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7下总结
一、单项选择题1.(201*??江津中考)新中国建立后,人民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现在人民解放军包括以下哪四个军种()①陆军②通信兵③空军④海军⑤装甲兵⑥第二炮兵A.①②④⑥B.①③④⑥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2.201*??武汉学业考试)现在,我国已同100多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我们的朋友遍天下”。在中国政府制定的外交原则、政策和战略中,奠定新中国外交事业基础的是()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中国永远不称霸的政策C.不与任何大国结盟的战略3.(201*??广州中考)201*年是周恩来同志诞辰112周年,下列属于周恩来参与的重大活动是①黄埔军校②南昌起义③秋收起义④重庆谈判⑤万隆会议A.②③④⑤B.①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④⑤4.(201*??梧州中考)1972年2月,周恩来总理和美国总统尼克松在北京机场握手时说:“你的手伸过了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二十五年没有交往了啊!”这句话表明了A.中美两国关系的“坚冰”开始“融化”B.中美两国正式建交C.中美两国领导人亲密无间D.中美两国消除了矛盾5.(201*??贵阳学业考试)上海,自近代以来作为国际化的大都市,见证了许多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事件。以下史实与这座城市相关的有①中共一大的召开②《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③201*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的召开④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6.(201*??无锡中考)1970年4月24日,在神州大地无数地方的人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目睹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伴随着《东方红》的悦耳曲调划过夜空。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A.神舟1号B.神舟5号C.东方红1号D.神舟7号7.(201*??泉州中考)他“感动中国”,也“感动世界”,“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他是8.(201*??南宁中考)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为了帮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重返校园,中国青少年基金会发起实施了一项着眼于未来、造福于后代的伟大工程,这就是A.阳光工程B.希望工程C.211工程D.幸福工程9.(201*??宁夏中考)有关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成就展内容先后排序正确的是①西藏和平解放②基本完成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③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积极筹办上海世博会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实现伟
大的历史转折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①②④③D.③④②①10.(201*??龙岩学业考试)下列最能说明我国目前城乡居民生活发生显著变化的是A.以大米为主食B.肉禽蛋奶得到了充分的保证C.牛奶面包代替了稀饭馒头D.食品在总消费中的支出比例下降二、非选择题11.(201*??青岛学业考试)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72年2月,尼克松乘坐的飞机缓缓降落在北京机场,尼克松走下飞机舷梯,离地面还有三四级台阶时,就向前来迎接的中国总理周恩来伸出手。两位领导人紧紧握手达一分钟之久。周恩来诚挚地说:“总统先生,你把手伸过了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啊!”尼克松也动情地说:“我感到很荣幸,终于来到了你们伟大的国家。”材料二不同时期中美领导人的握手(如下图)请回答:(1)材料一中提到中美之间“25年没有交往”,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中美两国签署了哪一重要文件?(2)除中美关系外,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外交事业还取得了许多重大成就,请列举两例。(3)材料二中的三幅照片记录了中美两国领导人在不同时期的会晤,对其中反映的信息,最恰当的理解是A.中美友好是历史发展的主流,符合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B.美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中国畏惧美国而与之交往C.中国的国际地位迅速提高,美国的霸主地位岌岌可危D.中美友好源远流长,近现代史上从没有过摩擦和对抗(4)中美之间的关系,从几十年的敌对恢复到邦交正常化,由此你能得到什么认识?答案:(1)主要原因:美国对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长期实行敌视政策。文件:《中美联合公报》。(2)成就: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中日建交等。(3)A(4)认识:外交政策应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而变化;外交政策的发展变化必须符合国情;外交政策的制定必须符合国家利益;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等。(言之有理即可)目录框图巧构建中考零距离单元评价检测框图巧构建中考零距离单元评价检测目录目录框图巧构建中考零距离单元评价检测目录框图巧构建中考零距离单元评价检测目录框图巧构建中考零距离单元评价检测框图巧构建中考零距离单元评价检测目录目录框图巧构建中考零距离单元评价检测目录框图巧构建中考零距离单元评价检测
扩展阅读:七下历史总结
一、建立: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
条件:北方民族大融合的出现;北方农业的恢复和发展;隋文帝加强军队建设等,南北统一条件成熟。
二、统一:589年隋灭陈,统一中国。三、建设:
①兴建两都。即:大兴城、东京洛阳城,是当时世界上闻名的大都市。
②广建仓库。隋在两都和地方设仓库,有洛口仓、含嘉仓等,积蓄之多,前所未有。③开通运河。605年隋炀帝下令开凿,是世界上最早最长的运河。对南北经济文化交流起很大作用。④修筑驰道。隋炀帝为巡游而建。客观上改善了北方交通状况。四、灭亡:隋炀帝暴政,引发农民战争,618年隋朝灭亡。
第二节唐朝的开国和盛世
一、开国: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几年后,基本统一全国。二、盛世:
①原因: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反复强调“存百姓”的思想;调整统治政策,励精图治,出
现“贞观之治”的局面。
②唐太宗的主要政绩
A.政治方面
知人善任,虚怀纳谏。用人不避仇怨,不拘门第、民族,兼收并用,“量才受职”;善于纳谏。革新政治。在隋制基础上,进一步革新完善制度。
B.经济方面
轻徭薄赋,劝课农桑。减免租税,兴修水利,促进生产发展。戒奢从简。力倡节约,禁止地方官进贡奇珍异宝。C.文化方面:兴科举,以儒为师。大办学校。
③武则天统治时期重视发展农业,破格用人,注重发展科举制度,创立“自荐”求官制度。④唐玄宗前期主要政绩
A.政治方面:选贤任能,改革吏治。选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的人任宰相;精简官吏,定期考核等。
B.经济方面:大力发展生产。C.军事方面:实行募兵制。
D.思想文化方面限制佛教。裁汰僧尼,禁建新佛寺。大兴文治。发展科举,设集贤院。励精图治,出现了“开元盛世”的局面。
第四节隋唐制度的革新
一、政治
①三省六部制度由确立到完备。隋文帝时,在中央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度;唐朝时,进一步完备,是中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一制度。
②科举制度由创立到完善。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形成。经唐初几代皇帝的不断改进一步完善。科举制的创立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这一制度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
二、军事:从府兵制到募兵制
1、朝沿用前代的府兵制,并加以改革。隋文帝时,使府兵制与均田制相结合,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有益于国家的统一、富强和民族融合。
2、唐太宗时进一步调整和健全了府兵制。唐玄宗为增强军事力量,实行募兵制。后导致军阀形成和地方军阀割据势力形成。三、经济
①沿用北魏以来的均田制。在赋役制度上又沿用了北魏以来的租调制。隋后期,以庸代役制开始部分推行。
②唐朝在隋的基础上,以轻徭薄赋的思想改革赋税制度,实行租庸调制。唐后期,为解决财政困难,780年实行两税法,这是我国封建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和进步。
第五节隋唐社会经济
一、原因
①国家统一、强盛、交通发达,陆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比较畅通。②两朝统治者,推行轻徭薄赋、劝课农桑的政策。③国内各族交往密切,互通有无。
④两朝政府对外政策采取较为开放的政策,中外经济交往频繁。二、表现及特点
1、农业:
①江南地区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水稻产量大面积提高;安史之乱后,我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②农田灌溉的发展和农具的改进。(曲辕犁、筒车)③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提高。2、手工业:①产地分布广。(丝麻织品、瓷窑、铁)②生产规模大,产量多。③分工细,品种繁多,有不少新产品。④技艺水平高,且融入外国的风格。(冶铸业、造船业)
3、商业:
①商人的足迹遍及全国,交通要道土还有接待客商的店肆。
②隋仍铸五铢钱,唐高祖下令“废五铼钱,行开元通宝”。此后,开元通宝成为唐朝通用货币。
③市场发达。有固定交易场所市;政府设官员管理物价和税收;出现最早的银行雏形;唐后期,在一些城市里有夜市;广大农村有定期举行的草市。
4、城市:
①两朝长安和洛阳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全国商业和国际大都会。②长江流域以扬州、成都为东、西的两个中心;唐后期又成为著名的工商业城市。5、社会生活:出现兼容并蓄,多姿多彩,较为开放的社会风气。
第六节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对外关系一、概况
民族关系:边疆地区少数民族的发展:北方的突厥、回纥、棘褐;西南的吐蕃、南诏等民族先后建立政权。开发了祖国边疆地区。二、唐与边疆地区少数民族的关系
①唐前期统治者,推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设置机构,加强对各少
数民族地区的管辖。
②主要途径:贸易往来、文化交流,设置督、府;册封、和亲、结盟。一、对外关系:对外交通发达:陆路、海路。
二、唐与朝鲜、日本、东南亚、印度半岛各国、中亚、西亚、欧非各地的交往。
第七节隋唐时期的文化繁荣
一、原因:
①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对外开放。
②对中国各民族文化和外国优秀的文化兼容并收。③对历代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二、概况:科学技术:雕版印刷术、火药、天文、医学、建筑。
1、思想:佛教、道教、伊斯兰教、景教;韩愈推崇的天命论;柳宗元和刘禹锡的唯物论思想。
2、教育:重视发展教育,专业性的学校出现,私人讲学盛行。3、文学:
初唐诗人:陈子昂
盛唐诗人: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王维边塞诗人:高适、岑参
最高成就诗人: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中唐诗人:自居易晚唐诗人:杜枚、李商隐
4、艺术:石窟艺术、绘画、书法、乐舞等。第五章
第二节北宋建立和中央集权制度加强
一、建立:960年,赵匡胤,定都东京。二、979年,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三、中央集权的强化1、目的: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2、措施:①集中军权。②集中行政权。③集中财权和司法权
3、影响:①铲除藩镇割据基础,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定。②官员冗滥,财政开支庞大。③军队战斗力下降。④财政困难。四、科举制发展
1、表现:考试分为乡试、-省试、殿试,严格科举考试程序。2、意义:扩大了政权基础,加强中央集权。
第三节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和改革
一、社会危机:①土地兼并严重。②冗官、冗兵、冗费。
③农民的反抗斗争。④辽、西夏的威胁。⑤改革目的:摆脱危机、巩固封建统治。
二、庆历新政
1、时间:1043年,范仲淹主持。
2、内容:严格官吏升迁考核制度。限制官僚子弟及亲友通过恩荫做官。加强各级长官的保举和选派。裁并州县,减轻徭役。严肃中央政令,取信于民。3、失败:触犯保守派官僚的利益,遭到他们的阻挠。三、王安石变法
1、时间:1069年,王安石主持。
2、内容:①理财措施;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②军事措施:保甲法;将兵法;教育措施;③改革科举制度:整顿太学
3、失败:触犯大地主、大官僚利益;用人不当,出现危害百姓现象,新法被废。4、评价:①增加财政收入。②军事实力增强。③王安石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
第四节辽、西夏建立和宋辽、宋夏的和战
一、辽的建立:916年,耶律阿保机建都上京。采取“蕃汉分治”。二、宋辽的和战:两次夺取幽云之战。三、渲渊之盟:宋辽对峙局面形成(1005年)。
四、西夏的建立:1038年,元昊,建都兴庆,仿效唐宋王朝建立政治制度。五、宋夏的和战:元昊称帝后,与宋不断交兵,双方损失严重。1044年,双方订立和议,宋夏基本维持和平局面。
第五节金的建立与宋金和战
一、金建立:1115年,完颜阿骨打,定都会宁,推行猛安谋克制。
二、辽和北宋灭亡:①1125年,金灭辽。②1127年,金灭北宋,史称“靖康之变”。三、1127年。南宋建立,后定都临安。
1、南宋初年抗金斗争;八字军抗金,岳飞抗金(1140年,郾城大捷)。2、宋金对峙局面形成:1141年南宋与金议和,史称“绍兴和议”。
第六节元朝的建立和发展
一、兴起: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
二、统一: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1276年南宋灭亡。三、多民族国家发展
1、原因:元朝大一统的出现。
2、表现:①民族融合加强。②黄河流域的契丹人和女真人被称为“汉人”。③新的民族“回族”形成。④西藏成为元朝行政区。⑤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四、元朝的制度
1、中书省:最高行政机关。枢密院:最高军事管理机关。
2、御史台:最高监察机关。机关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3、行省制度:由中央委派官员管理地方。
五、灭亡:1368年,朱元璋派兵攻占大都,元朝灭亡。
第八节五代、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一、特点:封建文化高度繁荣、对世界文明做出巨大贡献。二、科学技术
①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三大发明在宋代有划时代的发展。②建筑:北宋末李诫编写《营造法式》。③沈括的《梦溪笔谈》总结北宋科技成就。④郭守敬创制天文观测仪器和编写《授时历》。
三、思想: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道思想形成新儒学理学。四、教育:书院在北宋兴起,南宋兴盛。五、史学:司马光编撰《资治通鉴》。六、文学宋词繁荣
1、原因:①宋代封建经济进一步发展。②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尖锐。2、代表人物:苏轼、柳永、李清照、辛弃疾。诗歌:陆游的成就最大。
3、元曲杰出代表关汉卿,代表作《窦娥冤》。绘画艺术: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第六章
第一节明朝的建立和专制制度的加强
一、建立:1368年,朱元璋即帝位,定国号为大明,都城应天。二、君主专制加强
①废除丞相制度。②地方实行三司分权。③改大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④《大明律》和特务统治的加强锦衣卫。⑤东厂、西厂。⑥八股取士:明统治者用以钳制知识分子的手段。三、“靖难之役”和营建北京:1399年,朱棣起兵反对建文帝。1421年,迁都北京。
第三节清朝的建立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
一、满洲的兴起和建国①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
②八旗制度兵民合一促进女真社会发展。③1616年努尔哈赤自立为汗,建立后金。④努尔哈赤迁都沈阳,加强对明朝的攻势。⑤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二、清军入关和统一中国
①1644年李自成攻占北京,吴三桂降清。②多尔衮率八旗兵进占北京。③顺治帝迁都北京。④清军南下剿杀农民军。⑤清军灭掉南明,基本上统一中国。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1、从议政王大臣会议到军机处①清初沿用明制,设内阁六部。②保留议政王大臣会议。
③皇权受到议政王大臣会议限制。④雍正设军机处,君主专制到顶峰。⑤乾隆帝时议政王大臣会议撤销。
2、严酷的文字狱:①中国古代的文字狱以清代最甚。②目的是加强中央专制集权。③后果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第四节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一、一条鞭法
①实行:1581年明朝内阁首辅张居正推行。
②内容:将原来的田赋、徭役、杂税。并为一条”。把从前按户、丁征收的役银,分摊
在田亩上。折成银两,按人口和田亩的多寡来分担。
③意义:我国赋役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纳银代役相对减轻农民负担。赋役征银利于农业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二、摊丁人亩
①1669年康熙帝宣布“更名田”。
②1712年清政府规定“滋生人丁,永不加赋”。③雍正帝推行“摊丁入亩”,征收统一地丁银。④人头税废除对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三、农业生产的发展
①棉花种植由江南推向江北。②引进新品种玉米和番薯,粮食总产量大幅度增加。③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形成专业生产区域。四、手工业的进步
①生产工具革新提高质量效率,出现。纱绸机”。②生产技术提高增加产品种类。双色套印技术传播。③分工日益细密,促进地区或行业新的社会分工。④生产规模扩大,产量大幅度提高,如广东冶铁。五、资本主义萌芽
①明朝中后期江南纺织业形成独立的手工工场。②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出现。③清代资本主义萌芽继续发展,部门和地区增多。
④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农民购买力低。商人买房置地。关卡多税重限制规模。闭关政策。
六、商业的繁荣
①国内市场扩大,品种达到两百余种。②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③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商贸城市。④全国出现数十座较大的商贸城市。
⑤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工商业市镇蓬勃兴起。七、对外贸易状况
①闭关政策:禁止国人出海贸易,限制外商来华贸易。②中国的出口商品仅占市场商品总量3%左右。③对外贸易份额极小,难以促进工商业发展。④由于长期与世隔绝,中国落在世界潮流后面。
第五节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一、同蒙古地区关系
①明初草原上的蒙古族分为鞑靼和瓦刺等部,各自为政。②明中期瓦刺威胁北疆,骑兵曾直抵北京城下。③明后期鞑靼首领俺答汗与明朝修好,两族和平数十年。④明末清初蒙古分为漠南、漠北、漠西三大部。⑤清采取“联蒙制汉”方针,三部先后归属或臣服清。⑥17世纪中期漠西蒙古准噶尔部势力渐强,占据天山南北。⑦1757年清军粉碎准噶尔贵族割据势力,统一天山北路。⑧清设乌里雅苏台将军和参赞大臣直接掌管蒙古军政大权。二、同新疆地区关系①1757年天山南路回部贵族大小和卓兄弟发动叛乱。②清军平定叛乱。1762年设伊犁将军,统辖新疆地区。③1771年渥巴锡率领漠西蒙古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四、同西藏地区关系
①明称西藏地区为乌思藏,设卫所任用藏族人担当官吏。②明建立僧官制度,由朝廷任免,法王是最高僧官。③整个明代西藏各教派势力都一心拥护中央政府。④清入关前,黄教领袖五世达赖统一全藏。⑤顺治帝和康熙帝分别赐封五世达赖和五世班禅。⑥确定此后历世班禅和达赖必须经过中央政府册封的制度。⑦雍正时期设置驻藏大臣,标志中央政府对西藏管辖的加强。五、西南地区的1、“改土归流”:
①明朝在西南任用少数民族首领担任土司长官。②永乐年间贵州成为省一级行政单位。
③取消土司衙门,改派流官直接统治,即“改土归流”。④康熙帝平息三藩之乱为大规模。“改土归流”创造条件。
2、“改土归流”的意义:加强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统治。改变当地落后和割据纷争状态。促进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六、台湾府的设置:
①1683年清廷命福建水师提督施琅进军台湾。②澎湖之战郑克填投降,台湾纳入清朝版图。③1684年清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④台湾府设置的意义:加强同祖国大陆联系。促进台湾开发。巩固祖国海防。七、清朝的疆域:
①四至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勒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南包南海诸岛。
②行政区划:省、将军辖区、办事大臣辖区和蒙古盟旗等。③各级官吏:总督、巡抚、将军、办事大臣。④中央设置理藩院,掌管少数民族事务。
⑤50多个民族均为祖国的巩固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第六节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
一、郑和下西洋
①目的: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诸国联系、满足统治者需求。②概况:先后七次,30多国,最远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③意义:主动外交、规模空前、世界航海事业先驱。④缺陷:不计经济效益,造成巨大负担。二、华侨开发南洋
①唐朝开始,东南沿海一带很多人到南洋诸岛谋生。②郑和下西洋后,更多的中国人迁徙到南洋各岛定居。③带去生产技术和工具,开林、采矿、育胶。④同当地人民一起,对南洋的开发作出了巨大贡献。三、戚继光抗倭
①元末明初,倭寇骚扰我沿海(日本的武士、商人、海盗)。②明中期,罢市舶、严厉限制私人海外贸易。③中国奸商与倭寇勾结,共同抢掠分赃,倭患严重。④戚继光浙东抗倭,台州九战九捷取得重大胜利。
⑤1561年戚继光赴闽、粤与俞大猷合作连续重创倭寇。⑥1565年东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肃清,戚继光万古流芳。四、葡萄牙殖民者租占澳门
①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暂借地晾晒”获准。②后买通澳门守将租借澳门为暂居贸易地。③此后修炮台设机构驻军队,强行租占澳门。④明政府始终掌握澳门的领土主权。五、郑成功收复台湾
①明末,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台湾。
②1661年,郑成功在台湾登陆,1662年打败荷兰殖民者。③1662年,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④郑祖孙三代在台发展农商,提倡文教,保境安民。六、雅克萨自卫反击战
①明清之际,俄国强占我雅克萨和尼布楚等地。②为捍卫边疆,康熙帝组织自卫反击战。
③1685与1686年两次雅克萨之战,俄军伤亡惨重。被迫同意谈判(平等条约)。④《尼布楚条约》1689年中俄代表在尼布楚签订;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平等的第一个中俄边界条约。
第七节明清时期的文化
一、科学技术的新成就二、古典科技巨著的涌现
①李时珍《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
②徐光启《农政全书》介绍农学成就、建立农学体系、介绍欧洲水利技术。
③徐霞客《徐霞客游记》:地理学巨著。④宋应星《天工开物》:“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三、理学的演变
①明初。程朱理学盛行。②明中叶,王阳明创立心学。
③理学由客观唯心向主观唯心演变,走向极端。四、进步的思想家
①李贽(明后期):我国反封建的思想先驱。②黄宗羲(明末清初):猛烈抨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③顾炎武(明末清初):《天下郡国利病书》。④王夫之(明末清初):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五、明清小说
①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小说。②施耐庵的《水浒传》: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③吴承恩的《西游记》:具有浓郁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④曹雪芹的《红楼梦》:我国古代最优秀的长篇小说。⑤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我国古代优秀的讽刺小说。⑥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我国古代优秀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六、类书、从书1、类书
①《永乐大典》:明成祖时解缙主持编纂。全书两万多卷。②《古今图书集成》:清代官修类书。我国现存最大的类书。2、从书
《四库全书》:①清代纪昀主持编纂的我国最大的一部丛书。②分经史子集四大类,收录典籍3400多种。③对保存文化遗产贡献很大,但禁毁书籍很多。七、西学东渐
①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宣传科学知识,进献《坤舆万国全图》。②其他一些传教士来华,为中西文化交流作出突出贡献。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历史7下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历史7下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历史7下总结》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674741.html
- 上一篇:九年级语文学科教学工作总结
- 下一篇:(七下)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