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必修三知识归纳整理(文科)
高考地理必修三知识归纳整理(完善版)
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1.1区域与区域差异一、中国三大自然区
1、产生原因: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和海拔高度
地形、气候:自然差异的基本因素
2、自然地理五要素土壤、植被:自然区域的标志(镜子)水文3、三大自然区的差异(P5图)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分界线400mm年等降水量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位置、面积东部临海45%深居内陆、高山环绕西南青藏高原25%30%地形平原、丘陵,水成地貌高原、盆地风成地貌高原、山地,寒冻风化地貌气候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寒气候:气温低、昼夜温差干旱少雨大、风力大、太阳辐射强自水文特征外流河,雨水补给为主内流河,咸水湖,冰内外流兼备,大河源头,咸水川融水补给湖然土壤森林和森林草原土壤草原土、荒漠土(有原始土壤机质少,盐分高)环植被北寒温带针叶林西东东南西北温带落叶阔叶林荒漠荒漠草原山地森林高山草甸高山境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草原草原高山荒漠南热带雨林、季雨林山麓山顶森林草原荒漠主导因素气温随纬度变化降水随海陆位置变化水热组合随海拔变化人农业最重要农业区(种植业)畜牧业、灌溉农业、畜牧业、河谷农业类绿洲农业活不利条件人多地少,环境问题水源不足、土地荒漠气温低、空气稀薄、风力大、动化和盐碱化水分不足、地势崎岖影响程度深刻微弱经济文化发达落后补西南及青藏高原交通不便的原因:西南地区(属东部季风区):(1)地形崎岖(2)多地质灾害(滑坡、泥石流)充青藏高寒区:(1)地形崎岖(2)高寒缺氧、冻土发育
4、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1)、南北差异
①分界线:1月0℃等温线秦岭淮河暖温带与亚热带800mm年等降水量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②南北差异(P9图)自然环境人类活动地形气候河耕地农作物水果民古代方言矿产工业流类型居交通北平原温带结旱地小麦、甜菜、苹果平马车较少煤、石重工方高原季风冰大豆、棉花、梨、顶油天业为杂粮然气主南丘陵热带不水田水稻、甘蔗、柑橘斜船繁杂磷、有轻工方山地亚热带结油菜、茶叶、荔枝顶色金属业为季风冰蚕丝主
(2)四大亚区的差异(P10图)气候植被土壤作物熟制农作物农业条件东北针叶、针阔黑土一年一熟春小麦、大豆、人均耕地多,土壤肥温带季风,混交林甜菜沃;热量不足华北温带湿润落叶阔叶黄土两年三熟、冬小麦、谷子、水资源不足、干旱、风半湿润区林一年两熟棉花沙、土壤盐碱化华中季风,亚热常绿阔叶红壤一年两熟水稻、油菜华南带湿润区林到三熟水热充足华南季风,热带常绿阔叶砖红壤一年三熟水稻、橡胶等雨林热带经济作物补充南方方言繁杂的原因:交通不便,自然经济自给自足,战乱灾荒较少,人群在地域上相对稳定
二、中国三大经济地带(P12图)
1、依据: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补充:“西部大开发”的西部范围:西部经济地带所包括省区+内蒙+广西
2、差异省区东部地带中部地带西部地带辽宁、河北、北京、天津、山东、黑龙江、吉林、内蒙古、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山西、河南、安徽、江新疆、四川、重庆、贵州、西、湖北、湖南云南、西藏距海较远,地形、地质条件复杂,交通不便二、海洋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阶段性)阶段影响航落后以海为疆界,古代文明发源于大陆内部海发展(1)海洋交通发展(2)人口、城市向沿海集中(西欧、日本、美国东海岸和西海岸技是世界上经济最活跃区域)术进步大陆架:石油、天然气开发海底矿产太平洋最丰富深海盆:锰结核美、日、英、德已开采三、岛屿对人类活动影响(阶段性)工阶段影响业以前人口稀少、文化、技术由大陆传入化以后(1)利用岛屿港口优势,发展商品经济(英、日)(2)利用波浪、阳光、海岛、海滩发展旅游业(3)控制岛礁,确定海域的归属权,具政治、国际军事意义补充:地形:丘陵、平原欧洲的三圃制条件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适合谷物生长;秋季水草丰美,适合放牧牲畜三圃制:把土地分成三快:一块植树、一块种田、一块放牧1.3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一、自然资源的利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一)山西煤炭资源的开采
1、影响:
有利①调整生产力布局,加快城市化进程;②促进基础设施建设;
③改善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④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和农村小康建设。
不利环境污染:水、土地和大气污染
生态破坏:①占据农田,浪费土地资源,引起水土流失②地面塌陷、地下水漏失阻断2、条件:资源丰富,市场广阔,交通较便利(大秦线、黄骅线)
3、面临问题:资源枯竭、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运输力量不足4、解决措施:(1)调整产业结构(2)提高综合利用:变煤为电、油、气(3)矿区复垦;矿坑发
展水产养殖,保护环境
(二)水资源跨区域调配1、澳大利亚:东水西调
2、美国:北水南调(加利福尼亚水道)
(1)地区:西部加利福尼亚州农业:蔬菜、水果基地
工业:石油、电子、军事、航天航空、原子能飞机等新兴工业中心(2)原因:北部:湿润、萨克拉门托河水量丰沛
(地中海气候)南部:地势平坦、光热充足,但干旱少雨,水资源短缺(3)意义:增加水源、调节气候、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持水土、防止地面沉降3、中国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广西、海南地理区位面向大海,具有开放性和便利的海运经济水平高低发展进度快慢①能源、矿产缺乏①能源、矿产丰富①能源、矿产丰富特征②对外贸易,海洋开发②能源、原材料生产基地,商新兴产业基地品粮、农林产品基地②能源基地③退耕还林、还草,改善生态环境3、西部大开发范围:10+2+3(西部地带10个省区、内蒙古、广西两个自治区。湖南湘西、湖北恩施和吉林延边3个自治州也比照西部大开发有关政策实施开发开放。
条件:矿产、油气、水能、土地资源等有突出优势,发展潜力大。但西部基础设施落后,人才、技术、资金匮乏。
措施: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加快优势资源开发,发展特色产业;发展科技教育,扩大对外开放。
意义:将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缩小东西部之间的发展差距,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富裕,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与边疆安全;扩大国内市场需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1.2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一、陆地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阶段性、变化性)(P17、P19图)
阶段人类活动分布区举例四大文明古国德国鲁尔区、山东东营、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带美国硅谷、日本九州、英国苏格兰、德国慕尼黑、北京中关村、印度班加罗尔人地关系依赖自然改造环境、驯化家禽、栽种植物利用环境提供的资源或区位优势发展经济后工业社会环境质量优越(原因:可提高产品质量,吸引科技人员定居,提高科研效率)
采集狩猎阶段动植物资源丰富的地区农业社会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大河冲积平原、三角洲、盆地工业社会资源丰富(能源、金属),区位交通优越(道路、航道、港口)影响环境质量路线输出地输入地水泵,大运河东线:扬州天津(华北)南水修运河(1)减轻洪涝灾害(1)解决北方缺水问北调中线:三峡,丹江口水库郑州、(2)长江口盐度升高,题石家庄、北京(华北)水质变差(2)保护湿地和生物隧道多样性西线: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黄河上游(西北)西气管道东输塔里木盆地上海火电(1)变资源优势为经济(1)缓解能源紧张状北线:山西、内蒙华北优势况西黄河上游水电(京津唐)电三峡水电(2)扩大就业,促进经(2)改善能源消费东中线:长江上游华中(沪宁杭)济发展结构,保护生送珠江上中游水电态环境南线:贵州、云南华南火电(珠三角)4、生物资源的利用负面:森林的过度砍伐(热带雨林砍伐最严重):物种急剧较少正面:运用科学技术(改良品种、灌溉、施肥、塑料大棚),增加产量,提高劳动生产率二、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一)产业结构产业结构劳动力分布的变化低级形态第一产业(农业)逐渐较少第二产业(工业、建筑业)先增后降第三产业(服务业,经济水平的标志)稳步增加高级形态(二)产业转移1、部门:劳动、资源密集型产业
2、原因:(1)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2)区域之间总体水平的差异3、方向:发达地区不发达地区
4、举例:亚洲:美国日本四小龙、东盟中国、越南第一次第二次
珠三角:香港珠三角欠发达的相邻地区
5、对环境的影响产业移出地产业移入地自然环境提高环境质量(1)乡村地区工业化地区(2)导致环境污染人文环境(1)失业人口增加(1)加快工业化进程(2)促进产业结构优化(2)缓解就业压力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2.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原因自然:(1)黄土疏松(2)暴雨集中(3)构造运动强烈多地震(4)植被覆盖率低人为:过渡开垦、放牧、采樵、开矿、轮荒等。导致地表植被的破坏经济损失(1)土壤肥力下降农业减少(2)沟壑发展、泥石流破坏工矿交通设施危害(3)水、土、肥的损失干旱生态破坏(4)淤积江河湖库洪涝(下游“地上河”)(5)畜清排浑导致水量损失影响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措施生物:植树造林(保持水土)工程:兴修水库、打坝淤地、修建水平梯田治理小流域原则: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结合(根本措施)方针:保塬、护坡、固沟重点:水土保持、建立有机、高效的农村牧业体系案例:洞庭湖湿地恢复与可持续发展
湿地范畴:湖泊、沼泽、泛滥平原、河口三角洲、沿海滩涂、红树林、河流、水稻田等功能:经济、生态(“地球之肾”)
作用:调节水位、蓄洪防灾、保证航运
洞庭湖问题:围湖造田、水土流失长江中游洪灾
湿地可持续发展原则:退湖还田、营造长江上中游防护林具体做法:(1)调整农业结构(2)扩大城镇人口容量(3)发展生态旅游业2.2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
基本条件区域位置:位于美国南方地区棉花带,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自然条件自然环境:降水丰沛、水量大;地形起伏、落差大;水土流失严重、洪水泛滥
自然资源:矿产(煤炭、磷、铅锌、铁、铜等)、水能资源等
人文条件:生产力水平低、经济基础差、交通困难⑴从防洪入手,综合开发利用水资源(防洪、航运、发电、养殖、旅游、提高水质)
⑵电力先行(水、火、核电),发展高耗能工业(炼铝、原子能、化学)治理措施
(美国最大的电力能源基地)
⑶利用土地资源、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林牧渔业经验⑴设置专门的开发管理机构⑵因地制宜地开发
⑶不断加大开发力度⑷提高流域的开放程度启示
⑴中国水利水电开发利用程度低
⑵从整个流域综合开发的角度去考虑
案例:塔里木河流域的治理
概况位置:南疆、内流河、冰川融水补给地位:棉花、石油、瓜果基地
生态特点:干旱脆弱
环境原因:气候变化、水土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盲目开垦和乱砍滥伐问题:河道断流、湖泊干涸、地下水水位下降、林木死亡、土地沙化(1)上游:节水防渗、山区水库治理(2)中游:建闸、筑堤、造林(3)下游:跨流域调水(4)全流域统一调度和管理(5)增强节水意识
2.3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一、东北区域概况:
1、范围:黑、吉、辽及内蒙古东部2、面积:124万KM23、人口:1.2亿
4、地貌特征:
山环水绕(北:小兴安岭;东:长白山;西:大兴安岭;河:松花江、嫩江、辽河、黑龙江、乌苏里江等)沃野千里(东北平原:北:松嫩平原;南:辽河平原;东:三江平原)土地资源丰富形成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二、农业生产条件:
1、自然条件:
(1)土地资源:耕地面积广阔、土壤(黑土、黑钙土)肥沃、宜农、宜林、牧等荒地多(2)气候:温带季风气候,降水:400800mm,东南向西北递减;热量:自南向北递减(3)林地面积大:占全国林地面积的1/3,主要分布于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地。(4)草场资源(呼伦贝尔草原、科尔沁草原)畜牧业生产基地,农产品资源(5)其它:水产资源、海岸线长、滩涂面积广
2、社会经济条件:
(1)工业部门齐全,是我国最早的重工业基地,工业发展为现代农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农业机械工业发展快,交通便利,促进商品粮交易三、农业发展1、熟制:一年一熟
黑龙江:春小麦、大豆、马铃薯2、农产品吉林:玉米、高粱辽宁:冬小麦、棉花3、布局变化:农田向东西两侧推进农业开发城市周围(郊区农业):副食品基地市场需求四、存在的问题:
1、农业生产比较粗放,耕地破坏严重(盲目开荒的后果);
2、林地和草地的比重下降,资源利用失调(乱砍滥伐、重采轻育、开荒、火灾、虫害等);3、开垦沼泽地(三江平原是我国最大的沼泽分布区),破坏了湿地环境;
4、农产品质量和品种不适应市场要求,农业内部结构不尽合理;
5、水土流失严重:肥沃的黑土流失,造成土地生产能力下降,同时引发生态问题。五、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调整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2、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3、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4、加快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5、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2.4德国鲁尔区的探索
一、鲁尔区辉煌与衰退的区位分析(背景条件与衰退原因)
(一)鲁尔区作为传统工业区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即辉煌的区位优势)
1、丰富的煤炭资源(鲁尔煤田)2、离铁矿区较近(初期:法国洛林;后期:瑞典等地)3、充沛的水源(温带海洋性气候,莱茵河、鲁尔河、利珀河)4、便捷的水陆交通(其位于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三条河流及人工河都可通航)
5、广阔的市场(德国以及西欧发达的工业为鲁尔区工业生产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促进了工业产品的销售和工业的发展)
(二)衰退的主要原因(可持续发展的的制约因素)1、生产结构单一(衰退的内在原因):以煤炭工业为基础,以钢铁工业为主导运入铁矿钢铁工业机械工业丰富的电力工业
煤炭资源煤炭工业水源丰富化学工业
2、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石油、天然气的广泛使用;新技术炼钢的耗煤量逐渐降低)3、世界性的钢铁过剩(世界钢铁市场竞争激烈;钢铁市场需求量减少)4、新技术革命的冲击(传统工业区衰退的根本原因....)(1)鲁尔区工业传统的生产和组织方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2)用地紧张(3)环境污染严重
二、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有益探索
1、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即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和产业转型(这是结合整治的核心)(1)对传统工业进行改造;(2)鼓励和引进新兴工业;(3)重视发展第三产业。2、发展科技,繁荣经济(积极发展高等教育和科研机构)
3、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公路、铁路、水运等)4、消除污染,美化环境三、思维发散:
针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现状和我国国情,以及根据德国鲁尔区实施可持续发展策略成功的经验,调整行政区划提高聚集力经济:城市化质量不高(特大城市少)发展城市群(组团式)和辐射力
建设小城镇(工业)
社会:忽视“以人为本”保障农民利益
3.1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
1、地理信息系统(GIS):以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描述。由5个部分组成:硬件、GIS软件、谈谈东北地区应采取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提示:我国的东北工业基地和鲁尔区一样属于以重工业为主的老工业基地,目前也出现了和鲁尔区类似的产业结构老化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为此,我国作出了“振兴东北”的战略决策)主要措施如下:①改变单一的重工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发展第三产业;②把自身生产、学习经验和科学研究相结合;③提高自身的生产水平,淘汰一些落后的生产方式,加强自身的技术改造,提高产品技术含量;④全面治理环境污染,提高东北的环境质量;⑤大力拓展融资途径,引进民间资本;⑥政府给予一定的政策上的优惠。2.5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
一、工业化和城市化
概念:农业主导工业主导
工业化指标:农业产值、农业人口、城镇人口推促标志:工业产值
动进人口、地域
概念:农村城市城市化文明
指标:城市人口、城市规模、城市人口比重标志:城市人口比重二、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1、区域特征:
(1)区域位置:长江下游,黄海之滨,淮河下游;(2)区域特征:城市众多,人口密集,经济发达;
(3)历史上的辉煌:19世纪初,苏州、扬州和江宁(今南京)的人口就超过50万。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快2、现状工业化中期
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
3、问题4、措施生态:环境污染(水体)治理污染
地理数据、GIS人员、应用模型。工作流程:地理数据输入、存储(数字化过程)→地理数据操作和分析→地理信息输出。(地理数据分为属性数据和图形数据。数据存储采用“分层”技术,不同的图层储存不同的地图要素。)2、地理信息系统与城市管理(略)
3.2遥感(RS):一种探测技术,借助对电磁波敏感的仪器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遥感技术系统由遥感平台、传感器、信息传输接收装置、数字或图像处理设备等组成。根据运载工具的不同,分为航天遥感、航空遥感、近地遥感。工作流程:物体辐射和反射电磁波(波谱特征)→传感器收集→传输与接收→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应用成果。现代遥感优点:视域广阔、监测范围大,能够瞬时成像、实时传输、快速处理,迅速获取信息和实施动态监测。用途:用于资源普查、环境监测、灾害预警、军事侦察及其他地物变化的分析等。
类型概念优点航天遥感利用卫星、航天飞机、宇宙飞船、航天覆盖范围大,不受领空限制,空间站等携带遥感仪器的遥感可进行重复不定期观测等航空遥感利用飞机携带遥感仪器的遥感。机动性强,分辨率较高近地遥感距地面高度在几十米以内的遥感分辨率高、范围小3.3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的系统。由三大部分组成:GPS卫星星座、地面监控系统、用户系统(接收设备)。GPS信号接收机主要有三种:导航型接收机、测地型接收机、授时接收机。特点:全能性(陆地、海洋、航空和航天)、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实时性。应用领域:军事、交通、邮电、地矿、建筑、农业、气象、土地管理、金融、公安、地壳运动监测、工程管理、旅游探险等等。
3.3数字地球:数字地球是指数字化的地球,即把整个地球信息进行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数字地球是地球的虚拟对照体。
扩展阅读: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归纳整理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归纳整理
第一单元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1.1区域与区域差异一、中国三大自然区
1、产生原因: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和海拔高度
地形、气候:自然差异的基本因素2、自然地理五要素土壤、植被:自然区域的标志(镜子)水文
3、三大自然区的差异(P5图)东部季风区分界线位置、面积地形气候水文特征土壤植被东部临海45%平原、丘陵,水成地貌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外流河,雨水补给为主森林和森林草原土壤北寒温带针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南热带雨林、季雨林气温随纬度变化最重要农业区(种植业)人多地少,环境问题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区深居内陆、高山环绕30%高原、盆地风成地貌温带大陆性气候:干旱少雨内流河,咸水湖,冰川融水补给草原土、荒漠土(有机质少,盐分高)西东荒漠荒漠草原草原青藏高寒区西南青藏高原25%高原、山地,寒冻风化地貌高寒气候:气温低、昼夜温差大、风力大、太阳辐射强内外流兼备,大河源头,咸水湖原始土壤东南西北山地森林高山草甸高山草原高山荒漠山麓山顶森林草原荒漠水热组合随海拔变化畜牧业、河谷农业气温低、空气稀薄、风力大、水分不足、地势崎岖自然环境人类活动400mm年等降水量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主导因素农业不利条件影响程度经济文化降水随海陆位置变化畜牧业、灌溉农业、绿洲农业水源不足、土地荒漠化和盐碱化深刻微弱发达落后补西南及青藏高原交通不便的原因:西南地区(属东部季风区):(1)地形崎岖(2)多地质灾害(滑坡、泥石流)充青藏高寒区:(1)地形崎岖(2)高寒缺氧、冻土发育
4、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
(1)、南北差异
①分界线:1月0℃等温线秦岭淮河暖温带与亚热带800mm年等降水量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②南北差异(P9图)北方南方自然环境地形平原高原丘陵山地气候温带季风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温带湿润半湿润区季风,热带河流结冰不结冰人类活动耕地类型旱地水田农作物小麦、甜菜、大豆、棉花、杂粮水稻、甘蔗、油菜、茶叶、蚕丝水果苹果梨、柑橘荔枝民居平顶斜顶古代交通马车船方言较少繁杂矿产煤、石油天然气磷、有色金属工业重工业为主轻工业为主附:(2)四大亚区的差异(P10图)东北华北华南补充植被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雨林土壤黄土红壤作物熟制一年一熟一年两熟到三熟农作物春小麦、大豆、甜菜水稻、油菜水稻、橡胶等热带经济作物农业条件人均耕地多,土壤肥沃;热量不足水资源不足、干旱、风沙、土壤盐碱化水热充足针叶、针阔混交林黑土两年三熟、一年两熟冬小麦、谷子、棉花华中华南季风,亚热带湿润区砖红壤一年三熟南方方言繁杂的原因:交通不便,自然经济自给自足,战乱灾荒较少,人群在地域上相对稳定
二、中国三大经济地带(P12图)
1、依据: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补充:“西部大开发”的西部范围:西部经济地带所包括省区+内蒙古+广西2、差异省区地理区位经济水平发展进度特征东部地带中部地带西部地带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藏共10个辽宁、河北、北京、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山西、河南、安徽、江广东、广西、海南共12个西、湖北、湖南共9个面向大海,具有开放性和便利的海运距海较远,地形、地质条件复杂,交通不便高低快慢①能源、矿产缺乏②对外贸易,海洋开发新兴产业基地①能源、矿产丰富②能源、原材料生产基地,商品粮、农林产品基地①能源、矿产丰富②能源基地③退耕还林、还草,改善生态环境1.2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一、陆地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阶段性、变化性)(P17、P19图)阶段采集狩猎阶段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航海技术人类活动分布区动植物资源丰富的地区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大河冲积平原、三角洲、盆地资源丰富(能源、金属),区位交通优越(道路、航道、港口)四大文明古国德国鲁尔区、山东东营、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带举例人地关系依赖自然改造环境、驯化家禽、栽种植物利用环境提供的资源或区位优势发展经济影响环境质量环境质量优越(原因:可提高产品质量,吸引科技人员定居,美国硅谷、日本九州、英国苏格兰、德国慕尼黑、北京中关提高科研效率)村、印度班加罗尔影响以海为疆界,古代文明发源于大陆内部(1)海洋交通发展(2)人口、城市向沿海集中(西欧、日本、美国东海岸和西海岸是世界上经济最活跃区域)大陆架:石油、天然气开发海底矿产太平洋最丰富深海盆:锰结核美、日、英、德已开采3
二、海洋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阶段性)阶段落后发展进步
三、岛屿对人类活动影响(阶段性)工业化阶段以前以后人口稀少、文化、技术由大陆传入(1)利用岛屿港口优势,发展商品经济(英、日)(2)利用波浪、阳光、海岛、海滩发展旅游业(3)控制岛礁,确定海域的归属权,具政治、国际军事意义影响补充:地形:丘陵、平原
欧洲的三圃制条件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适合谷物生长;秋季水草丰美,适合放牧牲畜三圃制:把土地分成三快:一块植树、一块种田、一块放牧1.3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一、自然资源的利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一)山西煤炭资源的开采1、影响:
有利①调整生产力布局,加快城市化进程;②促进基础设施建设;
③改善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④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和农村小康建设。
不利环境污染:水、土地和大气污染
生态破坏:①占据农田,浪费土地资源,引起水土流失②地面塌陷、地下水漏失阻断
2、条件:资源丰富,市场广阔,交通较便利(大秦线、黄骅线、石太线)3、面临问题:资源枯竭、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运输力量不足4、解决措施:(1)调整产业结构(2)提高综合利用:变煤为电、油、气(3)矿区复垦;矿坑发展水产养殖,保护环境(二)水资源跨区域调配1、澳大利亚:东水西调
2、美国:北水南调(加利福尼亚水道)
(1)地区:西部加利福尼亚州农业:蔬菜、水果基地
工业:石油、电子、军事、航天航空、原子能飞机等新兴工业中心(2)原因:北部:湿润、萨克拉门托河水量丰沛
(地中海气候)南部:地势平坦、光热充足,但干旱少雨,水资源短缺
(3)意义:增加水源、调节气候、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持水土、防止地面沉降
3、中国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南水北调路线水泵,大运河东线:扬州天津(华北)修运河中线:三峡,丹江口水库郑州、石家庄、北京(华北)隧道西线: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黄河上游(西北)输出地(1)减轻洪涝灾害(2)长江口盐度升高,水质变差输入地(1)解决北方缺水问题(2)保护湿地和生物多样性西气管道东输塔里木盆地上海西电东送火电北线:山西、内蒙华北黄河上游水电(京津唐)三峡水电中线:长江上游华中(沪宁杭)珠江上中游水电南线:贵州、云南华南火电(珠三角)(1)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2)扩大就业,促进经济发展(1)缓解能源紧张状况(2)改善能源消费结构,保护生态环境4、生物资源的利用
负面:森林的过度砍伐(热带雨林砍伐最严重):物种急剧较少正面:运用科学技术(改良品种、灌溉、施肥、塑料大棚),增加产量,提高劳动生产率二、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一)产业结构产业结构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工业、建筑业)第三产业(服务业,经济水平的标志)劳动力分布的变化逐渐较少先增后降稳步增加高级形态低级形态(二)产业转移
1、部门:劳动、资源密集型产业2、原因:(1)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2)区域之间总体水平的差异3、方向:发达地区不发达地区
4、举例:亚洲:美国日本四小龙、东盟中国、越南第一次第二次
珠三角:香港珠三角欠发达的相邻地区
5、对环境的影响自然环境人文环境
产业移出地提高环境质量(1)失业人口增加(2)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移入地(1)乡村地区工业化地区(2)导致环境污染(1)加快工业化进程(2)缓解就业压力第二单元区域可持续发展
2.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原因自然:(1)黄土疏松(2)暴雨集中(3)构造运动强烈多地震(4)植被覆盖率低人为:过渡开垦、放牧、采樵、开矿、轮荒等。导致地表植被的破坏经济损失(1)土壤肥力下降农业减少
(2)沟壑发展、泥石流破坏工矿交通设施危害(3)水、土、肥的损失干旱
生态破坏(4)淤积江河湖库洪涝(下游“地上河”)
(5)畜清排浑导致水量损失影响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措施生物:植树造林
(保持水土)工程:兴修水库、打坝淤地、修建水平梯田治理小流域原则: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结合(根本措施)方针:保塬、护坡、固沟
重点:水土保持、建立有机、高效的农村牧业体系案例:洞庭湖湿地恢复与可持续发展
湿地范畴:湖泊、沼泽、泛滥平原、河口三角洲、沿海滩涂、红树林、河流、水稻田等功能:经济、生态(“地球之肾”)作用:调节水位、蓄洪防灾、保证航运
洞庭湖问题:围湖造田、水土流失长江中游洪灾
湿地可持续发展原则:退湖还田、营造长江上中游防护林具体做法:(1)调整农业结构(2)扩大城镇人口容量(3)发展生态旅游业
2.2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
基本条件区域位置:位于美国南方地区棉花带,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自然条件自然环境:降水丰沛、水量大;地形起伏、落差大;水土流失严重、洪水泛滥
自然资源:矿产(煤炭、磷、铅锌、铁、铜等)、水能资源等
人文条件:生产力水平低、经济基础差、交通困难从防洪入手,综合开发利用水资源(防洪、航运、发电、养殖、旅游、提高水质)电力先行(水、火、核电),发展高耗能工业(炼铝、原子能、化学)治理措施(美国最大的电力能源基地)
利用土地资源、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林牧渔业
经验
设置专门的开发管理机构因地制宜地开发
不断加大开发力度提高流域的开放程度启示
中国水利水电开发利用程度低
从整个流域综合开发的角度去考虑案例:塔里木河流域的治理
概况位置:南疆、内流河、冰川融水补给地位:棉花、石油、瓜果基地生态特点:干旱脆弱
环境原因:气候变化、水土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盲目开垦和乱砍滥伐问题:河道断流、湖泊干涸、地下水水位下降、林木死亡、土地沙化(1)上游:节水防渗、山区水库治理(2)中游:建闸、筑堤、造林(3)下游:跨流域调水(4)全流域统一调度和管理(5)增强节水意识
72.3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一、东北区域概况:
1、范围:黑、吉、辽及内蒙古东部2、面积:124万KM23、人口:1.2亿4、地貌特征:
山环水绕(北:小兴安岭;东:长白山;西:大兴安岭;河:松花江、嫩江、辽河、黑龙江、乌苏里江等)
沃野千里(东北平原:北:松嫩平原;南:辽河平原;东:三江平原)土地资源丰富形成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二、农业生产条件:1、自然条件:
(1)土地资源:耕地面积广阔、土壤(黑土、黑钙土)肥沃、宜农、宜林、牧等荒地多(2)气候:温带季风气候,降水:400800mm,东南向西北递减;热量:自南向北递减(3)林地面积大:占全国林地面积的1/3,主要分布于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地。
(4)草场资源(呼伦贝尔草原、科尔沁草原)畜牧业生产基地,农产品资源(5)其它:水产资源、海岸线长、滩涂面积广2、社会经济条件:
(1)工业部门齐全,是我国最早的重工业基地,工业发展为现代农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农业机械工业发展快,交通便利,促进商品粮交易三、农业发展
1、熟制:一年一熟
黑龙江:春小麦、大豆、马铃薯2、农产品吉林:玉米、高粱辽宁:冬小麦、棉花
3、布局变化:农田向东西两侧推进农业开发城市周围(郊区农业):副食品基地市场需求四、存在的问题:
1、农业生产比较粗放,耕地破坏严重(盲目开荒的后果);
2、林地和草地的比重下降,资源利用失调(乱砍滥伐、重采轻育、开荒、火灾、虫害等);3、开垦沼泽地(三江平原是我国最大的沼泽分布区),破坏了湿地环境;4、农产品质量和品种不适应市场要求,农业内部结构不尽合理;
5、水土流失严重:肥沃的黑土流失,造成土地生产能力下降,同时引发生态问题。五、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调整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2、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3、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4、加快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5、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2.4德国鲁尔区的探索
一、鲁尔区辉煌与衰退的区位分析(背景条件与衰退原因)
(一)鲁尔区作为传统工业区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即辉煌的区位优势)
1、丰富的煤炭资源(鲁尔煤田)2、离铁矿区较近(初期:法国洛林;后期:瑞典等地)
3、充沛的水源(温带海洋性气候,莱茵河、鲁尔河、利珀河)4、便捷的水陆交通(其位于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三条河流及人工河都可通航)
5、广阔的市场(德国以及西欧发达的工业为鲁尔区工业生产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促进了工业产品的销售和工业的发展)(二)衰退的主要原因(可持续发展的的制约因素)1、生产结构单一(衰退的内在原因):以煤炭工业为基础,以钢铁工业为主导钢铁工业运入铁矿机械工业丰富的电力工业煤炭工业煤炭资源
水源丰富化学工业
2、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石油、天然气的广泛使用;新技术炼钢的耗煤量逐渐降低)3、世界性的钢铁过剩(世界钢铁市场竞争激烈;钢铁市场需求量减少)4、新技术革命的冲击(传统工业区衰退的根本原因)....(1)鲁尔区工业传统的生产和组织方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2)用地紧张(3)环境污染严重二、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有益探索
1、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即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和产业转型(这是结合整治的核心)(1)对传统工业进行改造;(2)鼓励和引进新兴工业;(3)重视发展第三产业。2、发展科技,繁荣经济(积极发展高等教育和科研机构)
3、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公路、铁路、水运等)4、消除污染,美化环境三、思维发散:
针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现状和我国国情,以及根据德国鲁尔区实施可持续发展策略成功的经验,谈谈东北地区应采取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提示:我国的东北工业基地和鲁尔区一样属于以重工业为主的老工业基地,目前也出现了和鲁尔区类似的产业结构老化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为此,我国作出了“振兴东北”的战略决策)主要措施如下:①改变单一的重工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发展第三产业;②把自身生产、学习经验和科学研究相结合;③提高自身的生产水平,淘汰一些落后的生产方式,加强自身的技术改造,提高产品技术含量;④全面治理环境污染,提高东北的环境质量;⑤大力拓展融资途径,引进民间资本;⑥政府给予一定的政策上的优惠。
2.5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
一、工业化和城市化
概念:农业主导工业主导
工业化指标:农业产值、农业人口、城镇人口推促标志:工业产值
动进人口、地域
概念:农村城市城市化文明
指标:城市人口、城市规模、城市人口比重标志:城市人口比重二、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1、区域特征:
(1)区域位置:长江下游,黄海之滨,淮河下游;(2)区域特征:城市众多,人口密集,经济发达;
(3)历史上的辉煌:19世纪初,苏州、扬州和江宁(今南京)的人口就超过50万。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快2、现状工业化中期
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
3、问题4、措施生态:环境污染(水体)治理污染
调整行政区划提高聚集力经济:城市化质量不高(特大城市少)发展城市群(组团式)和辐射力
建设小城镇(工业)
社会:忽视“以人为本”保障农民利益填图题:
1、读“德国鲁尔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5-16
(1)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是:A________河,B________河,
C________(工业城市),D________(工业城市)。
(2)A河鲁尔区段航运非常繁忙,这里运输量的一半是________。2、读东北地区图,写出图中数字和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山脉名称:①;②;③;河流、油田名称:⑤;⑥;⑦;⑨油田;⑩油田。
煤矿、水电站名称:A、煤矿;B、煤矿;C、煤矿;D、煤矿;E、水电站。海洋名称:H、;I、;J、
3、读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示意图,完成下列内容
(1)图甲中字母分别代表的城市为A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F_________、H____________。(2)图乙中字母分别代表的城市为A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F_________、G____________。
答案:1、(1)莱茵、鲁尔、杜伊斯堡、多特蒙德(2)铁矿石2、(1)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2)黑龙江鸭绿江松花江大庆辽河(3)阜新抚顺鹤岗鸡西白山(4)渤海黄海日本海3、(1)上海、苏州、南京、扬州、南通、杭州、宁波(2)广州、香港、东莞、珠海、中山、澳门、深圳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高二地理必修三知识归纳整理(文科)》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高二地理必修三知识归纳整理(文科):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高二地理必修三知识归纳整理(文科)》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708475.html
- 下一篇:学前班语文上册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