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统计工作在血站质量管理中的作用

时间:2019-05-29 12:47:12 网站:公文素材库

统计工作在血站质量管理中的作用

统计工作在血站质量管理中的作用

【摘要】建立血站统计管理体系,运用统计学方法和技术,动态的对采供血全过程进行监测,真实的反映血站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为领导层决策和采供血质量管理提供真实、准确的依据,使血站工作质量实现持续改进和提高。【关键词】统计质量管理

如何体现血站质量管理水平?重要的手段之一就是统计。统计工作存在于采供血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其反映的不只是事件的表象,而是反映一般不为人们所感知的、深层的,并且已经存在的或已经形成结果的事件。统计能够切切实实反映工作实际,是质量管理的有效手段,它帮助管理者准确分析事件,及时总结经验,对影响血液质量安全的潜在因素,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避免影响采供血生产过程及血液质量的事件产生。

201*年12月,我站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各项工作的统计分析成为改进体系,提升工作质量的重要手段。

1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下的统计管理体系血站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效果,主要由质量管理体系中所建立的统计管理体系一整套数据进行反映。因此,按照质量管理体系的采供血工作各环节、各质量控制点,作为统计工作观测点,并确定各观测点准确的参照值作为标准测量值,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监视、测量。1.1组织体系重要的工作之一是得到领导的重视,尤其是质量管理主管的高度重视。建立一支由站长领导,质量主管直接负责的统计工作队伍,由具备一定管理能力和综合业务能力的专人负责,各采供血关键点指定业务能力较强的工作人员监控。统计工作的组织体系选择与质量管理体系组织人员重合,一般由科室管理者兼任,以利于分析和解决问题。1.2指标体系采供血工作是一个密切联系、相互作用的复杂系统,指标只能反映某项工作的一个基本面,要充分了解工作情况,就需要构建一套科学、完整的指标评价体系,一方面要能够说明该工作及其影响该因素的数量表现,另一方面还要能够说明其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数量关系,体现出对工作认识的全面性和客观性。指标体系的设置包括人员、设备、材料、任务和信息五个方面,其中任务包含工作项目及完成工作项目的方法和环境要求等。评价工作时,根据不同目的要求选择适宜的指标进行评价。1.3数据来源

1.(中国论文联盟整理)3.1采供血信息数据参比数据来源于对采供血过程所设定不同观测点,主要由血站计算机管理系统计算机提供,包括采供血、成分制备、检验等过程的血液信息、设备信息、工作人员信息、材料信息,以及受血者信息等。另外,不可忽视的是因特定统计工作需要而针对特殊点进行的统计数据。

1.3.2其他相关数据质量管理体系涵盖人、机、料、法、环,以及信息六个方面,统计指标体系的设置也应建立在这六个方面,形成一套完整的、围绕采供血工作的质量管理数据链条。

1.4观测点分布关键控制点都应作为统计工作的观测点,并建立统计观测值,分为站级观测点和科级观测点,并由测量值说明一个单位时间内该关键控制点的运行或操作是否发生了偏离。除了常规的站级观测点,作为非站级观测点的某一阶段的重要工作,也应该纳入站级观测点。

1.5标准测量值的确定计算单位时间内同一监测点的某一统计要素的平均值,作为该观测点的标准测量值,并围绕测量值确定上下限,根据实际测量值对于所测量工作的实际意义进行反馈,指导工作继续保持或改进提高。

2统计分析

随着无偿献血事业的深入发展,加强血液工作管理,提升服务质量是每个血站面临的新课题。优质的服务和科学的管理离不开数据分析、指标预测,以及可行性论证等。因此,统计分析在血站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统计人员要做好日常统计工作,并对观测点数据进行分析。

2.1综合分析定期对全站质量管理指标体系进行测量,综合分析、评价,并建立统计分析信息台账。通过纵向、横向数据对比,反映各项指标、各观测点,乃至相关工作的成绩和问题,及时反馈到科室,确保各项工作得到正确的指导和改进。

2.2目标测量按照目标所规定的期限测量工作和血液质量的符合性。质量管理体系规定了若干血液质量管理目标,其目标的完成情况如何?采供血过程是否遵循质量管理规定?统计人员按照目标管理进程,定期测量,督促各项工作达到预期管理目标。2.3专题分析针对统计工作中发现偏离标准测量值的异常现象,统计人员及时向质量管理部门和相关科室通报,并提交数据分析报告。

201*年脂肪血报废分析:201*年脂肪血报废率均值为0.78。较去年脂肪血报废率均值0.63,增长了0.15。受饮食习惯和季节影响,分别在春节后和夏季呈现两个脂肪血报废高峰。201*年和201*年春节分别在2月7日和1月26日,由于人们油腻性饮食较普遍,节后采血脂肪血报废率明显增加。夏季,人们习惯于夜晚饮酒纳凉、消夏解暑,摄入脂肪较多,影响血液质量。201*年2月份和6月份,对于由数据分析产生的脂肪血报废率增高的结果,我站及时进行了讨论和分析,并采取了有效的纠正预防措施。较201*年降低了3月和7月、8月脂肪血报废率(见201*年脂肪血报废率统计)。由脂肪血报废数据统计分析,提示脂肪血报废高峰的月份或季节,采血前需要加强对献血者的征询和宣传工作,引导献血者正确认识献血的意义,有高脂饮食后不要献血,以保护珍贵的血液资源,减少浪费。3统计人员的自身素质

3.1职业道德素质统计人员不只是提供简单的统计数据,而是通过统计数据真实的反映出采供血工作的实际,是通过数据信息对采供血工作的综合评价。因此,统计人员应该具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工作认真负责,实事求是,不受人为因素的影响,敢于发现问题和揭示问题,力求数据的真实可靠。

3.2统计专业技能统计人员具备一定水平的统计专业技能是统计工作质量的保证。统计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水平,与时俱进,积极学习先进的统计方法,熟练掌握和运用相关计算机统计技术,提高处理统计信息的能力。

3.3综合业务能力采供血质量的综合评价,不仅要提供相关质量活动的统计数据,还要从数(中国论文联盟整理)据分析中归纳出各项工作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并运用统计学分析方法对采供血质量活动进行监测、控制和预测。因此,要求统计人员除了具备统计专业的知识外,还要具备一定的医学知识、管理知识、财会知识,要熟知血站质量管理体系和各项业务工作流程,具有熟练的统计分析技能和良好的分析判断能力。

4讨论和反馈

4.1组织和实施血站质量管理部门负责组织讨论和反馈会议。

4.2讨论和反馈只有统计人员对数据的统计分析,没有问题的讨论和解决办法,不能使工作落到实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极有可能被棚架或搁浅,会对工作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讨论各监测点数据分析结果,理解数据对采供血工作表达的实际意义,使各科室工作得到真实的反馈,从而指导相关工作得到保持或改进。这是统计工作的延伸,也是统计工作的最终目标。

4.3改进和提高讨论的结果存在正负两个方面,都应进行认真的讨论和总结。负向结果的事件,由质量管理部门跟踪和纠正。数据分析的结论将成为下一阶段领导层制定新的工作目标的依据,同时,也为统计工作下一阶段监测指标和要素分配提供了准确的数据。随着无偿献血事业的深入发展,血站各项质量管理工作日益科学化、规范化,并体现在各项工作的数据化。建立在采供血质量活动中的不同层面,并不断完善和系统化的统计工作,在质量管理中监视和测量的作用逐渐彰显出不可替代的重要性。认真、完整、准确的做好血站的统计工作,并在质量管理活动中得到充分运用,才能更好的为血站质量管理工作服务。转贴于中国论文联盟--

扩展阅读:差错管理在血站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差错管理在血站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发布日期:201*-5-279:37:52

差错管理在血站质量管理中的应用◆魏耀辉赵花兰李大元张秦永

【摘要】差错是一种目标导向行为,在工作中普遍存在。血站差错管理对献血者和受血者的安全至关重要。如何减少或控制血站差错,是血站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血站管理者和研究者应积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差错;差错防范;差错管理;血站

UseMistakeManagementinBloodStationQualityManagement/WEIYaohui,ZHAOHualan,LIDayuan,etal.//ChineseHealthQualityManagement,201*,16(3):92-94AbstractMistakeisanobject-orientedbehaviorandgenerallyexistsinworking.Mistakemanagementinbloodstationisveryimportantforblooddonorsandrecipients"safety.Howtoreduceandcontrolmistakeisanimportantcontentandaiminmanagementofbloodstation,andalsoaproblemneedtobediscussedandsolved.

KeywordsMistake;Mistakeprecaution;Mistakemanagement;BloodstationFirstauthorsaddressRed-crossCentralBloodStation,Baiyin,Gansu,730900,China

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差错是无处不在的,完全杜绝差错几乎是不可能的。目前,在差错问题上,强调从差错中学习、改进。这就涉及如何界定差错并处理等问题。1差错的内涵及特点

美国食品医药管理局(FDA)将差错定义为:偏离了现行生产管理规范(Cgmp)、应用标准或现有规范的事件,可能影响到生物制品的安全性、纯度、效力,或者导致制品违反联邦食品、医药、化妆品法规或公众卫生服务法规[1]。

具体而言,工作差错有3个特点:(1)仅仅发生在实现工作目标的行为中;(2)偏离了质量管理规范、操作规程等,影响血液及制品质量,妨碍了目标的实现;(3)应该是可以避免的。值得注意的是,有意的错误行为或故意违背规则,不能认为是差错。2差错的处理方法

当前,差错的处理方法主要有2种:差错防范和差错管理。它们是处理差错中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2种思路。从差错防范到差错管理是管理实践经验发展的产物。

(1)差错防范。其具体表现为:为了使工作差错降到最低限度,血站投入人力、物力用于实施和完善差错防范系统。如标准操作规程(SOP)、全员培训、职业教育、全程质量管理和计算机管理系统等。其具有很大局限性。主要原因是:①差错防范不能完全杜绝差错;②差错防范有明显的负作用。差错防范体系的建立,可能使工作人员过多地依赖于差错防范系统来检查和纠正差错,从而导致差错的发生;③成功的差错防范系统使得差错极少发生,工作人员没有机会掌握有效处理差错的技能;④差错防范注重于预防,一旦出现差错,即实施一定的惩罚性措施。这将导致一系列不良行为反应,造成个体或集体失去从差错中学习、交流的机会,进而缺乏对差错资料的分析和利用。

(2)差错管理。其更多地重视分析差错发生的原因,加强对差错的公开讨论和沟通,培养差错处理能力,事先估计差错发生的可能性;当差错发生时,鼓励主动采取积极措施,减轻甚至消除差错可能造成的后果,而不是强调防范差错的发生。

差错防范和差错管理是2种处理差错的方法。但在工作中,这2种方法是相辅相成的。血站需要建立差错防范系统以降低差错发生率,也需要给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差错学习机会,建立差错管理系统。

3差错管理在血站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血站质量管理规范》[2]12.1规定,血站必须"建立和实施不合格项的识别、报告、调查和处理程序,确保能够及时发现、识别不合格项,分析产生偏差的原因,采取措施消除产生不合格项的原因,防止类似不合格项的再次发生"。白银市红十字中心血站于201*年对差错管理进行了有效尝试,具体措施如下:3.1差错信息的收集

为了便于迅速、快捷地查找差错产生的原因,血站管理者(质量控制者)应掌握血站差错信息。差错可能存在于管理体系和技术操作的各个环节。其包括以下几方面:(1)献血环节。献血者判断有误,献血者被不适当淘汰,不适当地重新进行献血,对献血者的医学评价不完整,献血反应处理不当,献血者资料无法查找,献血者资料录入错误等;(2)工艺过程引发血液质量出现的不合格。如违反工作程序引发不合格或连续出现不合格产品;(3)检测过程。检测标本不正确,血样的ABO血型、RH血型、抗体筛查、病毒检测结果不正确,血液检测放行记录与实际放行不符合,结果发送错误等;(4)内审、外审、常态审核以及管理评审中发现的不合格;(5)设备保养、维护不当致使设备能力不足引起的不合格;(6)供方的产品或服务出现严重不合格;(7)严重环境污染及安全事故。总之,血站差错的产生贯穿于采供血服务的全过程。只有认真分析,综合归纳这些差错信息,才能有的放矢的去防范和改进。3.2人力资源的管理

人力资源是差错管理的重要因素。因为在实施差错管理的过程中,发现一个问题,最大的阻

力,不是技术,不是设备,不是管理的其它基础,而是来自人的因素。血站根据《血站质量管理规范》制定了《岗位工作人员任职要求》,明确规定了学历、所需技能或培训需求、工作经验和职责。就如何提高员工对组织文化、价值观、发展战略的了解和认同,如何提高知识水平、增强工作能力、改善工作绩效、提高工作热情和合作精神,血站从知识更新、技能补充、思维创新、观念适应、心理潜能等方面加强培训,最大限度消除人员变数,使工作质量得到保障。特别是在技术或质量改进培训中,为了提高差错管理的有效性,血站设计了与工作有关的模拟活动,采用主动学习或讨论学习模式,鼓励学员出现差错,让学员找出差错并提出如何进行差错的预防与纠正。这样的培训既可提高学员的参与程度,增强知识或技能,又能减少类似差错在实际工作中再次出现的机率。同时,积极评价员工对本职工作的胜任能力、对差错的认识态度和行为能力。对不能胜任本职工作的人员,暂停其工作,安排补充培训、考核或转岗,使各类人员的胜任能力与其从事的工作相适宜。在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员工的工作态度由多种因素构成,要有的放矢的开展引导、教育,必要时应与薪酬挂钩。不要没有问题或问题少时不培训,问题出来才培训,避免忙人无暇培训、闲人正好培训等培训误区。3.3工作流程的设计

面对输血科技发展、血液检测技术进步、血液成分制备多样化以及街头自愿无偿献血的开展等复杂和动态的工作环境,血站工作流程设计需要更加科学。如《血站质量管理规范》要求血站必须建立和实施血液隔离与放行程序。在国内尚无血液批的统一定义的情况下,为落实血液批放行,从血站质量管理体系的质量保证出发,结合本站实际,采取"以完整质控下的血液检测报告为批,不考虑血液采集的时空"或"根据血液采集的时空为批(量大时可酌情分亚批),血液检测报告按批出具"[3]。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根据本站实际制订更加灵活、合理、有效的差错管理方法。如《血液采集工作记录》、《血液成分制备工作记录》、《工作环节交接记录》、《差错内部报告表》、《不合格资料收集统计表》等的制定,既满足了流程需求又达到了控制工作质量的目标。

3.4全面质量管理的实施

全面质量管理是指一个组织开展以质量为中心、以本组织全体成员参与为基础的一种管理方式。其焦点在于提高采供血服务质量,使得献血者、医疗用血单位以及受血者对血站所提供的血液及制品或服务感到满意。因此,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必须要建立一个依据《血站质量管理规范》且结合本单位实际的质量管理体系。但是,要防止一切质量问题,那是不实际的,工作中很难实现。全面质量管理也需要采用差错管理。原因有二。首先,考虑到当前技术系统水平、环境的不稳定性以及工作压力等,加强对员工紧迫性、重要性和必要性程度需求的及时培训,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提高员工的认知能力。同时,为调动员工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积极性,采用激励原则也不失为一种有效地手段。即对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员工给予一定物质奖励,在一定范围内将差错和纠正差错的方法予以展示,让所有员工学习,而不是对差错者进行惩罚。将现有的惩处环境改变为一种积极而坦诚的环境,对于差错管理和质量改进是必须的。其次,从解决问题的实际出发,质量控制部门可实行"走动式"的动态管理模式,即定期、不定期深入各个科室工作现场,掌握出现差错的第一手材料,现场分析并加以纠正。这种模式群众基础好,容易发现问题,通过和工作人员交流、探讨和分析,能彻底解决问题。此外,质量控制部门发布《每月质量报告》,对存在问题予以汇总分析,提出解决方案,各科室可有的放矢的去整改落实。

3.5差错管理文化的构建

差错管理文化是血站组织文化的组成部分,是血站员工对工作差错的认知程度和行为以及血站相关体系、规章、制度的总和。如何去塑造血站"差错管理文化",血站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要从思想上去整合血站员工,让所有员工都必须认同和接受"差错管理文化";(2)差错管理文化,不仅体现在血站的各种文件中,更体现在全体职工的行为中。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实现"差错管理文化";(3)应提供公开交流差错的氛围。人们共同讨论和分析差错,从自己和他人的差错中学习处理技能,认识差错并得到有效的处理。因此,差错管理文化作为组织质量管理的一种结果,可提高血站有效处理差错的能力,从而增强工作人员爱岗敬业、勇于奉献的团队精神,促进血液质量管理;(4)差错管理文化需要血站管理者的决策和员工的支持。不要任何差错都要受到惩罚,而需要根据岗位特征,设置一个容错区间。否则,员工会感到工作压力很大,将会导致更多差错发生,而不是减少。同时,在处理差错时应尽量使用威胁性小的术语,将差错报告与惩罚分开,重点涉及过程,对事不对人,注重解决问题的措施;(5)差错管理文化,并不意味着不需要认真对待差错。事实上,需要更加认真地对待差错,鼓励人们对差错负责;(6)差错管理文化,是一个长期发展、不断完善、不断创新的过程。需要我们深度认识差错管理文化的内涵,全体员工共同参与、积极主动、群策群力,才能以高度的理念构建一套孕育文化的差错管理体系,推动血站事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总之,差错管理文化的塑造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是应该落实在行动上。一个成熟的血站只有通过以上措施,才有可能真正建立起差错管理文化。

4实施差错管理的成效4.1责任意识得到增强

各级领导把差错管理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改变了差错管理模式,即在思想上明确并坚定差错管理的指导,克服了"重形式而轻落实,重防范而轻管理,重追究处理而轻分析、改进,重理论培训而轻差错公开讨论和沟通"等内向型管理模式的不足,逐步实现了从"差错防范"向"差错管理"的过渡,从管"结果"向管"因素"、从管"点"向管"面"、从靠"制度"约束向"以人为本"的工作转移。加强了内部协调,创新了沟通机制,注重从工作质量、服务态度、服务程序以及提供的其它相关服务等方面加强管理。提高了医疗用血单位对血站的信任度,增强了员工的责任感和自信心,激发了员工的内在动力,使员工积极参与到差错管理中来。4.2员工素质不断提高

血站通过基础、环节、终末质量并重,自我控制与人性化全面督导并举,实施差错管理体系的培训,使全体员工深刻认识差错管理文化的内涵,员工素质不断提高;由原来被动强调差错到现在主动发现并分析差错,由原来反对质量检查到主动要求质控部门定期来科室检查,使血站环节质量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真正发挥了以人为本,提高了差错管理水平。5实施差错管理的体会

虽然血站在差错管理过程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要形成一套完整的差错管理文化还需要一个长期发展、完善、创新的过程。所以,就如何进一步实施好差错管理体系,重点应做好3点:

(1)领导重视是前提。领导重视是做好差错管理落实的前提条件。差错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与领导的观念转变、重视程度、支持力度是分不开的。需要领导将血站的宗旨、目标与内部人文环境统一起来,创造一个充满团队色彩的差错管理文化和环境,使全体员工能充分参与到差错管理的各项活动中,达到血站预定目标。

(2)配套体系建设是平台。差错管理体系的建设离不开差错防范措施,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通过质量体系的建立,使所有与血液质量有关的人员和活动均处于受控状态。在此平台的基础上,辅以有效的差错管理,为找到发生差错的原因和处理方法提供依据,达到体系持续改进的目标。

(3)持之以恒是保证。差错管理作为血站的文化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必须建立差错管理的长效机制。要根据血站实际情况,循序渐进,不断完善。要把差错管理建设同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工作相结合,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不断提高员工质量意识。只有做到持之以恒,才能营造差错管理的文化氛围,树立血站质量形象。

总之,血站差错管理对献血者和受血者的安全至关重要。积极倡导差错管理并加以应用是减少或控制血站差错的有效途径,是血站质量管理更加现代化、规范化、人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血站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参考文献

[1]葛红卫,郭永建.差错管理:输血服务质量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

[2]卫生部卫医发〔201*〕167号,血站质量管理规范[S].201*.

[3]孟忠华,杨劲,周华平.刍议血液批放行的模式和运作[J].中国输血杂志,201*,21(6):477-478.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统计工作在血站质量管理中的作用》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统计工作在血站质量管理中的作用: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统计工作在血站质量管理中的作用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700620.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