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关于纸坊镇应急管理工作的情况汇报

时间:2019-05-29 12:10:31 网站:公文素材库

点击查看更多:应急管理工作基本情况汇报

关于纸坊镇应急管理工作的情况汇报

 

关于纸坊镇应急管理工作的情况汇报

县政府应急办:

我镇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政府应急办的科学指导下,紧紧围绕全县工作重点,扎实推进应急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规划先行,突出重点,应急体系建设扎实推进。加强应急管理,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是全面履行政府职能、进一步提高行政能力的重要方面。镇党委、政府对此高度重视,针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四大类突发事件,按照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预警、应急处置和恢复重建及应急保障等应急管理工作主要环节的不同要求,以我镇“十一五”《纲要》为支撑,编制了《纸坊镇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十一五”总体规划》,出台了《<纸坊镇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十一五”总体规划>实施意见》,明确了行业和基层应急体系建设项目的建设标准和指导意见。目前,各项工作进展顺利,确保到201*年,形成统一指挥、结构合理、反应灵敏、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突发事件应急体系,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预警、应急处置、恢复重建和应

急保障等能力明显增强,应急管理综合能力显著提高,有效减少重大、特别重大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

二、加强领导,分级负责,运转机制渐趋完善。镇党委、镇政府按照《济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济宁市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通知》(济政发201*30号)的要求,本着“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专业处置、部门联动,条块结合、军地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应急工作指导方针,进一步规范健全了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运转机制渐趋完善。协调成立了纸坊镇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组长由镇长担任,副组长由镇委专职副书记担任,作为全镇范围内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最高领导机构,下设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四个专项应急领导小组(组长由分管副镇长担任,其中,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应急领导小组组长由镇长兼任),具体负责领导、组织、协调相应突发事件的处置工作。镇政府应急办作为镇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的办事机构,积极统筹各乡镇应急办以及各单位、各部门的日常应急事务,履行应急管理工作职能,按要求及时高效地完成了上级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并在党政办完成办事机构挂牌,明确了工作职责,专兼职人员全部到位。

三、完善规章制度,强化值守应急,处置协调机制不断健全。

全镇上下秉承“预防与应急并重、预防为先,常态与非常态结合”的应急原则,加大工作力度,狠抓规章制度完善,强化值守应急,采用“物理分散、逻辑集中”和现场指挥部相结合的应急处置协调模式,整合部门资源、打破部门壁垒,处置协调机制不断健全。镇政府进一步规范了信息报告、信息发布等预警信息制度、完善了值守应急等各类规章制度,力保了上传下达渠道畅通,信息传达与发布准确、及时、规范。同时,进一步贯彻实施了预警监测制度,加强了对信息的收集、报送工作,为镇政府正确研判、决策提供了可靠依据,确保了应急响应及时、准确、有效。

四、依法规范,加强管理,应急预案体系初步建立。一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有关规定和省、市、县文件精神,研究出台了《纸坊镇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文件,进一步规范了预案编制、审批、发布、备案、修订、宣传培训和演练等应急管理工作,印发了预案操作手册,并制订了详细地预案编制计划,预案管理各项工作扎实推进。截至目前,我镇共修订镇总体应急预案2次,累计组织修订各专项预案、部门预案、乡镇总体预案达20余次,按计划编制完成专项及部门预案10余个,应急预案全部实现了备案归档,统一管理。二是狠抓应急预案的宣教、演练工作,将应急预案作为公务员培训的重要内容,累计开展专项培训、宣传活动6场次,发放预案简本500

余册、预案操作手册1000余份,培训人员1500余人,大大提升了干部群众的预案操作水平,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部门协同作战能力大幅提升,应急队伍综合素质稳步提高。

五、夯实基础,防患未然,应急平台建设成效显著。

应急平台建设是应急管理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对

于建立和健全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具有重要意义。镇党委、镇政府结合我镇实际,依靠科技支撑,立足于既有资源的整合,本着“实用、便捷、节俭、可靠”的原则,研究制订了《纸坊镇应急平台建设方案》,依托电子政务系统,初步建立了镇、村两级监测网络,形成了高效、快捷的信息管理监测预警系统。截至201*年12月,我镇累计接报监测信息200余条,其中,群众自发上报信息140余条,成功排除各类安全隐患20余处,发布暴雨、霜冻、病虫害、动物疫情等预警信息40余条,有力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六、立足基层,依靠群众,应急科普宣教工作深入开展。为切实做好应急预案的宣传和解读工作,普及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应急防护知识,增强公众公共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提高全社会应对突发事件的综合素质,镇党委、政府按照省市县有关文件精神,研究制定了《纸

坊镇应急管理科普宣教工作总体实施方案》,以预案解读为核心,以应急知识普及为重点,以典型案例为样本,以基层示范点建设为抓手,进一步完善了《应急科普工作计划》、《应急培训工作计划》,出台了《纸坊镇基层应急管理示范点建设实施方案》,将镇一中、镇爆管站等4个单位部门确定为镇级应急管理示范点,深入开展应急知识“五进”活动,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截至目前,我镇开展各类应急科普宣教活动20场次,其中,预案培训解读活动8场次,应急知识科普宣教活动6场次,《突发事件应对法》宣传培训活动6场次,累计发放宣传手册1500余份,参与人员600余人次,解答群众各类咨询900余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总体上看,我镇应急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依然存在着不少问题,离上级的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下步,我镇将认真总结经验,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力争通过两到三年的努力,逐步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社会各个方面的应急网络体系,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富民强镇的新跨越提供强有力的应急保障。

特此报告

纸坊镇应急办公室二八年十二月九日

扩展阅读:关于我市应急管理工作的汇报

 

关于我市应急管理工作情况的汇报

市政府:

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突发事件,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和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的重要体现,是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人民利益的重要保障。近几年来,我市应急管理工作在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下,开展了一些卓有成效的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近几年来的工作成效

(一)健全应急管理机构,强化工作责任。

1、领导重视,健全机构。我市于201*年9月成立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了《某某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同时制定了专项应急预案22个,部门应急预案70个,指导和应对全市各类突发公共事件。201*年3月,正式挂牌成立“某某市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为了强化政务值守,及时掌握和报告相关重大情况和动态,加挂市政府总值班室牌子。确保联络畅通,并指导全市节假日及常规值班工作。同年11月,成立由市长任主任,常务副市长、副市长任副主任,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委员会,进一步加大了对应急管理工作的组织、指挥和协调力度。同时,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明确突发事件值守应急和信息报送工作的通知》,全面加强全市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工作,明确专人,层层落实工作责任,杜绝信息漏报、迟报、瞒报现象的发生。

2、组建市应急救援中心。201*年3月,根据上级要求,整

合应急办、公安、消防、卫生、安监、交通等相关部门应急救援资源,成立我市应急救援中心;依托消防大队和民兵预备役,组建综合应急救援队伍,财政预算列支专项装备及训练经费,启动应急管理信息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预警预报和应急救援工作。

(二)加强应急体系建设,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1、完善应急预案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我市公安、交通、卫生、水利等部门结合自身的实际,不断修订完善了《某某市公安局处群体性事件工作预案》、《某某市交通局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某某市救灾防病预案》、《某某市201*年抗旱预案》等应急预案。

2、加强应急体系建设。针对突发事件发生的特点、性质和发生趋势,我市制定不同的应急预案,全面加强了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和应急物质储备。市水利局、卫生局、武装部等部门组建应急救援队伍。市安监局坚持每季度进行安全生产大检查,将排查出的安全生产隐患及时上报,由市领导牵头组织专班人员跟踪督办,直到整改到位。市卫生局成立了由全市60名专业技术骨干组成的应急救援队伍。市公安局添监测探头和警用车辆,用于突发应急事件的信息收集和处。同时,全市各重点单位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应急演练,市三义寺汽车渡口结合自身特点积极开展防火和救生演练。

3、提高应急处能力。我们坚持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应急处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健全了应急处部门联动机制。各部门各司其职、分工配合,共同应对和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能力进一步提高。在今年发生事故处中,我市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市主要领导在第一时间率相关部门负责人赶到现场,组织政府办、政法委、公安、安监、民政、司法、

建设、国土、供销等部门和单位成立了五个工作专班,开展事故救援、事故调查及善后处理工作,使事故得到稳妥处。

(三)开展应急知识宣传,提高公众应急意识。

1、重点宣传《突发事件应对法》。201*年3月,我市将《突发事件应对法》列入《“五五”普法暨依法治市工作规划》,发放《“五五”普法读本》10798册;今年发放张贴普法宣传资料201*0余份,解答宣传相关法律法规50000人次;今年5月7日至5月13日“防灾减灾宣传周”期间,我市民政、气象、卫生、建设、公安等部门在市文化广场开展了以“和谐社会需要我们防患于未然”为主题的宣传活动,收到了较好效果;今年10月我市结合政府系统“能力建设年活动”,组织全市公务员分批学习《突发事件应对法》、《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培训人员1698人。

2、广泛宣传防灾减灾知识。自市应急办成立以来,市电视台、新闻中心、政府门户网站累计报道防灾减灾相关新闻120条、通讯50条,张贴宣传标语1278张,发放宣传单3.5万张,参与宣传活动人员达1.8万人。各乡镇办区、市直各部门也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防灾减灾知识,提高群众公共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二、关于我市应急管理工作的几点意见(一)全面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1、编制实施应急体系建设规划。要在加快实施“十一五”应

急体系建设规划、认真做好终期评估的基础上,科学编制我市“十二五”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并将其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要结合我市实际,优化资源配,突出重点区域、重要行业,统

一规划突发事件应急平台、预防预警、应急处、恢复重建等方面的项目,提出一些有约束力、能检查、可评估的指标,增强规划的科学性、针对性、可操作性。城乡建设等专项规划应当符合预防、处突发事件的需要,与应急体系建设规划相衔接,统筹安排应对突发事件所必需的设备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乡防灾应急能力建设,规划建设应急避难场所、应急通道等公共安全基础设施,并设立明显标志,加强维护管理,保证其能正常使用。

2、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体系。以突发事件应对法为指导,根据《省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及时编制、修订、完善各类应急预案,推进乡镇(街道)、村(社区)以及各类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要求。要按照“统一规划、分类指导、归口管理、分级实施、逐级监督”的原则,制订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加强应急预案管理,做好各级各类应急预案的衔接工作,不断增强应急预案的实效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建立应急预案演练和评估制度,根据国务院应急办编制的《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指南》,有计划、有组织、有针对性地开展应急演练,促进各方面的协调配合和职责落实,不断提升应急队伍实战水平,结合应急演练开展情况,及时进行总结,并对应急预案进行评估和完善。专项应急预案每年演练次数要占总数的30%以上,部门应急预案原则上每两年演练一次。

3、加强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建设。按照“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注重科学化、机制化、体系化、军事化,建立健全应急管理组织机构。市人民政府是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行政领导机构,要设立突发事件应急委员会,研究和部署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根据实际需要,设立突发事件应急指挥机构,负责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组织指挥;设立应急管理专家咨询委员会,建立应急管理专家库,做好应急管理决策咨询和参谋工作;成立应急管理办事机构,设在市政府办公室,配备专职领导和专职工作人员,原则上不少于3人。市政府有关职能部门要切实履行各自职责,负责组织协调指挥相关类别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根据实际需要设立或明确应急管理办事机构,落实专职工作人员。市政府应急办要发挥运转枢纽作用,履行值守应急、信息汇总和综合协调职责,做好应急管理日常工作。乡镇(街道)、村(社区)、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相关责任人员,在市政府的领导下做好应急管理工作。

4、加快推进应急平台体系建设。按照“统筹规划、总体设计,分级实施、逐步完善”的要求,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制定实施全省应急平台体系建设规划与技术标准,重点建设好市、乡镇办区二级政府应急平台以及有关部门的专业应急平台。要依托政府电子政务系统、部门信息化系统,促进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防止重复建设。新建平台要遵循总体技术要求,

已建平台要依据统一标准通过改造或采用转换等技术实现互联互通。充分发挥应急平台监测监控、预测预警、信息报告、辅助决策、调度指挥和总结评估等功能,建立统一接报、分类分级处的工作机制,满足值守应急工作需要。以“两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库、典型案例库)建设为重点,加快应用开发和信息资源建设,建设满足应急管理要求的数据库系统。

5、建立健全应急管理机制。积极推进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健全突发事件防范应对联动机制,理顺应急管理领导机构、指挥机构、办事机构的关系,完善“政府统筹协调、社会广泛参与、防范严密到位、处快捷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建立应急管理工作会议制度和联席会议制度,市政府要定期听取应急管理工作汇报,召开应急管理工作会议,研究解决应急管理工作的实际问题。各乡镇办区、各有关部门要组织建立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以及上级救援机构之间的应急联动机制,明确主管部门、协作部门、参与单位及其职责,加强突发事件预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处、恢复重建及总结评估等工作,实现预案联动、信息联动、队伍联动、物资联动。

6、制订完善相关法规政策。各乡镇办区、各有关部门要深入贯彻实施突发事件应对法,研究制定配套办法,切实抓好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的落实,逐步将应急管理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要认真总结应急管理实践中的经验教训,不断探索应急

管理的客观规律,抓紧做好有关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草案的起草工作;落实应急救援队员医疗、工伤、抚恤以及应急救援、救灾物资运输车辆免交通行费等政策措施,建立完善应急资源征用、征用补偿制度;研究建立应急管理公益性基金,探索利用保险等各种市场手段防范、控制和分散风险,鼓励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积极捐赠,形成团结互助、和衷共济的社会风尚。

(二)大力提升应急管理综合能力

7、强化应急管理基层基础工作。各乡镇办区及有关部门要将

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作为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的一项重要任务,依靠群众、立足基层、夯实基础、扎实推进。要结合各地实际情况,进一步明确应急管理工作的重点任务,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加强基层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自身防灾抗灾能力。通过采取规范标准、评估分级、试点示范、奖惩考核等措施,在城市和农村广泛开展应急管理示范社区(村)创建工作。深入开展应急管理工作“四进”(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学校)活动,加强应急管理科普宣传教育,提高群众公共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8、整体推进应急队伍建设。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重点突破、整体推进”,整合应急救援力量,建设综合应急救援队伍、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应急管理专家队伍和应急志愿者队伍,构建布局合理、精干实用的应急队伍体系。要进一步明确各级各

类应急队伍的职责任务,建立联动响应机制,注重实战、可操作性,在统一指挥的前提下协调联动,在科学决策的基础上有效处。突出抓好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和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强化培训演练,改善技术装备,实现专业技术和装备优势互补,形成应急救援合力。逐步建立社会化的应急救援机制,大中型企业特别是高危行业企业要建立专职或者兼职应急救援队伍,积极参与社会应急救援。建立应急管理专家队伍,进一步发挥其在突发事件处决策中的技术支撑作用、在理论研究和科技攻关中的中坚作用、在培养人才和宣传教育中的骨干作用。研究制定推进志愿者参与应急管理工作的办法,鼓励现有各类志愿者组织在工作范围内充实和加强应急志愿服务,协助做好科普宣教和应急救援工作。

9、加强应急物资储备管理。要在对现有各类应急物资全面普查和有效整合的基础上,按照“统筹规划、分级负责,结合实际、突出重点,形式多样、节约实效”的原则,加强应急物资储备管理,建立健全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管理科学、运行高效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要针对常发的、影响大的灾种,考虑区域覆盖范围,兼顾地区需求差异,合理布局应急物资储备网点,加强地方应急物资储备,形成综合储备与专业储备的有机结合。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储备管理制度,完善重要应急物资的监管、生产、储备、调拨和紧急配送体系,保障应急处和恢复重建工作的需要。建立应急物资监测网络和预警体系,加强对储备物资的动态

管理,及时补充和更新。积极探索多样化应急物资储备方式,推行实物储备与商业储备相结合、生产能力储备与技术储备相结合、政府采购与政府补贴相结合。加强应急物资储备信息数据库建设,接入各级政府应急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10、加大应急管理资金投入力度。各乡镇办区、各有关部门要处理好投入和发展的关系,在应急管理方面舍得投入,以大投入促进大发展。要完善应急管理财政扶持政策,建立健全政府、企业、社会相结合的应急保障资金投入机制,适应应急队伍、装备、交通、通信、物资储备等方面建设与更新维护资金的需要,加大对应急体系建设规划重点项目的支持力度。财政部门要按照现行事权、财权划分原则,分级负担应急管理工作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并结合本地区应急管理工作实际,健全应急资金拨付制度,保障突发事件应对工作需要。建立企业安全生产的长效投入机制,增强高危行业企业安全保障和应急救援能力。11、加快发展应急产业。要加大科技投入,支持公共安全装备及技术的研究开发,积极推动公共安全和应急产业的发展。深入研究监测预警、通信信息、救援装备和个体防护等方面对应急产品的需求,制定促进应急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运用财政、税收、金融等经济手段,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应急产品研发与制造,适应保障公共安全的要求。进一步整合各灾害管理部门在监测预警、通信信息及应急避险方面已有的技术标准和专业优势,加强

企业安全保障标准和应急救援队伍装备标准建设,加强对公共安全产品的质量监督管理,实行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可靠。充分发挥我省科教优势,对一批在公共安全领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重点企业给予重点扶持,建立一批应急技术转化基地,努力使全省应急产业在较短时间内有一个大的发展。

(三)依法做好突发事件防范应对工作

12、扎实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整改和监控。各乡镇办区、各有

关部门要组织力量,对各类危险源、危险区域和因素以及社会矛盾纠纷等定期进行排查,建立风险隐患信息数据库,实行分类分级管理和动态监控,落实综合防范和处措施。对可能引发突发事件的风险隐患,要组织力量限期治理。对位于城市和人口密集地区的高危企业,不符合安全布局要求、达不到安全防护距离的,要依法采取停产、停业、搬迁等措施,尽快消除隐患。对情况复杂、短期内难以完成整改的,要制订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并限期整改,同时做好监控和应急准备工作。要把风险隐患排查工作延伸到基层,督促社区、乡村、企业、学校等基层单位经常开展排查,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13、认真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各地及有关部门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职责分工,加强对本地区、本系统、本行业和领域的安全监管,严格执行安全许可制度,经常性开展监督检查,依

法加大处罚力度。要提高监管效率,对事故多发的行业和领域进一步明确监管职责,实施联合执法,严密防范各类安全事故。上级主管部门和有关监察机构要把加强应急管理以及督促风险隐患整改情况作为衡量监管机构履行职责是否到位的重要内容,加大监督检查和考核力度。各企业、事业单位要切实落实安全管理的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加大安全投入,全面落实安全防范措施。

14、加强信息报告和预警工作。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工作,建立健全信息报告制度,明确信息报告责任主体,按规定及时、准确、客观地报告突发事件信息,并向有关地方、部门和应急管理机构通报,对迟报、漏报甚至瞒报、谎报行为要依法追究责任。进一步完善政务快捷反应机制,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畅通信息报送渠道,提高信息报告和反馈效率。建立基层信息报告网络,通过建立社会公众报告、举报奖励制度,设立基层信息员等多种方式,不断拓宽信息报告渠道。完善预警信息通报与发布制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手机短信、电子显示屏、宣传车等媒体和手段,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15、依法开展应急处和救援工作。突发事件发生后,基层组织和单位要立即组织应急队伍,以营救遇险人员为重点,迅速开展先期处工作。按照属地管理为主的原则,事发地人民政府

统一组织领导应急处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启动相关应急预案,调动应急救援队伍和社会力量,依照有关规定采取应急处措施,防止发生次生、衍生灾害事件,并做好受影响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和事故现场环境评估工作,维护社会稳定,最大限度地减轻突发事件的影响。有关部门要根据职责分工,迅速采取相关应急响应措施,全力配合事发地政府做好应急处工作。16、高度重视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工作。坚持及时准确、公开透明、有序开放、有效管理、正确引导的原则和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完善政府信息发布制度和新闻发言人制度,建立健全重大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快速反应机制、舆情收集和分析机制。突发事件发生后,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把新闻报道和舆论引导作为事件处的重要环节,坚持新闻报道、舆论引导工作与应急处工作同步启动、同步实施。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的原则,及时通过权威媒体向社会发布准确信息、政府应对措施和公众防范措施等,加强网络、手机短信的内容管理和舆情分析,引导网民依法、理性表达意见。在处过程中,负责事件处的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新闻报道工作,及时主动与新闻宣传部门沟通联系,提供最新准确信息。新闻宣传部门要加强对信息发布、新闻报道工作的组织协调和归口管理。新闻单位要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新闻宣传纪律,不断提高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和舆论引导的专业水平,自觉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任何

单位和个人不得编造、传播有关突发事件事态发展或应急处工作的虚假信息。

17、及时做好善后处理和恢复重建工作。应急处结束后,要及时组织受影响地区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工作和社会秩序,制定恢复重建计划。灾后恢复重建要与防灾减灾相结合,坚持统一领导、科学规划、加快实施。健全社会捐助和对口支援等社会动员机制,动员社会力量参与重大灾害应急救助和灾后恢复重建。事发地政府及有关部门要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认真开展调查处理工作,查明原因,依法依纪处理责任人员,总结事故教训,制订整改措施并督促落实。在应急处过程中征用的公民或法人财产,要及时返还或依法给予经济补偿。

18、加强总结评估和统计分析工作。建立健全突发事件评估制度,制订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估考核指标。对重大、特别重大突发事件,事发地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在调查处理的基础上,对事件处及防范工作进行总结评估,形成总结评估报告,在一个月内报送省政府。各乡镇办区、市政府有关部门在每年2月底前向市政府报送上年度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总结评估报告,对本年度突发事件风险隐患进行趋势分析,制定相应对策。研究建立突发事件发生后统计调查快速应急机制,建立突发事件统计信息月报、季报、年报制度,完善分类分级标准,明确责任部门和人员,由民政、安监、卫生、公安部门分别归口统计自然灾害、事故灾难、

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的情况,及时、全面、准确地统计各类突发事件发生起数、伤亡人数、造成的经济损失等相关情况。及时开展分析评估,掌握突发事件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的影响,预测发展趋势。

(四)着力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应急管理工作格局19、进一步加强对应急管理工作的领导。各乡镇办区要在党

委领导下,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责任制,并将落实情况纳入各级政府目标管理范围与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内容。各地、各部门要加强沟通协调,理顺关系,明确职责,搞好条块之间的衔接和配合。建立和完善应对突发事件联席会议制度,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定期研究解决有关问题。建立并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对有失职、渎职、玩忽职守等行为的,要依法依纪追究责任。应急管理机构要切实履行职责,定期对各地、各有关部门应急管理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指导、督促和检查,发现问题,如实通报,及时督促改进。

20、大力开展应急管理宣传培训工作。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制订应急管理培训计划,明确培训内容、标准和方式,加强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法规和应急管理知识宣传培训工作。积极开展对领导干部应急指挥和处能力的培训,并纳入各级行政学院培训内容。加强各单位从业人员安全知识和应急处能力以及自救、互救知识的培训,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要强化培训考核,对

未按要求开展安全培训的单位要责令其限期整改,未经培训的管理人员和职工不得上岗。新闻媒体要围绕贯彻实施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事件预防与处、自救与互救知识的公益宣传,开展积极有效的宣传和引导,扩大应急管理科普宣教工作覆盖面。各级应急管理机构要加强对应急管理培训工作的组织和指导。21、努力形成应急管理工作合力。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坚持以人为本,依靠群众,军地结合,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要切实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红十字会等人民团体在动员群众、宣传培训、社会监督等方面的作用,重视培育和发展社会应急管理中介组织。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为应对突发事件提供物资、资金、技术支持和捐赠。要与相关高校建立长期的协作关系,共同开展应急管理理论与技术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及时应用于应急管理实践。通过上下联动、各方配合,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齐心协力做好应急管理工作的局面。

三、我市应急管理工作存在及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修订完善各类应急预案。我市现在应用的应急预案是201*年制定的,已不能很好适应瞬息万变的形势发展需要,急需重新修订。目前,公安、水利、卫生、交通等部门已修订完善原有部门应急预案,但其它专项和部门应急预案还有待进一步修订和完善。

(二)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建立应急管理三级网络。目前,

我市应急管理网络不够完善,有部分乡镇和科局对应急管理工作还不够重视,应急管理机构和人员配备不健全,工作职责不明确。对此,各乡镇、各部门、各村组(社区)、各企业要组建专门的应急工作办事机构,确定和培训应急专干,明确工作职责,规范信息上报渠道,形成覆盖城乡的三级应急网络。

(三)规范突发事件应对处置程序,明确责任。市委办08年出台的一个文件,对突发事件应急程序进行了规范,但是还不科学,对突发事件发生后由谁报告、报告给谁、谁牵头负责应急处没有明确规定,导致事发后各有关部门互相推诿、躲避,都不沾边,没有牵头部门负责处,最后全部推向市政府。因此,建议:发生在乡镇的突发事件,由联系乡镇领导负责,涉及的部门予以配合;发生在部门管理范围的突发事件,由分管部门的领导负责,部门为主,涉及单位为辅;突发事件发生后,由所在乡镇或部门报告分线领导,然后再上报市委办、市政府办,主要领导批示后,由涉及的部门或乡镇予以落实,并妥善处。

(四)进一步健全政府应急办工作机构。目前,政府应急办的工作专班、办公条件已不太适应应急管理工作的需要,专班人员少、办公条件较差、且无专项工作经费。为此,建议明确应急办专门工作人员2人,市财政预算每年为应急办列支专项工作经费3万元,同时,适当改善应急办的办公条件。

201*年8月26日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关于纸坊镇应急管理工作的情况汇报》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关于纸坊镇应急管理工作的情况汇报: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点击查看更多:应急管理工作基本情况汇报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关于纸坊镇应急管理工作的情况汇报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697670.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