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一村一品会议的基本情况

时间:2019-05-29 14:13:06 网站:公文素材库

一村一品会议的基本情况

关于赴达州市大竹县参加“一村一品”

发展工作会议的情况汇报

201*年8月9日,省农工委副主任宋全安率队,省农工委领导、各市(洲)农工委分管领导以及产业科科长、“一村一品”示范村村支书组成的全省现代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暨“一村一品”发展工作会议学习考察团,赴达州市大竹县学习考察“一村一品”发展情况。

8月9日上午考察团先后学习参观了大竹县庙坝镇长乐村综合体、大竹县秦王桃产业基地和鹏程果业专业合作社、大竹县二郎乡香椿产业化基地、四川东柳醪糟有限责任公司、月华乡和东柳乡万亩优质糯稻产业基地、四川玉竹麻业有限公司。8月9日下午召开了全省现代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暨“一村一品”发展工作会议。会议第一个议程:达州市委常委陈中华同志致辞;第二个议程:为201*年农业部认定的“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授牌;第三个议程:传达学习全国“一村一品”座谈会精神;第四个议程:大竹县、郫县友爱镇农科村、三台县永新镇崭山村、仁寿县文宫镇石家村、宜宾高县庆符文江农产品加工园区、四川东柳醪糟有限责任公司分别做了“一村一品”发展的经验交流发言;第五项议程:省委农工委副主任宋全安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强核心基地建设,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和“一村一品”发展工作讲意见。在大竹学习考察中,考察团成员带着问题仔细看,认真听,详细问,深入想,收获多。

在学习考察结束后,我市带队领导易铭鑫主任要求学习考察成员要把好经验带回内江,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立足一村一品发展现状,针对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和产业强村富民目标,充分发挥资源、传统和区域优势,着力培育主导产业和优势特色产品,加强领导,强化扶持,优化环境,完善机制,做优龙头,培育载体,推进“一村一品”向纵深发展。在推进措施上着力抓好以下几个重点:

(一)深化认识,加强领导,构建“一村一品”发展组织保障体系。发展“一村一品”,是培育农村主导产业的重要途径,是提升农业产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培养造就新型农民的重要平台,各级要进一步深化“一村一品”发展对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升级、建设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重要地位和重大作用的认识,完善决策和工作推进机制,建立“一村一品”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加强领导,高效决策;成立“一村一品”发展办公室,精心实施,加强调度,构建“一村一品”发展组织保障体系。

(二)增加投入,强化扶持,完善一村一品发展政策支撑体系。着眼解决制约“一村一品”发展的资金投入瓶颈,不断强化“一村一品”发展的政策支撑体系,增加投入,增强“一村一品”发展的后劲和活力。一是增加财政资金投入。各级财政调整优化支农支出结构,通过对“一村一品”生产基地建设、龙头企业建设、品牌培育、市场开拓、农民培训等扶持,提高“一村一品”发展能力和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能力。二是增加金融资金投入。各金融机构特别是政策金融机构,把支持“一村一品”发展作为支农突出重点,增加投放额度,适度降低门槛。三是制定优惠政策,引导民间资本和社会资金投向“一村一品”发展。

(三)典型示范,宣传发动,建立“一村一品”发展舆论引导体系。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引导和辐射带动作用,围绕农业生产、涉农服务和非农产业发展,加快培植一批特色鲜明、类型多种、优势突出、竞争力强的专业村、专业乡镇和专业区域。在重点抓好现有“一村一品”村展的基础上,再选择一批不同类型的示范村,通过资金、项目、技术集中投入和帮扶指导,加快培植形成示范辐射效应明显的典型。同时,及时总结推广“一村一品”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利用多种方式和渠道,加大对“一村一品”典型宣传力度,加快建立推进“一村一品”发展的舆论引导体系,着力营造“一村一品”发展的良好氛围。

(四)培强产业,做优龙头,培植“一村一品”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培植主导产业和产品,做强做大龙头企业,是“一村一品”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关键举措。围绕新农村建设确定的优势特色产业产品发展,按照区域布局规划,推进农业结构深度调整,加快优势产业基地规模膨胀,打牢“一村一品”发展的产业基础。同时,采取综合措施,加快培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围绕主导产业产品发展,按照规模大、关联度高、带动力强、利益联接紧密的要求,尽快做大做强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延伸拉长产业链条,通过“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合作组织+种养农户”,完善“一村一品”发展机制,提升“一村一品”发展的市场竞争力,加快培植“一村一品”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五)培育新型农民,建立“一村一品”发展生产经营体系。农民是发展“一村一品”的主体。发展“一村一品”,关键是培育新型农民,让农民认识自我,认识本地资源优势,认识本地发展潜能,努力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产业和产品。围绕主导产业和产品发展,以科技进村入户等为平台,创新培训形式,丰富培训内容,提高培训效果,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村实用人才,培养造就高素质的现代新型农民。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一村一品”发展的有效载体。着眼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有效规避和降低市场经营风险,大力培育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中介服务组织,加强引导与支持,促其快速发展。通过培养新型农民、培育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不断提升要素素质、优化要素组织,完善“一村一品”发展的生产经营体系。

扩展阅读:海尾镇“一村一品”情况介绍

海尾镇“一村一品”情况简介

海尾镇位于昌江县西北部,全镇行政区域面积196.7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55450亩,其中水旱田20620亩,坡地34830亩。管辖15个村(居)委会,37个自然村,共6553户,总人口32042人,其中,渔业人口年人均收入6200元,农业人口年人均收入3800元,创全县农业人口收入之最。海尾镇属亚热带气候,日照充足,雨水丰沛。镇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农业发达,以甘蔗和冬种瓜菜为龙头,兼种橡胶、哈密瓜、西瓜、菠萝等热带高效经济作物;海洋资源丰富,远洋捕捞业和近海养殖业优势明显,主要有马交、红鱼、鲤鱼、鲨鱼、石斑鱼等优质鱼类和麒麟菜、江漓菜、海菜等养殖产品。文明生态村建设全面铺开,基本实现人畜饮水健康和道路通畅。境内有海南一号能源工程之称的海南昌江核电厂、石英沙厂等厂矿企业,国家一级渔港海尾港和新港、沙渔塘港等渔业港口,以及湿地等自然生态景观,区位优势明显,生态环境优美,投资环境独特,人居环境和谐。

近年来,海尾镇围绕“造大船,闯深海,突出渔业重镇;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打造工业要镇;发展设施农业,优化种植结构,彰显农业大镇;发挥区位优

势,统筹城乡发展,树立城镇化新镇;利用湿地资源,建设西部绿色生态景区,做强旅游业”的“四镇一业”发展思路,充分发挥区位经济优势和特色品牌优势,按照农业产业化的经营理念,着力推行“一村一品”模式,建成了11个农业生产基地,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白沙村发展哈密瓜种植产业,提高农民收入

白沙村哈密瓜种植示范基地坐落在海尾镇白沙村西侧,基地面积200余亩,主要采用钢管大棚设施和地膜滴灌种植技术,通过成立昌江白沙惠民哈密瓜种植专业合作社,按照经营主体为村民个体的纯农户模式,目前主要种植“脆甜”、“密农”、“金香玉”等品种,每亩产量约6000斤,人均收入达到7000元,通过哈密瓜的种植,有效带动白沙村社会经济发展,有力促进当地农民增收致富。

海农村瞄准市场,做大做强紫色地瓜产业

海农村紫色地瓜种植基地,以农户个体经营的方式,采用地膜滴喷灌种植技术,从日本引进优良品种“川山子”地瓜,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和优质种苗基地,大

力推广无公害标准生产技术规程,推广普及“川山子”地瓜高产栽培技术、加强贮藏保鲜,全村紫色地瓜生产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目前,海农村“川山子”地瓜种植面积约为600亩,预计每亩产量为3000斤,每户年净产值约为5万元,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南罗村力争建立优质高效无公害蔬菜基地

南罗村委会结合本村实际,围绕农民增收,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坚持以蔬菜规模化种植为主导产业,力争建立优质高效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目前,已建成的南罗蔬菜基地面积约为500亩,经营主体为农户个体分散经营,主要种有包菜、茄子、西红柿等30多个品种。

三联村把玉兔养殖业做强做大

三联玉兔养殖场,从国外引进优良兔种,具有遗传性能稳定,生长发育快,饲料转化率高,抗病能力强,产仔率高,出肉率高以及肉质鲜嫩等特点,每户农户投资201*0余元搭建了8个兔房,村民因地制宜,利用良好的自然条件和传统优势,发展禽畜饲养业,镇村二级

还积极为饲养户提供技术、信息等服务。目前,全村有年饲养玉兔100只以上的饲养户有8户,平均每户年可创值约5万元。

打显积极发展香蕉种植业

打显村气候温和,土地肥沃,适合香蕉生长,且群众一直以来都有种植香蕉的传统和经验,打显村委根据这一实际情况,大力引导群众发展香蕉种植,采取“公司+农户”的经营方式,并联系上级部门到村开展技术培训。目前打显村香蕉种植面积达3500亩,每年为群众增收6万元。

海尾社区发展麒麟菜养殖和造大船闯深海项目

海尾社区“两委”一帮人扎实推进创先争优活动,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带领群众充分利用近海资源,大力发展麒麟菜养殖业,初步实现了“新浅海、旺养殖”的发展目标。目前,麒麟菜养殖总面积3000亩,有养殖农户160户,预计每亩年利润达到10000元。海尾港是国家一级渔港,总投资约310万,现有大小渔船320艘,其中铁板大船2艘,百吨位以上的渔船23艘,渔民渔业人均收入8000元,初步实现了“造大船、

闯深海”的目标。

石塘村“大棚西瓜”种植项目简介

石塘西瓜钢管大棚种植示范基地,主要由“金旺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作为经营主体,采用大棚地膜滴喷灌种植技术,目前种植面积为150亩,采用一造两期管理技术,每年每亩产量约为8000斤,亩产收入201*0元。

石塘“大棚西瓜”项目对于发展高石塘村的现代农业和生态农业,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促进“生态海尾,绿色产业”的发展意义深远。

五联村豇豆种植蓬勃发展

五联村委会林好豇豆种植基地,是由村委会负责平整土地和提供技术服务的一种纯农户种植方式,采取农户分散种植、村委会统一技术管理,从广东汕头引进目前国内最好的豇豆品种---“翠秀”,目前种植面积为5000余亩,每亩产量达到4000斤。为充分发挥豇豆的区位经济优势和特色品牌优势,五联村按照产业化的经营理念,着力推行“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新港对虾养殖基地

新港社区领导班子认真分析全村现状,结合实际,引导农民大力发展养殖业。采取外出参观学习,请专家培训等措施激发了广大农户发展养殖的积极性,使全村的养殖业很快发展起来。新港对虾养殖基地,是由公司加个体经营模式,引进肉质美口感佳的日本对虾,目前养殖面积约200亩,年收入达200万元。通过组织及企业的带动,形成多种形式的合作方式,充分调动广大农户的养殖积极性,为农民创造发展的机会,扩大产业规模,加快“一村一品”发展步伐。

大安村委会发展杭椒、青枣种植业,打造绿色基地

大安村委会永安沟杭椒种植基地是我县第一个杭椒种植基地,也是全省规模较大的杭椒基地。以统一备耕、统一育苗、统一肥水管理、统一定单销售和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种植模式,种植面积428亩,每亩产量6000斤,直销北京中央瓜菜批发市场。同时,该基地设有一个种植试验基地,目前试种的辣椒品种有28种,为今后发展种植多样化提供了新渠道。另外,大安村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引进台湾“五十种”青枣,种植面积

为1000亩,亩产6000近,年产值为1680万元,目前,基地种植的“五十种”青枣供不应求,产品畅销岛内外。“五十种”已经成为大安村绿色农业发展的标志性品牌,成为农民增收的主导优势产业。

五大科学种植西瓜、菠萝,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五大林瓜套种基地面积2300余亩,农户每亩投资3800元,种植品种主要有“黑美人”和“黄沙无籽”,该基地在优化了品种结构的同时,也带动了周边地区西瓜产业的蓬勃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

此外,五大村“两委”班子积极开展“抓班子,带队伍,创建党建先锋村”主题实践活动,成功引进钢管大棚项目,建起了300亩的钢管大棚地膜滴喷灌哈密瓜种植基地。同时,还引进台湾优质菠萝品种---“香水菠萝”,这种菠萝营养价值、生物效价都高,且其味美香醇可口,老少皆宜食用,深受消费者喜爱。该种菠萝植基地有700亩,目前,“香水菠萝”每亩能为农民创收24000元。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一村一品会议的基本情况》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一村一品会议的基本情况: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一村一品会议的基本情况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707448.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