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七上第一章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地球与地图一、地球的形状、大小、运动1、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2、地球是个球体的证据:①、站在海边看远方来的船,先见桅杆后见船身;看船离岸,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②、站得高,看得远(等高望远)。③、月偏食,地球挡住部分月光,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使我们看见了地球的球体形状。④、北极星高度的变化;⑤、麦哲伦环球航行;⑥、卫星照片3、平均半径:6371千米(刘三起义);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4、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西班牙→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班牙。5、比较经线和纬线的特点:形状长度纬线(纬度)圆(除极点外)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极点最短为0;同纬度的纬线等长指示方向东西方向0度线度数分布规律赤道北纬(N):向北越来越大南纬(S):向南越来越大判定:纬度向北越大的是北纬N,向南变大的是南纬S特殊线赤道0°、南北回归线23.5°、南北极圈66.5°0°30°N(S)为低纬度30°60°N(S)为中纬度60°-90°N(S)为高纬度回归线和极圈是五带的分界线6、经纬网:除南北极点外,任何其他地点位置的描述都由一经一纬组成,北京:北纬40度,东经116度7、地球自转、公转:方向周期地球自转北极上空看: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看:顺时针方向)一天(约24小时)一年地轴始终倾斜66.5度绕太阳不停地公转旋转特点绕地轴不停地自转地球公转自西向东(北逆南顺------自西向东(俯视逆时针方向)本初子午线、西经20度经线、东经160度线、180度经线西到东经160度为西半球(大大为西,小小为东经度大于160的都在西半球,小于20的都在东半球,其余东经E在东半球,西经W在西半球)度数范围0~90(南北纬)南北方向本初子午线(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0~180(东西经)东经(E):向东越来越大西经(W):向西越来越大判定:经度往东变大的是东经E,向西变大的是西经W经线(经度)半圆(两条相对应经线组成一个圆)等长(约为2万千米)划分界线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西经20度以东到东经160度为东半球,西经20度以昼夜交替(周期24小时)季节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和白昼时间长短不同;南半球与北半球引起现象时间差异(东边比西边早)季节相反)五带形成(各地一年中获得太阳热量不同,自北向南为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南寒带)8、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太阳直射点日期6月22日北回归线赤道南回归线节气昼夜长短变化北极南极夏至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极昼极夜3月21日春分南北半球昼夜平分9月23日秋分12月22日冬至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昼长,夜短;极夜极昼9、地球五带的划分:根据太阳热量在地球表面的分布状况。阳光斜射,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少,终年寒冷有极夜极昼现象阳光斜射,四季变化明显,无极夜极昼现象有阳光直射现象,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多,终年炎热,无极夜极昼现象寒带温带北寒带南寒带北温带南温带热带北极圈以内(66.5°N--90°N)南极圈以内(66.5°S--90°S)北回归线至北极圈(23.5°N--66.5°N)南回归线至南极圈(23.5°S--66.5°S)南北回归线之间(23.5°N--23.5°S)二、地图:
1、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①、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比例尺有三种表现形式:a.数字式b.文字式c.线段式;1:1000000的意思是:图上一厘米代表实地距离一百万厘米(10千米)。千米化厘米加五个零。实际距离愈大,比例尺越小,地图内容越简略范围越大;
②、地图的语言,包括各种符号和它们的文字说明,地理名称和数字叫图例。
③、在地图上辨别方向有三种情况;有指向标:按指向标确定方向,指向标的箭头一般指向北方;
有经纬网: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站在北极看四处都是南,站在南极看四处都是北;无指向标、经纬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2、地形图:
①、等高线地形图:用等高线(海拔相等的各点的连线)表示地表高低起伏的地图;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②、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等高线密集地形坡陡稀疏坡缓重合处陡崖闭合处▲山顶盆地向低处凸出山脊向高处凹进山谷两山顶之间等高线不相连处鞍部③、按照越高越亮或越高越暗的原则,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着上不同的颜色,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出地面的高低形态和海底的起伏状况,这就是分层设色地形图。在地形图上用海拔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山高原,白色表示冰川。3、地图一般分:自然地图:地形图、水文图、气候图、植被图等;社会经济地图:人口图、交通图、工业图、农业图等
扩展阅读:七上地理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地球与地图
一、地球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形状大小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不规则的球体。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2、地球仪和经纬线
(1)经线和纬线:横纬竖经形状长短指示方向度数划分及大小度数表示方法(3)高、中、低纬地划分
高纬:60°90°之间的地区;中纬:30°60°之间的地区;低纬:0°30°之间的地区。(4)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南北半球:以赤道为界。南半球:0°90°S北半球:0°90°N东西半球:2、地球的自转概念方向周期意义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做地球的自转。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顺时针(北逆南顺)24小时或一天昼夜更替;地方时(东边的时间早于西边)到90°。北纬:N南纬:S纬线圆不相等,赤道最长东西方向赤道0°,向南、向北度数增大经线半圆相等南北方向本初子午线为0°,向东、向西度数增大到180°东经:E西经:W(2)经纬网:是地球仪或地图上由经线和纬线交织成的网。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理位置。
3、地球的公转
(1)地球公转的基本情况方向周期意义自西向东一年四季的更替、五带的划分、昼夜长短的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2)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P11图1.19地球公转示意(3)地球的五带:
(南极圈)66.5°(南回归线)南温无极昼极夜、直射有极昼极(北回归线)(北极圈)66.5°北温带北寒带90有极昼极夜无极昼极夜、直射(赤道)热有阳光直90南寒带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南部小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二、地图
1、地图的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1)比例尺
1)概念: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2)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3)表示方式:A线段式:B数字式:C文字式。
4)大小:A、比值确定:分母小比值大比例尺大,分母大比值小比例尺小B、图幅相同:比例尺大范围小内容详;比例尺小范围大内容略
C、同一地区:比例尺大图幅大内容详;比例尺小图幅小内容略
(2)方向
a、一般定向法: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b、指向标定向法:按指向标判别方向,指向标的箭头指示正北方向。c、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3)图例和注记P14,图1.24一些常用图例2、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海拔:地面某个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2)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3)等高线:把各个地点的海拔标注在地图上,再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4)等深线: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等深线。
(5)等高线地形图的判断:等高线数值大-----海拔高,数值小-----海拔低;分布密-----坡度陡,分布疏-----坡度缓。
(6)山地不同部位等高线示意图:P16图1.29
山顶:封闭曲线,外低内高盆地:封闭曲线,内低外高山谷:等高线向大数字突出(汇水线即有河流出现)鞍部:两个山顶之间。
陡崖:等高线重叠的地方山脊:等高线向小数字突出(分水岭)(7)地球表面五种基本地形:山地、高原、平原、盆地、丘陵。
图:利用经纬网定位(读经纬度、判断方向、确定高中低纬度、确定半球位置)、
11页地球公转示意;12页地球上的五带;16页山地不同部位的等高线;29页七大洲和四大洋;46页天气符号。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一、世界海陆分布大势:1、海陆分布大势:
(1)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29%。概括地说,地球上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2)海陆分布特点: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是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而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2、几个基本地理事物
(1)大陆:面积广大的陆地。六块大陆中全部位于北半球的有:亚欧大陆(世界面积最大)、北美大陆。全部位于南半球的有:南极洲大陆、澳大利亚大陆(最小)。
(2)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四面环水。世界上最大的岛屿:北美洲的格陵兰岛。
(3)半岛:陆地伸进海洋的部分。三面环水,一面与陆地相连。世界最大的半岛:亚洲的阿拉伯半岛。(4)海峡: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
(5)世界著名运河: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二、七大洲和四大洋1、七大洲(1)大小顺序: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2)全部位于北半球的洲:欧洲、北美洲;全部位于南半球的洲、跨经度最广,纬度最高的洲:南极洲(3)跨东西南北四个半球的大洲:亚洲、大洋洲。
2、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南北美洲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4、四大洋大小顺序: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四洋贯通。
第三章气候
一、气候
(1)概念: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2)特点:长时间内的大气状况,一般变化不大。二、气温和气温的分布1、气温的变化
(1)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14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2)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
2、气温的空间分布规律:一般来说,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在山地,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据观测,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三、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1、降水: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2、降水分布
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
1)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2)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多。3)在温带,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4)在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四、世界的气候
影响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2、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影响民居(2)影响服饰
(3)影响人民的饮食习惯
南甜、北咸;山西酸、四川辣;藏民喜欢吃糌粑;(4)影响农业生产
决定农作物的种植制度:我国东北平原农作物耕作制度是一年一熟;华北平原是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淮河以南是一年两熟;海南岛是一年三熟。
决定农业生产方式和农作物种类:北方以旱地为主,农作物有小麦、玉米、大豆等;南方以水田为主,农作物有水稻、甘蔗、油菜等。
第四章居民与聚落
一、人口与人种1、世界人口的增长
人口的增长速度是由出生率与死亡率决定的。出生率减去死亡率就是自然增长率。(A、一般来说,发达国家和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就高。B、人口的增长速度在世界各洲是不同的,非洲是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大洲,其次是南美洲,欧洲的人口增长速度最慢。)2、世界人口的分布
(1)世界上人口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人口的疏密可以用人口密度来表示。人口密度=总人口/总面积,既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
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等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是人口稠密地区。
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或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了困难,是人口稀疏区。3、人口问题
(1)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
A)交通堵塞、B)居住条件差、C)就业困难、D)饥饿贫困。(2)人口停止增长或不断减少带来的问题: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人口老龄化等。
(3)措施:计划地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4、人种
(1)白种、黄种和黑种三个主要人种。
(2)人种的分布:白种人主要人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州;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东亚;黑种人主要分布在非洲、大洋州、美国、非洲的北部、亚洲的西部和南部。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是黄色人种,1、世界语言
(1)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是世界上的主要语言,也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2)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2、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是世界的三大宗教。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伊斯兰教徒被成为穆斯林。佛教是世界第三大宗教。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创始人耶稣穆罕默德释迦牟尼发源地亚洲的西部阿拉伯半岛创始于古印度,后来传入亚洲分布地区欧洲、美洲、大洋州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宗教活动场所教堂清真寺佛寺、庙宇在中国,多数人不信教;少数民族中,维吾尔族、回族等多信仰伊斯兰教,藏族、蒙古族多信仰喇嘛教(佛教中的一派)。三、人类的居住地聚落1、乡村和城市
(1)人们集中的居住地----乡村和城市统称为聚落。目前全世界大约有一半的人住在城市。(2)类型:乡村、城市。2、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北极地区因纽特人的冰屋我国黄土高原上的窑洞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竹楼西亚的村庄东南亚的高架屋当地的气候特点气候严寒冬冷夏热,气候干燥终年高温多雨白天炎热,昼夜温差大,终年高温全年炎热、多雨双层木楼或竹楼民居的建筑特点很低矮,无窗户,保温效果好。利用黄土挖掘成窑洞,具有夏凉冬暖的功能屋顶坡度陡,下部通风隔潮墙厚、窗小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地理七上第一章知识点归纳》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地理七上第一章知识点归纳: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地理七上第一章知识点归纳》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708123.html
- 上一篇:七上地理基础知识总结成
- 下一篇:地理七上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