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临床医学概论总结普外科

时间:2019-05-29 07:52:53 网站:公文素材库

临床医学概论总结普外科

乳房疾病1.急性乳腺炎病因:乳汁淤积;细菌入侵(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表现:红肿热痛肿块;全身症状;脓肿治疗原则:应用抗生素,脓肿形成时切开引流、引流乳汁使通畅。2.乳腺囊性增生病病因:内分泌失调。乳腺实质内女性激素受体质和量的异常。诊断:乳房胀痛与与月经同步,呈局限性小结节,触诊显示结节圆韧,有触痛,有溢液,但腋下淋巴结不大治疗原则:对症治疗,服用中药,治则为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3.乳腺癌临床表现:早期为无痛、单发小肿块。“酒窝”征、乳头内陷或牵向一侧、“桔皮”征,转移(肺、肝、骨)途径1直接转移2淋巴转移3血性转移。

3)治疗:手术治疗是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辅助治疗手段有:化学药物、内分泌、放射、免疫和生物。病理分类:非浸润性癌,早期浸润性癌,浸润性癌,浸润性非特殊癌乳腺癌分期:O(肿块OCG不显影

结石直径超过2~3cm合并瓷化胆囊

合并糖尿病者在糖尿病已控制时有心肺功能障碍者

胆总管探查术:指征。

三联征(97%)、扪到结石(99%)或造影有结石(85%)、胆管>15mm(35%)。步骤:(造影)→穿刺→切开→取石→下端通畅→冲洗→胆道镜检查→置T管→造影。2.急性胆囊炎1)临床表现:

可突然发病,也可逐渐起病。

腹痛:油餐或午夜发病,右上腹痛持续性阵发性加剧,向右肩背放射。恶心、呕吐:吐出胃内容及胆汁样物。发热:38.3℃~39.4℃,一般无寒战。

腹部体征:右上腹腹膜刺激征、肿大胆囊、Murphy征。黄疸问题:一般无。炎性胆囊或哈氏袋内结石压迫胆总管可有黄疸,结石入胆管也可黄疸。2)治疗:一般治疗:水电、抗生素、解痉止痛。

手术疗法:①胆囊造瘘术:适应证:医院条件、医生技术、病人条件。②胆囊切除

3.肝外胆管结石

1)临床表现:典型者为胆道三联征(Charcot征)。

腹痛:剑突下绞痛、深压痛,多无反跳痛和肌紧张。肝区有叩痛(肝小胆管炎)。寒热:感染逆行向上,细菌和毒素经肝窦状隙入血循环。

黄疸:发病后12~24小时出现。其它表现:恶心、呕吐、大便呈陶土色、尿呈茶色。2)治疗:

胆总管切开取石加T管引流术。胆肠吻合术。

Oddi括约肌成形术。

经内镜下括约肌切开取石术。4.肝内胆管结石

1)临床表现:症状:肝区胀痛不适,急性发作期可出现畏寒、发热或寒战高热,双

侧肝管阻塞:黄疸,可并发胆源性肝脓肿。

晚期:肝硬化、门脉高压。体征:肝不对称肿大,肝区叩痛。2)诊断:临床表现;US;PTC、CT

3)治疗:手术:①高位胆管切开取石②胆肠Roux-en-Y吻合术③去除肝内感染性病灶

中西医结合治疗:

残石的处理:

5.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1)临床表现:Reynolds五联征:腹痛、寒热、黄疸、休克、神经精神症状。2)治疗:原则:紧急手术解除胆道梗阻,减压引流。

术前准备。胆总管切开减压,T管引流。PTCD、ENAD。6.胆道蛔虫病1)临床表现:

腹痛:阵发性,突发忽止,转辗不安,痛止时平息如常,“症征不符”。黄疸。寒热。

2)治疗:非手术:镇痛;解痉;利胆;驱蛔;抗感染手术适应证:死虫(ERCP);重症感染

结肠癌

1.临床表现:取决于肿瘤的部位、大小和转移情况。

排便习惯与粪便性状的改变;腹痛;腹部肿块;肠梗阻症状;

全身症状

右半结肠癌:以全身症状、贫血、腹部肿块为主要表现。肠梗阻出现时间晚。

左半结肠癌:以大便习惯改变、脓血便和肠梗阻为显著。血便易误诊为痔,且这些病人常合

并有痔。脓血便和直肠刺激症易误诊为慢性菌痢或肠炎。诊断中要注意指检。

2.诊断:

早期症状多不明显。

凡40岁以上,出现下列症状者,应视为高危人群。①Ⅰ级亲属有结直肠癌史者;

②有癌症史或肠道腺瘤或息肉史;

③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

④以下五种表现具二项以上者:粘液血便,慢性腹泻,慢性便秘,慢性阑尾炎史及精神创伤史。对高危人群或对疑为结肠癌者,行X线钡剂灌肠或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检查,以及纤维结肠镜检查,不难明确诊断。

血清癌胚抗原(CEA)值约60%的结肠癌病人高于正常,但特异性不高。可用于术后判断预后和复发。3.治疗:

原则是以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疗法。

结肠癌根治术的切除范围包括癌肿所在的肠襻及其系膜和区域淋巴结。

腹部损伤

1.临床表现实性脏器与空腔脏器损伤的特点肝→出血、胆汁→休克、腹膜炎

实质脏脾→出血→休克移动器损伤肠系膜→出血→休克浊音胰→出血少、胰液→腹膜刺激征空腔脏器→腹膜刺激征→胃肠道症状

2.诊断最重要是了解受伤史和体格检查。

1)有无内脏损伤?腹部闭合性损伤诊断中最关键的问题。出现下列情况应考虑腹内脏器损伤

腹痛严重,呈持续性,并进行性加重趋势,伴消化道症状者;

早期出现休克征象者(尤其是出血性休克);有明显腹膜刺激征者;

有气腹表现者;

腹部明显胀气者,肠蠕动明显减弱或消失者;腹部出现转移性浊音者;有便血,呕血或血尿者;直肠指检发现前壁有压痛或波动感,或指套染血。2)什么脏器受到损伤?

恶心、呕吐、便血、气腹者多为胃肠道损伤;

有排尿困难、血尿、外阴或会阴牵涉痛者,提示有泌尿系统损伤;

有膈面腹膜刺激表现(同侧肩部牵涉痛者),提示上腹脏器损伤,其中尤以肝、脾破裂多见;有下位肋骨骨折者,提示有肝、脾破裂可能。3)是否有多发性内脏损伤?多发性损伤合并伤

4)诊断遇到困难,应进一步采取以下措施:

a.必要的辅助检查:实验室;US;X线;CT;诊断性腹腔穿刺术和腹腔灌洗术→血、胆、肠内容,RBC>100×109/L或WBC>0.5×109/L或淀粉酶>100Somogyi;腹腔镜检查)。b.进行严密观察:观察期间的治疗(输血补液,防治休克;用广谱抗生素以控制感染;禁食、胃肠减压以消除腹胀;营养支持)。

3.诊断性腹腔穿刺术和腹腔灌洗术诊断正确率高,操作简单,创伤小。

方法:腹穿抽出不凝血实质性脏器破裂出血。穿刺液淀粉酶增高胰腺损伤。必要时重复穿刺或腹腔灌洗术。

4.内脏损伤的治疗原则

一时不能确诊有无内脏损伤时,应严密观察;

怀疑有内脏损伤应及早行手术治疗;

有多处损伤应先治疗对生命威胁大的损伤;

怀疑有出血,应输血补液;内脏损伤应及早应用抗生素。5.手术治疗的基本原则

探查次序:肝、脾、胃、十二指肠第一部、空、回、结肠,直肠及肠系膜、盆腔器官、胃后壁和胰及十二指肠二、三、四段。

处理顺序:先处理出血性损伤,后处理穿破性损伤。先处理污染重的,后处理污染轻的。

扩展阅读:临床医学概论总结普外科

乳房疾病1.急性乳腺炎

1)病因:乳汁淤积;细菌入侵

2)临床表现:红、肿、热、痛、肿块;全身症状;脓肿3)治疗:原则:消除感染、排空乳汁。

早期:患侧乳房停止哺乳、通畅乳汁、应用抗生素。脓肿形成:切开引流。

4)预防:避免乳汁淤积,防止乳头损伤,保持其清洁。2.乳腺囊性增生病

1)病因:体内雌、孕激素比例失调。乳腺实质内女性激素受体质和量的异常。2)临床表现:常见于25~40岁的育龄期妇女,绝经者少见。

乳房胀痛:胀痛的特点是呈周期性,常发生或加重于月经前3~5日。

乳房肿块:特点是两侧乳房有多个囊性肿物,肿块呈结节状、大小不一、质韧不硬、边界不清、与皮肤或深部组织无粘连、可推动、腋结不大,肿块多在外上象限,可有乳头溢液。3)诊断:依据疼痛和肿块大小有周期性波动、多发和腋结不大可与乳癌区别。必要时行活检或摄片,尤其对单个、迅速增大的硬块。该病与乳癌可合并存在,应每3月复查1次。4)治疗:原则:对症治疗。

中药:逍遥丸,小金丹,天冬素片。局部切除加病检:有恶性变可能时。单纯乳房切除:年龄较大、乳癌高危者。

3.乳房纤维腺瘤

1)病因:小叶内纤维细胞对雌激素的敏感性异常增高。雌激素是本病的刺激因子。

2)临床表现:主要见于20~25岁的妇女。75%为单发。月经周期对肿块的大小无影响。

肿块多见于外上象限,圆或卵圆形,边界清、质似硬橡皮球的弹性感、不痛、表面光滑、易推动,直径一般在2~3cm。

3)治疗:一经发现,手术切除加病检是惟一的选择。否则肿块会长大,尤其在妊娠期。4.乳管内乳头状瘤1)临床表现:

多见于经产妇,40~50岁为多。75%的病例肿块位于大乳管近乳头的壶腹部(带蒂、有绒毛及丰富薄壁血管,易出血)。少数位于中小乳管内少数位于中小乳管内(常多发,易恶变)。

主要表现是乳头溢液污染内衣,大多为血性液体。疼痛。肿瘤小,一般不易扪及。2)诊断:挤压乳腺组织找到溢乳乳管的开口。乳管造影。乳头溢液脱落细胞检查。如果临床未扪及肿块,则还要考虑乳管受侵犯的乳头Paget病、乳头腺瘤、深部的导管内癌。3)治疗:治疗以手术切除首选。6%~8%可恶变。

可扪及肿瘤时行肿瘤加病变乳管、腺叶切除,送病检。

对年龄较大、乳管上皮增生活跃或间变者,也可行单纯乳房切除术。

5.乳腺癌

1)临床表现:早期为无痛、单发小肿块。“酒窝”征、乳头内陷或牵向一侧、“桔皮”征“桔皮样”改变是淋巴管被癌栓阻塞,形成真皮淋巴水肿,是乳癌晚期的表现。

“酒窝征”是侵及Cooper韧带致其缩短,牵拉乳房相应皮肤出现凹陷。乳头内陷是中央型肿瘤侵犯乳管,乳头牵向一边系周围型肿瘤侵犯Cooper韧带。水肿,溃疡,“橘皮征”,连枷胸。腋结大。

远处转移表现(肺、肝、骨)。

2)诊断:病史:肿块、溢液、月经、家族。体格检查:乳房、腋下,其他转移灶。影像检查:乳癌诊断,转移灶诊断。病理或FNAC检查。

3)治疗:手术治疗是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

辅助治疗手段有:化学药物、内分泌、放射、免疫和生物。

手术切除肿瘤和放疗同属局部治疗手段,而化疗和内分泌治疗属全身治疗。

乳房切除前必须有明确的病理诊断。

手术方式选择:依据病理分型、疾病分期及辅助治疗条件而定。

目标是最大程度的局部和区域清扫,提高生存率。其次才考虑功能及外观。

腹外疝1.定义:

疝:体内的脏器或组织离开其正常的部位,通过人体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点或缺损、孔隙进入另一部位。

腹外疝:腹内脏器或组织连同壁层腹膜,经腹壁或盆壁薄弱点或孔隙向体表突出。腹内疝:腹内脏器异常地进入原有的或病变所致的腹内间隙,如膈疝。2.腹股沟疝1)临床表现:

基本症状:肿块,可复性,直立时出现,平卧时消失。小儿:哭闹。

有痛感和下坠感。用手轻压肿块后肿块可回纳,并可听到肠音。检查者食指或小指尖沿精索和腹股沟管插入外环,嘱患者作咳嗽等增加腹压的动作,指尖扪及冲动感提示斜疝。直疝无冲动感。诊断不难。2)鉴别诊断发病年龄突出途径、部位外形还纳后压内环与精索关系疝环与下动脉的关系嵌顿斜疝儿童、青壮年经腹股沟入阴囊梨形不复出疝在前、精索在后环在动脉外侧易直疝老人经海氏三角、不入阴囊半球仍突出精索在前、疝在后环在动脉内测不易3)治疗:一定要尽早手术治疗

非手术适应证:一岁以下小儿。老年伴严重疾病者。手术原则:关闭疝门;加强或修补腹股沟管后壁3.股疝

1)定义:盆内或腹内容经股环、股管向股部卵圆窝突出称为股疝。2)临床表现:冲动:不明显(疝囊颈小)。仔细检查可发现肿块向上还纳达腹股沟韧带内侧。

嵌顿时:疼痛、肠梗阻、坏死、穿孔。

疝块:耻骨结节外下方,卵圆窝处(腹股沟韧带下方),半球形,核桃大,无症状,胖者更易忽略。股疝的疝囊颈很窄,嵌顿和绞窄的发生率很高(约60%)。

3)手术治疗:McVay或Shoudice;

后入路:又称腹膜外入路,在耻骨结节上方三横指处按皮纹切开,直达腹膜外脂肪层,在该层中作钝性分离显露髂耻束和Cooper韧带。将髂耻束与Cooper韧带缝合,闭合股环口。补片修补阑尾炎

1.临床表现:腹痛:上腹或脐周(下腹、全腹)→右下腹。腹痛与阑尾的位置有关。疼痛原因:①阑尾蠕动阑尾腔梗阻;②反射性幽门痉挛。

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无食欲。取决于:①炎性阑尾的扩张程度;②病人

对神经反射的敏感性。成人多厌食恶心,小儿多吐。半数人有便秘(成人)或腹泻(小儿),盆位里急后重。

全身症状:不适,低热<38℃,穿孔或小儿可有高热。起病时不发热,穿孔前

不会很高。起病时体温很高,诊断可疑。脉轻度加速。持续加速示局限性腹膜炎形成,应早手术。门静脉炎。

体征:右下腹压痛(腹或直肠):位于阑尾根部,不一定在麦氏点,局部有叩痛。盲肠区鼓音。腹膜刺激征:肌紧张、反跳痛、肠音减弱或消失壁层腹膜受炎症刺激的防御反应。肌紧张①重度很紧,无呼吸运动腹膜炎,②中度手触即紧,③轻手深压才紧。注意病人精神紧张否?动作粗否?小、老、孕、胖、弱、盲肠后位,刺激征可不明显。右下腹包块考虑阑尾周围脓肿诊断。结肠充气试验(Rovsingsign);腰大肌试验;闭孔内肌试验:右股内旋(膝向内、足向外);直肠指检2.诊断:右下腹疼痛+压痛!!!

典型症状发生顺序(55%阑尾炎,1/4腹内其它病):腹痛(上腹或脐周)→恶心、呕吐→右下腹痛及压痛→发热→WBC↑。

非典型:①开始即右下腹痛。②弥散痛不转移。非典型症状发生顺序见于45%阑尾炎,在开始怀疑为阑尾炎的病人中有75%最终诊断为其它病。主要见于老人,疼痛不重,局限定位晚。

3.手术治疗:原则上急性阑尾炎一经确诊,应尽早作阑尾切除手术。

手术步骤:寻找阑尾,处理系膜,处理阑尾根部,荷包缝合,包埋残断,盲肠壁水肿的残端处理方法,“8”字缝合后

肠梗阻

1.定义: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或通过障碍。

2.临床表现:梗阻位置越高,全身扰乱越大;梗阻位置越低,局部症状越明显。腹痛:阵发性。①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缺血(绞窄)或伴感染。

②持续性胀痛,无绞痛→麻痹性。

呕吐:①高位→呕吐早、频繁,胆汁样物;②低位→呕吐迟、稀疏,量多、稠,粪臭样物;③结肠→呕吐迟,以腹胀为主;④吐出咖啡样物或血性物→绞窄性;⑤麻痹性为溢出性呕吐。胃内容→胆汁→黄色→棕色→粪臭样

腹胀:①高位→无腹胀,可有胃型;②低位→腹胀明显,有肠型;③不均匀腹胀→绞窄性肠

梗阻;④均匀腹胀→麻痹性肠梗阻。停止肛门排便排气:见于急性完全性肠梗阻。

血性便或果酱便→绞窄性肠梗阻、肠套叠、肠系膜血管栓塞。3.诊断:明确几个问题

1)有无梗阻:根据症状(痛、吐、胀、闭)、腹部体征(波、型、响)及AXR(积气、液平)可诊断。

2)机械性抑或麻痹性:麻痹性梗阻见于腹膜炎、腹部手术后、腹膜后外伤性血肿,患者无阵发性绞痛,早期即有均匀性腹胀、肠音低、AXR大小肠均扩张。3)单纯性抑或绞窄性:肠梗阻诊断中最重要的问题

全身情况:早期出现休克,一般抗休克治疗无效。T↑、P>100/min、WBC↑、代谢性酸中毒。

腹痛:发病急、剧烈、呈持续性阵发性加重,伴腰痛、腹膜刺激征。呕吐:出现早、频繁。

腹胀:腹胀不对称、可扪及固定痛性肿物(肠襻)。肠音消失。

血性液:呕吐物中、大便中、腹穿液中或指检时发现血性液。影像检查

4)低位抑或高位梗阻

高位的特点→频吐、腹胀不明显。

低位肠的特点→腹胀明显而呕吐晚、不频,并可吐粪样物。X线可鉴别。

5)梗阻是否完全:不完全性梗阻的特点是呕吐和腹胀均较轻,X线示结肠内仍有气体存在。4.治疗:原则:解除梗阻、治疗失水、酸中毒、感染和休克等合并症。要强调的是当临床征象已经提示绞窄性梗阻时,则不必费时做影像检查,应迅速进行体液复苏并将病人送手术室手术。

当临床征象或X线平片已经提示单纯性完全性梗阻时,就应该尽早手术探查。粘连性肠梗阻(最常见)

1.临床表现:一般是腹部手术或腹内炎症后的并发症。

患者大多在术后1~2年内发生机械性肠梗阻。可以为单纯性,也可为绞窄性。少数由胎粪性腹膜炎或Meckel系带等先天性因素所致。

2.治疗:对早期术后粘连、结核性、不全性梗阻、单纯性梗阻或广泛粘连者可行保守治疗。

否则(闭襻、绞窄、保守治疗无效),应手术治疗。

肠扭转

1.定义:肠襻沿其系膜纵轴旋转180°以上称肠扭转,为急性、绞窄性肠梗阻。多见于小肠

和乙状结肠。

2.临床表现:

多见于青壮年劳动者。

餐后或劳动后突然腹部绞痛、频吐、很快出现休克。既往无手术史或腹痛史。胸膝位或侧卧蜷曲位。

AXR示空回肠换位或多形态小跨度肠襻。3.治疗:小肠扭转应立即手术乙状结肠扭转

1.临床表现:有慢性便秘史。腹绞痛,吐不著,腹胀著。低压盐水灌肠不能灌入500ml。AXR

的特点是乙状结肠襻极度扩张,其内有两个气液平。钡灌肠见梗阻部呈典型的“鸟嘴样”改变。疑有坏疽者,忌做钡灌肠。

2.治疗:颠簸、手术。

纤维乙状结肠镜下减压:将镜子缓慢推进直致气体和粪液喷出。然后在充分的肠道准备下择期行乙状结肠切除术。

乙状结肠切除、近侧结肠造瘘术:若病人有腹炎体征、全身感染症状、休克或肠镜下发现有血性物或粘膜溃疡,应急诊行液体复苏和乙状结肠切除、近侧结肠造瘘术,以后再考虑二期手术恢复肠道通畅。

肠套叠

1.定义:一段肠管套入其邻近肠腔内而有梗阻。2.临床表现:原发性肠套叠好发于2岁以内的小儿,男:女=2:1,人工喂养者多见。

继发性肠套叠肠腔内多有息肉样肿瘤。

阵发性腹痛、呕吐、粘液血便(果酱样)和腹部腊肠样肿块四大症状或腹痛、血便、腹部肿块三大症状。

直肠指检:可扪及宫颈样套入部及粘液血便(果酱样)。钡灌肠:见钡剂阻于杯口阴影部。

3.治疗:灌肠复位:适用于原发性肠套叠48h内、无腹膜炎和休克者。否则,应手术治疗。

①盐水或钡剂:悬吊1m高,配合腹按摩。②气灌:工具(透视、双腔尿管、血压计),80~100mmHg。

手术治疗:灌肠失败、有坏死可能、继发性。

胆道疾病1.胆囊结石1)临床表现:

无症状的隐性胆囊结石(安静性胆囊结石)。

有症状的胆囊结石:大结石右上腹胀闷、慢性胆囊炎。

小结石脂餐后、夜间平卧后嵌入胆囊管胆绞痛或急性胆囊炎。长期嵌于胆囊管胆囊积液或胆囊积脓。

细小结石进入胆总管成为继发性胆总管结石或经胆总管排除。

Mirizzi综合征:胆囊壶腹部和颈部的较大结石持续嵌顿,可压迫肝总管导致狭窄或胆囊

胆管瘘,以及反复发作的胆囊炎、胆管炎及梗阻性黄疸。

并发症表现:胆管结石、胆管炎、胆源性胰腺炎、胆肠瘘、胆石性肠梗阻、胆囊癌2)诊断:腹部平片:结石影。US:胆囊壁厚、结石影。OCG:充盈缺损。3)治疗:无症状的隐性胆囊结石→观察。

有症状的胆囊结石首选胆囊切除术。手术治疗:下列情况应及时考虑手术治疗:

OCG不显影

结石直径超过2~3cm合并瓷化胆囊

合并糖尿病者在糖尿病已控制时有心肺功能障碍者

胆总管探查术:指征。

三联征(97%)、扪到结石(99%)或造影有结石(85%)、胆管>15mm(35%)。

步骤:(造影)→穿刺→切开→取石→下端通畅→冲洗→胆道镜检查→置T管→造影。2.急性胆囊炎1)临床表现:

可突然发病,也可逐渐起病。

腹痛:油餐或午夜发病,右上腹痛持续性阵发性加剧,向右肩背放射。恶心、呕吐:吐出胃内容及胆汁样物。发热:38.3℃~39.4℃,一般无寒战。

腹部体征:右上腹腹膜刺激征、肿大胆囊、Murphy征。黄疸问题:一般无。炎性胆囊或哈氏袋内结石压迫胆总管可有黄疸,结石入胆管也可黄疸。2)治疗:一般治疗:水电、抗生素、解痉止痛。

手术疗法:①胆囊造瘘术:适应证:医院条件、医生技术、病人条件。②胆囊切除3.肝外胆管结石

1)临床表现:典型者为胆道三联征(Charcot征)。

腹痛:剑突下绞痛、深压痛,多无反跳痛和肌紧张。肝区有叩痛(肝小胆管炎)。寒热:感染逆行向上,细菌和毒素经肝窦状隙入血循环。

黄疸:发病后12~24小时出现。其它表现:恶心、呕吐、大便呈陶土色、尿呈茶色。2)治疗:

胆总管切开取石加T管引流术。胆肠吻合术。

Oddi括约肌成形术。

经内镜下括约肌切开取石术。4.肝内胆管结石

1)临床表现:症状:肝区胀痛不适,急性发作期可出现畏寒、发热或寒战高热,双

侧肝管阻塞:黄疸,可并发胆源性肝脓肿。

晚期:肝硬化、门脉高压。

体征:肝不对称肿大,肝区叩痛。2)诊断:临床表现;US;PTC、CT

3)治疗:手术:①高位胆管切开取石②胆肠Roux-en-Y吻合术③去除肝内感染性病灶

中西医结合治疗:残石的处理:

5.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1)临床表现:Reynolds五联征:腹痛、寒热、黄疸、休克、神经精神症状。2)治疗:原则:紧急手术解除胆道梗阻,减压引流。

术前准备。胆总管切开减压,T管引流。PTCD、ENAD。

6.胆道蛔虫病1)临床表现:

腹痛:阵发性,突发忽止,转辗不安,痛止时平息如常,“症征不符”。黄疸。寒热。

2)治疗:非手术:镇痛;解痉;利胆;驱蛔;抗感染手术适应证:死虫(ERCP);重症感染

结肠癌

1.临床表现:取决于肿瘤的部位、大小和转移情况。

排便习惯与粪便性状的改变;腹痛;腹部肿块;肠梗阻症状;全身症状

右半结肠癌:以全身症状、贫血、腹部肿块为主要表现。肠梗阻出现时间晚。

左半结肠癌:以大便习惯改变、脓血便和肠梗阻为显著。血便易误诊为痔,且这些病人常合

并有痔。脓血便和直肠刺激症易误诊为慢性菌痢或肠炎。诊断中要注意指检。

2.诊断:

早期症状多不明显。

凡40岁以上,出现下列症状者,应视为高危人群。①Ⅰ级亲属有结直肠癌史者;②有癌症史或肠道腺瘤或息肉史;③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

④以下五种表现具二项以上者:粘液血便,慢性腹泻,慢性便秘,慢性阑尾炎史及精神创伤史。对高危人群或对疑为结肠癌者,行X线钡剂灌肠或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检查,以及纤维结肠镜检查,不难明确诊断。

血清癌胚抗原(CEA)值约60%的结肠癌病人高于正常,但特异性不高。可用于术后判断预后和复发。3.治疗:

原则是以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疗法。

结肠癌根治术的切除范围包括癌肿所在的肠襻及其系膜和区域淋巴结。

直肠癌

1.临床表现:

1)大便习惯改变、便血、梗阻三联征。

2)直肠多为缩窄(易梗阻)或溃疡,早期为大便习惯改变(次数增加、粘液血便),便秘、腹泻或两者交替。渐发展梗阻,大便细如“铅笔”状,或扁平状。3)转移症状:膀胱、骶前神经、肝脏。2.诊断:

直肠癌是一种半体表肿瘤能看、触。

对该病要有足够的注意,加强直肠指检、乙状结肠镜和大便隐血检查。

对大便习惯改变、便血、腹隐痛不适、贫血。尤其对40岁以上的人。要作下列检查:①直肠指检:简便易行,准确可靠。②直、乙状肠镜和纤维肠镜:直接观察病变,必须作活检。③钡灌肠:充盈缺损、僵硬、狭窄。④其它:US、CT检查肝及腹主动脉旁结转移。诊断要点:便血;大便习惯改变;直肠排不空感;指诊;肠镜3.治疗:1)手术

a.经腹直肠癌切除(Dixon,直肠低位前切除术)。切除直肠(肿瘤下缘3cm)和部分乙状结肠。适用肿块下缘距齿状线5cm以上。视肿瘤范围、骨盆大小、医生经验和偏爱而定。b.腹会阴联合根治(Miles)。适用于距齿状线5cm以内的肿瘤。缺点:永久性人造肛门,有一定的排尿和性功能障碍,尤见于男性。术前要谈明,对年龄较轻的男性更应交待。c.经腹直肠癌切除、近端造口、远端封闭术(Hartmann手术)。适用于全身一般状态较差不能耐受Miles手术或急性梗阻不宜行Dixon手术的病人。

d.局部治疗:适用于晚期不能耐受手术者。电灼、液氮冷冻(-196℃)、腔内放疗、前列腺电切术(直肠内充液后进行)、激光凝固可用于切除部分肿块、解决梗阻。优点:改善晚期肿瘤病人的生活质量。2)放疗、化疗

化疗:5-FU、左旋咪唑、铂剂。放疗:腹股沟、局部。

腹部损伤

1.临床表现实性脏器与空腔脏器损伤的特点

肝→出血、胆汁→休克、腹膜炎

实质脏脾→出血→休克移动器损伤肠系膜→出血→休克浊音胰→出血少、胰液→腹膜刺激征空腔脏器→腹膜刺激征→胃肠道症状2.诊断最重要是了解受伤史和体格检查。

1)有无内脏损伤?腹部闭合性损伤诊断中最关键的问题。出现下列情况应考虑腹内脏器损伤

腹痛严重,呈持续性,并进行性加重趋势,伴消化道症状者;早期出现休克征象者(尤其是出血性休克);有明显腹膜刺激征者;有气腹表现者;

腹部明显胀气者,肠蠕动明显减弱或消失者;腹部出现转移性浊音者;

有便血,呕血或血尿者;直肠指检发现前壁有压痛或波动感,或指套染血。2)什么脏器受到损伤?

恶心、呕吐、便血、气腹者多为胃肠道损伤;

有排尿困难、血尿、外阴或会阴牵涉痛者,提示有泌尿系统损伤;

有膈面腹膜刺激表现(同侧肩部牵涉痛者),提示上腹脏器损伤,其中尤以肝、脾破裂多见;有下位肋骨骨折者,提示有肝、脾破裂可能。3)是否有多发性内脏损伤?多发性损伤合并伤

4)诊断遇到困难,应进一步采取以下措施:

a.必要的辅助检查:实验室;US;X线;CT;诊断性腹腔穿刺术和腹腔灌洗术→血、胆、肠内容,RBC>100×109/L或WBC>0.5×109/L或淀粉酶>100Somogyi;腹腔镜检查)。b.进行严密观察:观察期间的治疗(输血补液,防治休克;用广谱抗生素以控制感染;禁食、胃肠减压以消除腹胀;营养支持)。

3.诊断性腹腔穿刺术和腹腔灌洗术诊断正确率高,操作简单,创伤小。

方法:腹穿抽出不凝血实质性脏器破裂出血。穿刺液淀粉酶增高胰腺损伤。

必要时重复穿刺或腹腔灌洗术。4.内脏损伤的治疗原则

一时不能确诊有无内脏损伤时,应严密观察;怀疑有内脏损伤应及早行手术治疗;

有多处损伤应先治疗对生命威胁大的损伤;怀疑有出血,应输血补液;内脏损伤应及早应用抗生素。5.手术治疗的基本原则

探查次序:肝、脾、胃、十二指肠第一部、空、回、结肠,直肠及肠系膜、盆腔器官、胃后壁和胰及十二指肠二、三、四段。

处理顺序:先处理出血性损伤,后处理穿破性损伤。先处理污染重的,后处理污染轻的。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临床医学概论总结普外科》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临床医学概论总结普外科: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临床医学概论总结普外科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675934.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