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初三政治知识点汇总(1.1-2.1)

时间:2019-05-29 14:25:26 网站:公文素材库

初三政治知识点汇总(1.1-2.1)

杏联中学初三政治知识点汇总系列

初三政治知识点汇总(1.1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

姓名: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

1.我国最基本的国情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

2.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原因①我国的生产力水平比较低,地区发展不平衡;②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和人们的文化素质还不够高;③社会主义社会的具体制度还不够完善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①就社会性质而言,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②就发展

程度而言,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

4.所谓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这种不发达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算起,至少需要一百年时间。6.认识国情的重要性:①这一基本国情是党和国家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根本依据;②也是我们以后走上社会,参与国家建设必须面对的现实。

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9.党和国家把“三个有利于”确定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判断所有问题的根本标准,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的人民生活水平”

10.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__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简言之,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11立国之本___四项基本原则强国之路__改革开放_

兴国之要__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我国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13..四项基本原则是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14.改革开放是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15.党的基本路线是一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路线,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的集中体现,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

16.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就是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

17.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就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其中,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标,稳定是前提。

杏联中学初三政治知识点汇总系列

初三政治知识点汇总(1.2富有活力的经济制度)

姓名: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

1.我国公有制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2.国有经济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集体经济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体现共同富裕的原则。

3.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中占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①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②国有经济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4.公有制经济

①地位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中占主体地位,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②作用公有制经济对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具有关键性作用。公有制也是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保障。

③对待公有制的态度巩固和发展5.非公有制经济

①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个体、私营等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非公有制对增强国民经济活力,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和扩大就业具有重要作用。③对待非公有制经济的态度鼓励、支持、引导

6.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7.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由什么决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8.分配制度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9.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在分配中,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差距悬殊,体现公平正义。

杏联中学初三政治知识点汇总系列

初三政治知识点汇总(1.3适合国情的政治制度)

姓名: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

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意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又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3.人民行使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主要有: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5.我国的新型民族关系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6.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7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①含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②意义实行这一制度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保障了少数民族管理自己内部事务的权利,是人民民主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体现,8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①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包括村民自治、城市居民自治和职工代表大会等。②意义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保证人民直接行使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民主决策等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

9一国两制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10.“一国两制”提出和实施的重大意义

A、有利于实现祖国统一;B、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C、有利于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稳定、繁荣和发展。

11.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基本原则、前提)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实现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一国两制

杏联中学初三政治知识点汇总系列

初三政治知识点汇总(2.1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姓名: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

1.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

2.21世纪初,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我国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

3.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意义:

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发达,市场的作用发挥得越充分,经济就越有生机和活力,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幅度也就越大。

4.为了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党和国家提出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5.“四个尊重”方针的重要性(作用)

(1)、劳动是人财富产生的源泉,也是产生和积累知识、发现和孕育人才、凝聚和提供创造力的源泉。

(2)、知识是创造财富的重要资源。

(3)人才是知识的创造者、发明者、传播者和使用者,是创造财富的最重要的资源。

(4)创造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内驱力。6.党和国家为什么提出“四个尊重”的方针?

为了最广泛最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创造的风尚,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使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富裕,国家越来越富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保持旺盛的生机和持久的活力。7.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8.怎样才能实现共同富裕?(或共同富裕的含义/怎样理解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也不是同时富裕,实现共同富裕需要一个过程,只有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形成示范效应,并通过先富帮带后富,才能逐步达到共同富裕。

9.我国目前达到的小康状况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

10.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或21世纪头20年我国的奋斗目标):

本世纪头20年,国家要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11.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最关键的目标是:

力争202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1*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12.21世纪中叶的奋斗目标:

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

扩展阅读:初三政治知识点总结(精)

初三政治知识点归纳(一)“标志”

1、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依法治国2、一个国家主权和尊严的标志:国旗3、主权国家的标志和国家威严的象征:国徽4、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生产工具5、原始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石制工具

6、原始社会后期社会生产发展的新水平的标志:包括金属工具在内的金属制品和手工业的出现

7、私有制在社会上确立的标志:土地成为私有财产

8、奴隶社会形成的标志,也是人类进入阶级社会的标志:奴隶制国家的建立9、奴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金属工具在生产中得到广泛的应用10、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文字的出现11、封建社会形成的标志:封建国家的建立

12、封建社会生产力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的标志:冶铁技术的发展13、世界近代史开端的标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4、资本主义社会形成的标志:资产阶级国家政权的建立15、工业革命的标志: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16、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用机器制造机器17、第二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标志:电力的广泛应用

18、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标志:电子计算机、原子能的发明和应用19、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20、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开端的标志:五四运动

21、人民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立的标志: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建立

22、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依法治国(二)“基础”

1、实现权利的基础:义务2、国家机构产生的基础:人民选举3、未成年人保护的基础:家庭保护4、国家和人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国家领土5、人类社会的基础:生产劳动6、生产关系的基础:生产资料所有制7、产生国家的基础:阶级对立

8、脑力劳动者任何成就归根到底建立的基础:广大体力劳动者的劳动9、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10、封建等级制度的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

1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基础:小手工业者的分化12、资本主义社会大生产的基础:机器大工业

13、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基础: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14、资本主义民主的基础:资本主义私有制

15、资产阶级人生价值观形成的基础:资本主义私有制16、中国社会主义建立的基础:经济极端落后17、人类生活和生产的物质基础:自然资源18、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经济建设

19、全国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政治基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20、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商品生产和流通起基础性调节作用的:市场

21、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社会主义公有制2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人民当家作主23、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发展教育和科学24、实现现代化,基础在:教育

25、“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核心和基础: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三)“根本”“基本”

1、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

2、法律的基本特征: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3、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4、我国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5、我国的根本任务: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6、履行义务的基本要求和集中体现:守法

7、犯罪的基本特征:犯罪是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犯罪是违反刑法的行为;犯罪是依照法律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8、保护未成年人工作的基本原则:(1)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2)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3)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特点(4)教育和保护相结合9、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劳动、受教育

10、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本特征:九年制义务教育是具有强制性的教育;九年制义务教育是普及性的教育;九年制义务教育是免费的教育

11、人民参加国家管理的一项最基本的政治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12、生产力的基本因素:生产资料、劳动者(生产工具、劳动对象、劳动者)

13、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迅速发展必须具备的两个基本条件:(1)要有大量失去生产资料,又能够自由出卖劳动力的人(2)要有开办资本主义企业所必需的大量货币财富14、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同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15、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生产过剩

16、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根本动机:千方百计追逐剩余价值17、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农民阶级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18、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19、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20、我国的最基本国情: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1、我国的基本国策:计划生育、对外开放……

2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23、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2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用邓小平理论教育人民,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26、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有机统一,不可分割,构成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27、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四)“目标”

1、依法治国的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社会主义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共同的目标: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促进和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向前发展

3、我国未来人口发展规划的具体目标:201*年全国大陆人口控制在13亿以内,201*年控制在14亿以内;到201*年人口自然增长率降到10‰以下,基本完成人口再生产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现代化转变

4、我国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的奋斗目标: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5、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6、实现共同理想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标:实现最高理想

7、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目标: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公民(五)“本质”“实质”

1、犯罪最本质的特征:犯罪是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2、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从事生产劳动

3、国家的本质:在阶级社会,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4、奴隶制国家的本质:奴隶主阶级统治奴隶阶级的工具5、封建制国家的本质:地主阶级统治农民阶级的工具

6、资本主义法律的本质:是资产阶级利益和意志的体现,是维护资产阶级经济利益和政治统治的工具

7、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维护资产阶级利益和统治的工具8、资本主义民主的实质:资产阶级享有的民主

9、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0、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本质特征:生产资料公有制(六)“目的”

1、人民法院适用刑罚的目的:预防犯罪和减少犯罪2、原始社会末期出现的商品生产的目的:交换

3、资产阶级革命的目的:推翻封建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政权4、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根本动机:千方百计追逐剩余价值5、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6、改革的目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7、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生产目的:满足全体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七)“制度”

1、我国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2、实现资本主义民主的重要政治制度:议会制度、选举制度、政治制度

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5、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6、我国的政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八)“矛盾”

1、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之间的矛盾2、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3、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4、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同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5、资本主义社会的三大社会矛盾: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7、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矛盾和斗争

(九)“核心”

1、依法治国的核心:依宪治国

2、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部分:思想道德建设4、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核心:为人民服务(十)“保障”

1、国家长治久安的保障:依法治国2、社会主义道德实现的保障:社会主义法律3、公民权利的立法保障:宪法和法律

4、公民权利的司法保障:公民认为宪法和法律赋予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有权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也可以向纪检部门、监察部门、检察机关举报,这些司法机关和部门必须秉公执法,切实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十一)“特征”、“特点”

1、法律的基本特征: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2、法律最主要的特征: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3、我国公民权利和自由的特点:平等、广泛、真实

4、犯罪的基本特征:犯罪是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犯罪是违反刑法的行为;犯罪是依照法律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5、犯罪最本质的特征:犯罪是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6、义务教育的基本特征:强制性、普及性、免费7、生产劳动的主要特征:制造工具

8、采集和渔猎的生产方法的特征:搜集天然食物

9、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生产资料集体所有;人们在共同的生产劳动中结成原始的平等互助合作的关系;平均分配消费品

10、奴隶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完全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奴隶劳动创造的产品全部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

11、封建社会土地制度的特点:地主阶级占有绝大部分土地,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却没有土地,或者只有很少土地

12、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地主阶级占有绝大部分土地;地主阶级不完全占有农民,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地主阶级通过地租、高利贷等方式,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13、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工人没有任何生产资料;工人不得不受雇于资本家,为资本家劳动,在生产过程中受资本家剥削;资本家占有大量剩余价值,工人仅得到维持生活的工资

14、资本主义民主的重要特点:狭隘性和虚伪性15、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主要特征:垄断占统治地位16、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生产过剩

17、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平等互助的关系;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18、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生产资料公有制(十二)“关系”

1、道德和法律的关系:

(1)共同点:都是人们的行为规范,都约束人们的行为

(2)不同点:a、表现形式不同。道德通常存在于人们的认识和社会舆论中,道德规范大多是不成文的。法律对人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是明确、严格和具体的,它通常表现为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法律、法令、条例等规范性文件

b、实现方式不同。道德主要依靠社会舆论和教育的力量,依靠人们的觉悟,来保证对它的遵守。法律也依靠公民自觉维护和遵守,但国家强制力的保证始终是必要的和不可缺少的

c、调整对象和范围不同。道德所运用的范围几乎涉及到人们在社会生活、社会活动中的一切行为,违反道德的思想、品德和行为的动机也会受到舆论的批评。法律则只调整人们的行为,没有行为表现的思想活动就不属于法律调整的范围。2.社会主义道德和社会主义法律的关系

(1)社会主义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有着共同的目标——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促进和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向前发展。因此,它们有着互相配合、互相促进、互相补充的关系。

(2)社会主义法律,将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加以确认,并规定为人们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保障了道德的实现。

(3)社会主义法律对道德建设起促进作用。因为法律的强制力一方面表现在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理和制裁,可以使人们明确而具体地认识到国家保护什么,反对什么;另一方面又表现在对先进行为、对保护人民利益和国家财产做出贡献的公民进行表彰和奖励。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以榜样来引导人们行为,弘扬正气,压制邪恶,必然会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准。

(4)社会主义道德可以促进社会主义法律的实施。人们的道德水准提高了,不但自己会自觉地遒纪守法,而且能以主人翁的态度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勇于同一切违法现象作斗争,使一切违法行为在社会舆论中处于十分孤立的地位,并得到及时的揭露和有力的抵制。3、宪法和普通法律的关系:

(1)内容不同。宪法规定的是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普通法律只规定国家生活某一方面的问题;

(2)法律效力不同。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普通法律立法的最高原则,普通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否则被视为无效;

(3)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不同。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4、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1)首先,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里,人民既是国家的主人,又是国家的建设者,因此人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同时承担着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重要职责。

(2)其次,权利和义务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权利是履行义务的前提,只有保证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和自由,才能调动公民履行义务的积极性;义务是实现权利的基础,公民只有自觉履行义务,为社会、国家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为维护社会稳定,搞好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才能为充分享受权利和自由,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社会环境。

5、一般违法和犯罪的关系:

(1)一般违法和犯罪是有区别的。犯罪是违法程度达到触犯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严重违法行为。一般违法是违反其他法规,应当受到行政处罚或民事处罚的违法行为。(2)但违法和犯罪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违法和犯罪只有违法程度的区别,其本质是相同的,都是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都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在现实生活中,犯罪往往都是从违法开始的。6、犯罪和刑罚的关系:

刑罚与犯罪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犯罪是适用刑罚的前提,刑罚是犯罪的法律后果。7、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平等、团结、互助8、生产关系三方面内容之间的关系:

这三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是完整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其中,生产资料归谁所有是基础,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其他两个方面。

9、奴隶主和奴隶的关系:赤裸裸的剥削和被剥削关系(占有关系)10、地主和农民之间的关系:明显的剥削和被剥削关系(依附关系)11、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关系:隐蔽的剥削和被剥削关系(雇佣关系)12、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无产阶级领导革命所必然经历的两个不同性质的革命阶段,两者之间具有必然的联系。在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以后,就必然进一步开展社会主义革命,消灭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13、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关系: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有机整体,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是互相促进的,两者都是为了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14、社会主义低级阶段和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关系:

(1)共同点: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它们都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本质特征,都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发展生产的目的都是为了满足全体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2)不同点:a、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比较发达,共产主义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社会产品极大丰富;b、社会主义社会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共产主义社会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c、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阶级和阶级差别,共产主义社会阶级和阶级差别将最终消亡;d、共产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相比,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将有极大的提高

15、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的关系:

最高理想和共同理想都是崇高的社会理想,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

实现共同理想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必要准备和必经阶段。建立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过程,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则更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艰苦奋斗。共同理想的实现,正是为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创造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

实现最高理想是实现共同理想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标。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的低级阶段,社会主义发展的最终目标和必然趋势是实现共产主义。我们现阶段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也就是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16、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发展是目的,改革是动力,稳定是保证17、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关系:

基本纲领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是党的基本路线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展开,是这些年来最主要经验的总结18、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的特点,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

(2)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时候,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时候,就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初三政治知识点汇总(1.1-2.1)》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初三政治知识点汇总(1.1-2.1):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初三政治知识点汇总(1.1-2.1)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708469.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