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工作总结
关于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工作总结
一、扎实开展课堂教学研究,努力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新课程的实施主要体现在课堂上,教师先进的教育理念需要通过课堂实践才能真正落实于教学行为,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更需要在课堂实践中反复磨练,才能见效。因此,学校一切教学工作的落脚点应该是围绕教师的课堂教学。我们围绕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重点是抓好“三类课”研究:
一是常规达标课:要求全体教师人人参与,全程落实,上学期组织所有教师开展达标课听、评活动,要求人人过常规达标课。通过互听互评,各教师收获比较大,90%达常规达标课。依据新课程标准要做到:教师讲课不得超过20分钟,学生活动不得少于20分钟;教学任务当堂完成,不压堂、不拖堂;教学过程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理念,并付诸于教学实践;教师能通过师生、生生互动促进相互间的交往和感情交流。
二是教改研讨课:本学期在上好达标课的基础上,45岁以下的教师全员参与(其余教师鼓励参加,即学校的优质课),组织骨干力量开展教改研讨活动。依据新课程标准要做到:教师课堂上活动时间与学生活动时间为“15+25”;课堂教学中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标理念,学法指导突出,教学手段运用适宜;教师有针对性地体现课题,围绕课题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教学效果好,当堂内容堂堂清、消化、不留死角,课堂作业设计能体现教材编写意图,学生训练扎实;教后进行评课、反思,撰写教学后记。三是示范观摩课:在本学期后半段举行。在课堂教学中,要采取典型引路,充分利用学校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进行示范、引领,相关学科教师全员观摩、学习,参与人数不少于三分之一(即获学校优质课教师)。依据新课程标准要做到:教师教学有特色,教学设计科学,学生学习积极性高;课堂上有创新,体现新思想、新理念,学生独立活动不少于30分钟;活动中提供一篇有思考的教学论文,并结合教学实际作一次教学讲座;教学效果明显,学生学得轻松。二、抓好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就是为了充分发挥集体智慧,促进以老带新,以新促老,集思广益,博采众长,真正实现脑资源共享,使全体教师切实能从整体上了解教材,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立足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以年级学科备课组为单位进行,在充分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前提下,集体商讨教学方法,共同研究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同时兼顾学生的基础和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其基本程序是:个人粗备集体备课个人完善教后反思。组内每位教师在每次活动前熟悉当次备课活动的教材,并在主备教师说课后,各抒已见,充分讨论,统一认识,实行教学上的“四统一”。集体备课时,除主备教师作主题发言外,其他教师也要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教学设想并阐述理论依据,经过“争鸣”,形成比较一致的意见和实施教案。课后记录好教学反思,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改进。
初步成效:
一、教师的新课程教育观念得到了改进和提高。课堂教学从过去的只注重课本知识的传授,转向注重学生的学习情感、学习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课堂教学要由过去只关注结果,忽视过程,转向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后续学习的铺垫。教学要求由过去过多强调共性,转向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个性化发展。课堂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场所,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沟通和交往的过程。把课堂真正还给了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在课堂上只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
二、教师们初步掌握了新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和策略。
课堂上,绝大多数教师都能明显的体现新课堂的特征。教师们在设计教案时,都能注重以下几点:
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围绕“问题的产生和解决”展开教学,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感悟、建构,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适时进行知识的拓展,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要,促使学生个性化发展。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交往,提高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各种教学资源和信息技术,完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鼓励为主,将评价渗入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初步建立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多元评价途径和方法。
我们对新课改下教师、学生的评价途径和方法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对学生的评价,既有横向评价,又有着眼于学生发展的纵向评价;评价的内容既看学习的内容,又看学习的态度、学习的方法、学习的效果;结合本学期大力强调的“减负”,我们对学生的评价采用等级加评语,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做全面的评价。同时教师们都能把对学生的评价渗入到课堂教学之中,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教师及时地给予鼓励。课堂上,不仅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还组织学生开展相互间的评价。
扩展阅读:关于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工作总结[1]
关于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工作总结
一、扎实开展课堂教学研究,努力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新课程的实施主要体现在课堂上,教师先进的教育理念需要通过课堂实践才能真正落实于教学行为,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更需要在课堂实践中反复磨练,才能见效。因此,学校一切教学工作的落脚点应该是围绕教师的课堂教学。我们围绕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重点是抓好“三类课”研究:
一是常规达标课:要求全体教师人人参与,全程落实,上学期组织所有教师开展达标课听、评活动,要求人人过常规达标课。通过互听互评,各教师收获比较大,90%达常规达标课。依据新课程标准要做到:教师讲课不得超过20分钟,学生活动不得少于20分钟;教学任务当堂完成,不压堂、不拖堂;教学过程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理念,并付诸于教学实践;教师能通过师生、生生互动促进相互间的交往和感情交流。
二是教改研讨课:本学期在上好达标课的基础上,45岁以下的教师全员参与(其余教师鼓励参加,即学校的优质课),组织骨干力量开展教改研讨活动。依据新课程标准要做到:教师课堂上活动时间与学生活动时间为“15+25”;课堂教学中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标理念,学法指导突出,教学手段运用适宜;教师有针对性地体现课题,围绕课题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教学效果好,当堂内容堂堂清、消化、不留死角,课堂作业设计能体现教材编写意图,学生训练扎实;教后进行评课、反思,撰写教学后记。三是示范观摩课:在本学期后半段举行。在课堂教学中,要采取典型引路,充分利用学校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进行示范、引领,相关学科教师全员观摩、学习,参与人数不少于三分之一(即获学校优质课教师)。依据新课程标准要做到:教师教学有特色,教学设计科学,学生学习积极性高;课堂上有创新,体现新思想、新理念,学生独立活动不少于30分钟;活动中提供一篇有思考的教学论文,并结合教学实际作一次教学讲座;教学效果明显,学生学得轻松。二、抓好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就是为了充分发挥集体智慧,促进以老带新,以新促老,集思广益,博采众长,真正实现脑资源共享,使全体教师切实能从整体上了解教材,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立足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以年级学科备课组为单位进行,在充分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前提下,集体商讨教学方法,共同研究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同时兼顾学生的基础和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其基本程序是:个人粗备集体备课个人完善教后反思。组内每位教师在每次活动前熟悉当次备课活动的教材,并在主备教师说课后,各抒已见,充分讨论,统一认识,实行教学上的“四统一”。集体备课时,除主备教师作主题发言外,其他教师也要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教学设想并阐述理论依据,经过“争鸣”,形成比较一致的意见和实施教案。课后记录好教学反思,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改进。
初步成效:
一、教师的新课程教育观念得到了改进和提高。课堂教学从过去的只注重课本知识的传授,转向注重学生的学习情感、学习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课堂教学要由过去只关注结果,忽视过程,转向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后续学习的铺垫。教学要求由过去过多强调共性,转向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个性化发展。课堂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场所,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沟通和交往的过程。把课堂真正还给了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在课堂上只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
二、教师们初步掌握了新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和策略。
课堂上,绝大多数教师都能明显的体现新课堂的特征。教师们在设计教案时,都能注重以下几点:
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围绕“问题的产生和解决”展开教学,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感悟、建构,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适时进行知识的拓展,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要,促使学生个性化发展。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交往,提高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各种教学资源和信息技术,完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鼓励为主,将评价渗入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初步建立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多元评价途径和方法。
我们对新课改下教师、学生的评价途径和方法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对学生的评价,既有横向评价,又有着眼于学生发展的纵向评价;评价的内容既看学习的内容,又看学习的态度、学习的方法、学习的效果;结合本学期大力强调的“减负”,我们对学生的评价采用等级加评语,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做全面的评价。同时教师们都能把对学生的评价渗入到课堂教学之中,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教师及时地给予鼓励。课堂上,不仅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还组织学生开展相互间的评价。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关于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工作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关于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工作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关于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工作总结》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693556.html
- 上一篇:小学舞蹈二课堂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