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青岛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总结

时间:2019-05-29 14:49:13 网站:公文素材库

青岛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总结

一年级教学总结

翟庄中心小学:董秀英

匆匆忙忙又一年,平心静气坐下来反思一年的教学情况,有苦、有甜,而更多的是思考!不过在与学生们一起相处过程中,也有不少的收获。为使下一阶段的工作更顺利地开展,现对本学期的工作情况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经验教训,促进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一学期来,本人认真备课、上课。及时批改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严格要求学生,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为了更好地做好今后的工作,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本人特就这半学期的工作小结如下:

一、思想工作方面:

首先我在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威信,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广阔的知识面。还要在道德行为上以身作则,本人一直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地提高自己,以便使自己更快地适应社会发展的形势。勇于解剖自己,分析自己,正视自己,提高自身素质。

二、教育工作方面

在教学方面,我认真负责,虚心请教,提高教学水平,做好备课上课。新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生活更加贴近,这就要求老师在备课讲课时加入生活元素。还要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学习方法,习惯。为了上好课,我做了下面的工作:课前准备:备好课。1、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2、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水平、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3、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教学活动,4教学中把一些先进的教学理论、科学的教学方法及先进现代教学手段灵活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勇于创新的等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在课堂上合理组织内容,优化教学手段,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4、布置好家庭作业,作业少而精,减轻学生的负担.三、培优补差工作

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一年级的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针对各种问题,我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在本学期,我所担任的一年级一班的同学有两个同学存在着智力上的差异,由于每个儿童的生活条件、家庭背景、心理水平、思维方式等不同,他们对同一数学问题有不同的思路和策略,不能过分强求一致。所以我注重算法多样化,允许每个儿童以自己不同的方式去学习数学。例如:教学“9+5”进行“凑十”时,可以是“4+5+5”也可以是“9+1+4”或者“4+4+1+4+1”等。针对学生的解答的方式,再引导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来解答。对能解答出得数的同学我都给予肯定,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表扬和鼓励,让他们体验到之乐,增强了对数学美丽正确的认识,也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很多数学问题是从实际中来的,知道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懂得它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对生活的一种高级归纳和总结。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础上,我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例如我班的宋先露同学,课堂上无心听讲,针对这一情况我经常找她谈心,课后进行辅导,期末考试中成绩有所提高。

三、存在不足与今后打算:

1、本班级学生成绩发展不平衡,在学法指导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教学成绩仍然欠突出,还需提高;

2、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不够成功。培优扶差工作做得不够扎实,有待今后努力。

3、继续更新观念,努力实践主体教学;积极运用多媒体电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继续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工作有得有失,今后我一定会取长补短,力争做到更好.,把工作搞得更好。

扩展阅读: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1

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1

第一单元备课第一课时

课题:海底世界数数内容:一年级数学上册第2~3页教学目标:

1、结合情境图,会比较物体的轻重、远近、粗细、宽窄。

2、在教师引导下学会与同伴交流,形成合作意识,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有序的观察和数数。

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

1、师:小朋友,从今天开始,你就成了一名小学生,心里高兴吗?暑假前,大家都在不同的学校或班级上幼儿园,现在同学们聚在一起,组成了一个新的集体,从今天以后,都应该成为好朋友,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我也是咱们这个集体中的一员,(作一下自我介绍)。

我给大家上数学课,哪位同学能说一说,数学课是学什么的?2、小组内同学互相交流。汇报交流情况。

3、师:同学们,爸爸、妈妈每天买菜,我们买学具,工人师傅修路、架桥、盖房子、制造汽车、电视等等,都用到数学知识。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个非常美丽的地方,里面藏着好多的数学秘密,比一比谁发现的多。二、创设情景,自主探索:1、放录象《海底世界》师:你看到了什么?

(生说:热带鱼、珊瑚……)你们想不想看的更清楚些?(课件:课本图片)板书课题。

2、师:图片上有什么?你能说出它们分别有多少吗?

3、学生观察课本情境图,同桌互相说一说看到的海洋生物及数量。

4、指名回答,自己喜欢的海洋生物的数量。师:你是怎样数的?(生说:一行一行的顺序……)师强调一定要按一定的顺序数。

5、师小结:同学们说得真好,下面我们把数的情况记下来,好不好?(教师发给学生每人一份带有海洋生物形象的表格)师:看看这个表格,你想怎样记?(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最后引导学生用画“○”的办法一个对着一个的画下来,再与后面相对应的数连起来)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自己来数一数,画一画,连一连。

6、学生填表,教师巡视指导并留心观察学生是怎样数的,怎样画的,了解学生数数的基础。7、师:谁愿意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

(生展示,并通过语言向大家介绍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做法。)8、师给学生渗透海洋生物的知识及进行环保教育。三、拓展应用

1、游戏:给小动物找家

2、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有什么?有多少?(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四、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自己表现怎么样?五、课外延伸

回家数自己家里的物品,下节课交流。一、快乐的校园

信息窗1科技小组活动教学目标:

1、能够借助具体物品正确地数出10以内物体的个数。

2、通过操作活动,能了解10以内数的具体含义,会读、写1~5各数。3、初步经历用10以内的数描述身边事物的过程,掌握2~5的数的组成。

4、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与同伴交流,初步形成合作意识,感受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能正确数出10以内物体的个数,会读、写1~5各数。教学难点:2~5的数的组成。教学准备:“科技小组活动”的投影片师生双边活动:一、导入

前几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参观了我们可爱的校园。今天,操场上正在进行科技小组活动,同学们有兴趣吗?那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新授

出示信息窗1科技小组活动的投影片,创设问题情境师:看了这幅图,你知道了什么?

生1:我也想和图上的小朋友一起玩,因为他们玩的很开心。生2:我数出了天上有5架飞机。生3:我知道了天上有1个太阳……

师:你们真了不起。想一想,能看着图提出你喜欢的问题吗?生:放火箭的有几个同学?

师:这个同学真棒,能大胆发言,提得问题又好。同桌互相找一找,看发射火箭的有几个同学?(学生认真而有趣的看图)生1:一个。

生2:1、2、3、4,四个。师:这是怎么回事,怎么不一样呢?生1:我数的是正在发射火箭的同学。生2:我数的是所有发射火箭的同学。

(下面的同学意见不一致,对这个问题议论纷纷)

师:你们说得都有道理。已发射火箭的上一个同学,但如果看所有发射火箭的就是4个同学。你们看得范围不同,数的人数也不同,说得都很有道理。

生:1、2、3……可以表示什么呢?师:谁愿意回答?

生:1可以表示1个太阳,2可以表示2架火箭,3可以表示3个小朋友,4可以表示4棵树,5可以表示5架飞机……

生:这些数怎么写呢?师:谁能教教大家?

生:1像……,2像……,3像……,4像……,5像……三、巩固练习1、写1~5的数字。2、完成自主练习。

第3题可引导学生先让学生独立的分,然后进行交流,最后整理出5可以分成1和4、2和3、3和2、4和1。教师可以以此题的练习形式为线索,扩展到其他数的分与合。

四、小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把你的问题暂时放进问题口袋里,留着以后慢慢解决。教学后记:一、快乐的校园信息窗2老鹰捉小鸡教学目标:

1、借助“排第几?”了解10以内数的顺序,体会序数的意义。2、会写6~10各数,掌握6~10的数的组成。

3、渗透简单的找规律,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与同伴交流,初步形成合作意识。教学重点:了解10以内数的顺序,会写6~10各数,教学难点:掌握6~10的数的组成,渗透简单的找规律。教学准备:“老鹰捉小鸡”的投影片师生双边活动:一、导入

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那我们一起去操场看看吧!二、新授

出示信息窗2老鹰捉小鸡的投影片,创设问题情境

1、瞧,操场上的同学们在干什么呢?看了这幅图,你知道了什么?操场上有做老鹰捉小鸡的游戏的,有看游戏的,还有跑步的。我知道了跑步的有4人……

2、你能提出哪些问题?生自由发言。扎辫子的女生排第几?你知道他们各排第几?……

3、数字1、2、3……还可以表示什么呢?第1、第2、第3……第10。继续提问。

生提问:运动衣上的“6”表示什么意思?

4、这些数怎么写呢?在田字格中该怎样写呢?谁能教教大家?6像……,7像……,8像……,9像……,10像……三、巩固练习1、写6~10的数字。2、完成自主练习。第3题是小鸟回家,重点让学生比较两个4所表示的意义,体会同一个4,既可以表示几个也可以表示第几个。

第4题是饭前准备筷子,主要是让学生体会数数的方法是多种多样,渗透按群计数。3、说一说:生活中什么时候用到几个,什么时候用到第几个?四、小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可以把你的问题暂时放进问题口袋里,留着以后慢慢解决。教学后记:

快乐的校园

信息窗3拔河比赛教学目标:

1、在“拔河”的情景感受数量之间的大小及相等关系能用一一对应的方法通过学具操作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

2、认识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并知道它们的含义,用会这三种符号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能正确描述数的大小。

3、参与观察、操作等实际活动,初步体验“数感”。

4、培养对数学学习的亲切感,乐于参加数学活动,愿意提出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认识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并知道它们的含义用会这三种符号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能正确描述数的大小,是本课的难点。教具准备:多媒体、实物展台、彩色圆片师生双边活动:活动一:

引入新课:小朋友们在幼儿园里玩过许多有趣的游戏吧,哪个小朋友玩过拔河的游戏,能说说这种游戏怎么玩吗?今天,有一个班的小朋友正在玩拔河的游戏,他们想请咱们班的同学一起去看看好吗?(出示课件)

你观察到什么?你想说什么?问些什么

[本课是在拔河的情景中认识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因此,要启发学生对拔河这种活动的认识,明白拔河时两边的人数要相等。鼓励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如果学生在数人数的时候是两个两个地数的应该鼓励。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对拔河的认识,乐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能够看懂图意,用自己的话简单的描述图中的事物。]活动二

你说我讲:为什么比赛还没有开始?

我们可以用不同颜色的图片来代表拔河的小朋友。怎样摆才能够让别人一下子看出哪边的人多?看着摆好的图片,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从两边的人数不一样来分析这个问题。

[此处引入“一一对应”的观念,但学生如果有别的摆法,只要正确就应该给予肯定。能认真听别人的发言。能够正确的进行操作,并能自己的话描述操作的过程和结果。]

活动三

今天,老师介绍数学王国的两位好朋友给大家认识,他们是一对孪生兄弟,长得可像啦!先请它们来和大家打个招呼吧。(课件演示:两个符号的自我介绍。)

听了他们的自我介绍,你知道了什么?仔细观察两个式子,你有办法区分这两个孪生兄弟吗?学习顺口溜:大于号、小于号,两个兄弟一起到,尖角在前是小于,开口在前是大于,两个数字中间站,谁大冲谁开口笑。

手指游戏:用中指和食指表示两种符号,表示四组数的大小。[简单介绍符号的名字和作用,学生对符号有初步的了解即可。]板书99(教学读法)

引导学生从尖角和开口的方向来区别大于号和小于号。区别这两个符号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这个顺口溜可以帮助学生区分。先教学生用手指表示符号的方法,再引导学生进行游戏。

[能够从课件中了解两种符号的名称。能够正确读出这两个关系式。能够认真观察,表达自己的想法。能在老师的帮助下正确的用手指表示符号。]

活动四

让我们再回到拔河的场地看一看,现在可以进行比赛吗?为什么?你能和同桌说说吗?像刚才用圆片来摆一摆,怎样能让别人很容易地看出两边的人数同样多?

大于号和小于号的另一个兄弟来了,他叫等号。等号放在两个数之间表示两边的数一样大。引导学生从两边人数相等来分析。引导学生与同桌交流。学生进行操作。板书“10=10”。引导学生观察等号的特点。

[能认真听别人的发言,补充时不重复别人说过的话。能够用自己的话描述操作的过程和结果。能用自己的话说出等号的特点。]

活动五

小朋友们都非常爱自己的集体,不参加比赛的同学都当拉拉队员,哪边的人数多呢?你能用大于号或是小于号来表示哪边的人数多吗?还可以比什么?互相说一下。学生独立尝试,教师随机指导。能标出其他比较的问题,能正确进行比较。

活动六

说一说,你这节课认识了谁?它是什么样的?你还想知道些什么?还想提出什么问题解决不了的,把它放进问题口袋里。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自己在本节中的收获。能用自己的话小结学习的主要内容。]教学反思:

快乐的校园

信息窗4---快乐的课堂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学生初步认识0的意义.

2、感知0不仅可以表示一个也没有,还可以表示起点、分界线。3、学会0的写法.

教学重点:初步了解0的意义及0的写法.

教学难点:0不仅可以表示一个也没有,还可以表示起点、分界线。教学准备:课件、温度计、每人准备一把小直尺、0~5的数字卡片.师生双边活动

出示课件:树上有十个苹果,用数字10来表示,摘走一个,剩下的用数字9来表示.如果再摘走一个(课件出示)用数字8来表示……一直等到树上一个苹果也没有了,该用数字几来表示?(这时肯定会有同学说出用零来表示)对!用零来表示,

(一)认识0.

树上一个苹果也没有,我们可以用数字“0”来表示,板书:0

这个数字读作“零”,“0”表示没有.“0”和1,2,3,4,5一样,也是一个数.但它表示什么呢?(表示没有)

(1)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说“0”的用法和意义.

师说: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用到0这个数字,比如;妈妈买回5个苹果,吃了5个,还剩0个.小华有3支铅笔,用了3支,还剩0支.你们一定还会说出许多这样的例子.现在我们分小组议论,看谁说得最好.议论后,得出在温度计上可以找到0,在比赛的记分卡上可以找到0,在学生的直尺上可以找到0。(教师一一出示给学生看)

(2)拿出自己的小直尺.

刚才同学们说得非常好,你们对0有了初步的认识.0可以表示没有.0还可以表示什么呢?请大家拿出你的小直尺.

看一看,0在什么位置?在这里它还可以表示什么?(3)出示课件(直尺放大图.)

请大家看放大直尺图,0在这里表示一段也没有.它还可以表示起点.表示量东西从这里开始.这个0应排在谁的前面?为什么排在1的前面?(因为0是起点)指名数直尺上的数:从0~5.齐读:0~5,5~0.(二)指导0的书写.

老师边范写边说:写0时,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起笔收笔都要相连,写成椭圆形.自己在课桌上练习写0,注意笔顺.在书上练习格描写0.

(三)巩固反馈

拿出0~5的数字卡片,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一排.(四)小结:

说说这节课认识了谁?它是什么样子的?你还想知道些什么?还想提出什么问题?解决不了的把它放到问题口袋里。

教学反思:妈妈的小帮手

信息窗一帮妈妈整理衣服教学目标:

1、让学生按一定标准给物品分类,体验同一标准分类的确定性及不同标准分类的多样性。2、在分一分、比一比的活动中,让学生形成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能力。

3、经历分类、比较的过程,感受生活和数学的密切联系,初步养成分类整理物品的习惯。教学准备:准备不同类型的本子、多媒体图片教学重点:重点是让学生按一定标准给物品分类。教学难点:难点是体会按不同标准分类结果的多样性。师生双边活动:一、导入课题:

教师为每一学习小组提供几种不同类型的本子,混放在一起。

教师出示一摞各种样式的本子,提问:“本子这么乱,怎么办?你来帮我吧!”

让学生运用自己的已有经验一边动手分,一边讨论方法。请一位学生帮助老师分类整理,过程用实物投影展示。

教师小结:“我们刚才就是进行了分类整理。出示课题:分类二、学习分类:

1、教师引导:“分类在我们生活中的用处可大了。你看,妈妈正需要你帮助呢!”

教师小结:“同学们想出了各种办法帮助妈妈。你认为他们的方法怎么样?”“你能用几种方法进行分类?”

总结:我们用了不同的标准进行了分类,分出的结果就不一样。2、教师引导:“妈妈很辛苦,我还可以帮妈妈做点什么呢?引导学生体会分类的意义。课件出示例题图片。

学生分组讨论,怎样帮助妈妈整理衣服。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活动。学生自由发表见解。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方法:①、把爸爸、妈妈和小明的衣服分开;②按上衣和下衣分;③按颜色不同分;……

引导学生分析,体会分类标准不一致,分得结果就不一样。3、教师引导:“妈妈很辛苦,我还可以帮妈妈做点什么呢?

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然后说说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和关爱妈妈的情感。

对于学生说出的例子,如果可以运用分类的知识,就引导学生进行分类,并说说自己分类的方法。学生可能想到的:

①、帮助妈妈整理背包(或者自己的书包);②、帮助妈妈整理厨房里的碗筷;③、帮助妈妈整理客厅的里的物品;④、帮助妈妈整理劳动工具;……

学生体会数学知道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小结:“看,生活中处处都能用到数学知识。其实,分类的知识不仅仅在这方面有用,还有许多用处呢!

4、解决问题

(1)哪些是鸟类?用“O”圈出来。

教师出示自主练习第一题图,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完成后请学生说一说自己圈的,并说理由,与其同学进行评价。

(2)分一分,说一说。

教师出示自主练习第二题图,学生讨论完成。完成后请小组派代表说一说自己小组分类的方法,并说明理由。

引导学生说一说还发现了什么。(3)想一想有哪几种分法教师出示自主练习第三题图,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在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指导。请有代表性的组派代表介绍分法并说明理由。其他同学进行补充5、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数学知识?你还能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时候能用到分类的知识吗?”培养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的意识。6、课外活动

回家帮助家人分类整理物品,并和家人说一说自己分类的方法,请家人给你评价。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和关爱长辈的情感。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注重评价方式灵活化、过程化。教学后记:

妈妈的小帮手

分类与比较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厚薄”,引出对长短、多少、大小等比较。

2、经历具体分类活动的过程,初步体验分类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养成整理物品的习惯。

3、在分一分,比一比的活动中,让学生形成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

4、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有关分类、比较的简单数学问题。并能初步汇报和交流自己的想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主题图、

教学重点:重点是学习按指定标准或自定标准读对物品进行分类。教学难点:难点是能提出有关分类、比较的简单数学知识。师生双边活动:一、导入:

师:同学们,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小明最近搬新家了。小明邀请大家到他家去做客,你们想到他家去参观吗?(出示放大的主题图)

师:瞧,这就是小明的家。谁能说说小明家都有什么利用小明搬家导入本课,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学习数学的愿望。二、学习比较、分类:

1、引导学生体会分类的意义。课件出示例题图片。教师引导:小明说“妈妈的衣服真多呀!”他是怎么知道的?学生分组讨论,自由发表见解,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活动。

教师小结:“因为妈妈的衣服最厚所以小明知道妈妈的衣服最多。那么除了可以比较谁的衣服最多,还可以比较什么呢?”

学生自由发表见解。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比较:①、谁的衣服最长?谁的衣服最短?;②、妈妈和小明谁高谁矮?;③、哪边的马大?哪边的马小?;④、哪个水晶球大?哪个水晶球小?;……

2、师:小明搬家之后,除了帮妈妈整理衣服,他还能帮妈妈做什么?

对于学生说出的例子,如果可以运用分类的知识,就引导学生进行分类,并说说自己分类的方法。学生可能想到的:

①、帮助妈妈整理厨房里的碗筷;②、帮助妈妈整理客厅的里的物品;③、帮助妈妈整理劳动工具;……

教师小结:“看,生活中处处都能用到数学知识。其实,分类的知识不仅仅在这方面有用,还有许多用处呢!”

3、解决问题

①、哪本书最多?教师出示自主练习第一题图,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完成后请学生说一说自己圈的,并说理由,与其同学进行评价。

②、比一比谁轻?谁重?。

教师出示自主练习第二题图,学生讨论完成。完成后请小组派代表说一说自己小组分类的方法,并说明理由。

引导学生说一说还发现了什么。③、哪团线长?你还能比较什么?

教师出示自主练习第三题图,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在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指导。④、在适当的()内画对勾。⑤、谁拿最合适?

请有代表性的组派代表介绍分法并说明理由。其他同学进行补充。

练习时,组织课堂上的实践活动,由教师、大同学、小同学进行比较。在两两比较的基础上,最后通过推理得出谁的手最长。

对物体的比较,有直接比较,还有借助生活经验进行推理比较。4、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数学知识?你还能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时候能用到分类的知识吗?”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培养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的意识5、课外活动

培养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的意识回家帮助家人分类整理物品,并和家人说一说自己分类的方法,请家人给你评价。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和关爱长辈的情感。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注重评价方式灵活化、过程化。教学后记:走进花果山

信息窗110以内数的加减法(一)教学目标

1、能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知道把两个数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2、初步学会从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的10以内数的加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在与同学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合作意识,初步学会有条理地表述自己的操作和思考过程。4、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每人10个圆片

教学重点:学习10以内两数想加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10以内两数相加的计算方法思考两个数相加的算法教学过程:活动程序与教师提示活动内容关注要点活动(一)1、师:在我们中国有一个神通广大的神话人物,他一个筋斗能翻十万八千里呢!猜猜他是谁?他和他的小猴子们住在哪里呀?想不想到花果山去看看呀?多媒体出示:(花果山的图画,里面蕴藏着加法的信息)2、引导学生看画面,说说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师:画面上有一个十分好奇的小朋友,他正在提出问题呢!你能回答他的问题吗?学生观察画面,对整幅图有一定的感受。鼓励学生认真观察,找出问题并进行思考。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人物来引入新课,能及时地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学生充满兴趣的仔细观察图画,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能够通过观察发现“一共有多少只小猴子”这个问题。活动(二)1、能利用你手中的材料解决这个问题吗?自己试试看。2、把你的想法和其他小朋友交流交流,好吗?3、哪个小组来交流你们小组的想法?学生通过操作学具,或画图利用以有的知识想一想,数一数。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学生表达自己的操作过程和想法。全班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用多种方法来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教师适时引导出加法的含义。可能出现多种方法:直接去数:用数的组成:用圆片摆一摆学生通过独立的操作进行探索及思考。在讨论交流中,能够探索出多种算法,在与同学的交流过程中,有较强的合作意识并能有条理地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操作和思考的过程。4、师:大家的想法都很好!当我们要把两个数合起来的时候就可以用这样一种方法,你猜,是什么方法?对!加法!(板书)师教学加法的算式及加法的读法与写法。活动(三)1、继续观察画面,你还能提出用加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吗?2、小朋友们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我们先来解决哪一个?(选一个集体解决)3、你会解决哪个问题?4、剩下的问题小组在一起解决。朵?鸟?在引出加法的算式和加法算式的读法及写法时,把自主权放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来发现,来探讨。掌握加法的读、写方法。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有:(1)天空中一共有几只小鼓励学生从图中提出用加法解决的数学问题。(2)一共有几个桃子?(3)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几(4)一共有几个小朋友?(5)一共有几朵白云?指名回答集体订正。指名回答后说说自己的想法。小组在一起交流。学生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进一步加深对加法的认识。通过交流进一步理解加法的意义。在小组内发表自己的意见。活动(四)1、(多媒体出示:第一题)师:瞧!小猴子们发现了什么?原答。来是一群有趣的蚂蚁,他们在干什么呢?你想问什么?你会解答吗?2、(多媒体展示第三题)师:咱们来一次小比赛,看谁做的又对又快!3、数学游戏。师:咱们用我们灵巧的双手,做一个有趣的游戏。想做吗?来,谁先和周老师做游戏?(师伸出手指说:我出3,生再出一个数:我出4。两个人把手指合在一起:3+4=7)4、师:这节课咱们游览了花果山,小朋友们在这里玩的高兴吗?能说说你有什么收获吗?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独立解能看懂图意,正确解答。直接写在书上。师生做,再生生做。学生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法。能正确的计算10以内数的加用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并进一步巩固加法的知识。学生自己对本节课做一个小总结,有利于他们对所学知识做一个整理与回顾。课后反思:

走进花果山信息窗2野餐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初步了解交换相加两个数的位置得数不变.2学习有关0的加法,巩固加法的意义和基本的口算方法。

3、初步学会从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的10以内数的加法和有关0的加法解决实际问题.

4、在与同学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合作意识,初步学会有条理地表述自己的操作和思考过程。5、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教学准备:投影片

教学重点难点:培养问题意识,进一步理解体验加法的意义教学过程:活动程序与教师提示活动一师:小猴子们和小朋友来到了花果山,玩的可高兴了,可是小朋友玩累了,他们准备开始野餐了,小朋友想知道他们都带什么好吃的了吗?(出示投影片:课本31页的野餐图)引导学生看图,初步理解图意。1、师:你们看这些小朋友带什么了呀?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小组长要分火腿肠了,他提了一个问题:每人一根火腿肠需要几根呢?你能直接算出需要多少根火腿肠吗?学生先自己思考,然后进行活动内容学生观察画面,对图画有一定的感受。让学生畅所欲言关注要点直接切入课题学生能够仔细观察图画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那到底有多少个学生呢?交流学生可能会说:看看一共有多了学生自己列算式,可能会列出两个算式:4+3=7(个)3+4=7(个)比较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初步锻炼学生的换位思考,解少个学生就知道需要多少根火腿肠决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的规律.培养学生敢于大胆发言的好习惯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算法多样让学生自己独立的尝试列式计算,再交流算法在解决第2个问题时,要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列算式,化让学生掌握0的加法的计算方法活动二:刚才我们知道了每人分一根,需要7根火腿肠,那你们还能提出这样的问题吗?师板书问题师:你想解决哪个问题?活动三:师:小朋友我们一起做个伸手指列算式的小游戏,怎么样?游戏规则是这样的:请一个小朋友跟老师一起一边演示一边讲解,同桌两个小朋友每人任意伸出几个手指(最多伸5个,不伸表示0)说出你们俩手指数相加的算式,谁抢先朵?再仔细看图学生可能会提:4、一共有几只小猴?2、一共有几个桃子?3、一共有几罐饮料?4、黄花和红花一共有多少同桌俩做游戏通过练习,加深有关对加法知识的理解,以及加法口算的速度.说对谁就赢。刚才小朋友做游戏抢答的非常好,老师这里还有一些算式卡片,不知小朋友能不能直接说出得数呢?出示:4+1=1+4=5+4=4+5=6+2=2+6=6+0=0+6=让学生齐答或者开火车回答加深对加数交换位置,得数不便变的理解.活动四:小朋友真厉害,相信做书上的自主练习肯定不成问题,是吗?打开课本第33页第1和第2题小朋友这节数学课,高兴吗?为什么?课后反思:走进花果山

信息窗3游水帘洞教学目标

结果先说题意,然后独立完成交流教师对学生的结果进行评价让学生进行总结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本节课的主要学习内容.1能初步理解减法的意义,正确计算10以内数的减法。

2初步学会从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的10以内数的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在与同学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合作意识,初步学会有条理表述自己操作和思考过程。4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教学重点:让学生正确计算10以内数的减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解决10以内数的减法实际问题和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准备:投影图片。师生双边活动:

一出示图片,引导学生看图,初步理解图意。1教师引导学生看图,说说图中提出的什么问题。2你能指着画面具体说说知道了什么?可以求什么?二解决出现的问题。

1自己利用学具解决刚才提出的问题好吗?自己试试看。2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中进行交流吗?3小组在全班交流。4教学减法算式。

从7里面去掉4,用减法计算。你能试着写出减法算式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列出减法算式,7-4=3,介绍“”符号,教读算式,生练读。三继续解决问题。

1继续观察画面,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2我们先来解决“跳进洞里几只猴子”,你会列式吗?反馈并订正。3“树上还剩几个桃子”相信同学们一定会解答。四扩展练习

1你能在小组中说说图意吗?该怎样解答?2自主练习的第2题与同位说一说该怎样解答?3看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4小鸡回家,看看那位同学能够帮助小鸡回到自己的家。五全课总结.教学后记:

走进花果山

信息窗4小猴子下山教学目标:

1巩固已学过的10以内数的减法。

2正确解答相同的两个数相减的减法问题,让学生借助学具操作,体会相同的两个数相减得数是0的道理。

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正确解答相同的两个数相减得数是0的算式。

教学难点:通过借助学具操作,算出得数,体会相同的两个数相减得数是0的道理。教学准备:学生准备小棒、师准备投影片。师生双边活动:一、导入:

在花果山上有一群猴子,有一天他们下山来,看见一棵树上结满了又大又红的桃子。一只顽皮的小猴子就提着篮子来摘桃,你想知道小猴子摘桃子的结果吗?请看投影片。

二、出示“小猴子下山”的投影片让学生仔细观察。谈自己看到了什么?学生自说说,然后小组内交流。三、引导学生看图,根据图意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同桌悄悄说说。同桌互相合作学具解答自己刚才发现的问题。四、全班交流自己是怎样解决发现的问题。生说算式,师板书。五、操作学具

通过学具操作,着重让学生理解从一个数里减去0的含义,体会一个数减去0得数还是原数的道理。六、扩展练习

1、同桌互相说说40页第1题的图意,并列出算式解答。2、谁能又准又快地计算41页的第2题。

3、小组讨论第3题,根据图意如何列4个不同的加减算式。4、看图能正确流利地讲一个有关的数学故事。(小组合作探讨)七、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所学内容。教学后记:

走进花果山信息窗6小猴学钓鱼教学目标:

1、能初步理解加减混合的含义,学会10以内加减混合运算。

2、能从实际情境中,理解加减混合的意义,并能用所学的10以内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积极参加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投影片多媒体课件学具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加减混合的意义,掌握算法教学过程:活动程序与教师提示活动一出示课件(一)小猴学钓鱼。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中讲学习内容学生观察画面,对整幅图有一定的关注要点学生能仔细观察图画,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引入对1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学习。感受,讲一讲图中的故事。启发学生提出:“有5只小猴子学钓鱼,跑了3只,又来了1只,现在有几只小猴子?”述的故事,明白事情发展的过程。谁能讲一讲图中的故事并提出数学问题。活动二1、你能用学具解决刚才提出的问题吗?自己试试看。2、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里进行交流吗?3、那一个小组来交流一学生通过操作学具,加深对图意的理解,想一想,算一算。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操作过程和想法。全班交流,可能出现的方法有:1、小方块来摆一摆,从5个里面学生能通过操作学具先进行独立的探索。在讨论交流中,能够探索出多种算法。在与同学交流的过程中,有较强的合作意识并能有条理地、清晰地表述自己的操作和思考过程。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下?4、列式计算你能根据刚才摆的方块列出算式吗?拿去3个再加上1个。2、用5个方块加上1个,再减去3个。3、直接口算答案。式解决提出的问题,鼓励算法多样化。学生尝试用算式解决问题的方法。可能列的算式有:5-3+15+1-3(并口算出结果)

5、谁能说说算式中各数代表的什么意思?活动三1、继续观察画面,你还能提出哪些可以用加减混合计算的数学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板书:现在鱼缸里有几条鱼?(列式)2、谁能说说鱼缸里小鱼的条数是怎么变化的,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活动四自主练习第1题看图想一想小朋友手中现在有几个气球?第4题小羊可以踩哪些石头过河?第6题看图讲一个数学故事。通过解决问题,来加深对加减混合运算顺序的理解。思维的角度不同列出的算式也不同,只要学生说的有道理都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索根据自己的理解,独立列式计算,理解有困难的可以根据图意摆学具,再列式。学生列出3-1+2=4或3+2-1=4都是合理的。学生用“先算……后算……”的格式表达运算顺序。引导学生用:“先算……再算……”的格式表示运算顺序。序。初步认识加减混合运算,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的顺学生先独立解答然后在小组交流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并自己解决巩固前面所学的加减混合运算,加深对加减混合运算意义的理解。激发兴趣,增强学好数学巩固加减混合运算的口算方法。的信心。进行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综合练习。只要学生编得合理有趣,都要表扬鼓励。全课总结(略)教学反思:

走进花果山数学广场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进行总结。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学习的主要内容。1、结合现实场景,发现事物中隐含的规律,对数字、图形、物体等的排列规律有初步的了解。2、经历探索、发现规律的过程,初步体验寻找事物规律的思考方法,形成初步的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3、能运用简单的规律解释现实中的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与他人的合作交流中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活动程序与教师提示活动一教学例题出示课件。教师引导:“生活中有好多东西都特别有趣。请小朋友现。看看这幅图片,告诉老师你发现了什么?”教师小结:我们刚才就是在——找规律。活动二教师组织学生观看课么?”教师小结:“图中你都发教师组织学生观看一组本校有规律排规律发现熟悉的事物中隐含的出示课题:走进花果山——数学广场。活动内容教师组织学生观看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请多位学生从不同方面说说自己的发关注要点让学生熟悉类似的事物,为发现规律作好准备。件,提出问题:“你发现了什列的景物的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一边思考,一边与其他同学讨论。请一位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事物都有自身的规律。解决问题1、涂涂画画2、填一填教师出示试试做做第一题图,前两小题学生独立完成,第三小题学生讨论完成。完成后请三位学生分别说一说自己做的,并说明原因。教师出示试试做做第二题图,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请多位学生说一说自己做的,并说明原因。教师出示试试做做第三题图,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完成后请小组派代表说一说自己小组做的,并说明其中的规律。教师出示试试做做第四题图,学生可独立思考并完成。完成后请一位学生说一说自己接着画什么,并说明理由。教师出示试试做做第五题图。学生先能正确做出并说明理由。能够很快找出题的规律。能独立思考,不盲目做题。找出正确规律。能有条理的思考问题。3、你能接着画下去吗?4、想一想,画一画。你能接着画下去吗?5、找规律。能仔细看图,认真听别人发独立完成然后在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指导。表意见。请有代表性的不同小组上台交流。其他同学补充。教师出示试试做做第六题图。先引导学生观察算式的排列情况,发现其中的排列规律,然后独立完成。请多位同学上台交流。引导学生有序地思考,尽可能找出更多的路来。6、请你按2-10的顺序走。全课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能说一说你发现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是有规律的吗?”知识扩展“我们已经知道事物都有自己的规律。请你找找我们身边这些物体的规律。”课后反思海鸥回来了教学设计课题:海鸥回来了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第一册(青岛版)教科书第62--63页,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目标:

1、借助学具操作,认识11--20各数。

2、正确书写11--20各数,正确认识计数单位“个”、“十”和数位“个位”、“十位”。

3、经历动手操作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以及11--20各数的过程,初步体验计数的发展和作用,形成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4、结合现实活动学习认数与计算,培养环保意识,提高学习兴趣。教学过程:

一、创设激嗨!圣诞节快乐!有一伙人在四处打听你,还说逮住你不会轻饶你,他们一个叫财神,一个叫顺利,领头的叫幸福!我问过烦恼了,它根本不爱你,还说永远不理你,让我转告你不要自做多情!还有健康让我带封情书给你;它暗恋你好久了并且一生不变!提前祝你:新年快乐要发给二十个人你这一年就会财源滚滚,如果删除不发,那你这一年就会破财。发吧!我也被逼的,谁叫你人缘好情,引入课题小朋友,你们喜欢大海吗?今天老师领你们到海边去看一看,好吗?

教师出示:“海鸥回来了”的挂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上有什么?看到图,你想知道什么?提出你们的问题。学生看挂图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根据图片可能提出的问题有:沙滩上有多少只海鸥?天空中有多少只海鸥?岩石上有多少只海鸥?

引导学生进行总结。使学生体会到事物中隐含的规律。进一步体会事物各自的规律。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学习的主要内容。能举出实际例子。水中有多少只海鸥?沙滩上有多少位小朋友?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学生自己数沙滩上有多少只海鸥?并汇报自己的结果与过程。教师可提倡学生多种数法,只要数的正确就可以。

2、教学认识11和数位

(1)、如果用一根小棒表示1只海鸥,沙滩上的海鸥要多少根小棒?同学们快来摆一摆,摆完后并观察小组内各同学摆得是否与你的相同?若有不同,你认为哪种摆法好,为什么?

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交流体会比较可能想到把10根放在一起,1根独放,这样便可以一眼看出11根。教师在投影仪上展示出10根在一起,1根独放的结果,加深学生的认识。(2)、学生看着展示结果说一说:11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3)、10根表示1个十,它对着的位置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十位”。十位表示有几个十,这1根对着的位置也有一个名字,叫“个位”,个位表示有几个一。(4)、怎样用计数器表示“11”呢?

学生在自己的计数器上拔珠表示,并说出自己是怎样拔的?教师最后总结:有1个十,就在十位上拔1个珠子,这1个珠子表示1个十;有1个一,就在个位上拔一个珠子,表示1个一。(5)、教学“1”的写法

有1个十,在十位上写1,有1个一,在个位上写1。学生在田字格中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并选出较好的展示给学生们,其余同学模仿书写。3、教学认识19

我们来看“天空中有多少只海鸥?”学生可以数一数,摆一摆,拔一拔。然后分组汇报自己的发现与意见,讨论怎样一看就知道“有多少只海鸥?”那就写出来,教师指导学生练习“19”的书写,4、教学20的认识

刚才天空中有19只海鸥,现在又飞来一只海鸥,一共有多少只海鸥呢?学生数一数,答20。那20,我们应怎样摆,怎样拔?学生操作。可能出现1个十和10个一组合,在计数器的十位上拨1个珠,而在个位上拨10个珠,也可能出现在2个十放在一起,或要计数器的十位上直接拨2个珠,这样教师要及时鼓励和引导学生要善于思考,找出最快最好的表示方法。三、巩固练习

1、小组内拨珠比赛,一个小朋友说11、12……20,其余小朋友拨珠。

2、找朋友。教师发给学生数字卡与1个十和3个一,8个一和1个十,2个十,1个十和6个一,1个十和1个一,分组活动找到自己相同的朋友。四、总结

这节课,你们知道了些什么?学会了什么?认识了哪些新朋友?你还想了解什么?请学生上台说一说,讲一讲,写一写,画一画。

教后记1、借助学具操作,认识11--20各数。

2、正确书写11--20各数,正确认识计数单位“个”、“十”和数位“个位”、“十位”。

3、经历动手操作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以及11--20各数的过程,初步体验计数的发展和作用,形成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4、结合现实活动学习认数与计算,培养环保意识,提高学习兴趣。

课题:海鸥回来了第二课时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第一册(青岛版)教科书64页,20以内不进位加法与不退位减法、估算。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实例,能正确口算十几加几(不进位)、十几减几(不退位)的加减法,知道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2、结合图片,了解估算,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渗透估算思想。教学过程:一、20以内不进位加法及各部分名称

师:小朋友看,沙滩上有多少位小朋友?小朋友可以用自己的表示方法表达出来。学生回答:有12位。

师:看,现在又从远处跑来了3位小朋友,现在一共有几位小朋友?同学们根据以前我们的知识,能否列出算式?1、摆小棒

学生可能列出12+3=和3+12=两种算式,那么这两个算式哪个正确,我们看它们结果是否相同,小朋友先用小棒摆一摆。学生可能一根一根的摆放,也可能把10根放在一起,2根放在一起,然后把3根放在2根边,加起来共计15根,也就是12+3=15。也有部分学生先摆3根,再摆2根,最后放10根,也是15。即3+12=15。教师在此过程中,巡视指导,有摆放小棒有困难的学生要及时提示。学生说出自己计算过程:2+3=5,10+5=15,3+2=5,10+5=15。2、计数器

学生拨计数器计算12+3=或3+12=。学生独立拨,小组交流、讨论,选出自己认为最好的拨法,然后汇报加的过程。3、加法各部分的名称

教师板书12+3=15。12有名字叫加数,3的名字叫加数,15的名字叫和。因为12叫加数,3也叫加数,因此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即12+3=15,3+12=15。(板书:加数+加数=和)二、20以内不退位减法及各部分的名称

小朋友看,岩石上原来有17只海鸥,飞走了4只,现在岩石上有多少只海鸥?(有13只)是怎样得出来的?小朋友根据以前减法知识,能否列出一个减法算式?1、摆小棒计算

学生可能列出17-4=,小朋友可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摆一摆17减4等于几?生:我摆17根,再在17根里拿走4根,剩下13根,也就是现在岩石上有13只海鸥。

生:我摆17根时,10根一起,7根在一边,我在7根中拿走4根,剩下3根,再用10根加3根就是13根,即7-4=3,10+3=13,所以现在岩石上有13只海鸥。2、拨计数器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展示自己拨珠的过程,并选一名学生汇报自己小组拨珠的过程。3、20以内不退位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同学们都知道17-4=13,在加法中每个数字都有自己的名字,那么减法中有没有呢?有那么叫什么呢?17叫被减数,4叫减数,13叫差,即被减数--减数=差三、估算

教师出示小方块,请学生看看,说说大约有几块,学生回答,4块、5块、6块,那么我们再来数一数,1块、2块……5块。教师再出示一大堆方块,请学生根据以上经验,估算一下大约有多少块?生:30块31块40块45块35块

那么我们让一名学生上来数一数,共计多少块?5块、10块……40块

象这样我们从实际出发,用眼看大约有多少的过程叫估算。四、巩固练习估一估,数一数65页第5题五、总结

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请小朋友们说一说。教后札记

1、结合具体实例,能正确口算十几加几(不进位)、十几减几(不退位)的加减法,知道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2、结合图片,了解估算,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渗透估算思想。

课题:海鸥回来了第三课时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第一册(青岛版)教科书6567页,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目标:

1、继续练习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物体的个数,提高准确率。

2、通过各种活动充分认识记数单位“+”和“”,明确1120各数是有两个数位组成的。能正确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3、能用20以内的数描述事物,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重难点

明确11---20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教具准备:计数器、数字卡片教学过程:

一、集体数数,稳定情绪。

1、从0数到20,从20数到0。(建立数序概念)

2、男女生做接数游戏,可以2个2个的数或3个3个的数。(建立规律概念)

3、师生共做说写数游戏。教师说数,学生写数。(使学生养成认真听、写数的习惯)写后同桌交流。二、教师操作,加强数位练习

1、教师用计数器拨数,学生说出所拨数及数位。

如教师拨17,学生答17的个位上是7,表示7个一。十位上是1,表示1个十。(反复练习,增强数位、数的组成及数的意义的认识)

2、师生做猜数游戏①1个十和5个一是()

②十位上是2,个位上是0,这个数是()③比14大,比16小的数是()④13的左边是()右边是()三、学生操作,加强交流意识

1、学生用小计数器,每人拨一个数,并比较大小。如,甲拨15,乙拨18。甲说我的15比你的18小乙说我的18比你的15大......

2、学生用学具数字卡片做猜数游戏(20以内)

如,学生甲出示卡片11,学生乙说我要出的数比你的大的多。甲猜20,19,18......四、指导学生完成教科书第6--9题------全能练习1、教师先指导每一个学生明确题意,再让学生完成。2、教师巡回指导,并重点指导学困生。

五、拓展练习(完成67页图画内容)拓展思维练习1、指导学生看图,说一说图中都画的是什么?2、估一估大海里的海鸥和船只各有多少只?3、鼓励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六、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这些数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你愿意试试吗?老师愿意随时帮助你!下节课我们继续共同探讨。

教后札记

1、继续练习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物体的个数,提高准确率。数学广场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场景,发现事物中隐含的规律,对数字、图形、物体等的排列规律有初步的了解。2、经历探索、发现规律的过程,初步体验寻找事物规律的思考方法,形成初步的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3、能运用简单的规律解释现实中的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与他人的合作交流中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活动程序与教师提示活动一教学例题出示课件。教师引导:“生活中有好多东西都特别有趣。请小朋友现。看看这幅图片,告诉老师你发现了什么?”教师小结:我们刚才就是在——找规律。活动二教师组织学生观看课么?”教师小结:“图中你都发现了什么?”教师组织学生观看一组本校有规律排规律发现熟悉的事物中隐含的出示课题:走进花果山——数学广场。活动内容教师组织学生观看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请多位学生从不同方面说说自己的发关注要点让学生熟悉类似的事物,为发现规律作好准备。件,提出问题:“你发现了什列的景物的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一边思考,一边与其他同学讨论。请一位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引导学生发现事物都有自身的规律。教师出示试试做做第一题图,前两小题学生独立完成,第三小题学生讨论完成。完成后请三位学生分别说一说自己做的,并说明原因。教师出示试试做做第二题图,学生独能正确做出并说明理由。解决问题1、涂涂画画2、填一填立完成。完成后请多位学生说一说自己做的,并说明原因。教师出示试试做做第三题图,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完成后请小组派代表说一说自己小组做的,并说明其中的规律。教师出示试试做做第四题图,学生可独立思考并完成。完成后请一位学生说一说自己接着画什么,并说明理由。教师出示试试做做第五题图。学生先能够很快找出题的规律。能独立思考,不盲目做题。找出正确规律。能有条理的思考问题。3、你能接着画下去吗?4、想一想,画一画。你能接着画下去吗?5、找规律。6、请你按2-10的顺序走。全课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能说一说你发现生能仔细看图,认真听别人发独立完成然后在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指导。表意见。请有代表性的不同小组上台交流。其他同学补充。教师出示试试做做第六题图。先引导学生观察算式的排列情况,发现其中的排列规律,然后独立完成。请多位同学上台交流。引导学生有序地思考,尽可能找出更多的路来。引导学生进行总结。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学习的主要内容。活中还有哪些事物是有规律的吗?”使学生体会到事物中隐含的规律。进一步体会事物各自的规律。能举出实际例子。知识扩展“我们已经知道事物都有自己的规律。请你找找我们身边这些物体的规律。”课后反思:

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青岛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青岛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青岛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总结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710388.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