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菜篮子工程建设工作情况

时间:2019-05-29 09:39:44 网站:公文素材库

菜篮子工程建设工作情况

201*年“菜篮子”工程落实情况汇报

县农业委员会

县价格调控部门联席会议办公室:

今年以来,我县菜篮子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县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农业部门和广大蔬菜从业人员的共同努力,全县菜篮子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201*年,我县蔬菜种植面积达到5.5万亩,总产量达13875.58万公斤。其中正茬蔬菜0.27万亩,产量610万公斤;复种0.13万亩,产量234万公斤;洋葱1.25万亩,产量3351.5万公斤;西瓜0.63万亩,产量1714.48万公斤;双孢菇0.09万亩,产量122.6万公斤;菜用马铃薯3.13万亩,产量7825万公斤。根据我们监测和调查,我县主要农产品价格总水平与去年同期相比,有长有跌,1-11月份粮食价格平均上涨19.6%,油类价格平均上涨10.03%,马铃薯价格下降26%,洋葱下降46.7%,鲜菜类平均上涨17.8%。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加大宣传培训。依据全县“菜篮子”工程建设总体方案,组织宣讲团开展宣传发动和科技培训,邀请种植大户周济民、徐逢林、王才等“能人”现身说教,在张掖日报、西部山丹、山丹电视台、山丹农业信息网等开辟专栏和板块进行深入宣传报道,同时开通“农惠通”手机短信服务平台,服务科技示范大户1000多户。全面实施“30万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大众媒介,依托已建成的五个农民技能培训基地和选择清泉西街、双桥,位奇东湾、四坝等蔬菜专业示范村和食用菌种植大户,采取进村入户巡回宣传、技术讲座、以会代训、田间地头现场练兵和发放科普宣传资料等多种方式,大力宣传培训修建高效日光温室、种植高原夏菜的意义和致富典型,全面普及温室建造、茬口安排、品种选择、温湿度调控、病虫害防治等综合技术。今年,举办培训班16期,举办考察学习班5期,聘请河西学院食用菌研究所魏生龙教授对我县双孢菇产业进行专题培训11期。

二、制定优惠政策。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山丹县201*年扶持设施农业发展资金补助试行办法》,办法确定201*年县上继续整合3000万元资金,按照补大不补小、补新不补旧的原则支持全县设施农业(主要是双孢菇和葡萄)发展。同时,县财政每年安排50万元专项资金,配套建立设施农业自然灾害保险基金,以保障设施农业安全健康发展。

三、认真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按照要求,制定了年度抽检计划,加大检测力度,扩大监测范围,增加检测频次,实施农业投入品和主要农产品残留监控,配合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中心检测人员,对我县南关蔬菜批发市场、新乐超市、蔬菜生产基地的蔬菜西葫芦、甘蓝、番茄、芹菜、豆角,菠菜、洋葱等进行了抽样检测,“三品”抽查合格率稳定在95%以上。对我县西街村、高效节水农业示范园区等蔬菜生产基地,南关蔬菜批发市场、北街蔬菜市场、各大型超市的西葫芦、甘蓝、番茄、芹菜、豆角、菠菜等蔬菜进行抽查监测,开展农产品例行检测10次,合格率达到99.3%,确保了广大人民群众饮食安全。先后四次开展农资市场专项整治活动,并对14家农药经营单位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标签合格率100%。筹资8万余元,完成了娃娃菜、芹菜、菜花、甘兰、胡萝卜、洋葱、沙田西瓜7个蔬菜产品绿色认证。目前,全县已完成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4个(啤酒大麦、马铃薯、油菜、西瓜),产品认证11个,其中:无公害产品认证4个(长城王沙田西瓜、焉支玉马铃薯、洋葱、大葱),绿色产品认证7个(娃娃菜、芹菜、菜花、甘兰、胡萝卜、洋葱、沙田西瓜)。农业标准化生产面积36万亩,无公害农产品生产面积30万亩,优质农产品生产面积49.6万亩,“三品一标”农产品生产面积20万亩,达总播面积52.1万亩的38%。各个生产基地严格按照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进行生产,农产品质量得到有效保障。

四、深入实施“1369”、“138”工程。今年,围绕全县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和关键性技术,组织科技力量,引试高新科技,寻求重点突破,发展园区经济,深入实施“1369”全民创业工程和“138”富民增收工程。至目前,全县以万亩寒旱区高效节水示范园区、山丹精品农业示范园区、山丹农场高新节水农业园区为主,共建立设施双孢菇示范点22个,高原夏菜示范点5个。在县高效农业示范园区、清泉镇西街村建成日光温室蔬菜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引进蔬菜新品种8个进行示范;位奇镇建成白皮洋葱种植基地,引进示范白皮洋葱品种3个,辐射带动种植面积5500亩;陈户乡东门、三十里堡村建成砂田西瓜种植基地,引进示范西瓜品种8个,辐射带动种植面积近万亩。在各乡镇建成集特色种植、设施农业、规模养殖、农产品加工、流通为一体的农民科技创业园9个,支持农民创业致富,形成能人带动创企业、帮助群众创家业、激励干部创事业的全民创业的格局。

今年,全县“菜篮子”工程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综合分析,仍有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农业基础条件脆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今年各类自然灾害对蔬菜生产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1500多万元。二是部分农产品特别是洋葱、洋芋市场销售价格偏低,销售渠道不畅,影响了农户受益。三是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难度大,一头连着千家万户分散生产的农户,一关关乎着广大的消费者,中间还夹杂着众多渠道的经销商,监管工作任务艰巨,安全隐患时刻存在。四是农副产品市场准入准出及安全事故处等工作范围大,涉及面广,没有进入实质性工作。

二一一年十二月十三日

扩展阅读:关于菜篮子工程建设情况的报告

关于菜篮子工程建设情况的报告

(201*年5月日)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将我县菜篮子工程建设情况报告如下,请予以审议。

一、生产现状

近年来,在县委的坚强领导和县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全县各级认真落实“菜篮子”工程行政首长负责制,按照“既要确保城市蔬菜副食品有效供应,又要确保农民收入不断增加”的要求,通过政策引导、科技推动、辐射带动,全力抓好“菜篮子”产品生产供应工作,“菜篮子”产品产量稳步增长,品种日益丰富,质量不断提高,“菜篮子”建设发展总体保持了平衡较快的发展势头,基本实现了“菜篮子”产品周年均衡供应,满足了城乡居民日常生活所需。一是肉蛋产量大幅度增长。始终坚持把畜牧业作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按照“狠抓强村大户,优化产业结构,强化基础建设,提升养殖效益”的思路,集中人力物力,采取得力措施,狠抓工作落实,成功应对市场波动和疫病形势严峻等不利因素,全县畜牧业保持了强

劲发展势头。201*年,全县肉蛋产量分别达到18737吨和3695吨,分别较“十一五”末增长85%和122%,年均递增13%和16%。二是蔬菜面积不断扩大。积极引导农民调整种植业结构,因地制宜地发展设施蔬菜,稳步扩大蔬菜面积。201*年,全县蔬菜面积达6.2万亩,总产4.9万吨,较“十一五”末增长36%,年均递增6.3%。在旺季时能满足市场供应,淡季仍需大量调入。三是水产品生产飞速发展。受库区面积扩大和市场需求拉动影响,全县水产品产量成倍增长。201*年,全县水产品产量550吨,较“十一五”末增长509%,年均递增61%。

二、主要做法

取得上述成效,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坚持规划先行。蔬菜方面,制定了蔬菜倍增规划,特别是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统筹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的意见》和省政府《关于促进蔬菜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的通知》下发后,县政府审时度势,出台了《万亩商品蔬菜基地建设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全力打造设施蔬菜生产带、中山过渡期蔬菜生产带和高山秋淡季蔬菜生产带三条蔬菜生产带,引导蔬菜生产向区域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并在政策、技术、资金上给予扶持。目前,万亩基地任务已全部落实到村组农户,柏杨林、茅坪、光明、蔺河村等设施蔬菜基地新建大棚71座,新增设施面积56亩。肉蛋生产上,始终坚持把畜牧业作

为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印发了《五万头生猪基地和万头生猪示范村建设实施方案》,按照“中高山羊、中低山猪禽”的产业布局和“抓点带面、适度规模、自繁自育、逐步发展”的思路,以强村大户为抓手,全力推进产业发展。到201*年底,全县落实了城关、民主、石门3个5万头基地乡镇,发展了水田、方垭、五一等6个万头村,培育养殖大户1377户,其中良繁大户40户,生猪、山羊、家禽的饲养量达到39万头、14.8万只、255.2万羽,出栏量达到19.5万头、7.7万只和150.5万羽。

2、加大扶持力度。一是财政补贴。在县级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每年仍预算40余万元专项资金对畜牧产业进行奖补,重点支持良繁大户、养羊大户、养羊示范村、5万头强乡镇和龙头企业发展。几年来,为秦巴养鸡农民专业合作社等17个畜禽和蔬菜合作组织争取到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资金170万元,为水田村、五一村等4个村争取到“一村一品”专项60万元,为腊肉制品公司、牧业公司争取到生猪规模化养殖建设专项资金50万元。201*年还利用高产创建项目资金20万元扶持茅坪村、孟杨林村发展设施蔬菜。

3、强化科技支撑。一是广泛开展技术培训。整合培训项目,采取县上集中培训、乡镇定点教学和到村专题培训、大户现场指导相结合的办法,每年都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现场会和送

科技下乡活动1000余场次,印发技术资料3万余份,全力抓好“菜篮子”产品生产的技术培训,不断提高科技含量。同时,还组织种养大户到外观摩学习,拓展其视野,引导群众发展特色产业,丰富产品结构,提高种养效益。二是大力推行典型示范。按照典型示范、分步推进的基本思路,结合“一村一品”建设,组织抓了铁炉、堰门洋芋万亩高产栽培、佐龙镇青竹村林下养鸡等精品点,形成了一批“一村一品”产业村,其中东风、水田、方垭、青竹、五一等村被命名为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特别是在蔬菜基地建设上,蔺河村统筹解决大棚资金,短时间发展大棚26个20亩,孟石岭乡采取政府投资80%个人投入20%租农民土地15亩建大棚,由乡农技员承包经营,既是农技推广模式的有益探索,也为设施农业发展树立了样板。三是全力抓好服务指导。深入实施产业帮扶“双千”包抓工程,采取“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服务直接到人”的办法,科技人员零距离、面对面地讲给农民听、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提高了农村种养技术的普及率和到位率,有力地推进了“菜篮子”工程建设。

4、狠抓执法监管。一是加强农业投入品的监管。全面推行农药、兽药经营、兽医卫生行政许可证制度,采取日常管理与重点治理相结合、集中整治与专项检查相结合的办法,深入乡、村、店铺,审资格、辨标识、查质量,严把农业投入品的流通、使用关口,杜绝了违禁投入品的投入使用。二是加强疫病防控。

出台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预案,全面落实防控责任制,以春秋两季防疫为重点,一个不漏地抓好畜禽防疫。同时,大力推行“耳标”制,基本建立了动物疫病可追溯制度,保障了产业发展安全和产品质量安全。三是是扎实抓好动植物检疫。坚持市场检疫、运输检疫和产地检疫并重的原则,加大源头检疫力度,上市白条肉检疫率达到100%,活畜交易检疫率达到85%,蔬菜、水果等产地检疫率达90%,市场检疫率达85%,保障了城乡居民餐桌安全。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县菜篮子工程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跟不上城镇化发展速度,蔬菜、禽蛋缺口大,存在着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

1、扶持资金投入不足。受县本级财力限制,在扶持菜篮子生产上,每年仅能挤出30-60万元,虽然能争取部分项目支持,但上级项目投入的随机性大,扶持规模小,对农民的吸引力不够,更谈不上对基地基础设施改造投入了。

2、技术力量薄弱。因农技推广单位工作条件差,待遇低,很难留住人,稍有门道的都想方设法跳出“农门”。近几年除县畜牧中心招聘3名大学生外,其他单位均无新生力量补充。乡镇农技人员综合设,工作由乡镇统筹安排,主要从事包村管片、计生等日常性工作,真正一心一意搞技术的寥寥无几。虽然按畜牧兽医管理体制要求设乡镇兽医站,但大多空编,加上县畜牧中心和动监所的技术员,目前全县仅用28名畜牧技

术人员,根本无法满足畜牧业发展的技术需求。特别是缺乏专门的蔬菜技术员。虽然为适应蔬菜生产需要,县农业局从下属事业单位中抽人组建了蔬菜办公室,但目前也仅有2名技术人员,很难完成全县蔬菜生产的技术指导和服务工作。由于技术力量薄弱,致使菜篮子生产的各项服务措施很难落实到位,农民种什么,养什么,怎么种,怎么养,主要靠实践摸索和相互间的经验交流,在一定程序上影响了菜篮子工程的发展。

3、蔬菜基地建设进度慢。年初计划的500亩设施蔬菜,目前仅建成56亩。一是大棚蔬菜生产技术含量相对较高,费力费时,农村有文化的青壮年劳力大多从事非农产业,留守劳动力文化程度低,接受能力差,从业人数不多。二是资金缺口大,建一亩蔬菜大棚仅基础设施等硬件投入就需7000-10000元,加上流动资金,每亩投入近1.5万元。农民投入有限,融资难,只能靠小规模滚动发展。三是自然地理条件限制。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县域内适宜发展设施蔬菜的地方越来越少,加之道路、灌溉条件跟不上,限制了设施基地的规模扩张。

4、畜禽水产总量编小。近几年虽然大力调整畜牧产业结构,但生产布局不尽合理,对水体、生态仍有一定影响,沼畜配套需大力推行,适度规模养殖需进一步发展。我县水资源丰富,但水产养殖规模、基础设施、技术力量与城乡居民对水产品的需求仍有很大差距。特别是近年来畜禽疫情形势仍然十分严峻,饲料添加剂等投入品的管理难度不断加大,畜禽水产品的质量

安全管理水平仍需进一步提高。

5、市场建设滞后。市场建设与城镇化发展不同步,全县无正规的批发市场,蔬菜交易无场所,缺口蔬菜全靠外调,批发环节增多,成本增加。加之现有市场容量有限,摊位少,菜农到市场零售无处落脚,部分蔬菜价格易被少数销售大户控制,“卖菜难”与“买菜贵”的现象时常存在。

6、缺乏龙头带动。全县尚无专门的蔬菜加工企业,畜禽加工企业规模小,虽然有一定数量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但运行管理不规范,带动能力弱,“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户”的产业化发展的模式尚未形成。蔬菜畜禽产品加工业建设滞后,鲜活产品生产和销售仍然是主要形式,加工转化能力弱,附加值低,与产加销一体化的要求有很大差距。

四、下步打算

菜篮子工程建设事关农民增收,事关城乡居民的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局。针对我县“菜篮子”工程建设上存在的突出问题,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切实加强生产能力建设、完善市场流通设施、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创新调控保障机制,推动“菜篮子”工程建设步入生产稳定发展、产销衔接顺畅、质量安全可靠、市场波动可控、农民稳定增收、市民得到实惠的可持续发展轨道,更好地满足人们生活日益增长的需要。

1、狠抓基地建设。以“一村一品”为抓手,按照“集中连

片、板块运作、整体推进”的思路,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合理配生产要素,使蔬菜和畜禽生产由“一村一品”向“一乡(镇)一业”乃至“一县一业”转型。蔬菜生产方面,全力抓好三条生产带建设,通过3-5年的努力,全县蔬菜总播面积达到8万亩,年产无公害蔬菜6万吨以上,其中商品基地面积达到2万亩,设施蔬菜面积达到或超过0.2万亩,蔬菜自给率提高到65%以上。畜禽生产上,要按照“百万头生猪大县”总体规划,突出基础建设、良种繁育、疫病防控等关键环节,以5万头乡镇、万头村、千头场、自繁自育大户建设为重点,进一步优化生产布局,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不断提高畜禽产业的质量和效益,力争到201*年,全县猪、羊、禽的饲养量达到65万头、21万只、480万羽,出栏量达到35万头、11万只、280万羽。

2、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尽快设立“菜篮子”工程建设专项资金,对设施大棚、规模养殖户、养殖小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给予扶持,对任务完成好的乡镇、村实行以奖代补,以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推动“菜篮子”产业快速发展。加大项目策划、包装、跑办和项目资金整合力度,通过项目建设加快改善基础设施条件。

3、推进规模化生产。广泛宣传国家“菜篮子”建设的各项扶持政策,按照依法、有偿、农民自愿的原则,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积极引导工商业主、种养能人创建百亩以上的土地

流转示范片从事蔬菜规模化种植及畜禽规模化养殖。

4、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一要充分发挥富硒和绿色生态区位优势,坚持生产发展和环境保护相协调原则,大力推广标准化种养技术,推行“沼、畜、菜”循环发展模式,进一步加强技术服务,加强投入品的管理,加大“三品”认证力度,力争全县无公害蔬菜面积占蔬菜总播面积的80%以上,60%以上的规模养殖场通过无公害畜禽产品基地认证。二要进一步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工作指导,加大支持力度,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并充分发挥其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强统一农资供应、统一疫病防控、统一产品销售等方面的服务,逐步解决一家一户生产管理、技术推广、质量监管难的问题,切实提高“菜篮子”产品生产与流通的组织化程度。同时,要通过重组、改造、招商等办法,进一步加大“菜篮子”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培育工作,尽快形成“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格局。

5、抓好市场流通。一是坚持市场建设与城镇化同步的原则,有计划地在大宗农产品主产区扶持建设一批规模化、规范化的区域性农产品批发市场,至少要有一个与生产基地相匹配的农产品批发市场。要加强市场内部管理,合理安排摊位,提高摊位利用率。二是积极组织“农超”对接活动,引导产区、销售区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促进“菜篮子”产品合理有序流动。三是加快建立“菜篮子”产品市场监测预警体系,注重信息引

导,促进“菜篮子”产品的生产和流通。

6、强化质量监管。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尽快健全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建立“菜篮子”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形成质量监管体系。一是大力推行“菜篮子”投入品专供、登记备案和使用记录制度。工商、质监、农业等职能部门要加强饲料、兽药等投入品的市场监管,严禁国家禁用、限用和假冒伪劣生产资料进入市场,以杜绝高毒、高残留投入品进入生产环节。要引导农资经营者建立销售记录,指导农户科学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投入品,引导蔬菜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养殖大户对生产投入品进行全面记录,建立生产管理档案,在生产环节把住“菜篮子”产品的质量安全关。二是建立“菜篮子”产品质量检测和市场准入制度。要尽快建立起以县级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机构为骨干,以大宗农产品主产区、“菜篮子”产品基地、农产品批发市场质检站为依托,覆盖全县的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引导和督促农产品生产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生产基地等设立或者委托农产品质量检测机构,开展农产品质量检测工作,促进安全生产,不断提高菜篮子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要对进入市场的鲜活农产品进行市场准入性检测,保证城乡居民消费安全。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菜篮子工程建设工作情况》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菜篮子工程建设工作情况: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菜篮子工程建设工作情况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685077.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