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导学案使用心得
小学数学导学案使用心得
本学期来,我校积极开展了“导学案”的实践探索,关注了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关注了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更关注了教师教学的针对性,关注课堂师生共同成长的互动性。“导学案”不是简单的照搬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学习内容,而是以学生有效学习为教学前提。
在使用中我们应注意以下问题。
①根据导学案内容认真进行课前预习。要求学生使用“导学案”时坚持三个原则:自觉性原则、主动性原则、独立性原则。
②用“导学案”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努力做到:新知识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课本让学生阅读;重点和疑点放手让学生讨论;提出问题放手让学生思考解答;结论或规律放手让学生概括;知识结构体系放手让学生构建。
③用“导学案”进行课堂教学时,要拓展学生思维,主要包括:第一,引导学生通过展开充分的思维来获取知识,显现学生思维过程中的困难、障碍、疑问和错误;第二,寻找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及时给与鼓励和引导;第三,课堂教学中除充分调动学生思维外,教师自己的思维也要得到充分展开,在教学过程中激活学生,提升自己,做到教学相长。
④突出一个“导”字。教师要注重激发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学生学习兴趣靠培养和激发,有趣且能抓住学生注意力的课堂导引,围绕教学内容开展的有趣有意义的课堂活动,有利于学生变“苦学”为“乐学”;要指导学法,在课堂中的读、听、思、说、议、做等环节中,让学生去理解掌握学习方法,掌握最佳路径,促使学生不仅“学会”,还要“会学”。指导学生的学科研究性学习活动,在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和知识创新能力;要引导思维,“学起于思”。要鼓励创新,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从而锻炼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扩展阅读:关于小学数学利用导学案导学体会和困惑
关于小学数学利用导学案导学体会和困惑
八桥镇中心小学王定伟
近两年,我校在市教育局的领导下,大力推广“预学导航”的教学模式,统一使用导学案实施教学,以追求高效的课堂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作为一名小学数学老师,打造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是我一直追求的目标,现在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一谈在利用导学案导学过程中的一些体会和困惑。
一、利用导学案导学让学生成了真正的学习的主人。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推广“预学导航”的教学模式,使用导学案实施教学,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彰显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教学理念,更多地关注了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关注学生学习的有效性。目前使用的小学数学导学案是分课时编写的,每课时大体上分为“学习内容”“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学习过程”几大块,其中“学习过程”这一大块中又包括了“独立尝试”“合作探究”“交流解惑”“巩固提升”“当堂检测”等内容。
1、有效地指导了学生预习。
学生可以根据导学案“学习内容”“学习目标”“重点难点”进行预习,然后根据“学习过程”中的“独立尝试”部分的内容有层次地学习教材,完成导学案上的尝试题,并把自己在预习时产生的疑问写在“质疑”这一小版块中,以便上课时在小组内合作探究。
2、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导学案是学生学习的载体,利用导学案导学是课堂教学的主线,学生根据导学案中“合作探究”这一版块的问题,在积极思考,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再加上教师的点拨,从而实现了学习目标。这种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所造成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使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成功的幸福,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3、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课堂上学生之间相互探讨,合作意识进一步增强。“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相互提出自己预习时产生的问题,讨论导学案上的问题,
共同完成学习目标,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当堂检测”后,一方面教师把普遍存在的错误当堂解答,满足学生急切知道错误原因的心理;另一方面把个别的错的放给学生,因为课堂时间有限,可以小组讨论,做错的向做对的同学讨教,在讨教的过程中会的同学会很痛快去讲,体验“成就感”,做错的同学会认真去听。
4、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当堂检测”的实施,促成学生课前预习、自学的习惯,促成学生提问题的习惯,改变了学生眼高手低的习惯,加强了学生对知识巩固和掌握。平时学习不错的学生,有时在当堂测试中也会“马失前蹄”,每节课都能对他们产生一种诱惑,产生一种紧张,产生一种汲取的动力。
二、利用导学案导学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是新条件下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利用导学案导学,使教师的教学观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每位教师充分利用“导学案”的特点重视学生良好的习惯的培养,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坚持学习,独立完成作业,遇到难题,寻根究底,课堂上小组内相互讨论,既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融洽了同学之间的关系,同时,教师更多的是授予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归纳方法,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
“导学案”的使用,使教师“从师道尊严”的架子中走出来,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课堂上,不再是教师提问题学生回答,而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提出问题,教师和同学共同回答,或共同讨论问题的解决方法,教师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来,既让学生学到了知识,又拉进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
三、利用导学案导学的困惑。
1、学生以完成导学案上的习题为己任,因此拿到导学案后,急于完成导学案上的习题,而不去认真地阅读教材,不能真正的发现问题,不能真正在小组内展开探究讨论,甚至在老师点拨讲解时也忙着完成习题,
连举手发言的人也寥寥无几了,产生了所谓的“假思考”“假探究”“假讨论”“假合作”,这样既不利于大部分学生掌握知识,更不利于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面对这一情况教师应如何引导?
2、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了,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转变,但有时我却觉得难以驾驭,甚至感到不知如何是好。在这种“预学导航”,利用导学案导学模式下,教师该如何更好地实现其主导作用?
3、教师都采用了小组合作交流,共同学习的方式,但在此过程中,很多的学困生在交流中只有听得份,因为很多知识他们不懂,又不愿意让别人知道或不想让别人听见自己错误的想法,于是只听别人说,自己发表提问的机会很少,学习上很是被动,久而久之,学习越来越落后;而对于那些调皮的学生来说,讨论简直是一种轻松,以此有正当理由说话的机会,说话不少却什么也没有学到,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分化日趋严重。教师该如何应对?
四、对目前统一导学案的建议。
1、部分习题较难。例如五年级数学第46页“当堂检测”第3题:“小王给了妹妹4.6元,妹妹还比他少2.4元。原来妹妹比小王少多少元?”第79-80页中的计算大多涉及到了小数乘小数的内容,要知道这可是下一单元的内容。
2、在导学案的旁边加个“订正栏”,便于学生比较,从而了解自己错误原因,更深入地掌握所学的知识。
3、可添加一个“学习后记”这一小版块,学生有感就写,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便能及时归纳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能及时总结自己学习过程中的经验得失,能及时总结自己学到的学习方法。
以上观点只是本人的一己之见,说的不对的地方,敬请各位领导,各位同行批评指正。
总之,我们要高度认识利用导学案导学的意义,不能因为有一些困惑,就动摇了利用导学案导学,追求高效课堂的决心。因为“预学导航”,利用导学案导学这一新的教学模式真正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这一新的教学理念。我相信,通过不断实践,这种教学模式一定会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较大的提高和发展,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小学数学导学案使用心得》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小学数学导学案使用心得: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小学数学导学案使用心得》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707808.html
- 上一篇:数学组导学案使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