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创新工作阶段性小结

时间:2019-05-29 12:08:12 网站:公文素材库

创新工作阶段性小结

口子镇201*年度创新工作阶段性小结

为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按照县委、县府关于自主创新和创新目标责任书的相关要求,我镇自年初以来就按照《口子镇201*年度创新工作实施方案》在各个领域具体实施了创新工作,充分发挥了我镇干部群众在工作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极大推动了我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创新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工作思路。

(一)组织领导。一是成立了口子镇创新工作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为组长、镇长为副组长,各村支书和村主任担任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创新工作的指导、协调、督查及其他日常工作。二是实行了党政领导、联村干部包村负责制。层层落实,明确到人。明确党政领导、联村干部每人联系到村,指导所联系村创新工作。

(二)我镇开展创新工作的工作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促进工作为中心着力优化结构,有效整合资源。以科学的态度,大胆创新,不断总结实践经验。积极探索有利于我镇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新举措、新体制、新机制,加强各项事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为全面建设小康草卡、平安草卡、和谐草卡打下坚实基础。

二、创新工作具体工作。(一)安居工程建设创新。

采取的创新工作措施:一是认真总结前几年安居工程建设工作经验,改进了不足。二是把安居工程建设同改善群众居住环境、维护社会稳定联系起来。在今年发生拉萨314事件后,搞好了安居工程建设,为新旧西藏的对比,教育群众深刻体会党的温暖和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温暖,自觉抑制和坚决拒绝参加任何分裂活动提供了实实在在的事例。三是创新安居工程建设,实行了“突出重点、打造亮点”的工作要求,首先大量使用了替代材料,其次是狠抓了工程配套建设和管理,确保工程工期和完成质量。

通过安居工程创新工作和群众投工投劳,增加了群众收入,为我镇创造良好了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维护社会局势稳定工作创新。

针对拉萨314事件发生后,当前严峻的反分裂斗争形势,镇党委、政府提出了创新维护社会局势稳定工作的思路和措施。并认真进行了落实。首先是做好了从群众中搜集情报信息工作,及时掌握群众、寺庙僧众思想动态。其次是加强了重点人群、人员的监控力度,注重了对外来人员的管理力度。第三是开展了矛盾调处和排查、整治突出治安问题工作。第四是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落实镇应急民兵连和村治安联防队对镇、村重点部位的治安巡逻工作,确保了绝对安全。

通过维护局势稳定创新工作,为我镇发展经济、社会各方面事业,完成201*年度各项建设目标创造了稳定、良好的整体环境。

(三)新农村建设工作创新。

新农村建设工作创新镇党委、政府在县委、县府的正确领导和决策部署下,实施了东托村示范点建设工作。结合各联系户实际,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引导树立文明生活、勤劳致富理念:一是投入资金为示范点农户购买洗漱用品、洗衣盆、洗发水及鞋架等各类生活卫生用品,指导帮助他们养成文明卫生的生活习惯。使群众初步树立“讲卫生光荣、不讲卫生可耻”的思想观念。二是向群众宣传送子女接受教育的文明理念,着重了解示范点联系户子女上学情况及面临的困难,并与户主们一起分析情况,想法设法帮助解决困难。三是以草卡农牧民中涌现出的勤劳致富生动事例驳斥一些联系户思想中存在的“等、靠、要”落后观念,引导青壮年劳动力投工投劳到草卡小城镇建设施工和农牧民施工队的人饮工程建设中,参加到镇政府组织的外出务工中。并且帮助联系户积极联系学习蔬菜种植、施工技术等农牧民实用技能,夯实了群众勤劳致富基础。五是对群众开展了形势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的事例向联系户们宣传党十七大精神、党和国家各项强农惠农新政策,以无可辩驳事实坚定联系户拥护共产党、维护祖国统一的信心和决心。

通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工作,提高了群众致富技能水平,增加了群众经济收入。同时极大提高我镇农牧民群众的整体素质,促进我镇普九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使群众正确理解了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字方针的丰富内涵。

口子镇的创新工作在认真总结过去几年成功经验、分析不足的基础上,做到了既有数量又有质量。以构建和谐草卡为目标,创造性地开展了工作并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镇将在今后创新工作中,再接再厉,严格落实县委、县府有关创新工作的各项部署,确保本年度创新工作的完成。

中共口子镇党委口子镇人民政府201*年7月25日

扩展阅读:社会管理创新工作阶段性总结

夯实五个基础强化九项工作扎实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

中共路桥区委路桥区人民政府

(201*年8月)

路桥区是台州市社会管理创新的先行试点单位,在上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精心指导下,结合实际,大胆探索,不断总结,在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努力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体系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主要做法是:

一、精心策划,明确目标,全面部署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

自从被确定为台州市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单位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区委书记办公会议多次专题研究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实施方案、责任分工等重要问题,并多次专题听取试点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全力推进试点工作扎实开展。建立了区主要领导为组长、四套班子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社会管理创新领导小组。根据省试点意见精神,在省、市有关领导的指导下,深入调研,结合实际,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明确十大项目22个子项目作为重点加以突破,每个项目都由区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担任责任领导,明确了牵头单位、责任单位。同时召开高规格的全区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动员大会,进行了全面发动。各项目责任领导多次到相关单位和镇(街道)调研,召开试点项目推进会,听取牵头单位、责任单位

汇报,研究部署工作。各项目牵头单位积极组织项目责任单位制订项目具体工作方案,定期检查落实进展情况,推动项目按计划实施,确保按时完成任务。

二、继承传统,开拓创新,扎实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

在实际工作中,我区立足巩固深化以往的好经验、好做法,探索新形势下的新经验、新做法,着眼于进一步夯实社会和谐稳定的思想基础、工作基础、法治基础、群众基础、社会基础,着重在以下九个方面予以大力推进:

(一)基层综治工作网络不断规范。201*年初,我区制订了综治工作中心、站(室)规范化建设标准和规划,通过整合工作资源和力量,重点加强了综治工作中心、站(室)的硬件设施投入、工作机制建设和队伍管理。一是加快镇(街道)综治工作中心场所的改建、扩建,建立一站式窗口受理、集中办公模式,建立和完善一系列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其龙头作用。通过建立健全预测预警机制、联调联处机制、联防联治机制、联创联管机制、明职明责机制,使综治工作中心成为社会舆情收集中心、矛盾纠纷调处中心、防控指挥协调中心、重点人员服务管理中心和社会稳定维护中心。全区10个镇(街道)除一个因为办公场所方面不够规范外,基本实现了规范运行。二是对村居综治工作站实行分级分类建设,充分发挥其基础作用。全区所有村居除个别因缺乏办公场所等原因未达到要求外,都建立了集社会治安防控、矛盾纠纷调解、流动人口管理等功能于一体的综治工作站(室)。

三是深入推进“综治进民企”工作。引导企业推进综治工作室规范化建设,主动参与区域治安联防、协防,有效预防和减少涉及民企的各类案(事)件的发生,维护企业治安稳定。全区职工200人以上的74家企业综治工作室规范化建成率100%;职工200人以下的企业,分别建成了一、二、三级综治工作室4家、57家、29家。

(二)“大调解”体系渐趋成熟。形成了以镇(街道)综治工作中心为主导,以村居(社区、企业)综治工作站为基础,以区域性、行业性调解仲裁组织为补充,“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条块结合、整体联动”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网络。纵向,通过“人民调解网底工程”建设,建立了区、镇(街道)、村居(社区、企业)三级调解网络,通过综治维稳责任制、调解员聘任制、调解员等级制、以奖代补等制度建设,有效发挥了驻村干部的“四大员”作用【即村情民意信息员、政策法律宣传员、矛盾纠纷调解员、平安综治指导员】和村级调解员的调解助理作用。同时,全面推行了“人和调解中心”建设。针对基层派出所110接处警中大部分属于一般性纠纷、或不具备立案条件、或立案处理不利于化解矛盾等实际情况,我区金清镇综治工作中心派出部分人员在派出所建立了“人和调解中心”,聘请社会上有威望的老干部、老教师作为专职调解员,镇机关各部门骨干和村居治保调解主任自动列为义务调解员,聘请各村居具有一定威望的人员若干名作为助理调解员,将所有调解员的相关情况公布上墙,实行“点单式调解”和回避制度,由纠纷当事人自行挑选信任的调解员,同时,建立

健全有利于规范调处的各项工作制度和110司法联动、诉调联动、部门联动等工作机制,有效地把矛盾纠纷解决在了萌芽状态。“人和调解中心”承担了派出所近70%接处警案件的调解工作,既实现了案结事了人和,化解了矛盾,又有效缓解了派出所警力不足的问题。去年,我们在全区推行这一做法,在各个派出所全面建成了“人和调解中心”。横向,建立了区级劳动争议、医疗纠纷、交通事故、安全生产等专业性调解仲裁组织和企业、市场、流动人口聚居地等区域性调解仲裁组织,在区交警大队建立了全市首家交通事故快速处理服务中心,在区法院建立了诉前调解中心。面上,加强了整体联动机制建设。镇(街道)综治工作中心在解决矛盾纠纷的过程中起到了“枢纽”的作用,一方面对群众直接反映或村居、企业上交的矛盾纠纷按照“统一受理、归口分流、催办督办、跟踪回访”的运转流程实行规范处理,遇到需两个以上部门参与调处时牵头组织联合调解,遇到涉及区级部门管理权限的矛盾纠纷时,主动邀请区级部门参与联合调解;另一方面,对本级解决不了的问题实行“导访制”,即根据当事人反映的内容和要求,主动参与上访全过程,为群众到有关部门反映问题当好向导,提前沟通引荐接访单位、陪同介绍相关情况,对有不合理要求者进行耐心的劝解疏导,尽力引导群众依法有序上访。同时,区法院通过巡回调解法庭的形式及时调处各地、各领域的矛盾纠纷,区委维稳办、区信访局、区医疗纠纷调委会、区劳动仲裁委员会等单位和组织都主动深入基层,帮助基层及时稳妥地处理各类矛盾纠纷。通过不断努力,大多数镇(街道)实现了“小事不

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三)社会治安防控效能不断提高。一是创新和拓展视频监控应用领域。我区从201*年开始,由政府投入1960万元在城区建设社会管理视频监控系统一期工程,城区主要道路、重要部位全部纳入电子监控范围,实行24小时定格定岗监控,与网格化巡逻有机配合,达到“人机互动、点面结合、精确打防”的效果。我们组织研发了“路桥区视频监控实战应用平台”,推出了八大特色功能,有力提升了视频监控系统的实战效能。我们按照区、镇(街道)、村居(企业)“三级网络、分级监控”的原则,不断推进视频监控网络建设。目前,全区已建有区级监控中心1个,镇(街道)监控分中心10个,村居监控室63个,企业监控室602个,重要公共场所监控点1260个,社会监控点2万多个。同时,我们以“情报信息主导警务战略”为指导,在蓬街派出所试点建成了信息研判中心、视频监控中心、接处警中心“三中心合一”警务指挥平台,统称为“警务指挥中心”,将视频监控、3G通讯、GPS定位等科技手段应用于110接处警、应急调度、治安巡逻、现场处、信息研判等各项工作,实现了可视化扁平化指挥、一体化运作,以信息研判指导警力配、投向和治安防控,促进了警务机制的改革完善,有效提高了应对突发性事件、群体性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防控处能力和日常治安管控能力。目前,区公安分局和10个派出所均已建成“三中心合一”警务指挥平台。在创新和拓展视频监控应用领域,推广“三中心合一”平台的同时,按照《路桥区“三防融合”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实施方案》(路综

委201*2号)的要求,进一步强化社会面人防、技防、物防工程的建设,目前,“电话平安联防”工程正在全面推进,在桐屿街道鹏盛家园探索推行农村治安小区化管理模式。二是建立社会治安重点区域排查整治工作机制。制定了《路桥区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工作实施方案》,以黄赌毒和盗抢犯罪高发部位、区域为重点,落实“每个治安乱点有一名主管领导分包、有一套切实可行的治理方案、有一支专门治理治安乱点的队伍、有一套完善的长效保障机制”的“四个一”整治要求,坚持集中打击和常态挤压相结合、打击整治和长效机制建设同步,实行滚动排查、滚动整治,去年共对54个社会治安乱点进行了挂牌整治,今年一季度共挂牌整治了13个治安乱点,二季度共对24处治安乱点进行挂牌督办。同时,实行刑侦、技侦、网侦、视侦同步上案机制和命案责任倒查机制,对重大案件实行快侦快破、快捕快诉、快审快判,严厉打击各类严重刑事犯罪。

(四)重点人群服务管理得到加强。一是大力推进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我们以管理为基础,以服务为亮点,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上作了不少探索:(1)着眼于基层基础,推行“村企自主服务管理135计划”,初步形成了以“五有三统一、分类工作法”为主要内容的村企自主服务管理工作模式,使流动人口工作力量下沉、重心下移。(2)着眼于资源整合,探索区域整体发展。在金清镇的一个社区和五个村开展了以“五化”建设【以村企自主工作为主线,推进工作力量社会化;以“五有三统一”为抓手,推进基础工作规范化;以共建共享工作为主体,推进基本服务常

态化;以流动人口之家为阵地,推进优秀分子标杆化;以高效长效建设为目标,推进服务管理制度化】为主要内容的流动人口区域整体化建设探索,使区域内“四率”【流动人口登记率、出租房屋登记率、育龄妇女查验登记率、涉及流动人口的矛盾纠纷村企调处率】有了较大提高,治安拘留对象中流动人口比例持续下降,得到了省领导的批示肯定。(3)着眼于政治诉求,创设三级议政议事平台。即在区、镇(街道)实行流动人口圆桌议政制度,在村级建立共建共享促进会,通过吸收优秀流动人口参与当地公共事务管理,满足流动人口的政治诉求,有力地推动了流动人口工作民主化进程。自201*年9月实施以来,全区共召开“圆桌议政”会议40次,收集意见建议278条(采纳落实225条)。该成果得到省、市领导的肯定,并被浙江省社科院列为研究课题。二是积极开展归正人员安帮教和社区矫正工作。在归正人员安帮教方面,全区10个镇(街道)均建立了安帮教协会,并建立了帮教安基地26个,落实安、帮教人员991人,安率、帮教率均为100%。在社区矫正方面,我区于201*年在全市率先开展试点工作;创新使用LBS定位管理系统,通过手机对矫正对象进行实时定位、轨迹管理和短信通知等日常管理;在区级建立“阳光矫正中心”,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和心理咨询师,对重点对象进行重点矫正,在社区、村居建立了服务、引导、教育、劳动、安及扶助帮困为一体的社区矫正工作新模式“阳光中途之家”,将社区矫正、安帮教工作延伸到需求一线。研发了社区矫正信息管理系统。三是全面开展社区戒毒工作。作为全省社区

戒毒试点单位,我区通过建立社会化的参与机制、规范化的运行机制、系统化的保障机制,在全区形成了卓有成效的社区戒毒工作体系。全区建立了禁毒工作服务中心等社区戒毒工作场所15处,聘请禁毒服务大使14人、社工22人,招募禁毒志愿者120名,社区康复200余人,安戒毒人员就业8名。201*年全省禁毒人民战争三年总结表彰大会在我区召开,推广了我区社区戒毒的经验。四是加强对精神疾患人员的分级管治。为摸清我区精神疾患人员底数,201*年开始,区精卫办组织对全区333个村(居)进行逐一调查摸底,对所有精神病人进行建档立卡,并按照《浙江省社区精神病防治工作标准与要求》进行了分级管治,目前,全区共有精神病患者2228人(其中分裂症患者1196人,服药754人),监护率90%,治疗率82%,显好率65%,社会参与率50%,初步建立起“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的精神病防治康复体系,实现了精神疾患人员的有效管控。这一成果在卫生部有关会议上作了经验介绍,世界卫生组织派人考察后也给予高度评价。五是加强对我区社会闲散青少年的教育帮助工作。以“就业学飞、创业试飞、兴业助飞”“三飞工程”为抓手,努力构建一个涵培训服务、融资服务、项目服务、实践服务、政策服务、保障体系于一体的社会闲散青少年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出台了《关于促进路桥区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路区委办201*105号);启动了“青年就业见习同心圆”行动,满足不同求职方向青年的各类见习需求;进一步完善东森青年创业孵化店和青年创业格子铺,并在有条件的科技孵化园区、工业园区、农业特

色基地和重点专业市场等地开辟新的青年创业孵化平台;扶持创业启动资金,与农村合作银行合作开发了面向贷款需求在50万元以内的青年创业者的“青年易创通”产品;依托青企协“常青藤”论坛,有针对性地聘请青年创业培训教师,为不同类型的创业青年提供菜单式培训服务。

(五)群防群治体系建设不断深化。201*年,我区在全省率先开展“网格化”治安巡逻,建立了区、镇(街道)、村居(社区)、企事业单位四个层面的治安大巡防体系,形成了“大街有巡警,小巷有联防,单位有保安,村居有队员”的立体防范网络。近几年来,各镇(街道)不断深化这一做法,根据辖区治安状况和警力情况,将辖区划分为若干个警务片,落实民警、协警责任,镇(街道)综治办结合警务片的划分,指导村居、企业普遍开展村村联防、村企联防,并普遍加强了群防群治队伍的建设。如峰江街道按照“两规范、两统一”(规范人员编制、规范规章制度、统一准入机制、统一巡逻装备)的要求对义务巡防队伍进行了规范化建设,将各村义务巡逻队按6个警务片编为6个中队,由片区民警任中队长,6个中队组成街道大队,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任教导员、派出所长任大队长,全街道巡防力量实行统一调度,实现了整体联动。桐屿街道桐杨居以“我为大家守一夜,大家为我保平安”为宗旨建立全民义务巡逻队,18至55周岁男性村民、外来人口代表均参加义务巡逻,分成30个小组,配备迷彩服、头盔、对讲机和电警棍等装备,每组巡逻队员固定在每月的同一天参加巡逻,风雨无阻,从不间断,有效震慑了犯罪分子。

(六)重大事项社会稳定分析评估工作和群体性事件预防处置工作进一步完善。在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方面,在按照省委政法委的统一部署要求对我区部分在建、新建的重点项目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基础上,今年4月份,区委维稳办与区发改委联合发文,将风险评估工作进一步前,在发改委前期的立项审查中,区委维稳办及时介入参与调研,对可能引发不稳定事件的项目,及时制定应对方案,对不适宜开展的项目予以否决。在群体性突发性事件预防处工作机制方面,制定了台州市路桥区群体性事件应急处工作总体预案和冲击区党政机关、处市行政中心群众异常上访、赴省进京上访劝返处工作预案,完善了非法集会游行示威、土地征用、企业改制、劳动保障、涉众型经济案(事)件、医疗纠纷、拆迁安、环境污染、金融挤兑、商业哄抢、渔事纠纷、海事纠纷、非正常死亡、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等17专项工作预案。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在全区所有应急主管部门、10个镇(街道)和688家规模上企业、319个社区(村居)、147家学校中全面建立了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及其应急力量,成立了安监、公安、消防、卫生、动物防疫等7个部门150余名应急专业救援队伍和安监、环保、卫生等6个部门232名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加强防台、防汛、危化品和消防应急装备、物资等的储备,建立储备目录,实行动态管理,保证应急时有序、快速调取和使用。规范基层工作制度,在建立、健全应急演练、应急物资储备、日常巡查、应急队伍管理等基本制度外,还建立强化强化突发事件评估制度和

完善信息工作制度。加强预警监测体系规划,出台了政府气象灾害认证管理办法,在10个镇(街道)开展气象灾害应急体系认证,制定科学的认证标准和认证程序,其中金清镇被评为省级防灾减灾示范镇。

(七)虚拟社会管理探索有不断突破。一是建立健全网上动态管控机制。对辖区内网站、上网场所、联网单位和互联网服务单位等基本信息,及涉及本地的网络群体、网上社区活动情况进行了全面排查,逐步建立虚拟人口信息数据库和虚拟社区数据库。对掌握的辖区重点网络人群、网络推手和“意见领袖”的动态情况,及时落实实时动态管控措施。落实网络网址、网民上网实民登记措施。二是建立健全网上网下综合打防机制。建立了各司其责的落地查人依法查处机制、疏控并举的网络社会动态管控、协同监管的外联协作应急处机制,提高网上网下发现处、侦察打击、防范控制能力,实现网上违法犯罪问题“发现得了、控制得住、处得当”。三是建立健全网上舆情引导处机制。网上舆情监测预警、分析研判、评估等机制建立完善,网上负面舆情能够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处。公安网上办事大厅建成投入使用,区长信箱、区领导在线访谈等群众诉求渠道畅通,网上的“见警率”和“管事率”进一步提高。

(八)民生领域安全隐患整治机制进一步完善。一是全力推进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规范化建设。目前,已在全区建立起了区、镇(街道)、片、村居、企业(单位)五级网格;镇(街道)建立起了基本网格、单元网格、微网格三级网格。统一落实了全员定责、排查定级、应急定制、培训定岗、信息定时的五定措施,

实行了安全生产检查、监督抽查、工作报告、通报、责任追究五项制度,并在路南街道试点实行网格化监管月检查、季报告制度,下阶段将在全区推广。二是大力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印发了危险化学品、船舶修造、建筑施工、道路交通、渔业船舶、电梯等六大领域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全面实行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使用、经营)、矿山、烟花爆竹等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监督管理记分考核制度。今年以来共立案查处了安全生产违法案件19件,查获了一次性非法储存危险化学品169吨;检查生产经营单位202家,发出强制措施决定书13份,责令整改13家;积极参与环境综合整治,对所有蓄电池企业全部实施强制措施,一律关停,实行产业转移或变更;打击非法生产储存销售烟花爆竹窝点多处,缴获并销毁非法烟花爆竹1201*多箱及制品。三是建立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实施安全生产项目化管理,把所有工作任务进行细化分解,共罗列出了十一个大项目,八十三个子项目,每个项目都作为一项工程,明确责任单位、责任科室、责任领导、责任人和完成时间、标准等。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出台了《路桥区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企业安全生产主体地位,督促企业自觉执行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承诺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等。推广安全生产举报奖励制度,今年共安排了近10万元经费,全面实行安全生产隐患举报奖励制度。实行ABCD分类管

理。根据所检查到的企业的隐患情况,划分为ABCD四个档次,进行分类管理。

(九)软硬件建设并重的基层基础建设不断完善。一是村级换届选举顺利完成。在村级换届选举前,对经济发展滞后、村级组织薄弱、村内矛盾突出的21个后进村进行了整顿转化工作;结合创先争优活动,通过深化实施分层次主动申诺、分类别科学定诺、分步骤明责践诺、分阶段督诺评诺的“四分法”,全面推广党员承诺评议制度,使得农村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在村级换届选举过程中,严把候选人(自荐人)资格条件关,“五种情形人员”当选数为零,全面推行村党组织“公推直选”做法和村民委员会“自荐直选”制度,进一步完善村民委员会“海推直选”制度,村干部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村班子结构进一步优化。二是加强对硬件设施投入。为进一步提高办公效率,各镇街道分别对办公环境进行了改善,新添了电脑、相机等办公用品,其中路南街道、螺洋街道还对办公大楼进行了新建;有条件的村(居)相继建立视频监控,基层硬件设施更加完善。三是加强了镇(街道)、村(居)工作机制建设。牢牢把握村级组织换届的有利时机,指导制订村规民约,把综治工作纳入村民自治范围,提高群众参与度;完善村(居)治安防控、矛盾化解和流动人口管理工作机制,落实全员抓维稳综治工作的责任,切实做到“千斤重担大家挑”。四是加强了基层队伍管理。利用村级组织换届之机加强村级组织带头人和治保调解组织建设,切实发挥村级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加强信息员队伍建设,4月20日上

午,区委政法委组织首次“全区政法工作信息员培训会”,进一步提高了信息员的业务水平;此外,巡防队员、流动人口协管员、安全员、消防员等队伍也进一步加强。

三、找准问题,迎难而上,推动综合试点工作再上新台阶我区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正在扎扎实实地推进,各牵头单位、责任单位都按照实施方案认真落实各项工作。但工作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1、试点内容涉及面较窄。我们当时参照省里的试点工作方案,主要围绕综治维稳工作设定工作项目,对其他方面涉及较少。下一阶段,我们将按照中央和省委、市委决定的精神,结合路桥实际,制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实施意见,认真组织实施,争取继续走在全市前列。

2、牵头单位的问题。社会管理涉及方方面面,牵头协调单位很重要,要充分考虑其职能和协调范围。根据省委政法委会议上传达,中央已决定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更名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作为这项工作的牵头协调单位,省里已着手研究机构设、职能确定等事项。在上级明确具体事宜之前,我们将先按试点时的工作体制,先把工作做起来。

3、体制性问题较难突破。如以实有人口为基础的财政体制使得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经费难以到位;原有的考核机制也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会管理创新的深度;流动人口管理机构是个新生事物,没有法律授权,职能难以明确,上下、各地都不统一,处于比较尴尬的境地。

下一阶段,我们将在不断巩固深化原有创新项目的基础上,针对新形势下产生的新问题,不断完善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体系。一是按照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加强督查指导,有序推进十大项目22个子项目的实施,同时,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及时增加新的内容,使试点真正为促进和加强社会管理服务;二是突出重点,创出特色,力求在近期内再取得更大的效果;三是及时总结推广点上经验,使之尽快成为面上经验,为全市全面开展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作出贡献。根据目前实际情况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我们计划在推进面上工作的同时,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重点探索:

(一)推行“村企自主服务管理”,加强流动人口基础工作。在不断深化完善流动人口“圆桌议政”、“区域整体化建设”等工作的同时,全面推行“村企自主服务管理”,大力推进“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管人”互相结合的流动人口管理模式,努力实现“底子清、情况明、管理好、服务优”的目标。一是将流动人口基础信息采集的责任落实到村居、企业。按照“属地管理、村企互动”的原则,落实村居、用工单位和房东的管理责任,由村居、用工单位落实流动人口协管员,负责基础信息的采集和日常服务管理,建立房东申报房客信息制度、车间申报员工信息制度和村居与用工单位信息互通交换机制,实现基础信息排查登记常态化。二是将公安机关对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工作专业化。公安派出所按流动人口总数、分布情况和实际需要,配足一定数量的流动人口专管员,专门负责居住证办理,对村居、用工单位基础信息采集和日常服务管理的指导,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处理。

专管员由派出所分管基础工作的副所长负责管理,工作区域与民警责任区相一致,由驻片民警提供业务指导和工作支撑。非特殊情况,专管员不参加接处警、值班等其他行动。三是建立相应的责任保障和激励机制。区里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列入对镇(街道)和相关部门的考核,镇(街道)将其列入对驻村干部和村居、企业的考核,区公安分局将其列入对基层派出所的考核。各镇(街道)、公安派出所和各村居、用工单位建立相应的责任制度,逐级落实责任。区财政拨出一笔专项考核经费,实行以奖代补,按考核实绩下拨各地。同时,对于拒不履行流动人口管理责任的单位和个人,由相关部门采取必要措施,实行综合治理。

(二)以预测预警机制为重点,完善维稳工作机制建设。

一是加强“末端信息网络”建设。整合综治、公安、人民防线等信息网络,构建“纵向(镇、街道、村居、队组)贯通、横向(公安、信访、人劳、民政等部门)相连、专群结合、明暗互补”的信息网络系统,同时推行民主恳谈、民情联系窗(卡)、驻村干部“平安论坛”、“百晓”系列活动等做法,进一步拓宽干群联系渠道,保证信息渠道畅通、情报及时准确。二是加强排查研判预警。严格落实驻片、驻村干部综治维稳责任,形成“千斤重担大家挑”的良好氛围,严格落实每半个月定期排查和敏感时期重点排查制度。区、镇每月汇总分析社会稳定情况,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三是不断完善群体性事件预防处机制。对群体性苗头性事件提前介入、及时化解,对重大群体性事件隐患实行“专案经营”。进一步完善各类应急管理预案,加强演练,提高应急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四是不断完善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对影响社会

稳定的苗头性事件及早预警、提前介入、专案经营、妥善处,切实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了矛盾纠纷的发生。五是探索少数民族领域维稳工作机制。建立健全与新疆警务协作机制、少数民族领域基础排查机制、矛盾纠纷排查机制、敏感案事件处机制、打击违法犯罪活动长效机制和服务管理教育机制,着力破解当前少数民族领域维稳工作存在的不适应、不深入、不协调等问题,提高预警、管控、化解能力。

(三)延伸“三中心合一”平台功能,完善“三防融合”的治安防控体系。

坚持“严打”和综合治理两手抓,不断延伸“三中心合一”平台功能,完善以视频监控和信息研判为指引、以“网格化”治安巡防为依托、以技防建设和物防建设为基础的人防、技防、物防相融合的动态治安防控体系,不断挤压犯罪空间。一是强化“人防”。在进一步完善“三中心合一”平台运行机制的同时,借助科技力量深化警务机制改革,完善人机互动的“网格化”巡防机制。进一步加强专职巡防队伍建设和义务巡防队伍规范化建设,深化完善以警务片划分为基础的村村联防、村企协防,强化专群结合,提高防控能力和水平。(根据各地实际情况,推广峰江街道和桐屿街道桐杨居两种模式)二是强化“技防”。继续深化视频监控系统建设,不断改进和完善应用软件,拓展应用领域,提高实战应用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扩大视频监控的覆盖面,结密村居、企业监控网;深化技防入户、平安联防工程,提高群众的自防、互防意识和能力。三是强化“物防”。继续探索推广城区治安“幢式化”管理和农村治安“小区化”管理,加大基础建设力度,不断完善工

作机制,夯实治安管理的基础。在无法以砌筑围墙、围栏来实现封闭式管理的区域,借助视频监控和“网格化”巡防的人机互动,实现“没有围墙的封闭式管理”。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创新工作阶段性小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创新工作阶段性小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创新工作阶段性小结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697483.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