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关于石油钻机装备认识的实习报告

时间:2019-05-29 11:35:50 网站:公文素材库

关于石油钻机装备认识的实习报告

关于石油钻机装备认识的实习报告

一、实习的目的

1了解油气采收工程和储运过程;

2重点了解,了解常规陆地钻井、海洋钻机设备的整体结构、组成、结构、工作原理、加工工艺和流程,与维修相关的知识点以及钻机新技术的发展和运用,为将来工作奠定基础;

3通过参加现场实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关心集体、遵守纪律、吃苦耐劳的素质以及艰苦奋斗的作风,增强学生实习的自觉性、自主性以及责任感和事业心。二、油气采收与储运

深井泵采油分为有杆泵采油与无杆泵采油。凡是通过抽油杆来传递动力的采油方法称为有杆采油;反之称为无杆泵采油。

游梁式抽油机的工作原理:电动机(或其它动力机)通过传动皮带将高速旋转运动传递给减速箱的输入轴,经减速后由四连杆机构将旋转运动变为游梁的上下往复摆动,经游梁前端圆弧状的驴头,通过抽油杆带动深井泵柱塞作上下往复直线运动,将井内液体抽吸到地面。

驴头为圆弧形,并以支座的支点为圆心,作圆弧运动,保证光杆始终与驴头相切。驴头将游梁前端往复圆弧运动,变为抽油杆垂直往复运动。驴头目的即对中井口。移动曲柄上的孔眼可实现冲程的调节。更换皮带轮的大小可以冲数的调节。

抽油泵工作过程,上冲程:游动阀关(柱塞上的阀);活塞上提,地面排油;同时,固定阀开(泵筒上的阀),底层原油进入泵筒。下冲程:游动阀开;固定阀关,泵筒向柱塞上方排油。悬点载荷:抽油杆悬挂在驴头处的载荷。上下冲程悬点载荷不同。

当抽油机没有平衡装置时,由于上下冲程悬点载荷不均衡,满足上冲程负载要求的电动机在下冲程中将做负功,从而造成抽油机不平衡现象。不平衡将造成电动机功率的浪费、降低电动机的效率、缩短电动机及抽油装置的寿命,破坏曲柄轴旋转速度的均匀性。平衡方法:使电动机上下行程都做正功。需要加配重,使的配重在下冲程中把抽油杆自重做的功和电动机输出的功储存起来,在上行程时在释放出来。

游梁平衡:优点:节约配重金属;平衡效果好;缺点:不便于调节,游梁惯性大。适合于小型抽油机。曲柄平衡:优点:便于调节。缺点:配重大,减速器轴、轴承曲柄受力大。适合于大型抽油机。

油气储运是指油气的储存和运输,其主要任务是采用先进的工艺措施,将油井产物收集起来,经初加工处理,生产出尽可能多的合格原油和天然气,按要求安全、经济的输送到指定地点进行储存或应用,如图1。油气储运主要包括矿场油气集输及处理、油气长距离管道输送、各转运环节的储存和装卸、终端储存和销售、炼油厂和石化厂的储运等环节。

炼油厂首站(油库)铁路外运油库油港码头末站(油库)中间站原油计量净化稳定矿场原油库或首站外输液体多相流动油井产物气液分离污水污水处理站泥沙气体计量净化轻烃回收外输输气首站外输图1油气储运工程示意图

油田集油系统大部分是由各种罐和处理容器组成的。但如果铺有输油管线,就可直接将原油输走。只需用流量表记下输走的油量,而不用罐或其他地面设备。石油经矿场聚集、处理、计量及测试后,就汇入干线输送网中。

采油井场是油田开采原油的基础工程,由井口装置和地面工艺设施组成。它的功能为:1.控制和调节从油层采出的油(液)、气数量,满足油田开发的需要;2.提供完成油井井下作业的条件;3.保证将油井采出的油(液)和气收集起来。

采油井场的主要流程和工艺设施的设置要根据不同的采油方式和油井产出物物性做出选择,但总的要求是:1.油井产出物正常集输;2.井口清蜡、洗井、加药防蜡、加热保温等;3.井口取样、测试、井下作业、关井、更换油嘴、测温、测压等;4.投产试运:油井建成后首先要进行投产试运,在投产试运满足要求后正式投入使用,应保证在不同环境能完成试运等要求;5.停产、事故处理:在突发事故或停电造成油井停产的状态下,能保证油井集油管线进行吹扫进行热水循环,确保集油管线不冻结。三、钻井设备

钻机是钻井地面设备的总称。目前常用的钻井方法是旋转钻井。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钻头旋转破碎岩石,形成井身;利用钻柱将钻头送到井底;利用起升设备起下钻柱;利用转盘或井下动力钻具带动钻柱和钻头旋转;利用泥浆泵循环钻井液带出井底岩屑。

水龙头属于旋转系统,水龙头通过提环挂在大钩上,上部通过鹅颈管与很长的水龙带相连,下部接方钻杆,连接下井钻具,是钻机中非常具有专业特点的设备。

水龙头的功用:1、悬持旋转着的钻杆柱,承受大部分以至全部钻具重量;2、向转动着的钻杆柱内引输高压钻井液,是提升、旋转、循环三大工作机组相交汇的“关节”部件,在钻机组成中处于重要的地位。

水龙头的要求:1、水龙头的主轴承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寿命;2、高压钻井液密封系统(或称冲管总成)必须工作可靠、寿命长,更换快速、方便;机油密封良好,能自动补偿工作过程中密封元件的磨损;3、各承载零件,如提环、壳体、中心管等,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性。

大量钻井实践表明,水龙头的寿命和工作质量主要取决于两大因素:1、主轴承的结构类型、轴承布置方案2、钻井液密封系统的结构型式。无论是剖析现有水龙头还是创制新型水龙头,都应紧紧地把握住这两个方面。

游动系统的组成:天车、游车、钢丝绳和大钩。

天车、游动滑车用钢丝绳联系起来组成复滑轮系统。它能大大降低快绳拉力,从而大大减轻钻机绞车在起下钻、下套管、钻进、悬持钻具等钻井各作业中的负荷。

在起下钻过程中,快绳侧的滑轮转速要比死绳侧的高数倍,所以当天车、游车进行检修时,应将其滑轮及轴承相互倒换,以使轴承的使用寿命均衡。在设计轴承选型计算时,应以快绳侧的轴承工况为依据。

在快绳侧的钢绳由于弯曲次数比死绳侧多出数倍,前边的钢绳会提前疲劳断丝,所以钢绳经过一定时间后,应从死绳端储绳卷筒中放出新绳,从滚筒上截掉一段旧绳,然后重新固定缠好,即一段一段向滚筒方向补充新绳。游动系统的效率主要取决于游动系统有效绳数,绳数越多,效率越低;

天车,安装在井架顶部的定滑轮组主要由天车架、滑轮、滑轮轴、轴承、轴承座和辅助滑轮等零部件组成

游车就是在井架内部作上下往复运动的动滑轮组。通过钢丝绳与天车联系起来,下面连接大钩。天车、游车的综述:1、游动系统结构,指的是游车轮数X天车轮数(游车少于天车轮一个)。2、由于快绳侧滑轮转动速度快于死绳侧,所以各轮轴承的磨损不均匀,愈靠近快绳处滑轮轴承磨损愈厉害。3、滑轮的轮槽磨损是不可避免的。为抵抗磨损,轮槽应进行表面热处理。当轮槽磨损严重或已出现波纹状沟痕时,应更换滑轮,以延长钢丝绳使用受命。

天车、游车常见的故障:

1、轴承发热:油道堵塞、缺油,油脏,轴承内外圈松动;2、轴承杂音:轴承磨损;轴承保持架坏,轴承内有杂物;3、有金属摩擦声:滑轮卡死,钢丝绳摩擦护罩。

钻井作业对大钩的要求是:1、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工作可靠性;2、钩身能灵活转动,以便上、卸扣;3、大钩弹簧行程应足以补偿上、卸钻杆时的距离;4、主钩口和侧钩的闭锁装置应绝对可靠、闭启方便;5、大钩应有缓冲减振功能,减小拆卸立根的冲击。

大钩、游车大钩常见故障:1、大钩弹簧行程缩短或会不去:弹簧疲劳松弛,或刹车过猛造成弹簧折断;2、钩口安全装置失灵:锁销变形或安全锁体变形等;3、钩体转动不灵卡死:缺油、轴承损坏、内部有卡阻;4、大钩制动装置失灵:卡死,弹簧损坏。

钻机绞车的刹车包括主刹车和辅助刹车。主刹车是机械式的,主要采用盘刹车。钻机绞车的功用:1、下钻、下套管时,刹慢或刹住滚筒,控制下放速度,悬持钻具;2、正常钻进时,控制滚筒转动,以调节钻压,送进钻具。

使用要求:1、安全可靠,灵活省力,寿命长。2、盘式刹车的液压系统设计要保证在应急情况下安全钳回油,靠弹簧刹死,同时工作钳通压力油而刹死(双刹保险),在油泵断电(或断气)的情况下可用储能器中的油临时工作。3、对带刹车和盘式刹车的刹车块都要进行平均比压、摩擦功和发热量的检验计算。

所谓能耗制动就是将运行中的电动机,从交流电源上切除并(断动力电)立即接通直流电源(接制动电),在定子绕组接通直流电源时,直流电流会在定子内产生一个静止的直流磁场,转子因惯性在磁场内旋转(切割磁力线),并在转子导体中产生感应电势有感应电流流过。并与恒定磁场相互作用消耗电动机转子惯性能量产生制动力矩,使电动机迅速减速,最后停止转动。能耗制动是一种应用很广泛的一种电气制动方法。

顶部驱动钻机系统是最近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对与钻机系统的简化,降低了钻机使用成本,同时提高了钻机自动化操作的程度,推动了石油工业的发展。顶部驱动钻机系统的功能:旋转钻进;循环钻井液;起吊钻具;上卸钻柱。顶部驱动钻机系统的类别:全液压驱动;直流电驱动;交流电驱动。都把无极调速作为基本特征。

顶部驱动钻机系统的基本组成:

水龙头即钻机马达装置总成,包含:水龙头、电动机(或液压马达)、齿轮加速器、主轴;作用:驱动主轴正反转、向钻柱内导入钻井液。

导向滑车总成包括:导轨、导向轮。

钻杆上卸扣装置包括:吊卡、吊环、吊环连接器、吊环倾斜器、液压扭矩钳。作用:通过吊卡、吊环、起吊钻具,通过液压扭矩钳上、卸扣。

顶部驱动钻机具有多种优点,正在不断得到推广和运用。四、实习小结

在两周艰苦的实习中,经过自己的努力,达到了实习的目的,完成了实习的要求。通过实习,了解石油钻机的钻进工艺,认识了采油工艺、储运工艺。了解常规陆地钻井、海洋钻机设备的组成、结构、工作原理、加工工艺和流程,维修相关的知识点,以及顶部驱动钻机。加深了毕业设计课题的认识,为将来工作奠定基础;通过参加现场实践,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进一步培养热爱劳动、关心集体、遵守纪律、吃苦耐劳的素质以及艰苦奋斗的作风,增强实习的自觉性、自主性以及责任感和事业心。

扩展阅读:石油工业认识实习报告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认识实习报告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本科认识实习报告

石油工业认识实习报告

学生姓名:姜鑫学号:09066222

专业班级:市场营销201*级2班指导教师:王菊娥

201*年7月20日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认识实习报告

石油工业认识实习

摘要:

首先主要描述通过理论课学习到的油气生成、石油储运、石油炼制及其石油产品的加工,基于这些概念的了解,详细阐述自己感兴趣并了解到的石油生成过程,以及自身对这一知识的理解和感悟,然后针对这些理解,并结合由实际参观采访的真实所见产生的感悟,系统地表达出自己深层次的对石油行业的全新的认识。

关键词:石油生成;油气来源物质;圈闭;亲身感悟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认识实习报告

在滚滚热浪中我们终于结束了这为期近半个月的石油工业认识实习,在这次实习中收获颇多,不仅进一步深入了对石油生产加工的认识和了解,与此同时也深刻地感受到了石油这个行业的神奇和奥妙。

实习的前三天都是进行的理论学习,通过一些专家及采油加工等一线工人和师傅的认真而细致地讲解,系统地了解了石油的生产及炼制过程,其中让我感觉很有成就的是,认真地了解并掌握了石油及天然气的形成及其相关重要的概念,并开始学会把知识概念与我们的生活相结合,从而为更好地运用和掌握石油相关的概念和知识原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以下内容都是来源于理论课时听讲所做的笔记以及自己感兴趣的石油生成与储存部分的理论内容的理解。

1石油的概念及其化学和物理性质

首先,石油的概念被普遍的定义为,石油是赋存在地壳岩石空隙中天然生成的、以液态烃为主的可燃有机矿产。石油成分复杂,已鉴定出上千种有机化合物;主要为液态烃类,还含有数量不等的非烃化合物和多种微量元素。石油实际上是多种有机化合物的混合体。各地的石油成分不一,无确定的化学成分和物理常数。主要元素是碳、氢、氧、硫、氮,重量百分比分别是:碳占84-87%,氢占10-14%,氧、硫和氮共占1-4%。其中要强调的是碳和氢占绝对优势,总量达95-99%,主要以烃类形式存在,是组成石油的主体。氧、硫和氮主要以化合物形式存在;含硫、含氮、含氧的化合物大多富集于渣油或胶质、沥青质中。石油中除上述五种元素外还发现了其他微量元素,被称作是构成石油的灰分。

我们都知道,石油的物理性质取决于它的化学组成。首先,在颜色方面,石油的颜色多为无色、淡黄色、黄褐色、深褐色、黑绿色、黑色。例如在我国四川黄瓜山和华北大港油田有的井产无色石油。大庆、胜利、玉门石油均为黑色。实际上石油的颜色与其含有的胶质-沥青质含量有关,胶质-沥青质含量越高,其颜色越深。其次,石油的粘滞性主要是指石油受力发生流动时,其内部分子间有一种内摩擦力阻止分子间的相对运动。粘滞性大小用粘度(μ)来度量,粘度大小是一个很重要的物理参数,直接影响到开采原油的难易程度、原油的储存、运输以及炼制。再者,石油的溶解性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物理性质,石油在有机溶剂、水和天然气中的溶解性各有特点,可以概括总结为以下三个方面:①难溶于水,②可溶于气(烃气)③选择性溶解于有机溶剂,比如石油中的不同化合物会选择性地溶解于氯仿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认识实习报告

(CHCl3)、苯、CCl4,石油醚等有机溶剂中。再者,石油还具有荧光性、旋光性等重要的物理特性,都是作为研究开发利用石油资源的重要参考。例如,石油失去流动能力的最高温度称为凝固点。以此同时我们又知道石油凝固点的高低与石油中重质组分的含量有关,尤其与石蜡的含量有关,石蜡含量多,凝固点高;相反石油中轻质组分含量高,凝固点低。因此就可以根据石油凝固点的高低对石油石蜡等元素的含量进行预测和分析,从而为更好地进行石油的加工利用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2石油及其天然气的形成2.1油气的来源物质

石油及其天然气(以下均简称油气)起源于生物体,如浮游生物、细菌、高等植物等。现今所发现的石油主要来源于浮游生物,而煤和部分天然气主要来源于高等植物。对于油气生成的原理普遍认为是,生物体死亡在水体中沉积并保存下来,有利于生成石油的物质受化学作用和细菌分解作用,在适宜的温压等地质条件下向油气转化。

但是,对于油气的来源物质许多学派看法不一。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油气现代有机成因理论,该理论指出,油气起源于生物有机质,生物有机质先经水体分解,进入沉积物,形成沉积有机质,然后在适宜的温度和气压等地质条件下向油气转化。

其中生物有机体的基本有机组分包括脂类、蛋白质(细菌中含量最高,较有利于生油)、碳水化合物(属于糖类,他主要来源于植物,有助于生成煤)、木质素、丹宁等。然而,在生物体中并非所有的物质都可以生油,主要生油物质为动物脂肪和蛋白质。其中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的腐泥组是最主要的生油组分。

沉积有机质是生物体死亡后经过化学和细菌的分解作用随无机质一起沉积并保存下来的那部分生物有机质。据估算:每年海洋中低等浮游植物繁殖量5000亿吨,若有0.8%保存于沉积物中,即大约有40亿吨埋于沉积物中,若其中有1%转化为石油,即为4000万吨油/年。那么从三叠纪至今1.7亿年中,就可生成6800万亿吨。

2.2石油天然气生成的物理化学条件

首先,促使有机质转化为石油天然气的物理、化学以及生物化学条件主要包括:细菌、温度、催化剂和放射性。有机质随埋深加大,当温度达到一定数值时,开始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认识实习报告

大量向石油转化,这个温度称生油门限温度,也称作大量生油成熟点。在此点石油开始大量产生,其对应的深度称为生油门限深度。由于受地温梯度差异的影响,不同盆地的门限深度不一致。

其次,石油的生成还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因此,有的地区产油,有的地区富集天然气,而有的地区油气共存,这主要与其所经历的演化过程有关。此过程包括四个阶段:生物化学生气阶段、热催化生油气阶段、热裂解生凝析气阶段、深部高温生气阶段。

2.2.1生物化学生气阶段

该阶段,有机质埋深大约在0-1500米左右,温度范围在10~60℃之间,影响的主要作用以细菌的生物化学作用为主。主要产物是生物气、干酪根、少量未熟油。其中干酪根是指沉积岩中不溶于非氧化性酸、碱和非极性有机溶剂的分散有机质,是生成油气资源的重要物质之一。2.2.2热催化生油气阶段

该阶段的有机质深度在1500~4000米之间,温度范围大约在60℃~180℃之间浮动,该阶段所受到的作用因素主要是热力和催化剂的共同作用。由于受到热力和催化剂的共同作用,在热催化生油阶段有个重要突破和演化阶段,干酪根在热力和催化剂的作用下,开始生成大量的石油、原油伴生气以及残余的干酪根。即有机质开始进入生油门限,达到大量生油成熟点,生成大量石油。2.2.3热裂解生凝析气阶段

此阶段的有机质深度在4000~6000米之间,温度范围在180℃~250℃之间,其主要的作用因素有石油热裂解和热焦化。在该阶段,由于受到热裂解和热焦化的共同作用,残余干酪根和液态烃转化成凝析气和湿气以及暗褐色的干酪根残渣。2.2.4深部高温生气阶段

此阶段深度大于6000-7000米左右,温度高于250℃,主要作用因素是热变质作用,该作用的特点是强烈裂解,主要产物是甲烷、碳沥青或石墨。与此同时,湿气、凝析气和干酪根残渣在热变质和深部高温高压下生成石墨和干气。

总之,随着上覆地层的不断沉积,生物体中的有机质所经受的温度逐渐升高,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认识实习报告

在一定的温度和时间等因素作用下,生物体中的油脂不断演化成石油。

三、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

适合于油气聚集、形成油气藏的场所称为圈闭,圈闭是由储集层、盖层、遮挡物共同组成的。然而油气藏是油气在单一圈闭中的聚集,油气藏是油气在地壳中聚集的基本单位。其中圈闭成为单一圈闭的约束条件是同一要素控制、单一储层、统一压力系统、同一油水界面。

由于地质条件的多种多样,以及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油气藏的类型也不是单一的,其主要有以下几种油气藏类型。第一种,背斜油气藏,例如老君庙背斜油藏;第二种,断层油气藏,由于储集层上倾方向被断层遮挡形成断层圈闭,其中聚集了油气而形成,例如准噶尔盆地油藏;第三种,潜山油气藏,基岩突起被上覆不渗透地层所覆盖形成,因此又称古地貌油气藏,其代表是任丘油田。第四种,岩性油气藏,比如堪萨斯州滨海砂洲由透镜体油藏组成的鞋带状油气聚集带是其主要代表。第五种,生物礁油气藏,生物礁中具有良好孔隙性和渗透性的储集岩体被非渗透性岩层封盖形成的圈闭。

四、实地参观的感受

此次石油工业认识实习,最让我难忘或者说是印象深刻的是到各采油和炼油现场参观所学到的东西。以下我将根据我们参观地点的顺序依次描述我的感受。

第一站是参观地宫,坐上校车怀着无比兴奋的心情来到目的地,走进地宫看到那琳琅满目的展品,心里的敬意便油然而生。首先我们不得不叹服,在中国石油整个行业的大背景下胜利油田的前进之迅速,成就之卓越,势头之猛烈。在导游的解说下,我们开始重新审视这个我们本以为很熟悉实际上依旧还陌生的行业,石油行业的发展带来的不仅仅是一种满足我们生活物质需求的能源,更重要的是石油行业发展前进过程中形成的伟大的石油特色的精神,这种精神就如同是接力赛跑中紧握不放的接力棒,把那种“艰苦奋斗”的追求融入到一代又一代人对的石油行业的建设中。地宫里存放的不胜枚举的奖杯和证书,不仅把我们带回到那个充满荣誉与激情的时刻,更让我们切身地感受到了那种“有条件要取得成功,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取得成功”的宏伟魄力,大庆精神让我们深受鼓舞,胜利精神也令我们为之震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认识实习报告

撼。从当初的不毛之地到如今遍地的繁荣辉煌,一座座采油机伫立在这片黄河入海的肥沃土地上。奔腾的黄河水见证了这一走向成功和辉煌的过程,多少石油工人的辛苦付出和石油专家的努力耕耘,才最终铸就了胜利油田这片不甘于平凡的沃土。

第二站是石大科技的炼油厂。去参观的前一天带队老师就耳提面命地告诉我们为了安全起见,一定要穿长衣长裤。其实在理论课的学习过程中老师就已经提到过炼油厂着装的一些注意事项,一想到此,对炼油厂工人的崇敬之感就油然而生。接待我们的炼厂工作人员进行了详细的讲解,还有令我们感到无比亲切也无比敬仰的是亲眼看到了我们敬爱的山红红校长的首创专利二次提炼技术。在参观的过程中,我注意到炼厂工人们穿得衣服,都是特制的加厚的长衣长袖,还要佩戴安全帽。这样的高温天气他们还要坚守在岗位上,而且我们也都已经了解到炼油厂里还会有硫化氢等各种有毒有害气体的泄露,我不禁感叹待他们真是不容易啊,而且那个解说员告诉我们他已经在石大科技炼油厂工作了整整六个年头了。我想这种坚持是来源于对这个是有行业的热爱吧,我们胜利油田的今日辉煌也离不开这样辛勤的石油工作者的努力坚守。

第三站是集输公司,去之前就听同学在私底下议论说,我们要去看储油罐,本以为是我印象当中的那种大铁皮式的储油罐呢。当我们来到一个又高又大的建筑下,经过相关工作人员的讲解我才顿时恍然大悟,这庞然大物般的建筑才是储油罐啊。抬头放眼望去,三四层楼那么高,旁边有旋梯依附而上。我当时就眼晕了,老师说要分组爬上去参观。其实我一直都怕高,不敢爬这种旋梯,可是当着这么多同学的面我又碍于面子不想说出来,我是最后一组上去的,那个梯子的台阶跨度很大,因为很高,所以听得见风呼啸吹过的声音,更让我胆战心惊,眼睛一闭,害怕极了,幸亏有同组队员的鼓励我才慢慢地爬了上去,给我们解说的是个阿姨。在无意之中我和她聊天,她告诉我说,这个是要例行检查的,有时储油量大的时候,要无数次的核对呢。原来石油工作里没有哪一样是轻松的啊,尤其是因为石油的易燃易爆的特性,所以每个环节都要十分小心,看来严谨和负责都是对石油工人的考验啊。

第四站是钻井公司。说到这个钻井公司,我的感慨真是无以言表啊,至于其中玄妙且听我详细道来。当时,由学校五餐门口乘校车出发,走了大约半个多小时的车程,从繁华的市中心走到荒凉的郊区,感觉像是驶进了芦苇荡的深处,就在这时带队老师说下车开始参观了,一阵愕然声传来,这么个荒郊野外有什么好参观的,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认识实习报告

好多同学困惑到。不过随着前方传来的机器的轰鸣声找到目的地的时候,我们恍然大悟,原来是胜利的钻井公司。或许我们都已经习惯了在舒适的教室听课自习,已经淡忘了原来钻井是要在野外的。这里的道路都是土石路,没有繁华的可以娱乐或者消费的场所,他们要忍受风吹日晒,忍受没有亲人陪伴的寂寞孤单,日日夜夜地辛勤工作,唯一陪伴着钻井工人的只有简陋的住宿环境和机器的轰鸣声,以及无边无际的芦苇荡。然而石油工人的责任和使命注定了这一切,这次的参观让我感觉到他们的内心里是充满了无限骄傲的。尤其当我听到钻井的工人在隆隆声音中大声而热情地为我们讲解,此时此刻回想起来,讲解的具体内容倒不重要了,关键的是我能从那个讲解中清晰而深刻地感受到他内心的骄傲之情以及对这份工作的热爱。离开的时候,听到那隆隆的声音离我们越来越远,却觉得有种东西在我的心头越来越沉重,那就是责任。不管多么艰苦,只要是工作的需要,只要是国家的需要,就勇敢而坚强的驻守一方,这是咱胜利石油钻井工人教给我的最“专业”的知识。

第五站也就是最后一站我们参观的是胜利采油厂。在这里我体会深刻的是“谁说女子不如男”,在讲解员那了解到这么大的采油厂只有三十多个男士,其余的一百多人全是女士,真为我们女同胞们感到骄傲,在这么艰苦的石油行业工业中,我们女同胞也不甘示弱,为胜利油田的建设增砖添瓦。后来了解,原来胜利采油厂很多道工序和关卡已经实现机械自动化,大部分的作业都靠机械自己完成,这也是采油厂女同胞多的原因,她们大多是值班进行机器的监管和维护。不过,后来了解到,采油厂也会和集输公司那样建造一些储油罐,不过很多已经废弃不用。我想这是我们应该注意的地方,节约成本,尽管石油行业是国家垄断的高利润行业,我们也要注意节约和环保,而不是财大气粗般地认为这不算什么。尽管处理起来会遇到困难,而且耗费资金,但是我相信聪明而又智慧的石油工作者们一定能解决这些问题。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认识实习报告

参考文献

特殊说明:该论文参考文献涉及不多,主要是自己的上课笔记及实习过程中的切身感受,因此不在此罗列,请老师谅解。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关于石油钻机装备认识的实习报告》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关于石油钻机装备认识的实习报告: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关于石油钻机装备认识的实习报告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694816.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