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征管分局房地产税收征管工作调研报告

时间:2019-05-29 13:19:19 网站:公文素材库

征管分局房地产税收征管工作调研报告

征管分局房地产税收征管工作调研报告

201*年,我县地税系统税收工作以房地产税收"先税后证"为把手,以信息共享、数据比对和计算机网络为依托,以优化服务,方便纳税人为宗旨,加强部门配合、环节控制、资源整合和监督制约,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全面推行房地产税收一体化管理工作,使全县房地产税收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1*年6月30日,全县累计完成营业税收入111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收674万元,增长153.887%。其中:契税收入为102万元,同比增收8万元,增长9%;营业税入库10万元,同比减收3万元,减少29%;个人所得税征收8万元,同比增收7万元,增长700%。这些成绩的取得,很重要的一点上是依托房地产税收一体化管理。房地产税收一体化管理是一种创新的管理方式,它打破了传统的各税种各自为战的征管模式,是从系统的角度对房地产税收所采取的一种突破式管理模式,对充分发挥税收的宏观调控职能,促进房地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县房地产税收管理工作现状

为进一步加强房地产税一体化管理工作,有效杜绝税收流失,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征收机关直接征收契税的通知》、《省地税局房地产税收一体化管理实施方案》等文件要求,从201*年开始,市地税局全面启动了全市地税系统

房地产税收一体化管理工作,并以县地税局为试点,于201*年1月,由县地税、房管、国土局、公证处、中国银行等五部门组建了同在一个场所合署办公的"房地产交易服务中心",实现了地税系统与房管部门的微机联网,而且与地税数据大集中进行了网络连接,信息共享,以有效的科技手段杜绝了税收流失,防止了跑、冒、滴、漏,进一步提高了房地产税收管理工作效率,并且为准确掌握房地产税源基础信息和为各个部门相互监督,相互制约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201*年,房管部门更新了业务软件,《房地产税收一体化税源管理系统》失去了原有的作用,但地税局仍坚持"先税后证"的征收管理措施,与房管部门商定,由房管部门定期向地税房地产税收一体化征收窗口,以手工传递方式提供纳税人办理房屋产权证情况信息,保证"先税后证",确保了房地产税收的稳步增长。

201*年,为适当减轻个人住房交易的税收负担,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先后出台了税收优惠政策,即:《关于调整房地产交易环节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1*〕137号)、《关于个人住房转让营业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174号)和《关于进一步促进全市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等文件,使全市房地产市场总体上呈现出快速、健康、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各项指标大幅增长,投资与消费同步发展,存量与增量相互拉动,居民办理房屋产权意识

明显提高,二手房交易市场明显活跃,使房地产税收收入明显增加。从201*年6月底全市房屋存在形态分析来看,增量房和存量房的房屋权属转移及土地权属转移数量比上年同期有较大幅度增加势态,按类别划分:增量房契税收入9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收20万元,增长17%;销售面积为70549平方米,比上年同期增加21199平方米,共计销售550套,比上年同期增加132套;存量房契税收入38万元,比上年同期增收16万元,增长72%,销售面积为45438平方米,比上年同期增加26139平方米;共计销售410套,比上年同期增加212套;土地出让契税收入77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收729万元,增长695%;出让面积为3170292平方米,比上年同期增加3037053平方米;土地转让契税收入206万元,比上年同期减收51万元,减少20%;转让面积为284981平方米,比上年同期减少284079平方米。二、房地产行业税收征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提高工作效率。加快征管信息化建设,是现代税收管理的发展方向,是准确掌握税源资料,实行源头控管的关键。但从全市情况来看,因房管部门更新系统,与地税部门断网,使地产税收的微机应用水平还停留在开票和储存数据资料上,尚未确保同房管、土管、财政部门的联网,信息化建设严重滞后,难于实现网络资源共享。建议各级地税部门尽快与各级党政部门协调,与各级

房管、土管、财政部门联系,实现资源共享,强化房地产税收征管,提高税收管理效率和质量。同时,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减轻征管人员的工作强度,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调查研究如何提高征管水平、完善征管办法。

(二)强化税收政策宣传,营造浓厚的纳税氛围。全市各级地税机关要加大对房地产税收政策的宣传力度,因地制宜,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税收政策宣传。通过送政策上门、纳税辅导上门、组织培训等方式理顺、沟通征纳关系。利用新闻媒体、网络开辟、房地产行业税收专栏,建立相关网站,启动相关税收政策语音热线、广播,印制宣传手册,举办相关政策培训班等,有针对性、有重点地进行宣传,增强房地产业纳税人的纳税意识,营造房地产行业税收良好的征收环境。

(三)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干部队伍素质。房地产行业税收征管工作与税务人员的业务素质、执法水平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在对其税收实施一体化管理的问题上,要有针对性的开展房地产税收政策和会计核算制度的培训,加强税务人员对房地产相关税收政策的学习,让税收征管人员熟悉掌握房地产相关税收政策法规,了解整个房地产开发交易的全过程,能够掌握房地产的会计核算方式,进行纳税调整和查帐核算工作,适应复杂的房地产税收征管工作。(四)巩固建筑安装业"以票管税"的办法,确保建筑安

装税收收入的稳定增长。根据税收征管法和发票管理办法的规定,对销售不动产税收实行"以发票管理税收"。采取这一措施,还可以解决过去发生过的因违规集资合作建房所造成的税收遗留问题。

扩展阅读:地税局长关于税收征管工作调研报告

地税局长关于税收征管工作调研报告

【文字大小:大中小】【收藏到:QQ百度雅虎收藏夹】【打印】阅读:

52

他们在税收工作与现代化技术之间的桥梁作用。

加快信息化建设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提高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

随着税收征管改革的不断深入,科学管理和现代化科技手段在税收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依托计算机网络的先进手段强化税收管理,提高征管质量和效率,实现税收现代化,做好地税信息化软硬件的配置和协调,大力强化地税干部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已成为现行和今后税收征管努力发展的方向。近期,按照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们下到基层第一线对信息化建设和税收征管工作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从调研的情况来看,虽然信息化建设通过几年的建设和发展,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税收征管依托信息化建设,征管的质量和效率有了较大的提高,但仍然存在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具体问题的分析,对税务信息化建设以及其对税收征管的促进作用有了更加透彻的认识。一、州直地税系统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突出问题

州直地税系统信息化建设在信息化浪潮的推动下,经过全系统领导和同志们多年的艰苦奋斗,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尤其通过近几年的跨越式发展,信息化已经广泛应用在税务系统税收征管的各个领域,从业务管理到事务管理,从基层到机关,信息化已经深入到我们工作的每一个环节。税收征管软件的广泛应用推动了业务管理现代化;办公自动化软件的应用推动了事务管理现代化;深入广泛的信息技术培训推动了信息技术素质的普遍提高。信息化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改善了对纳税人的服务,并从根本上改变着全体税务干部的思想和行为。

看到发展也要看到问题的存在,在目前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首先是人的问题。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在税务信息化建设中,人的问题就表现的相当突出。主要表现为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尤其是既懂计算机又精通税收业务的复合型人才极为匮乏,计算机操作技能比较低,应用水平较差。其次是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问题,目前多数同志对信息化的重要性有了一定认识,但仅停留在一般认识上,长期形成的思维方式仍很难转变。因此,必要尽快转变观念,真正从思想上、理念上认识到加快税收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树立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三是注重硬件的建设,对软件的应用上,数据的采集上,数据的分析运用上不到位。四是外部信息的采集和信息的共享上存在很多问题。

二、对加快信息化建设,解决突出问题,不断提升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的几点思考:(一)、解决人的问题首先是领导干部认识的问题。作为税务机关的各级主要领导,要适应经济发展和现代化管理的需要,很显然,原来的知识结构,甚至思维方式已明显不相适应,必须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知识更新,转变观念,掌握现代化管理手段,否则就要落伍,甚至给税收事业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面对迅速变化的形势和繁重而艰巨的任务,如果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要搞好信息化建设是不可能的。其次是队伍素质的问题。目前整个税务干部队伍的科技素质较低,广大干部职工的主观能动性还远远没有调动起来。要下决心把干部队伍素质的提高与其切身利益紧密联系起来,通过强化和固化激励、淘汰机制,促成“要我学”到“我要学”的真正转变。同时,要切实加强专业技术队伍建设。由于技术人员的培养周期长、成本高,我们应当立足于稳定和提高现有队伍,同时积极引进人才、培养后备力量。要重视现代化管理对高科技和复合型人才的客观需求及其在科学决策、规范管理中的作用和价值,重点培养既懂税收业务又精通计算机技术、德才兼备的复合型人才,充分发挥他们在税收工作与现代化技术之间的桥梁作用。

2、认真做到税收信息化建设发展与全体税务干部计算机应用水平相适应

随着税收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对地税干部信息化应用水平的提高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快适应信息化建设发展与地税干部信息化应用水平同步,必须定期对地税干部进行全员学习培训,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步步提高,做好计算机日常应用、各操作软件应用及网络知识的掌握与提高。(五)重视信息安全问题

在网络覆盖面、数据集中度迅速提高的情况下,信息安全工作应当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当前主要是防范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破坏和利用计算机进行的职务犯罪活动。计算机应用的违规、违法犯罪则可能发生在户籍管理、发票管理、税款征收、处罚、退税、稽查选案等环节,还有泄露纳税人商业机密的问题。

加强安全管理应当在网络建设、对外信息交流,特别是内部业务网与互联网等公网连接时,在目前安全技术尚有待完善的情况下,要把握好“度”,把防范病毒、黑客和防止信息损失放在首位;软件设计、应用,特别是操作权限设置要做到各环节互相牵制、互相审核;要对原始数据的产生变化过程全面进行记录和监控;严密监控违规和异常操作,并及时查处。(六)、全方位严密税源监控,尽快实现税收信息与社会相关部门信息的联通与共享一是与工商、技术监督部门实现纳税人办理工商登记和全国企事业单位机构编码系统的信息交流,从源头控制漏征漏管户,追查失踪业户,防止利用假停、歇业等手段偷税。二是国地税机关联网,交流相关税种申报缴纳和其它经营状况指标情况;与银行、保险、建设、土地管理、交通(车辆管理)部门交流纳税人金融资产、固定资产等信息,掌握纳税人经营、资产状况。为稽核评税、反避税、稽查选案、税收保全和查处“非正常户”提供资料。三是与公安部门实现人员户籍、流动情况的交流,对纳税企业主要经营人员的情况进行了解,并为查处“非正常户”提供线索。

当前,税务机关与社会信息的联通和共享还存在一些现实的困难,跨部门信息交流仅靠自行协调是很难稳定和长久的,这需要当地党委、政府的高度支持。新的税收征管法在这方面有一定进展,但力度仍然不够。再就是相关政府部门的信息化建设水平也直接决定了双方信息交流的实效。对于这项工作可以立足于各方信息共享、互助互惠,由点到面、自浅至深、循序渐进地进行。,严格统一了每位干部的登录编码,对每位登录人员的操作都记录在线,这样个人在严格自身登录权限的同时,也对自身管理权限负有直接的责任,一但出现问题,由于服务器在自治区局,各项权限也集中到了中软公司和自治区局,问题必会暴露在全区视野范围内,解决也要通过区局解决,对于具体操作干部就提出了高素质、高责任心的要求。各县(市)局科、所、室工作人员要认真按工作流程和要求严格操作,确保软件运行正确流程和无差错。

2、认真做到税收信息化建设发展与全体税务干部计算机应用水平相适应

随着税收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对地税干部信息化应用水平的提高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快适应信息化建设发展与地税干部信息化应用水平同步,必须定期对地税干部进行全员学习培训,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步步提高,做好计算机日常应用、各操作软件应用及网络知识的掌握与提高。(五)重视信息安全问题

在网络覆盖面、数据集中度迅速提高的情况下,信息安全工作应当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当前主要是防范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破坏和利用计算机进行的职务犯罪活动。计算机应用的违规、违法犯罪则可能发生在户籍管理、发票管理、税款征收、处罚、退税、稽查选案等环节,还有泄露纳税人商业机密的问题。

加强安全管理应当在网络建设、对外信息交流,特别是内部业务网与互联网等公网连接时,在目前安全技术尚有待完善的情况下,要把握好“度”,把防范病毒、黑客和防止信息损失放在首位;软件设计、应用,特别是操作权限设置要做到各环节互相牵制、互相审核;要对原始数据的产生变化过程全面进行记录和监控;严密监控违规和异常操作,并及时查处。(六)、全方位严密税源监控,尽快实现税收信息与社会相关部门信息的联通与共享一是与工商、技术监督部门实现纳税人办理工商登记和全国企事业单位机构编码系统的信息交流,从源头控制漏征漏管户,追查失踪业户,防止利用假停、歇业等手段偷税。二是国地税机关联网,交流相关税种申报缴纳和其它经营状况指标情况;与银行、保险、建设、土地管理、交通(车辆管理)部门交流纳税人金融资产、固定资产等信息,掌握纳税人经营、资产状况。为稽核评税、反避税、稽查选案、税收保全和查处“非正常户”提供资料。三是与公安部门实现人员户籍、流动情况的交流,对纳税企业主要经营人员的情况进行了解,并为查处“非正常户”提供线索。

当前,税务机关与社会信息的联通和共享还存在一些现实的困难,跨部门信息交流仅靠自行协调是很难稳定和长久的,这需要当地党委、政府的高度支持。新的税收征管法在这方面有一定进展,但力度仍然不够。再就是相关政府部门的信息化建设水平也直接决定了双方信息交流的实效。对于这项工作可以立足于各方信息共享、互助互惠,由点到面、自浅至深、循序渐进地进行。,严格统一了每位干部的登录编码,对每位登录人员的操作都记录在线,这样个人在严格自身登录权限的同时,也对自身管理权限负有直接的责任,一但出现问题,由于服务器在自治区局,各项权限也集中到了中软公司和自治区局,问题必会暴露在全区视野范围内,解决也要通过区局解决,对于具体操作干部就提出了高素质、高责任心的要求。各县(市)局科、所、室工作人员要认真按工作流程和要求严格操作,确保软件运行正确流程和无差错。

2、认真做到税收信息化建设发展与全体税务干部计算机应用水平相适应

随着税收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对地税干部信息化应用水平的提高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快适应信息化建设发展与地税干部信息化应用水平同步,必须定期对地税干部进行全员学习培训,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步步提高,做好计算机日常应用、各操作软件应用及网络知识的掌握与提高。(五)重视信息安全问题

在网络覆盖面、数据集中度迅速提高的情况下,信息安全工作应当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当前主要是防范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破坏和利用计算机进行的职务犯罪活动。计算机应用的违规、违法犯罪则可能发生在户籍管理、发票管理、税款征收、处罚、退税、稽查选案等环节,还有泄露纳税人商业机密的问题。

加强安全管理应当在网络建设、对外信息交流,特别是内部业务网与互联网等公网连接时,在目前安全技术尚有待完善的情况下,要把握好“度”,把防范病毒、黑客和防止信息损失放在首位;软件设计、应用,特别是操作权限设置要做到各环节互相牵制、互相审核;要对原始数据的产生变化过程全面进行记录和监控;严密监控违规和异常操作,并及时查处。(六)、全方位严密税源监控,尽快实现税收信息与社会相关部门信息的联通与共享一是与工商、技术监督部门实现纳税人办理工商登记和全国企事业单位机构编码系统的信息交流,从源头控制漏征漏管户,追查失踪业户,防止利用假停、歇业等手段偷税。二是国地税机关联网,交流相关税种申报缴纳和其它经营状况指标情况;与银行、保险、建设、土地管理、交通(车辆管理)部门交流纳税人金融资产、固定资产等信息,掌握纳税人经营、资产状况。为稽核评税、反避税、稽查选案、税收保全和查处“非正常户”提供资料。三是与公安部门实现人员户籍、流动情况的交流,对纳税企业主要经营人员的情况进行了解,并为查处“非正常户”提供线索。

当前,税务机关与社会信息的联通和共享还存在一些现实的困难,跨部门信息交流仅靠自行协调是很难稳定和长久的,这需要当地党委、政府的高度支持。新的税收征管法在这方面有一定进展,但力度仍然不够。再就是相关政府部门的信息化建设水平也直接决定了双方信息交流的实效。对于这项工作可以立足于各方信息共享、互助互惠,由点到面、自浅至深、循序渐进地进行。,严格统一了每位干部的登录编码,对每位登录人员的操作都记录在线,这样个人在严格自身登录权限的同时,也对自身管理权限负有直接的责任,一但出现问题,由于服务器在自治区局,各项权限也集中到了中软公司和自治区局,问题必会暴露在全区视野范围内,解决也要通过区局解决,对于具体操作干部就提出了高素质、高责任心的要求。各县(市)局科、所、室工作人员要认真按工作流程和要求严格操作,确保软件运行正确流程和无差错。

2、认真做到税收信息化建设发展与全体税务干部计算机应用水平相适应

随着税收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对地税干部信息化应用水平的提高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快适应信息化建设发展与地税干部信息化应用水平同步,必须定期对地税干部进行全员学习培训,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步步提高,做好计算机日常应用、各操作软件应用及网络知识的掌握与提高。(五)重视信息安全问题

在网络覆盖面、数据集中度迅速提高的情况下,信息安全工作应当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当前主要是防范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破坏和利用计算机进行的职务犯罪活动。计算机应用的违规、违法犯罪则可能发生在户籍管理、发票管理、税款征收、处罚、退税、稽查选案等环节,还有泄露纳税人商业机密的问题。

加强安全管理应当在网络建设、对外信息交流,特别是内部业务网与互联网等公网连接时,在目前安全技术尚有待完善的情况下,要把握好“度”,把防范病毒、黑客和防止信息损失放在首位;软件设计、应用,特别是操作权限设置要做到各环节互相牵制、互相审核;要对原始数据的产生变化过程全面进行记录和监控;严密监控违规和异常操作,并及时查处。(六)、全方位严密税源监控,尽快实现税收信息与社会相关部门信息的联通与共享一是与工商、技术监督部门实现纳税人办理工商登记和全国企事业单位机构编码系统的信息交流,从源头控制漏征

对广州地税重点税源管理的调查报告

作者:帅慧芳日期:201*年12月01日

针对税源户数(约13000户)占总数的2.5%,税收贡献却超过85%的年纳税额50万元以上的重点税源户,广州市地税局采取切实有效的税源管理措施,即借鉴管理学中的“二八原理”,提出了“以优化税源分类管理为突破,增创税费专业化管理新优势,建立以分类管理为要求的梯级税源管理模式”,按照“抓大、控中、规范小”的税源分类管理思路,加强重点税源集约化管理、一般税源标准化管理、零散税源社会化管理。本文对广州市地税局的重点税源管理情况进行了调查,并结合江西地税的实际分析重点税源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完善重点税源管理的构想和建议。

一、广州地税重点税源精细化控管的主要作法

(一)设机构,完善监控体系

为了牵好重点税源这个组织收入的“牛鼻子”,广州地税按照国家税务总局设立大企业税收管理司专职管理重点税源的精神,在市局成立了税源管理办公室和纳税评估办公室,在基层设立重点税源管理专职部门,并通过聘用前台协税员,将更多的税务干部充实到管理一线。在基层,各区地税局根据辖区重点税源分布情况选用两种模式实施管理:

1、城区税务局设置重点税源管理科(分局)。具有代表性的是重点税源高度集中的城区地方税务局如越秀区、天河区地方税务局,其中越秀区地方税务局根据实际情况按行业,并结合税源分布情况,设置重点税源管理科管理重点税源,各重点税源管理科设专门小组或专门人员按行业管理重点税源户,年纳税额在1亿元(含1亿元)以上的A类重点税源户税收管理员人均管理户数为2户、年纳税额在1000万元(含1000万元)-----1亿元的B类重点税源户税收管理员人均管理户数为10户、年纳税额在100万元(含100万元)----1000万元的C类重点税源户税收管理员人均管理户数为30户、年纳税额在50万元(含50万元)----100万元的D类重点税源户税收管理员人均管理户数为30户。

2、税务所(分局)设置重点税源管理管理股(组)。具有代表性的重点税源分布不均衡的白云区、花都区、番禺区、增城市和从化市等城乡结合部的地方税务局,其中白云区三元里税务所在重点税源管理中条块管理,点面结合,有所侧重,即抓住重点税源这个点,实行分行业管理,将重点税源分成房地产建安行业、金融行业、饮食娱乐行业、交通运输行业、农村经济组织等几大行业为主的条块结合行业管理的管户模式,每两名税收管理员负责一个行业,分工合作,人均管户大约为110户。

(二)重评估,提升管理效能

1、“审计式评估”丰富评估方法。广州地税局借鉴审计机关的模式、工作流程开展纳税评估工作。它以标准的审计工作模式开展审计式纳税评估为基本原则,在市、区“两级”审计式纳税评估领导小组及下设的审计式纳税评估专项工作办公室的统筹协调下开展工作,以征收、登记、稽查三大系列的业务骨干组成12个纳税评估小组,体现纳税评估作为税源管理工具无处不在的特性,评估按照评前调查、评估实施、结果复核、管理建议四个步骤组织开展工作,达到揭示征管薄弱环节、堵塞征管漏洞、规范征管行为、提高重点税源管理质量的目的。

2、“二级双向纳税评估”监控重点税源。如从化地税局成立纳税评估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征管科),各税务分局分别设立一个以上纳税评估小组。划分分局纳税评估与市局抽查(或专项)纳税评估;分局纳税评估小组开展纳税评估工作后,将评估结果交给税管员核实和处理,税管员核实和处理后将意见反馈给分局纳税评估小组;局纳税评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分局的纳税评估结果进行抽样检查后,将抽查结果回复分局纳税评估小组;局纳税评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工作需要开展专项纳税评估后,将专项评估结果交给税管员核实和处理,税管员核实和处理后将意见反馈给局纳税评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经纳税评估后需移交给稽查局处理的业户,由分局纳税评估小组按程序要求及时移交。

(三)抓监控,健全分析机制

1、落实监控制度,实施重点税源全面监控。为确保重点税源管理的实际效果,广州地税以强化督导检查为着力点,狠抓重点税源管理办法和相关制度的完善和落实,促使税收管理员深入重点税源企业实地调研,及时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税源变化以及税款缴纳情况,增强组织税收收入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达到管住税源、管好税源的目的。在重点税源管理机制上,各单位税源管理机制上,各单位采取以旬为单位,开展各有侧重的管理工作。上旬主要监控企业申报情况,保证准期申报率。中旬侧重监控税款入库,对企业申报情况进行分析。下旬一般深入企业了解情况,对下期税收开展预测。

2、健全分析机制,突出重点税源监控成效。广州市各区地方税务局按照市局要求加强对辖区内重点税源纳税人的生产经营、财务核算、申报纳税、综合经济指标、行业税负及税务检查等各类动态情况的分析监控,及时对照上级税务机关发布同行业税负及其预警标准,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综合分析。税源监控部门在对重点税源进行税源分析时既注重税收收入总量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比较分析,又注重各税种收入增长与税基增长的对比分析,进一步提高税源管理的质量与效率。税收管理员通过加强数据分析的增值利用对征管软件的申报征收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实施案头评估,通过数据分析,发现有偷税、逃税嫌疑的企业转交稽查部门进行立案查处。在加强重点税源分析的同时,广州地税通过分月编制《重点税源监控月报表》,及时收集各区局重点税源变动情况,对税收收入变动大的重点税源企业及时预警并说明原因,为各级领导及时掌握重点税源情况提供了有效信息,同时对各区地方税务局重点税源管理的质量效果进行分析点评,突出重点税源监控成效。

(四)建网络,推进信息管税

1、税收管理员平台方便实用。平台分任务管理、文档管理、日志管理、综合管理、报表管理、税源管理六大模块。其中综合管理中的短信功能可以由税管员向已采集手机号码的纳税人发送短信,进入税务电子邮局可以随时向企业发送电子邮件,方便税企交流,减少管理员下户次数。

2、重点税源管理系统功能强大。系统分名单管理、纳税人档案、综合分析、监控预测、疑点挖掘、台帐管理、工作评价、报表查阅、信息共享、催报催缴管理、税企交流、系统管理十二大模块。可查询内容多,重点税源分析比较全面,对税收收入、发票管理、财务报表等有纳税异常的企业会自动亮黄灯提示管理员加强管理。

(五)强队伍,明确管理职责

在对重点税源实施分类管理的基础上,广州地税按照“统筹兼顾,积极稳妥,突出重点,全面推进”的原则,确定“分户到人,明晰职责,绩效考核”的工作机制。

1、优化税收管理员配置,建立重点税源监控专职队伍。各区局综合考虑所管辖的重点税源数量,税源结构,税源分布等因素,按照“二八定律”的要求配备重点税源税收管理员,加强了重点税源管理质量,将熟悉税收政策,精通财务管理,熟练掌握纳税评估的人才充实到重点税源管理科(组)。目前,全系统共有1329名税管员,其中重点税源管理员504名,全系统税收管理员配备比例达到征收系列在职干部总人数55%以上,重点税源管理员配备达到管理员总人数的36%。

2、健全重点税源管理制度,明确重点税源税收管理职责。广州地税制发了《进一步加强重点税源管理的意见》等规范文件,明确了改革的基本目标、原则范畴、分步走策略等事项,推动和规范各基层单位改革试点。市内各征收单位结合辖区税源实际,因地制宜制定了《重点税源管理办法》等系列配套制度,对重点税源征管提出了清晰、明确的量化指标要求,明确税收管理员新的工作内涵,通过实施条条块块的结合、管事与管户的结合,加强对重点税源的管理。

3、采取考试考察相互结合,开展管理岗位能级资格评定。201*年,广州地税正式启动能级管理,开辟重能力、重实绩的职务晋升和能级提升双通道,201*年4月,全市地税系统2466人参加了税收管理员能级资格考试。对没有通过资格认定的14名干部进行离岗培训。201*年1月,1277名税收管理员参加了税收管理员能级评定考试,按照考试、民主测评、能级审定、能级公示、结果公布程序对税收管理员能级进行评定,共分五个等级,其中未达三级以上的税管员不得从事重点税源管理。

二、我局重点税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按照《江西省地方税务局关于加强税源建设的意见》,要从专业化、精细化管理的角度实施税源分类管理;要建立分行业、分规模、分税种、分区域的税源分类管理制度;对重点企业、重点工程要实行跟踪管理服务方式。按照办法要求,不少基层地税局在重点税源管理上都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也取得了一些好的经验,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一)配套管理制度尚需完善

一是分类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如有的基层分局没落实专人管理重点税源,有些城区分局管理重点税源的还兼管个体零散税收,二是对现行管理办法要进行相应的修订和完善。需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配套管理制度,如纳税评估、分级分类管理、税收预警、驻企制度、重点税源绩效考核等。

(二)信息监控水平有待提高一是缺乏一个实用性强的重点税源管理系统,必须以科学手段支持税收预测、预警和分析的实施。二是税源监控方式与过去相比虽然有了很大改进,但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和征管信息化仍处在初级阶段。国税、地税、工商、金融、房管等部门尚未真正联网,部门之间信息共享受到制约,三是重点税源外部数据信息处理上:由于企业财务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有的纳税人反映的财务状况并不真实,影响企业资料报送质量。四是税务机关对税源掌握的深入程度还不够,对重点企业的发展前景、发展规模的预计等具有监控价值的动态资料掌握知之甚少,监控面狭窄,缺乏全程动态监控机制。

(三)纳税评估工作仍需深入

从整体看,全系统纳税评估工作仍处于较初级的阶段。除了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后续评估之外,其他专项评估较少主动发起,纳税评估远未成为税收管理员的常规武器。较完整的纳税评估组织体系、可动态维护的评估指标体系及功能先进、切实有效的计算机辅助评估系统尚未建立,另外还有税收管理员素质参差不齐、事务性工作缠身,尤其是数据不够用、不通用等制约因素。

(四)专业队伍建设相对滞后

一是部分税收管理员的管理理念与专业化管理要求不相适应。现实中,部分税收管理员仍存在“重管事轻管户”的思想,缺乏深入实际、脚踏实地的精神,调查了解不深入,工作上过于依赖征管系统,管理上依然停留在看报表、查电脑、打电话等表面、静态管理上,很少积极主动地动态了解、分析判断企业的生产经营变动情况和税收征管存在的实际问题,相应调整管理策略、方法。二是业务人员在综合素质上存在“短板”。税源管理、纳税评估是一项综合性强、难度较大的工作,不仅要求具备较宽的知识面、较高的信息化应用水平,以及较强的逻辑分析、沟通协调、风险管理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也需要有较丰富的税务工作经验和对涉税问题较强的敏锐性。目前我省在岗税收管理员(评估人员)中,这种复合型人才可谓凤毛麟角。有的缺乏财务会计知识,难以理解应用会计科目、财务报表和疑点评估指标;有的不熟悉相关信息化系统,难以充分利用系统功能及数据资源;有的不懂常用的纳税评估、数据统计方法,难以深度分析评估企业的纳税遵从度及其纳税潜力。

三、完善重点税源管理的构想和建议

针对存在问题,结合工作实际,我局应不断创新管理模式,着力构建科学合理、有章可行、责任落实的重点税源管理长效机制。(一)健全完善相关配套制度

1、建立重点税源分级分类制度。重点税源的分级分类管理是明确层级管理职责的有效途径。重点税源的标准不仅以纳税额划分,应结合行业、企业组合方式和发展趋势等因素确定重点税源管理监控范围。具体而言,应包括重点税源户、重点税源行业和重点税源户下属或关联企业。各县(市)局可将重点税源按照年纳税额多少的标准划分为四类,这四类重点税源户分别由局领导、分局领导、分局重点税源管理股长和重点税源管理员负责牵头联系、监管。基层分局设立重点税源管理机构,同时,在属地管理的基础上,由各分局根据辖区税源实际,按行业特点对重点税源进行分类,对重点行业要选择对管理此类行业有经验、专业水平扎实的税管员来进行管理,提高重点税源管理的专业化水平。与此相对应,各稽查局也应在按行业类别重新划分管理范围和稽查对象的基础上,适当考虑稽查对象税收规模和难度等因素探索实行分级、分类稽查管理办法。

2、完善重点税源分析监控制度。实行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分析监控制度:静态方面,重点抓好对重点税源生产经营收入、成本、利润和税负等指标的分析,评估重点税源的纳税申报和财务核算质量,对月度收入同比增减幅度超过20%的重点税源,重点查找引起收入异常变动的客观原因;动态方面,要建立重点税源行业平均增值率、平均利润率、平均税负、平均物耗能耗等指标体系和分析模型,动态跟踪和评估重点税源的生产经营及税收收入趋势,同时要对非重点税源和重点税源进行动态调整,只要条件具备,非重点税源就要及时调整为重点税源、纳入重点管理。

3、推行重点税源绩效考核制度。利用我局已有的绩效考核机制,增加对重点税源管理员工作质量的考核,将税管员是否全面、及时掌握企业的生产经营动态情况、纳税情况、是否了解企业有否涉税违法行为、能否通过重点管理落实好税法、执行好税法等内容纳入绩效考核体系。依照以上内容设定科学的、操作性强调工作实绩测评指标,考核组成员中应有相关业务科室骨干人员,通过抽查、询问来评价税管员管户质量到底如何。对重点税源企业管理跟踪不够、信息掌握不准的情况,在纳税评估过程被发现管户不到位的,应严格按照考核标准进行责任追究,对多次考核不合格的,应对其通报批评并调整使用。

(二)逐步推进专业纳税评估

1、整合纳税评估人力资源。借鉴广州地税的纳税评估经验,建议采取“交叉评估”模式,变“自行评估”为“交叉评估”,避免税收管理员对自行管户进行评估造成的弊端,达到交叉评估和交叉检查的效果。面对当前我局人力资源的有限性,我们可以在设区市局建立专职的纳税评估机构,指导和督促基层分局将纳税评估纳入日常管理的范畴,逐步建立“评估式的综合管理”,在此基础上逐步推动部分税收管理员向专业纳税评估员转变。各县(市)局也可在全局抽调人员组成纳税评估小组对各分局重点税源户开展纳税评估,在条件成熟的时候成立一定规模的评税员队伍,将目前“既管理,又评估”的杂合分工进行重新调整,税收管理员除涉及较大征管问题时参与评估外,原则上不再从事纳税评估工作,逐步建立和落实专门的纳税评估员制度,使纳税评估队伍形成一个专门的系列。

2、健全纳税评估工作机制。一是细化已有的评估办法。明确纳税评估工作的主要任务、工作职责、组织机构、评估程序、执法权限、操作人员技能标准要求和工作纪律等方面的内容。二是规范纳税评估工作业务流程。把评估对象确定、案头初评、组织自查、审核分析、约谈举证、评定处理和成果分析作为纳税评估的七个基本环节,并通过各个评估环节的相互分离制约,有效监控纳税评估工作的过程,确保评估工作的规范、有序。三是实行纳税评估报告制度。评估人员在每期纳税评估任务完成后,向税源管理部门按时报送《纳税评估工作报告》,汇报纳税评估工作的开展情况,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就如何进一步加强税源管理提出建议。

(三)大力提升信息管税水平

1、加快重点税源网络建设。完善税收管理员平台功能,建立重点税源监控平台,建立重点税源企业信息库,特别要开发税收收入入库对比等报表自动生成模块。在当前法制尚不健全的情况下,积极推动地方政府牵头,成立综合护税协税组织架构,建立起信息传递机制,要求相关部门定期提供信息,明确信息采集的要求和标准。条件成熟时,实现与国税、工商、银行、城建、房管、国土等部门的数据共享,最大限度地掌握各种涉税信息。同时,与征收、管理、稽查各部门加强信息传递共享,建立起完善的、可内部共享的评估数据库。

2、完善信息采集更新维护。重点税源企业的基础资料和经营策略分析数据由税收管理岗按规定的时间和格式收集录入完成,而从其他渠道收集到的企业生产经营等信息也应当及时录入,并更新原有数据。重点税源企业信息的录入和维护应纳入相应考核机制进行考核,以监控各个分局重点税源企业信息管理的进度质量。

3、实现税企信息定期交流。一方面,税源管理岗和税收分析岗应经常深入重点税源企业,实地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和税收动态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另一方面,基层分局也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召开重点税源企业负责人、财务人员会议,听取情况介绍,掌握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分析影响税收收入的因素。这种交流应结合重点税源企业税收调查工作一起进行,每次交流后应将收集到的信息形成表格数据及相应文字分析材料,作为重点税源企业信息库必须录入的资料。

4、加强岗位人员素质建设。一是把好人员使用关口。要把有丰富税务工作经验、专业水平高、责任心强的优秀管理员安排到重点税源管理岗位上来,保证最强征管力量用于重点税源管理。二是加大培训学习力度。对重点税源管理岗位的人员,多给培训机会,特别是加强财会知识、统计知识、税收政策等的培训,经常参与交叉评估,提高税收政策实际运用能力和分析水平,也可安排到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学习,增强实际操作能力。三是适当引入激励机制。激发重点税源管理员的工作积极性,具体可以通过在考核中对重点税源管理工作出色的部门予以加分,在个人评优评先时优先考虑能高质量完成重点税源企业管理等办法来实现。

对市地税重点税源监控管理

定制服务

定制原创材料,由写作老师24小时内创作完成,仅供客户你一人参考学习,无后顾之忧。

发表论文

根据客户的需要,将论文发表在指定类别的期刊,只收50%定金,确定发表通过后再付余款。

加入会员

申请成为本站会员,可以享受经理回访等更17项优惠服务,更可以固定你喜欢的写作老师。

税收征管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就是税务部门对辖区重点税源监控管理。重点纳税大户往往也是在不同地区其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对纳税大户的介定不尽相同。根据**市的经济发展状况,**市地税部门将市局、县局、分局所管辖的纳税业户税额在50万元、5万元、2万元以上的业户划分为税源重点户。因此**市地税部门加强对重点税源的管理监控,做到应收尽收,不收过头税,对完成全年的税收任务,增强地方财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市重点税源监控企业的税源分布情况及特点:一行业分布情况。**市营业税重点监控企业主要集中在房地产业、金融保险业、建筑业、电信业、服务业和交通运输业。其中:房地产业188户,金融保险业242户,建筑业309户,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3267户。从监控户数看,各行业所占比重不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户数最多,2个行业的重点监控户数占总监控户数的比重为81.56%。二从营业税重点监控企业缴纳税收情况分析。金融保险业和房地产业、建筑安装业的营业税收入较高,其占总监控企业营业税收入的比重为52.4%。三特点:1.统一思想,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地税机关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制定的“以纳税申报和优化纳税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强化管理”的征管模式,切实强化税源的管理及税收征管的基础性地位。树立了抓住税源的管理即抓住税收工作主要矛盾,分析解决税源监控存在问题即解决了税收工作的主要问题的思想觉悟。本着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结合实际制定税源管理的新办法、新措施,切实把税源管理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2.建立完善重点税源管理制度。为加强重点税的管理与监控,保障税收收入任务的完成,我市、县、分局三级地税机关分别结合各自的实际特点,制定一系列重点税源管理与监控的制度。建立和完善重点税源的制定体系。区局制定了重点税源管理办法,及重点税源数据统一报表的上报制度。各地税务机关还结合当地实际分别制定了有针对性的税源管理办法及规定。3.开拓创新、勇于实践,“塔式”级次管理机制已形成。“塔式”重点税源监控体系的核心作用是对重点项目、工程、行业和重点纳税税源户实施长效管理、动态监控。针对各地税源分布广、层次深、隐蔽性较强,合理使用征管力量和资源,对重点税源实行梯级式的监控。全市形成市、县、镇三级“塔式”,全市形成市、县、所三级“塔式”管理,将重点税源层层管住.全面监控。并相应建立了配套的片管员监控点、股所监控组、市县重点税源监控办公室等组织措施,构成“塔式”管理的体系核心。以岗位目标责任考核制度、税收执法过错追究制度对税源监控的结合实施考评与监督,提高了税源管理与监控的质量与效率。4.坚持“片管员”制度、基层管理部门责任人走访跟踪制度。市县市税源监控责任人员定期联系、分析、解决问题合议制度等。及时准确掌握重点税源户的税源变化情况、税收政策执行情况、税收管理情况。全面收集重点纳税户的经营与纳税方面的相关数据及凭证。分析、查找纳税户的税源增减变化的因素。提供应对措施,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了客观、准确的数据。5.优化了纳税服务,为税源管理与监控创造了条件。全市各地按照优化纳税服务的要求,树立了为纳税人办实事的治税思想,并通过联合办;开展“一窗式”、“一站式”税收事务办理方式;开设纳税咨询专线电话,办纳税人提供了广泛、周到、形式多样的纳税服务形式,平缓了纳税人的抵触情绪,增强了纳税人依法纳税自觉性和合作意识。

二、**市地方税重点税源监控管理的基本情况一建立了市级局、县级局二级管理的营业税重点税源数据库管理体系为加强对营业税重点税源企业的监控管理,201*年初国家税务总局制定了《重点企业税源监控数据库管理暂行办法》,根据国家税务总局要求,**市地税部门实现了对全市营业税重点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财务状况和税收数据的直接监控。营业税重点监控企业的确定是以营业税纳税人为对象,以上年实际入库营业税收入为标准。几年来,在各级地税机关的共同努力下,营业税重点税源监控面逐年扩大,重点监控年纳税额在100万元以上,重点税源监控户数逐年上升。目前全市地税系统七个县市地方税务局、市局直属征收管理局均上报了数据。据统计201*年,全市地税系统年纳税额超10万元50万元的重点纳税业户376户,共缴纳地方各税11788万元,占全年地税各项收入80268万元的14.69%,年纳税额超50万元以上的重点纳税户66户,共缴纳地方各税18965万元,占201*年全市地税各项收入的23.63%。二各市、县级地税局及基层征收分局初步建立了本辖区范围内的地方税重点税源监控网各市、县地税局以及基层征收单位除了完成以上两项重点税源监控工作外,还根据其所辖范围内税源实际情况,开展辖区范围内的重点税源监控工作,重点税源监控标准或监控办法由各地自行制定。在重点税源监控企业的选取标准上,一是按企业年缴纳地方税收入情况设立监控标准,如按年缴纳地方税100万元、50万元、10万元、5万元以上等设置监控企业选取标准;二是按分局所辖纳税户缴纳地方税的前若干名作为监控企业选取标准;三是按照行业分类设立重点税源监控范围;四是对辖区内投资规模较大的重点项目、重点工程实施监控。在对重点税源监控指标内容以及监控办法的设定上,主要根据税收业务需求以及监控手段来决定。综合**地税系统各级税务机关对重点税源监控情况,主要实现了对重点纳税企业生产经营收入、纳税情况的监控。在监控数据的采集、汇总、分析上,主要采取手工采集、录入监控数据的方式,应用EXCEL电子报表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三**地税系统各级地税机关的地方税重点税源监控面和监控的侧重点由于辖区税源性质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从税源监控的行业看,目前我市各级税务机关的重点税源企业分布于房地产、交通运输、建筑安装、建材、金融保险、邮电通讯行业。集中地反映了我市地方税的行业分布,较客观真实地映证了各市重要税源量与当地经济发展的优势项目相一致的特征,即优势行业经济总量大,其税收收入总量也大。从重点税源监控的内容看,通过对重点税源监控对象的报表、数据、纳税凭证、税收法律文书的收集,并运用地税计算机网络系统整理、分析,实施对重点税源的纳税申报、实际缴纳、欠税、税负、税收入库率、处罚率、税收问题等环节和内容上监控,制订有针对性的征管监控措施,通过以上重点税源监控制度和措施的建立与实施,对完成各级地税机关的组织税收任务筑起了坚固的防线。透析目前我市重点税源的现状。我市的税源呈现以下几点特征:⑴规模较大的税源少,目前1050万元的重点业户376户。但市级监控的重点税源年纳营业税在100万元以上的仅5户。⑵税源收入规模与经济总量指标一致。经济总量与税收收入规模同步变动,经济总量大,税收总量也大。⑶从税源的行业分布看,重点税源在行业上相对集中。主要分布于金融保险、通信、交通运输、建筑安装、房地产等行。⑷从所有制结构上看,税收结构的调整与经济改革同步。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化和现代化企业制度的建立,迅速发展壮大的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有生力量,税收收入在所有制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突出表现在国有和集体经济税收比重逐渐下降,而涉外和股份制经济税收比重逐年提高。⑸从公平税负情况看,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股份制经济和个体经济不断壮大,其税源的变化也随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个人所得税及股份制经济、个体经济税源呈上升趋势。及时调整和强化监控的方向和手段,是当前我市地方税税源管理和监控的重要方面。

三、重点税源监控中存在的问题一治税思想认识的误区和管理理念上的狭隘,导致税源管理的弱化。长期以来,在税收工作中,无论各级政府还是各级税务机关都已形成了“收入第一”、“一俊遮百丑”主观思想,简单片面地将税收任务等同政治任务。在“收入第一”的思想意识的感召与支配下,各级税务机关将主要精力集中于税收任务指标的实现上,缺乏对税收工作内容规律及税收管理发展规律的分析与研究,缺乏对国家经济政策和现行的税收政策的学习研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健全和完善过程中,税源的结构、规模、方式、存在特点都随时发生变化,税收政策的学习贯彻落实、税收征管的形成都应随之变化而变异及时到位,而思想认识误区直接导致了各级税务机关在这一变化中缺少必要的分析与监控。而管理理念上的狭隘,使得重点税源管理与监控的基础性作用仍缺乏足够重视,淡化责任,疏于管理,造成原已制定的各项管理制度落实力度不够,税源管理的全面性、规范性、实用性不强。对重点税源在日常检查、税源调查、数据采集、预测分析、纳税服务等诸环节上,还处在粗放型、轻责任、低标准的层面上,甚至一些地方在这方面处于空白状态。这样就使组织收入工作陷于被动和疲于应付的局面,不仅弱化了税源的管理,也导致了正常的税收工作秩序难以进行。二税源管理缺乏科学性、系统性。经济体制改革的纵深推进,使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更具有其主动性和灵活性。这给我们的税源管理带来了新的课题和目标要求。伴随税收体制的改革,“保姆”式管理形式将消失。新的征管模式中,纳税人申报的方式、优化服务的水平、计算机网络的发展、集中征收的程度,重点检查的力度,强化管理的深度,将形成一个齐头并进、环环相扣、相互联系的新的税收管理链。而我们在税源管理某些环节的力度的弱化,对税源管理的科学性、系统性造成了负面影响,导致税收收入的流失。结果是“重点税源管不了,普通税源管理不住”,直接影响税源管理和监控的质量和效率。三信息化水平不高,管理手段落后。尽管近年来各级税务系统不断加大了对计算机硬件的投入,实现了从纳税登记、税款征收到税款划解过程的信息化管理。但由于软件开发的相对滞后,使我市目前重点税源的管理与监控仍无法实现信息化管理。基本上依赖于人工操作。对税源的发展状况无法运用大量的信息数据库进行调研、分析和预测。对重点税源管理与监控缺乏与配套的制度支撑,使得管理缺章少序、各施其法,管理与监控的规范化、标准化无法统一,到不了一定的高度。四管理力度薄弱,管理责任淡化。目前地方税源管理的点多、面广、任务重,而相应配备的管理人员较少。虽然目前我市各地市税源的源泉控管上已基本做到税务登记、催报催缴、发票管理等方面的管理。但在深入企业了解情况,掌握纳税人生产经营财务核算等涉税信息的动态管理上缺乏深入,对重点税源也只是心存关注、实缺监控,无法达到真正意义上的重点税源监控。以玉州分局为例,现有管户17333户,一线管理人员162人,人均管户106户。而随着征管模式的转变,管束制度代替了管户制度,征纳双方直接接触的机会相对减少,并伴着机构的调整,人员的变动过于频繁,岗责体系尚未完善,考评力度不够,管理责任相对淡化,影响了税源管理水平的提升,也造成了税源的流失。五社会各部门多方位的税收协调机制尚未建立完善。无法实现经济、税收信息共享,从而无法及时、全面、准确地掌握税源的信息,加之部门工作的不协调,客观上削弱了税源监控的能力,造成了采集信息难、收集证据难、税收执法难、税款征收难的局面。

四、加强地方税源管理和监控,减少税收流失的措施一转变观念,明确职责,健全税源监控的组织体系任何工作,领导重视是关键,税源的监控也是如此。各级税务机关的领导者应树立科学的发展观,高度重视支持这项工作,明确分管领导,落实专人负责,健全税源监控的组织机构。明确职责,营造税源监控的组织网络,重点建立直接与间接二级监控组织,保证组织到位,人员到位,制度措施落实到位。一级抓一级,实行有效的层级管理,坚持不懈的开展工作。二建立完善的纳税服务和纳税信誉等级管理制度税务机关作为政府的重要职能部门,是党和政府联系纳税人的桥梁贺纽带。建立健全纳税服务制度,并切实开展优质的纳税服务工作,是新时期法制、公平、文明、效率的体现,是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方案》中确立的新的征管模式的根本要求,更是税收征管法规定征纳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只有纳税人真切感受到税务机关的优质服务,才能增强纳税人依法纳税的意识和认知水平,而纳税信誉等级制度的建立和实施,能有效地弥补税务机关人、财、物等条件不足的限制。三实行税源分类管理,合理确定重点税源监控的对象、范围、划分原则和标准在目前条件下,单纯依靠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活动,实施全面监控是不现实的。因此,必须遵循质量、效率的原则,对纳税人进行科学的分类,实行分类管理是节约税收成本的有效手段。1.实行分类管理,按层次确定重点税源监控的对象、范围、标准。所谓分类管理,就是针对不同类型的纳税人,根据其生产经营状况和纳税信誉好坏程度,进行科学合理地分类后,实施与之相对应的监控办法,从而不断强化税源监控。一是对重点税源实行重点监控网络管理。重点税源企业一般具有财务核算健全、财务电子化管理程度高、纳税意识较强、社会影响力大等特点,这就决定了税务部门重点监控并不需要过多的集中人员,而是集中人才,把那些具有较高知识,特别是既懂税收征管又精通计算机操作应用的复合型人才集中起来,运用计算机管理手段实施监控。税务部门根据行业特点、企业财务软件难易程度分行业分别培训税务管理人员,其职责就是专门研究企业软件,根据企业相关数据开展纳税评估,不断提高稽核水平。二是对市场税源实行集中征收划片管理。市场具有人员集中,地点固定,行业稳定,税源可观等特点,对市场税收适用电子申报纳税方式,实现税款集中征收。因此,税务部门应充实这方面的管理人员,实行划片管理,并逐步推行交流制和回避制。其管理职责是催报催缴、税法宣传、清理漏征漏管,而不负责征收;加强临时经营业户的管理,开展税源调查和行业调查。其管理措施是抓住大户,推行建账建制;管住中户,完善核准定额;稳定小户,实行简便征收。其管理手段是全面推行办税公开制。三是对零星税源实行源泉控管综合治理。由于这部分纳税人分散,经营规模小,发展不平衡,税源难控管等特点,可将其分为固定业户、集贸市场经营户和临时经营户三种,分别采取不同办法治理。对固定业户要加强户籍管理,实行源泉控管。严格税务登记审批,将办证业户纳入户籍管理,对申请注销、停歇业户的严格核查审批,审批前缴清税款。同时建立定税、调查、缴税、调整税额档案,偏远地区也可实行委托代征。对集贸市场税收要加强部门配合,实施综合治理。对临时户要加强社会监控,健全防范体系。要借助社会协税、护税网络,争取党政领导和部门对税收工作的关心支持。要建立信息情报点,定期走访,了解情况,巡回管理。对钉子户、难缠户,要加强与工商、公安部门的联系,实行综合治理。2.划分原则。一是要与税制结构相适应原则。我国现有的税制结构仍然是以流转税为主体的复合税制结构。其特点是税种多,纳税程序繁杂,政策法规变化性强。在这种税制结构下;税源监控既要重视源头监控,又要重视过程监控。对监控税种和行业主要实施过程监控,要全面、深入、准确地了解和掌握企业的生产经营、资金运用、财务核算等各个环节的情况,有效控制税源去向和真实性,光靠企业上报的财务会计报表和纳税申报表远远不够;二是要与纳税人的素质状况相适应原则。目前完全靠纳税人自觉反映税源的真实性是很困难的。因此,税务机关必须把税源监控的着力点放在对纳税人的日常管理上。可采用对重点企业实行专门管理,对零星税源实行“分段”管理等方式,随时掌握和控制税源的变化情况。积极推行纳税信誉等级差别管理方式,对依法自觉纳税的纳税人予以表彰和鼓励,对纳税信誉很差的纳税人实行重点监控。同时,还要健全纳税辅导机制和纳税督查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纳税各环节中存在的问题;三是要与现代化的科技手段相结合原则。要提高税源监控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必须充分运用现代化手段,特别是要积极推行多元化申报方式,尤其是电子申报方式,建立强有力的信息化支撑体系,积极与银行、工商行政管理、审计、海关等部门实行计算机联网,广泛推行税控机。建立严密的发票管理及防伪系统,改革银行结算方式,严格控制现金结算的范围和数量,使税源监控的方式更加科学严密;四是要与社会力量有机结合的原则。有经济活动的地方就有税源存在,既有显性税源,也有隐性税源;既有固定税源,也有流动税源。税务机关由于受人力、财力的制约,不可大秘书网-d能将所有的税源都纳入控制范围内。这就需要充分调动社会各阶层人员的积极性,建立起覆盖面广的社会协税护税网络,形成全方位协税护税的格局。四合理设置重点税源管理岗位、职责和人员配备,保证重点税源监控工作的有效进行按分税种划分管理部门,主要分为流转税部门、所得税部门、地方税部门、个体税收管理部门。在此基础上,依照分类管理的思想,在部门内,按照方便征管、便于监控的原则,对税源进行层层细化,并落实到具体的管理人员,分类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征管各部门间应实现信息共享、沟通协作、互相监督。征管各系列应成为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不仅要加强对纳税人信息的全面了解,更要加强银行等部门间的信息联系、沟通和反馈,使各部门都能充分利用好征管资料。为强化重点税源管理,可以适当增设“税源监控”职能机构。“税源监控”机构通过对税源实行动态跟踪管理,及时掌握纳税人的基本情况和税源变化情况,并及时向基层反馈和向上级汇报。壮大和充实税源管理人员队伍,明确税源管理工作职责,并量化进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中,在实行税收片管制度后,要将重点税源监控工作纳入税收片管员的职责范围,对重点税源实施纳税人分类管理,确定按区域和行业划分的重点税源户,在分类管理的基础上,划分出税收片管员的职责。税源监控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各级税务部门要清醒地认识到税源监控工作的重要性。税务部门只有采取措施和办法对纳税业户的生产经营情况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方位的监控管理,才能实现将纳税人全部纳入税务登记管理,才能全面掌握和监控纳税人发生应税行为,才能实现纳人完全按照税源情况进行纳税申报等,才能实现税源监控管理的工作目标。对市地税重点税源监控管理责任编辑:飞雪阅读:261人次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征管分局房地产税收征管工作调研报告》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征管分局房地产税收征管工作调研报告: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征管分局房地产税收征管工作调研报告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703236.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