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校本教研模式的研究课题方案[1]
《孙瓦房小学校本教研模式的研究》课题方案
孙瓦房小学课题组邱常廷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媒体的运用、资料的收集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通过一两次的全员培训,就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把新教学理念落实到课堂中,这显然是不切实际的。那么如何利用校内有限的资源对教师进行校本研训,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摆在农村小学面前的一个课题。探讨新形势下建立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制度的重大意义和理论、实践价值。一方面从理论层面上研究“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制度的基本内涵,基本特征等,建设“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制度的基本原则;另一方面从实践层面研究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有效地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校本教研的方式等,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的教学思想
学习意义的获得,是每个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重新认识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因为新知识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
2、马斯洛的需求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认为,需要是人类内在的、天生的、下意识存在的,而且是按先后顺序发展的,满足了的需要不再是激励因素等。
3、新课程标准:可以说,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基本素质要求是教材、教学和评价的灵魂,也是整个基础教育课程的灵魂。
课程标准是教材、教学和评价的基本依据,但并不等于课程标准是对教材、教学和评价方方面面的具体规定。课程标准对某方面或某领域基本素质要求的规定,主要体现为在课程标准中所确定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因此,课程标准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它规定了各科教材、教学所要实现的课程目标和各科教材教学中所要学习的课程内容,规定了评价哪些基本素质以及评价的基本标准。但对教材编制、教学设计和评价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如教材编写体系、教学顺序安排及课时分配、评价的具体方法等),则不做硬性的规定。
三、相关研究综述
目前,全国上下各级各类学校都在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并对校本教研的形式内容等进行着积极的探索,但大多未形成一种模式。校本教研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产物,它不是对过去的教研制度的否定,而是对过去教研制度的改进和完善。校本教研不仅是一种制度,同时也是一种理念、一种策略和一种方式。作为一种理念,校本教研认为学校不仅是学生成长的地方,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场所。教师应发挥自为作用,以研究者的姿态去解决课改中遇到的问题,与新课程一起成长。作为一种策略,校本教研要求学校利用现有教研资源,整合多种教研力量,构建学习型组织,形成高效教研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作为一种方式,校本教研要求专业人员加强服务,深入学校,与教师形成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发挥专业引领作用。教师要加强反思,形成与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职业生活方式,共同构成新型教研文化。
四、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
本课题的研究,旨在探索农村小学在规模小、教师老龄化严重的情况下,如何有效地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并形成一定的模式;全面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有效开发校内资源,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大面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
(一)确定校本教研的模式
1、集体备课式。在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时间里,分学科对每一册教材进行分析(利用教参中的光盘进行集体分析),让每一位教师对每一单元的内容在整个学段中的地位有个整体的认识。鼓励教师用电子化备课,对学生遇到的学习困难及时地记录在教案中,教师只有在主战场上亲自经历一次又一次的磨砺,才会诠释新课程理念,才能探索合适的教学策略。这种教研模式使教师在教研中必须去深入地观察、分析、比较,并提出个性化的意见,下一位教师才能有针对性的设计出新的教案。
2、同课异构式的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核心环节,是教师教研的主要阵地。青老携手同上一堂课,进行公开教学,风格各异的教学设计,给全体教师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这种教研模式促进教师积极参与,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创新,从不同的教师教学风格中学到东西,促进教师更快的成长。
3、反思评课提高。反思分为课反思和周反思。课反思是教师在一堂课结束后,对本节课进行反思,以廖廖数语将自己的体会记录在教案上;周反思是结合自己一周的经历进行自我反思,并以文字形式记载下来。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教师自我提高途径,因为教师本身只有通过自己主动、认真、深入地去思考、去探讨,才能使自己的分析能力得到锻炼,才能使自己所接触到理论、新理念得到内化,也只有这样我们自己的能力才能得到有效提高。
(二)构建校本教研模式的步骤201*年的3月份开始,用12个月的时间组织教师分析教材,并发动教师到各教育网站上搜索本册教案作为参考。同年级的课任教师对教案进行整理,并在课堂教学中予以实施。
在课题实施的一年时间里,以教带研开展我校的教研活动。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同课异构”实践,举办家长开放日,推行家常课、推门课等活动。将教师教育过程的实录作为案例进行分析。在教研活动中形成中心发言制:即确定研讨的专题,由1-2名教师重点准备并且主讲。教研组先后确定了一系列专题,教师们轮流准备着不同的专题,通过查找资料、学习内化,阐述新观点、新理念,与大家共同交流与探讨,达到了抛砖引玉、资源共享、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
邀请专家举办科研系列讲座;教师们带来实践中遇到的问题,通过专家引导、集体讨论、共想对策,把问题化为全新的方案带回课堂实践的培训方法。通过专家的引领和共同的探讨,提高自我诊断的能力,由此更新自己的观点,形成新的教育思路。
把教师送出去,参加省市县举办的各种形式的骨干班,学习先进经验,提高业务能力;在校内组织教师观看“农远工程”的录像;开展校内的“青蓝工程”老年教师和青年教师结对,互帮互学;抓住和萧山劲松小学结对的契机丰富校本教研的内容和形式。
鼓励教师承担实验课题。我们做法是:骨干教师每人牵头承担一项市县课题的研究;一般教师均要参加课题组,承担一项课题研究任务,实现了每位教师都从事教学实验研究的要求,促使每位教师走教学上教研道路。
六、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201*年3月至6月)
(1)搜集资料,拟定课题研究的提纲,并组织力量进行论证。
(2)撰写课题研究的总体方案,拟定课题研究的具体内容和目标,健全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组内分工,明确各自职责。
2、实施阶段(201*年6月至201*年2月)
(1)理论学习。课题组教师全面收集、查阅有关理论和相关资料。
(2)实践研究。结合校本教研的开展,提出策略,提高实效,撰写专题论文。
3、总结阶段(201*年3月至5月)
(1)完成研究资料的整理,写出研究报告。
(2)研究成果的及时推广,巩固成果,并做好后续工作。七、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
1、我校有着浓厚的教科研氛围,学校有着健全的教科研考核机制。每位教师都能主动地投入到校本研训当中。我校先后被评为省示范性学校、省校本教研示范校、市教科研实验基地、衢州市教育科研先进集体。
2、课题组成员都具有一定的教学科研能力。组长邱常廷老师是小学高级教师,负责过多项县级课题的研究。组员孙保增、刘松田、闫秀梅都是学校的的骨干教师,主持过多项市县课题的研究。
八、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组长:邱常廷全面负责,设计方案撰写报告组员:孙保增具体操作,资料收集刘松田具体操作,资料收集闫秀梅具体操作,资料收集九、教研课题如下:
(1)如何养成学生集中精力听课、动脑思考的好习惯;(2)如何让优生学好,又让差生跟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扩展阅读:农村小学校本教研模式的研究课题方案
《农村小学校本教研模式的研究》课题方案
浙江省常山县白石小学课题组吴植松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媒体的运用、资料的收集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通过一两次的全员培训,就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把新教学理念落实到课堂中,这显然是不切实际的。那么如何利用校内有限的资源对教师进行校本研训,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摆在农村小学面前的一个课题。探讨新形势下建立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制度的重大意义和理论、实践价值。一方面从理论层面上研究“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制度的基本内涵,基本特征等,建设“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制度的基本原则;另一方面从实践层面研究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有效地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校本教研的方式等,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在如今的农村小学正面临着这样一些情况:
1、教师结构不合理。在农村小学,因为历史的原因,很多教师是由代课教师民或是办教师转正而来的。他们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为教育事业奉献了青春年华,也为教育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现在他们大多已经退休或是临近退休。教师超编现象普遍存在,造成老的还没退新的进不来,农村小学教师老龄化现象严重,50岁以上的教师达到50%以上,我校的老年教师的比例更是达到了64%。
2、学校的规模小。尽管学校布局调整的力度不断加大,但因为计划生育国策的实施和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加,农村学校的学生数在逐年减少,一般乡镇小学每个年级也就两个班左右,要想在年级组开展教研活动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只以学科为单位进行校本教研活动。尽管这样有些如英语、信息、音乐、美术等学科还是不能正常的开展活动。
二、理论依据1、建构主义的教学思想
学习意义的获得,是每个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重新认识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因为新知识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
2、马斯洛的需求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认为,需要是人类内在的、天生的、下意识存在的,而且是按先后顺序发展的,满足了的需要不再是激励因素等。
自我实现需要,指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对生活的期望,从而对生活和工作真正感到很有意义。
3、新课程标准:可以说,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基本素质要求是教材、教学和评价的灵魂,也是整个基础教育课程的灵魂。课程标准是教材、教学和评价的基本依据,但并不等于课程标准是对教材、教学和评价方方面面的具体规定。课程标准对某方面或某领域基本素质要求的规定,主要体现为在课程标准中所确定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因此,课程标准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它规定了各科教材、教学所要实现的课程目标和各科教材教学中所要学习的课程内容,规定了评价哪些基本素质以及评价的基本标准。但对教材编制、教学设计和评价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如教材编写体系、教学顺序安排及课时分配、评价的具体方法等),则不做硬性的规定。
新课标的制定给予教师更多的发挥空间,也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能合理的开发教材、发掘教材的内涵。这些都需要教师在校本研训中不断的提升自身的素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三、相关研究综述
目前,全国上下各级各类学校都在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并对校本教研的形式内容等进行着积极的探索,但大多未形成一种模式。校本教研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产物,它不是对过去的教研制度的否定,而是对过去教研制度的改进和完善。校本教研不仅是一种制度,同时也是一种理念、一种策略和一种方式。作为一种理念,校本教研认为学校不仅是学生成长的地方,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场所。教师应发挥自为作用,以研究者的姿态去解决课改中遇到的问题,与新课程一起成长。作为一种策略,校本教研要求学校利用现有教研资源,整合多种教研力量,构建学习型组织,形成高效教研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作为一种方式,校本教研要求专业人员加强服务,深入学校,与教师形成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发挥专业引领作用。教师要加强反思,形成与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职业生活方式,共同构成新型教研文化。
四、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
本课题的研究,旨在探索农村小学在规模小、教师老龄化严重的情况下,如何有效地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并形成一定的模式;全面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有效开发校内资源,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大面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
(一)确定农村小学校本教研的模式
1、集体备课式。在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时间里,分学科对每一册教材进行分析(利用教参中的光盘进行集体分析),让每一位教师对每一单元的内容在整个学段中的地位有个整体的认识。鼓励教师用电子化备课,对学生遇到的学习困难及时地记录在教案中,教师只有在主战场上亲自经历一次又一次的磨砺,才会诠释新课程理念,才能探索合适的教学策略。这种教研模式使教师在教研中必须去深入地观察、分析、比较,并提出个性化的意见,下一位教师才能有针对性的设计出新的教案。2、同课异构式的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核心环节,是教师教研的主要阵地。青老携手同上一堂课,进行公开教学,风格各异的教学设计,给全体教师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这种教研模式促进教师积极参与,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创新,从不同的教师教学风格中学到东西,促进教师更快的成长。
3、反思评课提高。反思分为课反思和周反思。课反思是教师在一堂课结束后,对本节课进行反思,以廖廖数语将自己的体会记录在教案上;周反思是结合自己一周的经历进行自我反思,并以文字形式记载下来。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教师自我提高途径,因为教师本身只有通过自己主动、认真、深入地去思考、去探讨,才能使自己的分析能力得到锻炼,才能使自己所接触到理论、新理念得到内化,也只有这样我们自己的能力才能得到有效提高。(二)构建校本教研模式的步骤
08年的3月份开始,用12个月的时间组织教师分析教材,并发动教师到各教育网站上搜索本册教案作为参考。同年级的课任教师对教案进行整理,并在课堂教学中予以实施。
在课题实施的一年时间里,以教带研开展我校的教研活动。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同课异构”实践,举办家长开放日,推行家常课、推门课等活动。将教师教育过程的实录作为案例进行分析。在教研活动中形成中心发言制:即确定研讨的专题,由1-2名教师重点准备并且主讲。教研组先后确定了一系列专题,教师们轮流准备着不同的专题,通过查找资料、学习内化,阐述新观点、新理念,与大家共同交流与探讨,达到了抛砖引玉、资源共享、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邀请专家举办科研系列讲座;教师们带来实践中遇到的问题,通过专家引导、集体讨论、共想对策,把问题化为全新的方案带回课堂实践的培训方法。通过专家的引领和共同的探讨,提高自我诊断的能力,由此更新自己的观点,形成新的教育思路。
把教师送出去,参加省市县举办的各种形式的骨干班,学习先进经验,提高业务能力;在校内组织教师观看“农远工程”的录像;开展校内的“青蓝工程”老年教师和青年教师结对,互帮互学;抓住和萧山劲松小学结对的契机丰富校本教研的内容和形式。
鼓励教师承担实验课题。我们做法是:骨干教师每人牵头承担一项市县课题的研究;一般教师均要参加课题组,承担一项课题研究任务,实现了每位教师都从事教学实验研究的要求,促使每位教师走教学上教研道路。
六、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201*年3月至6月)
(1)搜集资料,拟定课题研究的提纲,并组织力量进行论证。
(2)撰写课题研究的总体方案,拟定课题研究的具体内容和目标,健全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组内分工,明确各自职责。
2、实施阶段(201*年6月至201*年6月)
(1)理论学习。课题组教师全面收集、查阅有关理论和相关资料。
(2)实践研究。结合校本教研的开展,提出策略,提高实效,撰写专题论文。
3、总结阶段(201*年7月至10月)(1)完成研究资料的整理,写出研究报告。
(2)研究成果的及时推广,巩固成果,并做好后续工作。七、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
1、我校有着浓厚的教科研氛围,学校有着健全的教科研考核机制。每位教师都能主动地投入到校本研训当中。我校先后被评为省示范性学校、省校本教研示范校、市教科研实验基地、衢州市教育科研先进集体。
2、课题组成员都具有一定的教学科研能力。组长吴植松老师是小学高级教师,负责过多项县级课题的研究。组员潘友生、黄英华、柴振华都是学校的的骨干教师,主持过多项市县课题的研究。
八、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组长:吴植松全面负责,设计方案撰写报告组员:潘友生具体操作,资料收集黄英华具体操作,资料收集柴振华具体操作,资料收集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农村小学校本教研模式的研究课题方案[1]》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农村小学校本教研模式的研究课题方案[1]: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农村小学校本教研模式的研究课题方案[1]》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716513.html
- 上一篇:茶艺茶道课程心得体会
- 下一篇:201*年第一季度护理部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