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人际交往问题的研究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农村“留守儿童”人际交往问题的研究》
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峰山中心小学赵正丰
“留守儿童人际交往问题”课题研究的是学校教育与社会、家庭联合起来,意在通过多方面的教育资源与机构的有机整合,最终目标指向于父母双方或一方长期外出的留守农村的那些心理、生活、学习等各个方面存在不同程度差异学生的和谐心理健康发展,为这些留守儿童的进一步成长奠基。留守儿童与普通儿童一样,具有享受教育与发展的权利。学校及其工作者有责任使留守儿童享受教育权利,获得各自独有的进步与发展,使留守儿童能更好的完善人格,形成良好品质,以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
自201*年10月县教育局把《留守儿童人际交往问题》作为个人课题立项以来,课题组成员充分认识到留守儿童在学校所占比重给教育教学带来的深层次的思考,一直认为开展此项课题研究是迫在眉睫的、责无旁贷的、意义深刻的。自课题开发研究至今已近一年,现将阶段性小结如下,以便在下面的研究工作中扬长避短,不断创新,取得更大研究效果。一、认识研究“留守儿童人际交往问题”之价值取向
该怎样使“留守儿童”受到正常、健全、完善的教育,使他们和同龄人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怎样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形成合力和系统放大效应,促进“留守孩子”的健康成长呢?笔者首先认为要做好这三方面的工作:1、留守学生状况调查。2、留守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3、留守学生学习习惯存在的问题。其次是研究此课题的目的和意义:1、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不可回避的一个重大问题,本课题研究成果具有比较广阔的应用前景和良好的社会效益。2、“留守儿童人际交往问题”课题研究的是学校教育与社会、家庭联合起来,意在通过多方面的教育资源与机构的有机整合,最终目标指向于父母双方或一方长期外出的留守农村的那些心理、生活、学习等各个方面存在不同程度差异学生的和谐心理健康发展,为这些留守儿童的进一步成长奠基。最后是开展此项课题研究的策略与方法:1、研究我校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对不同年龄、不同类型、不同地域的留守儿童心理现状进行科学的测查分析,掌握基本情况,进行心理现状比较,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2、探寻在我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积累切合我校实际的、有自己特色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3、对个别有心理问题、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咨询与辅导(与家长一起),一方面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摆脱心理障碍调节自我;另一方面,积累个案为个案研究提供素材。4、通过课题研究,培养一批心理健康教育的骨干教师,搞好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广大教师的心理
健康水平,保障和推进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开展。二、细致开展“留守儿童”调查并情况分析
峰山中心小学“留守儿童人际交往问题”课题组根据201*年10月份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就读的510多名学生中,留守儿童150左右,占了总人数的30%。有的是父母全部外出打工,依靠爷爷奶奶抚养的隔代抚养留守;有的是父母全部外出,亲戚抚养留守;有的是父母全部外出,有的是父母一方在家的半留守。另还有外来民工子弟20余人。这些孩子们在学业、行为、心理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学业方面,部分学生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作业质量不高;社会实践、阅读等需要家长参与引导的作业完成很难;学习困难不能及时得到家长帮助;作业无人监管,成绩滑坡;学习自觉性低,学习习惯较差等。行为方面,课堂纪律松懈;卫生习惯较差;放学后不按时回家,在外玩耍到很晚;迷恋游戏;长时间看电视;和同学冲突,说脏话;不懂尊重他人,行为散漫等。心理方面,逆反心理较强;退缩冷漠;孤僻内向,不善于交流;脾气暴躁,冲动易怒;任性,过分淘气等。当前的现状迫使我们必须解决这一系列问题。
课题组8人依据“留守儿童人际交往问题”课题实施意见,于10月22日开展了“峰山中心小学留守学生情况调查”,今将调查情况分析如下:一、基本情况
课题组发放表格80份,现收到调查表69份,其中男生35人、女生34人,男女比例基本持平。学生来源为16年级,现居住地为峰山中心小学施教区范围内(其中非本地籍贯的有8人)
二、调查项目与内容:(1)、属何种类型留守
留守类型父亲外出打工母亲外出打工双亲外出打工留守人数25737此项比例(%)36.2310.1453.62此表中可看出:双亲外出打工的占了一半以上,属于全留守型,也就是这些学生平时的生活、学习主要是靠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过着典型的“隔代抚养”的日子,这对学生“五自”能力(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的培养是存在一定的问题的。这需要我们课题组老师的精心策划与备加关注,为这些学生的健康成长担负起我们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2)、学习习惯学习习惯留守人数此项比例(%)
优秀良好良好以下26212237.6830.4331.88此表中可看出:三种学习习惯的比例悬殊不是很大,但相对整个班级来说,良好以下的学生在留守学生中还是占多数的,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为他们平时的作业缺少监督和检查,且错误率相对较高,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又缺少些文化基础,对孩子的作业辅导存在一定困难。(3)、行为习惯
行为习惯优秀良好良好以下留守人数341520此项比例(%)49.2721.7328.98此表中可看出:平时行为习惯优秀和优秀以下的各占了一半,这与非留守学生的比例相比不是很大,是因为父母在家时,也是对自己的子女溺爱的,通常也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知道珍惜、不知道孝敬、不知道关爱,这与一定的社会背景和家庭影响是有一定关系的。但平时老师的说服、教育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4)、心理方面
心理方面逆反心理较强孤僻内向脾气暴躁过分淘气其它心理留守人数91481622此项比例(%)13.0420.2811.5923.1831.88此表中可看出:前四项心理特点是因为在长期缺失亲情的情况下,留守儿童普遍存在孤僻、胆小等性格特点,容易出现偏执、冷漠、自私等不良人格特征。与正常的孩子相比,他们少了几分天真、坦城,多了几分精明与世故;少了几分乐观开朗,多了几分缄默和孤独;他们变得更敏感、更固执、更好强等等。三、对“留守儿童”的关爱是多渠道的
1、举行“留守儿童中秋联欢会”。根据课题《留守儿童人际交往问题》的研究计划安排,课题组首先安排在08年中秋来临之际,举行“留守儿童迎中秋联欢会”。我校课题组在充
分酝酿,认真组织下,在学校会议室举行“留守儿童中秋联欢会”。课题组成员按照“留守儿童”调查表名单来参加活动。活动要求每一课题组成员必须在本人研究名单中组织一个节目,参加联欢(也可合排,但几人合排就几个节目)。另参加完活动人员必须每人上报一份“留守儿童中秋联欢会”后的心理感受或体会。从他们的一份份体会与感受中,我们课题组成员与留守儿童一起分享到了快乐。
2、及时完成“留守儿童人际交往问题”个案分析。班级中的大部分留守儿童得到了老师的关爱,心理流露出的喜悦已初见端倪。此时课题组及时安排课题研究人员在学期结束前,必须完成自己研究对象的心理健康发展的案例分析,要求案例中关注本班个别或多个留守儿童的学习与生活现状,找出他(他们)的个性心理特征或学习生活习惯,有针对性进行引导,并取得阶段性成果,然后以教育故事、案例分析、经验总结等形式,上传至课题组成员的个人博客和学校建立的课题网页。
3、开展“留守儿童家庭茶话会”。春去春又来,度过了一个愉快的春节后,留守儿童的爸爸、妈妈又要各奔东西,算计着又一年的经济效益。趁大部分家长即将踏上远去的列车之前,课题组于2月17日下午1:30(学生报到当天),在学校阶梯教室开展“留守儿童家庭茶话会”。活动要求每位课题组成员和研究的留守儿童及其父母均需参加,然后每位留守儿童以“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为主题,写一份体会,每位课题组成员在其中选择一名学生上台交流;每位家长都以“留守的孩子,我想对你说”为主题,写一份体会,并以年级为单位,选一名家长交流。
4、开展“我给留守儿童家长发条短信”。新学期伊始,我校课题组组织了70多名留守儿童及其家长,召开了新春茶话会,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为使“关爱留守儿童”活动的延续性,经“留守儿童人际交往问题”课题组研究决定:我们又在3月开展了“我给留守儿童家长发条短信”活动。活动要求:(1)、以短信的形式向留守学生家长汇报开学近一个月来的学习与生活情况。(2)、短信内容须署名自己的身份,语句表达要委婉,在发给家长的言语中要体现人文化。(3)、留守学生家长发回的短信最好保留几天,并尽可能把所发短信呈现给留守学生,体现父母的牵挂与关爱。(4)、所发短信要精心组织,并以文字形式摘录下来。课题组将根据摘录内容评出一、二、三等奖若干名,并颁发证书。(5)、可以使用“校校通”。4月前将短信内容交课题组后在学校教研网中的本课题中上传。
在课题组老师收到的一份份短信中,我们收到的是家长的一份份艰辛与困苦;纯朴与信任;真诚与感动。此项活动目前还在不断延续着
扩展阅读:教研课题《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养成》阶段性研究总结
课题《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养成与实践的研究》
阶段性研究总结
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的养成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据了解,目前我国进城的农民工1.5亿人,全国农村“留守儿童”规模已达2290万人,而且这个数字还将在未来几年继续呈较大规模的上升趋势。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我们学校目前留守儿童占了总人数的30%。有的是父母全部外出打工,依靠爷爷奶奶抚养的隔代抚养留守;有的是父母全部外出,亲戚抚养留守;有的是父母一方在家的半留守。父母都外出了,这个规模庞大的留守儿童群体的学习生活很难得到有效的照顾,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校教育带来了极大的影响,这些留守学生远离父母,他们的监护权谁来行使、受教育权如何保障、采取怎样有效的教育策略?
我校根据这一实际情况,多次召开德育工作会、班主任工作会专题研究“留守儿童教育管理”问题,同时在教育局、研训中心、中心学校的高度重视下,上学期终于成功地把《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养成与实践的研究》申报和立项为区级课题,把“留守儿童”教育监管策略探究,作为我校德育研究课题。
在课题申报和立项工作中,学校领导和广大教师都做出了很多的工作,特别是实验教师,立足以本职,能够按课题要求,认真研究,探索新方法。严格按计划和日程安排,扎实开展活动,得到了领导的好评和社会的认可。现将一年来我校在课题研究方面所做的一些探索,做如下总结:
一、课题组所开展的主要工作。
学校课题组规定从201*年11月起到201*年10月,为课题研究实施第一阶段。按照课题方案课题组已经做了以下工作:
(一)精心安排和组织、严格按照课题方案实施课题
我校组织实施的此项课题是我校继201*年12月圆满完成的区级课题《农村小学科学学科学生学习评价的研究》之后重新申报的新一轮课题研究。课题研究模式由重点监管向常态研究转移,这种模式是否成功,是检验我们学校教育科研水平的关键。因此,课题组是怀着高度使命感和责任感来参与这一课题的。从201*年10月开始,到201*年10月,在课题的内部运作模式上,并完成了以下任务:1、成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专家组和研究组。本课题组,有区教科室专家作理论导航(聘请区教科室主任姜斌同志、教科员梁戎生同志作为课题组顾问),有已经完成进行了上次课题研究的胡勇同志、学校教科室主任尚旭玉同志作专题研究引领,十分利于课题的深入开展。有校长作课题研究排头兵(课题负责人,课题组组长),有一支中层领导参与研究的优良骨干队伍互助,有全体班主任教师作助跑器,使我校课题具有前瞻性、权威性、专业性、可推广性等特点。
2、明确分工,加强管理。
学校领导、学校教科室、总课题组都十分重视加强对本课题的管理。成立了课题研究领导小组、专家组和研究组,对课题组成员进行了具体分工。
为了体现课题组成员“人人均参与,个个有提高”的原则,建立健全了学习、研讨、交流制度。特制定了“四定”“四保证”原则:即每次研讨活动都要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保证人人参加、保证提供发言稿或专题学习的资料、保证有专人记录、保证每次资料要存档。为了保证课题研究有一定的成效,制定了《课题考勤记分制度》和《课题量化管理计分制度》,并组织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明确研究目标与思路和各自职责。
为了使科研工作有序、务实、深入地开展,课题组副组长胡勇同志除了精心撰写开题报告和制定课题研究总方案以外,还先后设计了各种计划与表格:“课题研究与实施进度总体规划汇报表”、“课题研究与实施进度总体规划执行表”、“课题预期成果和完成时间的总体安排表”、“课题实施计划表”、“课题预期成果计划表”等,对总课题组成员进行了一系列的计划安排和科研任务分工。
3、学校校长担纲,积极参与开题报告和课题研究方案撰写工作。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锁定研究方向,根据本校实情确定课题研究方向。经过反复研究确定课题的研究目标是:
①、了解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基本状况(包括生存、学习、作业等方面),揭示生长在农村的“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留守儿童的现有状况,有针对性地实施研究计划,逐步改善“留守儿童”的学习环境。
②、构建比较完善的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学习支持系统、家庭支持系统,让学校、家庭和社区共同关注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与指导。
③、建立比较完善的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管理与评价体系。促进留守儿童改变不良行为习惯,使他们健康快乐成长。
④、优化留守儿童学习成长环境,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留守儿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农村“留守儿童”人际交往问题的研究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农村“留守儿童”人际交往问题的研究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农村“留守儿童”人际交往问题的研究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696978.html
- 上一篇:愉快教学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