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重点总结
P13城市S型曲线三个阶段30%和60%两个数据
城镇化超过30%时进入了快速提升阶段由于经济实力明显增加城镇化的速度加快在不长时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就达到60%或以上
P31马丘比丘宪章比雅典宪章的进步性
提出了城市急剧发展中如何更有效地使用人力土地和资源如何解决城市与周围地区的关系提出生活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问题
P33邻里单位的提出者佩里选择题
P49建筑法规体系
包括主干法以及其从属法规专项法和相关法
P88城市环境容量名词解释是环境对于城市规模以及人的活动提出的限度即城市所在抵御的环境在一定的时间空间范围内在一定的经济水平和安全卫生条件下在满足城市生产生活等各种活动正常进行的前提下通过城市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社会文化历史等的共同作用对城市建设发展规模及人们在城市中各项活动的状况提出的容许限度包括城市人口容量自然环境容量城市用地容量以及城市工业通量交通容量和建筑容量等等
P89城市环境质量名词解释城市环境的总体或某些要素对人群的生存和繁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是反映人类的具体要求而形成的对环境评定的一种概念它包括城市环境的综合质量和各种环境要素的质量是人们制定开发资源发展经济和控制污染保护环境具体计划和措施的主要依据
P118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的定义自然增长是指人口再生产的变化量即出生人数与死亡人数的净差值通常以一年内城市人口的自然增减数与该城市总人口数(或期中人口数)之比的千分率表示其增长速度成为自然增长率
机械增长是指由于人口迁移所形成的变化量机械增长率即一年内城市机械增长的人口数与年平均人数(或其中人数)之比的千分率
P118城市人口结构分析年龄构成和职业构成选择题
P147城市总体规划纲要9点问答题
1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纲要内容包括提出市域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确定生态环境土地和水资源能源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的综合目标和保护要求提出空间管制原则预测市域总人口及城市化水平确定各城镇人口规模职能分工空间布局方案和建设标准原则确定市域交通发展策略2提出城市规划区范围3分析城市职能提出城市性质和发展目标4提出禁建区限建区和适建区范围5预测城市人口规模6研究中心城区空间增长边界提出建设用地规模和建设用地范围7提出交通发展战略及主要对外交通设施布局原则8提出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发展目标9提出建立综合防灾体系的原则和建设方针
P174城市规划阶段划分两个阶段五个层次
由抽象到具体从发展战略到操作管理两个层次决策原则一般分为城市发展战略和建设控制引导两个层面城市发展战略层面包括城市总体规划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建设控制引导可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P177分区规划很重要
编制分区规划的主要任务是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对城市土地利用人口分布和公共设施城市基础设施的配置作出进一步的安排以便与详细规划更好地衔接
内容1确定分区的空间布局功能分区土地使用性质和居住人口分布2确定绿地系统河湖水面供电高压线走廊对外交通设施用地界线和风景名胜区文物古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范围提出空间形态的保护要求3确定市区居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的分布用地范围和控制原则4确定主要市政公用设施的位置控制范围和工程干管的线路位置管径进行管线综合5确定城市干道的红线位置断面控制点坐标和标高确定支路的走向宽度确定主要交叉口广场公交站场交通枢纽等交通设施的位置和规模确定轨道交通线路的走向及控制范围确定主要停车场的规模与布局
P178城乡规划的审批程序逐级审批
P187城市适用性评价综合叠加法
P205用地评定的三类坡度的三类
一类用地用地的工程地质等自然环境条件比较优越能适应各项城市设施的建设需要一般不需或者只需稍加工程措施即可用于建设的用地二类用地需要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改善条件后才能修建的用地它对城市设施或者工程项目的分布有一定的限制三类用地不适于修建的用地即用地条件极差必须付以特殊工程技术措施后才能用作建设的用地这取决于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水平
P212表格选择题
P268城市规模概念名词解释城市规模是指以城市人口总量和城市用地总量所表示的城市的大小包括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两个方面是科学编制城市规划的前提和基础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合理配置资源提供公共服务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制定公共政策的重要依据
P301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含义
主要以对地块的用地使用控制和环境容量控制建筑建造控制和城市设计引导市政工程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以及交通活动控制和环境保护规定为主要内容并针对不同地块不同建设项目和不同开发过程应用指标量化条文规定图则标定等方式对各控制要素进行定性定量定位和定界的控制和引导
作用1承上启下强调规划的延续性2与管理结合与开发衔接作为城市规划管理的依据3体现城市设计构想4城市政策的载体
P314规定性控制要素选择题
P319土地兼容性概念解答题土地使用兼容性包括两方面含义其一是指不同土地使用性质在同一土地中共处的可能性即表现为同一块城市土地上多种性质综合使用的允许与否反应不同土地使用性质之间亲和与矛盾的程度其二是指同一土地使用性质的多种选择与置换的可能性表现为土地使用性质的弹性灵活性与适建性主要反映该用地周边环境对于该地块使用性质的约束关系即建设的可能性和选择的多样性P372道路宽度一二三块板道路横断面设计
城市道路横断面的基本形式有三种简称为一块板两块板和三块板一般应根据道路性质等级并考虑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的交通组织以及城市用地等具体条件因地制宜确定不应受这三种基本形式的限制一块板是所有车辆都在同一条车道上双向行驶两块板是由中间一条分隔带将车行道分为单向行驶的两条车行道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仍为混合型是三块板有两条分隔带把车行道分成三部分中间为机动车道两旁为非机动车道
P374停车场规模0.81.0M2/人选择题
P432绿地分类
1公园绿地(G1)是指向公众开放以游憩为主要功能兼具生态美化防灾等作用的绿地包括城市中的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以及街旁绿地2生产绿地(G2)是指为城市绿化提供苗木花草种子的苗圃花圃草圃的圃地是城市绿化材料的重要来源3防护绿地是指对城市具有卫生隔离和安全防护功能的绿地包括城市卫生隔离带道路防护绿地城市高压走廊绿带防风林城市组团隔离带等等4附属绿地是指城市建设用地中的附属绿化用地包括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设施用地和特殊用地中的绿地5其他绿地是指对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居民休闲生活城市景观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有直接影响的绿地包括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郊野公园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林地城市绿化隔离带野生动植物园湿地垃圾填埋场恢复绿地等等
P435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广义狭义景观生态学理论三个方面回答根据景观生态学理论城市各类绿地组成的具有生态服务功能的绿色斑块廊道和大型绿地构成的空间系统被称为城市的绿地系统广义的城市绿地系统包括城市绿地和水系即城市范围内一切人工的半自然的以及自然的植被水体河湖湿地狭义的城市绿地系统是指城市建成区或规划区范围内以各类绿地构成的空间系统从这种意义上来解释城市绿地系统可以将其定义为在城市空间内以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为主要存在形态能发挥生态平衡功能对城市生态景观和居民休闲生活有积极作用的城市空间系统当城市绿地系统具有系统性整体性连续性动态稳定性多功能性和地域性的特征时才能具备其系统的功能
城市绿地系统结合绿地率分析
城市绿地率是从城市土地使用控制角度实施和评价城市绿化水平的指标是编制城市规划重要指标
P439城市给水工程构成和功能1城市取水工程包括城市水源(含地表水地下水)取水口取水构筑物提升原水的一级泵站以及输送原水到净水工程的输水管等设施还应包括在特殊情况下为蓄引城市水源所筑的水闸堤坝等设施去取水工程的功能是将原水取送到城市净水工程为城市提供足够的水源2净水工程包括城市自来水厂清水库输送净水的二级泵站等设施功能是将原水净化处理成符合城市用水水质标准的净水并加压输入城市供水管网3输配水工程包括从净水工程输入城市供配水管网的输水管道供配水管网以及调节水量水压的高压水池水塔清水增压泵站等设施功能是将净水保质保量稳压地输送至用户
P445排水体制总类几大点截流制种类
一合流制排水系统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混合在一个管渠内排除的系统1直排式合流制2截流式合流制二分流式排水系统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分别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各自独立的管渠内排除的系统1完全分流制2不完全分流制
P446468看书,会有选择题(5分钟)
P478管线交叉避让原则选择题压力管让自流管可弯曲管让不易弯曲管管径小的让管径大的分支管线让主干管线
P517规划布置基本要求公共服务半径
规划布置应按照分级(主要根据居民对公共服务设施的使用的频繁程度)对口(指人口规模)配套(成套配置)和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进行一般与住区的规划结构相适应基本要求1便于居民使用公共服务设施服务半径:居住区级800-1000居住小区级400-500居住组团级150-200M2应设在交通比较方便人流比较集中的地段并要考虑居民上下班的走向3独立的工矿和科研基地的住区或乡村住区则应考虑公共服务设施为附近地区和农村使用方便的同时还要保持住区内部的安静4各级公共服务中心宜与相应的公共绿地相邻布置或靠近河湖水面等一些较好体现城市建设面貌的地段布置方式:1第一级(居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项目主要包括一些专业性的商业服务设施和影院俱乐部图书馆医院街道办事处派出所房管所邮电银行等为全区居民服务的机构2第二集(居住小区级)内容主要包括菜站综合商店小吃店物业管理会所幼托中小学等3第三级内容主要包括居委会青少年活动室老年活动室服务站小商店等等
扩展阅读:城市规划原理重点总结
城市规划要点
第一章
1.人类第一次大分工:原始群落中产生了从事农业和畜牧业的分工。2.3.4.5.
人类第二次大分工:商业与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有了剩余产品就产生私有制,原始社会的生产关系也就逐渐解体,出现了阶级分化,人类开始进入奴隶社会。城市是伴随着私有制和阶级分化,在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度时期出现的城市是有着商业交换职能的居民点。
6.城镇化是农业人口和农用土地向非农业人口和城市用地转化的现象和过程。7.城镇化水平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8.人口按从事的职业一般可以分为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第二第三产业人口),按目前的户籍管理办法分为城镇人
口和农业人口。9.城镇化分为起步,加速和稳定三个阶段
起步阶段:生产水平尚低,城镇化的速度较慢,较长时期才能达到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30%左右。(高出生率,高死
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加速阶段:当城镇化超过30%时,进入了快速提升阶段,经济实力明显增加,城镇化的速度加快,在不长的时期内,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60%或以上(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稳定阶段: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已基本完成,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已基本上转化为城市人口,随着城市工业的发展和技
术的进步,一部分工业人口又转向第三产业(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10.截止201*年,全国城镇人口按统计口径已达6.22亿,城镇化水平46.6%。
11.中国城镇化已经步入城镇化加速发展的第二阶段。
12.直到2030~2040年,中国的城镇化才会真正达到稳定阶段,届时中国的城镇化水平将达到城镇化稳定期70%~80%
的一般水平。
第二章
13.春秋战国之际的《周礼考工记》记述了周代王城的建设布局:“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
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
14.《周礼》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开始进入都城建设,这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最早形成的时代15.在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大量可见“天人合一”的思想,体现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观念。16.17.18.19.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强调整体观念和长远发展,强调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强调严格有序的城市等级制度。空想社会主义的乌托邦是马托斯。莫尔在16世纪提出的。“田园城市”的理论是英国人霍华德在1898年提出的。
今天的规划界一般都把霍华德“田园城市”理论的提出作为现代城市规划的开端。
20.29页21.31也
22.城市规划的目的是解决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四大城市功能的正常运行。23.邻里单位是美国人佩里提出的。
24.全球城市区域是在高度全球化下以经济联系为基础,有全球城市及其腹地内经济实力较雄厚的二级大中城市扩展联合而形成的独特空间现象。
25.城市规划面临的城市发展趋势:城市全球化、区域一体化、信息网络化、全球城镇化。
第三章
26.规划法规系统是规划行政体系、规划技术系统和规划运作系统的法律固化总和。27.城市规划的法规体系包括主干法及其从属法规、专项法和相关法。
28.“一书两证”制度: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第四章29.规划是一种有意识的系统分析和决策过程,规划者通过增进对问题各方面的理解以提高决策的质量,并通过一系列决策保证既定目标在未来能够得到实现。
30.近20年来,永续发展正在逐渐成为城市规划的基本价值观。
31.永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32.三个和谐:人与自然的环境和谐、人与人的社会和谐、历史与未来的发展和谐。
33.永续城市和和谐城市的关系:和谐城市以永续性为底线,但又不满足人类生存的底线,而是追求更高境界的发展
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不仅基本生存与发展的条件能够得到满足,人类还可以在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得到更大的愉悦。
34.当个方面冲突最小化到一定的程度,这样的城市可以称之为“永续城市”。永续城市构成了“和谐城市”的基本面,
也就是社会、环境和经济各自发展,不相冲突。当三大要素之间的关系从不冲突上升到相互协同,、实现了人与人
的社会和谐,人与自然的环境和谐、以及历史与未来的发展和谐,这样的城市可以称之为“和谐城市”
第五章
35.城市发展及其空间规划受到生态。经济、社会、文化、技术等基本要素的共同影响。
36.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1,城市生态系统是人类其主导作用的人工生态系统。
2,城市生态系统是物质和能量的流通量大、运转快、高度开放的生态系统3,城市生态系统是不完整的生态系统。(缺生产者和分解者)
4,城市生态系统的人为性,开放性和不完整性决定了它的脆弱性。37.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生产功能、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播。
第六章
38.规模经济、范围经济(103页)
39.城市人口是指城区(镇区)的常住人口,即停留在该城市(镇)半年以上,使用各项城市设施的实际居住人口。
第七章
40.社会要素对城市规划的本质影响,在于城市发展中多方利益的互动和协调,以此保障社会公平,推动社会整体生
活品质的提高。
41.城市人口的动态统计:一个城市的城市人口无时不在增减变化,主要来自两个方面: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两者
之和便是城市人口的增长值。(119页)
第八章
42.城市文化:广泛的文化指普遍的物质生产、社会关系和精神生活:生产力(经济活动)
-人际关系(社会活动)-精神的道德规范(思维活动)-趣味与倾向(大众化价值观)-个人修养(理想和素质)等,几乎囊括了人类整个社会生活。狭义的文化值意识形态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结构,具有鲜明的时空特点:时代的产物,地区性表现,国家/民族文化,社会制度
43.文化的三个层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44.文化的类型:物质环境、制度环境、人文环境。
第十章
45.一般城市规划分为城市发展战略和建设控制引导两个方面。
46.建设控制引导性的规划根据不同的需要、任务、目标和深度要求,可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建设性详细规划。47.城市规划的内容(3)划定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和已建区。
第十一章
48.城市用地的属性:自然属性(土地各自具有的自然环境性能的附着与不可更变得特性)、社会属性(在自然属性以
外,由于人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活动而赋予的土地特性)。
49.影响城市规划与建设的自然条件是多方面的,如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等、组成的自然环境要素有地质、水文、
气候、地形、植被以及地上地下的自然资源等。50.用地评定的分类:一类用地,是指用地的工程地质等自然环境条件下比较优越,能适应各项城市设施的建设需要,
一般不需或只需稍加工程措施既可用于建设用地。二类用地,指需要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改善条件后才能修建的用地。三类用地,指不适于修建的用地。
51.《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将城市用地划分为大类、中类、小类三级,计有10大类,46中类和73小
类。
第十三章
52.城市发展战略,指对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的发展所做的全局性、长远性和纲领性的谋划,包括战略目标、战略
重点和战略措施等内容。53.新时期对总体规划的要求:1,可持续发展的理念。2,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3,科学发展观对新时期总体规划工
作的要求。(259页)54.城市职能指城市在一定地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分工。城市内部各种功能要素的相互作用是城市职能的基础,城市与外部(区域或其他城市)的联系和作用是城市职能的集中体现,城市是外部作用于
内部功能相统一的整体。
55.城市性质指城市在一定地区、国家以至更大范围内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负担的主要职能。
城市性质代表了城市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方向。56.城市规模指以城市人口总量和城市用地总量所表示的城市的大小,包括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两个方面。
57.城市布局形态的类型:集中和分散两类。集中式的城市布局可进一步划分为网格状、环形放射状等类型。分散式
布局的城市可划分为组团状、带状、星状、环状、卫星状、多中心与组群城市等多种形态。
第十四章
58.容积率:是衡量土地使用强度的一项指标,英文缩写FAR。59.容积率的计算:(单一性质的容积率的计算)容积率=总建筑面积(地上)/建设用地面积。(混合用地的容积率的
计算)A=
60.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平均层数
61.建筑后退指在城市建设中,建筑物相对于规划地块边界和各种规划控制线的后退距离,通常以后退距离的下限进
行控制。主要包括退线距离和腿界距离两种。
62.行为活动的控制作用:(1)在具体地块内进行交通活动控制,可以形成合理的交通组织方式,并减少对外界的干
扰。扩大到整个城市,通过对各个地块的交通活动控制,可以正确引导城市的交通需求和影响城市的整体出行结构。(2)通过对城市环境保护相关指标的控制,可以维护城市生态系统,提升城市整体环境容量,为人们的优质生活提供良好的外部自然环境。(3)在控制中通过对行为活动的控制,可以促使人们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降低
城市整体运营成本,实现城市的永续发展。
第十五章
63.城市道路系统布置的基本要求:(1)在合理城市用地功能布局的基础上,按照绿色交通优先的原则组织完整的道
路系统。(2)按交通性质区分不同功能的道路。(3)充分利用地形,减少工作量。(4)要考虑城市环境和城市面貌的要求。(5)要满足各种敷设管线及与人防工程相结合的要求。64.大部分城市道路的三级划分:(1)主干道(2)次干道(3)支路。
65.城市道路宽度有路幅宽度和道路宽度两种含义。
66.路幅宽度指道路红线之间的宽度,是道路横断面中各种用地宽度的总和。道路宽度指包括车行道与人行道宽度,不包括人行道外侧沿街的城市绿化等用地宽度,主要由道路的功能来决定。67.城市道路横断面的基本形式:一块板、两块板好三块板。
68.城市客运交通由步行、自行车、摩托车、小汽车以及公共交通几部分组成。
69.公共交通、自行车、步行是我国城市客运的只要交通方式。
70.货物流通中心:是组织、转运、调节和管理物流的场所,是集货物存储、运输、商贸为一体的重要集散点,是为了加速物资流通而发展起来的新型运输产业。可分为地区性货物流通中心、生产性货物流通中心、生活型货物流通中心。
第十六章
71.城市大气环境污染控制方案:可以从宏观战略。中观战略和围观战略控制三个层次制定城市大气环境保护措施。1,
宏观战略首先是调整城市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其次从改变观念、革新技术以及建立相关机构等方面着
手,加强清洁生产意识,提高清洁能源使用率,推进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从而减少大气环境污染。2,中观管理主要是对本地经济格局、工业布局、景观格局等方面的调整优化,最终建立生态经济发展模式。3,围观控制主要是加强大气环境污染的末端治理,特别是重点污染工业、企业的末端治理。
72.循环经济理论及思想要求改变传统的由“资源-产品-废弃物”组成的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而转向“资源-产品-废
弃物-再生资源”组成的循环反馈型流程,使物质和能源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环境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从而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
73.循环经济的3R原则: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减量化原则属于输入端方法,旨在减少进入生
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量,从源头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再利用原则属于过程性方法,目的在于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利用效率,要求产品和包装容器以初始形式多次使用,减少一次用品的污染;再循环原则属于输出端方法,要求物品完成使用功能后重新变成再生资源。
74.201*年《城市绿地标准》将城市绿地划分为五大类:公园绿地G1,生产绿地G2防护绿地G3,附属绿地G4,其
他绿地G5。75.城市绿化覆盖率=(城市内全部绿化种植垂直投影面积*城市的用地面积)*100%76.城市绿化率=(城市建成区绿地面积之和*城市的用地面积)*100%
77.城市绿地系统:根据生态学理论,城市各类绿地组成的,具有生态服务功能的绿色斑块、廊道和大型绿地构成的
空间系统
第十七章
78.城市基础设施是为物质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一般条件的公共设施,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79.城市交通工程系统承担着保障城市日常生活的内外客运交通、货物运输、居民出行等活动的职能;城市给水排水
系统承担共给城市各类供水、排涝除渍、治污环保的职能;城市能源工程系统承担共给城市高能、高效、卫生可靠、的电力、燃气、集中供热等清洁能源的职能;城市通信工程系统担负着城市各种信息交流、物品传递等职能;城市环境卫生工程系统担负着处理污废物、洁净城市环境的职能;城市防灾工程系统担负着防、抗自然灾害和人
为灾害,减少灾害损失,保障城市安全等职能。
80.城市绿地的空间布局有:散点布局、线性布局、环状布局、放射性布局和网状布局等形式81.城市给水水源可分为地下水源和地表水源两大类。
82.选择城市给水水源的原则:1,水源具有充沛的水量,满足城市近、远期的发展需要。2,水源具有良好的水质。3,
坚持开源节流的方针。4,水源选择要密切结合城市近、远期规划和发展的布局。5,选择水源还应考虑取水工程本身与其他各种条件。6,保证安全供水。
83.净水工程设施选址要点:1,水厂应选择在工程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方。2,水厂应尽可能选择在不受洪水威胁的地
方,否则应考虑防洪措施。3,水厂周围应具有良好的环境卫生条件和安全防护条件,并考虑沉淀池、料泥及滤池冲洗水的排除方便。4,水厂应尽量设在交通方便、靠近电源的地方,以利于施工管理和降低输电线路的造价。5,水厂选址应考虑近、远期发展的需要,为新增附加工艺和未来规模扩大发展留有余地。6,当取水地点与用水地点较近时,水厂一般设在取水设施附近。通常与取水设施在一起。84.管网的布置一般有两种形式:树枝状和环状。
85.树枝状管网的管道总长度较短,一旦管道某一处发生故障,供水区容易断水。环状管网恰恰相反,配水管网一般
敷设成环状,在允许间断用水的地方,可敷设树枝状管网。86.分流制排水系统: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分别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各自独立的管渠内排除的系统(完全分流
制和不完全分流制)87.排水体制的优缺点:447页88.污水处理设施的选址要点448页89.城市排水管网规划要点449页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城市规划重点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城市规划重点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城市规划重点总结》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682775.html
- 上一篇:冯三镇中心小学道德讲堂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