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关于参加河南省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的总结

时间:2019-05-29 08:56:32 网站:公文素材库

关于参加河南省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的总结

关于参加河南省语文高效课堂教学

观摩暨第十四届年会的总结

贾会杰

3月11日在学校的安排下,我启程前往河南省淮阳中学参加为期三天

的河南省语文高效课堂教学观摩交流暨第十四届年会。经过三天的学习,我感触颇深、受益匪浅,现就学习情况汇报如下:

一、会议日程安排

12月上午8点至9点在淮阳中学科教中心,举行了升幕式,9点至12点由魏书生老师做“教育民主化与科学化”的讲解,同时汪国真老师在学生会场做“怎么样提高中学生文学素养”的演讲。下午2点至5点武凤霞老师上示范课《渔歌子》,并主讲《关于古诗文教学的思考》。谷春明老师上示范课《雨巷》,主讲《中学作文教学法探讨作文“讨论讲评法”》,晚上,于华老师主讲《相应思维高考作文审题解析》。13日上午8点30分至10点30分,程翔老师上示范课《念奴娇.赤壁怀古》,主讲《论基本理解》。10点30分至12点王思明老师上师范课《编写童话故事》,主讲《课堂教学关注学情的研究》。下午,淮中科教中心会场,2点至4点刘晓红上公开课《部首归类识字以人口手的象形作部首》,韩军老师上示范课《我的叔叔于勒》,5点15分至5点30分开闭幕式。

二、主讲专家简介

本次与会专家主要有11位

魏书生:1950年5月出生于河北省交河县,当代著名教育改革家。全国中青年有突出贡献的专家,首届中国十六大杰出青年等。现任盘锦市教育局长、党委书记。汪国真,1956年出于北京,祖籍福建厦门,是中国大陆当代著名诗人,诗集主要有《年轻的潮》、《年轻的思绪》等,他的诗歌影响了很多的年轻人,有人说他是“中国诗歌最后一个辉煌的诗人。”

程翔:1963年出生,祖籍冬长清。北大附中语文特级教师,全国中语会常务理事,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编写委员。

韩军:清华大学附中特级教师,中国修辞学会读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蔡明:河南省教育学院中文系主任,现任河南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河南省语文教育学学会副会长。

武凤霞:特级教师,中学教育教师,江苏省无锡市扬名中心小学副校长,中国文章学研究会导读导写研究中心副主任,全国模范教师。王思明,焦作市实验小学校长,河南省名师,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刘晓红,教育硕士,中国修辞学会读写教学专业委员常务理事兼学委员,郑州市金水区文化路第二小学高级教师。

于华:周口职业技术学院中文系副教授、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语文教育学会副会长。

史可卿:湖北省云梦县高中高级教师,兼任魏书生网络编辑部主任,全国新课堂教学研究课题组成员。

谷春明:湖南师大附中张家界实验中学高教师。

三、所学主要内容:

魏书生老师在《教育民主化与科学化》中讲到,教育是一项可以给人以双倍精神幸福的劳动,尊重与发展学生的人性和个性,会使师生生活在一种相互理解,尊重、关怀、帮助、谅解、信任的和谐气氛中,从而真正体验到做人的幸福感与自豪感,减少内耗,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学校工作和班级工作应最大程度地依靠民主管理和制度管理,少一些人治,少一些无效劳动,教育的目的就是把不是人的人还原成人等。

程翔老师认为理解在阅读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从教学论的范畴把“基本理解”分为三个层次:即第一个层次是对字、词、句的理解;第二个层次是对课文写作技巧的理解;第三个层次是对课文主题思想的理解,在示范课《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讲课中给予了替体现。

韩军老师认为,语文教育应返本归真,提到举一反三,回归积累之本,美读吟诵,回归诵读之本,咬文嚼字,回归文字之本。强调语文课堂就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而不是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历史课或影视作课。

武凤霞老师认为:小学古诗文教学应准确理解诗词内容,让学生猜猜内容的意思,理解时应该虚实结合,体会诗词中的别样深情。

王思明老师主张小学作文教学应分为六步进行,即指导20分钟,习作40分钟,修改20分钟,讲评30分钟,赏析10分钟,修改40分钟,并认为课堂教学应从教学内容,教学主阵地,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四个方面关注学情。

刘晓红老师的形象快速汉字法充分发挥了汉字本身的科学化和艺术化功能,利用信息化技术,使抽象的汉字变得直观形象,易学易用,一次讲解终生不忘。

史可卿老师认为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语文教学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教师的传统教学仍然有其不可替代性,多媒体教学不能代替教师的传统教导,只能是教学的辅助工具,我们应适当运用。

四、学后体会经过本次在淮阳的学习,使我在对教育事业态度、对教育改革的认识、对教学法、教学模式的选择等方面都已经历一次洗礼,对当前正在推进了高效课堂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和体会。具体如下:

1、潜心读文本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前提。文本是大美而不言,只有用心与文本对话才能重拾文本的美丽。

2、精心巧设计是构建务实高效课堂的关键。纵观许多优秀课例,他们无一不是遵循这样的规则,实现了教师在简单中教,学生在快乐中学学的境界。3、灵活运用方法是构建高效课堂的保障。只有学生感兴趣,学得轻松,学得自主的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由此看来,课堂上运用灵活的方法、手段进行教学尤为重要。

4、高效课堂的教学任务,应落在研究“学生怎样有效地自学”、“怎样引导学生有效地解决自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怎样有效地学生的学习过程”、“怎样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怎样有效地学生的学习习惯与学习品质上”。

5、教师要从“演员”的角色转变为“导演”的角色,引导学生自学、自测、自查、自改、自补,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育,凡是学生自己能会的不教,只教他们不会的。

6、建立“四清”即“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的过关考核制度。

以上是我本次学习的粗浅总结,不妥之处请批评指导。

扩展阅读:河南省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交流会暨十届年会学习体会

河南省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交流会暨十届年会学习体会王楼二中吕传英

3月15-16号,河南省语文高效课堂教学观摩交流会暨十届年会在我县文体馆隆重举办,我校全体语文教师到场学习。最短的开幕仪式后,丰富的教学研究活动就开始了。

首先作报道的是钱梦龙老师。钱梦龙提出的三主教学观应该是:"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和"训练为主线"。钱梦龙先生,钱梦龙是一个靠自学成材的教书匠,当然,他那个年代和我们这个年代的自学成材那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现在有自学考试,那时候可是没有的,一个没有文凭的自学人才要成为正式教师,恐怕是不容易的。所以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离开了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自觉性,那要把书教好,把知识学好,其实是不可能的。

教师是主导,学生怎么学,教师的引导是很重要的,例如,语文是作为工具来学还是作为人文性质来学,或者两者如何统一,教师的主导就很重要,偏重了工具性,只把语文作为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思维能力的训练来教学,那是不行的,毕竟语文本身具有人文性,但如果抛弃工具性,只谈对学生的人格、个性、心灵、精神世界的关怀,只重于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正确的价值观、高尚的审美情趣等等,那么,语文也就失去了它的本质属性,也就成了和政治、思品等学科无区别的的课程了,所以,如果把握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就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接着是听程老师的讲座,从《教师的文化自觉》的实录中感受了内容精彩,感受了名师风采,收获不小。

程老师是中学特级教师,但他的讲座还是非常贴近我们小学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启发性的案例随手拈来,能引起强烈共鸣。《教师的文化自觉》,文化,是一种追求,有时近在咫尺,有时却远在天涯。不可触摸,却又实实在在的存在在每一个个体、团体之间。教师都是知识分子,是与文化距离比较近的人,但有时候有知识不一定有文化。

讲座中形形色色的个案,有谁敢说我们一不经意就会涉入其中呢?有时候我们引以为豪,自以为是的得意之作,可能恰恰是违背学生发展规律的一些伪办法。没有正确的价值观指导下的教育教学行为,就是缺乏文化的非专业行为。

程红兵老师的讲座,让我感受到他知识之渊博,对问题剖析之深刻,同时加深了我对“做一个有文化老师”内涵的理解。看来要做一名好教师,不但要有好的思想修养,还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不断学习进取,这是我今后必须长期要走的路!

古语云:广博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作为当下的教师,我们更应该以程红兵老师的这场报告为契机,为目标,脚踏实地的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努力上好每一堂课,让文化自觉为我们每个教师的习惯。学“作文”学“做人”

在年会上,我有幸听到了上海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老师的一节《古文今义》作文课。

这节课上,贾老师从教学生读课文做起。指导学生读课文要像说话一样,不拖腔、不拿调。接着让孩子们给古文断句,加标点,划分层次,听老师范读,让学生体会读。然后解释重点词语,帮助学生扫清理解障碍。让学生说说古文的意思,学生说,老师在一旁指导,补充。然后让学生根据刚才的讲述,写一篇作文。写的时候,让大多学生写中间的部分,个别同学写开头和结尾。

贾老师这一节课,集学习古文,指导朗读,培养思维,背诵,写作,讲评与一体,真可谓是高效课堂的典范。

贾志敏老师的这节课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有很多,给我印象最深地有两点:

一是贾志敏改变了我对作文教学的看法。以前我一直有一种认识,作文不宜过多指导。我认为如果老师对于学生作文指导过多的话,学生的作文就会写成千篇一律,没有新意。但是,通过听贾志敏老师的课,我发现,其实在小学的初级阶段,在学生学写作的过程中,适当的、具体的指导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经过了这样的指导,才能教给学生基本的写作知识,让学生学到如何正确的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才能规范学生的语言,让学生不说病句,不说废话。如:贾老师在指导学生说“学生去拜见老师这一段的时候”就从语言、动作、神态、事物发展的先后顺序等方面,给孩子以明确的语言表述,从而让孩子学会了联想和想象,让孩子把一篇只有34个字的古文,写成了一篇600字左右的现代文。二是贾志敏老师独特的评价方式。在现在的公开课、展示课上已经很少能听到批评学生的声音了,因为我们的赏识教育已经深入人心。我并不是反对赏识教育,我也认同赏识教育,但是我认为,赏识教育绝对不是只对学生表扬,针对学生的错误行为不进行批评。贾志敏老师在这一方面给我们做出了表率,针对学生的课堂上的不足,还是应该指出来,应该批评的。但我们也不能因此就认为对学生一定要严加批评,我们应该以赏识教育为主,但对于学生的错误,我们还是要适当地进行批评的。就像一个国家,我们提倡文明,但依然还是要制定法律,对违法犯罪的行为进行处罚的。对于一个班级的学生而言,只要我们老师怀揣一颗爱生之心,那么无论是赏识,还是批评都能有力的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汪国真的《怎样让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起来》,看似在讲“怎样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其实这一话题对在座的每一位语文老师提升自身素质更加重要。汪国真老师讲述了他创作诗歌的故事:他的选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名作《旅程》,就是在他采访一位医学教授时得到的灵感;他的名句“熟悉的地方没有景色”是从与西湖边上的一位编辑朋友的一次谈话中得到的灵感;而他的文学修养又直接帮助他在音乐谱曲领域获得了更大的发展。通过这些生动的故事讲解了“诗从生活中来”、“诗是含蓄的”“艺术是相通的”这三条道理。类似这样的写作道理几乎每个语文老师都能说出来,但能够讲得透彻、讲得生动,进而讲出独特感受的却没有几个,因为我们早就没有拿起笔来记录生活感受的习惯了。由于我们语文老师文学素养的匮乏,我们的语文课离“文学”越来越远。我想,这也是现在的中学生越来越不喜欢语文课的主要的原因了。

第二天,我又听了闫学、胡明道、谷春明和陈秀芝的课或讲座。大师们的课给我很大触动。

课后我深深反思自己。很长时间以来,我觉得自己在语文教学中中迷失了自己,一会儿卷入杜郎口预习展示、反馈达标的风暴,一会儿陷入洋思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模式,一会儿又开始“自主合作反馈激励”的摸索,就像小猴子下山,扔了玉米去摘桃,扔了桃子去摘西瓜,扔了西瓜去追兔,一直都处在模仿别人的状态,怎能不像小猴子一样落得两手空空?更可怕的是,无论哪一种教学模式,都没有听过一节本真的课,没有读过一本相关的专著,没有领悟一点模式的精髓,仅仅靠对教学流程的肤浅了解就开始套用在自己的语文课上。邯郸学步,最终连自己仅有的一点点东西都丧失殆尽。贾志敏老师,对一种教学方法的研究摸索坚持了54年,才有了课堂上的丝丝入扣,滴水不漏;王崧舟老师不迷信于别人,才使自己的诗意语文在全国有了一席之地。我们不能只是一味的模仿,如果我们每位语文老师,在学校的模式引领之下,结合自身的风格,持之以恒地往一个方向发展,我想终有一天,我们的语文课也会精彩纷呈,也会步入高效的课堂的行列。

让我感受颇深的还有:一节课的设计要始终关注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为学生的成长、成人和成才创造适宜的环境。我们语文老师,在以后的教学中,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提升自身素质去努力,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学习百家而顿悟,积淀教学素养而成风格。踏着名师的足迹前行,虽不能成为名师名家,但也会亮丽自己的教学生涯。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关于参加河南省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的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关于参加河南省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的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关于参加河南省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的总结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681475.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