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核医学重点名词解释大题总结

时间:2019-05-29 08:09:29 网站:公文素材库

核医学重点名词解释大题总结

名词解释(百分之百涵盖率)Α衰变:原子核自发放射α粒子的核衰变过程。α粒子是电荷数为2、质量数为4的氦核He。散射:带电粒子与物质的原子核碰撞而改变运动方向或/和能量的过程核素:指具有相同的质子数、中子数及特定能态的一类原子。可以表示某种院子的固有特征。同位素:具有相同质子数而中子数不同的核素。同位素在元素周期表上处于同一位置,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和物理学特征。同质异能素:质子数和中子数都相同而核能状态不同的核素。激发态的原子和基态的原子互为同质异能素。放射性核素:原子核处于不稳定状态,需通过核内结构或能级调整才能成为稳定的核素称为放射性衰变:放射性核素的原子由于核内结构或能级调整,自发的释放出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射线并转化为另一种原子的过程。

有效半衰期:指生物体内的放射性核素由于机体代谢从体内排出和物理衰变两个因素作用,减少至原有放射性活度的一半所需的时间。

物理半衰期:指放射性核素减少一半所需要的时间,越短说明衰变越快。

生物半衰期:指生物体内的放射性核素由于机体代谢从体内排出一半所需要的时间放射性活度:单位时间内原子核的衰变数量。指一定量的放射性核素在很短的时间间隔内发生的和衰变数除以该时间间隔。

剂量当量:衡量射线生物效应及危险度的辐射剂量。单位为希沃特(Sv),不仅与吸收剂量有关,还和射线种类有关。与吸收剂量的关系是:剂量当量=吸收剂量×射线的权重因子最大容许剂量:经过长期积累或者一次照射以后对机体损害最轻也不发生遗传危害的剂量。全年不能超过5雷姆。

天然放射本底:指原有的放射性水平,包括宇宙射线,环境中的放射性,体内放射性。核素发生器:用特定的洗液将母体长半衰期核素洗脱后获得短半衰期子体核素的一种装置,称为母牛。

内照射:放射性核素进入生物体,使生物受到来自内部的射线照射称为内照射

放射性免疫分析中的非特异性结合率:不加抗体时标记抗原与非特异性物质的结合率,一般要求三相骨显像:在骨动态显像中,静脉“弹丸”式注射99mTc-MDP20~30ml后,立即开始收集,首先以1帧/2~3s的速度采集60s,获得动脉血流灌注影像,即“血流相”,然后以1帧/min或计数300~500K/帧采集1~5帧,获得“血池相”,2~3h后采集的静态影像为“延迟相”,这就是。。

阴性显像:又称冷区显像,指显像剂主要被有功能的正常细胞摄取,显示其正常组织器官形态,而病变细胞摄取减少或不摄取,表现为放射性分布稀疏或缺损。如心肌灌注显像,甲状腺显像,肾显像。

阳性显像:又称热区显像,指显像剂主要被某些病变组织所摄取,而正常组织一般不摄取或摄取很少,在静态显像上病灶组织的放射性比正常组织高呈“热区”,如急性心梗灶显像,亲肿瘤显像,放射免疫显像等。

肺灌注显像:显示肺组织的血流灌注情况。一次静脉注入Tc-MAA37MBq后,可以均匀地暂时栓塞在肺毛细血管床内,局部栓塞的颗粒数与该处血流灌注量成正比,由于栓塞的毛细血管仅占毛细血管总数的几十万分之一,不会引起心肺血液动力学和肺功能的改变,通常于注射后立即显像。

肝血池显像中的过度填充:肝脾胶体显像显示的放射性稀疏缺损区,在肝血池显像中放射性分布高于正常肝组织的放射性分布。交叉性小脑失联络:一侧大脑皮质有局限性放射性分布减低或缺损,同时对侧小脑放射性分布亦明显减低,多见于慢性脑血管病。甲状腺热结节:结节部位的放射性强度高于周围正常甲状腺组织的放射性强度,或周围正常甲状腺组织的放射性活性缺乏或稀疏。热结节恶性率为1%,多见于功能自主性甲状腺瘤。冷结节:结节部位的放射性强度低于周围正常甲状腺组织的放射性强度,结节部位根本无放射性分布。甲状腺单发冷结节为恶性病变率为20%,多发冷结节恶性病变率为0-18%。其他可能则为良性病变,如甲状腺瘤、囊肿、局部出血等。大题(背了就足够考了)为什么I131-碘能治疗甲亢答: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物质之一,甲状腺细胞通过钠碘共转运子克服电化学梯度从血液循环中浓聚i131,GD患者甲状腺滤泡细胞NIS过度表达,对i131的摄取明显高于甲状腺正常组织。I131衰变发射β射线的能量几乎全部释放在甲状腺组织内,对其周围组织和器官的影响较小。由于β射线在组织内有一定的射程,可产生交叉火力效应,使甲状腺中心部位接受辐射的剂量大于边缘,如给予适当剂量的i131,则可利用放射性切除部分甲状腺组织而保留一定的甲状腺,以达到治疗的目的,使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I131去除术后剩余甲状腺的临床意义

答:1,术后残留甲状腺组织能摄取I131,用I131去除术后残留甲状腺组织的同时,也消除了隐匿在残留甲状腺组织中的微小病灶,减低复发率和转移发生的可能性;2残留甲状腺组织完全去除后,由于TSH升高可促使转移病灶摄碘能力增强,有利于用I131显像发现转移灶,同时利用I131对转移灶治疗;3残留甲状腺组织被完全去除后,体内无Tg的正常来源,有利于通过检测血清Tg水平的变化,对复发和转移进行诊断;4给予去除或治疗剂量I131后进行的全身显像,常可发现诊断剂量I131全身显像未能显示的病灶,这对制定患者随访和治疗的方案有重要意义。

I131治疗甲亢的适应症及禁忌症

答:适应症:甲亢患者。对抗甲状腺药物过敏、或抗甲状腺药物疗效差、用抗甲药物后多次复发、术后复发的青少年及儿童甲亢患者。甲亢伴白细胞或血小板减少的患者。甲亢伴房颤患者。合并桥本氏病,内科药物疗效差,摄碘率增高患者。

禁忌症:妊娠和哺乳患者。急性心梗患者。严重肾功能障碍患者。如何用核医学诊断梅克尔憩室答:梅克尔憩室是最常见的异位胃粘膜症。异位胃粘膜与正常胃粘膜一样具有分泌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功能,同样对99mTcO4-有摄取和分泌作用,在局部可出现放射性浓聚的现象,因此可用99mTcO4-显像进行梅克尔憩室的诊断。表现为:腹腔内局部放射性聚集区,通常出现在右下腹,也可在腹腔的任何地点。一般在注射后5-10分钟即可显示放射性浓聚,随时间的延长逐步增强。后位和侧位显像有助于鉴别梅克尔憩室与来自肾脏和输尿管的放射性。(对高度怀疑本病但显像阴性者,可皮下注射五肽胃泌素或胰高血糖素再次进行显像。如何利用核医学方法诊断急性胆囊炎?

肝胆显像表现为肝摄取良好,肝胆管、总胆管及肠道均在1h内显影,但胆囊始终不见显影。如果怀疑急性胆囊炎而1h胆囊不显影者,要进行2~4h的延迟显像,吗啡试验可缩短检查时间,如果胆囊管通畅,胆囊可在注射吗啡5~10min内显影,即可排除急性胆囊炎的诊断。肾图各段意义

答:典型肾图分为3段,即示踪剂出现段a、示踪剂聚集段b、示踪剂排泄段c。a段:静脉注射示踪剂I131-IOH后很快出现的急剧上升段,其高度在一定程度上反应肾脏的血流灌注量。B段:继a段后继续逐渐上升的斜行段,经2-4分钟达高峰,b段上升的斜率和高度是反应肾小管上皮细胞从血中摄取I131-IOH的速率和数量。主要与肾有效血浆流量、肾小球滤过率和肾小管功能有关。C段:继b段后的曲线下降段,下降的快慢反应I131-IOH从肾脏排出的速度,它与尿泌量、尿流量和肾路通畅情况有关,在尿路通畅的情况下,c段也反应肾功能和肾血流量的变化。肾图的临床意义价值

答:1尿路梗阻的诊断。2分析肾功能、肾血管性高血压的测定。3移植肾的监测。4观察某些药物对一些泌尿系统疾病的治疗效果,观察肾术成功后功能状态,识别腹部肿块与肾脏的关系。骨显像原理答: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是利用亲骨性放射性核素或放射性核素标记的化合物引入体内后聚集于骨骼,在体外用SPECT探测放射性核素所发射的γ射线,从而使骨骼显像。骨质包括骨密致和骨松质,骨密致中主要成分为羟基磷灰石晶体,是阳离子和阴离子吸附和交换的场所。85Sr2和+18F-是Ca2+和OH-类似物,在体内随血液流经骨骼时与骨的无机成分羟基磷灰石晶体上的Ca2+和OH-进行离子交换,浓聚于骨骼中。99mTC-MDP主要与无机盐成分羟基磷灰石晶体发生化学吸附,与骨组织中有机成分结合而浓聚于骨组织。骨骼显像剂在骨骼中聚集的多少主要与骨的血流量、骨代谢和/或骨活跃程度、破骨程度等有密切关系。若支配骨骼血管的交感神经过度兴奋,显影剂浓聚相对减少;反之,显影剂在骨内的浓聚会相应增多。

骨转移癌的核医学影像征象

答:1新病灶的产生。2随时间延长病灶增大或放射性增高。3在一块骨骼上呈非对称性损害4散在无规律分布大小不等形态不一的病灶。5病变伸进骨髓腔6放射性缺损区7病灶呈靶行损害,边缘放射增多,中间放射性减少8超级骨显像,肾不显影或淡影。代谢性骨病在骨相图上的共同特征表现

代谢性骨病是一组以骨代谢异常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如甲状旁腺机能亢进。其放射性骨显像的特征表现有:1全身骨骼的放射性对称性增浓2中轴骨、四肢骨及关节周围等显像剂摄取明显增高3胸骨显像明显,呈领带征样放射性积聚4肋骨软骨连接处有明显的显像剂摄取,呈串珠样改变5肾显影不清晰或不显影,即表现为超级骨显像。利用核医学的方法判断骨髓炎,鉴别蜂窝织炎

答:骨显像是骨髓炎早期而敏感的诊断方法,三相骨显像能提高特异性。其影像特点是:1三相影像上皆在骨区有较局限的显像剂分布增高区224h内病变处骨软组织放射性比值随时间上升3疾病早期可出现显像剂分布缺损,是由于局部压力增高是血流降低或血栓所致,一般很快转为分布增高。蜂窝织炎影像特点为:血流相和血池相主要是在软组织内想相机分布增高,静态像病变处呈较轻的弥漫性显像剂分布增高,或轻度局限性增高骨\\软组织比值随时间下降。

脑血流灌注的原理答:应用一类能自由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细胞的放射性示踪剂,其在脑细胞的分布量应与局部血流成正比,并在脑组织停留一定时间,通过核医学检查仪器SPECT或PET进行显像以获得脑血流灌注显像。SPECT显像剂包括1、99mTc-HMPAO,99mTc-ECD。2、123I标记的胺类化合物123I-IMP.3、弥散性脑血流显像剂。PET显像剂包括15O-H2O\\13N-NH3.H2O。具备的共同特征:1具有穿透血脑屏障的能力2在脑中滞留足够时间3具有特定脑区域分布。

脑脊液间隙显像原理

答:讲99mTc-DTPA注入蛛网膜下腔或行侧脑室穿刺注入显像剂后,显像剂与脑脊液混合并延其循环路径运行和吸收,利用显像设备在不同时间进行体外显像可得到脊髓蛛网膜下腔、脑池或脑室的形态及显像剂到达各部位的时间和消退速率,估价脑脊液生成、流动和吸收的动态过程,从而对脑脊液循环路径是否通畅及动力学做出评价。

利用核医学方法诊断急性脑梗死

答:1在发病早期rCBF显像图傻瓜即可表现为梗死区呈放射性分布稀疏或缺损;2数日后,随着侧支循环的建立,缺血区周围血管扩张和反应性增强,可见梗死灶周边出现放射性密度增高区,称过度灌注3部分脑梗死患者,可见病变对侧小脑成放射性减低,称交叉性小脑失联络。交通性脑积水在影像学上的主要征象是什么?

早期:放射性向矢状窦移行缓慢,大脑凸面显影延迟,脑室不显影。晚期:随积水加重,侧脑室持续显影,呈“豆芽状”,即使24~48h后侧脑室内放射性浓聚仍明显,但大脑凸面放射性分布较少或无分布。有的患者仅表现脑室充盈过度,无明显引流,也有的可见引流延迟或脑室内放射性充盈不显著。肿瘤18F-FDG代谢显像原理

答:18F-FDG静脉注射后,经细胞膜上的葡萄糖转运蛋白进入细胞,在己糖激酶催化下,生成6-Po4-18F-FDG。因6-Po4-18F-FDG与葡萄糖的结构不同而不能进一步代谢;在葡萄糖磷酸化酶催化下,重新转变为FDG,经葡萄糖转运蛋白进入组织间隙。由于肿瘤细胞基因代谢异常,引起葡萄糖转运蛋白高表达,已糖激酶高表达,葡萄糖磷酸化酶低表达,造成肿瘤细胞内积聚大量18F-FDG。肿瘤组织FDG摄取的多少,反应肿瘤细胞代谢和增值的快慢。通过PET\\CT扫描所示的FDG生物学分布,显示处于增值状态肿瘤病灶所在的部位、病灶形态、大小、数量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99mTc-MIBI心肌显像的原理及图像分析

答:心肌灌注显像(MPI)原理:放射性药物被心肌细胞选择性摄取,且摄取的量与冠状动脉血流量成正比,冠状动脉管腔狭窄血流量减少或阻塞时,以及心肌细胞损伤时,心肌梗死时,心肌摄取放射性药物的功能明显减退甚至不能摄取。通过显像仪器获得心肌影像,判断冠状动脉血流状况和心肌细胞存活状态。1短轴断面:左心室壁呈环状,中心无放射区为心室腔,上部为前壁,下部为下壁和后壁,右侧为横壁,左侧为间隔。放射性分布均匀而一般下壁放射性略高。2水平长轴断面:呈倒立马蹄形,右侧为侧壁,左侧为间隔,心尖部放射性略低。3垂直长轴断面:呈横行马蹄型,上部为前壁,下部为下壁和后壁。体外放射分析技术的原理及特点

答:~的全称是体外放射配体结合分析,是一类以放射性核素标记的配体为示踪剂,以结合反应为基础,在体外完成的对微量生物活性物质进行检测的技术的总称。其特点是:1灵敏度极高:可测到物质的最小量在毫微克至微微克水平2特异性很强:被检物质与其同类物质的交叉反应小3精密度和准确度均很高4应用广泛:用本技术检测体内各种微量生物活性物质达300多种,包括激素、抗原、抗体、蛋白质、维生素和药物等。

扩展阅读:自己总结的重点名词解释和大题!

1.国人暴动周厉王时期,各种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统治危机日益严重。为了增加财政收入,下令将山林川泽收归国有,不准平民樵采渔猎。这种政策直接触犯了“国人”的利益,引起“国人”的普遍不满,公元前841年,国人忍无可忍,发起了武装暴动。参加这次暴动的以聚居在国都镐京的“国人”为主,故称国人暴动。国人暴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群众性武装暴动,他动摇了周王朝的统治根基。从此以后,“赫赫宗周”江河日下,加速了西周王朝灭亡的进程。

2.张居正(15251582)明政治家。湖广江陵(今属湖北)人,字叔大,号太岳。嘉靖进士,任庶吉士、翰林院编修。力主改革弊政。隆庆元年(1567)入阁。万历元年(1573),任内阁首辅。在任时厉行改革。推行考成法,整顿吏治。清丈田亩,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改革赋役制度,把各项税役合而为一,按亩征粮。用戚继光等名将,加强北方边防。用潘季驯,浚治黄、滩。执政十年,成效卓著,死后即遭弹劾,后复追夺官爵,籍没家产。天启二年(1622),追复原官。有《张文忠公全集》。

张居正的改革措施主要包括:在内政方面,他首先整顿吏治,加强中央集权制。张居正创制了“考成法”,严格考察各级官吏贯彻朝廷诏旨情况,要求定期向内阁报告地方政事,提高内阁实权,罢免因循守旧、反对变革的顽固派官吏,选用并提拔支持变法的新生力量,为推行新法做了组织准备。并且整顿了邮传和铨政,他的为政方针是:“尊主权,课吏职,行赏罚,一号令”和“强公室,杜私门。”在经济方面,张居正的成绩最为突出。他曾任用著名水利学家潘季驯督修黄河,使黄河不再南流入淮,于是“田庐皆尽已出,数十年弃地转为耕桑”,而漕河也可直达北京。“一条鞭法”则是张居正在经济改革方面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封建社会赋役史上的重大变革。

明朝初年的赋税制度十分繁杂。当时的赋税以粮为主,银绢为辅,分夏秋两季征收。此外,还规定农民服各种徭役,并交纳特殊的土贡等等。“一条鞭法”的内容是:“总括一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一概征银,官为分解,雇役应付。”就是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大大简化了征收手续,同时使地方官员难于作弊。实行这种办法,使没有土地的农民可以解除劳役负担,有田的农民能够用较多的时间耕种土地,对于发展农业生产起了一定作用。同时,把徭役改为征收银两,农民获得了较大的人身自由,比较容易离开土地,这就给城市手工业提供了更多的劳动力来源。没有土地的工商业者可以不纳丁银,这对工商业的发展也有积极作用。“一条鞭法”的推行,使明政府的岁入有了显著的增加,财政经济状况也有不少改善。国库储备的粮食多达1300多万石,可供五六年食用,比起嘉靖年间国库存粮不够一年用的情况,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张居正在军事上也采取了一些改革措施。他派戚继光守蓟门,李志梁镇辽东,又在东起山海关,西至居庸关的长城上加修了“敌台”3000余座。他还与鞑靼俺达汗之间进行茶马市贸易,采取和平政策。从此,北方的边防更加巩固,在二三十年中,明朝和鞑靼没有发生过大的战争。

经过上述改革,强化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机器,基本上实现了“法之必行”、“言之必效”,国家的经济状况有了改善,财政收入有所增加,在国防上增强了反侵略的能力。当然,张居正倡导改革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减轻人民的负担,而是为了巩固明朝的封建统治。因而,他的变法不可能触动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只能作一些修修补补的改良,挽救不了封建社会必然灭亡的历史总趋势。尽管如此,张居正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官僚地主的既得利益。1582年六月,张居正病死,一些改革的反对派重新麋集,疯狂地进行反攻倒算。他们攻击张居正改革“务为烦碎”,清丈土地是“增税害民”,实行“一条鞭法”是乱了“祖制”。他们下令撤销了张居正死时特加的官爵和封号,进而查抄家产。3.子口税:子口税制度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产物。当时以海关所在口岸为“母口”,内地常关、厘卡所在地为“子口”。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30年代进口洋货运销中国内地及自内地运送土货至通商口岸出口时所纳的抵代通过税的一种税款。这种抵代税相当于进出口税的一半,故又称子口半税。早在鸦片战争期间,英国已有干预中国内地税的动向。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第28款规定,英商贩运洋货入内地销售和自内地运土货出口,所经内地各卡,倘愿一次缴纳,以免各卡重征,土货可在首经子口上税,洋货可在海口完纳,所征若干,综算货价为率,每百两征银二两五钱。这就是后来所说的子口税。同年中英《通商章程》第七款又规定:①出口土货的子口税改在出口海关缴纳。②子口税率定为进出口税率之半,称子口半税。1861年10月清政府和各国公使会商以后,颁布了一个《通商各口统共章程》,于是各国商人都得享受英商的同样特权。子口税制有利于西方侵略者推销洋货和搜刮土产,例如1869年(同治八年)福州关领有子口单运经内地的洋标布计2820匹,1871年增至9.7万余匹,又如1866年华商自内地贩运生丝到上海,每包负担内地税30两以上,在三联单掩护下的外商,却只负担5两,两者相差六七倍。因此,子口税制度不但破坏中国主权,而且加深了中国经济的半殖民地化。直到1931年1月1日,南京国民政府明令废除厘金及由厘金变名之各种税捐以及常关税等,子口税制度遂失其存在的根据,被同时废除。4.近卫声明:1938年,日本首相近卫文发表的诱降蒋介石、企图灭亡中国的三次声明。1938年1月16日,近卫发表声明称蒋介石如不接受议和条件,日本将“不以国民政府为对手”,而另建“与日本提携之新政府”。11月3日,近卫发表第二次声明称:如国民政府“坚持抗日容共政策,则帝国决不收兵,一直打到它崩溃为止”。12月22日,近卫又发表第三次声明,提出所谓“中日睦邻友好”、“共同防共”、“经济合作”三原则,诱胁蒋接受条件。在全国人民抗战浪潮推动下,蒋不敢公开停止抗战。5.幕府制度:12世纪末至19世纪日本武家政治时期的最高权力机构。该词出自汉语,意为将军出征时的帐幕。日本历史上曾有镰仓幕府(源氏幕府)、室町幕府(足利幕府)和江户幕府(德川幕府)。10世纪以后,公地、公民制解体,皇权式微,社会动乱,武士阶层随之崛起。1185年,关东源氏和关西平氏两大武士集团相争,前者胜,控制中央政权。1192年,源赖朝从朝廷取得征夷大将军称号,于镰仓置幕府,武士贵族专权自此始,天皇形同虚设。1333年,镰仓幕府亡,政权复归皇室。1335,足利尊氏弟兄起兵镰仓,1336年,两度攻入京都,废后醍醐天皇,立光明天皇,设幕府于京都。1338年,北朝天皇授足利尊氏征夷大将军称号;1378年,第三代将军于京都室町街建新幕府,故名室町幕府。1573年,室町幕府亡。1600年,德川家康于关原(今岐阜县)之役击败反对派大名联军,权势日重;1603年,任征夷大将军,于江户(今东京)建幕府。1867年,将军德川庆喜被迫还政天皇。1868年1月,天皇政府军大败幕府军。4月,江户和平移交给政府军,幕府领地大部被没收。德川幕府亡。幕府历史至此结束。6.开明君主制:在18世纪便出现了几位直接同启蒙思想家交往,参考某些启蒙理论,并打出“开明”旗号推行改革的君主。“开明君主制”的概念便是这样产生的。开明君主制的出现,证明了资本主义对封建制度有很大的改造作用。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的过渡,不一定必须通过一场革命。自上而下的改革方式也是一种过渡的途径。开明君主们推行的改革,便是这种过渡道路的体现。尽管在18世纪还没有出现通过改革道路完成过渡的国家,但是作为这一道路的最初尝试或起点,则是无可置疑的。7.黑幕揭发者:南北内战之后,美国人的道德观念开始沦丧,崇尚物质主义和拜金主义,社会生活一派混乱。财富分配的两极化在19世纪末趋于登峰造极。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成为有识之士奋力揭发的重重黑幕。大众化杂志兴起,为揭发黑幕创造了良好的传播条件。1893年至1913年的20年间,美国购买杂志的人从25万增加到300万。因为杂志是企业,“黑幕揭发”只是牟利的手段,必定会受到各垄断公司的钳制,或被吞并或以撤走广告相威胁,这导致黑幕揭发事业难以持久。但是有黑幕揭发者的支持,黑幕揭发事业才能维继。黑幕揭发者遍及各行各业,大学教授、改革家、环境保护主义者、牧师和政府官员等等,但主要发动者是一批新闻记者。职业揭发者的是12位男记者和1位女记者,他们撰写了约600多篇黑幕揭发文章和90本著作,占黑幕揭发文章总数的1/3。他们专门从事黑幕揭发,且领域各有分工,几乎涵盖20世纪初主要社会问题,如政府腐败、托拉斯非法垄断、假药和食品不卫生状况、使用童工和种族歧视等。黑幕揭发者大致分为两派。一是记者出身,其报道客观严肃,被称为“学者型”黑幕揭发者,代表人有林肯斯蒂芬斯、埃达塔贝尔等。斯蒂芬斯平均每年写4篇报道,对政府腐败进行了鞭辟入里的揭露。塔贝尔花了5年时间调查,汇编成书《美孚石油公司史》。在其鸿篇巨制里,塔贝尔揭示:垄断毁灭了健康的个人主义。另一派是以大卫格莱汉姆菲利普斯和厄普顿辛克莱为代表的“作家型”黑幕揭发者。前者通过《参议院的背叛》系列报道来揭露美国参议员的腐败行径。后者虽然只花了7周时间进行实地调查,但凭借其妙笔生花的才华,写出了揭露芝加哥屠宰场脏乱状况的《屠场》,影响巨大,直接推动了《纯净食品及药物管理法》的出台。黑幕揭发者是黑幕揭发运动的宣传员,他们充分利用大众化杂志作为宣传阵地,掀起了一场黑幕揭发运动。而中产阶级是美国黑幕揭发运动的群众基础,是黑幕揭发者和大众化杂志传播的民主受众,是20世纪初美国社会改革的主力。但从制度上实现改革,还得仰仗罗斯福发动的政府行为。罗斯福对黑幕揭发运动的“支持”和“宣传”是一种巧合,歪打正着,但不能否认的是,罗斯福凭借自己的狡猾和大度,巧妙地把黑幕揭发运动同他的进步主义改革运动结合起来,美国社会因此而顺利实现转型。21、初税亩:这是春秋时期鲁国在公元前594年(宣公十五年)实行的按亩征税的田赋制度,这是承认私有土地合法化的开始。鲁国实行初税亩,即履亩而税,按田亩生产,不分公田、私田,凡占有土地者均按土地面积纳税。初税亩的实施,增加了财政收入,适应和促进了新生封建土地占有关系,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过程。其后,郑国的“作丘赋”、秦国的“初租禾”,其意义与初税亩基本相同。

22、清议:东汉后期,宦官专权严重侵夺了士人的仕进之路,他们仕进无门,就与官僚勾结,在朝野中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官僚士大夫反宦官专权的社会政治力量,他们评论人物,议论朝政,这就是所谓的“清议”。清议在当时确也起到了激洙扬清的作用。23、地丁合一:清初依然按照地亩和人丁收税,由于地主的隐匿,人丁的逃亡,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赋役制度的混乱和赋役负担不均的问题。康熙五十一年,宣布“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即以后增加人口,不在增加丁银。雍正时,又实行“地丁合一”制度,即把丁银全部摊入田亩之中,这种办法也叫摊丁入亩。自此,我国古代长期实行的人头税废止了,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24、古田会议:1929年12月,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在古田召开。大会由陈毅主持,毛泽东作政治报告、朱德作军事报告、陈毅传达了中央《九月来信》。大会总结了南昌起义以来红军的建设经验,通过了毛泽东起草的决议,决议明确规定了人民军队的性质和根本任务,强调了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它必须服从党的领导,树立无产阶级思想,纠正单纯军事观点,极端民主化,绝对平均主义,流寇思想等错误观念;要担负起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等项任务。这个决议使红军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肃清了一切旧式军队的影响,使整个红军完全成为真正的人民军队。

25、纸草文书:古代埃及用纸草制作的文书。纸草比较轻便,易于书写,约从公允前30世纪开始被广泛使用。纸草文书最早于1752年在意大利发现,已发现的纸草文书内容广泛,涉及房地产契据、公务决议、书信、古典著作、财产清单等,其中著名的有都灵纸草、莱顿纸草,是研究古埃及的重要石料。26、李锡尼和绥克斯图法案:公元前367年保民官李锡尼和绥克斯图针对平民土地、债务和担任高级官员等问题提出的法案。主要内容是全体公民都可以占有使用公有土地,平民所负债务一律停止,取消军政官,重新选举执政官。两名执政官中必须有一人为平民担任,该法案的颁布是平民对贵族斗争胜利的一个里程碑,从此罗马许多重要官职陆续对平民开放。

27、军财抱合: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使日本国内生产萎缩,国外竞争激烈。为了摆脱危机,日本统治者加紧推行国民经济军事化,扩大军事支出和军事订货,以保障垄断资产阶级的利润。于是,通货膨胀与军需相结合,形成“军需通货膨胀”,财阀和军阀进一步合作,称作“军财抱合”,亦即军部与资本家的阶级联盟。

28、尼克松主义:美国尼克松政府面对国际形式的变化,为摆脱内政外交困境,调整其全球战略,提出了新的对外方针。1969年7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在“关岛谈话”中,首次提出“新亚洲政策”。1970年2月,尼克松发表对外政策报告,阐述其对外政策的原则“伙伴关系”、“实力”和“谈判”。尼克松认为,美国已经丧失独霸世界的地位,因此决定从亚洲一线收缩以确保欧洲重点,力求在保持实力地位的基础上缓和与苏关系,并减少对盟国承担的军事义务。与此相应,美国的军事战略也作了调整。称作“现实威慑战略”。尼克松主义上美国全球战略由进攻型转向防守型的标志。1.占田荫客制:西晋占田课田法中有关品官享有经济特权的规定。太康元年(280)西晋颁行的占田课田法中除规定了农民占田的限额外,还规定了官吏占田的数额。官僚地主按品位高低占田,自50顷至10顷不等,每品递减5顷,数额远远超过农民。官僚地主占田数额并不是限额,是依官品高卑在私有田产之外另分给土地。官僚地主还可依官位高卑荫亲属九族至三族,免除课役。官僚地主还可荫衣食客3人至1人不等,佃客15户至1户不等,使其成为只向主人纳租服役的私客。品官占田荫客制反映了占田课田法保护官僚地主封建特权的本质。2.胡三省:(1230~1302),中国宋元之际史学家。字身之。台州宁海(今浙江宁海)人。南宋理宗宝佑间进士。历任县令、府学教授等职。应贾似道召,从军至芜湖,屡有建言,贾似道专横不用。后隐居不仕。自宝佑四年(1256)开始专心著述《资治通鉴广注》,得97卷,论10篇。临安(今浙江杭州)失陷后,手稿在流亡新昌(今广东台山)途中散失。宋亡后,重新撰写。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5)完成《资治通鉴音注》294卷及《释文辩误》(12卷),对《通鉴》作校勘、考证、解释,对《释文》作辩误,并对史事有所评论。注文中多处联系蒙古灭宋事实,发表感慨,寄托民族感情。3.公车上书:公上书,是指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康有为率同梁启超等数千名举人联名上书清光绪皇帝,反对在甲午战争中败于日本的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被认为是维新派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也被认为是中国群众的政治运动的开端。背景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败于日本。1895年春,乙未科进士正在北京考完会试,等待发榜。《马关条约》内割让台湾及辽东,赔款二万万两的突然消息

传至,在北京应试的举人群情激愤。台籍举人更是痛哭流涕。4月22日,康有为、梁启超写成一万八千字的“上今上皇帝书”,十八省举人响应,一千二百多人连署。5月2日,由康、梁二人带领,十八省举人与数千市民集“都察院”门前请代奏。内容反对签订《马关条约》。提出“拒和迁都练兵变法”等主张。

结果及影响上书被清政府拒绝,但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影响。之后,康有为等以“变法图强”为号召,在北京上海等地发行报纸,宣传维新思想。严复、谭嗣同亦在其他地方宣传维新思想。之后,光绪帝启用康有为等,史称戊戌变法(百日维新)。虽然,公车上书和戊戌变法都先后失败,但是维新思想从此唤醒和激励了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救亡图存,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4.二次革命:是孙中山企图挽回辛亥革命的失败而发动的一次革命斗争,目的是要推翻袁世凯,重新恢复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领导权。1913年初,宋教仁准备组织内阁。袁世凯为阻止国民党执政,派人于暗杀宋教仁。不久,宋案真相大白,孙中山动员起兵讨袁。袁世凯与五国银行团达成善后借款准备发动内战,消灭南方革命力量。李烈钧于江西湖口,成立讨袁军,拉开了二次革命的序幕,江苏等地也相继独立,加入讨袁行列。袁世凯靠帝国主义的支持,很快把讨袁军打败“二次革命”失败了。5.诺曼征服:以诺曼底公爵威廉为首的法国封建主对英国的征服。在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丹麦一带的诺曼人的一支,10世纪时定居法国北部,形成诺曼底公国。1066年初,英王爱德华死后无嗣,诺曼底威廉以亲属关系要求继承英国王位,遭拒绝。威廉在教皇支持下,以武力进攻英国。10月14日,哈斯丁一役,威廉大败英军,进驻伦敦。12月25日,威廉在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加冕为英国国王,即威廉一世(征服者),建立诺曼王朝(10661135),史称诺曼征服。诺曼征服是英国社会发展的一次重大转折。它使英国政治、经济、阶级结构、民族关系和文化习俗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封建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步入了中世纪西欧的最前列,并对西欧封建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6.:该书论述了君主应该怎样进行统治和维持,认为军队是一切国家的主要基础,君主要拥有自己的军队,并应靠残暴和讹诈取胜。认为君王在统治之时要以实力原则,不择手段去实现自己的目的,同时要效法狐狸与狮子,有狐狸的狡猾,狮子的勇猛。作者:尼可罗马基亚维利:尼可罗马基亚维利,尼科罗马基雅弗利,意大利政治家,意大利作家,1469年出生,1527年逝世,尼可罗马基亚维利,1469年,5月3日,1527年,6月21日,尼可罗马基亚维利尼可罗马基亚维利(NiccolòMachiavelli,1469年5月3日1527年6月2日),是意大利著名政治家,他的著作《君主论》影响了后世许多政治家,他的理论也被曲解为马基亚维利主义。背景: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割据势力十分严重,各城邦国家间的彼此仇视使意大利丧失了中世纪时期在商业和贸易方面的领先地位,而且因没有形成统一的民族国家而倍受西班牙、法国和德国的蹂躏。马基亚维利主张建立统一中央集权的民族国家,结束意大利的分立状态。7.克里米亚战争:克里米亚战争是1853年至1856年间在欧洲爆发的一场战争,作战的一方是俄罗斯,另一方是奥斯曼帝国、法国、英国,后来皮德蒙特-萨丁尼亚也加入了这一方。一开始它被称为第七次俄土战争,但因为其最长和最重要的战役在克里米亚半岛上爆发后来被称为克里米亚战争。战争起因这场战争的表面起因是宗教问题。俄罗斯向奥斯曼帝国提出为保护奥斯曼帝国境内的东正教徒在“圣地”建立俄罗斯的保护地的要求,这个要求被君士坦丁堡的苏丹拒绝。法国的天主教徒和英国的新教徒也反对俄罗斯在巴勒斯坦建立据点的企图。俄罗斯在苏丹拒绝后决定以此作为采取军事行动的理由。1853年俄罗斯与奥斯曼帝国断交并开始占领多瑙河流域的土耳其附属国。战争的真正原因是奥斯曼帝国逐渐的、内部的瓦解,俄罗斯认为这是它将它在欧洲的势力不断扩大的好机会,尤其是它获得一个通向地中海和占领巴尔干半岛的好机会。奥斯曼帝国在巴尔干半岛上的统治此时显然摇摇欲坠,而俄罗斯则争取获得对恰纳卡莱海峡和伊斯坦布尔海峡的控制。英国和法国反对俄罗斯的扩张,它们不希望俄罗斯获得这些战略要地以维持它们自己在东南欧的势力和利益。战争过程1854年底英国和法国对俄罗斯宣战,1855年皮德蒙特-萨丁尼亚加入这个同盟。奥地利迫使俄罗斯从多瑙河撤军,但并没有帮助英法围攻克里米亚上的塞瓦斯托波尔要塞的舰队。因此奥地利在这场战争中起了一个重要的角色,虽然它并没有主动参加这场战争。塞瓦斯托波尔被围攻近一年后英法联军占领了一个重要的堡垒,此后俄军退出克里米亚半岛。战争后果克里米亚战争的后果之一是奥地利、普鲁士和俄罗斯之间的神圣联盟终止。普鲁士在这场战争中持中立,战后普鲁士与俄罗斯的关系变好,与奥地利的关系变坏,而俄奥之间的关系恶化。英国与法国在战后也开始与俄罗斯修好,因此奥地利日趋孤立。到此为止奥地利在德意志联邦中处支配地位,但这个地位日益减弱,而普鲁士的地位则日益增高。由此欧洲各强国之间的势力均衡开始对奥地利不利地变化。奥地利的削弱同时也使皮德蒙特-萨丁尼亚不断增强。皮德蒙特-萨丁尼亚在意大利统一运动中起了一个支配性的地位。1861年在法国的支持下皮德蒙特-萨丁尼亚达到了建立一个意大利王国的目的。战争意义克里米亚战争是世界史中的第一次现代化战争。今天大多数人已经将这场战争遗忘了,但它从军事上和从政治上改变了欧洲列犟之间的地位和关系。它与巴黎和约是19世纪既1815年的维也纳会议后的第二次重大事件。在克里米亚战争中铁甲船和现代的爆炸性的炮弹第一次被使用。它也是历史上第一次壕沟战和静止战。电报首次在战争中被使用,火车首次被用来运送补给和增援。随军记者首次参加并可以在同日将战况报告给家乡的报纸。由于一个英国军官的错误,使得在一次不到20分钟的攻击行动中,就造成了约900名英国骑兵的丧生。当晚《伦敦时报》就报导了这个损失,在英国掀起了一场危机。此外在这场战争中记者还第一次使用了摄影术来记载战争的残暴和英雄事迹。8.基洛夫事件:基洛夫原名谢尔盖米洛诺维奇柯斯特里科夫,生于1886年3月27日,卒于1934年12月1日。苏联布尔什维克革命者和重要领导人,曾任前苏联共产党(布)中央政治局委员和中央书记,列宁格勒省委第一书记等职。他的遇刺事件直接触发了被称为大清洗的恐怖镇压。事件过程:1934年12月1日是苏联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委员、列宁格勒州委书记基洛夫的一个照常工作日,但也是他生命历程中最后一天。这也是即将席卷全国镇压狂潮掀开序幕的一天。这一天傍晚当基洛夫走进在列宁格勒州委机关所在地斯美尔尼宫,向州委第二书记的办公室走去。当他在走廊里停下脚步开门时,一颗罪恶的子弹射中他的脖子。他摇晃一下,转了半个身子,就一头栽倒在镶木地板上了。他的帽子被掀落了一半,鲜血从伤口向外冒。凶手尼古拉耶夫是内务部的工作人员。而且有证据表明,在这项谋杀之前,他曾几次企图暗杀基洛夫。21、公田:西周井田制的一种经营方式。井田制有公田和私田之分,公田是原始公有土地的残存。井田制下劳动产品的分配方式,在王都和诸侯国近郊“国内”,用“彻”,既抽十分之一的田为公田,公田也叫籍田,收获物交给国家。在远郊“野”内,用“助”,是借的意思,即借助民力而耕公田。私田按土地质量差别平均分配给各个家庭的份地,定期交换,村社成员对私田只有使用权,而且必须以在公田上的无偿劳动作为条件。

22、部曲:好强地主拥有的私人武装,主要由依附农民中的青壮年男子组成,称为“部曲”或“家兵”,其任务是看家护院,后来转变成为豪族地主镇压农民起义和拥兵割据的武装力量。好强田庄为防止农民反抗,还建有军事设施。田庄里的劳动者对好强地主具有很强的依附性,他们受到的剥削很沉重。

23、总理衙门:全称“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又称“总署”、“译署”。1861年1月,清政府为适应与西方列强建立外交关系的需要而设立的。它主管外交及通商事务,职权广泛,首任总理衙门大臣有恭亲王奕欣等人。总理衙门的设立,有利于资本主义国家控制清政府的内政外交。1901年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是近代中国社会第一个具有半殖民地性质的外交机构。24、府院之争:袁世凯死后,黎元洪继任大总统,但实权操纵在国务总理兼陆军总长段祺瑞的手里。黎元洪不甘心做傀儡,在英、美等国的支持下与以日本为靠山的段祺瑞抗衡,双方的斗争因1917年的“参战”问题而公开化。段祺瑞主张对德宣战,参加正在进行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企图以参战为名向日本借款,扩大皖系势力。黎元洪依靠英、美等国,通过国会极力反对。段祺瑞召集督军到京开会,逼迫黎元洪解散国会。黎元洪下令免除段祺瑞的职务。段祺瑞离京赴津,通电各省武装倒黎。因为一方为总统府,一方为国务院,所以称为府院之争,实际上反映了英美与日本在中国的争夺。

25、布匿战争:罗马与迦太基争夺西地中海霸权的战争。公元前264前146年先后进行了三次战争,因罗马人称迦太基人为布匿,故称为布匿战争。在第一次战争中罗马击败迦太基海军,最终占领西西里、撒丁和科西嘉岛。第二次战争,迦太基名将汉尼拔重创罗马军队,但是罗马取得了最终胜利,罗马确立了西地中海的霸权,从此迦太基失去独立地位。公元前149年,因为担心迦太基东山再起,罗马第三次发动战争,最终彻底摧毁迦太基,其领土被罗马划分为阿非利加行省,5万居民被卖为奴隶。26、清教运动:主张清楚英国国教会内残留的天主教旧制和繁文缛节,提倡勤俭清洁的简朴生活。清教运动的发动者为卡特赖特。运动分为温和派与激进派。前者提倡从国教会内部改革,以实现净化教会为目的,在政治上主张君主立宪。后者主张采用长老制,甚至脱离国教会,简化仪式,放弃任何偶像崇拜,在政治上提倡共和制。运动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27、《非战公约》:又称《白里安凯洛格公约》,是1928年8月,美、法、意、英、德等15国在巴黎签定的国际条约。条约规定,废除战争作为国家政策的工具,用和平方式解决一切问题。公约以国际条约的形式宣布放弃战争,用和平方式解决争端,为互不侵犯原则奠定了法律基础,但各国都作了保留,可以拥有自卫权,从而使公约成为一纸空文。28、开罗宣言:1943年11月2226日,中美英三国首脑蒋介石、罗斯福、丘吉尔在开罗举行会议,商讨联合对日作战计划。12月1日,三国首脑联合发表了《开罗宣言》,宣言庄严宣告:三国的宗旨在于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在太平洋夺取或占领的一切岛屿、使日本所窃取的中国领土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宣言还宣布朝鲜将在战后摆脱日本殖民统治,取得独立。宣言还坚持日本必须无条件投降的原则。开罗宣言表示中国收复领土的神圣权力得到国际上的工人公认,这是中国人民长期坚持抗战的结果。四库全书:从1773至1782年,清政府选派纪昀等160余人编辑《四库全书》。《四库全书》分经史子集四大类,各类又分许多子目,检阅比较方便。这套大型丛书,共收录书籍3457种,79070卷,装订成36000余册。该书是我国最大一部丛书,其中保存了许多宝贵的文献资料。但是清政府在修《四库全书》过程中,曾大量销毁和删改旧书,是祖国的文化遗产遭到了大破坏。《四库全书》编成后,纪昀等又写成《四库全书总目提要》200卷,把每本书的渊源、版本、内容都作提纲性的介绍,是一部重要的目录学著作。

金字塔:埃及的金字塔(Pyramids)建于4500年前,是古埃及法老(即国王)和王后的陵墓。陵墓是用巨大石块修砌成的方锥形建筑,因形似汉字“金”字,故译作“金字塔”。埃及迄今已发现大大小小的金字塔110座,大多建于埃及古王朝时期。在埃及已发现的金字塔中,最大最有名的是位于开罗西南面的吉萨高地上的祖孙三代金字塔。它们是大金字塔(也称胡夫金字塔)、海夫拉金字塔和门卡乌拉金字塔,与其周围众多的小金字塔形成金字塔群,为埃及金字塔建筑艺术的顶峰。梭伦改革:公元前594年,梭伦当选为首选执政官,并被授予制定宪法的全权,开始在经济和社会各方面进行一系列的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1)实施“解负令”,取消债务。(2)废除世袭贵族的垄断,不再以出身而以财产的数量来划分公民等级。(3)改革政治机构。恢复和提高几乎已经丧失作用的公民大会的权力,同时在贵族会议以外设立四百人会议和公民陪审法庭,准许每个公民就自身利益攸关的问题向公民大会和民众法庭提出申诉。(4)制定新法典,取代旧的严酷法典、同时,奖励公民从事手工业和商业,禁止输出谷物,改革度量衡,铸造雅典新币,制定了一些有关财产继承、禁止厚葬、怃恤为国牺牲公民的亲属等法令。梭伦改革是雅典城邦历史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有助于工商业的发展,调整了公民集体内不同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使自身从事劳动的中、小所有者公民在经济、政治和社会上的地位得以保证。同盟会:1905年8月,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政党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孙中山被举为总理。孙中山在《发刊词》中阐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第一次提出了三民主义。同盟会的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它的成立标志着真正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开始。

大跃进运动:1958年的大跃进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的一次重要尝试,但是遭到了严重的挫折。大跃进发动的背景比较复杂。首先是大跃进发动的主管是冬季为了迅速改变我国贫穷落后面貌,在国际国内事务中取得主动权。其次,不断批评反冒进,以政治运动推动经济发展。再次,一系列的“左”倾观点,为发动大跃进创造了理论依据。第四,鼓吹个人崇拜,实行个人专断,破坏民主集中制原则,为大跃进的发动作了组织上的保证。

大跃进运动首先从农业开始。全国掀起空前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和积肥运动。随后又不断提高和修改粮食生产计划指标。引发了各级干部的浮夸风。1958年8月后,大跃进重点从农业转向工业,出现全民炼钢运动。1960年结束。在3年大跃进期间,由于全党把重点转移到了经济建设和技术方面,动员了动迁规模的人力、物力,建成了一批重要项目。如大庆油田的开发,原子尖端技术的突破,都是在这个时期取得的成绩。但是方法上采取大搞政治运动,无视客观规律,过分扩大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其直接后果是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活水平严重下降。大跃进失败原因主要有三点:(1)对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认识不足,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思想准备不足。(2)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依靠群众运动的方法来快速发展生产力是不切实际的。(3)盲目追求高速度,破坏了经济的稳步和协调发展。

《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颁布的一部法律,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比较系统的法典。法典全文用楔形文字铭刻,除序言和结语外,共有条文282条。包括诉讼手续、损害赔偿、租佃关系、债权债务、财产继承、对奴隶的处罚等。波茨坦会议:波茨坦公告全称《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也叫《波

茨坦宣言》。中、美、英三国于1945年7月26日在波茨坦会议过程中发表。苏联同年8月8日正式加入。主要内容:1.盟国对日作战直到它停止抵抗为止,日本政府应立即宣布无条件投降;2.《开罗宣言》的条件必须实施,日本的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盟国所决定的其他小岛之内;3.日本军队要完成解除武装,日本军国主义必须永久铲除;4.日本战犯将交付审判,阻止日本人民民主的所有障碍必须消除;5.不准日本保有可供重新武装的工业等。波茨坦会议也称“柏林会议”。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杜鲁门、丘吉尔(后期为艾德礼)和三国外长于1945年7月17日到8月2日在波茨坦举行。会议同意根据苏联代表团的建议通过了处理德国问题的原则和其他有关决定,包括设立外长会议,占领德国的基本政治、经济原则,德国赔偿,波兰西部疆界,控制黑海海峡,对意大利政策,哥斯尼堡地区最后让与苏联,对罗、保、匈、芬的政策,战争罪犯,奥地利领土托管和参加联合国组织等问题。并签订了《柏林(波茨坦)会议议定书》,发表了《柏林会议公报》。这两个内容基本相同的文件通称《波茨坦协定》。中、美、英三国还发表了促令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1.文景之治:文景之治是西汉文帝,景帝两代40年左右的时间政治稳定、经济生产得到显著发展的“盛世”。汉文帝刘恒是刘邦的第四子,母为薄姬。高帝十一年(前196年)受封为代王。公元前180年吕后死,诸吕作乱,丞相陈平、太尉周勃与朱虚侯刘章等宗室大臣共诛诸吕,迎立刘恒为帝,在位23年。汉景帝刘启是文帝太子,母为窦皇后。公元前157年即位,在位16年。西汉王朝建立后,汉高祖、惠帝、吕后都着力于农业生产,稳定封建统治秩序,收到了显著的成效。文景两帝相继即位后,又在这基础上进一步采取了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措施,这便是历史上所称的“文景之治”。2.绍兴和议:中国南宋与金订立的和约。宋军在反击金的入侵中已取得一定的胜利,但宋高宗与宰相秦桧唯恐有碍对金议和,解除了韩世忠、张俊、岳飞三大将的兵权,甚至制造岳飞冤狱,使抗战派对投降议和活动无法进行反对。绍兴十一年(1141)双方达成和约:①宋向金称臣,金册宋康王赵构为皇帝。②划定疆界,东以淮河中流为界,西以大散关(陕西宝鸡西南)为界,以南属宋,以北属金。宋割唐(今河南唐河)、邓(今河南邓州)二州及商(今陕西商县)、秦(今甘肃天水)二州之大半予金。③宋每年向金纳贡银、绢各25万两、匹,自绍兴十二年开始,每年春季搬送至泗州交纳。绍兴和议确定了宋金之间政治上的不平等关系,结束了长达10余年的战争状态,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3.中山舰事件:中山舰事件亦称“三二○事件”。1926年3月18日,蒋介石为了排斥共产党人,夺取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的军权,指使欧阳格以黄埔军校驻广东省办事处的名义,命令海军的代理局长、共产党员李之龙调派中山舰到黄埔候用。第二天,中山舰开到黄埔。蒋介石却诬指中山舰擅自开入黄埔,是共产党阴谋暴动。20日,蒋介石以此为借口,命令逮捕了李之龙。扣押中山舰,包围省港罢工委员会,收缴工人武装,拘留第一军第二师中的左派党代表和政工人员四十多人,宣布广州全市戒严,还包围苏联顾问团住处。对这次事件,毛泽东、周恩来等人主张依靠工农群众,坚决进行反击,打击蒋介石的反动气焰。但是,由于陈独秀为首的中共中央采取退让政策,以周恩来为首的全体共产党员退出第一军,蒋介石夺取了第一军的军权,三名反对蒋介石的苏联顾问被解聘回国。中山舰事件是蒋介石打击共产党、篡夺领导权的开始。4.”一二.九”运动:一二九运动是指1935年12月9日,在北平发起的一场学生要求政府抗日的游行示威活动。它广泛地宣传了中国共产党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抗日主张,掀起了全国抗日救国运动的新高潮。背景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中国东北后,继续向华北进犯,1935年6、7月间通过“秦土协定”控制察哈尔省,指使汉奸殷汝耕在冀东建立傀儡政权(“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国民党政府准备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以适应日本侵略者提出的“华北政权特殊化”的要求。对应这一局势,中国共产党于8月1日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号召全国军民团结抗日救国。准备11月18日,北平各大中学校学生代表即召开联席会议,秘密成立北平学联。选举郭明秋为执行主席,共产党派黄敬、姚依林等人参与对学联的领导。12月3日北平学联召开会议,决定联络各大中学校,发起大规模请愿。12月6日北平15所大中学校发表宣言,反对华北“防共自治”,要求国民党政府讨伐殷汝耕,动员全国对敌抵抗,提出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吞并中国华北为核心的9项政治纲领,呼吁停止内战,共赴国难,团结全国各界民众,武装反抗日本侵略者,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而斗争。此时传来冀察政务委员会将于12月9日成立的消息,于是学联决定将请愿定于12月9日。经过12月9日“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爆发。凌晨,军警包围了不少大中学校,并关闭了西直门,请愿的学生群情激愤,纷纷冲破封锁。于上午10时30分,到达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所在地中南海新华门门前,向国民政府军政部长何应钦请愿。愤怒的学生振臂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五省自治!”“打倒汉奸卖国贼!”“立即停止内战!”请愿群众代表向国民政府提出6项要求:(1)反对华北自治及其类似组织;(2)反对一切中日间的秘密交涉,立即公布应付目前危机的外交政策;(3)保障人民言论、集会、出版自由;(4)停止内战,立刻准备对外的自卫战争;(5)不得任意逮捕人民;(6)立即释放被捕学生。何应钦的代表和学生进行了对话,拒绝了学生打开西直门让清华,燕京学生进程的要求。学生随即开始大规模游行,队伍经过各学校时,不断有学生冲破封锁加入队伍,人数扩大到六七千人。队伍西单和东长安街时遭到军警木棍、鞭子、水龙、大刀的攻击,百余人受伤,30多人被捕。被阻挡在西直门外清华、燕京两校学生,辗转阜成门西便门,但因所有城门关闭未能入城,便在凛冽朔风中坚持终日,含泪向围观市民控诉日军在东北的暴行,指责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学生无畏的抗日救亡运动使得冀察政务委员会不得不延期成立。

全国响应一二九运动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持和响应。各大城市的爱国学生均举行请愿集会、示威游行,声援北平学生的爱国行动。陕甘苏区学生联合会也发出响应的通电,12月18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发表《为援助北平学生救国运动告工友书》,号召全国工友起来抗议出卖华北与屠杀、逮捕爱国学生。鲁迅、宋庆龄等爱国知名人士也撰文赞扬爱国学生的英勇奋斗精神,捐款支持学生抗日救国运动。北平学生也组织了“平津学生南下扩大宣传团”前往河北宣传抗日救国。目前在中国大陆每年的12月9日在大学中有长跑、演讲等纪念活动。5.斯多葛派:公元前4世纪由芝诺(基底恩的)于雅典创立的一个学派。一译画廊派、斯多亚派、斯多阿学派。因其讲学的场所在一彩色画廊而得名(希腊文stoa,意为画廊,音译斯多亚)。斯多葛派思想的传播和影响,在希腊、罗马持续了约5个世纪。

斯多葛派的研究重心是伦理德行学。他们强调人生应该追求的目的不是快乐而是德行,即“顺从自然”。在他们看来,宇宙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存在着一种支配万物的普遍法则,即“自然法”,亦称“逻各斯”、“世界理性”,或称“上帝”、“命运”。这种普遍法则,即自然的必然性,支配着宇宙间的一切。人类是宇宙的一部分,同样要受普遍法则的支配,这是不可抗拒的。人只有抑制个人的一切情感和欲望,俯首贴耳地服从命运,“按照自然而生活”,才能达到德行的境界,实现人生的目的。

在政治思想上,斯多葛派最早系统地论述了自然法。他们认为自然法就是理性,是至高无上、普遍存在的,是宇宙一切事物,包括国家和个人所必须遵循的法则。国家制定的法律必须符合自然法。他们认为人们共同生活在社会统一体中是自然法的要求。在这里,自然法赋予每个人的理性是相同的。不论希腊人或是蛮族人,也不论自由民或奴隶,均具有同样的理性,都是平等的,本无高低贵贱之分,人为地划分不同的等级和国家,是违反自然法的。应该废除国家的界限,消除等级的差异,组成一个共同的社会,即“世界国家”。斯多葛派关于自然法、世界主义、人类平等和安于现状、顺从命运等观点,对罗马政治思想以及基督教教义的形成,都产生了重大影响。6.《航海条例》英国在与荷兰争夺海上霸权的过程中颁布的条例,其目的是为了发展本国的航海事业和海外贸易,增强自己在争霸中的力量。1651年,英国颁布了多项《航海条例》,其主要内容有:任何的商品都不得输往英国殖民地,除非用英国的船只载运。所谓英国的船是指在英国或其殖民地建造的,为英国及其殖民地所拥有的船,或者至少有四分之三的船员是英国人或英国殖民地的人。为了迫使荷兰接受《航海条例》,英国发动了一系列对荷兰的战争。荷兰由于海上贸易受到排挤,军事实力不敌英国,最终在这些战争中以失败而告终。7.威尔逊十四点:1918年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的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纲领及战后世界的蓝图。为了对抗俄国十月革命和苏维埃政权的影响,为美国战后称霸创造条件,1918年1月8日威尔逊在国会发表演说,提出“十四点原则”作为“建立世界和平的纲领”,主要内容是:①签订公开和约,杜绝秘密外交;②平时和战时海上航行绝对自由;③取消一切经济壁垒,建立贸易平等条件;④裁减军备到同国内安全相一致的最低点;⑤公正处理殖民地问题,在决定一切有关主权问题时,应兼顾当地居民的利益和殖民政府之正当要求;⑥外国军队撤出俄国,并保证俄国独立决定其政治发展和国家政策,欢迎它在自己选择的制度下,进入自由国家的社会;⑦德军撤出比利时,并恢复其主权;⑧德军撤出法国,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⑨根据民族分布情况,调整意大利疆界;⑩允许奥匈帝国境内各民族自治;(11)罗马尼亚、塞尔维亚和门的内哥罗的领土予以恢复;(12)承认奥斯曼帝国内的土耳其部分有稳固的主权,但土耳其统治的其他民族有在“自治”的基础上不受干扰的发展机会,达达尼尔海峡在国际保证下永远开放为自由航道;(13)重建独立的拥有出海口的波兰,以国际条约保证其政治经济独立和领土完整;(14)根据旨在国家不分大小、相互保证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的特别盟约,设立国际联合机构。1918年10月,美国官方对“十四点”作了注解,将美国的意图说得更加明确。“十四点”表面上标榜“民族自决”,反对“秘密外交”,倡导建立“公正而持久的和平”,实际上是美国企图利用战争中增长的实力,削弱竞争对手英、法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也反映其敌视苏联、反对被压迫民族争取独立解放的立场。威尔逊为了反对英、法、俄撇开美国秘密分割世界,提出反对秘密外交;为了取代英国的海上霸权,主张海上自由;为了确立美国的商业霸权,要求废除经济壁垒;在欢迎俄国进入“自由”国家社会的招牌下,反对苏维埃政权,在注解中明确表示要承认并援助若干临时政府,与苏俄政府对抗;以同等重视殖民地人民与帝国主义的要求来否认被压迫民族的民族独立,以“自治”为名反对前奥斯曼帝国内的阿拉伯民族的独立;为了使美国成为世界盟主,建议创立国际联合机构。8.邱吉尔: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带领英国人民取得反法西斯战争伟大胜利的民族英雄,是与斯大林、罗斯福并立的“三巨头”之一,是矗立于世界史册上的一代伟人。丘吉尔出身于声名显赫的贵族家庭。他的祖先马尔巴罗公爵是英国历史上的著名军事统帅,是安妮女王统治时期英国政界权倾一时的风云人物;他的父亲伦道夫勋爵是上世纪末英国的杰出政治家,曾任索尔兹伯里内阁的财政大臣。祖先的丰功伟绩、父辈的政治成就以及家族的荣耀和政治传统,无疑对丘吉尔的一生产生了十分巨大的影响,在他成长为英国一代名相的过程中具有关键性作用。他们为丘吉尔提供了学习的榜样,树立了奋斗目标,也培育了他对祖国的历史责任感,成为丘吉尔一生孜孜不倦地追求和建功立业的强大驱动力。丘吉尔未上过大学,他的渊博知识和多方面才能是经过刻苦自学得来的。他年轻时驻军于印度南部的班加罗尔,在那里有半年多的时间里他“每天阅读四小时或五小时的历史和哲学著作”。自那以后,丘吉尔从柏拉图、吉本、麦考利、叔本华、莱基、马尔萨斯、达尔文等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历史学家和生物学家的著作中吸取了丰富的思想营养。这使他的思想更加深刻,人生信念更加坚定,也使他成长为“我们生活的时代里最杰出和多才多艺的人”。丘吉尔的头上戴有许多流光溢彩的桂冠,他是著作等身的作家、辩才无碍的演说家、经邦治国的政治家、战争中的传奇英雄。他一生中写出了26部共45卷(本)专著,几乎每部著作出版后都在英国和世界上引起轰动,获得如潮好评,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在世界各国广为发行,以致《星期日泰晤士报》曾断言:“20世纪很少有人比丘吉尔拿的稿费还多。”1953年,他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他在一生中多次经历的议员竞选中,在议会的辩论中,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重要时刻,发表了许多富于技巧而且打动人心的演讲,给人们留下了极深的印象。瑞典文学院在授予他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词中说:“丘吉尔成熟的演说,目的敏捷准确,内容壮观动人。犹如一股铸造历史环节的力。丘吉尔在自由和人性尊重的关键时刻的滔滔不绝的演说,却另有一番动人心魄的魔力。也许他自己正是以这伟大的演说,建立了永垂不朽的丰碑。”S席瓦兹院士在颁奖词中还说,“丘吉尔在政治上和文学上的成就如此之大,此前从未有过一位领袖人物能两样兼备而且如此杰出。”的确,为丘吉尔树立了永垂不朽的丰碑的不仅是他的作品和演讲,而且是他作为一个政治家和反法西斯斗士的光辉业绩。他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当选为议员,曾多次在内阁中担任要职。他经历了许多次政治上的升沉起伏,每次都以不屈不挠的努力,从不畏惧的斗志战胜艰难险阻而达到自己的目的,最终登上了光辉的顶峰,在英国处于历史危机的严峻关头,成为众望所归的政治领袖。连他政治上的对手也说:“丘吉尔是大家一致认为永远不能成为首相的人,可是他同样也是在这危急关头获得大家一致欢迎,认为是唯一可能出任领袖的人。”“人们不能不喜欢他,他的才能与朝气是无与伦比的。”

在通向胜利的漫长岁月里,丘吉尔在其演讲中多次发出战斗到底的誓言,表达了英国人民的心声。他说:“我们将永不停止,永不疲倦,永不让步,全国人民已立誓要负起这一任务:在欧洲扫清纳粹的毒害,把世界从新的黑暗时代中拯救出来。我们想夺取的是希特勒和希特勒主义的生命和灵魂。仅此而已,别无其他,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丘吉尔在世人心目中已成为英国人民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的集中象征。《星期日泰晤士报》评论说:“今天,温斯顿丘吉尔不仅是英国精神的化身,而且是我们的坚强领袖。不仅英国人,整个自由世界都对他无比信任。”还值得注意的是,丘吉尔是有名的顽固反共人物。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关键时刻,在处理对苏联关系问题上,他以一个杰出政治家的巨大勇气和高度灵活性,从英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完成了英国政治和他本人政治生涯中的重大历史性转折,毫不犹豫地与苏联结为盟国,

使不同意识形态下的反法西斯力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结成了统一战线,从而保证了赢得战争的最后胜利。斯大林称赞丘吉尔是“百年才出现一个的人物”。此外,丘吉尔还可以称之为预言家、发明家、战略家、外交家。他早在三十年代对未来战争中的一些重大技术发展所作的预见后来都变成了现实;他以超乎寻常的惊人敏感和极大的勇气,冒着和平主义浪潮的巨大压力和“在政治上几乎有被消灭的危险”,一天也不放弃向国人发出预言式的战争警告,使英国人作好了战争来临的精神准备。他在用雷达侦察来袭敌机的方法正式使用前4年就提出对此问题的研究。他因动用海军经费改进和大量建造“陆地行舟”,使轮式装甲汽车演变成为威力巨大的现代坦克而被尊为“坦克之父”。他主持制定了“二战”中的许多战略计划。他亲自着意培育了在当时乃至后来左右世界政治格局的英美关系。总之,丘吉尔是一位人生内涵极为丰富的传奇人物。21.御史台:御史台是唐朝中央的最高监察机关,长官为御史大夫,下辖三院(台院,殿院,察院),分工负责中央各机构及地方的监察工作。侍御史属台院,掌督察百官,审查百官犯罪案件。殿中侍御史属殿院,掌殿廷仪卫及京城纠察。监察御史属台院,掌视察州县。三院御史公司监察,而又各有侧重,构成了一个严密的监察体系,素有“人君耳目”之称。但是,御史纠弹正确与否,又须受尚书左,右仆射的和左,右丞的审查。御史台和尚书省互相制约,反映了唐代监察制度的成熟。

22.猛安谋克制:在女真族发展过程中,实行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编制。猛安即千夫长,谋克即百夫长。猛安谋克最初是单纯从事渔猎生产的部落组织,金朝建立以后,变成为带有氏族制特色的军事与行政合一的社会基层组织。女真族民壮者皆兵,平时生产,战时自备兵器粮草随军出征。阿骨打起兵反辽后,统一定制以300户为一谋克,10谋克为一猛安。后来把这些猛安谋克迁到华北及中原地区,成为与汉地州县制并行且不相统的地方机构。23.《北京条约》:1860年奕与英国和法国签订的。这个条约除确认《中英天津条约》仍属有效外,又增加了扩大侵略的条款:(1)开天津为商埠;(2)准许英国招募华工出国;(3)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4)赔偿英,法军费,各增加到800万两。(5)归还以前没收的法国天主教财产,并允许法国传教士在各省租买田地,建造教堂。24.公车上书: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败于日本。1895年春,乙未科进士正在北京考完会试,等待发榜。《马关条约》内割让台湾及辽东,赔款二万万两的突然消息传至,在北京应试的举人群情激愤。4月22日,康有为、梁启超写成一万八千字的“上今上皇帝书”,十八省举人响应,一千二百多人连署。5月2日,由康、梁二人带领,十八省举人与数千市民集“都察院”门前请代奏。这就是著名的“公车上书”。这次上书被认为是维新派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也被认为是中国群众的政治运动的开端。25.《君主论》:作者马基亚维利。该书论述了君主应该怎样进行统治和维持,认为军队是一切国家的主要基础,君主要拥有自己的军队,并应靠残暴和讹诈取胜。认为君王在统治之时要以实力原则,不择手段去实现自己的目的,同时要效法狐狸与狮子,有狐狸的狡猾,狮子的勇猛。

26.凡尔登战役: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军和法军于1916年2~12月在法国凡尔登筑垒地域进行的战役。1916年,德意志帝国决定把进攻重点再次转向西线,力图打败法国。德军统帅部选择法国的凡尔登要塞作为进攻目标。1916年2月21日,德军集中前线所有大炮对凡尔登附近狭窄的三角地带连续轰击10多个小时,将这一小块地区的森林、山头、战壕夷为平地,随后以6个师兵力向前推进。法军总司令霞飞增派援军,任命H.P.贝当为凡尔登地区司令,组织法军拼死抵抗。双方出动飞机进行空战和轰炸对方的机场与补给线。德军首次使用光气窒息弹,杀伤大量法军并造成恐慌,但未能取胜。法英联军于6月底至11月中在索姆河一带对德军阵地发动强大攻势,英军首次使用新发明的36辆坦克,德军顽强抵抗,守住了防线。10~12月,法军在凡尔登调集部队,开始反攻,夺回大部分失地。德军战略进攻终于失败。战役结束后德皇威廉二世撤销法金汉的总参谋长职务,改任兴登堡为总参谋长,鲁登道夫为其副手。此役是典型的阵地战、消耗战,双方伤亡近100万人。由于伤亡惨重,凡尔登战场被称为“绞肉机”、“屠场”和“地狱”。这次决定性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德意志帝国从此逐步走向最后失败。

27.清教运动:16世纪中期英国圣公会内部的改革运动。因主张清除英国国教会内残留的天主教旧制和繁文缛节,提倡勤俭清洁的简朴生活,故名。清教运动的发动者为卡特赖特。运动后分为温和派与激进派。前者提倡从国教会内部改革,以实现净化教会为目的,在政治上主张君主立宪。后者主张采用长老制,甚至脱离国教会,简化仪式,放弃任何形式的偶像崇拜,在政治上提倡共和制。运动对英国革命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28.曼德拉:1918年7月18日出生于南非特兰斯凯一个大酋长家庭,先后获南非大学文学士和威特沃特斯兰德大学律师资格,当过律师。曼德拉自幼性格刚强,崇敬民族英雄。1948年当选为非国大青年联盟全国书记,1950年任非国大青年联盟全国主席。1952年先后任非国大执委、德兰士瓦省主席、全国副主席。同年年底,他成功地组织并领导了“蔑视不公正法令运动”,赢得了全体黑人的尊敬。1961年6月曼德拉创建非国大军事组织“民族之矛”,任总司令。主要著作有:《走向自由之路不会平坦》、《斗争就是生活》、《争取世界自由宣言》、自传《自由路漫漫》。四行两局一库这里的四行指的是南京国民政府为垄断全国金融而设置的“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中国交通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二局指的是南京国民政府为垄断信托和保险事业而设置的“中央信托局和邮政储金汇业局”;一库指的是中国合作金库.这几个机构是国民党垄断全国金融和经济的重要机构,有利四大官僚为首的官僚资本主义膨胀性发展。十字军东征11世纪末13世纪末西欧封建主在教皇的发动下,以收复基督教圣地为借口,对地中海东岸各国发动8次侵略战争,史称“十字军东征”。十字军东征给东方各国人民带来巨大战争灾难的同时也有其积极的影响:(1)大大削弱了罗马教廷的势力。(2)促进了东西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3)改变了西欧社会的经济结构。长子西征(1235年~1242年)蒙古人的第二次西征以成吉思汗之孙拔都任统帅,诸王子贵由、蒙哥等从征,因此又称为“长子西征”或“诸子西征”。蒙古大军实际指挥掌握在前军主将速不台手中,蒙古大军主要矛头指向钦察和斡罗思等地。蒙军首先分路并进,1336年秋,会师于押赤河,速不台先克亦的勒河中游的不里阿耳国,蒙哥攻取钦察。1237年秋,诸路蒙军深入斡罗思,于次年分兵四出,连破莫斯科、罗斯托夫等十余城市。1239年,蒙哥攻破高加索山北麓的阿速国,拔都长驱直入斡罗思南部。1240年,攻占伽里赤国。次年,分兵攻入波兰的孛烈儿国和匈牙利的马札儿国,并进军西里西亚。其中一部蒙军在进至维也纳附近的诺伊施达时,被奥地利和波希米亚联军击退。1242年,拔都闻大汗窝阔台死讯,随即率诸军东还,回到亦的勒河下游营地。此后拔都即在此地建立起钦察汗国,以萨莱城为首都。

宅地法内战爆发后,由于南方的蓄谋已久和北方的战备松懈,北方军队节节败退。为扭转战局,争取战争的最后胜利,1862年,林肯政府陆续采取一些顺应民意的措施。首先颁布《宅地法》,规定美国公民只要交纳10美元的手续费,即可在西部获得一块相当于64公顷的土地;耕种5年以上,这快土地即成为其私有财产。《宅地法》满足了广大农民对土地的渴望,同时鼓舞了他们反抗南方奴隶主的斗争。战争期间,西部地区为联邦军队提供了充足的兵员和粮食供应,为保证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重大的贡献。豫湘桂战役1944年,日本在太平洋战场接连失利,它与南洋的海上交通线被美军切断。为打通中国的大陆交通线,日军发动了豫湘桂战役。豫湘桂战役是抗战时期日军向国民党正面战场发动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历时8个月。国民党损失军队五六十万,丧失包括豫湘桂闽粤等省的大部分和贵州省的一部分的国土20多万平方公里。“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溃败正是其推行的积极反共、消极抗战的恶果”。斯巴达斯巴达城邦产生于对原有的希腊居民的征服的过程中。在征服过程中,斯巴达人将原有的土著居民降为两种人,“即被称为庇里阿西人的“边民”和被称为“希洛人”的纯粹奴隶”。斯巴达城邦实行“贵族寡头统治”,是希腊诸城邦中奴隶主寡头政体的典型。斯巴达尚武精神以及对军事的重视在古代应该说是绝无仅有的.斯巴达国家形成后,凭借其强大的武力,强迫周边的城邦与之结成“伯罗奔尼撒同盟”,该这同盟是斯巴达人控制其他城邦的主要手段。维也纳体系18141815年战胜拿破伦帝国的欧洲国家在维也纳举行媾和会议,会议由英、俄、奥、普四大国把持。会议主要内容主要有恢复欧洲旧的统治秩序;限制法国保持欧洲大陆的均势;按大国意志重新划分欧洲版图,分割海外殖民地;维也纳会议确立的欧洲新的统治秩序和国家体系被称作“维也纳体系”“维.也纳体系”是欧洲封建专制君主采取高压政策维护封建制度的表现,它任意践踏弱小民族利益,是历史的反动。但是在维也纳体系下,欧洲国家通常通过举行会议解决彼此间的争端,在客观上减少了战争频繁发生的程度,促进了近代国际关系的发展。

31、简述一条鞭法实施的背景、内容和意义?一条鞭法实施的背景:明初赋是以土地为对象征收的,按田亩计算。明中叶以后的社会经济情况变化,一是土地兼并在猛烈地发展,一是商品经济在迅速地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旧的赋役制度不适合社会经济的发展,一条鞭法应运而生。

具体内容:田赋和力役折银征收;把力役部分摊入田赋征收;归并和简化征收项目,统一编派;赋役的征收解运,由过去的民收民解改为官收官解。意义:统一赋役;有利减轻农民负担;使农民摆脱国家的劳役束缚;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

32、对国民革命时期国民政府的“北伐”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北伐”的认识。(1)相同点,都是国民政府同北洋军阀之间的战争。(2)不同点:第一,背景不同:前者是在革命统一战线领导喜爱,在工农运动蓬勃发展的情况下进行的;后者是在国民党一党专政的独裁统治逐步建立的情况下进行的,革命统一战线已经破裂。第二,目的不同:前者是为了打倒帝国主义,实现中国统一;后者是同张作霖争夺全国统治权。第三,性质不同:前者是国共两党共同领导的广大工农群众参与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战争;后者是国民党新军阀与北洋旧军阀之间的争夺战。第四,组织领导者不同:前者是以国民党左派为核心,当时的国民党是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后者是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反动政府。第五,参加军队不同:前者是国共合作的革命军队国民革命军;后者是帝国主义帮助建立的反革命军队。33、简述中世纪西欧的文化。中世纪的哲学和神学是二位一体。教会哲学家搜集若干条正统教义中明显的谬误,利用形式逻辑进行繁琐的论证和诡辩,最后证明这些谬误是“正确”的,这种哲学或神学的论证完全脱离实际经验,被称为“经院哲学”。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和阿拉伯世界的交往,西欧人逐渐接触到了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教会垄断教育的局面被打破,大学开始兴起。中世纪西欧的建筑以格特式教堂为主要表现形式,一般用石头建筑,以雕刻和绘画加以装饰。

中世纪西欧文学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早期主要是教会文学,公元11~13世纪,骑士文学流行,13世纪,城市的兴起使城市文学开始出现。34、维也纳体系是如何形成的?(1)维也纳会议召开的背景。1814年5月30日,法国与同盟国家签订《巴黎和约》,条约规定交战列强派出全权代表到奥国维也纳,举行国际会议。英、俄、奥、普鲁士掌握了会议。(2)维也纳会议上主要大国的目的。(3)维也纳会议的原则。(4)《最后议定书》

31、试论隋统一的历史必然性及意义。隋朝的统一使当时历史的必然趋势。首先,在南北朝时期,南北方的经济都有一定的发展,特别是南方的经济有很大的发展,已经赶上了北方;其次,自北魏孝文帝改革后,北方各少数民族基本上被汉族同化,南北方在此出现了各族人们大融合的情景。再次,南北在政治上的对立和斗争,阻挠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也给两地人民造成了极大的痛苦。因此,要求结束南北分裂,实现国家统一,是当时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南北方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隋统一南北,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它结束将近三个世纪的混乱局面,使社会发展步入正规,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为社会发展生产创造了条件,为唐朝的强大和发展奠定了基础。32、试析甲午战争的影响。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转折点,战败,一方面,使中国国际地位更沉沦;另一方面,战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变法运动。对日本,战争提高了国际地位,赔款促进了日本经济发展,很快成为亚洲强国。日本继续对外扩张,但受到俄、德、法的抵制;由于英国在远东地位下降,与日本结成同盟,共同对抗俄国,帝国主义在远东争夺更加激烈。33、简述希波战争的原因、过程及历史影响。原因:希波战争主要是由于波斯帝国侵略扩张引起的。导火线是公元前500年小亚的米利都暴动。过程:希波战争从公元前492年起至公元前449年结束,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前492~前479),波斯军队对希腊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进攻。第二阶段(前478~前449),主要是希腊人进一步解放爱琴海上和小亚沿岸的希腊城帮。历史影响:希波战争以希腊的胜利告终,在世界历史上影响深远,此后,世界文明发展的格局便逐渐形成西方并存之势,一致延续至今。

34、简述德日建立法西斯专政的异同。相同点:第一,两国都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第二,两国在经济危机众打击相对较重,回旋余地很小,都希望对外扩张寻求出路。第三德日两国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都不满。不同点:第一,德国法西斯实力是通过建立法西斯政党,选举上台的,日本是通过均不建立法西斯专政的。第二,德国法西斯上台主要是自上而下,而日本史自下而上的。第三,德国法西斯对国家政治体制做了彻底改变,建立法西斯极权统治,而日本没有突破天皇制的框架范围。31.试述我国古代史上劳动人民的几次大规模南迁及其对江南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北方人民为了避乱,有三次大规模南迁:(1)三国时期,南迁人民带来先进的耕作技术,同山越族共同垦荒,发展农业生产,使江南地区得到开发。(2)东晋南朝时,南迁农民带来先进的生产农具和技术,与南方人民共同兴修水利,普遍地使用牛耕,大片土地得到开发,使江南经济进一步发展。(3)南宋时期,南方水田增加,稻米成为主

要农作物,太湖流域的产量在全国居重要地位。棉花种植进一步推广,棉纺织业逐步成为产棉区的主要农副业。

32.简述明初加强君主集权统治的措施。(1)废行省,设三司,改革地方机构;(2)废丞相,以六部治国,加强皇权;(3)废大都督府,设五军都督府,制定卫所制度,加强对军队控制;(4)改御史台为都察院,加强对百官的监察;(5)设置锦衣卫和东西厂,加强特务统治;(6)杀戮功臣,提高皇权。通过以上措施,明太祖提高了皇权,促成了明代集权政治的建立。这种高度集中的权力,为明初社会经济的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提供了政治上的保证。但是,因为明朝时我国封建社会已到晚期,专制主义的强化,必然导致封建政治的腐败,也束缚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延缓了封建社会的瓦解,其消极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33.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及经验教训①历史意义: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面对十九世纪末年帝国主义要灭亡中国的狂涛恶浪,挺身而出,为挽救民族危亡而奔走呼号,要求维护民族独立,是一次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他们大胆地批判封建专制制度,要求仿效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变革封建专制政治,发展资本主义,是一次推动社会进步的政治变革运动。他们提倡资产阶级新学,传播西方资产阶级新文化,批判封建主义旧学,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在意识形态领域里产生了极大影响。所有这些都说明资产阶级维新运动,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有进步意义的。②经验教训: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是由于以康、梁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企图在不推翻清朝反动的封建政权、不触动帝国主义的前提下,依靠一个并无实权的皇帝,用“和平”、“合法”的手段,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其结果只能碰得头破血流。戊戌变法的失败还表明,由于资产阶级维新派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找不到真正打破旧势力的力量源泉,得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结果只能依靠一部分封建官僚为后援,甚至对帝国主义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它反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的软弱性。

34.地理大发现的背景和影响。(一)地理大发现的背景:地理大发现是对15世纪末以来欧洲人开始的一系列探险性航海活动及其结果的总称。

哥伦布发现美洲、达伽马开辟绕非洲到东方的新航线及麦哲伦等人完成的环球航行,是地理大发现的主要内容。地理大发现由多种因素的交错而促成。①首先是经济动因。人口与资源的矛盾:中世纪晚期欧洲人口增长,对粮食的需求不断增大,在耕作技术不能提高的情况下扩大耕地面积是唯一的出路,但耕地面积终归有限,于是人多地少的矛盾十分突出,欧洲人特别要求进行空间扩张,陆上空间扩张已有十字军东征、德意志的东部移民等先例,海上新航路的开辟可以为空间扩张创造更好的条件。

传统商路垄断说:新航路开辟以前欧洲人与东方世界存在广泛的陆上贸易联系,以满足他们对东方贵重商品和香料、樟脑等生活必需品的迫切需求。但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崛起后垄断了东西方传统的贸易商路,欧洲商人渴望一条通往东方的新商路。“寻金热”的出现:16世纪初伴随资本主义的萌芽,欧洲商品货币经济日益发达,货币作为普遍的交换手段渐趋成为财富的象征,而黄金是货币的最好载体,于是“寻金热”弥漫欧洲。加之《马可波罗行记》对中国的描述,使得欧洲各国的君主、贵族、僧侣和正在形成中的新兴资产阶级都渴望到遍地黄金的东方攫取金银财宝。②其次是精神动因。传播基督教福音,宣扬自己文化的普世价值,对付穆斯林世界,是促成欧洲人完成地理大发现的精神动因。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理念所蕴含的为创造现实幸福而努力奋斗、发挥人的潜能的精神,也为航海探险事业提供了思想支撑。③此外,航海技术的改进、海上武器和战术的进步、专制政府的支持以及葡萄牙、西班牙的地缘优势等,也使地理大发现的发生具有了客观的、有利的条件。(二)影响①早期殖民扩张:地理大发现拉开了欧洲早期殖民扩张的序幕,欧洲人纷纷到亚、非、拉美等地展开殖民掠夺,葡萄牙东方殖民帝国的建立和西班牙对中南美洲的殖民征服就是典型的例证。②商业革命:新航路的开辟引发了商业革命,表现为世界市场扩大,流通的商品种类增多,新的产品出现在各国市场上,特别是美洲的特产逐渐传播到欧亚大陆。世界贸易中心也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导致了意大利商业城市的衰落和大西洋沿岸新兴城市的崛起。③价格革命:新航路的开辟还引起了“价格革命”,即美洲的白银大量涌入欧洲,所引起的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雇佣劳动者和收取固定地租的封建主因此蒙受损失,正在形成中的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则从中牟取了暴利。④世界联系的加强:地理大发现和随之而来的世界市场的扩大,开阔了人类的视野,增进了彼此的交流。在商业贸易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世界经济体系,在殖民扩张基础上形成的世界殖民体系,推动了世界历史的横向发展。44.1915年,中国近代化历程进一步发展,新旧势力发生激烈冲突。简要说明1915年中国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状况。经济: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无产阶级队伍壮大。政治:袁世凯复辟帝制,资产阶级革命派发起了护国运动。文化:先进知识分子掀起新文化运动,以民主科学思想反对尊孔复古思想。45.自20世纪30年代后期至新中国成立前夕,我国的物价连年暴涨。分析建国前导致物价十多年来持续暴涨的原因。长期的战乱,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国民政府和官僚资本的搜刮。1、简要分析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变迁。(1)“初税亩”随着私田数量的增加,为增加国家的赋税收入,春秋后期鲁国开始实行初税亩,规定不论公私田,一律按亩征税。鲁国的初税亩,承认私田合法,标志着井田制的瓦解。它与先前齐国的“相地而衰征”,促使耕地由国有转向私有的同时促进封建制生产关系的形成和发展。(2)“编户制度”西汉时期,政府把农户的人口、年龄、性别和土地财产等情况都详细登记在户籍上,作为征收赋税、征发徭役和兵役的根据。编户农民对封建国家承担的义务主要有“田租、人头税、徭役和兵役”,并以人丁为主要征税标准,“它的实行标志着我国古代完整的赋税徭役制度正式形成”。(3)“租调制”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均田制”的基础上,租调制也随之盛行。“租调制规定受田农民每年交纳一定数量的租、调,还必须服徭役、兵役”。“这是由当时商品货币关系减弱以及纺织业的兴起所决定的”。租调制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民与土地的结合,客观上有利于社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4)“租庸调制”隋朝和唐中期之前实行的是租庸调制。租是田租,调是人头税,庸是指纳绢或布代役,租庸调制即交纳一定数量的绢来代替服役。租庸调制的出现是对劳役地租这种最落后的赋税形式的否定,它使农民生产时间得到了保障,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隋唐两代的繁盛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5)“两税法”唐朝中后期为解决财政危机,于780年采纳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每户按土地和财产的多少,一年分夏秋两次收税。“两税法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关系变化的产物,标志着以人丁为主的课税标准开始改变”。(6)“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北宋神宗于1069年任用王安石进行变法,其中“募役法”收取免役钱,限制了地主的特权;“方田均税法”,重新丈量土地,按亩纳税,增加了封建国家的田赋收入。(7)“一条鞭法”1581年,张居正为增加财政收入,“把田税、丁税、杂税合一,按田亩的多少征收,用银两交纳”。一条鞭法后因大地主的百般阻挠被废止,但用银两收税的标准得以保留。“纳银代役、赋役征银的办法,标志着赋税制度由繁到简、由实物地租向货币地租转变”。(8)“摊丁入亩和地丁银制度”清雍正式将固定下来的“丁税”,平摊到田赋中,征收统一的赋税地丁银。反映出封建国家对农民人身控制的逐渐松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标志着延续了数千年的“人头税”的废除。2、评述明治维新以及戊戌变法的异同。相同点:(1)二者的历史背景相同,表现为二者都是封建国家,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因素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都面临列强入侵,有民族救亡和民主改革的两大任务。(2)二者的宗旨和路线也相同,表现为二者都以学习西方为榜样,以改革为手段,在保持封建特权的前提下,发展资本主义。不同点:(1)二者侧重不同,明治维新侧重政权改革和建设;戊戌变法改革的内容则相对广泛。(2)二者改革的社会基础不同,明治维新的骨干力量是有丰富政治和斗争经验的中下级武士;戊戌变法的骨干力量是缺乏政治实践的知识分子和官僚。(3)两国领导人在气质、魄力和精神状态方面也不尽相同。(4)国际上英美等国对二者的态度不一,英美大力支持明治维新,对戊戌变法则极力压制和破坏。3、简要论述明末至上世纪初的“西学东渐”的历程这里的西学是西方先进的科技和思想知识。明末清初之际,中国开始与西方国家进行具有近代意义的交流,这就是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的东渐。西学东渐主要分两个阶段进行的:(1)“第一个阶段是明末清初耶稣会传教士来华传教至鸦片战争时期”。该时期的来华传教士为吸引中国士大夫达到在宫廷立脚和传教的目的,采取以科学为辅助手段的教学方法,翻译了大量的西方天文、地理、数学、物理等方面的著作,把西方近代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输入中国,使古老的中国开始感受到世界发展的潮流。(2)“第二个阶段从鸦片战争至辛亥革命前后,分三个不同的时期进行”:两次鸦片战争时期,主张经世致用的地主阶级改革派成为向西方学习的启蒙者,提出了著名的“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口号;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主要是提倡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和军事达到御辱强国的目的;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时期,西学的传播突破纯粹对技术的引进,开始关注和学习西方的政治体制。

4、分析欧亚大陆古代民族大迁徙及其影响。历时280年的匈奴西迁不仅席卷中亚,还深入欧洲腹地。在它的推动下,亚欧大陆众多的游牧民族纷纷卷入民族大迁徙的浪潮中。在欧洲,由于匈奴西迁,日耳曼人为躲避匈奴人的攻击,开始大规模向罗马帝国境内进行迁徙。进入罗马境内的西哥特人建立起第一个得到罗马帝国承认的蛮族国家西哥特王国,接着汪达尔人、勃艮第人和东哥特人也纷纷建立起自己的国家。日耳曼人建立的蛮族国家在与罗马帝国的战争中不断发展壮大,并在476年直接灭亡了西罗马帝国。“历时几个世纪的民族大迁徙,打破了亚欧大陆南耕北牧的传统格局,突破了地区间的封闭,加强了亚欧大陆各地区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基本上奠定了现在亚欧大陆民族和国家的基础,形成世界历史的新格局”。试述郑和下西洋

下西洋的原因:①为了宣扬明朝的国威,扩大明朝在海外的政治影响,招致各国来朝来贡。②为了发展海外贸易,尤其是朝贡贸易,让各国以朝贡的形式来中国经商。③有说郑和航行的目的在于追寻建文帝的踪迹。下西洋的经过:14051433年,郑和率领船队七下西洋,前后28年,经历了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下西洋的意义,郑和下西洋是人类征服海洋的壮举,有着伟大的意义。第一,郑和下西洋发生在地理大发现之前,打通了从中国到东非的航路,这是地理大发现之前人类航海史上的伟大成就,郑和的船队规模浩大,使后来哥伦布、迪亚士、麦哲伦的航行所不能比得。第二,郑和下西洋的结果,扩大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和平交往,发长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提高了明代中国的国际地位。第三,郑和开设下西洋后,亚非各国多遣使来中国建交及进行贸易,络绎不绝于途。去南洋的中国人也日渐增多,他们把中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手工业品带到南洋各地,对南洋的开发起到巨大的作用。第四,郑和下西洋开拓了中国人的眼界。

1明王朝为了进一步以程朱理学统制思想。明太祖与刘基首创八股取士,以八股制义为科举考试定式。"八股l"特点有三:①八股文之试题取于"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②八股文章只能依据朱熹《四书集注)"代圣人立言".不能丝毫阐发己意;③八股文章必须采用固定格式的排偶文体,否则不能入仕。明代科举这一变化,使得科举考试更加形式化,也使得各级学校以教习八股范文为主,教育内容更加空疏无用,教学方法更加僵化、教条,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

2斯巴达和雅典属于不同类型的城邦。两者都是奴隶主统治的城邦,但斯巴达是贵族寡头专政的军事大国;雅典平民对贵族进行了长期的斗争,又经过一系列政治改革,雅典成为实行奴隶主民主政治的共和国。斯巴达之所以尚武,是因为它是斯巴达人在征服原有居民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国家,当时斯巴达人只有9000户,为了有效地统治数倍于己的被征服者,必须经常保持强大的军事力量。而雅典全境多山,适宜于种橄榄和葡萄,良好的港湾有利于海上贸易,这和经营农业的斯巴达完全不同。3中国人民在世界上首先举起了反法西斯战争的义旗;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牵制了日军主力,阻碍了日德法西斯的进一步勾结;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还使反法西斯盟国“先欧后亚”的战略方针得以实现;

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大国之一,是亚洲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主力,是亚洲太平洋战场的主要承担者,抗击和牵制了日本海外军事力量的主力;

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大国之一,战争后期大国会议对未来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安排上把中国作为常任理事国之一,是有美国希望在联合国中安插一个对它言听计从的盟国的因素,更主要的是中国人民对反法西斯二战卓越贡献,为中国赢得了当之无愧的世界大国的地位。

4请简述一下长征经过时间、地点、事件(此处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在整整两年中,红军转战14个省,冲破了几十万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经受了艰难险阻的考验,终于胜利地完成了战略转移。红军长征的胜利,为开展中国革命和革命战争的新局面创造了重要条件。

31、简述科举制度的发展到被废除的过程。科举制度俗称八股取士制度,是从隋朝开始的选拔官吏的制度,经过唐朝的发展,一直沿用到明清两朝,延续达1300多年。科举制度虽最初对于完善考试制度、选拔人才制度起了积极的作用,但到后来其弊端却越来越严重。这种制度把学校教育与选官直接结合,使学校教育逐渐变成了科举的附庸,引导士人追逐功名利禄。尤其是到晚清时期,随着封建制度的腐朽,科举制弊端更加严重,成为封建统治者笼络人心、禁锢人心的精神枷锁。晚清的教育改革开始于洋务运动时期,中间经戊戌变法时期,到清末新政时期,以科举制度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教育的统治地位最终被近代教育制度所取代。

32、简述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毛泽东指出,中国的抗日战争是“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惊天动地的伟业”。它的规模之广泛,区域之辽阔,斗争之

英勇,场面之悲壮,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抗日战争的胜利有着伟大的历史意义。(1)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是近代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战最后以日本帝国主义的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的彻底胜利而告结束。这一胜利,结束了近代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屡遭失败,备受屈辱的历史,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点,为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奠定了基础。这一胜利,创造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弱国战胜帝国主义强国的光辉典范,鼓舞了殖民地半殖地国家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斗争。

(2)抗日战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历史阶段,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的壮大,改变了中国政治力量的对比,极大地推进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3)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世界各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的支援,同时也以巨大的民族牺牲有力地支持了世界各国的反法西斯斗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国战场是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要战场,一直抗击和牵制着日本大部分陆军和大量的海空军。由于中国抗日战争极大地牵制、打击和削弱了日本法西斯的军事力量,打乱了日本的侵略部署,阻止了日本“北进”苏联的企图,有力地支持了苏联的对德作战。中国的抗战还推迟了日本“南进”的步伐,有力地配合和支持了英美联军和亚洲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中国的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所起的重要作用和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33、评析大流士改革。为了巩固政权和帝国的发展,从公元前518年始,大流士对原有的统治机构和古老的军事组织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史称“大流士改革”。改革内容包括:(一)建立军政分权的地方行政制度。全国分为23个行省,由总督和军事长官治理。总督只拥有民政权力。军事长官掌管行省的军队。各行省的军政长官互不统属,均对皇帝本人负责,以达到相互监视和牵制的目的。大流士还经常派遣名为“国王耳目”的要员巡视各地,秘密监视地方军政官员的言行,以预防任何谋反行动的发生。(二)进行军事改革,全国划分为5个大军区,每个军区统辖几个行省的军队最高指挥官均由波斯人担任。(三)为了加强中央和地方的联系,保证政令的畅通,保证军队的迅速调动,大流士继承并发展了亚述人修筑道路、设置驿站的制度,在帝国境内修筑若干条驿道。(四)整顿税收制度,制定统一的贡赋制度,统一全国的货币铸造制度。规定:只有国王有权铸造金币,各地只能铸造银币和铜币。金币“大流克”因成色足、重量准确,广为流行。这些措施为巩固波斯帝国的统治和进行扩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原始文明向奴隶制文明演进的过程中,大流士的大规模扩张使人类的交往范围第一次跨越了亚、欧、非三大洲,它庞大的版图包括两河流域、尼罗河和印度河流域三大文明中心,并接近第四个文明中心希腊的边境。他通过一系列比较成熟的制度,如行省制度、赋税制度、铸币制度和驿道制度等,把这些古代文明地区和其他相对落后的地区联系在一起,促进了各地经济的文化的交流。大流士不仅是波斯帝国的伟大君主,也是世界历史上的著名政治家之一。

34、简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1)背景:1853年,俄国发动侵略土耳其的战争,英法于1854年对俄宣战,这个战争发展为克里木战争。战争很快以俄国的失败而告结束。1856年2月,双方在巴黎订立和约。根据和约,黑海中立,不准俄国在黑海保留舰队及在黑海沿岸设立要塞。战败使俄国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进而引发农奴制改革。(2)内容:1861年3月3日,沙皇签署了《关于脱离农奴依附关系的农民法令》。1861年改革的内容废除农奴制的“法令”首先宣布农民实现人身自由;其次,规定全部土地仍属地主所有,农民可以按照规定赎买一小块土地,但赎金数额高出土地实际价格二三倍;最后,为了管理农民,又规定把农民组织在原来的村社中,村社的公职人员由农民选举产生,但必须执行政府的一切法令,并隶属于地方行政机构。(3)改革的影响:1861年的改革,改革措施实施后,沙皇政府欺骗农民的真面目彻底暴露,引起广大农民的极度不满,农民运动又席卷全国。实质上是地主阶级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掠夺。农民在改革中分到的土地,需要交高额赎金,土地质量低下,或的人生自由的农奴又受到各种形式的奴役,重新遭受地主的盘剥。这些剥削方式都是农奴制的残余。改革没有触动沙皇专制制度。

1861年改革虽然是在农奴主主持下进行的,但就其内容而言,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废除了地主对农民的封建统治权力,使农民从农奴制的枷锁下解放出来。为适应新的经济关系,又对政治上层建筑作了局部调整。这些变革毕竟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因此,农奴制的废除成为俄国社会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21、轮台诏:汉武帝后期,繁苛征敛和土地兼并造成大量自耕农破产,加之长期的对外战争,人力物力损耗严重,激化了社会矛盾。公元89年,汉武帝下诏停止对外战争,转向对内政的治理整顿,这就是轮台罪己诏。22、河阴之变:这是北魏末年统治阶级内部发生了一场争权夺利的变乱。魏末各族人民起义爆发后,尔朱荣与汉族地方好强势力相勾结,先后镇压了秀荣一带的农民起义,兵势日盛。武泰元年,胡太后毒杀魏孝明帝元诩,将刚出生的皇女冒充皇子,立以为帝,几天后又立三岁的元钊为帝。尔朱荣便以给孝明帝报仇为名,从并州领兵南下,直指洛阳。在河阴立元子攸为帝,自为侍中,都督内外诸军事。不久,尔朱荣派人将胡太后和元钊等溺死在河阴,又以祭天为名,集合迎驾的百官,宣称天下大乱。称孝明帝被害,完全由朝臣贪婪残暴、不相辅佐造成,于是纵兵将王公卿士201*多人全部杀害,史称河阴之变。

23、闭关锁国:清政府限制和禁止对外交通和贸易的政策,目的是为了防范中国人民与外国人接触、传统而反抗其统治。该政策开始于1757年,主要内容是:严格限制中国人出海贸易或侨居海外;只准广州一口通商;外贸通过公行进行;对出口商品的种类数量实行限制;严格限制来华外国人的活动等等。闭关锁国是封建自然经济以及国内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尖锐的产物。它虽然有民族自卫的性质,但这是一种消极的防御政策,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中英《南京条约》的签定,标志着这一政策的结束。24、官督商办:洋务派利用私人资本举办近代新式企业的一种形式。最早出现于19世纪70年代,一般由商人出资认股,政府委派官员掌握经营管理实权,但不负责企业的盈亏。“官督商办”创立初期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产生和发展。甲午战争后,商办企业的优越性日益体现,“官督”已经成为形式企业的毒瘤,逐渐为官商合办和商办的形式所取代。25、晚期智人:距今四五万年至一万年的化石人类,过去曾称为新人,也称为现代智人。其颌部退缩,下颌明显,脑容量达到1400毫升以上;眉脊减弱,颅骨的高度增加,体质特征与现代人类基本一致。其化石分布于欧、亚、非三大洲,而且在大洋州也有发现。最早发现晚期智人的是法国的克罗马农人,中国发现的山顶洞人、柳江人等都是亚洲有名的晚期智人。26、《贝希斯敦铭文》: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在位期间建造的石刻名称,因刻在贝希斯敦山崖上而得名。公元前522年,大流士一世镇压高墨达起义,夺取王权,后来用三种文字记录这次镇压经过,并刻在石崖上。铭文是用波斯文、阿卡德巴比伦方言和埃及语三种语言。1835年英国人罗素发现该铭文并将其制成拓本,随后他翻译了其中的古波斯文,这对研究波斯历史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7、俾斯麦:(18151898)出身于普鲁士的一个容克家庭,是一个典型的资产阶级容克地主。他在政治上提倡专制主义、民族主义和强权主义,担任过邦联议会议员、驻俄国与法国大使。1862年9月,政府和议会在军费问题上产生矛盾,俾斯麦被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委以首相和外交大臣的重任,以图挽救危机。上台后倡言用“铁和血”来解决重大问题,因此以“铁血宰相”著称于世。俾斯麦控制德国内政外交达28年之久,是德国统一过程中的主角。28、《蒙巴顿方案》:1947年英属印度殖民地当局总督蒙巴顿公布的向印度移交政权的方案。方案宣布在印度境内成立两个独立的自治领:印度和巴基斯坦。方案规定,印巴两个自治领的划分只要是根据英属印度居民的宗教信仰。方案结束了英国殖民主义者对印度次大陆长达190年之久的直接统治,方案给独立后的印巴留下了严重的祸根。

31、试述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发展变化。我国的赋税制度始于封建社会的开端战国时期。这一时期,随着奴隶制的瓦解,地主阶级逐步上升为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封建生产方式使之发展,赋税制度相应创立。从此之后,赋税制度虽然经历了几次大的变化,但一直被各朝所采用。

夏商周时期,我国赋税制度主要是贡赋制。这是我国赋税制度的雏形,即周天子将土地分封给诸侯,各诸侯必须向周王交纳一定得财物作为贡赋。

春秋时期鲁国的初税亩,对公私土地一律按亩征税土地逐渐私有化,封建化。而既然赋和税都依田土作为征收的依据,赋和税也就逐渐趋合一了。以初税亩为标志,向国王纳贡逐渐过渡到国家征收土地税。到了汉代,汉高祖刘邦记录了强秦灭亡的教训,在汉初采取了“轻徭薄赋”的政策,即“十五税一”,此后。纵观两汉赋税制度,除恒帝、灵帝曾加亩税十钱以外,一般通行“十五税一”或“三十税一”的实物地租。除此之外,编户齐民对封建国家的主要赋役负担有田租,人口税,更赋,徭役,兵役等。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均田制,均田制是按户口来分配土地,与均田制相适应的赋税制度就是租调制,即受田者每年必须向国家缴纳一定量的租调和服徭役兵役等。

唐朝是我国赋税制度发展的重要时期。唐代前期实行“租庸调”制,后期实行“两税法”。唐朝的租庸调税制是对唐朝以前我国两千多年来各朝代所实行的实物税的总结。租是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缴纳定量的谷物;调是缴纳定量的绢或布;在服徭役的期限内,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叫庸。隋朝的庸有年龄限制,唐代的庸不再有年龄限制。租庸调税制是我国封建社会前期税收制度的集成,并有一定的创新,内容比较系统和完整。

北宋时期,赋税制度的主要体现便是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之一的方田均税法和募役法。

明朝也是我国赋税制度改革的重要时期。朱元璋推翻元朝后,废除了元代的各种苛捐杂税,普查土地和人口,制定“鱼鳞册”和“黄册”作为赋役制定的基础。明初的田赋,分夏税和秋粮,但均得以银钞钱绢代纳。中后期实行一条鞭法。一条鞭法把各种目的的赋税和徭役,合并为一种,都按田亩计征,简化了税目和征收手续;取消了“力役”,农民可以“出钱代役”,不再直接负担力役,统由官府雇工应差;将以征收米麦实物为主的田赋,改为除国家需要的米麦以外,其余所有实物改用银折纳;改过去的赋役催征、收纳与解运由粮长、里长办理为地方官吏输。“一条鞭法”新税制,将明初的赋役制度化繁化简,并为一条,并将征收实物为主改为以征收银两为主,即由实物税改为货币税,结束了我国历史上实行了201*多年的三征(粟米之征、布帛之征、力役之征)税制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豪强漏税的弊病清初继承明制,继续实行一条鞭法。到雍正年间,又在这一基础上进行重大改革,实行“摊丁入亩”。这是对“一条鞭法”的重大发展,是清朝生产关系中值得重视的变化。

32、简述鸦片战争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①政治上:鸦片战争后,随着领土、领海、司法、关税和贸易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中国逐渐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沦为半殖民地。②经济上:鸦片战争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中国占主导地位。鸦片战争后,随着列强向中国倾销产品和对中国丝、茶等农副产品的收购,逐渐把中国卷入世界市场。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开始进入半封建社会。但这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③阶级关系上:鸦片战争中的巨额军费开支,以及对英国的战争赔款,最终都落到人民头上。同时贪官污吏、土豪劣绅的勒索和盘剥,导致本已尖锐的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促成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④思想文化上:鸦片战争后一部分爱国知识分子开始抛弃陈腐观念,注目世界,探求新知,寻求强国御侮之道,萌发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对封建思想起到了一定的冲击作用。⑤社会矛盾上:随着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变成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中国革命进人反侵略反封建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33、评分雅典梭伦改革。(1)背景:由于奴隶占有制的发展,雅典许多平民因债务而受到氏族贵族的奴役,平民反对氏族贵族剥削、压迫和独揽政权的斗争十分激烈。公元前594年,梭伦被选为首席执政官,成为斗争双方的仲裁人,并以立法者身份实行了广泛改革。(2)改革的主要内容有:①废除雅典公民以人身作抵押的一切债务,禁止再以人身作抵押借债,由国家出钱把因无力还债而被卖到异邦为奴的人赎回。这一措施史称解负令。②废除世袭贵族的垄断,不再以出身而以财产的数量来划分公民等级。按一年农产品收入的总量把公民分为4个等级,各等级的政治权利依其财力之大小而定。第一、二等级的公民可以担任国家高级官职;第四等级的公民不能担任官职,但有权参加公民大会和民众法庭。③设立四百人议事会和民众法庭,作为最高行政和司法机关,扩大公民大会权力,准许每个公民就自身利益攸关的问题向公民大会和民众法庭提出申诉。④制定新法典取代格拉古的严酷法律,只保留了其中有关杀人罪的部分,使整个雅典法较有人道色彩。梭伦还奖励公民从事手工业和商业,禁止输出谷物,改革度量衡,铸造雅典新币,制定了一些有关财产继承、禁止厚葬、抚恤为国牺牲公民的亲属等法令。(3)意义:梭伦改革是雅典城邦历史发展中的重要里程碑,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有助于工商业的发展,调整了公民集体内不同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使自身从事劳动的中、小所有者公民在经济、政治和社会上的地位得以保证。34、论19291933经济危机对美国和德国的影响。两国摆脱危机的差异及原因:美国通过“新政”,即国家干预经济来摆脱危机;而德国则是通过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对外扩张摆脱危机。其原因是:经济因素:美国经济实力雄厚,承受力强,有条件用国家干预经济摆脱危机;德国由于是战败国,经济主要靠英美的扶持发展起来,基础薄弱,难以承受危机的打击,只有依赖国民经济军事化和对外扩张摆脱危机。传统因素:美国是通过革命战争的方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没有经历过封建社会,有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和健全的法制保障资产阶级民主,有效地防止了独裁专制的出现;德国则是通过王朝战

争的方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统一后的德国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残余和军国主义的传统。历史因素:巴黎和会是战胜国宰割战败国的一次分赃会议,凡尔赛和约给德国人民套上了沉重的枷锁,为法西斯上台创造了条件;美国则是华盛顿体系的最大受益者,因此尽力维持这一“和平”的世界秩序。个人因素:罗斯福是一个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维护者;希特勒则是一个战争狂人,法西斯头子。

影响:美国“新政”的实施使得经济得到恢复,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并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形成欧洲战争策源地并挑起了二战,给德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带来了空前的灾难。31、论西晋占田制的实行及其意义。

西晋统一全国后,开始实行占田、课田。内容是:男子一人占田70亩,女子30亩。丁男课田50亩,丁女20亩,次丁男减半,次丁女不课(男女十六以上至六十为丁,十五以下至十三、六十一以上至六十五为次丁)。官吏以官品高卑贵贱占田,从第一品占50顷至第九品占10顷,每品之间递减5顷。此外,又规定可依官品高低庇荫亲属,最多可至九族。意义:占田制的实施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首先与屯田制下农民相比,占田制下的农民负担显然有所减轻。特别是解除了屯田制下军事管制的强迫劳动,有助于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其次,占田无年龄之分,课田有年龄的区别,占田数又高于课田数,这些规定可以鼓励人们去占田垦荒,有利于扩大耕地面积。32、简要分析国民政府的改订新约运动。(1)原因:第一,1928年东北易帜后,基本上结束了军阀割据的局面,南京国民政府作为中央政府的地位大大加强,为发起改订新约运动准备了前提。第二,一些主要帝国主义国家的对华政策发生了变化,为改订新约运动的进行提供了可能性。第三,北伐战争时,帝国主义制造了万县惨案、九江惨案等,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怒。国民政府为巩固其统治,取得民心,决定进行改订新约运动。第四,这也是一个独立政府争取国家主权的好机会。

(2)评价:从当时的历史条件看,改订新约运动有积极作用。第一,鸦片战争后,列强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残酷剥削压榨中国人民。南京国民政府用不太长时间,先后与十几个国家签定新约,减少了他们在中国的特权,在一定程度上争得了作为主权国家的地位,是中国近代外交史上的进步。第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愿望。第三,随着改订新约运动的开展,关税收入大大增加,成为国民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但改订新约运动并没有完全取消帝国主义在华全部特权,没有使中国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33、试论马略改革的内容和意义。公元前107年,马略当选为执政官,为增强罗马的军事力量,实行军事改革。

(1)内容:把征兵制改为募兵制,改公民兵为雇佣兵。取消财产资格限制。凡是志愿而又符合服役条件的公民包括无产的贫民都可以应募入伍,服役16年;服役期间由国家供养,发给薪饷和武器,老兵退役后发给份地。他还改革军团组织,推行联队制,统一军队武器装备,加强军队训练,引入角斗学校训练方法,提高士兵战斗技能。(2)意义:实行募兵制,吸收无产者加入军队,它部分地解决了小农破产后的谋生问题,有利于国家的安定,提高了罗马军队的战斗力,加强了罗马国家机器,进一步推动了罗马奴隶制国家的发展。马略的军事改革造成职业军人必然追随其统帅以求的更多的土地和其他需要。而军队统帅通过满足士兵的物质和土地要求,培植起一支能听其指挥的政治势力,掌握军队的统帅就可以通过自己的力量参与政治,打败自己的对手,取得政治上的优势。因此这就为后来罗马政治家军事独裁的产生准备了条件,使罗马军队社会成分发生变化,由以农民为主的公民兵变成了以无业者组成的职业军队。逐步建立起老兵分配份地的制度,改变了罗马土地问题的性质。

34、简述德日建立法西斯专政的异同。相同点:第一,两国都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第二,两国在经济危机众打击相对较重,回旋余地很小,都希望对外扩张寻求出路。第三德日两国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都不满。不同点:第一,德国法西斯实力是通过建立法西斯政党,选举上台的,日本是通过均不建立法西斯专政的。第二,德国法西斯上台主要是自上而下,而日本史自下而上的。第三,德国法西斯对国家政治体制做了彻底改变,建立法西斯极权统治,而日本没有突破天皇制的框架范围。

中国近代三次思想解放潮流及其异同点(1)中国近代三次思想解放潮流:①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与封建顽固势力围绕要不要变法,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要不要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进行了一场激烈论战。这是资本主义思想同封建思想的正面交锋,形成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②1901-1907年,资产阶级革命派与保皇派之间,围绕要不要以暴力推翻清政府,要不要实行民主政治,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问题,展开一场论战,使民主革命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形成第二次思想解放潮流。③1915年新文化运动兴起,以民权、平等和达尔文的进化论为指导思想,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前期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在社会上掀起一股空前的思想解放新潮流。

(2)相同点:①都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用西方思想武器反封建专制统治的斗争。②都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运动的发展。③都以民族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为基础。不同点:①直接斗争对象不同:第一次是封建顽固势力,第二次是保皇派,第三次是北洋军阀政府及封建思想的核心儒家思想。

②领导力量不同:第一次是资产阶级上层维新派,第二次是资产阶级中下层革命派,第三次是资产阶级激进派。③主要内容不同:第一次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希望走实现君主立宪制的改良道路。第二次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希望走实现民主共和制的革命道路。第三次资产阶级民主科学思想,希望实行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④作用不同:第一次为戊戌变法奠定了思想基础。第二次为辛亥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第三次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过渡,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美苏争霸一、阶段特征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苏联、中国和英国等国为了反对共同的敌人,结成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二战结束不久,美国对苏联等

社会主义国家推行冷战政策。赫鲁晓夫上台以后,提出同美国平起平坐、实现美苏合作、共同主宰世界的基本战略。随着苏联经济、军事实力进一步增强,从50年代后期起,美苏争霸的格局逐渐形成。美苏争霸分为三个阶段。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是美苏争霸的第一阶段。这一时期的特点是既有缓和又有争夺。在缓和方面:1955年,苏联主动与西方国家合作,签订了对奥和约,解决了二次大战的一大遗留问题。同年,苏联同联邦德国建立外交关系。1959年赫鲁晓夫访问美国,美苏首脑戴维营会议是苏联推行美苏合作外交战略的重大行动,美国实际上承认苏联是超级大国这一事实。

在紧张方面:1961年苏联修筑“柏林墙”,封锁了东西柏林边界,使美苏关系更加紧张。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表明苏联开始走上同美国进行全球争夺的道路,同时也表明当时的战略优势仍然在美国方面。这一时期,苏联还对中国推行霸权主义,企图控制中国,使得中苏关系恶化。

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是美苏争霸的第二阶段。其特点是苏联处于攻势,美国转攻为守。1964年勃列日涅夫上台至70年代,苏联的经济实力同美国的差距大为缩短,1975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上升,相当于美国的80%。苏联在军备方面赶上了美国,苏联的战略导弹至1975年已达2402枚,超过美国40%,1979年苏联在战略核力量上的开支几乎为美国的3倍。苏联大力增强常规军事力量。1978年,美军210万人,苏军440万人,美军拥有坦克10500辆,苏军拥有坦克50000辆。这一时期苏联推行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积极进攻战略。美苏争霸的重点在欧洲,美苏在欧洲都集结了重兵,处于两军对峙的僵持状态。苏联一方面对欧洲以“缓和”战略麻痹西方,另一方面加紧在欧洲以外的地区扩张。1979年入侵阿富汗,标志着苏联霸权主义政策发展到了顶点。

这一时期的美国,由于受经济危机的冲击,经济增长趋于缓慢,侵越战争受到严重挫折,军事力量被苏联赶上,美国在美苏争霸中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1969年后的尼克松主义,调整全球军事部署,收缩亚洲兵力,1973年从越南撤军,1979年同中国建交。

80年代末90年代初,是美苏争霸的第三阶段。1981年,里根出任美国总统以后,开始对苏联采取强硬态度,遏制苏联在全球的扩张势力。在核战略和核军备方面,美国提出了“星球大战”计划,通过以高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军备竞赛,从而拖垮经济力量相对落后的苏联。在争夺第三世界方面,美国立足于在军事上打小规模的局部战争,打击亲苏政权。苏联由于国内经济发展缓慢,在与美国的争霸中背上了沉重的包袱。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执政后,开始放弃争夺军事优势的作法,转为裁减军备,从对外扩张转向全面收缩。1991年12月底,苏联解体,美苏冷战争霸的局面结束。

二、学习中着重解决的问题(一)美苏从冷战到争霸1.1917年11月7日,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1922年12月30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美国直到1933年才承认苏联。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2年元旦,美、苏、中、英等26个国家共同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建立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共同作战,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这说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为了反对共同的敌人,能够结成联盟。但是,战争结束后,美苏联盟破裂,转变为冷战和争霸。2.二战结束以后,美国成为世界经济军事实力最强的国家,推行全球扩张政策。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既是美国在全世界扩张势力的宣言书,也是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发动全面冷战的宣言书,又是冷战全面开始的标志。美苏冷战,使美苏由盟友变成了敌人。美苏冷战,在意识形态上尖锐对立;在经济上互相封锁;在军事上,194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1955年以苏联为首的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使美苏在冷战中形成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对峙局面。美苏两极格局形成。3.50年代中期,美苏两国和国际关系发生了一系列重大事件。1953年3月5日,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上台以后,开始对苏联的内外政策进行调整。1956年召开了苏共二十大,赫鲁晓夫把“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的三和路线作为苏联对外政策的基本策略,以缓和美苏紧张关系,寻求美苏共处合作,平起平坐,共同来主宰世界事务。美苏经济军事实力差距缩小,社会主义阵营的发展和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都使美苏关系发生了有利于苏联的变化,有利于苏联推行霸权主义。但是,美国仍然是世界头号经济、军事和科技强国,美国推行称霸世界的战略使美苏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愈演愈烈。50年代后期,美苏争夺世界霸权的格局逐渐形成。4.美苏冷战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产阶级阵营的对抗;美苏争霸是争夺世界霸权的冲突,它超过了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美苏冷战是除战争以外的敌对和对抗行动;美苏争霸则是既有和平方式的对抗,也有局部战争,如美军侵略越南和苏军入侵阿富汗的战争。美苏冷战和争霸在形式上有相同之处。在实质和结果上是一致的。

(二)美苏争霸的特点和实质美苏争霸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历史的原因,更有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经济竞争、军备竞赛、控制盟国和战略要地等方面的矛盾因素。1.在意识形态领域和社会制度方面,苏联要把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把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制度推广到全世界。美国要把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把美国式的资本主义制度推行到全世界。美苏双方都宣称要最终消灭对方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实现本国坚持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这是典型的冷战思维方式,完全违背人类社会形态多样型存在与共同发展的规律。2.经济实力的竞争。战后,美国由战时经济转向和平经济,对欧洲实行马歇尔计划,复兴欧洲经济,并企图控制西欧。战后从50年代初到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新成果,推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促使经济进入一个相对稳定和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但是,资本主义固有的基本矛盾并没有解决,到70年代后期,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相继陷入“滞胀”状态,美国由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变成最大的债务国。1948年,美国工业生产总值占资本主义的54.6%,到1970年只占37.8%。但是,美国仍然是世界头号经济强国。

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国家和人民的财产约有30%被破坏,损失惨重。从1946年起,苏联开始实行第四个五年计划,在短短的时间内取得了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巨大成就。但是,苏联也存在不少问题,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日益显著,阻碍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现代社会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较量,经济实力的竞争起决定作用,苏联在综合经济实力与总体科技能力方面落后于美国,这是苏联在美苏争霸中失败的根本原因。

3.军备竞赛方面,战后,美国拥有世界上武器装备最先进的强大军队,并且垄断原子弹。到70年代,苏联在常规军备和核军备,特别是战略核武器的数量方面赶上并超过美国,这使苏联在与美国的争霸中转入战略攻势,迫使美国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美苏争霸的重点是欧洲,双方在欧洲都集结了重兵,处于两军对垒的僵持状态。但是,美苏双方都没有在欧洲发动战争。美苏还在全球争夺战略要地和海洋霸权,控制盟国,打击对方的盟国。美苏企图控制世界各国,但是,第三世界的崛起,打破了美苏争霸的局面。各国人民是世界的主人,美苏争霸既损害了本国人民的利益,又违背了世界和平与进步的潮流。80年代初,

美国为了遏制苏联全球性进攻的势头,既打击亲苏势力,更提出“战略防御计划”,实际上是实施战略进攻,以“星球大战”提高美国的核威慑力量,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苏联的战略攻势。从70年代中期起,苏联的国民经济,发展速度明显下降和陷于停滞。1987年,苏联的国民生产总值落后于日本,与美国的差距实际上拉开了。苏联强大的军事力量缺乏雄厚的经济实力,被迫放弃对美国的战略进攻,转向全面收缩,放松了对东欧等地区的控制,并最终退出。苏联在军备竞赛中最终败于美国的根本原因是经济、科技实力落后于美国。4.美苏争霸,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各方面都发生冲突。美苏争霸的实质,是苏联推行霸权主义政策同美国要称霸世界。美苏争夺世界霸权,推行强权政治。美苏冷战争霸,违背社会发展趋势,反其道而行之,必然被历史发展的潮流所抛弃。(三)中国与美苏冷战争霸的关系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苏联和欧亚各人民民主国家先后与新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并在各方面开展了广泛的合作,地跨欧亚的社会主义阵营形成。当时,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两个阵营对峙,形势严峻,进行着针锋相对的斗争。美国不甘心在中国的失败,拒不承认新中国,在政治上孤立中国,在经济上封锁中国,在军事上威胁中国。面对这种情况,中国采取了向苏联“一边倒”’的方针。1950年2月14日,《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确立了中苏之间的同盟关系。50年代初期中苏友好关系的基础是两国在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方面存在共同点,同时,两国在国际上有共同的对手美国。50年代中期以来,苏联逐渐推行霸权主义政策,企图把中国纳入与美国争霸的轨道,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如1958年苏联要求在中国建立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1960年,苏联片面撤走在华的全部专家,撕毁了243个合同书,废除科技合作项目257个,给中国经济建设造成巨大损失。同年,苏联在新疆挑起边境冲突事件,中苏关系恶化。1969年,苏军挑起珍宝岛武装冲突。苏联在中国边境增兵百万,威胁中国的安全。中国开始把苏联称为“社会帝国主义”国家,并且把苏联做为头号敌人,与苏联霸权主义进行斗争。这一时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都同中国处于敌对状态。中国在国际关系上经受了严峻的考验。70年代初,美国在同苏联的争霸中转入战略防御。为了扭转同苏联争霸的不利局面,美国提出了“尼克松主义”,转而同中国改善关系。中国为了抵抗苏联的压力,也需改善同美国的关系。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发表《上海公报》,两国关系开始正常化。1979年元旦,中美建交。

80年代,苏联在美苏争霸中从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进行全面收缩。在这种情况下,中苏关系开始缓和。1989年5月,戈尔巴乔夫访华,中苏关系实现正常化。中、苏、美三国关系随着美苏争霸局势的变化而变化,中、美、苏关系恶化时,给三国都带来了损害。中国与美国和苏联的关系,从美苏方面来说,都是在战略进攻时要控制或颠覆中国政权,而在战略防御时又打“中国牌”。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进行反对霸权主义的斗争,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越来越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的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

(四)美苏争霸的历史思考美苏冷战争霸四十多年,对战后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多方面的历史教训值得我们思考。1.人类社会必须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战后,美国推行称霸全球的政策;苏联推行霸权主义和实行大国沙文主义。美苏争霸是世界不得安宁的根源,美苏争霸的历史教训沉痛;世界人民必须永远坚持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2.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必然是损人又害己。美苏争霸,进行军备竞赛,投入巨额军费开支。1970年,苏联军费的绝对额首次赶上美国。1977年,苏朕军费的绝对额为1300亿美元,同年美国是113O亿美元。美苏巨额军费开支,不利于内经济的发展。1980年,美国国债高达2600亿美元;苏联经济形势的恶化是其解体的主要原因之一。3.美苏争霸,使人类处于核大战的威胁之下。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几乎导致了美苏核大战。美苏两国的核武器能把人类毁灭数十次。但是,另一方面,美苏冷战争霸,两极格局对峙近半个世纪,并没有爆发世界大战和核大战,这最主要的原因是高科技显示出的巨大威力,特别是在当代高科技条件下如果发生核大战,不可能有胜利者,只有交战的双方甚至整个人类的毁灭。这使美苏双方都不敢轻意发动世界大战和核大战,只能实行核威慑。世界人民,包括美苏两国人民都热爱和平,反对战争,也使美苏不可能发动世界大战和核大战。4.美苏争霸,都企图把自己国家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及其价值观念强加到别国社会之上,并要推广到全世界。这是以错误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来处理国家国际间的关系。我们必须认识并承认世界社会的多样性,统一性,尊重各国人民根据国情来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90年代初,美苏争霸的局面结束,世界格局出现了多极化趋势。正在形成的多极化世界格局,是开放型的世界战略格局,较之美苏争霸的格局,是历史的进步,它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维也纳会议和神圣同盟:拿破仑政权垮台之后,反法联盟各国就以战胜国的姿态出现在欧洲政治舞台上,力图主宰欧洲的命运.其中,英,俄,普,奥四国扮演了主要角色,特别是俄,英两国更是不可一世,凌架于各国之上.四强主宰一切,按照他们的意图重新安排欧洲的版图和建立新秩序,这是战后欧洲政治形势的突出特点。在会议上,四大国之间勾心斗角,矛盾重重.俄国在拿破仑失败后已经成为欧洲大陆上最强大的国家,因而野心最大,它全力扩大自己的领土,以建立自己在欧洲特别是东欧地区的霸权;英国一方面希望继续保持欧洲大陆各国的均势,另一方面力图扩大英国的海外殖民地,以加强英国在海上的霸权地位;普鲁士在多年的战争中元气大伤,自知无力与俄国抗衡,不可能收回过去被瓜分的波兰领土,因而要求从其它地方得到补偿.同时全力与奥地利争夺德意志境内的领导权;奥地利一心要恢复往日的强盛,建立自己在中欧的霸权地位,特别是在德意志的优势。纳也纳会议正是在战后形成的这种新的政局下召开的。1814年10月1日到1815年6月9日的维也纳会议.是世界近代史上规模空前的国际会议.除土耳其帝国外,所有的欧洲国家都派代表出席了会议.在总共216名代表中,俄国沙皇亚历山大,奥地利皇帝弗兰茨一世,普鲁士国土腓特烈威廉三世,英国外交大臣卡斯尔莱勋爵,奥地利首相兼外交大臣梅特涅亲王,普鲁士首相哈登堡公爵和法国复辟王朝的外交大臣塔列朗公爵在会议上真正起了作用,实际上操纵了会议。在长达八个月的会议中,既没有召开过任何一次正式会议,也没有开幕式和闭幕式.大多数国家的代表整日沉浸在无休无止的宴会和舞会中,一切重大问题都由四大国幕后策划和协商.他们的共同目的是瓜分脏物,恢复法国革命前的旧秩序,防止法国东山再起。维也纳会议争吵最激烈的是波兰和萨克森问题.俄国为了保持与普鲁士的同盟,求得普鲁士支持它独占华沙大公国,提议把萨克森割让给普鲁士,以补偿它在波兰方面的损失.奥地利极力反对沙俄独占华沙大公国和普鲁士吞并萨克森,就逐渐和英国接近.法国也不愿在自己的东邻出现一个强大的普鲁士,因此也站到了英奥一边。1815年1月3日,英,法,奥三国代表缔结了秘密协定,矛头直接对准俄普在波兰和萨克森问题上的分脏计划.秘密协定规定:如缔约国三方之一遭到来自一国或几国的威胁时,应相互援助,各提供十五万人的军队,并不得与敌人单独媾和.塔列朗不仅成功地分化了反法同盟,而且参加了四国会议,并使战败国跻入了五强之列。塔列朗在会议上提出了所谓:"正统原则",就是要恢复被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推翻的"正统"王朝和各国旧贵族的领地.同时,列强们又提出"补偿原则",即如果旧日统治者的领地已被瓜分,不能恢复时,则以相当的领土预以"补偿"."正统原则""补偿原则"都是维也纳会议的指导原则。经过激烈的争吵和讨价还价之后,1815年2月11日,会议就波兰和萨克森问题达成了协议.关于波兰问题,普鲁士占有但泽(今革但斯克)和波森(今波兹南),奥地利占有加里西亚,波兰其余四分之三的领土组成波兰王国,由沙皇兼任国王.克拉科夫成为自由邦,由俄,普,奥三国共管.关于萨克森问题,协议允许萨克森王国保留五分之三的领土,其余五分之二割让给普鲁士,另将瑞典的波美拉尼亚,莱茵河左岸地区及威斯特伐利亚给普鲁士作为补偿。正当维也纳会议激烈争吵之机,1815年3月20日,拿破仑重返巴黎,扬言要"解散维也纳会议".参加维也纳会议的各国君主和大臣惊慌万状,一方面组织起第七次反法联盟,在军事上对付拿破仑,一方面勿忙签订《最后议定书》,结束维也纳会议。

1815年6月9日通过的《最后议定书》的主要内容是:1.恢复欧洲各国封建旧王朝的统治.法国,西班牙恢复波旁王朝,葡萄牙恢复布拉冈扎王朝,萨丁王国恢复萨伏依王朝,罗马教皇的政权也予以恢复.德意志许多小邦的封建王公恢复了统治,奥伦治王朝再次统治了尼德兰.2.重新分割欧洲领土和海外殖民地.波兰被第四次瓜分,四分之三的波兰领土包括首都华沙在内都沙俄占有.此外,俄国还获得了芬兰湾和罗马尼亚的比萨拉比亚;奥地利恢复了对意大利北部的统治;普鲁士获得了萨克森的大部和莱茵省;比利时归并给荷兰,挪威合并于瑞典,宣布瑞士为永久中立国,扩大其版图以作为德,法,意,奥之间的缓冲国.3.成立德意志邦联.由德意志三十四个邦和四个自由市(汉堡,不来梅,卢卑克和法兰克福)组成,由梅特涅担任邦联议会的主席.德意志邦联是一个非常松驰的政治联盟,此后,德意志在政治上仍然四分五裂.4.维持意大利的四分五裂状态.奥地利重新获得了意大利北部的伦巴第,威尼斯等大片地区,其它地区恢复了各王国的统治.5.英国获得地中海的战略要地马尔他岛,从荷兰手中夺得好望角,圭亚那和锡兰岛(斯里兰卡),从法国手中夺得印度洋上的毛里求斯,多巴哥,卢西亚等,从而成为名副其实的海上霸主.拿破仑"百日政权"结束以后,1815年11月20日,法国被迫与反法联盟各国签订了第二次巴黎和约.规定:法国的疆界恢复到1790年的范围,赔款七亿法郎,五年内分十五次还清.赔款付清以前,法国东北边境的十七个城堡和要塞由联军占领,占领军费用每年五千万法郎全部由法国负担.此外,法国还必须交出军舰.

维也纳会议违背历史和欧洲各国人民的愿望和要求,重新恢复了被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摧毁的各国封建旧王朝,重新划分了欧洲的政治地图,野蛮践踏民族意识,任意宰割弱小民族,再次确定了欧洲大陆的政治均势.这是一次欧洲列强的分脏会议,它的许多决议都成为此后欧洲动荡不安的因素.

梅特涅作为奥地利政府的首席代表,又是"名副其实的会议主席",因此有些历史学家把会议后建立起来的国际秩序称为"梅特涅体系".恩格斯说:"当"科西嘉怪物"最后被牢牢禁闭起来之后,大大小小的帝王们立刻在维也纳召开了一次大会,以便分配脏物和奖金,并商谈能把革命前的形势恢复到什么程度.民族被买进和卖出,被分割和合并,只要完全符合统治者的利益和愿望就行"(见《马恩全集》第二卷,P641).为了保证维也纳会议后欧洲反动的政治秩序,1815年9月,在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的积极倡议下,奥皇弗朗茨一世,普王腓特烈威廉三世同声响应,决定成立一个具有宗教意味的政治同盟,称作"神圣同盟",以保卫君主政体和基督教义.9月26日,三皇共同发表了关于成立这样一个同盟的宣言,邀请欧洲各国的君主签字.到1815年底,除英国,罗马教皇和土耳其之外,所有欧洲国家都签字加入了.在神圣同盟中,俄国和奥地利起着主要作用,特别是俄国,扮演了"欧洲宪兵"的角色,亚历山大一世更有"救火队队长"之称.拿破仑第二次退位之后,反法联盟除与法国签订立第二次巴黎和约之外,又根据英国的建议,成立了四国同盟.1815年11月,由英,俄,普,奥四国签订的《四国同盟条约》规定:

1.维护第二次巴黎和约.2.任何一方遭到法国的攻击,缔约国各出兵六万加以援助.3.缔约国定期举行会议,以维持欧洲和平.

条约有效期二十年.实际上,这是四大国协议在二十年以内用武力维护第二次巴黎和约和维也纳会议最后议定书所建立的欧洲新秩序,这既包括对于欧洲版图的重新划分,也包括阻止拿破仑及其家族在法国重掌政权.所谓"定期开会,以维护欧洲和平",实际上是为此后一系列的国际会议和"欧洲协调"奠定基础.

1818年,四国同盟在今德国境内的亚琛召开第一次"欧洲协调"会议.会议因为法国已经付清赔款而同意提前撤退驻军,并邀请法国参加四国同盟,于是,四国同盟就扩大为五国同盟.从此,制裁战败国的四国同盟,就变成为保持欧洲协调的五国持久性的联盟.

神圣同盟和四国同盟都以维护各国的君主制,镇压民族民主运动为宗旨,具有明显的反动性.此后一段时间里,欧洲历史进入一个黑暗和反动时期.

隋唐政治经济总结:1.如何理解均田制、租庸调制、两税法?解题思路:隋末,地主阶级在残酷镇压农民起义的过程中,严重地破坏了社会经济。唐朝建立后,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便是如何使流亡无地的农民再回到土地上进行生产和通过什么办法对他们征收赋税。不解决这个问题,国家统治就不会稳定,国家财政就缺乏保障。为此,唐朝统治者沿用并改进了北魏以来实行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

均田制:唐田令承认,农民在隋末农民战争中占有的田地合法,并将国家控制的荒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因此,均田制的实行对于唐初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均田制决不是平均分配土地,也不保证每个农民都能占有法令上规定的土地数目。均田制的真正目的,是保证地主阶级占有土地的前提下,以均田为根据向农民征收赋税,保证封建国家的财政收入和徭役。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地主阶级对土地的贪欲越来越凶,同时,封建政府加在人民身上的繁重的赋税和徭役,使大量农民弃家卖产,流亡他乡,地主则乘机大肆兼并土地,均田制逐渐被破坏。

租庸调制:与均田制相适应的赋税制度是租庸调制。它以均田制为基础,以人丁为征收对象。它规定:受田的农民必须交纳定量的租、调,服徭役的期限内,不去服徭役的也可以纳绢或布代役,叫做庸。唐朝的庸不再有年龄限制。租庸调制使赋税额由随意征收改为固额征收,赋役负担相对减轻,纳庸代役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因此,它的实行,在唐前期既能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也相应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但随着均田制的破坏,农民手中的土地更少了,大批逃亡,租庸调制对他们不再适应。同时,对兼并大量土地,拥有大量谷帛的地主们,仅按人口向他们抽租庸调实在所得不多,而且地主还千方百计隐瞒丁口。这一情况,在安史之乱后更加突出,为了解决财政困难,缓和阶级矛盾,改变赋税制度已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

两税法: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两税法的特点是按土地、财产的多少收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秋两季两次纳税。两税法的实行,是我国封建社会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和进步。使唐朝中期以来极端混乱的税制得到统一;在一定时期内,保证了国家的财政税收;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度,表明封建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放松;两税法规定贵族、官僚、商人都要交税,这就扩大了税源,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人,也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但两税法实行后,土地兼并不再受到限制,故越来越严重,大地主干方百计隐瞒财产,把赋税转嫁到农民身上,而政府在两税之外又增加许多苛捐杂税,农民的负担更加沉重,两税法只严格地执行了一个很短的时期。2.如何认识隋唐时期的科举制?

解题思路:科举制是我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科举制在隋唐时期创立和发展,是北魏以来经济阶级关系变动的结果。随着封建经济的恢复发展,特别是均田制的实行,使得普通地主的经济实力得到加强,他们纷纷要求加入国家政权中来,参与国家管理。而操纵国家政权的士族地主却日益腐朽没落,他们通过九品中正制,垄断着仕途,且有很强的割据一方的经济政治实力,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封建国家的巩固稳定,于是改革选官制度成为历史的必然。发展演变:隋文帝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时,始建进土科,科举制形成;唐贞观时,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时,大量增加科举取土的人数,还首创了武举和殿试;唐开元年间,由高官主持考试,以后成为定制;明清时期演变为八股取士;1905年废除。

意义:科举制的推行,打击了腐朽的士族势力,符合庶族地主经济发展的趋势,适应了巩固国家统一的需要;各阶层尤其是庶族地主知识分子参政,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科举制把读书、考试、做官紧密联系起来,从而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科举取土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地方豪门士族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科举制也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使唐朝学制完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同时,通过考试选拔人才,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选贤任能的公平竞争性,对西方国家选拔人才产生了重大影响。但是,科举制毕竟是地主阶级的选官制度,从本质上讲也是统治阶级统治人民的手段,到封建社会后期,其腐朽性和反动性日益暴露。3.如何理解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

解题思路:为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隋文帝综合汉魏以来的官制,在中央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唐朝在隋的基础上加以调整和补充,进一步明确划分三省的职权。三省六部职权有分工,也有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从而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三省的分工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三省的长官大都品级较低,这就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三省六部制度的确立和完备,是中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此后,历朝基本上沿袭这种制度。但是,封建国家的最高权力仍掌握在皇帝手中,因此,三省六部制的实行,它只能减少中央政令的失误和腐败,却不能从根本上杜绝之。4.如何理解从府兵制到募兵制的转变?解题思路:府兵制因设立军事组织兵府而得名。初创于西魏。隋唐时期的府兵制是在均田制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兵农合一的封建军制。隋朝沿袭前代的府兵制,并加以改革。在隋以前,府兵和他的家室、土地自成一个系统,不归州县管理,这在战争不息、军队调动频繁时期是难免的。但因此军人容易包庇本家甚至外人,隐匿户口,不纳租税。隋文帝把军人的户籍编人州县,同样分到田地,不再实行军民异籍。这样,府兵制与均田制结合,寓兵于农、兵农合一。府兵一面在州县落籍,从事生产;一面仍保留军籍,轮翻宿卫,府兵服役期间免征租庸调。府兵制是唐朝的基本兵制。唐太宗时,调整和健全了府兵制,增加了军府的数量,安排三分之一以上的军府驻守关中。这样,中央政府就能够随时调集重兵,保持强大的国防力量和镇压力量。意义:府兵制的实行,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增加了政府管理的户口和赋税收入,扩大了兵源,也消除了胡汉分治的痕迹,同时,兵将分离,不易形成将帅拥兵自重的局面。但是,府兵出征时要自备武器、粮食等,沉重的军费负担都加在了农民的身上。按照唐朝规定,府兵的挑选,应该“财均者取强,力均者取富,财力又均,先取多丁”。这种征发制度使府兵中保有相当数量的富裕农民和中小地主,府兵就能更有力的执行其对内镇压的职能。唐初,府兵地位比较高,参加征役可得勋级,死亡者家属可受抚恤,府兵的征调还不困难。到唐高宗以后,战争频繁,不仅勋赏不行,甚至还要夺赐破勋,于是地主富户想方设法逃避兵役,兵役负担就全部落到贫下户身上。由于均田制的破坏,贫下户失去土地,无力自备衣粮,加之战事频繁,兵役繁重,兵士逃亡较多,到开元年间,府兵制崩溃。唐玄宗为增强军事力量,实行了募兵制。寓兵于农变成了兵农分离,兵成了一种专门的职业。同时,内地与边镇的兵力部署也发生了变化:外重内轻。募兵制基本上由国家供给衣食,减轻了农民的兵役负担,节省了府兵往来于路途的消耗,有利于生产的发展,封建国家也得以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军队。不过,募兵制的士兵以当兵为职业,将领长期统帅军队,兵将间有了隶属关系,导致军阀的形成。天宝年间,地方节度使自行募兵,成为军阀割据势力。

5.如何评价武则天?应试技巧: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必须要掌握评价的标准与方法:1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来评价:全面、公正、客观;2对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的地位,究竟是持肯定态度还是持否定态度,可借用邓小平同志的“三个有利于”来考查:即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否有利于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切忌感情用事或仅从道义的角度去考虑。

武则天统治时期,她采取了一系列非常措施来维护自身统治。如任用酷吏,滥杀无辜,大肆从事佛教,修筑佛寺,大兴土木工程等。但是她在位期间,能重视发展农业生产,能破格用人,注重发展科举制度,为广揽人才,她创立“自荐”求官制度。许多有才能的庶人,被破格录用,如名相狄仁杰、姚崇等。所有这些,使得在武则天当权的半个世纪里,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国力不断上升。因此,对于武则天,应持基本肯定的态度。6.如何认识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

隋唐时期,边疆的主要少数民族有:北部回纥,西北突厥,西南南诏,东北,如同一家的西部吐蕃。这一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发展与巩固,究其原因有:1少数民族对边疆地区的开发;2三国时期民族大融合趋势的进一步发展;3唐朝前期国力的强盛;④统治者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⑤交通的发达。唐朝前期统治者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战争、设机构管辖、册封、和亲、会盟。在这五种主要方式中,和平方式是主流。这一方面体现了统治者民族政策的开明,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各民族间友好交往的整体趋势。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主要是少数民族向汉族学习,吸收汉族先进的经济、文化等。但同时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也对内地汉族产生过重要影响。如唐诗所描述的“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

我国是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祖国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如何处理民族关系,事关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正确处理民族关系,有利于边疆地区的开发,有利于民族矛盾的缓和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发展,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7.如何认识隋唐时期的对外关系?隋唐时期,中外友好交往频繁,究其原因有1交通的发达:陆路方面,从长安出发,往东可到达今天的朝鲜,向西经陆上“丝绸之路”,可以通往今天的印度、伊朗、阿拉伯以及欧洲许多国家;海路方面,从登州、扬州出发,可到达今天的韩国日本,从广州出发,经海上“丝绸之路”,可到达波斯湾。2唐朝国力的强盛,各方面几乎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3统治者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唐都长安是国际性的大都会;④中外使臣、商人、留学生以及中外僧侣在推动中外交流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隋唐时期对外关系的特点:统治者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范围广泛,以亚洲为主;以和平交往为主;以互通使节、经济文化交流为主要形式。隋唐时期的中外交往,以外国向中国学习为主。但同时外国的经济、文化等也对中国产生了重大影响。

隋唐时期,中外之间友好交往和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中外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好情谊,大大开阔了中国人民的眼界,丰富了中国的经济和文化生活,有利于各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中国人民的先进经济成就和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交流,对亚洲各国的历史发展也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答题的四大原则1立场坚定-人民群众的立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2历史唯物-背景陈述3联系发展-辩证法-形成历史潮流4矛盾分析-正反两面看问题和矛盾斗争(4其实是在3里面,是辩证法的内容)

秦统一的历史必然性:1春秋战国的长期民族融合(联系)2经济发展的需要(发展)背景3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人心所向(人民群众)4秦国的强大决定历史使命由其承担)历史客观任务的主观组织领导者(过程)5秦王的雄才大略(历史人物))

评价:1结束了长期以来的封建割据局面过去2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3秦推行的消除分裂的措施,加强了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现在4有利于人民的生活安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5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对我国历史发展有深远影响。将来

标准格式: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联系和发展分空间和时间。联系和发展在空间上表现为地区间经济、文化的交流,物种间的交流,民族间的融合;在时间上表现在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关系上,三者密切联系,继承发展。背景(旧事物)(人的选择环境)(原因)过去:结束了(旧事物)

现在:建立了(经过否定发展的新事物)过程(新事物)(人有意识的活动)(经过)实行了(巩固新事物的措施)(提供了前人没有的新东西-列宁)

加强了(联系)有利于(发展)评价(新事物源于需要,暂时适应需要)符合了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群众立场)将来:奠定了???(将来新生事物的基础)辩证法看问题,新事物也必亡,为后人提供新环境(结果)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所谓的历史发展潮流是指五个社会的更替趋势和统一趋势,论证共产主义)统一题评价常用套话:过去:结束了分裂和战乱局面,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实行了政治、经济和文化新政策现在:加强了战争或和平的交流,加强了经济、文化、民族和地域间的联系,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各族人民的安定生活和相互交往,符合了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将来:奠定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的建立和发展,符合了历史发展的潮流.个人认为尤其是中古史,不要加那么多的马克思理论,或者是哲学辨证法进去,有生搬硬套之嫌历史事件的发生要结合当时的情况来评述,太抽象的概念会混淆最真实的原因.每一次著名的历史事件都是因为有其特殊性存在,无论是考试还是研究要抓住的就是其特殊性,所以最后的套话大可不必,毕竟历史不是政治.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核医学重点名词解释大题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核医学重点名词解释大题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核医学重点名词解释大题总结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677389.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