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思修结课论文

时间:2019-05-29 11:01:17 网站:公文素材库

思修结课论文

成绩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

201*级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结课论文

考试科目所在班级学生姓名学生学号班级序号

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方面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摘要】理想信念对大学生的成长起着指导性的作用,然而大学生在理想信念方面存在着理想信念模糊、世界观和价值观定位扭曲、社会责任感缺失等各种问题,因此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高校工作者要高度重视,积极探索理想信念教育的新途径,从而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坚定的理想信念。【关键词】大学生理想信念探究问题对策

一、理想信念的在重要性

理想信念是大学生基本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对未来的向往

和追求,一旦形成,就会成为支配其精神动力。大学生正处于理想信念成型期,思想活跃,自尊意识突出,成才愿望强烈。虽然大学生理想信念方面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潮水般涌入的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某些腐朽落后的生活方式也侵蚀着大学生的心灵,部分大学生在理相信念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高度重视各种消极因素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消解作用,大力强化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已是当务之急。

二、大学生理想信念存在的问题

1.理想信念模糊

如果说社会是大海,人生是小舟,那么理想信念就是引航的灯塔和推进的风帆。没有科学的理想信念的人生,就像失去了方向和动力的小船,在生活的波浪中随处漂泊,甚至会沉没于急流之中。如今一半的学生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他们大多在校园内外经商、泡网吧玩游戏,男生晚上通宵玩游戏,女生晚上看电视等等,到第二天上课时不能准时到班,课堂上睡觉、逃课的现象更是常见。另外不少的学生把个人的爱情、家庭的幸福作为追求的目标,他们沉迷于恋爱,对象理想虚无缥缈,无所追求,上大学就为了张文凭,浪费了大好的大学时光。有些人视能赚到眼前的蝇头小利为理想信念,可见部分学生不清楚什么才是理想信念,该树立怎样的理想信念。

4页第1页共

2.缺乏社会责任感

有的大学生对社会非常关注,对党风廉政建设、经济和社会发展,台湾问题等高度关注,他们会走到西部,义务教书,哪里需要,他们就会尽力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但有些学生政治淡化倾向明显,对政治理论课教育持冷漠态度,不同程度地存在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对共产党的信任危机。也有不少大学生连班级工作都不关心,更不用讲关注社会。在校园中,关心社会的同学并不多,很多同学对社会上的热点问题都不了解,而当社会需要他们的帮助时,他们也若罔闻,为灾区献出一份爱心也就是举手之劳,走出校园去做义务劳动的人也是少见,而当前大学教育中,也往往忽视了这一点。古语云:“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力量,是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大学必须为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强盛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接班人。3.重物质利益,轻理想信念

随着经济的发展,学生逐渐形成多元化思想观念,诸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等在当代大学生当中时有表现。一部分大学生抛弃远大理想抱负和追求,相反更多地将自己的精力集中在如何让自己赚更多的钱,如何当更大的官,拥有更多的权力和金钱,"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一切向钱看!没有钱,免谈","没有钱万万不能","唯利是图"等等。他们对自己的未来没有正确的定位,缺少了理想信念,变得世俗化,不断地追求各种利益,他们以挣钱多少作为衡量个人价值的标准,成为了世俗的追名逐利者忘记了反思总结,缺少了人情味。4.好高骛远,不能正确定位

很多大学生对自己未来要从事什么职业都不会规划,在大学前几年中,

认为大学还刚刚开始,没有必要考虑未来职业的问题,而到了大四,对择业了解得又不多。在踏入社会的过程中,大学生往往满怀抱负,有着一腔热血,急切的想要投入到建设社会主义的事业中去,有些学生宁到外企做职员,不到中小企业做骨干,而作为刚毕业的大学生,没有任何的经验,

4页第2页共

却想要一步青云,高不成,低不就,此时便造成了现实与理想的落差。

三、根据以上现象,提出以下几条建议性对策:

1.增强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大学生是趋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群体。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仅靠单一的课堂教育不易充分调动其积极性,还应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对于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培养品格,增强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应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保障机制,把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整体规划和教学大纲,规定学时和学分,提供必要经费。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进一步明确“为谁学习,为谁工作”和“做什么人,怎样做人”的问题,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2.养成良好的习惯,树立科学的信念

刚刚进入大学,很多同学会因为大学的自由而放松了自己,大学没有高中那么的紧张,所以有些同学开始睡懒觉,上课迟到等等,但大学也不是天堂,还会有压力,如果不养成好的生活习惯,不仅会对自己的学习造成影响,同样也会对以后的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只要从一开始就养成好的习惯,明确自己的目标,不要其他人玩自己跟着玩,最后一无所获。应该树立"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坚持就是胜利"等等的信念,而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晚上说自己明天要早起看书,结果每天早上闹钟响了还继续睡觉,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3.弘扬奉献精神

进入大学就等于进入了半个社会,作为大学生不应该把自己的理想作为

终极目标,而应该养成无私奉献的精神,个人价值的实现很大程度上还是看为社会付出了多少。在大学期间,每个人都应该走出去做点义务劳动,帮助弱势群体,关心社会,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这不仅是完善我们人格的一部分,更是理想信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学会互帮互助,在大学里我们会得到同学的欢迎,在以后的工作中也会得到别人的青睐。4.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与创业观

4页第3页共

大学生之所以会出现理想与现实的偏差,从思想方法上讲是由于不能辩证的看待和处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每个大学生都要认识到,自主择业与主动创业是社会对当代大学生的客观要求。但并不完全自由,个人的选择必须和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要树立崇高职业理想,重视人生价值实现,同时要服从社会需要,追求长远利益,在大学里打下坚实基础,做好充分准备。俗话说梅花香自苦寒来,只有经过艰苦的锻炼方能成才,这是古往今来无数事实反复证明了的一条人才成长规律。大学生要想获得理想的职业,必须经历一番磨练。

5.教育方法上的创新

当前大学理想信念教育的一贯做法是理论灌输,所采用的具体途径主要

是舆论宣传和学校教育。比如,理论学习、作报告等。但这些方法与途径如果缺乏创新,久而久之,就会产生一种实际操作上的惯性,形成形式主义,当前,理想信念教育的方法创新应充分考虑几个问题:一是化虚为实,即要善于运用典型事例来说明问题,让学生体验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以达到教育目的;二是方法灵活多变,加强参与性,增强渗透力。比如,开展红色旅游,让学生到具体的地点、感受具体的实物、增强感染力,加强教育的效果;三是以情感人,加强主动性。在党团组织活动、社会实践等活动中进行理想信念教育。

托尔斯泰曾说过:“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正确的理想信念能够给人指明前进的方向。在人生前进的道路上,诱惑千变万化,层出不穷。失去正确理想信念的指引,极易导致道德沦丧、误入歧途。当今纷繁复杂的社会,充满了竞争和各种诱惑,使得大学生容易产生各种困惑,因而正确的理想信念是引导大学生走出困惑之海的导航明灯。

【参考文献】[1]周曙光.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实现对策探究[J].山东行政学院

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王文利,白向宁.新形势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境遇及方式探求[J].思想教育研究[3]刘建军.关于理想信念教育的几点理论思考[J].教学与研究

4页第4页共

扩展阅读:思修结业论文

《思修》结业论文

学习《思想道德与法律修养》的心得与体会

由小学的《思想品德》到中学的《政治》,再由中学的《政治》到大学的《思想道德与法律修养》,经历这么多年的学习,我也颇有感触。一直以来,与《思修》相关的内容给我的整体感受不外乎繁琐枯燥、空泛无味、废话连篇。而自大学之后,虽然《思修》课本内容一如既往地枯燥,但《思修》课堂又另当别论,不同以往。

首先,课堂形式较之以前不同。高中老师总是自顾自地讲,殊不知学生对课堂内容几乎没有吸收。而范老师(我的大学思修老师)更专注于把东西切切实实地灌输给学生。他擅于拿一个常见而贴切的问题作为课堂的引子,引起同学们的深入思考。由于问题平白无奇并且贴近生活,所以同学们都十分乐于思考,思考过后,范老师也留有机会让学生发言,把自己想到的东西说出来。这样,同学们就不自觉地融入到了课堂中,而不是老师单方面授课。还有,范老师的课堂中也出现过有趣的活动,对我而言实在是新奇。比如第一堂课,我们就进行了学生关于理想的演讲比赛。听过同学们形形色色的理想之后,我也很有感触,这对于我建立起一个合适的理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都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相信其他同学也都和我有着相似的感受。

其次,所学内容也有所不同。高中阶段,老师总是照本宣科,书上怎么说老师就怎么讲,课堂内容太过宽泛,学生们往往不知所云,于是课堂就成了睡觉的天堂。大学则明显不同,范老师的课生动而吸引人,有时也夹杂着些许幽默。比如第一堂课,老师介绍自己时就讲到了“范”姓的由来,同学们听的津津有味,我听得尤为认真,因为我也姓范。借此也拓宽了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说到姓氏,让我想起还有一堂课,范老师在课间应我们班邀请担任了一次我们班的团日宣传人,宣传主题为“你‘姓’福吗?”。这次团日宣传做的有板有眼,通过范老师的讲解,学生们了解了姓氏的几种起源,对自己的姓氏由来也产生了好奇的心理。再者,就如上一段中提到的,当范老师讲到一些比较空泛的知识,总会用发散式思维引起大家思考,这样做在拉近了学生与这些知识的距离的同时,实际上也扩充了课堂内容,由理论引申到了实践。最后,范老师的课堂还十分重视与当下时政的联系。在钓鱼岛事端扩大,中日关系持续恶化之际,范老师放映了中央电视台的一个节目,其内容是我国前驻日大使对钓鱼岛事端的深度理性剖析和解读。通过观看,我了解到了钓鱼岛的历史渊源,认识到了钓鱼岛归属于中国的合法性,也更深刻的看清了中日关系,更加坚定了我们保卫钓鱼岛的决心。

学过课本之后,我也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

比如学习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我认识到,只有做到这些我们的大学才有意义。在这章中,老师讲了一些大学生心理方面的问题。成长心理主要包括:环境改变与心理适应的问题,学习心理调试不当出现的问题,情绪控制、自我认知、人格发展、意志品质锻造能力的相对较弱而造成人际交往、恋爱、性心理等方面出现的心理与行为的偏差。在课堂上,老师放映了一段关于“药家鑫惨案”的报道。一个少年心理的不健全,造成了两个生命的缺失,令人扼腕痛惜!

这一学期范老师还着重在法律方面给我们做了深入的学习,主要是为了让我们在校大学生能学法、守法、懂法、用法。同时老师也举了大量案例,通过形形色色的案例,让我们的法律知识得到了一定扩充。给我最深的触动就是,我们在做事时一定要考虑是否合法,特别是在做自己认为是好事的事的时候,往往容易一时疏忽而触动了法律。因为要将道德和法律相结合起来。作为在校大学生我们可以有充足的资源学习法律知识,我们可以使自己的合法权利得到保障,使触犯法律的人得到相应制裁。但社会上还有那么多人,他们没有机会去了解法律。所以我们大学生可以多参加法律相关的活动,在学校、在社区甚至在全社会普及法律知识,为社会群众提供法律帮助。我们应该要很好地发挥桥梁作用,是法制观念深入到每一位公民的内心。用我们的努力,去关怀社会弱势群体,去保障他们的权益;履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让每一位消费者在市场经济日渐发达的今天可以买的放心、用得舒心;关注环境保护法,让每一片林区都欣欣向荣,每一块牧场都肥沃壮美,每一种生物都居有定所;切实做到公平、公正,使社会公平由形式公平到实际公平转变。如果我们有这种想法或者也这样做了,我觉得这同样是一种法制观念的提升,我们同样在法制的道路上迈了一步。只有人人将道德与法律结合起来,最终才能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以上就是我通过本学期思修课而获得的一些心得和体会。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思修结课论文》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思修结课论文: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思修结课论文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691871.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