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心理学选择题和填空题总结
心理学
第一章
选择题
1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诞生于20世纪初(1903年)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学与教以及二者相互作用的心理3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心理学家桑代克4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研究,旨在创造性地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方法是行动研究法5在研究实验过程中应该对被试产生积极性的影响,要避免对被试的身心发展产生伤害指的是教育性研究原则填空题
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与教的心理现象及其心理规律的科学。2学习与教学过程主要包括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与反思等3种活动过程。3学习与教学的相互作用过程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等5个因素
第二章
选择题
1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论是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
2皮亚杰认为,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了抽象概念,能狗进行逻辑推理的儿童的认知发展处在具体运算阶段。
3在埃里克森色人格发展阶段论中,他认为学龄期的发展任务是培养勤奋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
4皮亚杰认为,当儿童已经掌握了口头语言,从具体动作中摆脱出来凭借象征在头脑中进行表象性思维时,儿童的认识发展则处在前运算。5埃里克森认为人格发展的青年期正处于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时期6个体倾向于利用自己身体或内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依据的认知风格(场独立性)7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现有发展水平与可能的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填空题
1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忙的整个生命进程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它具有4个基本特征:连续性、阶段性;定向性、顺序性;不平衡性和差异性2影响学习准备的两个主要因素有成熟和学习3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过程4弗洛伊德将人格发展分为口腔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和生殖期5个阶段。5席尔瓦和汉森认为存在4种基本的学习风格,分别是感官思考型、感官感受型、直觉思考型和直觉感受型。第三章
选择题
1不属于心理学中学习的定义是手碰到火后马上缩回属于心理学中学习的定义是学解算术题、学习游泳、小孩害怕打针
2学习不是建立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是在头脑内部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属于认知学习理论的观点。
3在托尔曼的迷宫实验中,白鼠在没有获得强化前,学习已经存在,只不过未表现出来。也就是在未受奖励的学习期间,认知结构已经发生了变化,这种现象被托尔曼称为潜伏学习。
4如果个体在作出某种反应后,消除某种厌恶的刺激或不愉快的情境,从而使同类以后在
心理学
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增加,称之为负强化。
5经典条件作用理论认为,在条件反应建立初期,与条件刺激相似的其他刺激也能够诱发条件反应,这一现象称之为泛化填空题
1联结派学习理论认为,一切学习都是通过条件作用的过程。2桑代克尝试错误说的基本规律分别为效果律练习律准备率3苛勒指出,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实现的。
4布鲁纳认为,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
第四章选择题
1成败归因理论的提出者是韦纳2在归因理论中,属于内部的不稳定性因素是努力(可控)3动机水平中,最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的理论是耶克斯多德森定律4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中的最高层次是自我实现5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学习效率和动机水平之间存在到U形关系填空题
1班杜拉把强化分为直接强化、代替性强化和自我强化2马斯洛将人的要划分为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5个层次。其中前4个层次统称为缺失需要,第5个层次可以称为生长需要。3动机的功能包括激活功能、指向功能和强化功能。4成败归因理论中,归因的3个维度有内外性归因、稳定性归因与可控性归因。5强化理论是行为主义心理学派所倡导的。6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7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学习动机可以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8学习动机的基本成分有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9班杜拉认为,人的行为受行为的结果因素与先行因素的影响。第五章选择题
1奥苏泊尔接受了布鲁纳有关迁移的思想提出了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2根据个体能将所学的经验迁移到与原来学习情境是否相似的情境中时产生的迁移主要是远迁移与近迁移3处于概括水平同等层次的两种学习之间的影响属于水平迁移4心理定势对解决问题具有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5学过高等数学后有利于初等数学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这属于顺向正迁移填空题
1贾德的经验类化理论强调概括化的经验或原理在迁移中的作用2迁移的关系转换理论强调对情境关系的理解3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有相似性、原有的认知结构和学习的心向与定式。
第六章选择题
1程序性知识的基本单位是产生式2学生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等概念之后,在学习四边形的概念,这种学习是上位学习3知识遗忘的发展进程是先快后慢4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为7+-2个组块
心理学
填空题
1按照信息加工理论观点,知识可以划分为陈述性和程序性知识。2陈述性知识的组块类型有时间、序列好人表象3种类型。3感觉登记的认知过程主要涉及注意和知觉4奥苏泊尔根据新知识内容与学习者已有知识之间的关系,将学习划分为上位、下位和并列结合学习。第七章
选择题
1技能的活动方式是合乎法则的2以肌肉骨骼的运动实现的合乎法则的程序化、自动化和完善化的外显动作方式是操作技能。3动作缓慢灵活性较差,动作之间不协调,不善于把分解动作连成整体,在动作控制方面,表现为视觉控制占绝对优势,动觉控制作用微弱。这是操作技能学习的操作模仿阶段4借助内部语言在头脑中完成的智力活动方式是心智技能5依据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把主体在头脑中应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上位操作方式付诸执行属于心智技能的原型操作阶段。填空题
1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向头脑内部转化,由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形式变成观念的、内隐的、简缩的形式的过程属于原型内化阶段。2操作技能学习过程的第一阶段是操作定向。3操作技能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动作对象具有物质性;动作进行具有外显性;动作结构具有展开性。
4在复杂技能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练习成绩暂时停顿的现象叫高原现象。5心智技能就其对象、方式和结构而言,具有观念性、内潜性、简缩性第八章选择题
1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
2在小学识字教学中,有人按字音归类识字,有人按偏旁结构归类识字,这属于精加工策略3反思评价属于学习策略中的元认知策略4属于组织策略的是举例5组织策略和精加工策略一样,都强调知识的内在联系,但组织策略重在新知识与新知识之间的联系填空题
1所谓元认知是对自身认知的认知。元认知之所以在学习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除了它的意识性功能外,还在于它的调控功能。2一般来说,学习策略可以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三大类3资源管理策略除了学习工具和人力资源的利用,还有学习时间管理、学习环境设置、努力资源的管理。4从元认知的构成成分来看,它包括元认知认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监控三种成分5元认知策略包括计划策略、监视和调节。第九章
选择题
心理学
1沿不同方向去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是求异思维2知人所不知,见人所不见,是创造性的哪种特性?独创性3抓住问题关键,找出主要矛盾的过程是理解问题4头脑风暴训练的提出者是奥斯本5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是问题/认知操作填空题
1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识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的状态的过程。2问题分为有结构的问题和结构不良的问题3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发散性思维4创造性的基本特征包括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5问题解决的过程有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6问题解决分为常规性和创造性的问题解决。第十章
选择题
1由某种直接的情境引起的道德情感体验,从道德情感的表现形式划分,是一种(直觉性道德情感体验)2把儿童的道德发展分为他律与自律两大阶段的心理学家是皮亚杰3通过观察别人受强化,在观察者身上间接引起的强化作用,这种强化属于替代强化4个体超越对社会秩序和权威的服从,开始在人类的正义、公正、个人的尊严灯层面反思这些规则的合理性,建立一个超越个人或集团利益的普遍原则,说明道德发展水平达到了后习俗道德水平填空题
1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2根据科尔伯格对儿童道德判断的研究,儿童的道德发展大致分为三个水平:前习俗道德水平、后习俗道德水平和习俗道德水平3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观察学习的过程可以分为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和动机过程第十一章
选择题
1群体规范通过从众使学生保持认知、情感和行为上的一致,并为学生的行为划定了方向和范围2吸引与排斥,合作与竞争是学校里主要的人际关系3人的年龄也会造成沟通障碍,所谓“代沟”是指地位障碍4“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是人际吸引中的相似吸引填空题
1人际沟通是指人们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也就是人们在共同活动中彼此交流各种观念、思想和情感的过程。
2人际关系是人们在一定的群体背景中,在活动和交往过程中结成的心理关系,即心理距离。
3群体凝聚力指群体对每一个成员的吸引力4信息沟通过程的基本要素有信息源、信息、信息通道和信息接受者。
十二章
选择题1智力超常不是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学
2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这种行为改变方法是行为塑造发3以持久性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是抑郁症4艾里斯的ABC理论中“B”指的是个体对A的信念、观点5一个学生曾因车祸对汽车产生了恐惧心理,不敢坐汽车。我们可以一次次地让他看有关汽车的图片;与他谈论汽车;让他远远地看马路上的汽车;让他摸汽车;最后让他作汽车等,逐步消除他对汽车的惧怕反应。这样一种行为改变的方法,属于系统脱敏法。
填空题
1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应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2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有两方面,一是学会调适,二是寻求发展。3认为人的情绪是由他的思想决定的,这种心理辅导方法是艾里斯(ABCDE)4团体辅导的基本技术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团体领导技巧,二是团体互动十三章
选择题
1一名学生在某次测验后发现自己成绩优异,从而觉得自己这个学科一定能够学得很好,这表现了测验的激励作用2要了解学生对某个学科的学习态度,最好使用观察法3教师采用谈话、观察等方式收集资料,针对个别对学生进行评价的做法属于非正式评价4某教师在一个学期教学之后,仅仅出一个作文题测验学生的语文成绩。从有效测验的条件来看,这种做法难以保证测验的是效度填空题
1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有系统的收集、综合和解释并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
2测验的效度是指测量的正确性,即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其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3教师自编测验有两种类型,即客观题和主观题4选择题由题干和选项两部分组成。
5一个有效的自编测验应该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果,并且要具有一定的区分度。
扩展阅读:201*年天津市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考试填空题真题汇总(吐血推荐)
教育资格证教育心理学填空题汇总
1,教育心理学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1.1)2,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3,所谓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体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2.1)
4,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是: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与差异性.5,学生性格差异主要是指性格的特征差异和性格的类型差异.6,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三种主要成份.
7,自我认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心理特点,人格特征,能力及自身社会价值的自我了解与自我评价.
8,自我体验是指个体对自己的情感体验,如自尊自爱,自豪,自卑及自暴自弃等.9,自我监控属于意志控制,如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调节,自我追求等.10,学生的认知差异主要包括认知方式差异和认知能力差异.
11,我国心理学家一般把学习分为知识学习,技能学习和行为规范学习三类.(3.1)12,强化也是一种操作,它的呈现或撤除能够增加反应发生的概率.13,强化有正强化(实施奖励)与负强化(撤消惩罚)之分.14,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15,意义学习的主观条件是学习者知识结构中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原有知识.
16,教学不是知识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
17,所谓学习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4.1)18,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认知的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的内驱力.
19,班杜拉研究指出,影响自我效能感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20,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个体难以清楚陈述,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6.1).
21,如果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知识的学习可以分为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
22,关于遗忘产生原因的解释有许多学说,比如痕迹衰退说,干扰说,同化说和动机说等.23,所谓变式就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
24,短时记忆一般包括两个成分,一是直接记忆,即输入的信息没有经过进一步加工;另一个成分是工作记
忆,指从长时记忆贮存中提取的正在使用的知识信息.
25,遗忘曲线研究表明,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呈现先快后慢的负加速趋势.26,所谓技能,一般认为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7.1)
27,前苏联心理学家加里培林于(1959)年系统提出了心智动作(按阶段)形成的理论.28,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8.1)
29,指导教学模式与传统的讲授法十分类似,由激发,讲演,练习,反馈和迁移等环节构成.
30,交互式教学模式主要是用来帮助学习成绩差生阅读领会.31,交互式教学旨在教会学生四种策略:总结,提问,析疑和预测.
32,任何问题都含有三个基本的成分:一是给定的条件;二是要达到的目标;三是存在的限制或障碍.(9.1)
33,人们一般倾向于根据问题是否界定清晰而分为两类,即有结构问题与无结构问题.34,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35,创造有真正的创造和类似的创造之分,前者是一种产生了具有人类历史首创性成品的活动.
36,问题解决的过程包括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和验证假设.
37,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倾向性.(10.1)
38,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无论是对人还是对事,各种态度都是通过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或改变的.
39,品德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40,从众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
41,服从是指在权威的命令,社会舆论或群体气氛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
42,认同实质上就是对榜样的模仿,其出发点就是试图与榜样一致.43,所谓心理健康,就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11.1)
44,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心理评估,指依据用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
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的过程.
45,习惯上,人们用心理困扰,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分别指称严重程度由低到高的几类心理健康问题.46,焦虑症是一种与客观威胁不相适合的焦虑反应为特征的神经症.47,抑郁症是以持久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
48,人格障碍是长期固定的适应不良的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由一些不成熟的不适当的压力应对或问题解决方式所构成
49,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习结果.(12.1)
50,教学目标是评价教学结果的最客观和可靠的标准,教学结果的测量必须针对教学目标.
51,如果教学目标侧重知识或结果,则宜于选择接受学习),与之相应的教学策略是讲授教学.
52,上课开始时,教师明确告诉学生学习目标,将有助于引导学生的集中注意课中的重要信息,对所教内容产生预期.
53,对所学知识材料的记忆,包括具体事实,方法,过程,概念和原理的回忆.
54,知识领会过程中的转换,即指用自己的话或用不同于原先表达方式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思想.
55,教师的教学策略包括教学事项的顺序安排,教学方法的选用,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学环境的设置以及师生相互作用的设计等.
56,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解法,演示法,课堂问答,练习,指导法,讨论法,实验法,参观法,实习作业等.
57,教师的教学策略可以分为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和个别化教学等.
58,布卢姆等人在其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中,将教学目标分为三大领域,即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
59,行为目标的陈述必须具备三个要素:具体目标,产生条件和行为标准.60,行为目标是指用可观察和可测量的行为陈述的教学目标.61,在进行任务分析时,教师要从最终目标出发,一级子目标一级子目标地揭示其先决条件.
62,任务分析必须将教学目标逐级细分成彼此相联的各种子目标的过程.
63,在进行任务分析时,教师要反复提出这样的问题:“学生要完成这一目,预先必须具备哪些能力)?”一直追问到学生的起始状态为止.
64,教学方法指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
65,课堂教学环境包括两个方面:即课堂物理环境和课堂社会环境.66,教学策略指教师采取的有效达到教学目标的一切活动计划.
67,发现教学又称启发式教学,主张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学习活动而发现合作学习概念或原理.
68,课堂管理就是指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_人际关系_,而有效地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的过程.(13,1)
69,制约课堂教学效率高低的三大要素是教师,学生和_课堂情境_.
70,课堂管理_始终制约_着教学和评价的有效进行,具有促进和维持功能.71,课堂管理的维持功能是指在课堂教学中_持久地_维持良好的内部环境.
72,课堂管理的促进功能,是指教师在课堂创设对教学有促进作用的组织良好的_学习环境_,激励学生潜能的释放以促进学生的学习.
73,不管是正式群体还是非正式群体,都有群体凝聚力,_群体规范_,群体气氛以及群体成员的人际关系.
74,班内学生对教师的课堂行为会形成_定型的期望_.他们期望教师以某种方式进行教学和课堂管理.
75,所谓群体是指人们以一定方式的_共同活动_为基础而结合起来的联合体.76,正式群体是由教育行政部门明文规定的群体,其成员有_固定的编制_,责任权利明确,组织地位确定.
77,班级,小组,少先队,团支部等都属于_正式群体_.
78,正式群体的发展经历了松散群体,_联合群体_和集体等三个阶段.
79,集体则是群体发展_的最高阶段,成员的共同活动不仅对每个成员有个人意义,而且还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80,非正式规范的形成是成员们_约定俗称_的结果,受模仿,暗示和顺从等心理因素制约.正式规范是有目的,有计划地教育的结果.
81,课堂气氛作为教学过程的_软情境_,它通常是指课堂里某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
82,课堂气氛具有独特性_,不同的课堂往往有不同的气氛.即使是同一个课堂,也会形成不同教师的气氛区.
83,一种课堂气氛形成后,往往能够维持_相当长_的一段时间,而且不同的课堂活动也会被同样的课堂气氛所笼罩.
84,由于教师在课堂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的领导方式,教师对学生的_期望_以及教师的情绪状态便成为影响课堂气氛的主要因素.
85,教师的积极情绪状态往往会_投射_到学生身上,使教师与学生的意图,观点和情感都联结起来,从而在师
生间产生共鸣性的情感反应.
86,处罚学生的消极的课堂行为,但不能采用讽刺挖苦,体罚和_剥夺学习权利_等手段.87,焦虑是教师对当前或预计到的对自尊心理有潜在威胁的任何情境所具有的一种类似于担忧的反应倾向.
88,只有当教师_焦虑适中_时,才会激起教师改变课堂现状,避免呆板或恐慌反应,从而推动教师不断努力以
谋求最佳课堂气氛的出现.
89,人们往往相信_大多数人_的意见是正确的,觉得别人提供的信息将有助于他.90,个人可能为了避免他人的_非议或排斥_,避免受孤立,因而发生从众现象.91,在通常情况下,课堂气氛可能分成积极的,_消极的_和对抗的三种类型.92,积极的课堂气氛是_恬静与活跃_,热烈而深沉,宽松与严谨的有机统一.93,消极的课堂气氛通常以紧张拘谨,_心不在焉_,反应迟钝为特征.
94,对抗的课堂气氛则是_失控的气愤_,学生过度兴奋,各行其是,随便插嘴,故意捣乱.95,人际交往是教师和学生在课堂里_传递信息_,沟通思想和交流情感的过程.96,人际吸引是指交往双方出现相互亲近现象,它以_认知协调_,情感和谐及行动一致为特征.
97,学生座位的分配,一方面要考虑课堂行为的有效控制,预防纪律问题的发生;另一方面又要考虑促进学生间的正常_人际交往_.
98,也有的心理学家把问题行为分为:品行性问题_,性格问题行为,情绪上,社会上的不成熟行为等三类
99,教学评价是指有系统地收集有关学生学习行为的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_价值判断_的过程.(14.1)
100,教学评价是一种系统化的持续的过程,包括确定评估目标,搜集有关资料,_描述并分析_资料,形成价值
判断以及做出决定等步骤.
101,测量主要是一种收集资料数据的过程,是根据某种标准和一定的操作程序,将学生的学习_行为与结果_确
定为一种量值,以表示学生对所测问题了解的多少.102,测验是测量一个样本的系统程序,即通过观察少数具有代表性的行为或现象来_量化描述_人们心理特征.
103,对于情感以及道德行为表现的评价则常常采用_非测验性_的评价手段,如案卷分析,观察,问卷量表以及谈话等.
104,教师自编测验的主观题包括论文题,_问题解决_题.
105,教师自编测验的客观题包括_选择题_,是非题,匹配题,填空题等.
106,评分必须以一定的比较标准为依据,评分的标准可分为绝对标准和_相对标准_两种.
107,教师要充当知识传授者,团体的领导者,模范公民,纪律的维护者,家长的代理人,亲密朋友,心理辅导者等多种角色.(15.1)
108,在教师的知识和智力达到一定水平之后,教师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_诊断学生_学习困难的能力,与教学效果有较高的相关.
109,在教师的知识和智力达到一定水平之后,他们的_思维的条理性_,系统性,合理性与教学效果有较高的相关.
参考资料:好学教育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201*心理学选择题和填空题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201*心理学选择题和填空题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201*心理学选择题和填空题总结》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697036.html
- 下一篇:参加课题研究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