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有效性开题报告
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有效性
开题报告
依据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年度课题指南,经学校领导小组批准,201*年3月22日计算机教研组会议召开开题论证会,进一步完善落实研究方案后,正式开展研究工作。下面,代表计算机教研组作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请领导和课题组成员对研究实施方案进行指正、审议。一、课题研究的基础
教育科研是人们探索和认识教育客观规律的有效途径,是促进教育决策科学化、推动教育科学理论转化为教育实际应用的重要手段,是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有力措施。
教育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中提出,“改革教学模式。积极采取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和模拟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增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改革评价模式。建立以贡献为导向的学校评价模式和以能力为核心的学生评价模式;探索职业教育质量评价的新途径、新措施,引导学生全面发展”,“鼓励学校开发特色课程和精品课程。”
从目前我校中职生教学有效性现状来看,各年级教学有效性工作无论在教学思想、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程序,还是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方面,都明显没有和有效性连接的很紧密。
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加强对中职计算机教学有效性课题管理的规律、理论基础、发展趋势以及计算机教学有效性课题管理的科学化与标准化等重要问题的研究,确定校级中职计算机教育有效性课题的理论基础,建立一套系统化、规范化、程序化,且具有高度自我约束、自我完善机制的有效性课题体系,全面提升计算机课堂教学的质量水平,以较小的投入获得课题成果的最大的效益,是本课题研究的根本目的,也是本课题研究的价值取向。二、课题研究的方法
1、调查法主要调查在该课题研究之初,有效教学的现状、师生理解情况以及对研究过程中、研究之后的状况进行详细跟踪调查,为研究的顺利进行提供事实性依据。
2、文献研究法作为学习理论、收集信息的主要方法,其中信息资料主要来源于教育理论书籍、报刊杂志以及网络下载的相关资料等。
3、案例分析法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边实践,边探索,边检验,边完善,把研究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边归纳,边总结,形成有鲜明个性的有效教学个人案例。
4、经验总结法积极做好个人、子课题、总课题的理论、实践的经验总结,注重过程与结果的双翼齐飞。
5、行动研究法强调对课题的反思与研究,发现、分析存在的问题,采取改进措施,拟定改进计划。三、课题研究方案
1、研究目标:
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教学策略是以现代教育观念和理论为基础,通过选择、设计和实施具有前置性和过程性相结合的教学方案,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解决教学问题而进行的研究。旨在实现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与教师的专业成长的目标。通过教学准备、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策略研究具体实现以下研究目的:(1)形成教师对有效学习指导的具体策略和一般性策略,构建学生有效学习的课堂教学平台;
(2)形成教师对有效教学实验的通识策略和个性化策略,构建教师有效教学的课堂教学策略模块;
(3)构建理论支撑框架,实施具有可行性,操作性的有效课堂案例研究的实验方案;
(4)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有效学习和教师的有效授课形成有效的评价标准及评价体系;
(5)结合学校实际,进行“教”和“学”实效性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大面积提高学校教学效率。
2、研究内容:理论研究:
(1)中职计算机教育的有效性的规律及特点。
(2)校内外科研课题管理的动态与趋势。(3)中职计算机教育的有效性的课题管理。3、试行中职计算机教育有效性课题的质量管理(1)制订文件。(2)组织培训。(3)分组实施
(4)反馈、分析、整理信息。4、课题研究的步骤
本课题研究周期为三年,自201*年2月~201*年2月止。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201*年2月-201*年1月)
①查阅文献,收集国内外最新的课堂教学研究资料,组织研讨,分析论证。②组织调查部分学科的教学课堂现状,分析课堂教学高效与低效的特征,完成调查报告,确立课题,完成课题研究方案。
③组建课题组,组织子课题负责人和骨干成员培训会,提高具体任务和要求。
(2)实施阶段(201*年3月-201*年1月)①分工落实。
②进入课堂,通过听课、评课等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研究典型案例。③通过同课异型、异课同型等赛课及分析完成有关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阶段实验报告。
④邀请校领导及骨干教师会诊,引领解决实验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形成有效性课堂教学实施的策略。
(3)总结阶段(201*年3月201*年2月)①收集、整理子课题结题报告。②撰写总课题结题报告。③总课题结题大会。
④经验成果在教学实践中推广应用。5、课题研究的成果表达形式
最后成果将以海经院附属中专的评审书形式上交截稿6、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分工
佟畅、苏小会:指导课题研究,负责宏观规划。苏小会、佟畅:课题研究策划人,设计课题研究方案,撰写研究报告。韩娇:查阅文献;何春、朱思:课堂实践;宋艳茹:教学反馈意见的收集;李俊杰:分析整理;7、有关问题和保障机制
(1)、人力保障以课题组为核心,聘请校内教师一起开展合作研究,形成优势互补的研究队伍,各子课题负责人都有参与校级课题研究的经历,课题组成员都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实践经验和课程改革实践的研究兴趣。
(2)、组织保障:以校长为领导,以学科组为实施单位,建立上下一体、内外结合、协作攻关的研究组织;研究是以课堂教学实践、反思总结等为主要研究方法,是基于课堂的草根化校本教学研究,适合于一线教师,参与人员和时间都有保障。
(3)、物力保障学校为课题研究自筹经费,并提供必要的设施、设备、信息资料、实验研究对象等,有计划地安排课题组成员外出学习提高理论水平和实验研究能力。
(4)、制度保障建立课题定期活动制度,加强课堂教学实践,每月组织教学研究课或观摩课,在教学中尝试。积极开展校本培训,结合课堂教学实际,每月开设听课、评课、说课活动,探讨取得成绩和存在问题。每学期举行一次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论坛,收编教师优秀论文集并组织投稿。
信息技术部计算机教研组
201*-3-23
扩展阅读:系统科学理论指导下提高中职计算机网络实践教学有效性研究论文
系统科学理论指导下提高中职计算机网络实践教学有效性研究
摘要:计算机网络课程是一门高速发展的应用交叉型课程,笔者针对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教学现状及其实践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基于系统科学理论,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就如何提高中职计算机网络实践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探讨,旨在提出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策略,为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实践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关键词:中职;计算机网络实践教学;系统科学理论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05-117-001
计算机网络课程是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为了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让学生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掌握熟练的实用技术,笔者基于系统科学理论,就如何提高中职计算机网络实践教学的有效性做出了以下探讨。一、目前中职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现状1.教学内容不合理
在中职学校中,计算机网络课程比起理论课程更加注重实践环节。学生对一些高深的计算机网络知识的掌握不要求面面俱到,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重点不明显,与网络发展的现状有较大的偏离,理论介绍和网络的实际使用出现脱节现象,部分教师仍然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误区。2.教学模式不科学
计算机网络课程是一门综合的学科,不仅需要软件和硬件的结合,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结合,还需要理论和应用的结合,以及课堂和特殊实验环境的结合。目前的教学模式无法适应网络学科本身的特点和要求,其主要表现在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上。3.实验教学较薄弱
计算机网络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尤其是在中职学校中,实践性尤其重要,但是目前各中职学校在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实验实践教学环节仍然比较薄弱,如网络综合布线室及局域网搭建等专业实验室仍需建立健全。
二、基于系统科学理论提高中职计算机网络实践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系统科学理论是现代自然科学、现代社会科学以及思维科学发展的综合结果,同时又是现代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是探讨科技领域普遍性问题的科学方法。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该理论不断地发展创新,尤其是代表其最初基本思想的“三论”系统论、信息论以及控制论,影响非常广泛,在教育领域应用极多,给教育界带来新的思维启示。因此笔者在系统科学的理论基础上,探讨了如何提高中职计算机网络实践教学的有效性,主要策略如下。1.基于系统论的宏观指导,优化教学模式
教育系统论把教育视为一个系统,促使我们从整体的观点、综合的观点来考察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现象,运用系统论方法来解决教育教学问题,使得教学问题可以得到优化处理。传统的中职计算机网络教学模式是以知识点的讲授贯穿课堂的始终,要改变这种教学模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有效性开题报告》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有效性开题报告: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有效性开题报告》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711537.html
- 上一篇:中职计算机网络教师省培总结
- 下一篇: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情况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