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济宁市农机教育培训情况调研报告

时间:2019-05-29 09:53:43 网站:公文素材库

济宁市农机教育培训情况调研报告

济宁市农机教育培训情况调研报告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实施农业机械化实用人才培养工程,全面掌握全市农机教育培训基本情况,为不断促进农机培训事业发展提供决策依据,根据鲁农机科函字〔201*〕21号文件精神,从七月初开始,对全市农机教育培训情况进行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农机教育培训机构建设和教育培训开展的基本情况(一)、教育培训机构基本情况

济宁市十二个县市区,共有11处公办农机教育培训机构,两处社会力量办学机构,分别是“济宁市市中区奥龙农业机械化学校”和“泗水县育民农机驾驶员培训有限公司”,可以收取培训费用,泗水县育民农机驾驶员培训有限公司201*年培训收费6.5万元。201*年省农机办《关于全省县级农机化学校规范化建设评估结果的通报》(鲁农机科字〔201*〕15号文),我市有四所农机校被评估为“山东省农机规范化建设示范学校”,分别是兖州市农业机械化学校、曲阜市农业机械化学校、泗水县农业机械化学校和邹城市农业机械化学校。其余学校被评估为“山东省农机化规范化建设学校”,(二)、农机教育培训开展的基本情况

济宁市农机化教育培训工作在各级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农机校规范化建设为主线,以新型农民培训和促进劳动力转移为亮点,以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培训和农机新技术、新机具及“阳光工程”农机培训为重点,以农机购置补贴和农机执法检查为依托,201*年以来,每年均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次,针对新购机农民增多的特点,各级农机部门充分发挥农机化学校的培训主阵地作用,积极联合农机生产、销售企业,对新购机农民和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驾驶员进行操作使用、维修保养等实用技术的培训。

201*年,全市新训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驾驶员3763人,完成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4312人,完成“阳光工程”农机使用与维修培训1200人,新购机农民培训3112人。围绕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各级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示范宣传和技术培训活动,共组织现场会、观摩会132次,举办培训班210多期,培训技术骨干和农机户7235人。全市累计完成各类培训58418人,比201*年新增8000多人。

201*年全市累计培训驾驶员31968人次,其中:新训拖拉机驾驶员3440人,“阳光工程”农机培训1000人,联合收割机驾驶员485人,圆满完成了省办下达的培训任务。今年上半年共培训各类农机人员共计34974人次,其中,农机管理人员585人,农机技术人员4922人,购机农民5322人,联合收获保护性耕作技术6403人,经济作物机械化技术1960人,农机驾驶操作技术15782人,新训拖拉机、联合收获机驾驶员20人。自八月底开始,启动了1000人“阳光工程农机服务人员培训”。201*年计划培训各类农机人员5.8万人次,上半年完成34974人次的培训,完成全年任务的60.3%。(三)、农机培训性质及师资队伍建设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据201*年底的调查数据,济宁市11处农机化培训学校,除微山县农业机械化学校为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外,其余10处农业机械化学校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全市农机教育培训机构共有教职工106人,其中专职教师76人。两处社会力量办学机构,济宁市市中区奥龙农业机械化学校正在筹办中,泗水县育民农机驾驶员培训有限公司聘用4个教职工,201*年收取培训费6.5万元。据调查,我市11处农机化培训学校教职工虽然全都具有中、高级技术职称,学校人员完全能够胜任全市的农机培训教育工作,但也存在教师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更新教师知识和补充新生教学力量等问题。同时,多年来都没有继续进修,知识机构落后、单纯与学校的全面发展及开展职业技能教育不相适应,建议农机主管部门加大学校教职工继续或后续教育力度,加快农机化教育培训机构教职工更新知识结构的培训。

(四)、农机培训及建设资金投入情况及有利作用

201*年以来,我市农机培训和农机校建设共投入281.744万元资金,其中农机培训资金投入210.05万元,农机校建设资金投入71.694万元。

201*年济宁承担了1200人的阳光工程农机培训任务,地方财政投入培训资金3万元,阳光培训58.4万元,其中兖州市农机校培训电焊工100人,每人320元的补助,共享受3.2万元的补助金额,县市区自筹投入培训资金2.7万元,全年完成培训资金64.1万元;201*年济宁承担了1000人的阳光工程农机培训任务,地方财政投入培训资金3万元,阳光培训59.1万元,其中兖州市农机校培训机防手200人,每人460元的补助,共享受9.2万元的补助资金,培训运销员100人,每人390元,计3.9万元,机防手和运销员培训享受补助资金13.1万元,县市区自筹投入培训资金12.5万元,全年完成培训资金74.6万元;201*年承担了1200人的阳光工程农机培训任务,阳光培训57.6万元,县市区自筹投入培训资金13.75万元,全年完成培训资金71.35万元。

201*年农机校建设投入资金16.067万元,其中农机校自筹场地建设4.6万元,设备6.4665万元,政府投入场地建设资金5万元。201*年农机校建设投入资金48.567万元,其中农机校自筹场地建设9.24万元,设备4.4万元,政府投入购置设备资金34.927万元。201*年农机校建设投入资金7.06万元,其中农机校自筹设备购置资金7.06万元。近年来,我市教育培训资金及农机校建设资金的投入,提高了受训人员的技术水平,增强了工作能力,提高了农业机械的使用效率,增加了农机手的收入,加快了“三夏”、“三秋”农业生产进度,增强了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保障了农业丰产丰收,促进了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加快了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应用步伐,提高了全市农业机械化水平。

二、近几年我市农机培训的主要内容、培训模式及经验做法

近几年来,我市各县市区农机校按照“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服务新农村”的要求,不断挖掘培训潜力,充分利用取消培训费的有利时机,创造性、突破性地开展农机培训工作,重点放在拖拉机、土地深松、联合收获保护性耕作驾驶员新训工作上。(一)、主要农机培训模式

各县市区农机校严格执行教学大纲,严格遵守学时制培训。在农机驾驶培训工作中,统一使用全国统一的教学大纲、全省统一的培训教材、统一的档案表格等开展农机驾驶培训工作;严格按照山东省农机教学大纲的规章要求制定教学培训计划,学校制定的教学计划和培训计划均按照省办计划或超过省下达的计划要求,且各项管理都严格按照省农机办的规定要求进行实施。对参加培训的学员均下发入学通知书,学员报名时及时发放省办统编《拖拉机培训教材》,并根据学员的实际信息资料逐项建档,按照报名的先后顺序认真组织学员定时、定点进行培训,大中型拖拉机、收割机驾驶培训,理论授课不少于48学时,实车教练不少于50学时。培训结束后,必须进行道路交通安全、农机安全法律法规和机械常识、操作规程等相关理论知识考试以及场地驾驶技能、挂接机具和田间作业技能、道路驾驶技能等科目实际技能考试。只有四个科目全部考试考核合格,学校才能发放全省统一的《农机技术培训结业证书》。学员凭《结业证》和加盖审核章的培训记录到农机监理部门申领驾驶证。(二)、主要经验做法1、培训工作坚持了“五个结合”

(1)、与购机补贴项目相结合。购置补贴的实施带动了农民购买、使用先进农机具的热情,但部分农民不能熟练掌握新型农机具的操作方法,使大批农机具的功效不能有效发挥。各县市区结合农机补贴的实施开展农机操作和维修培训,使农民具备独立操作技能,懂得使用维护技术,大大提高了机械利用率,更好地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2)、与农机技术推广相结合。通过各种机械化作业现场会,送教下乡等活动机会,现场培训示范,使更多的农民群众了解新机具、接受新技术。

(3)、与农机安全生产相结合。安全生产隐患的存在,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农机驾驶员安全意识薄弱,法制观念不强。农机校结合监理站从源头抓起,开办法制培训班,培训驾驶员,使广大农机手时刻将安全生产放在心头,排除了安全隐患,维护了全县农机安全生产正常秩序。

(4)、与农业生产实际相结合。充分利用“三夏”、“三秋”生产的有利时机,采取现场培训和送技术培训到田间地头等多种形式认真搞好农机化新技术培训工作。培训活动总是跟随农时季节的变化而变化,根据农业生产实际而进行,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支持。(5)、与农机生产企业相结合。在培训活动中,由机械生产厂家提供玉米联合收获机、深松机、免耕播种机以及卷帘机等机具,既让学员看到了样机的操作示范,学会了相关技术,又宣传了企业的产品,很受农民机手和农机生产厂家的欢迎。2、培训工作抓住了“三个特点”(1)、培训方法上注重灵活性

培训对象不同,培训内容和目的不同,培训方法亦应不同。为了保证培训效果,培训中采取了课堂集中培训、现场观摩培训以及送教下乡、专题研讨、以会代训等不同形式的培训方法,做到了培训方法灵活多样,生动活泼,调动了农机手学习的积极性(2)、培训内容上讲究实用性

农机手是农机技术的直接接受者和应用者,农民接受农机技术是用来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农民最现实。在农机教育培训过程中,农机局从满足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实际需要出发,培训内容讲究实用性和实效性。(3)、培训效果上达到直观性

农民与全日制在校学生不同,他们认识、理解、接受信息和技术主要靠直观感受,而不是靠推理分析。因此,在培训过程中尽可能地运用实物、模型、挂图等教具,运用投影仪、幻灯机、多媒体等设备,运用模仿、比喻、拟人等生动形象的语言,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把深奥的理论直观化。

由于农机化教育培训行动在培训过程中,做到了“五个结合”,抓住了“三个特点”,使得培训的内容贴近农民,培训的形式方便农民,培训的手段适合农民,培训的效果富裕农民,因此培训行动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吸引力。农机化教育培训激发了广大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积极性,受到了农机手和农民群众的好评。三、近年来农机教育培训体系建设情况

认真贯彻拖拉机驾驶培训相关的法律法规等文件精神,自《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1*年5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后,农业部也制定了《拖拉机驾驶培训管理办法》(2004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从而明确了拖拉机驾驶培训机构的条件、许可程序、培训业务管理、监督检查、罚则等,明确了拖拉机驾驶培训的规范化管理制度、拖拉机驾驶培训管理和考试发证的配合与衔接、参训人员的条件及考试规定、监督检查及处罚办法等具体内容。山东省农机办出台了《县级农机校规范化建设管理办法》对县级农机化学校的职责、基础设施建设、教师教学、管理等方面都作出了详细规定,并制定了相应的评价指标。201*年省农机办《关于全省县级农机化学校规范化建设评估结果的通报》(鲁农机科字〔201*〕15号文),我市有四所农机校是“山东省农机规范化建设示范学校”,其余学校是“山东省农机化规范化建设学校”,各学校一直严格按照国家、省市县农机主管部门的规章要求进行农机驾驶技术培训。山东省物价局鲁价费发〔201*〕78号文件(关于农机驾驶员培训收费标准)自201*年7月颁布后,我市各县市区农机主管部门重新讨论研究农机培训收费,最后又请示上级主管部门,同时立足各自实际,一致认为:该文件是针对全省农机驾驶社会化办学而制定的收费标准,农机局是农业机械的主管部门,所开展的农机培训属国家公益性培训,不应收取农机驾驶培训费。

四、当前农机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发展趋势及对策建议(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生源不足。目前我市各县市区到农机校报名参加农机培训的人员呈下降趋势,生源不足的状况已十分明显。其原因有:一是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农用车辆基本饱和,培训的范围较窄,新增车辆和驾驶员不多;二是在边远地区对无证驾驶现象查处不严,机手存在侥幸心理;三是农机校本身广开办学门路做得不够,吸引力不强。

2、部分机手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高。有的机手由于经济困难,有要求参加培训的愿望,但又受到经济条件的制约,无钱参加培训。有的机手怕参加学习耽误时间,影响收入,不愿参加培训。有的机手遵纪守法意识不强,想逃避培训办证,不想参加培训。

3、培训存在“重数量,轻质量,重绩效,轻教学”的现象。这给培训工作带来了负面影响,产生的原因是对农机培训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4、农机校教师的素质已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这是近年来农机校因受资金条件的限制,对教师的知识更新和综合能力的培养缺乏手段所造成的。

5、学校发展后劲不足。学校因循守旧,仅仅靠行政手段招生,没有面向社会和市场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办学。资金投入不够,办学条件未能进一步改善。(二)发展趋势及对策建议

1、加强宣传,提高认识。农机培训是职业技术教育和农机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基础性工作。搞好农机培训,对于管好用好农业机械,促进农机化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充分认识到加强农机手上岗前培训,提高操作技能,对促进安全生产及提高经济效益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广开生源,适应形势。生源是农机校赖以生存的基础,没有生源,其它工作就无从谈起。生源不足是困扰农机校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要采取切实措施增加生源。一要注意改善农业机械化发展环境,农机化有了大的发展,对农机培训的需求自然会大大增加。二是农机监理部门要加强“田检路查”,杜绝无证驾驶现象。三要广开办学门路,拓宽培训领域,充分利用现有的场地、师资、设备,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四要在保证培训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压缩培训时间,使机手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真正学会实用的操作、维修等技术,切实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吸引力。3、深化教学改革,提升办学质量。农机校要想方设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办学质量水平,真正做到“想农民所想,急农民所需”。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或集中培训,或送教下乡,或修训结合,或田间路头培训。本着学用结合,按需施教和注重实效的原则,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实际技能的培养,传授农民欢迎的先进适用技术。

4、部门密切配合,强化内部协作。强化系统内农机校、监理站、推广站及乡镇农机管理服务站的配合意识,树立“一盘棋”思想,充分发挥农机管理系统整体功能。

5、积极转变观念,参与市场竞争。农机校在搞好农机培训的同时,应利用学校自身优势,拓宽培训领域,因地制宜开展多种技术和人才的培训。不受培训形式、内容和时间的限制,提倡跨行业、跨地区联合办学,鼓励兴办各类职业培训班、成人中专班、技工班等,形成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培训格局。彻底转变依赖行政手段抓生源的观念、被动办学的观念,积极跻身人才培训市场,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打破行业界限,根据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各种类型的适用人才。

6、适应形势发展,转变办学模式。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原来的农机教育培训规模已不能适应当前农机教育培训的需求,建议出台整套规范全国农机教育培训的文件和法规,使其走上正确发展的轨道。特别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当前的农机教育培训体制已不适应当前的工作需要,特别是在公益性培训上,倍感财力不足。要求国家及省加大农机教育培训方面的投入,使其改善办公环境,正常开展培训工作。(济宁市农机局科教科)

扩展阅读:某市农机教育培训情况调研报告

某市农机教育培训情况调研报告

为了贯彻落实省农机办《关于对全省农机教育培训情况调研的通知》的要求,我们组织有关人员,对近年来xx市农机教育培训工作的发展现状,公益性培训的类型、教育培训开展的模式,农机教育培训发展趋势以及农机教育培训对农机化工作的促进作用等方面进行了认真的调查。具体情况如下:

一、xx市地理区划和农业机械发展状况

xx市位于胶东半岛西北部,濒临渤海,位于烟台、青岛、潍坊三市交界处,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复杂的地形,既有山地、丘陵、缓丘,还有平原、滨海洼地和海域滩涂,山地、丘陵、平原大致各占1/3左右,总面积1878平方公里,辖11个镇、6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86万,农村人口68万。主要盛产小麦、玉米、花生、苹果、大樱桃、大姜等农产品。xx是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先后被确定为“全国综合经济实力百强县”、“全国农村经济综合实力百强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等称号。xx市自古以来就有“胶东粮仓”的美誉,是全国有名的粮食生产大县。20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0587元。近年来,xx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以粮油、林果、蔬菜、种苗、畜牧、水产、花卉等为主导的农业产业结构。201*年,粮田播种面积138.1万亩,粮食总产量63.8万吨。xx市农机化工作起步较早,目前,拖拉机拥有量为27980台套,农业机械基本涵盖全市989个行政村。1978年以来一直是全省农业机械化试点县,1989年被确定为全国农业机械化试点县,1997年又被省确定为全省农机服务产业化试点县。先后荣获全国“铁牛杯”金杯、“全国农业技术推广先进单位”、全国“文明监理、优质服务”示范窗口单位等荣誉称号,201*年、201*年分别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农机服务组织联系点”、“农机安全监理规范化建设试点市”,201*年底荣获全国首批“平安农机”示范县,201*年4月,被省政府表彰授予“全省农业机械化先进县”二、农机化学校基本情况

农机学校现有固定教师22人,大专以上学历7人,其中本科学历6人,具有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14人,初级职称6人,全部持有省农机管理部门统一发放的教师上岗证。201*年,培训各类农机人员1350人次,其中培训拖拉机驾驶员1000人,阳光工程培训300人,农机管理员50人;201*年,培训各类农机人员1494人次,其中培训拖拉机驾驶员1074人,阳光工程培训300人,农机管理员120人;201*年上半年,培训各类农机人员529人次,其中培训拖拉机驾驶员459人,农机管理员70人。通过培训提高了农机手的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保证了农机手安全、高效、高质量地进行农业生产。三、农机教育培训体系建设情况

201*年、201*年、201*年度我市均设有农机校和兴隆驾驶员培训有限公司各一处。农机学校拥有全省一流的多媒体教室和仿真模型教室,并配有投影仪、电脑、高清电视和音响、空调等,实现了集文字、图片、声音、动画为一体的现代化理论教学;所有教学用的桩、场地和标牌等均达到了国家标准化;办公楼2700平方米全部进行装修,练车场地两万多平米全部进行了硬化、亮化、绿化和美化;教练车型齐全,共有教练车65部,其中桑塔纳、富康等小轿车53部,解放大货车5部,标准客车1部,有泰山25解体车、泰山12解剖车各一辆,各种拖拉机教练车6台,主要耕整收获机械3台,教学挂图、教学模型和图书资料齐全,手机、传真机配备齐全,学校地址清楚,校名规范,校牌悬挂醒目,年培训学员能力可达3000多人。

兴隆l驾驶员培训公司独门独院,占地5亩,建筑面积1491玉平方米,教室面积129平方米,实习场地2300平方米;固定资产120万元,教学仪器资产5万元。教学设备和机具总数27台(套),其中拖拉机7台拖车4部,犁及旋耕机7台,播种机3台,电教设备6台(套);教室拥有解体拖拉机1台,并配有投影仪、电脑、电视、音响、VCD、放像机等教学设施,实现了集实物、文字、图片、声音、动画为一体的现代化教学;所有教学用的桩、场地和标牌等均达到了国家标准化;教学挂图和图书资料齐全,手机、电话配备齐全,学校地址清楚,名称规范。年培训学员能力可达201*多人次。

近年来,我们在培训内容上主要做了一下工作:一是抓培训内容设置。作为农机部门实施培训,既要考虑到培训基地的师资和设施条件,也要考虑到农民的需求。为此,我们深入基层广泛征求农民的意见和建议,根据农民需求重点开设了农机基础知识、农机驾驶操作、农机具具技术、道路交通及安全监理法规知识等课程,坚持做到农民需要什么技术,我们就培训什么技术。二是抓教学课件质量。教学内容确定之后,我们详细研究培训内容,对每个专题都有针对性地制作教学课件,每一个课件都达到了内容丰富、事例真实、知识新颖、贴近机手,具有较高的指导性和实用性,深受农民欢迎。同时还刻录了学习指导光盘,以备在课间休息时播放。三是抓现场讲课质量。随着机具的不断改进和机手技术水平的提高,我们的教学课件必须随时更新内容,讲课的技法和熟练程度更需提升。为此,我们相互交流,取长补短,使讲课质量大幅度提高,201*年11月19日,我们在烟台市农机局举办的《烟台市农机培训教学观摩竞赛活动》中,理论教员刘芳园以《大姜收获机械化技术初探》一题,在众多的选手当中取得第一名的佳绩。

在培训模式上我们重点抓了三个方面:一是培训演练实地化。在培训过程中,我们在上好理论课的基础上,注重实际操作演练,把教育培训送到了镇、村以及田间地头,有了就近的学习机会和面对面的动手操作,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民因路途远而不便参加培训的难题,而且解决了产学脱节的问题,很受学员欢迎,学习驾驶证人员大幅度增加。二是教育培训“三级法”。我们认真总结以往的培训经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实行理论授课、实训操作、生产指导“三级教学法”,即:理论知识课上讲解,重点技术实地操作,关键技术现场指导,增强了培训的实效性。三是培训教学现代化。课堂上全部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把培训的全部内容编制成学员能看易懂、形象直观的教学课件,保证了农民愿意学,易于接受。机手欧国军参加培训后深有感触地说:“通过现场培训,我们机手学到了很多,有些地方不明白,专家一一介绍,这种形式非常适合我们”。机手王明跃说“参加这次培训,对于机械内部构造和维修更加了解,通过现场演练,大大提高了机械操作能力”。四、农机教育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一是培训生源组织困难依然是学校最大的问题。201*年《道交法》出台后,一直有农机监理部门管理的农用运输车、三轮车交公安交警部门管理。失去了管理权、培训权,拖拉机管理难度相对较大。随着业务的大部分移交,学校面临着生存的危机,培训生源缺乏强有力地组织手段,农机监理、农机培训教育工作步履蹒跚、困难重重,制约了学校的发展。二是农机驾驶操作人员科技素质较低,法律意识不强,安全观念淡薄。由于农民受教育程度较低,直接导致农民的文化科技低下,相当一部分农民驾驶操作人员,在购买了农机后,思想上产生了模糊概念,借国家惠农直补政策的幌子,认为从事农田作业,或在个别时间上道路行驶,大部分时间闲置在家,不需要挂牌入户,也不原意参加技术培训,办理驾驶执照。更有甚者,在农忙季节,无视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违章载人、载物,人货混载,无牌行驶,把安全问题当儿戏,看的比较简单,置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于不顾,长此以往,给农机安全生产埋下了严重隐患。

三是农机教育培训经费投入不足,影响了培训工作的正常开展。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在即,农机校属事业单位,从目前xx农机校情况看,经费预算管理属自筹自支事业单位,经费严重不足,无力培训,教学上,缺乏先进实用的电教设备和教学直观的实物教具和教学挂图,教师知识老化,培训学习、继续教育机会较少,不能及时更新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教材内容落伍,导致学员所学知识与实际不相适应,大量新机具、新技术束手无策,严重影响了农机培训工作的进展。

上述问题的存在,势必影响农机培训工作的进行,影响广大农机驾驶操作、维修人员素质的提高,阻碍农机培训教育工作的发展,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要克服矛盾,解决问题,就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努力和解决。

一是要树立坚定的为大农业服务,为广大农机户服务的信念。随着农业产业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农民靠技术致富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他们盼望有人教他们掌握新技术、新机具、新知识。作为农机培训教育部门,有义务想他们所想,急他们所急,这既时代赋予农机教育培训学校的职责,也是为农民服务的具体体现。

二是要明确认识农机培训教育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先进实用的农机新技术、新机具以及安全驾驶操作知识,只有通过农机培训教育部门组织广大农机驾驶、操作、维修人员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学习培训,才能使他们掌握一技之长,成为村里的先进科学技术推广应用的带头人和示范者,为改变新农村建设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是清醒地认识到农机安全生产和农机培训的必然联系。“黑车非驾”,无牌行驶、无证驾驶,违章载人、超速超载等酿成各种农机事故,给农民以及他人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究其原因,故然与他们法制观念淡薄,守法意识不强有关,但这与他们缺乏教育培训有直接的关系。假如他们经过严格的专业教育培训,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就会增强,安全意识就会增强,他们就会懂得必要的机械常识,就能掌握娴熟的驾驶操作技术,就会避免事故的发生,从源头上起到预防作用,就会为农机安全生产,为农村的稳定做出贡献。五、农机化学校的发展努力方向农机培训工作必须适应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农业和生产工作的需要。拓宽培训途径,做好“阳光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力度和扩展规模,是今后农机化培训工作的重点。立足农机,面向市场,注重效益,增强活力,开拓创新,这是农机培训工作的基本方向。

一是改进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由于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不断出现,现行教材总体与农机化发展的需要还有一定的差距,这就要求学校从培养目标出发,组织教师编写有关的实用教材、增强应用性,注重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使其贴近社会,跟上当今科技发展的步伐。同时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重视直观教学。实践证明,具体形象的电化教学、模拟教学是最受欢迎、效果明显的教学方法。而采用实物、模型示教板演示或利用多媒体技术等先进的教学手段,既能引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又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学习环节,要改变传统的学习方法,将实习穿插于整个教学中,增强学员的感性认识和学习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员的实际动手能力。另外,还需要加强法律、法规教育,掌握相关法律、法规,增强法制观念,自觉遵纪守法,同时防止权益受到侵犯。

二是注重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水平。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机以及工业机械新技术也将得到充分推广和利用。在培训中,教学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资力量的强弱,要想获得理想的教学质量,建立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提高培训质量的保证。这就要求教师集理论教育和技能教育为一体,在教学中打破理论试验实习的界限,把其合为一体,做到讲、练、做同时进行。学校要通过多种途径,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参加学习进修,不断补充新的知识,来提高教师素质,使其成为既是讲师又是工程师的优秀人才。

三是改善办学条件。多年来,由于经费不足,农机培训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农机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农机培训的重视,主动于有关部门沟通,争取各方面的理解支持,加大经费的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师待遇,为教学提供保障。同时还要支持农机培训机构采取联合办学,合作办学等多种形式,促进办学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济宁市农机教育培训情况调研报告》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济宁市农机教育培训情况调研报告: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济宁市农机教育培训情况调研报告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686241.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