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淮南市防办能力建设工作总结

时间:2019-05-29 08:42:02 网站:公文素材库

淮南市防办能力建设工作总结

淮南市防办能力建设工作总结

按照省防办《关于报送市级防办能力建设等有关情况的通知》(省防指办电201*3号)要求,我办对全市防办能力建设进行了的调查,填写了调查表,并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防办组强机构建设

201*年10月淮南市编委正式批准市防办为正科级全额事业单位,编制5人。201*年11月经市编委批准,市防办又增加全额事业编制2名,用于加强信息化管理工作。目前,市防办共有编制7名,实有7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人,中级专业技术人员3人。

县区也相应成立有防汛抗旱办事机构,凤台县、潘集区防办为副科级事业单位。田家庵、大通、八公山、谢家集、毛集5区防办均没有正式成立,为临时办事机构。

二、加强防汛抗旱工作制度建设

加强制度建设是保障防汛抗旱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市防汛办先后制定了《淮南市防汛办工作职责》、《淮南市防汛值班制度》、《淮南市防洪工程及防汛设施汛前汛后检查制度》、《淮南市防汛抗旱请示报告制度》、《淮南市水旱灾害统计

汇报制度》、《淮南市防汛抗旱经费和物资管理制度》等。

三、加强防汛抗旱基础工作

1、修订和完善各种预案。按照“科学合理、讲究实效、便于操作”的原则,对各类防汛抗旱预案进行了修订。主要修订和完善了《淮南市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淮南市城市防洪应急预案》、《淮南市城市抗旱预案》、《淮南市防台风及山洪灾害预案》、《淮南市行洪区安全运用预案》、《淮南市淮河特大洪水弃守堤段工作预案》、《淮南市小水库防汛抢险应急预案汇编》及《淮南市重要圩堤防汛抢险应急预案汇编》等。其中,《淮南市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淮南市城市防洪应急预案》、《淮南市防台风及山洪灾害预案》经市政府批准实施。

2、建立了40平方米的防汛抗旱资料档案室。对每年的防汛抗旱档案进行认真细致的整编,分类归档,专人负责,规范化管理。

3、根据行政区划调整,制作了新的淮南防汛工作图。重新修编了《淮南市防汛简明手册》。

4、加强防汛抗旱经费预算管理。按照防汛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的要求,我市正常防汛经费财政预算40万元。201*年市级防汛抗旱经费财政预算调整为60万元。

四、加强防汛抢险知识培训

我市每年都针对县(区)、乡(镇)防汛责任人岗位变动大的实际情况,对有关县(区)、乡(镇)及军分区系统进行理论和实地抢险知识培训。培训既有理论讲座,又有现场实例解说,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为战胜洪涝灾害奠定坚实的技术保障。各有关县区每年也都举办相应的培训班。

五、加强防汛物资储备管理

按照“分级负责、分级储备”的原则,市防汛总仓库每年正常储备防汛草袋20万条,木材200立方米,以及其他必要的防汛抢险物资。防汛任务较重的凤台县及潘集区也分别建设有防汛储备仓库。为保证防汛物资储备到位,每年汛前,市政府和各县区签订了防汛物资储备责任书,明确了各单位的物资储备任务和责任。

六、加强防汛抗旱系统建设与管理

1、科学编制规划,分步组织实施。按照《安徽省水利信息化规划》、《安徽省水利信息化建设管理指导意见》的总体要求,我市根据实际需要和资金投入情况,按照科学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采取“分步实施、急用先建、稳步推进”的方针,先后编制了《淮南市水利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淮南市水利局

信息化建设第二阶段(201*年)技术方案》,与河海大学合作编制了《淮南市水资源信息管理系统总体规划》。以规划和方案科学指导我市水利信息化工作建设,并在系统建设过程中不断累积经验,逐步完善和发展。

2、加强通信信息系统建设与管理。我市作为全省淮河干流骨干通信工程建设单位之一,在省防办的大力支持下,建设完成了80平方米高标准通信机房、128门程控电话交换机、异地会商系统和多业务交换机等。实现了电话专网互通、防汛专网光纤直连、视频电视会议直播等功能,在防汛抗旱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加强对通信信息系统的管理,制定了通信房制度,成立了水利信息中心和防汛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专门招聘了1名人员负责通信信息系统管理。

3、加强防汛抗旱信息系统建设与管理。我市在全省市级防办中率先建设了防汛VPN专网,实现了省、市、县区三级网络互联,并通过“淮南防汛抗旱”专网发布汛情、工情、防汛调度、抗洪动态、洪涝灾害等信息,为各级领导提供决策信息。对防汛抗旱专网,汛期保证每天更新信息,非汛期保证每周更新信息。网络运行维护费用列入正常预算。

4、强化网上资料报送工作。市防办充分利用网络传输快捷、

便利、实效的特点,利用电子邮件、网络平台等方式上报防汛抗旱各类资料、报表、实时信息等。

5、防汛信息化建设水平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在省防办的大力支持下,我市加大水利信息化工作力度,坚持以防汛抗旱和水资源信息化建设为重点,以注重实用为目的,经过近年的努力,主要在水雨情自动测报、远程视频监视、计算机网络、应急通讯、DLP大屏幕显示、应用软件开发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水利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初步实现了“数据采集自动化、资源管理规范化、信息发布网络化、指挥决策科学化”。淮委、芜湖、蚌埠、淮北、亳州、滁州等市多次来我市参观学习防汛信息化工作。

淮南市防办201*年2月9日

扩展阅读:防办能力建设指导大纲

附件

全国省级以下(含省级)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指导大纲我国水旱灾害频繁发生,往往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损失,制约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我国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上世纪50年代初期就成立了中央防汛指挥部,地方各级政府相继成立了防汛抗旱指挥机构。通过5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在我国防汛抗旱工程体系不断完善、标准不断提高、功能不断健全的同时,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水旱灾害应急管理能力也取得了长足进步,初步形成了体系比较完善、设施比较齐全、手段比较先进、反应比较迅速、技术比较科学、处置比较果断的水旱灾害应急管理体系,有效应对了多次重大水旱灾害,将灾害损失降低到了最低限度,为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防洪安全和饮水安全保障。但是,同美国、日本等经济发展国家相比,我国水旱灾害损失明显偏重,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明显偏高,人员伤亡总数明显偏多。进入21世纪以来,受全球气候变温影响,我国突发性水旱灾害天气频发、多发,水旱灾害造成的损失总体呈上升趋势,防汛抗旱形势日趋严峻。我国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水旱灾害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同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确保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求相比,同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相比,同灾害性天气频发多发形势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许多问题还亚待解决。一是机构性质与所承担的职责不相适应。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是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的办事机构,负责日常管理工作,组织、协调、指导所辖地区防汛抗旱工作,需要组织、协调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公安、民政、一财政等20多个政府职能部门以及解放军、武警部队共同完成防汛抗旱、抢险救灾任务,属行政职能,应纳入政府行政编制,但全国仍有很多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是事业编制,与所承担的行政职能不相适应,难以形成统一调度、统一指挥的水旱灾害抗御机制,严重影响了防汛抗旱工作的有力有序有效开展。二是组织体系不健全。尽管我国有防汛抗旱任务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都设置了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但作为防御水旱灾害最直接、最有效的乡镇一级却没有设置相应的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三是预案不完善。我国防汛抗旱预案体系初步形成,但仍存在体系不完整、种类不齐全、覆盖面不广、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难以有效应对突发水旱灾害。四是法制建设依然薄弱。虽然已先后出台了《防洪法》、《防汛条例》、《抗旱条例》等法律法规,但仍存在进度慢、覆盖面窄、不配套和修订不及时等问题。五是保障机制不健全。防汛抗旱经费和业务经费没有列入预算、干部职工待遇低、补助不到位等问题依然存在。六是规章制度不健全。很多地方存在规章制度覆盖面不广、实用性不强、执行不严格等问题。七是办公设施配置不全、性能差。受各种因素制约,许多基层防办的设备设施配置不到位、性能差,无法满足防汛抗旱工作的需要。为尽快建设一支体系健全、结构合理、运转高效、协调有力、手段先进、管理规范,与现代防汛抗旱任务相适应的水旱灾害应急管理队伍,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的规定,结合我国社会、经济和水旱灾害实际情况,针对当前各级防办水旱灾害应急管理能力建设现状与问题,提出我国各级防办水旱灾害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指导大纲,对进一步加强全国各级防办水旱灾害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十分重要,也十分必要。一、建设原则1.职能明确。各级防办必须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所辖地区的防汛抗旱任务,明确所应该承担的工作职责。

2.体系完善。各地在县级以上政府必须成立防汛抗旱指挥机构的基础上,根据所辖地区防汛抗旱任务,逐步将防汛抗旱机构延伸到乡镇,防汛抗旱任务特别重要地区,将防汛抗旱机构延伸到村,健全完善全国防汛抗旱机构体系。

3.标准适度。各级防办水旱灾害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标准要与工作性质、任务轻重、现有状况相适应并适度超前。

4.管理规范。各级防办必须制订完善规章制度、健全方案预案,并按照依法行政的要求,实行规范化管理。

5.手段先进。各级防办必须配备功能齐全、性能先进的设备设施,不断提高防汛抗旱工作现代化水平。

6.保障有力。各级防办必须在人员、经费、津贴、补助等方面得到有力保障。二、建设目标

通过5一10年的建设,各级防办组织体系更加完善,人员配备更加合理,法律法规更加健全,方案制度更加完备,决策手段更加先进,日常管理更加规范,逐步达到“机构健全、队伍一流、管理规范、装

备先进、保障有力”的目标,建成一支“指挥科学、组织有力、运转高效、作风顽强”的防汛抗旱队伍。三、建设内容与要求

各级防办水旱灾害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包括机构建设、队伍建设、法制建设、预案建设、设施建设、制度建设和保障机制建设等七个方面的内容。.1.机构建设

各省、市、县政府都必须设立防汛抗旱指挥机构,下设常设办事机构,应为独立的行政编制,负责本地区防汛抗旱的日常工作。防汛抗旱任务重的地区应将防汛抗旱机构逐步延伸到乡镇,部分地方延伸到村和基层防洪工程管理部门。省、市、县三级防办可称为某某省(市、县)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其行政级别可根据防汛抗旱任务和同级政府其它行政机关的级别分别确定为副厅级、副处级和副科级。乡镇及以下防汛抗旱机构名称和级别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按照防汛抗旱工作统一管理的原则,各级防汛机构与抗旱机构应实行合署办公。2.队伍建设

各级防办应有同级政府编制主管部门正式批准的行政编制。编制人数要与所承担的防汛抗旱任务相适应。省级防办的编制数一般不少于20人。地市级人口在500万人以上(含500万)的,编制数一般不少于15人;在300一500万人的,编制数一般不少于10人;在300万人以下(不含300万)的,编制数一般不少于7人。县市级人口在80万人(含80万)以上,编制数一般不少于7人;在50一80万人,

编制数一般不少于6人;在50万人(不含50万)以下,编制数一般不少于5人。工作任务繁重地区应适当增加编制数。年龄、专业、学历、职称搭配要合理。各级防办专业技术人员应占总人数的70%以上。省级防办应配置水工、水文、气象、通讯、计算机、文秘等专业人员;学历以本科及以上为主;年龄建议35至50岁人数应占总人数的60%以上,35岁以下的占25%以上,50岁以上的占15%以下。地市级防办应配置水工、水文、计算机等专业人员;学历以本科为主;年龄建议35至50岁人数应占总人数的55%以上,

35岁以下的占水文专业人员;主。

3叫以上,50岁以上的占15%以下。县市级应配置水工、学历以专科及以上为主;年龄建议30至50岁人数为

要加强人员培训,不断进行知识更新。各级防办每年应制订培训计划,安排防办工作人员参加各种业务知识培训,促进知识更新和业务水平提高;其中省级安排100%人员,市级90%以上人员,县市级安排8叫以上人员。具体可参考附表。3.法制建设

各级防办要按照已颁布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根据防汛抗旱工作需要和权限,起草修订防汛抗旱有关法律法规,促进防汛抗旱法律法规的制订与完善。近期要抓紧推进《防洪法》、《防汛条例》、《抗旱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地方配套法规和规章的出台。4.预案建设

,按照有关规定,组织编制或审批防汛抗旱应急预案以及江河、湖泊、水库、城市、蓄滞洪区等防御洪水方案或预案,根据情况组织编制或审批山洪灾害防御、防台风等预案。主要有:(1)防洪预案,(2)防台风预案,(3)抗旱预案,(4)水库、江河堤防防洪调度预案,(5)病险水库下游群众安全转移预案,(6)防漂船预案,(7)山洪地质灾害防御预案,(8)防山体滑坡、泥石流灾害和群众安全转移预案,(9)蓄滞洪区运用等防范洪涝旱灾工作方案。5.设施建设

根据工作需要,建设固定的办公场所,配备必需的办公设施、网络设备,开发必要的办公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主要有:

(1)办公场所。除满足日常办公用房、计算机房外,应有专门会商室(省级100平方米以上、地市级80平方米以上、县市级50平方米以上)、值班室(省级50平方米以上、地市级30平方米以上、县市级15平方米以上)、指挥长办公室和休息室,工作人员值班休息室,有条件的设记者接待室。

②办公设备。各级防办都应配备计算机、便携式计算机、传真机、复印机、彩色扫描仪、打印机、电视机、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录音电话、空调器、备用供电系统等必须的办公设备。(3)网络设备.应装备计算机局域网、广域网,卫星云图接收机、大屏幕投影仪、服务器、交换机、uPS不间断电源、网络安全设备等。(4)软件系统。各级防办应根据本地区防汛抗旱任务的需要,建立异地视频会商系统、卫星云图接收系统、洪水预警报系统、风险图查询系统、风雨水情监测系统、墒情监测系统、防洪工情监视系统、办公自动化信息管理系统。省级防办还应建立重点水库、江河洪水调度系统,洪涝旱灾害信息管理评估系统,防汛抗旱物资管理系统。,(5)其他设施.各级防办应配备防汛抗旱专用车辆、通信工具(重要区域配备卫星电话、车载电台),设立防汛抗旱物资、救生器材储备仓库、备用供电系统。

6.制度建设

按照管理规范的要求,结合本地区防汛抗旱的目标任务,编制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主要有:(1)岗位责任制度(含防汛抗旱行政首长、机构职能、领导及工作人员职责),(2)防汛抗旱值班制度(含领导带班制度、值班人员职责),(3)防汛抗旱信息管理工作制度(含防汛抗旱信息采集、反馈、报送、宣传制度;防汛抗旱信息系统管理制度),(4)防汛抗旱经费使用管理制度(含水利建设基金、特大防汛抗旱经费、防汛、抗旱专项经费、业务工作经费的计划和使用管理制度),(5)防汛、抗旱、气象、水文会商制度,(6)防办工作人员培训制度,(7)防汛抗旱物资和救生器材储备与管理制度,(8)防汛、抗旱机动队管理制度,(9)旱涝灾情统计制度,(10)旱涝灾情核查制度,(11)汛前汛后安全检查制度,(12)防汛应急通讯管理制度,(13)防汛抗旱档案管理制度,(14)防汛抗旱工作总结制度,(15)防汛计算机网络管理制度。7.保障机制建设

一是各级财政应设立防汛、抗旱专项经费,省级经费宜为本省上年度财政收入的1一2%。,地市级宜为本辖区上年度财政收入的2一3%。,县市级宜为本县(市、区)上年度财政收入的3一4%。。二是防汛抗旱业务经费应列入同级财政预算,防汛抗旱业务经费应满足各级防办日常工作的需求。三是工作人员的防汛津贴、通信津贴、防汛值班补助费等应按国家和各级政府的有关规定及时筹措和发放。四、保障措施

(一)寻求多方支持,强化能力建设目标。

各级防办应主动地向党政领导做好汇报、解释工作,寻求对防办水旱灾害应急管理能力建设的认可,争取上级部门、所辖地区党委、政府的重视与支持,并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争取政策和经费的支持,将各项防办能力建设目标落到实处。(二)加强机构建设,理顺职能落实编制。

各级防办作为同级人民政府防汛抗旱工作的常设办事机构,承担着大量防汛抗旱日常工作,必须协调数十个部门和机构形成防汛抗旱合力,要对各类防洪抗旱工程实施调度,其工作具有很高的政策性、权威性和和公益性。各级防办要依据其工作性质和行政职能,争取编委批准单独的行政编制。(三)加强队伍建设,配齐防办工作人员.

在防办队伍建设中,要注意录用学历层次高、专业结构合理的人才。同时,平时还应经常组织业务学习与交流,熟悉防汛抗旱基本情况,把握防汛抗灾新趋势,造就一支“综合素质高、奉献精神强、服务意识浓、应急反应快”能打硬仗的坚强团队。

(四)加强制度建设,增强应急保障能力。

防汛抗旱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突发性强。要有效应对突发性灾害,各级防办应加强制度建设,要把长期工作中积累的实践经验规范化,建立健全各项岗位职责、工作制度和办事程序,做到项项工作有人负责,各项工作有序进行,特别是在重大灾害面前,要有条不

紊,忙而不乱,保证工作效率与质量,确保防灾抗灾措施落到实处。(五)健全应急机制,提高快速反应能力。

各级防办应从本辖区防汛抗旱的实际情况出发,建立健全防汛抗旱应急管理机制,重点是完善防汛抗旱预案体系,提高预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六)加强信息建设,完善信息发布机制。

各级防办应充分利用防汛抗旱的各种计算机网络软件系统,及时收集、分析、传送防汛抗旱相关信息,为领导抗洪抢险、抗旱救灾指挥决策服务。要建立完善信息发布机制。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公共通信、相关防汛抗旱专业网站、防汛PDA系统、各类警报装置等途径发布防灾抗灾信息,确保信息发布的实效性、广泛性。附表:师{

言}建设内容日!

防办能力建设评价参考指标建设要求

名称性质级别职能管理编制主任常务副主任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行政单位副厅,副处,副科防汛抗旱统一管理数量

正厅,正处,正科副厅,副处,副科

省级**省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行政单位副厅

防汛抗旱统一管理不少于20人正厅副厅

35至50岁占总人数的60%以上,35岁以下占25%以上,50岁以上占15%以下。

水工、水文、气象、通讯、计算机、文秘等专业人员本科及以上

参考指标市级**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行政单位副处防汛抗旱统一管理不少于7一巧人正处副处

35至50岁占总人如勺55%以上,35岁以下占3既以七,50岁以上占15%以下。

水工、水文、计算机等专业人员本科

县级**县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行政单位副科防汛抗旱统一管理不少于5一8人正科副科机构建设年龄结构30至50岁为主人员结构

专业结构(专业技术人员占总人数的70%以上)学历

参划11比例(%)防汛抗旱专项经费业务经费防汛津贴通讯津贴值班补贴统一管理

水工、水文等专业人员人员建设专科及以上培似l}

年度预算内经费100%90%80%津贴、补助

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列入正常业务开支列入正常业务开支列入正常业务开支

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列入正常业务开支列入正常业务开支列入正常业务开支

防汛抗旱专项经费管理

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列入正常业务开支列入正常业务开支列入正常业务开支防办会同本级财政管理经费建设

防办会同本级财政管理防办会同本级财政管理项目建设内容

防办能力建设评价参考指标建设要求}100平方米以上50平方米以上

参考指标市有80平方米以上30平方米以上了了了县有50平方米以上巧平方米以上了了省一有

7一窃一研一了一了一了一了一丫

召一丫一了一了一了一了一了一矿一了一了一了一7一扩一了一了一丫一了一了一挤一了

丫一研一了一了一了一了一了一扩一了一了一了一了一7一了一了一了一了一了一了一7一窃一7一了一了办公场所办公设备

创一了一丫一召一扩一7一丫一了一了一研一丫网络设备

日常固定办公场所专门防汛抗旱会商室值班室防汛抗旱指挥长办公室防汛抗旱指挥长休息室工作人员休息室记者接待室计算机便携式计算机传真机(或传真管理系统)复印机彩色扫描仪打印机电视机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录音电话空调备用供电系统计算机局域网计算机广域网卫星云图接收机大屏幕投影仪服务器交换机UPS不间断电源网络安全设备防办能力建设参考指标项目}建设内容建设要求

窃一寸一了一了一丫一丫一护一扩软件系统设施建设丫一7一了一了一了一丫一丫一了一扩一了一扩一了

了一了一了一了一了一7一了一了一了一了一了一丫一丫一了一了一丫一了一了一了一了一了其他

岗位责任制度防汛值班制度防汛抗旱信息管理工作制度

异地视频会商系统卫星云图接收系统洪水预警报系统

重点水库、江河洪水调度系统风险图查询系统风雨水情监视系统墒情监视系统

防洪工情监视系统

洪涝旱灾害信息管理评估系统防汛抗旱物资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信息管理系统防汛抗旱专用车

通信工具(重要区域配备卫星电话、车载电台)防汛救灾物资、救生器材储备仓库防汛抗旱行政首长负责制度机构职能、领导及工作人员职责领导带班制度、值班人员职责

防汛抗旱信息采集、反馈、报送制度防汛抗旱宣传制度(汛、旱情通报)防汛抗旱信息系统管理制度

参考指标市了了丫了丫7了了了了了了丫丫丫丫了了了了了制度建设

县一了一矿一》一了一了一了一了项目I建设内容

防办能力建设参考指标建设要求

了一了一了一扩一扩一了一了一了一了一了一了一了一了一了一召一7一7一7一了一了一了一召一了一了---les...........

了一了一了一了一了一了一了一了一矿一了一了一了一矿一了一了一了一召其它制度预案体系建设水利建设基金的使用特大防汛抗旱经费

防汛、抗旱专项经费业务工作经费

防汛、抗旱、气象、水文会商制度防办工作人员培训制度防汛抗旱物资和救生器材储备与管理制度防汛、抗旱机动队管理制度旱涝灾情统计制度旱涝灾情核查制度

汛前汛后安全检查制度防汛应急通讯管理制度防汛抗旱档案管理制度防汛抗旱工作总结制度防汛计算机网络管理制度防洪预案防台风预案抗旱预案

水库、江河堤防防洪调度预案病险水库下游群众安全转移预案防漂船预案山洪地质灾害防御预案防山体滑坡、泥石流灾害和群众安全转移预案各类防范洪涝旱灾工作方案

参考指标市了了了了了了了了了了了了了丫丫了了了了丫了甲了了制度建设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淮南市防办能力建设工作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淮南市防办能力建设工作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淮南市防办能力建设工作总结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680249.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