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社会问题研究中心年终总结

时间:2019-05-29 13:33:13 网站:公文素材库

社会问题研究中心年终总结

社会问题研究中心年终总结

(201*.12)

“社会问题研究中心”自201*年后半年开始筹备,至201*年5月24日由研究院宣布正式成立,至今已经一年多了,为了积累经验和总结教训,进一步推动“社会问题研究中心”今后的发展,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研究方向和研究人员的确定

关于“社会问题研究中心”的名称,校长和专家的意见是太大、涵盖内容太多,应确定在具体的、特定的微观领域里,这样才容易创出我们学校的品牌,形成自己的独家优势。但依据我们目前的研究现状与水平,即以人文学院现有的社会问题研究成果和研究人员的梯队构成来看,以目前这种差强人意的条件,很难确定以某个具体的社会问题作为特定的研究领域。因此,我们主张使用现在这个大而泛的“社会问题研究中心”作为一个过渡性的名称来使用,等我们有了一定的学术积累,具备了足够的研究实力,并推出了有分量、有影响的研究成果,再去更换这个的名称。这个要求后来获得研究院领导的批准。

201*年6月,根据张校长提出的“学院管教学、中心抓科研”的精神,我们以人文学院研究人员为主,兼顾人文学院所属三个系部自身的专业特点和学术研究现状,对各系部师资的学术背景、文化积累以及他们的研究兴趣以及已有的研究成果等相关情况进行了第二次认真的调查摸底,在此基础上,决定以社会转型过程中文化变迁所引起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作为研究的总体框架,将研究中心建立之初的五个研究方向压缩为三个方向,即社会转型期的语言文化交流与语言规范问题研究、社会转型期的文化传播问题研究和社会转型期的社会学理论研究。

中心研究人员及研究方向如下:

陈曼娜,人文学院理论课部教授,研究方向转型期文化经济问题研究。高红樱,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研究方向文化传播与审美问题研究。

刘秀华,人文学院理论课部副教授,研究方向转型时期人的个性与社会秩序关系问题研究。

沈建明,人文学院理论课部副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经济学问题研究。谢芳,人文学院外语系教授,研究方向环境与社会发展研究。

二、社会转型期的语言文化交流与语言规范问题研究

谢芳博士在《中国教育学报》201*年第3期上发表的论文《论外语教学中交际能力的培养》,既是对目前中国对外开放条件下文化交流中语言能力问题的探究,也是对于社会文化个体在人际互动过程中综合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因此,她的这一研究在文化交流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社会转型期的文化传播问题研究

关于社会转型期文化传播问题的研究,中文系新闻专业的老师在他们已有的比较丰厚的学术积淀上本年度又有了新的进展。如高红樱教授发表在中国非常有影响的学术期刊《自然辩证法研究》201*年第5期上的论文《科学和艺术之关系简评》,对于社会转型期文化传播中的科学与艺术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这是高红樱教授在其已出版的学术专著《审美与管理视野中的影视传播》(兰州大学出版社,201*年6月)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延伸与深入性研究,特别是对于核心哲理所拓展性的深层阐释,具有很重要的学术价值。

另外,由高红樱教授主持的《文学思潮流变研究》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课题的结项报告,对于当代文学思潮给以系统的梳理、总结,提出了一系列的重要观点,对于今天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期的文学艺术问题研究有相当大的助益。

四、社会转型期的社会学理论研究

在社会学理论研究方面,社会问题研究中心在6月份所上报研究院的研究方向有两个:一是经济社会学,二是文化社会学。其中经济社会学的重点研究领域是人本经济学,以王晓林教授为本方向的带头人,后因本人放弃在本中心的这一规划目标,故现在社会问题研究中心也就取消这一分支方向;经济社会理论问题的研究,本年度主要是以中国历史上社会转型期的社会经济思想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问题研究和环境经济与社会发展问题研究为三大特色。

1、关于中国历史上社会转型期的社会经济思想研究,主要是以陈曼娜教授在这方面的研究为主要内容。她于去年和今年两次参加国际学术讨论会,分别在台北举行的“墨学现代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和在南开大学举行的“构建和谐社会:全球化转型发展”国

际学术研讨会上宣读了论文,在台北会议上的论文是《墨学与儒学经济思想之异同以消费思想为透试点》,今年发表在《职大学报》201*年第3期上;在南开大学会议(201*年4月)上的论文是《从儒墨两家的社会分工理论看先秦显学的和谐社会思想》,目前正在出版过程中。

2、关于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问题的研究,沈建明博士在核心期刊发表了两篇文章:《论总量分析框架的复归马克思总量分析思想之解读》(《天津社会科学》201*年第4期)和《建构利益与权力分享机制求和谐发展》(《当代经济研究》201*年第4期),他对于马克思的经济思想中的总量分析思想进行了深入研究,具有相当重要的理论价值。

关于谢芳的环境与社会发展研究,本年度的研究成就非常突出。她先后在《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资源节约与环保》、《现代日本经济》、《生态经济》、《经济管理》上发表了6篇论文,其中在《生态经济》、《经济管理》上发表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与企业的循环经济模式》、《企业环境绩效评价标准的演进与整合》、《现代企业竞争的新潮流生态经营战略》3篇论文,学术价值相当重要。另外,谢芳参与的《企业环境绩效评价的研究》课题结项报告,其学术价值也不可小视。

文化社会学的重点研究领域是文化与社会心理和文化经济学,其中文化经济学作为交叉学科是目前学术界的研究热点问题,因为,不少经济学家认为,今后世界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生长点,就是文化经济。关于这一研究方向,中文系和理论课部的老师在已有研究成果积累的基础上,今年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了两篇重要论文。如陈曼娜教授在《华中师范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年第2期上发表的论文《天津近代戏剧艺术产业化初探以茶园戏曲经济为个案》;高红樱教授在《现代财经》上发表的论文《电视传媒产业介入资本市场主要模式初探》。这两篇论文,属于文化艺术产业经济研究的系列性研究成果,一是以天津近代茶园戏曲艺术经济为个案;另一个是以今天中国的电视传媒进入资本市场为切入点,而二者探讨的是中国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艺术门类的一个共性问题,即文化艺术产业化的形式与性质问题。这在目前中国学术界正在进行的文化经济研究中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与价值。

文化社会学研究的核心,是人的个性与发展问题。人文学院理论课部刘秀华副教授作为在读博士,其研究方向就是社会转型期人的个性与发展问题。她在201*年获得了天津市社科重要研究项目,以此为契机,她于201*年在全国的核心期刊上发表了《人的个性与社会秩序和谐的道德阐释》(《天津社会科学》)和《人的个性化与社会化关系的哲学阐释》(《湖北大学学报》)两篇论文,是对该问题的重要探索性研究。她从两个重要的角度探讨了人的个性化问题:一是个人与社会秩序的关系;二是个人与社会化过程的关系。而这两个方面,都涉及到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问题,当然也是一个社会热点问题,因此具

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五、社会调查

关于社会问题的实证性调查,社会问题研究中心在上半年做规划时,初步考虑进行农村村落和城市街区调查,目的在于了解“两村问题”即农村的“空心村”与城市的“城中村”的形成原因,我们认为这样可以探讨社会转型期社会人口流动所带来的一系列相关的社会问题,但仅仅限于坐而论道,没有认真坐实。后根据天津滨海新区的建设和天津市近期即将发生的重大变化,我们计划进行以村落、街区为具体个案的天津与中原腹地社会问题比较研究:天津,主要以滨海新区的一街区和周遍地区的一村落为调查地;中原腹地,以河南省许昌市所辖的禹州市为调查地。禹州方面,该市市委书记已经答应尽量配合我们的调查工作;天津方面,我们一直与滨海新区进行多方联系与接洽,但至今没能如愿。现正与大丘庄方面联系,可以作为跨地域的不同形态的对比研究。

六、学术交流

关于学术交流,一般来说是两个方向的交流,一是请进来,二是走出去。在“请进来”方面,我们有两次活动:

201*年11月17日,“社会问题研究中心”与人文学院合作,邀请著名作家、清史专家二月河先生在全校做了《历史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学术报告。理论课部、中文系等系部的老师在参加了这次学术报告会之后,反映非常热烈,认为二月河先生的报告从历史和艺术的角度对我们认识今天的社会现实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启迪。

201*年12月22日,理论课部邀请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丁军教授做学术报告,题目是《东欧转型国家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这次报告给理论课部正在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改革,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珍贵经验;也为目前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给予方法与途径上的启示。

在“走出去”方面,我们也有两次活动。一次是陈曼娜教授出席南开大学于201*年4月20日召开的“构建和谐社会:全球化转型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一次是高红樱教授出席的于201*年4月19日在武汉大学召开的“华人媒体研究”全国学术讨论会。

另外,学校内部的学术交流我们也进行多次。比如,高红樱教授请外语系刘惠华教授、宣传部张金钰、经济学系刘明明副教授进行专题报告。

七、社会问题研究中心申请发表学术成果(包括论文、著作等)

(见社会问题研究中心学术成果汇总表)

八存在的不足和今后的计划与预期

从以上的总结我们认为有以下不足之处:

1、社会转型期的语言文化交流与语言规范问题研究,是201*年研究中存在的弱项,该方向的主要研究力量是外语系和中文系,这一方向的研究人员的潜力,需要认真发现、发掘和及时的整合。

2、社会转型期的文化传播问题研究,过去这方面的研究实力不错,而201*年由于研究力量整合不够,故没能产生重要的研究成果。

3、社会转型期的社会伦理问题非常突出,这方面的研究我们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4、对于学术交流重视不够,这主要由于经费的限制。

5、关于社会调查方面的工作,我们做得不够。追查其原因,一是社会关系方面我们的能力有限;二是经费方面的制约。

今后的计划与预期:

1、高展博士的研究已由天津区域文化形象研究转入与文化社会学和文化经济学方向更密切相关的领域即天津近代的商俗文化研究,目前已经获得天津市文化艺术方面的科研立项。郭俊华副教授关于社会转型期经济伦理问题的研究也有了显著的进展,研究论文近期即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后续研究已有待发表的文章和待完稿的新题目。

2、谢芳博士的环境与社会发展问题研究也有望取得更显著的成就,她201*年入选国际学术讨论会的论文已经被收入201*年在德国正式出版的会议论文集中,关于环境问题的研究已延伸到更深入的层面,发现了一些新的视角和新见解。另外,她正在着手整理博士论文中几个重要问题,近期即可完善发表。而高红樱教授关于文化传播中的环境问题研究,可与谢芳博士的研究进行跨学科的结合,由此而产生一个非常有价值研究研究方向。

3、文化艺术经济学作为交叉学科是目前学术界的研究热点问题,关于这一研究方向的研究,陈曼娜、高红樱教授的研究已经形成系列性的成果,具有相当可观的发展前景。陈曼娜教授关于天津近代文化艺术产业化的研究,已获得了天津市文化艺术方面的科研立项,下一步的研究已由茶园戏曲产业化研究延伸到了堂会经营模式研究、戏曲经纪人研究、戏箱经营研究、名角转班模式研究。高红樱教授的电视传媒产业化研究,也是一个非常具有学术研究价值的新领域。今后的研究,如果将这两种研究与其他文化艺术形式联系起来,

进行综合性的归纳与整理,借鉴美国学者克兰的文化生产理论和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刘诗白先生的《文化产业论》的研究成果,就戏曲艺术产业和电视传媒产业的理论研究,可望产生比较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4、关于中国历史上社会转型期的经济思想研究,随着目前国学热在海内外的升级,先秦诸子经济思想的研究也成为显学。陈曼娜教授在这一领域有望产生新学术研究成果:201*年由山东大学主持的荀学国际学术讨论会刚发出征文通知,陈曼娜已将自己的研究题目寄交会议筹备处。她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在两次国际学术会议上已经获得了充分的肯定,这给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动力,下一步的研究题目是关于先秦诸子社会福利思想研究、脑体分工思想研究以及小农经济模式研究。

以上汇报有疏漏和错误的地方,请研究院领导指正。

社会问题研究中心陈曼娜201*-1-2

扩展阅读:社会调查中心201*—201*年下学期工作总结

社会调查中心201*201*年下学期

工作总结

社调中心

二O一三年五月

社会调查中心201*201*年上学期工作总结

社调中心针对本社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宗旨,开展了多种特色活动,以采访调查为主要方式,组织各种形式的调查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我们的会员提高了社交能力,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实践和管理能力得到了升华,也对同学们更好了解社会,把握社会动态提供帮助。这些活动使我们社团不断走向成熟,也为社团的长远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上学期我们的活动如下:

一、关于我校宿舍安全现状调查

一所综合性的大学,安全保障是必不可少的。同学们的财产安全、生活安全都需要得到各方面全方位的保障,那么我校的安全设施是否健全,安全服务是否到位?同学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是否得到有效的保护?我校宿舍安全工作是否有落实到实处?作为校园生活的主体同学们,同学们又有什么意见或建议需要向学校等相关部门反映?为此,洛阳师范学院社会调查中心全体社员,针对我校宿舍安全状况进行了调查,经过对调查结果的缜密分析,做出此份调查报告。希望能为学校提供一些有效建议,为同学们创造安全、舒适的校园环境出一份力。

一、调查数据的获取

全校在校大学生是我们的调查对象,本次主要调查对我校宿舍安全状况及安全设施是否齐全等一些问题的情况进行调查。取得了良好的调查效果和真实的调查数据。201*年3月23日,我们分别在校内及校

外的各个宿舍楼,采用随机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展开调查。共发放300份调查问卷,回收291份,回收率97%。二、调查分析

1、公寓楼的安全设施配备有待改善

公寓楼的安全设施配备有待改善,调查显示:有7%的同学认为公寓楼的安全设施非常齐全;有92%的同学认为学校安全设施有待改善;但也有1%的同学对学校的安全设施感到非常不满意。这也足以说明我校公寓楼的安全设施配备是值得肯定的,但仍也存在一些地方需要改进,当然这不仅需要学校作出努力,更需要我们大家自觉遵守、学会自律,共建安全校园。

2、学生的安全意识有待提高、安全知识需要普及

在调查学生们是否会正确使用消防栓和灭火器时,只有5%的同学是非常了解,仍有61%的同学是学过但从实施过,而其余34%的同学是完全不了解。但是,对于长时间不拔电源、私接电线、吸烟乱扔烟头、使用大功率电器等这些不良习惯,都有明显的拒绝意识。因此,

客观上来说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真的是非常重要。3、宿舍的工作管理人员也需要对宿舍加强管理力度

在调查过程中,有0.2%的同学认为他们的寝室经常被盗,有32%的同学提到他们的宿舍曾发生过失窃事件,其余67.6%的同学则表示他们的寝室从未发生过类似事件。这表明寝室管理人员的工作还是值得肯定的,但仍有不足之处有待改进,还不能够得到同学们的完全认可,值得肯定的是,宿舍管理人员对外来人员的身份查明行为等的做

法都得到了同学们的赞扬和理解。4、学校的安全教育力度有待加强

从各种问卷调查中,我们不难会发现此类问题的产生。例如:在是否参加过学校的安全教育相关课程或讲座中,我们发现约有41%的同学表现曾经有过之类经历,有51%的同学则表示没有进行过此类的安全教育,当然,还是有8%的院系并未开设此类安全课程,这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5、学校的应急设施还有待提高

当我们的周围发生类似于火灾、盗窃、、、、、、等安全问题时,我们应当把我们平时学到的有关知识技能应用到实践中去,而不是茫然失措。比如,当发现宿舍被盗时,有24%的同学会选择拨打校园安全服务热线,有8%的同学会选择告知辅导员,31%的同学会告知宿管人员,10%的同学则会通知室友、商量对策,剩余的同学则会检查自己的失盗的东西。由此看出学生的应急能力需提高。6、了解安全常识途径多样

有11%的同学通过报纸,有16%的同学通过广播,有31%的同学则选择网络,13%的同学则通过安全教育课程了解安全常识。多数同学选择通过网络这充分体现了现代大学生了解信息的多样性。三、调查结论及建议

校园宿舍是同学们温馨的港湾,学校应为同学们提供舒适安全的

住宿环境。但我们通过此次调查,发现宿舍安全所存在的种种问题,当然,我们对宿舍安全还是持满意态度。针对调查过程中所存在的问

题,我们提出如下建设性建议,希望能为学校的安全工作提供一些建设性的建议。切实解决遗留的问题。努力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1、公寓楼的安全性建设配备需进一步完善。大多数同学认为宿舍安全性设备需要完善,对于这些我们寄希望于新校区的建设。另外管理员的态度及对工作的认真度也应提高,并希望学校对宿舍失窃案件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加强防盗防窃力度,对同学们的财产安全作出进一步保障。

2、大部分同学的安全意识有待提高。大多数同学缺乏安全意识,为此,学校应该定期开设一些课程或讲座,针对同学们安全意识薄弱环节,做进一步的加强,多普及一些安全知识,尽量多的组织学生做一些实践。意识决定于物质,意识又指导实践,唯有提高同学们的安全意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校园宿舍安全问题。

3、加大对同学们使用违规电器等的处罚力度。对于私接电线、使用大功率用电器、在宿舍内抽烟、使用明火,酒精炉、蜡烛等〃〃〃这种行为,应加大惩处力度,违规电器没收,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让其深刻的认识到其错误,并保证以后不再犯此类错误。

4、学校应加强监督力度。可以采取定时或不定时的检查,也可以采取随机抽查。并将每次的结果记录下来与学生的一些评优、评先等挂钩。同时开展宿舍文化节,营造温馨和睦的小家。

当然并不是说我们要求的所有建议都需要学校完完全全的采纳,这是我们的期待,更是我们发自内心的想让我们的明天更美好!我们需要一个安全和谐的家园,在这里我们可以尽情娱乐和快乐学习,不

用担心所谓的火灾、盗窃、、、、、、这是一个安全的地方,来自八方的朋友聚在一起为实现梦想共同努力!我们也清楚的明白,安全的校园更需要大家的出谋划策,需要大家的自律自省。同学们才真正是安全宿舍构建的主体,过多的抱怨是没有用的,付诸行动才是真理,大话空话都是废话,当我们同学们都能遵守校园宿舍的规则,不漠视或轻视那些帮助我们的制度,那些曾经存在的问题,那些潜藏的隐患都将随之走远,在我们身边留下的将是和谐、安全、幸福、平安!二、关于我校校园讲座、学术活动学生参与意愿及建议的调查一、调查背景及目的

讲座是校园文化的一个窗口,它成功地在学生与老师之间,学生与“大家”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与交流的桥梁,让我们有机会领略大师们的风采。事实上,作为高等院校学术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校园讲座历来深受大学生们欢迎。然而随着时常经济的快速发展,商业文明融入大学校园,昔日象牙塔里热心于学术研究的莘莘学子渐渐转而热衷于积极投身社会实践,相反很少有人再愿意从百忙之中抽时间、持一颗虔诚之心去听一堂讲座,尤其是学生社团组织开展的讲座经常出现请人甚至求人参加的现象,冷场也已司空见惯。讲座是大学校园里一种宝贵资源,我们要好好利用。

因此,针对目前高校大学生对校园讲座兴趣的丧失以及不信任危机,我们特开展此次问卷调查活动,以通过了解大学生对校园讲座的看法、态度并征求他们对改善现状的意见和建议,从而总结出讲座“上座率”不高的原因并积极寻求解决的方法、途径,以期使以后的讲座

更有针对性、时间安排更合理、讲座更有吸引力,能有更多的同学参与。

调查对象及方法:本次调查对象为全校本科生计。本次调查采用自编《学生讲座访问问卷》进行,选择题以及一个主观题;调查在各年级随机抽样进行。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1、讲座一族,人数几何?听讲座频度情况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每学期一次讲座都没听过,同学平均每学期听一至二次讲座,每学期平均听三至四次的学生占到,而平均每学期四次以上只占。可见,比较稳定的“讲座族”约占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一,而三分之二的学生只是偶尔或根本不曾光临讲座现场。

听讲座的频度与专业性质情况的关系并不显著,文科生与理科生对待讲座的热情基本一致。2、讲座的相关海报宣传

同学选听讲座的主要判断标准是主题是否吸引人,自己是否对讲座内容感兴趣,这很符合大学生性格,也有利于发展他们的兴趣和特长。的同学选听讲座则主要看重的是主讲人的名望,讲座的主讲人如此吸引人就在于学子固有的名师崇拜情结,确实,大牌人物出场,名头一亮,肌肤就是讲座爆满的保证。讲座的相关海报宣传也是影响“上座率”的重要因素。很不正常的是竟然同学是因为现场派送才去听讲座,的同学是由于闲着也是闲着,为了打发时间才选择去听讲座。对

此,不少讲座举办者反映“电影基本上每场爆满,但讲座很少有这种场面。有时候来的人不多,就会觉得对不起老师。因为讲座都是免费的,老师们好不容易抽出时间,却只有那么一点人来。同学们不太理解,我们好像总是求着他们来接受这种教育。”

这三类情况又从某种意义上明显反映出不少同学对讲座兴趣的缺失、热情的冷淡、积极性的降低。三、建议与意见

针对以上结果和相关分析,并在总体广大同学对校园讲座意见和看法基础之上,我们特提出一些欠成熟的建议,仅供有关方面参考。针对校园讲座的相关意见

1、在讲座安排上,时间分配不尽合理,有时很密集,有时很久没有;

2、在讲座内容上,覆盖面小,“冷门”专业很少涉及:计算机、四级等功利性讲座太多,人文类讲座欠缺,和大学校园的人文气息不符;讲座应更加贴近大学生学习生活和心理,多讲些社会前沿的东西;3、现场纪律不够好,互动时间不充分,形式单一

4、缺少大师级的人物,领略不到大家的风采,使讲座本身的吸引力下降;

5、专业讲座太过空泛,应讲得通俗一点,深刻点,多些实质性的内容。

改善校园讲座现状的相关建议

其次,在听讲座的过程中,同学们应该学会提炼。讲演者往往会就此话题泛泛而谈,作为听者要学会提炼重点和深化内容,这是一项重要技能。最后,要注意学习讲演者所用的技巧。主讲人大都是来自一线的工作者,会提到很多工作中的技巧,这些都是很有用的。”此次调查活动得到了学院老师及各为同学的大力支持,在此特表示感谢。希望你们的再加上我们的努力能得到很好的回报!

社会调查中心201*年5月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社会问题研究中心年终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社会问题研究中心年终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社会问题研究中心年终总结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704320.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