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大学计算机基础》精品课程总结

时间:2019-05-29 11:11:33 网站:公文素材库

《大学计算机基础》精品课程总结

《大学计算机基础》精品课程总结

一、实施情况

专项名称:《大学计算机基础》精品课程,校级,201*年10月立项,计划完成时间:201*年10月。

总体规划:《大学计算机基础》是非计算机专业的基础课,可以引导学生了解计算机前沿知识,明确计算机体系结构,掌握计算机应用基本方法及基本技能。以“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为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坚持理论结合实际,系统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和理论。本课程将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建设、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等方面,结合本课程的技术背景和基础特性,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师资培养,突出理论教学、自主性/研究性学习、网络化学习的课程教学特色。

在现有教学基础上,首先进行网上答疑,接着实现网络模拟题库抽取练习,最后开展网络教学或教学视频。

配套文件:关于开展201*年度校级教研项目评审立项工作的通知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教务处(通知)华航教字[201*]25号

经费投入:学院拔建设经费3000元(人民币),主要用于:会议论文发表的版面费、购买消耗用品(如:打印纸、U盘等)。

建设内容:主讲教师的课程录像,教学资料搜集、整理(如教学大纲、教学计划书、电子教案、CAI课件、教学视频素材、试题库积累、学生优秀作品、教师与学生的获奖作品等)、辅助学习系统的开发与维护,在线试题测试系统开发与维护。

建设情况:

201*~201*年:现有教学资源,包括主讲教师(2名)部分录像,CAI课件、电子教案、网络学习资源上网;

201*~201*年:进一步完善网上试题库测试系统。计划实现:

201*~201*年:构建并使用无纸化期末考试系统;

201*年:主讲教师(3名)教学录像上网,完善在线测试系统题库,建设师生交流论坛,课内外文、图、影资料库等上网,理论和实验课程资源完全实现网络共享,构成立体化教学环境。二、成效与基本经验

1.教师参与情况

计算机基础教研室全体教师(10人)及外聘教师(3人)参加了《大学计算机基础》的教学、辅导及调研工作。

2.学生受益面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从开设至今已经为全校04~09级非计算机专业本科学生讲授,共计有164个教学班,约6500名学生系统学习了本门课程。

三、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1.存在问题

(1)新生学生计算机基础水平逐年提高,但各地计算机教育水平参差不齐。

(2)学校教学的硬件条件所限(如多媒体教室紧张、投影质量差、公共机房资源少等),对教师的教学水平的发挥带来一些影响,另外,教学过程中的录像效果不好。

(3)教师队伍年轻化,教学经验需要提高(部分年轻教学轻视这门课,认为基础课没什么新的内容)。

(4)学生通过网络学习机会少。2.原因分析

(1)教学班级及人数较多,受教学资源硬件条件制约,不能开展分层教学,只能以教学班为单位进行授课,要求教师需提高讲课艺术水平来适应这种变化。

(2)尤其多媒体教学设备使用时间长、老化等原因,学校经费紧张,不能及时更新,投影不清楚,教室黑暗,看了投影就看不清黑板,老师无计可施,造成讲授过程效果不佳。

(3)近几年新进年轻教师不断增加,虽说都具有硕士学位,但教学经验需要不断在实践中提高,向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请教,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来适应教学的需求。

(4)学校公共机房开发时间较少,学生上校园网机会少(上了网玩的人较多),另外,很大一部分学生对校园网上的信息不太关注,尤其是本门课程的资源信息不感兴趣,因此网络上的辅助学习系统及试题测试系统很少有学生关心。

主持人:李彤201*.05.07

扩展阅读:大学计算机基础精品课程培训之心得体会

“大学计算机基础”精品课程培训之心得体会

201*年3月26日到27日,我有幸参加了“大学计算机基础”精品课程网络培训。这次培训主要由上海同济大学的龚沛曾教授和杨志强教授为我们讲授“大学计算机基础”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发展,并做了本课程的示范教学。通过培训,使我受益匪浅,无论从精品课程的建设以及教学上都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对我今后的工作有着指导作用,现结合我教学部的实际情况,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的感受:

1、精品课程的建设

我教学部的“大学计算机基础”的课程建设已有三年,现已被我校评为“优质课程”。通过本次学习,我发现我校的精品课程建设有待提高。龚沛曾教授总结的关于精品课程建设的几个要点对于我校今后的精品课程建设有很大启示。精品课程建设的总原则是:早规划、日积月累;不是为评精品而做,而是为学生能力培养努力,精品课程就水到渠成。我认为这是一个指导性的原则。首先长期的工作积累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基础,不是为评精品而临时抱佛脚,平时要注意材料的日积月累:形成完整的课程内容体系和实践体系、建设或使用优秀的教材、建设丰富的教学资源、使教学方式多样化,逐步取得教学成果和展示学生效果;同时建设精品课程的目的不是为评精品,而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学习,从培养学生的能力出发,为培养学生能力而努力。除此之外,建设精品课程需要有一支爱岗敬业的教学团队,需要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材料总结突出重点,人有我优,人无我有。总之,要建设成为一个精品课程就需要我们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要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寻找适合本学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课程教学建设方面更应该有自己的特色,形成本学校特有的教学理念,与广大同仁及学生分享。

2、“大学计算机基础”的教学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已是各高校计算机入门课程,是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基础和重点,但仍面临着许多问题:内容多、比较杂、更新快、学时紧;学生程度不一,教与学效果不理想等等。通过此次培训,我发现我们的课程在许多方面与同济大学的课程设置是一致的,如:开设的基础课程“2”均是“大学计算机基础”及“VB或C”、周课时的安排均为2(理论)+1(实践)、教学内容的安排原则均是以实践教学为主线来安排教学内容的顺序等等,当然还有更多的需要我们学习的地方,如在夯实基础之上开设选修“X”课程(“数据库技术及应用”等面向应用的课程)、在正常的周课时之外还安排有课外上机实践的1课时等。除此之外,对我感触比较深的还有以下几点:

(1)教学方法

我教学部在最近几年一直进行着教学改革:其中在教学方法上,从最初采用的“问题驱动”到后来使用的“案例教学法”直至今日采用的“项目教学法”,我们一直在寻找适合的教学方法。通过培训,我看到了同济大学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手段,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数据库、网络、多媒体等章节的内容采用案例驱动,明确学习目的;每次实验后上课前,采用问题驱动,倡导自主探索;Office软件等章节的内容采用任务驱动,提高实践应用能力。由此给我的启示是,要分析不同的教学内容,以及不同专业的学生特点,采用适合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2)教学管理

在培训中,我们学习到了同济大学对学生的管理方法:上机固定机位,保证出勤率、随时检查实验效果;实验课随时递交实验作业,减少复制现象、提高实验效率;课堂随机做小练习,点名作用和掌握教学情况;机房随机、定期检查实践情况。这样的管理,使我看到教师的责任以及学生的努力,我们学习与借鉴这样的管理,也将会保证我校在大班教学的情况下保证了课堂、上机出勤率和作业递交率,并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3)考核方式

我教学部对考核方式一直也进行着改革:采用的是过程考核+期末笔试考核+期末上机考核,但各部分的分值一直发生着变化。通过培训,我们学习到了同济大学的考核宗旨,加大平时考核力度,每次实验作业网上递交;课堂、机房随机检查。为防止到期末考试积重难返,而增加期中测试。最终的期末考核实现无纸化考试,杜绝了作弊。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对学生的优秀的创新作品进行网上公布,并加分。采用如此的面向过程的考核,能够全面、科学评判学生综合能力;使得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打的扎实,及格率和优秀率大幅提高;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

通过此次培训,我的受益不止以上几点,还有很多。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很好地实践两位教授教给我们的好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思路,以及新的教学理念,从而逐步完善我的教学;同时要与各位同事齐心协力,共同将我教学部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建设成为优秀的精品课程。

布克阅读范文:

尹树玲

运城学院公共计算机教学部201*年3月28日

参考:

文学: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大学计算机基础》精品课程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大学计算机基础》精品课程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大学计算机基础》精品课程总结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692754.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