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烟台大学201*年毕业生工作总结

时间:2019-05-29 12:22:50 网站:公文素材库

烟台大学201*年毕业生工作总结

烟台大学201*年毕业生工作总结

我校201*届毕业生工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学校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以及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毕业生工作在提升就业率、毕业生文明教育、毕业生服务等各个方面均取得了喜人成绩,毕业生工作圆满结束。现将我校201*届毕业生工作汇报如下:

(一)认真落实毕业生的毕业鉴定和就业教育指导工作

1.强化大学生的就业教育指导。201*年11月,我们制作并下发《烟台大学学生就业指南》的小册子,帮助毕业生掌握国家有关就业的方针政策。

2.健全制度、规范管理、优化服务,进一步完善我校的毕业生就业服务平台;3.提高就业指导水平,进一步落实教育部“制度化、专业化、全程化、信息化”的要求;4.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5.巩固和发展就业基地,拓展毕业生就业市场;7.认真抓好考研和专升本等工作,提高就业质量;(二)强化毕业生的纪律教育和管理工作

毕业生面临考研、考公务员、就业等压力和问题,往往忽视了学习。针对这个现象,我校在学风建设上没有丝毫松懈,形成了齐抓共管促学风的局面。领导多次在工作会上强调学风建设尤其是毕业生班的学风,要求全体教师都要为学风建设献计出力。

(三)做好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在工作中始终坚持把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毕业生工作的始终。

首先,抓好党员的形象建设。一名党员,一面旗帜,党员在同学中影响极大。我们非常重视对党员的教育管理。针对毕业年级党支部活动松散,我们注意克服这一不合理现象,加强党支部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党员对党章及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希望党员时刻铭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定期开好民主生活会,经常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互相监督,使党员在思想上和行为上不断地得到净化,经常性地结合一些具体事件进行讨论,使党员在思想上达成统一,在重大问题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对党员进行模范教育,加强对党员的引导,在同学中树立典型,希望毕业生党员在学习、工作、日常行为中更好地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理想观、就业择业观、荣辱观。

1、人生观、理想观教育。

通过主题班会、团日活动、观看教育影片等形式的活动在毕业生中开展人生观、理想观教育,引导毕业生树立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远大理想,用正确的理念指导自己的日常行为。体育学院举办毕业生茶话会让毕业生抒发情感,畅谈人生理想。

2、就业观、择业观教育。

针对毕业生中存在的期望值偏高、有业不就的现象,从毕业生的思想深处找原因,采用了“整体推进、个别辅导”的策略,扭转毕业生中的错误观念,帮助他们从“人职匹配”的原则出发,先就业再择业。

3、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我们结合毕业生的特点在毕业生中大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我们开展了“今天我以烟大为荣,明天烟大以我为荣”、“我为母校留念”等主题教育活动,教育毕业生“以热爱母校为荣,以背叛母校为耻;以文明离校为荣,以哄闹离校为耻”。

(四)不断完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

我校举办大型供需见面会三次,去年更是提前在春节前举办,年后又联合市人事局同驻烟三所高校共同举办。同时数学系等单位还组织模拟毕业生现场招聘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加强信息化、无线化、网络化建设,为毕业生提供更好就业服务,从网上开辟就业信息、政策、通知的发布平台,也为广大毕业生交流就业经验与感受、通过网络进行就业教育与指导提供了平台。一些院系及时收集整理就业信息并发布。及时准确发布就业信息相关信息。为了让每一名毕业生及时了解就业信息,很多院系都设立了就业信息栏。

另外,学校还积极对外宣传学科特色,师资力量与教学质量,提高社会知名度,从而为毕业生拓宽就业渠道,建立学士后流动站、实习基地,建立长期人才培养及输送计划。

(五)毕业生就业指导、动员和服务工作

针对毕业生五花八门的就业思想,导师分别进行耐心细致的工作,如针对自然条件比较差的学生(多门不及格,四级未通过,不善交流等),鼓励他们大胆去单位应聘,去掉自卑心理,并替他们在用人单位面前推荐;针对就业期望值过高的学生,我们让他们看清自己的能力,把自己的能力与就业期望值相匹配;针对那些找工作默然处置、毫不关心,既不找工作也不考研的学生,更是做了大量耐心细致的工作;总之,针对毕业生各种各样的想法,我们进行了多次思想调查,也采取了多种措施,开班会、个别谈话、寝室走访、甚至给家长打电话,希望家长帮助孩子落实就业单位。像数学系还创立了导师帮扶制帮助学生就业。从各个角度做好毕业生的思想动员和就业指导、服务,动员广大毕业生以积极的心态、合理的择业标准去应聘,找到理想的就业单位。

(六)人文关怀引导毕业生文明离校。

为了更好地教育、管理好毕业生,学校开展了“文明离校”系列活动。向全校毕业生提出“文明离校”的倡议。下发毕业生离校温馨提示,向全校毕业生倡议“文明修身”“文明离校”。利用多种形式,积极做好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处处为毕业生着想,用真情对毕业生进行教育,让每一名毕业生对学校充满感情。

人文学院开展毕业生把废品卖掉捐给“一元钱”基金救助贫困生:高职学院开展一系列“送温暖”活动,通过送温馨贺卡、走访毕业生宿舍等形式,传达感受到领导的关心和祝福;体育学院编排“放心去飞”毕业生联欢晚会,拉进了师生距离,使母校情谊留在了广大毕业生的心中。

我们利用合适机会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制作宣传条幅、宣传板,创造文明离校的氛围。各学院制作了大量宣传板和宣传条幅,在学校创造了“文明离校”的良好氛围。一条条幅展现了学院风采,体现了当代大学生良好精神面貌,同时还增强了毕业生的就业信心。“别情依依笑对人生祝201*届毕业生一路欢歌”、“今天学院因你而骄傲,明天母校因你而辉煌”、“欢送201*届毕业生”等。同时,我们把对毕业生的教育落实到毕业生的实际行动中。在“我为母校捐款”活动中,我校毕业生踊跃参加。毕业生离校期间,秩序井然,没有发生酗酒闹事、打架斗殴和焚烧衣物等不良现象。毕业生离校期间,我们提倡毕业生党员“站好最后一班岗”,做到最后一个离校,得到了毕业生党员的积极响应。

扩展阅读:烟台大学201*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意见

烟台大学文件

烟大校字[201*]184号

烟台大学201*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意见

根据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和山东省人事厅的有关文件,结合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实际,现就我校201*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运用市场机制,积极做好201*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努力实现我校毕业生最大限度的就业。

二、生源基本情况

我校201*届共有毕业生5788人。其中研究生5个专业共77人;本科生37个专业共4921人;专科生15个专业共790人。

三、毕业生就业工作方针、原则

1.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引导

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精神,坚持面向基层,充实生产、科研、教学第一线的方针。在保证国家需要的前提下,贯彻“学以致用、人尽其才”的原则。

2.研究生及本、专科毕业生实行在国家就业方针、政策指导下,通过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办法在一定范围内自主择业。

3.继续做好山东省委组织部等有关部门组织的毕业生选调工作及推荐优秀毕业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积极做好各级公务员考试的推荐工作;鼓励毕业生通过报考研究生、出国留学等方式继续深造。认真做好优秀毕业生的评选工作。

4.毕业生就业工作坚持择优推荐的原则,坚持就业政策、就业信息、就业方案公开。

四、毕业生就业的有关规定

1.完善改进毕业生就业鉴证制度。按照山东省人事厅的统一部署,自201*届毕业生开始,毕业生就业将实现网络化,毕业生的面试、签约及鉴证工作都将通过网络进行,各院系负责就业工作的领导、辅导员及全校就业指导教师,要通过培训,尽快熟悉掌握新形势下的就业工作流程,并加强对201*届毕业生的培训与指导,确保201*届就业工作的顺利实施。

2.截止报批计划时仍未落实就业单位的山东省生源的毕业生,就业计划列回生源所在地的市(地)一级人事局,由市(地)人事局毕业生就业科和就业指导机构推荐或自行联系工作单位,择业期为三年。非山东省生源的毕业生,计划列到生源所在省的省一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有特殊规定的省份,按规定列计划。

3.毕业生在报到过程中报到证和户口迁移证遗失的,要在当地报刊上刊登遗失声明,然后持遗失声明到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指导中心和公安处户籍管理部门办理补办手续。毕业生报到后要按规定

时间到单位人事部门落实档案接收情况,如有问题要及时与学生处学生档案室联系。

4.毕业生申请自费出国的,5月30日前向所在院系提出申请,并到学校有关部门办理相关手续,计划列回生源地。

5.毕业生联系到无档案保管权的单位,人事档案由当地人事部门所属的人才服务机构负责代理。鼓励毕业生个人或合伙创业、从事个体私营企业。

6.毕业生就业协议书一经生效,协议双方必须履行协议,原则上不得违约。确需违约,毕业生须在网上向用人单位发起解约申请,若用人单位是省内的单位,经用人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同意后,系统为毕业生在网上生成解约函信息,并由系统发送到学校,学校审核确认解约函信息后,系统恢复毕业生的网上签约功能并为毕业生分配新协议书编号,方可与新用人单位签署就业协议;若用人单位是省外注册单位,经用人单位同意后,系统为毕业生在网上生成解约函信息,并由系统发送到学校,学校审核确认解约函信息后,系统恢复毕业生的网上签约功能并为毕业生分配新协议书编号,方可与新用人单位签署就业协议;若用人单位是省外非注册单位,系统把毕业生的解约信息发送到学校,学校审核通过后,系统恢复毕业生的网上签约功能并为毕业生分配新协议书编号,方可与新用人单位签署就业协议。

7.参加研究生考试尚未确定是否录取者,必须向用人单位说明情况;签定就业协议书后考取研究生者,必须征得用人单位的同意,并按解约流程处理。

8.根据国家及山东省的有关规定,对自派遣离校时尚未落实单位的毕业生,实行延长派遣期三年(自派遣之日算起)的政策规定;落实单位的毕业生如要变换就业单位,需自派遣之日起一年内,办

理改派手续。在三年派遣期内落实单位的毕业生,由就业主管部门负责办理派遣手续;仍未落实单位的毕业生,其档案转至生源地县级以上人事部门所属人才服务机构,由人才服务机构办理人事代理,毕业生通过人才市场自主择业,人才服务机构办理就业转介手续。对于自派遣之日起,无正当理由超过三个月不到派遣单位报到的毕业生,取消其派遣资格,不享受延长派遣期三年的有关规定,学校不再负责其改派及善后工作。

9.毕业生(指落实单位的毕业生)派遣后,在改派期内,因某种原因需更换用人单位者,需办理改派手续。

(1)若毕业生与省内单位改派,必须与原用人单位进行解约流程,与新单位进行签约流程,网上达成新就业协议,系统发送就业协议到新用人单位归属的具有改派权限的鉴证机关审核,鉴证机关审核后,新用人单位归属具有改派权限的鉴证机关进行改派,打印报到证,办理相关手续直接派遣到新用人单位。

(2)若毕业生改派回生源地(山东生源地),毕业生必须登陆网站,进行解约流程,申请回生源地,系统发送至毕业生的生源地就业主管部门,进行审核信息,就业主管部门同意后,若上次签约单位是山东省内单位,由上次签约单位归属的就业主管部门审核并办理回原籍改派手续,若不是则由毕业生的生源地就业主管部门办理改派手续。

(3)若毕业生改派回生源地(省外生源地),毕业生必须登陆网站,进行解约流程,申请回生源地,若上次签约单位是山东省内单位,由省级就业主管部门审核信息并办理回原籍改派手续;若与毕业生生源地同省单位则由毕业生的生源地就业主管部门审核办理改派手续,若不是则由省级就业主管部门审核信息并办理回生源改派手续。

10.毕业生离校前必须进行体检。对因病不能坚持正常工作的毕业生,回家休养治病,档案户口可暂留学校。一年内治愈的,须在下一年度5月30日之前向学校提出申请,并提供县级以上医院的有关证明,可随下一届毕业生参加就业,并列入该年度就业计划;一年后仍未治愈的,户口关系和档案材料转至生源地,自主择业。

11.修业期满未取得毕业资格的结业生,用人单位录用的,《报到证》备注栏内注明“结业生”字样,学校按期派遣。在规定时间内无录用单位的,学校将其档案和户口关系转至生源地,自主择业。与用人单位已签定就业协议书,并已纳入就业计划后,未取得毕业资格的结业生,如用人单位仍同意接收的,可按原计划派遣,《报到证》备注栏内注明“结业生”字样,若用人单位不同意接收,在规定时间内又无录用单位的,学校将其档案和户口关系转至生源地,自主择业。结业生在学校规定时间内经补考或重修,成绩合格毕业的,学校不再负责其就业事宜,报到证也不换发。

五、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基本要求

1.毕业生就业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是一个全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各级就业工作人员要继续坚持毕业生就业政策、需求信息、毕业生就业调配方案三公开的原则,并将就业政策、需求信息上网公布,确保就业信息渠道畅通,将有限信息变成有效信息。对每一条就业信息,各院系要具体落实到每一位毕业生,不能浪费一条就业信息,要坚持原则,公正廉洁。

2.切实加强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及各院系要加强领导,针对毕业生的思想状况,行之有效地做好思想教育工作,要教育毕业生诚实守信,严禁弄虚作假。教育毕业生认清就业形势,端正择业观念。进一步加强毕业生的心理咨询和就业指导,帮助毕业生提高择业技巧和技能,最大限度地实现

人职匹配。努力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竞争力。注重就业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导向、承载、激励等作用。通过积极开展就业指导的提前介入,让学生做到未雨绸缪,在思想素质、知识能力、心理状态等方面做好充分准备。加强毕业生的择业观教育、诚信教育,引导毕业生树立竞争意识、创业意识和服务基层意识。

3.注重人文理性陶冶,提高毕业生综合素质。

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把就业指导与专业课相结合,寓就业指导于“两课”和专业课程的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就业教育和指导,增强学生的市场意识及自信心。引导毕业生适应社会,顺利就业。

4.加强就业工作专职队伍建设,使我校的就业工作队伍向专职化、专业化、专家化方向发展。在不断增加就业工作专职人员数量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就业工作人员的培训,以提高就业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5.继续加强就业网络建设,构建信息渠道的“三维立体”无缝覆盖体系。改进因特网信息传递方式,年内完成对原就业网的第五次改版,建立小区手机短信体系,确保信息传递的快捷有效。大力提升就业信息服务质量,推出特色服务,如视频简历,与就业指导老师的网上对话,与用人单位在线交流的互动平台;针对用人单位推出毕业生特征信息库,毕业生简历库和企业文化网络推介活动,就业网络办公系统,实现信息和通知同步上传下载;开辟“就业理论”板块,营造就业工作理论研究、实践探索和交流经验的氛围。

6.积极发展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相关的教育指导,通过分阶段分重点地对大学各年级进行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传授,开展网络职业测评和人格测试,使大学生提前认识工作世界、审视自我,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明确求职过程中的细节和技巧,最大限度缩小供需双

方期望值之间的矛盾。在提高就业数量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就业质量。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的理论研究,提高就业指导水平。成立“烟台大学大学生职业发展协会”,在就业指导中心指导下学生独立运作,力求成为一个集学术性、专业性、指导性、服务性为一体的学生社团组织,调动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普及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的理念。

7.积极拓展就业教育指导渠道,提高网络化利用水平,就业网站增加教育指导内容含量,第五版“烟台大学就业信息网”更名为“烟台大学就业指导网”,使原来的以信息传递为主变为信息传递和教育指导双管齐下。

8.根据山东省及烟台市的经济规划布局,依据我校201*届毕业生就业情况,加快我校学科建设及专业结构调整,适时调整201*年分专业的招生计划。

9.就业工作,举国关注,全校上下要高度重视。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及山东省人事厅的文件要求,加大对就业工作的投入,尽快完成学校因就业工作信息化对硬件的配备要求,各院系也要在规定时间内达到新形势下就业工作对硬件配备的要求,确保201*届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圆满完成。

201*届毕业生就业工作任重而道远,全校上下要团结协作,全员参与,努力拓宽就业渠道,认真扎实地做好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和就业指导工作,以实现我校毕业生最大限度的就业。

烟台大学二○○五年十月二十日

烟台大学办公室201*年10月20日印发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烟台大学201*年毕业生工作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烟台大学201*年毕业生工作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烟台大学201*年毕业生工作总结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698646.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