自1990年以来,中国先后向联合国10个维和任务区派出1450人参与维和行动。(2)我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积极地与世界各国建立友好关系,同绝大多数邻国通过和平谈判解决了边界问题。(3)中国制定了裁军和军控方面的政策,对国际安全做出承诺,并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裁军。

2.中国为世界经济发展所做的贡献。

我国经济是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经济连续20多年的高速增长,对世界经济产生了积极影响;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歌曲,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合作,有力推动了各国之间的对话与合作;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政府积极推动与国际社会在扶贫领域的合作料六,为世界范围内缓解和消除贫困作出了贡献。

3.青少年学生应该为人类和平与发展做些什么?

树立培养开放、平等、参与的国际意识,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各国共同发展而努力。作为未来的主人,青少年要吸取前人的教训,尽最大的努力为人类的和平做贡献。以积极的心态关注世界和平与发展。积极行动,主动参与,伸出我们的援助之手,给世界人民以力所能及的关怀。

4.人类要和平、发展,应如何相处?

必须学会理解、沟通与共处。必须学会接纳多元文化,学会尊重各民族的文化习俗,互相理解、彼此沟通。只有这样,才能建立一个互相宽容、互相合作、互相给与的世界。

补充:世界不能缺少中国,中国也需要世界,开放的世界需要有开放意识的青年一代。

第七单元新的旅程第二十一课时间的足迹

1.从“成长日记”中,我们感受到了什么?

成长,是知识的增加,也是能力的发展;是身体的成长,更是心理的成熟;是经验的收获,也是理智的成熟、情感的丰富,更是友谊的收获、责任的承担和理想的形成。

2.初中阶段你有哪些收获?取得这些收获靠的是什么?

(1)略。(2)靠个人的主观努力;离不开他人的关心和帮助,我们的每一点进步,都凝聚着无数人的关爱;离不开社会的支持,个人的发展与祖国的前途息息相关。我们的家乡和祖国,我们的党和人民,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3.我们身边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说明了什么?我能为社会发展做些什么?

略。

4.回顾与学校、家乡、祖国和世界共同成长的历程,你有着怎样的感受?

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的支持,个人的发展与祖国前途息息相关。我们庆幸生活在改革开放的年代、和平与发展的环境中。我们热爱家乡、祖国、热爱我们的党和人民;社会的变化和发展影响和改变我们的生活,也在影响着我们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我们为民族的腾飞而自豪,对祖国的强大充满信心,也逐步感觉到自己肩上开始有了沉甸甸的责任和使命。

第二十二课第一次选择

1.决定一个人作出职业或学业选择的因素有哪些?

兴趣爱好、能力特长、性格类型等是非常重要的内在因素,人的生活环境、机会等则构成了外在因素。2.在作出选择时,我们应考虑哪些因素?

我们要从实际出发,直面差别,作出理性的选择。在做选择的时候,既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又要根据自己的优势特长,从实际出发,扬长避短。在设定自己未来方向的时候,要全面考虑自己的客观情况,注意取长补短,努力做自己最喜爱也最擅长的事。在选择时还需考虑个人所处的环境条件,以及客观的社会需要。根据客观条件或机会的不同做出选择。

补充:我们要有勇气自己做出选择,并且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在做出合理选择时,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在做出错误选择时,从中吸取教训,提高选择能力。只有这样,我们的选择才会更为明智,人生才会不断地进步。

3.如何正确看待升学和就业?

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不管是升学还是就业,都同样有发展、有前途。不论升入哪所学校,不论选择哪种职业,都是实现自我价值、服务社会的一种方式。无论在那所高中,都有可能取得好成绩,都应该珍惜机会,努力学习。走上社会,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有可能获得成功,都应该谦虚好学,诚信敬业,开拓创新。4.确定职业理想时会考虑什么因素?

自己的特长、爱好、社会的需要等。5.怎样看待人生的第一次选择?

人生的选择不是一次性的,也不是唯一的,一次选择的结果并不能决定终身;只要努力,把握机会,不断进取,努力向上,每个

9

人都有可能成功。虽然我们现在面临的是一次重要的人生选择,但不是唯一的一次。不管选择升学还是就业,选择普通高中还是重点高中,这些都是我们无数个人生选择的开始。在我们未来的生活中,还有很多机会和选择在等待着我们。6.怎样才能成为行业中的“状元”?

无论从事什么工作,只要付出努力,就有可能成功;无论在哪个领域,只要肯钻研,都有成功的机会。7.如何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择业观?

我国现代化建设,既需要大批的高科技人才,也需要大量具有一技之长的高级技术工人和高素质的新型农民。不管什么职业,只要是社会需要的,就有价值。展望未来,我们除了考虑自己的愿望和条件之外,更应该结合社会的需要做出正确的选择。

第二十三课走向未来

1.理想对人生发展和幸福的重要意义?

一人的理想有多高远,他的人生就会有多精彩。青少年时代如果能理智地思考自己的理想,设计自己的人生,对我们的一生幸福具有重要意义。

2.如何才能确定正确个人志向?

在确定个人志向时,应把个人的发展与祖国的命运、人类的前途结合起来,把自我的需要和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把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结合起来,这样的人生才是真正有意义的人生。3.理想与现实的辩证关系?

(1)理想与现实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一对范畴。(2)理想和现实的对立在于:理想来源与现实,是现实的升华,现实是向目标进取的立足点和出发点;理想不等于现实,理想高与现实。(3)理想与现实的统一在于:现实孕育着理想,是理想的基础,在一定的条件下,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4)将理想转化为现实的条件是艰苦奋斗,积极实践。理想的实现过程就是改变现实的过程。4.如何才能实现理想?

理想的确立和实现都必须以现实为基础。在实现理想时,首先,面对现实中可能遇到的障碍,不要轻易向现实低头,放弃自己的理想,而要勇于创新,改变现实;第二,我们要根据现实条件的变化,适时地改变策略,适应形势;要使理想变为现实,就需要脚踏实地地走每一步路;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是可以一蹴而就的;理想的实现需要不懈的追求、努力与奋斗。补充:

实现自己的理想需要我们对自己的人生做出怎样的规划?

实现理想,需要对人生做出规划,这个规划要尽可能长远,这样我们就不会在人生的某个阶段因为找不到目标而迷失方向;这个规划还要尽可能具体,要把它分解为若干个阶段性目标,这样一步步付出努力,就能实现理想。

5.如何正确看待实现理想征途上的困难?

遇到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困难面前地下头,丧失斗志。人生难免有起伏,没有经历过挫折磨练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我们要勇于克服困难,为实现理想而奋斗。补充:

a最高理想和共同理想之间的关系?

我们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实现共同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必要准备和必经阶段;实现最高理想,是实现共同理想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的。

b无论是实现共同理想还是实现个人理想都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九年级政治 问题知识归纳 教科版》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九年级政治 问题知识归纳 教科版: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九年级政治 问题知识归纳 教科版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673691.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