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山希望小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总结
姚山希望小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总结
我校从三月份接到上级部门通知,开展有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相关工作以来,学校十分重视此项工作,成立了以刘颖浩为组长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小组,组织学校精干力量,圆满完成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相关工作。本次工作总结如下:
一、学校积极重视,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全力以赴。1、成立以刘颖浩为组长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
抽调我校青年教师孙鹏飞、顾小燕、王会丽、龙艳秋、孙晓峰等精干力量。
2、分工明确,责任包干。我校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各项工作
按C级指标分发给个人,明确责任到个人。哪里出现问题就追究到哪里。
3、召开多次专题会议,研究部署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各项工作。
安排工作进程,传达上级精神。
4、参与此项工作的教师,不讲条件,不抱怨,全力以赴,积
极配合学校工作,付出了大量精力和时间,圆满完成了学校分配的各项工作。
二、筹措资金,改进学校各项设施及不足。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开展以来,我校在紧张的经费中想办法抽出两万余元,投入到校舍建设上来。
1、教室及办公室旧电路改造,按照上级部门要求在教室安装6根电棒。
2、我校将教学楼、学校厢房、教学楼栏杆、旗杆及防盗窗粉
刷一新,改善教学环境。
3、我校利用教师业余时间,维修学校台阶、花池等水泥有破
损地方。
4、学校积极与姚山村委协调,解决校操场用地问题。5、学校购买花木,美化办公环境,净化空气。三、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中的不足。
1、个别老师对上级部门的要求理解出现偏差,在整理档案中,
个别指标没有严格按照上级部门要求整理;个别指标,因为缺乏相关档案,内容充实度不足。
2、由于资金不足,对于学校设施的增加及维修只能在力所能
及范围内。我们积极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开发教室功能,实现一室多用,但因为校舍紧张,我校没有单独设置美术室、体育器材室、音乐室、卫生保健室、电脑室等。我校认真的总结了在此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中的心得与不足,对于我们以后提高工作效率,有着积极作用。对于存在的不足,我校也会尽最大的努力,并积极与上级协调,解决学校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
姚山希望小学201*/5/
扩展阅读:姚山小学数学一上课程纲要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数学课程类型:必修
教材来源:人民教育教育出版社201*年版适用年级:小学一年级教学课时:77课时设计者:孙鹏飞袁庄乡姚山希望小学
背景
人本学期教材共有九部分内容,包括准备课、位置、1-5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及总复习等。教材内容深入浅出,涵盖了一年级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能力。内容多元化,配合很多卡通漫画符合这个年龄段小朋友的兴趣。由于一年级的小朋友都是初次上小学,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要做好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工作。
目标
(一)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二)认识符号<,=,>的含义,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来描述20以内数的大小。(三)初步认识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四)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五)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初步认识钟表。6、.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7.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六)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9.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课程实施:内容
分享本册课程纲要1课时,教师范读,学生提问,小组交流。教学主题教学内容1数一数2比多少复习检测课时1121
教学主题教学内容6和76和7的组成6和7的加减法用数学6、7的加减法的应用8和98和9的加减法用数学1010的加减法填未知加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复习检测课时21211111121222第1组准备课第5组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5上下左右6左右复习检测91-5的认识10比多少11第几12分与合第3组1-5的认识和加减法加法加法二减法加减法0的认识有关0的加减法复习检测13认识立体图形14我会拼图第4组认识图形复习检测期中复习与评估112112222221122122第8组20以内的进位加法第9组总复习第7组认识钟表11-20各数的认识11-20各数的认识的写法十、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十几加、减一位数复习检测整时复习检测9加几8、7、6加几5、4、3、2加几用数学复习检测期末复习评估1222222222122第2组位置第6组11-20各数的认识实施
1.充分利用班班通资源,采用直观演示、启发讲解、师生互动交流、讲练结合等方式进行教学。
2、充分利用教具、课件、及有关多媒体资料。同伴交流、观察、思考,经历知识的形成。
3.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4、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
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5、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作业分层设计。
(一)课程资源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数学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课内资源:文内图片,教学挂图,班班通,多媒体课件。3、课外资源:数字卡片、小动物贴图、小棒、钟表、学具等。
教/学活动
1、对于课程中的基础知识通过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形式进行
2、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歌曲、故事、游戏、猜谜语等活动)
3、加强演示、观察与操作,让学生经历用数字和数学符号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并与同伴交流。
4、对于一些比较抽象或难度较大的内容,可以充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以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5、重在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良好习惯。
6、对孩子的进行多鼓励,少批评的语言,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7、基础知识以课堂听讲为主,结合自主学习和探究活动等形式,提高学习的兴趣。8、在学习方式上倡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9、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偏、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评价
(一)评价方式
课程评价的学期成绩以百分制呈现,由两部分组成,即过程评价占30%,结果评价
占70%。
1.过程评价1.过程性评价
(1)课堂表现。通过个人回答、板演习题、操作学具、小组汇报,了解学生的学习
态度和学习能力。
(2)作业情况。根据学生作业上交、独立完成、书写工整、及时纠正错误情况,用
“等级+评语”的形式给予评价,并以激励性的评语为主。
(3)组内互评:互评的构成要素包括:用心聆听积极发言认真思考善于合作。
以星级形式进行评价(优秀:4星良好:3星合格:2星需努力:1星
2.结果评价
(1)纸笔测试。评价等级:优秀(90分以上),良好(80分以上),合格(60分以上),需努力(60分以下)3.学期成绩
学期总评成绩=过程评价(30%)+结果评价(70%)。
(二)评价结果
1.平时检测:百分制。
2.课堂评价:很好、可以、有偏差、不合适、继续努力等。
3.实践活动评价:张贴、公布,奖励优秀作品。小组互评等级制(很积极、较积极、
积极、不积极等)(三)结果处理
学生自评和互评和教师、家长的评价相结合,给每位学生做出综合评定。评价方式应当多种多样,既可用书面考试、口试、活动报告等方式。
小学一年级《数学(第七单元上册)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数学课程类型:必修
教材来源:人民教育教育出版社201*年版适用年级:小学一年级教学课时:4课时设计者:孙鹏飞袁庄乡姚山希望小学
背景
本单元《认识钟表》的内容有认识钟表、认识整时(钟表和电子表)。本单元的编排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提供了丰富的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关注学生的经验和兴趣。第二、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通过学习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第三、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妈展学生的九感和符号感。第四,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的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学会数学思考。第五,适时渗透思想教育。目标
(一)初步认识钟面,认识时针和分针。使学生结合生活经验会看、会写钟表和电子表上整时的时刻,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二)通过拨表、观察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念。通过操作、观察、分析、推理等活动,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精神。
(三)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和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课程实施:内容教学主题第7组认识钟表整时复习检测教学内容课时22实施
1.充分利用班班通资源,采用直观演示、启发讲解、师生互动交流、讲练结合等方式进行教学。
2、充分利用教具、课件、及有关多媒体资料。同伴交流、观察、思考,经历知识的形成。
3.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4、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
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5、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作业分层设计。
(二)课程资源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数学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课内资源:文内图片,教学挂图,班班通,多媒体课件。3、课外资源:数字卡片、小动物贴图、小棒、钟表、学具等。
教/学活动
1、对于课程中的基础知识通过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形式进行
2、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歌曲、故事、游戏、猜谜语等活动)
3、加强演示、观察与操作,让学生经历用数字和数学符号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并与同伴交流。
4、对于一些比较抽象或难度较大的内容,可以充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以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5、重在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良好习惯。
6、对孩子的进行多鼓励,少批评的语言,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7、基础知识以课堂听讲为主,结合自主学习和探究活动等形式,提高学习的兴趣。8、在学习方式上倡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9、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偏、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评价
(二)评价方式
课程评价的学期成绩以百分制呈现,由两部分组成,即过程评价占30%,结果评价
占70%。
1.过程评价1.过程性评价
(1)课堂表现。通过个人回答、板演习题、操作学具、小组汇报,了解学生的学习
态度和学习能力。
(2)作业情况。根据学生作业上交、独立完成、书写工整、及时纠正错误情况,用
“等级+评语”的形式给予评价,并以激励性的评语为主。
(3)组内互评:互评的构成要素包括:用心聆听积极发言认真思考善于合作。
以星级形式进行评价(优秀:4星良好:3星合格:2星需努力:1星
2.结果评价
(1)纸笔测试。评价等级:优秀(90分以上),良好(80分以上),合格(60分以上),需努力(60分以下)3.学期成绩
学期总评成绩=过程评价(30%)+结果评价(70%)。
(二)评价结果
1.平时检测:百分制。
2.课堂评价:很好、可以、有偏差、不合适、继续努力等。
3.实践活动评价:张贴、公布,奖励优秀作品。小组互评等级制(很积极、较积极、
积极、不积极等)(三)结果处理
学生自评和互评和教师、家长的评价相结合,给每位学生做出综合评定。评价方式应当多种多样,既可用书面考试、口试、活动报告等方式。
小学一年级《数学(第六单元)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数学课程类型:必修
教材来源:人民教育教育出版社201*年版适用年级:小学一年级教学课时:9课时设计者:孙鹏飞袁庄乡姚山希望小学
背景
本单元主要是先教学数11到20各数,然后教学1到20各数的读数的顺序及大小写数,最后出现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和十几加几、十几减几的口算题。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学生的学习要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使所学的新知识不断内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因此,本单元教材特别注重使学生通过操作进行学习。
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10加几、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计算;能看图列出四个算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等方式,使学生经历推出10加几、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数学中的加、减法之间的联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语言表达的能力课程实施:内容教学主题教学内容11-20各数的认识11-20各数的认识的写法第6组11-20各数的认识十、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十几加、减一位数复习检测课时12222实施
1.充分利用班班通资源,采用直观演示、启发讲解、师生互动交流、讲练结合等方式进行教学。
2、充分利用教具、课件、及有关多媒体资料。同伴交流、观察、思考,经历知识的形成。
3.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4、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5、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作业分层设计。
(三)课程资源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数学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课内资源:文内图片,教学挂图,班班通,多媒体课件。3、课外资源:数字卡片、小动物贴图、小棒、钟表、学具等。
教/学活动
1、对于课程中的基础知识通过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形式进行
2、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歌曲、故事、游戏、猜谜语等活动)
3、加强演示、观察与操作,让学生经历用数字和数学符号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并与同伴交流。
4、对于一些比较抽象或难度较大的内容,可以充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以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5、重在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良好习惯。
6、对孩子的进行多鼓励,少批评的语言,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7、基础知识以课堂听讲为主,结合自主学习和探究活动等形式,提高学习的兴趣。8、在学习方式上倡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9、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偏、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评价
(三)评价方式
课程评价的学期成绩以百分制呈现,由两部分组成,即过程评价占30%,结果评价
占70%。
1.过程评价1.过程性评价
(1)课堂表现。通过个人回答、板演习题、操作学具、小组汇报,了解学生的学习
态度和学习能力。
(2)作业情况。根据学生作业上交、独立完成、书写工整、及时纠正错误情况,用
“等级+评语”的形式给予评价,并以激励性的评语为主。
(3)组内互评:互评的构成要素包括:用心聆听积极发言认真思考善于合作。
以星级形式进行评价(优秀:4星良好:3星合格:2星需努力:1星
2.结果评价
(1)纸笔测试。评价等级:优秀(90分以上),良好(80分以上),合格(60分以上),需努力(60分以下)3.学期成绩
学期总评成绩=过程评价(30%)+结果评价(70%)。
(二)评价结果
1.平时检测:百分制。
2.课堂评价:很好、可以、有偏差、不合适、继续努力等。
3.实践活动评价:张贴、公布,奖励优秀作品。小组互评等级制(很积极、较积极、
积极、不积极等)(三)结果处理
学生自评和互评和教师、家长的评价相结合,给每位学生做出综合评定。评价方式应当多种多样,既可用书面考试、口试、活动报告等方式。
小学一年级《数学(第九单元)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数学课程类型:必修
教材来源:人民教育教育出版社201*年版适用年级:小学一年级教学课时:4课时设计者:孙鹏飞袁庄乡姚山希望小学
背景
本单元的复习包括本册所学的主要内容。共五部分:20以内的数,20以内的加法和10以内的加减法,认识图形,认识钟表,用数学。总复习的编排注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习中进行整理和比较,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目标
(一)通过复习20以内数的读写、数序、大小、组成和序数的含义,加深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加减的含义。
(二)熟练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正确较迅速地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三)会辨认常见的四种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知道整时和半时。(四)根据加减的含义和算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课程实施:内容教学主题第9组总复习教学内容总复习期末复习评估课时42实施
1.充分利用班班通资源,采用直观演示、启发讲解、师生互动交流、讲练结合等方式进行教学。
2、充分利用教具、课件、及有关多媒体资料。同伴交流、观察、思考,经历知识的形成。
3.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4、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
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5、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作业分层设计。
(四)课程资源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数学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课内资源:文内图片,教学挂图,班班通,多媒体课件。3、课外资源:数字卡片、小动物贴图、小棒、钟表、学具等。
教/学活动
1、对于课程中的基础知识通过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形式进行
2、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歌曲、故事、游戏、猜谜语等活动)
3、加强演示、观察与操作,让学生经历用数字和数学符号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并与同伴交流。
4、对于一些比较抽象或难度较大的内容,可以充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以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5、重在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良好习惯。
6、对孩子的进行多鼓励,少批评的语言,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7、基础知识以课堂听讲为主,结合自主学习和探究活动等形式,提高学习的兴趣。8、在学习方式上倡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9、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偏、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评价
(四)评价方式
课程评价的学期成绩以百分制呈现,由两部分组成,即过程评价占30%,结果评价
占70%。
1.过程评价1.过程性评价
(1)课堂表现。通过个人回答、板演习题、操作学具、小组汇报,了解学生的学习
态度和学习能力。
(2)作业情况。根据学生作业上交、独立完成、书写工整、及时纠正错误情况,用
“等级+评语”的形式给予评价,并以激励性的评语为主。
(3)组内互评:互评的构成要素包括:用心聆听积极发言认真思考善于合作。
以星级形式进行评价(优秀:4星良好:3星合格:2星需努力:1星
2.结果评价
(1)纸笔测试。评价等级:优秀(90分以上),良好(80分以上),合格(60分以上),需努力(60分以下)3.学期成绩
学期总评成绩=过程评价(30%)+结果评价(70%)。
(二)评价结果
1.平时检测:百分制。
2.课堂评价:很好、可以、有偏差、不合适、继续努力等。
3.实践活动评价:张贴、公布,奖励优秀作品。小组互评等级制(很积极、较积极、
积极、不积极等)(三)结果处理
学生自评和互评和教师、家长的评价相结合,给每位学生做出综合评定。评价方式应当多种多样,既可用书面考试、口试、活动报告等方式。
小学一年级《数学(第八单元)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数学课程类型:必修
教材来源:人民教育教育出版社201*年版适用年级:小学一年级教学课时:11课时设计者:孙鹏飞袁庄乡姚山希望小学
背景
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两个:一是两个一位数相加得数超过10的加法,即20以内的进位加法,二是“用数学”,即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20以退位减法和多位数计算的基础,这一部分学习的好坏对今后计算的正确和迅速程度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20以内的进位加法也是进一步学习数学必须练好的基本功之一。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既有利于学生在用数学中领会加、减法的含义,又可以为以后发现和解决稍复杂的问题打下基础。
目标
(一)使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它是退位减法和多位数加、减法的基础。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二)通过数学学习,使学生初步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真切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三)通过操作,让学生经历多样化的计算过程,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课程实施:内容教学主题教学内容9加几8、7、6加几5、4、3、2加几第8组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复习检测复习检测课时222122实施
1.充分利用班班通资源,采用直观演示、启发讲解、师生互动交流、讲练结合等方式进行教学。
2、充分利用教具、课件、及有关多媒体资料。同伴交流、观察、思考,经历知识的形成。
3.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4、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
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5、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作业分层设计。
(五)课程资源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数学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课内资源:文内图片,教学挂图,班班通,多媒体课件。3、课外资源:数字卡片、小动物贴图、小棒、钟表、学具等。
教/学活动
1、对于课程中的基础知识通过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形式进行
2、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歌曲、故事、游戏、猜谜语等活动)
3、加强演示、观察与操作,让学生经历用数字和数学符号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并与同伴交流。
4、对于一些比较抽象或难度较大的内容,可以充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以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5、重在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良好习惯。
6、对孩子的进行多鼓励,少批评的语言,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7、基础知识以课堂听讲为主,结合自主学习和探究活动等形式,提高学习的兴趣。8、在学习方式上倡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9、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偏、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评价
(五)评价方式
课程评价的学期成绩以百分制呈现,由两部分组成,即过程评价占30%,结果评价
占70%。
1.过程评价1.过程性评价
(1)课堂表现。通过个人回答、板演习题、操作学具、小组汇报,了解学生的学习
态度和学习能力。
(2)作业情况。根据学生作业上交、独立完成、书写工整、及时纠正错误情况,用
“等级+评语”的形式给予评价,并以激励性的评语为主。
(3)组内互评:互评的构成要素包括:用心聆听积极发言认真思考善于合作。
以星级形式进行评价(优秀:4星良好:3星合格:2星需努力:1星
2.结果评价
(1)纸笔测试。评价等级:优秀(90分以上),良好(80分以上),
合格(60分以上),需努力(60分以下)3.学期成绩
学期总评成绩=过程评价(30%)+结果评价(70%)。
(二)评价结果
1.平时检测:百分制。
2.课堂评价:很好、可以、有偏差、不合适、继续努力等。
3.实践活动评价:张贴、公布,奖励优秀作品。小组互评等级制(很积极、较积极、
积极、不积极等)(三)结果处理
学生自评和互评和教师、家长的评价相结合,给每位学生做出综合评定。评价方式应当多种多样,既可用书面考试、口试、活动报告等方式。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姚山希望小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姚山希望小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姚山希望小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总结》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6766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