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工作面防治水采后总结
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袁店二矿
7211工作面防治水采后总结
201*年1月3日7211工作面防治水采后总结
一、工作面基本情况
7211工作面东临DF2断层保护煤柱,西为7212工作面(尚未开采),北临81采区轨道石门煤柱,南至7211F10断层。7211工作面回采上限(底板)为-373m左右,下限(底板)为-530m左右,可采长939.5m,宽为148m。工业储量69.9万吨,可采储量为66.4万吨。
二、工作面地质分析
该面地质构造较复杂,工作面在掘进机巷、风巷、切眼及回采过程中共揭露25条断层,且均为正断层。其中0~2m断层15条,对回采有一定影响;2~5m断层9条,大于5m断层1条,对回采影响较大。
另外,工作面掘进及回采过程中,共有6处揭露火成岩,其中机巷3处,风巷1处,切眼2处;在回采初期面内及机巷端有2处火成岩侵蚀,回采至机巷J34点处面内靠机巷端火成岩尖灭消失,回采至风巷F6点处又出现火成岩,面内火成岩一直存在,至工作面收作结束处,2处火成岩合并。从揭露情况分析,火成岩多以岩墙和串珠状形式出现,多发育在断层附近,对回采影响较大。三、工作面水文地质分析
7211工作面上面基岩面标高为-233~-234.7m,距离72煤层顶板在138m以上,根据“三下”规程公式计算,防水煤柱高度最大为66.46m,所以,工作面回采不受松散层底部四含水的威胁。
7211工作面充水因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为72煤层顶板砂岩裂隙水;二是断层裂隙水。其中,72煤层顶板砂岩裂隙水是回采过程中的主要充水水源。
7211工作面煤层顶板上50m范围内砂岩厚度在20.19~20.29m之间(根据04-18、04-21孔资料),其中细砂岩厚度在6.9~14.31m之间,该层细砂岩位于老顶部位,7211岩风巷等多处巷道均揭露过,仅局部裂隙发育段有少量的滴淋水;据袁店二井04-15孔及相邻袁店一井04-51孔和04-70孔对该含水层的抽水试验资料,q=0.007~0.017L/s.m,K=0.019~0.091m/d,富水性弱。
72煤层顶板砂岩裂隙水是该工作面开采的直接充水水源,但其富水性弱,巷道施工及回采过程中,局部裂隙发育段有少量滴、淋水现象,巷道揭露断层处局部滴水。
我矿生产实践证明,该含水组涌水量一般较小,最大不超过20m3/h。
四、工作面防治水工程及成果
按有关规定,针对7211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及防治水设计要求,我们完成的防治水工程有:
1、物探工程
(1)为查清DF2断层的富水性及对7211工作面的影响范围,201*年7-8月我矿我托安徽惠洲地下灾害研究设计院在7211风巷段共进行了7次瞬变电磁法和一次直流电法。根据物探成果显示,7211风巷段局部视电阻率差异,可能为岩性变化引起。
(2)201*年12月我矿委托中国矿大对7211工作面进行了瞬变电磁物探工程。根据物探成果显示,划定了A、B级富水裂隙区域,煤层顶板上30-50m之间在对应范围内岩层局部赋水裂隙发育,向顶板上延伸赋水性减弱。2、钻探工程
根据7211工作面顶板瞬变电磁物探结果,对相对富水异常区设计施工了顶板砂岩裂隙水疏放钻孔1385m/11孔,各孔出水量约为3m3/h,而后逐渐减少。各钻孔质量符合《矿井地质规程》、《煤矿防治水条例》及设计要求,起到了放水疏压的作用。五、回采情况
7211工作面于201*年1月1日开始回采,201*年11月28日回采结束。回采期间正常涌水量为10m3/h左右,最大涌水量为20m3/h左右(包括老塘水)。在局部裂隙发育区段及断层附近有滴淋水现象发生,6月开始机头、机尾有老塘水出现,水量3-5m3/h。该面受顶板砂岩水、火成岩和断层的影响,平均涌水量为15m3/h。该面回采结束未发生过出水事故。六、防治水措施
尽管7211工作面顶板砂岩含水层富水性弱,但为确保工作面安全回采,我们仍采取了相应安全技术措施:
1、回采过程中要加强水情观测,特别是周期来压期间,防治
瞬间突水造成事故发生。
2、在随工作面推进过程中在两巷低洼处设临时泵窝排水,并进行每月的工作面排水检查,进一步确保了回采安全。
3、该面的排水设施一直保持正常完好状态,地测科每周派人到现场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于每月初下达月度水害预报,指导施工单位有针对性地开展防治水工作。
4、在回采前,我们先采用瞬变电磁物探工程查明了煤层顶板赋水情况,然后根据物探结果,对异常区设计施工了探放水钻孔,确保了回采时不受水害威胁。七、建议
7211工作面为我矿首采工作面,从回采的整个过程中来看,我们所进行的防治水工作效果明显,但也有些不足,现给以下建议:
1、矿井防治水工作应该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严格执行《矿井水文地质规程》、《煤矿防治水工作条例》。
2、坚持工作面回采前对其顶底板进行瞬变电磁法勘探,查明顶、底板的相对富水区。
3、坚持工作面回采前施工探放水钻孔措施。
4、在巷道(机巷、风巷)掘进与采前钻孔结合疏放水。5、今后在工作面靠近断层施工时,采用物探或钻探进行探查对工作面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扩展阅读:11609工作面采后总结
青龙煤矿一采区
11609外工作面采后总结
编制:赵鹏
审核:
地测副总:
总工程师:
青龙煤矿地测室
201*年8月16日
11609外工作面采后总结
一、工作面概况:
该工作面位于一采区中部,南临11607工作面(设计工作面),北临11611工作面(正在准备),西临11609内工作面(已回采)。工作面设计走向长为813m,面宽为165.45m,于201*年8月份开始回采至201*年8月份停采。工作面实际回采长度轨顺为825m、运顺为830m,平均采高3.35m,回采面积为147853,动用储量74.4万t,实际采出量55.92万t,损失量18.48万t,工作面实际回采率为75%,损失率为25%。
二、煤层及顶底板情况
该工作面所采煤层为二叠系上统龙潭组16煤,回采期间煤层厚度
为3.1~3.4m,平均厚3.35m,煤层较稳定,结构相对复杂,以亮~半亮型为主,条带状构造,粉粒状~块状构造。煤层中上部含1~3层泥岩夹矸(厚约0.2~1.0m),靠近11609外运顺切眼侧煤层中上部含3层泥岩夹矸(厚约1.6~2.0m)。靠近11609切眼附近16煤层相对较薄,由西向东煤层逐渐增厚,绝大部分煤层厚度在3.0m以上。老顶为L7灰岩、灰~深灰色,含泥质,具水平~波状层理,局部垂直裂隙发育,岩石破碎f=8。直接顶为深灰色,泥质粉砂岩,以石英为主,泥质胶结具水平层理,夹粉砂岩条带f=4~6。直接底为泥岩,深灰色~黑色,富含植物化石,稍含粉砂岩,遇水易膨胀底鼓f=3~4。老底部分区域为泥岩、粉砂岩、细砂岩互层,灰色~灰黑色,以泥岩为主,质细均一稍具滑感,底部含粉砂岩具水平层理,裂隙发育,呈闭合状,夹薄层状细砂岩,较致密、坚硬F=4~6。
三、地质构造及水文情况
1、地质构造:工作面煤岩层总体趋势(沿倾斜方向)呈现西南高东北低,为一单斜构造,煤层倾角为4~15下行。该工作面在两顺槽及切
眼施工中共揭露9条断层,其中对回采过程中有影响的断层有6条,分别为SF65、SF69、SF80、SF82、SF75、SF76;其余3条断层SF3、SF45、SF48由于在回采工作面外侧,对工作面回采无影响。原预测的隐伏断层KF8为三维物探断层,物探资料不可靠,在回采过程中未揭露。在工作面回采过程中新增断层4条,分别为SF609-01、SF609-02、SF609-03、SF609-04,断层落差分别为5.0m、1.5m、1.5m、3.0m,因此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共揭露断层10条,对回采影响较大的断层为SF82、SF609-01,两断层的落差大,延展长度长,对工作面回采影响较大。断层情况见下表:
回采地质明书(预计)
构造名称SF28SF65SF69SF45SF48SF75SF76SF77SF80KF8走向(。)倾向(。)倾角(。)性质17085188182252351105175935260175278923428115859912570605540407060506565逆正正逆正正正正正正落差(m)对回采影响程度254.01.31.81.03.03.54.02.00-10停采线外无影响较大对回采有一定影响对回采有一定影响对回采有一定影响对回采有一定影响较大较大较大较大回采揭露情况(实际)构造名称SF75SF76走向()倾向()倾角()性质35110581157060正正。。。落差(m)对回采影响程度3.03.5对回采有一定影响对回采有一定影响SF80SF82SF69SF65SF609-1SF609-2SF609-3SF609-498527817535231431213499175188852622242222246550556015-25605570正正正正逆正正逆2.04.01.34.00.51.51.53.0对回采有一定影响较大对回采有一定影响较大较大对回采有一定影响较大对回采有一定影响2、水文地质:工作面直接充水含水层为16煤顶板砂岩及L7灰岩,间接充水含水层为16煤顶部长兴灰岩。16煤顶板为灰~深灰色粉砂岩,泥质胶结,厚层状,平均厚度3.44m,含裂隙水,富水性弱,补给条件差,以静储量为主,充水途径为裂隙。L7灰岩厚度平均为3.48m,富水性中等,以静储量为主,充水途径为裂隙。长兴灰岩底界距16煤顶距约34~42m,平均厚度30.38m,岩溶裂隙发育,富水性中等。该工作面16煤层顶板距L7灰岩间距较小,回采地质说明书预计工作面正常涌水量为15~45m/h,最大涌水量为100m/h。11609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发生两次突水事故,第一次突水在201*年11月10日凌晨4:10,11609外工作面在运顺推进70m,
轨顺推进68m处,在溜头侧的1#、2#,3#架移架后发生顶板突水事故,瞬间涌水量约4900m3/h,截止201*年11月11日早8:00点涌水量稳定在22.5m3/h左右,突水总量达7153m3。本次突水的特点是瞬间突水量大,来势凶猛,衰减快,突水前没有突水征兆,以静储量为主,这是其他含水层所不具备的;从突水水样来看,水较黄,含大量黄色悬浮物,属于“老陈水”,本次突水为16煤层“三带”裂隙导通上部长兴灰岩岩溶溶洞所致。第二次突水在201*年进入6月份以来,由于连续降中到大雨,大气降水通过采空区地表裂隙渗透补给,致使11609外采空区涌水量增大,201*年6月16日采空区涌水量由45m/h增
433至56m/h,201*年6月29日工作面涌水量达90m/h,201*年7月13日工作面涌水量达到150m/h,且持续时间较长,由于及时对11609外工作面采空区大的地表裂缝进行水泥充填封堵,工作面涌水量未继续增大,这次突水虽未造成淹面事故,但长时间排水对工作面生产影响较大。
333四、预测与回采情况对比
1、11709工作面设计运、轨顺走向长为813m,面宽为165.45m,煤层平均厚度3.4m,回采面积为134613,动用储量为67.7万t,可采储量为64.4万t。工作面实际回采运顺走向长为830m、轨顺为825m,面宽分别为164.45m,平均采高3.35m,回采面积为147853,动用储量74.4万t,实际采出量55.92万t,损失量18.48万t,工作面实际回采率为75%,损失率为25%。工作面实际回采长度比设计长度运顺增加了17m、轨顺增加了12m,回采煤厚比设计煤厚低于0.5m,两顺槽实际揭露煤厚不能真实反映整个工作面的平均煤厚。由于回采平均煤厚、面积、地质构造等与回采说明书预计的有一定的变化,所以无论是实际动用储量、采出量、损失量、回采率等均与设计出入较大。
2、回采地质说明书预计工作面回采时的最大涌水量为100m/h,正常涌水量15~45m/h。11609外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发生两次突水事故,第一次突水在201*年11月10日凌晨4:10,11609外工作面在运顺推进70m,
轨顺推进68m处,在溜头侧的1#、2#,3#架移架后发生顶板突水事故,瞬间涌水量约4900m3/h,截止201*年11月11日早8:00点涌水量稳定在22.5m3/h左右,突水总量达7153m3。本次突水的特点是瞬间突水量大,来势凶猛,衰减快,突水前没有突水征兆,以静储量为主,这是其他含水层所不具备的;从突水水样来看,水较黄,含大量黄色悬浮物,属于“老陈水”,本次突水为16煤层“三带”裂隙导通上部长兴灰岩岩溶溶洞所致。第二次突水在201*年进入6月份以来,由于连续降中到大雨,大气降水通过采空区地表裂隙渗透补给,致
53使11609外采空区涌水量增大,201*年6月16日采空区涌水量由45m/h增至56m/h,201*年6月29日工作面涌水量达90m/h,201*年7月13日工作面涌水量达到150m3/h,且持续时间较长,由于及时对11609外工作面采空区大的地表裂缝进行水泥充填封堵,工作面涌水量未继续增大,这次突水虽未造成淹面事故,但长时间排水对工作面生产影响较大。除工作面两次突水外,
333在工作面回采期间无持续较大的涌水发生,其平均最大涌水量为60~80m/h,正常涌水量为20~60m/h,局部区段工作面无水,最大涌水量与预计的出入较大,正常涌水量基本相符,主要原因是该工作面发生长兴灰岩岩溶(溶洞)突水和大气降水沿采空区地表裂缝渗透补给,致使工作面最大涌水量增大,在以往几个16煤工作面回采过程中从未出现类似现象,采用相关比拟法预计工作面涌水量出入较大。今后要加大水文地质分析预测,提高对16煤上部长兴灰岩岩溶水的认识,采用物探手段对长兴灰岩富水性进行探测;同时要加大对采空区地表裂缝的充填处理,预防大气降水沿地表裂缝渗透补给采空区,尽可能避开雨季回采16煤工作面。五、回采率分析与总结
11609外工作面的设计回采率为95%,损失率为5%,动用储量为67.7万t,可采储量为64.4万t,损失量3.3万t。工作面实际动用储量为74.4万t,采出量55.92万t,损失量18.48万t,实际回采率为75%,损失率为25%,工作面实际回采率比设计回采率低出20%。主要原因为工作面内过SF82正断层(∠50H=5.5m),该断层自切眼揭露,沿工作面推进方向延展435m(平距),在工作面内延展长度约450m(斜距),断层落差增大到5.5m左右;SF609-01逆断层(∠15~25H=0~5m)断层沿推进方向延伸180m(平距),工作面内延展210m(斜距)。两断层的落差大,延展长度长,影响范围大,造成割岩石较多,导致工作面的实际回采率比设计回采率低。今后需加强煤层探测,
633。。掌握工作面断层等构造的分布,并加强煤层等厚线的分析,找出煤层厚度变化规律,得出相近工作面的平均采高,以便核对回采率的变化原因,为今后回采16煤层工作面提供可参考的资料。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煤矿工作面防治水采后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煤矿工作面防治水采后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煤矿工作面防治水采后总结》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701159.html
- 上一篇:4207采煤工作面采后总结
- 下一篇:森防站站长工作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