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物流管理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

时间:2019-05-29 13:18:47 网站:公文素材库

物流管理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

物流管理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

一、物流管理专业的现状及面临的挑战1、物流管理专业概况

我系长期以来在市场营销、工商企业管理等专业开设了相关课程及专业方向,并于201*年获得批准设立物流管理专业,从201*年秋季开始招生。目前,物流管理专业有201*、201*、201*三个年级5个班。物流管理专业的目标和宗旨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经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掌握现代物流管理理论与技术,熟悉国内外生产、流通活动中的物流业务,能在国家省市各级经济管理部门以及外贸公司、工商企业、物流企业中从事物流和相关的运输、仓储、物流管理等工作,或在相关部门从事教学科研等工作的中、高级专门人才。

物流管理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0人。教授2人,副教授2人,讲师6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4人;教师中50岁以上2人,45到30岁之间3人,其余年龄都在30岁以下;硕士生导师2人。主讲教师80%具有教师资格证书,上课率100%,年均教学工作量300学时以上。

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计划中规定开设的主干专业课程有:现代物流、供应链管理、物流信息系统、物流管理、库存管理、电子商务与物流、物流案例等。教材均选用国内外最新权威教科书,注重紧跟国际物流管理发展前沿。

2、物流管理专业面临的挑战

面对我国物流业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的发展,物流管理专业面临着众多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市场对物流人才需求的变化对物流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和模式形成了挑战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后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业的发展已经成为衡量我国现代化程度和经济发展效率的重要标志。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国内物流业迫切需要与国际接轨,现代物流人才的匮乏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瓶颈。

根据物流行业的发展趋势,高校既要培养企业物流人才,如满足

生产企业物流、零售行业物流的采购、管理和作业人才;又要培养物流企业人才,如适应第三方物流、国际物流、快递物流等业务的管理人才。

从企业用人的信息反馈中,也暴露出我国物流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着浓重的传统物流特色,难以适应现代物流业跨越式发展的要求,缺乏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缺乏现代物流所需要的专业性、技能性人才。同样,物流教育的师资、教材、案例、实验设施的缺乏,也是制约物流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关键问题。

(2)物流管理教育资源和教育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在我校申报并获准设立物流管理专业的201*年,唯有“先谋而后动”制定专业发展规划,在对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分析把握中,寻求动态的最佳匹配和专业的持续竞争力。3、物流管理专业自身存在的问题

作为新兴专业,我校物流管理专业三年来发展迅速,规范化程度不断提高,影响力逐步扩大;但与示范专业和重点专业相比,物流管理专业还存在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

(1)专业定位缺乏特色和创新性

受限于当时的时代背景,原有的专业定位比较模糊和普通,与其他高校定位雷同化,缺少专业服务市场区域和影响力定位。在人才培养规格与培养模式上也没有一个清晰的发展思路。

(2)师资队伍总量不足,质量不高

师资力量不强,在全国和地区有较大影响力的专家、学者不多;高学历、高职称教师比例不高;教师年龄结构和学缘结构不尽合理;高水平的学术梯队尚未形成。

(3)学术水平较低,服务社会能力不强

承担和参与的各级课题较少,年人均发表专业论文数不到1篇,且分布不均匀。物流管理专业为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业的决策提供咨询服务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发挥。

(4)课程和教材建设才刚刚起步

虽有数门专业主干课程在本专业、全院乃至全校讲授,反响较好;但本专业还没有优秀课程,而且还有部分专业新开课程的效果有待未

来两年教学实践的检验。课程讲授方式比较单一,多媒体教学等现代教育手段尚需进一步提高。教改课题还未获得立项。还没有出版自编或自译的专业教材。

(5)实践教学滞后于专业发展的要求

物流管理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除专门的实验课程外,还有许多专业课程离开了实验和实习就无法达到教学计划规定的效果。但我校综合物流实验室建设仍处在论证、申请和等待审批阶段。固定的实习基地尚未建立。

以上问题在专业发展规划中必须认真考虑和应对。二、物流管理专业发展定位1、市场影响力定位

立足安徽创一流;辐射华东及周边区域,面向全国,大力提高影响力和知名度。

2、特色定位

整合协调市场营销、电子商务、贸易经济等专业的优势资源,突出本专业的交叉性和复合性;专业特色发展方向为农产品物流与合作物流、中等城市及县域物流、采购与供应链管理、物流行业分析及战略规划等。

三、物流管理专业发展的具体目标和措施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师资结构达到重点专业的水平

(1)建立合理的教师流动机制,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和渠道,引进一批优秀的物流管理专业高学历高职称的中青年骨干教师;聘请专家作为本专业兼职教授,定期举行学术讲座。

(2)大力支持教师的进修和深造。未来本专业力争每位教师进修、实践、访问研究半年到一年。

到201*,力争本专业在教师数量、学历结构、学位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等方面达到重点专业的水平。教师总数达到14人左右,师生比例合适;教授、副教授5~6人;具有硕士学位比例≥80%,具有博士学位比例≥20%;院级以上重点培养教师2~3人。

2、大力改善教学条件,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培养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1)建立和完善现代物流实验室,建立固定校外实习基地5~10个。基本满足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验教学的需要;满足教学要求的实验开出率达80%,综合性实验开出数占总实验数的比率≥20%,实验室对学生的开放率≥20%。

(2)积极开展多媒体教学,使教学集视、听等众多知觉于一体,努力探索活泼、生动、有效的教学方法,到201*年,本专业80%的课程实行多媒体教学。

(3)积极开展双语教学,紧跟国际物流管理的前沿,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和外语应用能力。力争到201*年20%的专业课程运用双语教学。

3、积极推进课程建设与教材建设

在授课实行师生双向选择的竞争机制的同时,稳定教师与课程的长期战略定位,实行老教授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制度,鼓励青年教师脱颖而出,着力培养和保持名优课程。到201*年力争拥有校级精品课程或优秀课程1~2门;编著或译著公开出版教材3部;专业必修课程选用省部级或面向21世纪教材比例≥70%;选用外语原版教材2~3种。

4、提高教师的学术研究水平,教研与科研成果产出率大幅提高培养和形成稳定的科研学术团队,凝练出本专业的特色学术研究方向,初步设定为农产品物流与合作物流、中等城市及县域物流、采购与供应链管理、物流行业分析及战略规划等。积极探索科研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式,鼓励教师深入企业、政府部门从事实践调研,形成产、学有机结合的机制。坚持服务社会的宗旨,以提升团队科研能力和影响力为目标,积极承揽和参与各级各类研究课题和咨询项目。广泛开展合作与交流,每年至少请1名校外本专业著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或进行学术合作,每年至少派1~2名骨干教师参加有影响力的学术会议。到201*年,本专业教师力争主持省部级以上教研项目1项

5、完善专业基础设施建设,使专业发展逐步进入规范化的轨道制定和完善物流管理专业的规章制度、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提倡教学研究资源和成果共享。建立和完善规范的物流管理专业档案库、图书资料库、数据库;到201*年,专业藏书将达到500册以上,建成网上运行的多媒体资源库(软件库、素材库、案例库、课件库等)。

扩展阅读: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发展规划2

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发展规划(201*-201*)

一、专业基本情况

1.专业特点及国内发展现状

物流管理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中外实践证明,经济越发达,物流业就越发达。由于我国物流业起步较晚,在物流管理的理论研究、物流专业人才的教育培养等方面还存在很多薄弱环节,具有中国特色的物流管理教育体系、知识结构也需要构建。随着我国物流服务需求的快速增长,必然带来对物流管理人才需求的大量增加,因此,物流管理专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为了进一步建设好、发展好我院的物流管理专业,加强物流管理理论研究,培养具有现代物流观念和良好操作技能的现代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特制定本发展规划。

2.专业建设基础

物流管理专业是我院根据区域经济发展于201*年新开设的专业,经过3年多的积极探索和发展建设,物流管理专业正在步入快速发展的通道,专业建设正呈现职业化、多元化、开放性发展特点。物流管理专业现有专任教师7人,企业兼职教师5人。专任教师中副教授2人,讲师4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5人;双师型教师3人。现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6个,专兼职师资队伍和实习实训基地基本能满足专业教学的需要。

二、专业建设目标

1.专业定位

物流管理专业发展的基本定位是“立足昌吉、服务乌昌”即依托昌吉州“六大支柱产业”和乌鲁木齐国际商贸城和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做好专业调研,与行业龙头企业合作,实施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培养能胜任现代化运输、仓储、供应链一线技能型、应用型人才。

2.专业发展规模

表1.专业发展规模规划表

教学年度学生人数201*年100人201*年120人201*年140人201*年160人201*160人即到201*年在校学生规模达到460人。3、专业建设指导思想与目标

物流管理专业“十二五”发展的基本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国家自治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以校企合作为中心,以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践能力培养为抓手,强化实习实践环节,力争在“十二五”期间把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成为院级重点专业。

三、重点建设内容

1、课程建设:抓好物流市场营销、物流运输管理、物流仓储管理、配送中心运营管理、采购管理5门核心课程的建设。在建设期内完成院级精品课34门,建成自治区级精品课1-2门。具体计划如下:

201*年-201*年,完成院级精品课《物流市场营销》精品课建设(陈晓丽负责),201*年在与新疆阿凡提物流公司合作开发《物流运输管理实务》方向课《零担货运运营管理》特色实用教材的基础上,将《零担货运运营管理》课程建成院级精品课(姚应科负责),并争取于201*-201*年将此课程建成自治区级精品课。201*年在与昌吉州烟草公司合作基础上,将《配送中心运营管理》课程建成院级精品课(姚应科负责)。201*年在与新疆新合作物流配送有限公司新合作家佳乐昌吉仓储物流配送中心开发合作的基础上,将《物流仓储管理实务》课程建成院级精品(彭晓娟负责),并争取在201*-201*年将此课程建成自治区级精品课。2、实训基地建设

建设期内完成校内四个模拟仿真实训室建设,即物流文化展示厅实训室、物流中心实训室、运输管理实训室及国际物流实训室四个实训室。建设期内完成6-10个校外实训基地建设,重点做好与乌鲁木齐国际机场、中铁快运等大型知名物流企业的合作,到201*年校外实训基地数争取达到12个。

3、师资队伍建设

根据本专业现有师资队伍的年龄、性别、知识、工作经历情况,以及专业发展和建设的需要,通过引进培养培训等途径,在未来5年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师资队伍达到8-10人规模,专兼教师队伍总规模达到20人,其中“双师型”素质专业教师比例达到80%,专兼教师比例达到1:1。建设期内培养或聘请专业学科带头人2人,培养青年骨干教师7人。培养的主要途经是轮换下企业,每位教师每两年要有半年时间的下企业经历。

三、专业课程及教材建设规划

1.课程体系建设

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的目标:进一步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

和教学手段;争取在教学改革、校企四个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上获得新突破,不断完善校外实习实训制度建设和实训实习过程质量控制体系,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姚应科负责)

严格期末考试制度,进一步加强学习过程的监控和考核。积极探索物流管理课程改革,探索新的课程考核方式、教学方法等。诸如“问答式”教学法(即老师设问,老师回答;或学生设问,老师回答的方法),“倒位式”教学法(即先由学生讲述,老师进行评价和纠正的方法),“讨论式”教学法(即学生讨论分析,老师总结定论的方法)等,以便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考、分析和判断能力。强化物流管理案例教学和模拟学习,即根据实际材料,设计具有代表性、综合性的物流管理案例,让学生进行模拟,以便使他们加深理性认识,掌握操作技能,成为既懂理论又懂实务的合格人才。

2.教材教学设施建设目标

至201*年,期刊订阅增加到5种,实现专业资料室的自动化管理;增加实习基地至12家。

3.教学管理目标

以服务教学、提升教学质量为目标,规范教学管理,提升教学管理档次。

表2.课程体系建设负责人及分工课程名称物流市场营销物流管理基础物流仓储管理物流运输管理采购管理物流综合实验与专题研讨第三方物流企业经营与管理物流统计配送中心运营管理国际贸易实务供应链管理国际物流与货代物流系统设计与规划

表3.课程标准建设

课程负责人陈晓丽蒋荣彭晓娟姚应科李燕萍姚应科陈晓丽李燕萍姚应科苗素梅陈晓丽苗素梅姚应科课程名称物流市场营销课程负责人陈晓丽物流管理基础物流仓储管理物流综合实验与专题研讨物流运输管理采购管理物流经济地理物流统计配送中心运营管理第三方物流企业经营与管理国际物流与货代国际贸易实务物流会计供应链管理物流系统设计与规划

蒋荣彭晓娟姚应科姚应科李燕萍董志军李燕萍姚应科陈晓丽苗素梅苗素梅周冬英陈晓丽姚应科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物流管理是一个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为适应专业教学需要,突出教育特色,近年来,物流管理专业积极引进了一批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双师型”人才;同时,对于没有企业工作经历的年轻教师,安排他们到企业挂职锻炼;并计划派2-3专业教师到内地高校进行专业深造、教学交流和开展科研合作;还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全国性的物流年会和教育部举办的物流专业培训。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建设高层次、应用型物流专业教育的“双师型”师资队伍的要求,努力培养既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又有一定的管理实践经验的物流管理专业教师队伍,以保证物流专业教育的特色和质量。

1、专业师资队伍现状

表4.专业师资队伍现状姓名性别出生年月1964.061978.091962.021968.21968.061973.04职称副教授助教讲师副教授讲师讲师学历研究生研究生研究生研究生本科本科现承担专业任务拟新承担专业任务教研室主任主干课教师主干课教师教研室主任主干课教师主干课教师主干课教师主干课教师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物流统计国际物流与货代姚应科男陈晓丽女李燕萍苗素梅蒋荣彭晓娟女女女女2、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目标

表5.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目标

师资队伍规模教师17人,实验技术人员1人,共18人教师专业方向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运输方向3人,仓储方向3人,国际物流方向3人副教授3人,讲师5人硕士6人,学士6人50岁以上4人,40-50岁5人,30-40岁5人,20-30人4人3、专业师资队伍引进、培养计划

表6.专业师资队伍引进、培养计划表序号12姓名彭晓娟张晓菲培养(引进)方向物流管理物流管理培训(引进)方式读研读研培训(引进)时间201*年201*年备注4.师资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

(1)人才建设目标。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的知识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提升师资队伍的专业社会影响力,提高高层次人员的数量。至201*年,在教师队伍中,硕士数量占30%,副教授数量占20%,发挥梯队带动的整体效应。

(2)人才培养。一是注重教师提升学历水平,继续鼓励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至201*年,通过该种方式再增加硕士2人,采取多种方式,为教师提供与名家接触的机会;二是注重教师的能力培养,鼓励教师参加企业社会实践活动,争取3人次下企业半年;三是有效开展教研室活动,发挥梯队带动效应;四是做好听课检查制度,落实教研室主任负责制;五是建立个人网页,实现教学资源和其他信息共享。

(3)人才引进。聘请知名专家、学者作兼职教授、特聘教授或客座教授;引进1-2名专业领军人物,作为专业学科带头人。

(4)人才利用。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稳定现有的师资队伍,动用相关专业人力资源改善自身师资结构,争取培养更多的硕士。

(5)科研工作目标:至201*年,完成省级精品课程2项,在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6篇。

六、实践教学建设规划

重视和加强教学实践环节是保证应用型人才教学质量的关键之一。计划在校内建设物流软件实验室,不久我们将拥有“仓储管理信息系统”、“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物流仿真系统”等。在加强校内专业实训室建设的同时,加强与企业联合,拟建立12个以上稳固的校外实践基地。根据物流管理专业实际,我们已经在新疆阿凡提物流公司、新疆昌运汽车运输有限责任公司、昌吉市新合作家佳仓储物流配送有限公司、吐鲁番宋峰物流有限公司等建立了实习实践基地。同时,我们还与新疆新合作物流配送有限公司、新疆斯拓汽车零配件制造公司、乌鲁木齐顺风快递等形成合作培养意向。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实施物流专业的面对企业的开放性办学。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继续推进教学改革,不断探索和完善“1314”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1314”模式当中的第一个“1”代表的是第一学期,教学内容主要以物流管理基础理论和区域物流发展为主,模式当中的“3”代表的是第二、三、四3个学期,主要以物流专业知识和物流专业技能为主,模式当中的第二个“1”代表第五学期,主要任务是顶岗实习,模式当中的“4”代表第六学期有4项任务:一是实习之后返校“回笼式”再学习、再提高;二是组织学生迎考“物流师三级”即助理物流师资格考证;三是毕业设计,结合第五学期的实习实践,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高质量的专业实习报告;四是预就业)。该项目由姚应科负责。

物流管理专业拟从以下五个方面开展校内实践活动:第一、模拟演练。列举实践中发生的物流管理中的典型案例和实例,让学生结合学到的理论知识提出自己的方案,进行讨论,提高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第二、社会调查。物流管理专业指导教师在课堂上或通过网络布置社会调查题目,调查目的及要求,并借助小组讨论、Email、电话、书信等实时及非实时联系方式,辅导学生运用学过的专业知识去了解并解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中某领域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协作能力。第三、专题讲座。针对物流管理的理论与实际,适时安排一些专题讲座从多方面拓宽学生知识面,并力求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多思考,多联想,多动手,借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第四、举办知识、能力竞赛或等级考试。如物流管理知识大奖赛,参加大学生创业计划。既拓展了学生锻炼实践能力的空间,又可促使学生个性化发展,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奠定基础,这也是素质教育的一项内容。第五、参观学习或经验介绍。可选择本地区一些在物流管理上有特色的单位进行参观学习,或与校外实践基地联系,到物流管理部门观摩学习,听取经验介绍,让学生增加对物流的感性认识和学习兴趣,在活动过程中还可促进学生之间的协作与交流,消除学生自主学习所带来的孤独感。

在加强校内实习的同时,充分利用企事业的设备、环境乃至师资条件,给学生营造一个带有职业氛围的实习环境,进一步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确保实践的效果和质量。与校外多各物流管理单位签订教学实训基地协议书,建立运行良好的校外实训基地,使这些校外实训基地能为学生提供较好的实习环境并为实习成绩突出的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七、教风、学风建设及保证、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教风、学风建设及保证

教风学风建设的关键环节是进一步加强教学的过程的质量监控。坚持整体质量观,重视教学质量形成过程多因素分析和质量要素整合效益,对课堂教学、考试和实践教学等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的过程监控。

在课堂教学方面,主要对教师选任、教材选用、规范教学文件、课堂讲授要求和教学质量评价等方面的教学制度进行细化。在教师选任上,贯彻学校“双选”制度,全面

推行教师公开竞课;在教材选用上,新中求精,加大淘汰陈旧教材的力度;在规范教学文件上,抓住课标、进度表、讲稿、教案四个核心,力求规范规整;在课堂讲授上,要求围绕课标,保障深度和广度,推广启发性教学;在开学和期中进行定期教学检查,期初检查的重点是各项教学工作是否到位、是否进入正常状态;期中检查主要是通过召开学生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形式,检查各教学工作进展情况,是否规范、是否符合课标要求,教学效果如何等;在教学质量评价上,每学期按学院规定让学生对教师的授课进行网上量化评教,评教由班主任组织,学生必须人人参与,教务处对评教结果进行分类、排名,系部将参考排名等情况与年终津贴挂钩;不定期地召开学生教学信息员会议、学生座谈会和同行老师座谈会,及时了解和掌握教学一线信息,并及时将有关信息进行通报。

在考试管理方面,完善分类考试管理制度,将教师监考职责和阅卷职责制度化;规范试卷命题及试卷审批制度;严格进行考试管理,强化教师监考职责,对考试作弊的学生进行通报批评,对情节严重者给以处分。

在实践教学方面,按照学院的要求,每门课程都根据自己的特点,突出实践环节。紧紧抓住实验、教学实习和毕业论文与毕业实习三个关键环节。对实验教学中教材的选用、实验报告的收缴批阅和保存、实验成绩的提交以及教学实习中的大纲编写、实习计划的制定、实习的组织和安排、实习报告的收缴、实习成绩提交等环节实行规范化管理;在毕业论文与毕业实习上,实行应用选题“百分之百真题真做”,对不符合要求的不得进入答辩程序。

对应各教学过程质量监控环节,均明确责任机制,规定第一责任人,明确分管领导责任。哪个方面出了问题,先由第一责任人负责纠正,造成不良后果的,同时追究分管领导责任。

在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及完善运行机制的基础上,落实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保障机制。成立教学督导组、考试工作巡视小组、毕业论文管理委员会、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等机构,监督指导各教学管理岗位认真执行各自岗位职责,发现问题,及时向系办公会汇报,由系办公会分析确定责任,并将各岗位履行职责情况纳入量化考核体系。对严重失职的责任人,按照学校教学事故认定办法,追究其责任,并与年终津贴挂钩。

2.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狠抓核心课程建设,夯实学生专业基础。在教师选派、教材选用、课堂教学、作业布置与批改等方面,采取切实措施,抓好核心课程的教学,夯实学生的专业课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提高选修课程开设的灵活性。增大选修课内容安排、教师安排和课时安排的灵活性,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教学服务。

(3)开展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推进改革满堂灌式的传统教学方式,推进教学方法

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继续推行教学方式方法改革。

(4)举办技能各种形式的技能大赛,增强学术氛围。

(5)改革实习指导老师制度。对顶岗实习学生的培养建立起双导师制度,采取措施严抓毕业实习报告、论文质量,对毕业学生实行专任教师导师制,加强学生指导。

(6)努力改善办公条件。在办公条件和办公设施等方面增加投入,解决和改善教研室办公场所、办公设备落后的问题。

工商管理系

201*年11月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物流管理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物流管理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物流管理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703192.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