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高铁文化培训讲稿

时间:2019-05-29 16:19:31 网站:公文素材库

高铁文化培训讲稿

高铁文化研讨发言稿

一、201*年北京局(机务段)建成开通4条高铁京沪、京石、石武、津保唐专线具有的特点?

一年建成开通运营4条高铁是历史里程碑,史无前例。其中,京沪高铁1318公里,是世界上一次建成开通里程最长、速度最高的一条银链。必然再次吸引世界人们的目光。这是一个什么样目光,更多的期盼、是赞扬,是首肯,是褒奖。但是难免有藐视、偏见……成功与否对中国高铁,对中国社会。对中国人在世界上的影响会发生重要作用。

二、高铁开通运营,应做好哪些准备工作?

答:除了技术、设备、人员、制度、方案外,应首先建立高铁文化,即高铁安全文化。从历史上看,一个企业的生命三年靠运气,十年靠经营,百年靠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根”与“魂”。从理论上讲,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社会大文化环境影响下,经企业领导者长期倡导全体员工积极创造,认同与实践所形成的整体价值观念、信仰追求、行为准则、经营特色、管理风格以及习惯与传统的总和。其中“整体价值观”是核心。

三、什么又是安全文化(或铁路文化)?什么又是高铁文化?

答:安全文化(即铁路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

分。高铁文化是安全文化(即铁路文化)在高铁时代的新生产物。

高铁文化的核心是什么呢?高速度、高可靠、高品位,支撑它的是高科技、高素质、高标准。

从硬件上保证、制度保证方面应该具备或正在完善提高。

从软实力方面还在探索确保过程中。四、高铁文化的核心内容。

1.职工素质的提升。时速350公里动车组是真正意义上的高速动车组。在动车司机理论知识、规章制度、作业技能、平稳操纵、排障能力等方面,必须门门过硬、样样精通,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必须做到:对动车常用规章制度对答如流;对动车一次出乘作业标准脱口而出;对常见故障手到病除;在操纵上达到起停无声、平稳舒适。

2.安全思想的提升,安全第一,终身安全。3.安全理念的定位。突出一个“高”字

①大局观念、为国争光。高铁是铁路的,更是中国的,从一个角度讲,高铁代表着中国工业现代化水平。

②世界领先,中国名片。当好领跑者,让世界认识中国。③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就是只能总结经验,不能总结教训。

④工作态度,一丝不苟。真正落实温总理十六字评语:

精神抖擞,专心致志,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⑤落实标准,高度自觉。就是一章不违,不能违章。⑥优质服务(硬件)

四承诺:安全、正点、平稳、舒适。

五、目前我段高铁文化建设

1.确立了系列高铁文化理念。座右铭:精神抖擞、专心致志、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目标理念:铸就精锐之师,打造全新形象。标准理念:专运标准,零的误差。动车组司机理念:列列安全舒适,趟趟打造精品。素质理念:个个是精兵,岗岗创示范。形象理念:飞行员的标准,国旗班的形象。四个一作业理念:安全一事不出,正点一秒不晚;对标一厘不差,平稳一丝不晃。

2.建立了高铁安全保障机制。3.树立了李东晓先进示范典型。

4.总结推广了李东晓高铁安全执乘作业法。

5.总结提炼了李东晓“四种精神”,即:报效祖国、服务人民、为中国高铁事业无私奉献的理想情操;爱岗敬业、自强不息、勇当高铁排头兵的精神;奋勇争先、开拓创新、争当新时期知识型职工的时代风采;精益求精、团结协作、不断探索高铁管理经验的进取精神。

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1.不系统

2.不完善

七、如何定位京沪高铁文化

高铁文化应像高铁速度,一切从高处入手。京沪高铁一次性建成里程最长、速度最高的特点,充分考虑其安全运行的难度和复杂性,实现安全最好、服务最优的目标。4句话,8个字。

更高、更细、更严、更好。

1.更高。定位更高。更高的标准,更新的理念:全球第

一,世界品牌言行一致,人车合一。

2.更细。一切的细节、细微入手。牢固树立“高铁无小事、高铁一切大如天”的意识。

3.更严。严格要求。“做就做到最好”“干就干成第一”4.更好。安全持续稳定。队伍优秀,技术过硬,安全可靠,社会认可,世界领先。

北京机务段201*年拟报道重点

一、京沪、京石、石武、津保四条高铁开通运营。京沪3月份联调联试(高铁司机培训、培养可报道)

二、4月18日,石太客专2周年。8月10日,京津城际3周年。

三、李东晓先进事迹深度学习。四、局检修基地建成(内燃)五、迎建党90周年系列活动(12项)

六、暑专运攻坚战七、建成劳动人力资源网八、干部“一岗五责”考核网

扩展阅读:高铁施工质量管理培训讲义

工程质量管理讲义

第一章前言

工程质量管理:广义上泛指建设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其管理的范围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决策、勘察、设计、施工的全过程。我们施工单位重点关注的应该是工程施工阶段的管理。工程质量管理是指为了实现工程质量目标,而进行的所有管理性质的活动,其应坚持“质量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和“P(计划)、D(执行)、C(检查)、A(处理)”循环工作方法,不断改进过程控制。1、PDCA循环的四个阶段

(1)P(Plan)--计划,确定方针和目标,确定活动计划;(2)D(Do)--执行,实地去做,实现计划中的内容;

(3)C(Check)--检查,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注意效果,找出问题;(4)A(Action)--行动,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适当推广、标准化;失败的教训加以总结,以免重现,未解决的问题放到下一个PDCA循环。2、PDCA循环的特点

(1)大环套小环,一环扣一环,小环保大环,推动大循环

在PDCA循环的四个阶段中,每个阶段都有自己小的PDCA循环。比如,ISO9001:201*标准的管理职责(5)和资源管理(6)是PDCA循环的P阶段,产品实现(7)是D阶段,测量、分析(8)是C阶段,改进(8)是A阶段。而"改进"中的"纠正措施"则是该标准大的PDCA循环中A阶段的小PDCA循环。

应当指出,PDCA循环中的A是关键环节。若没有此环节,已取得的成果无法巩固(防止问题再发生),人们的质量意识可能没有明显提高,也提不出上一个PDCA循环的遗留问题或新的质量问题。所以,应特别关注A阶段。

(2)循环前进,阶梯上升

若按照PDCA循环前进,就能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在新的水平上再进行PDCA循环,便能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在质量管理体系中,PDCA循环是一个动态的循环,它可以在组织的每一个过程中层开,也可以在整个过程的系统中展开。它与施工过程及质量管理体系其他过程的策划、实施、控制和持续改进有密切的关系。

第二章施工各阶段的质量管理

一、施工前的质量管理

1、对协作队伍的资质进行审查。如果发现协作队伍的资质不符合要求时,必须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纠正。

2、对所有的合同、招投标文件及其他相关资料进行审阅。如进行施工图审核,各个设计文件之间有无矛盾之处,技术标准是否齐全等等。3、建立健全质量管理规章制度,落实质量管理责任制,责任到人。

4、成立质量管理小组及QC活动小组,负责工程全面质量管理及创优活动管理。5、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及时编制质量计划和材料试验检验计划。6、根据施工实际情况,提前编制具有操作性的各分项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7、做好现场施工人员技术质量培训及考核工作,保证现场施工的人员了解自己所从事的分项工程技术要求。

二、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1、工序质量控制

包括施工操作质量和施工技术管理质量。(1)确定工程质量控制的流程;

(2)主动控制工序活动条件,主要指影响工序质量的因素;(3)及时检查工序质量,提出对后续工作的要求和措施;(4)设置工序质量的控制点。2、设置质量控制点

对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的某个工序或环节,设置为质量控制点,重点控制操作人员、材料、设备、施工工艺等;针对容易产生质量通病或不合格产品的工序,提前制定有效的措施,重点控制;对于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也需要特别引起重视。3、质量检查

分别包括操作者的自检,班组内互检,各个工序之间的交接检查;施工员的检查和质检员的巡视检查;监理和政府质检部门的检查。具体包括:(1)成品、半成品、构配件、设备的质量检查,并检查相应的合格证、质量

保证书和试验报告;

(2)分项工程施工前的施工准备工作检查;(3)施工操作过程检查,隐蔽工程的检查;(4)分项分部工程的质检验收;(5)单位工程的质检验收;(6)成品保护质量检查。4、成品保护

(1)合理安排施工顺序,避免破坏已有产品;(2)采用适当的保护措施;

(3)加强成品保护的检查工作。5、交工验收技术资料

主要包括以下的文件:材料和产品出厂合格证或者检验证明、设备维修证明、施工记录、隐蔽工程验收记录、设计变更、技术核定、质检报告等。6、质量事故处理

工程质量事故发生后,施工单位必须立即成立事故调查组,用电话或电传(不得超过12小时)报指挥部及相关质量安全监督站等,通知设计、咨询、监理,同时应立即上报局质量管理部门。

施工单位必须配合调查组在二十小时内向其上级机关提出书面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工程项目、发生时间、地点;简要经过、伤亡人数、经济损失情况;原因的初步分析;采取的应急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处理方案及工作计划;事故报告单位。

对工程质量事故的调查处理,必须做到“四不放过”,即,查不出事故发生的原因不放过;找不出责任单位及主要责任者不放过;拿不出解决办法和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的措施不放过;责任人未得到处罚不放过。

施工单位应如实向调查组提供事故有关情况。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阻碍、干扰调查组的正常工作。

三、工程完成后的质量管理

按合同的要求进行竣工检验,检查未完成的工作和缺陷,及时解决质量问题。制作竣工图和竣工资料。维修期内负责相应的维修责任。

第三章路基施工质量管理

路基作为轨道的基础,在铁路工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受自然环境影响因素较多,施工难度较大,并且施工工期较长,同时与沿线的桥梁、隧道及涵洞等相连接,过渡段施工质量要求高,因此路基工程施工必须从以下两阶段严把质量关。

一、施工准备阶段

1、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良好的质量保证体系是施工正常进行的保证,缺乏质量保证体系就容易造成工程质量低下、返工,给工程带来隐患,从而就影响施工进度、企业的信誉和经济效益。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不能只停留在纸上,而要在实际施工中一步步去落实,让它真正发挥作用,要建立层层负责、责任到人、奖罚兑现的制度,充分调动人员积极性,实行全员质量管理,保证工程质量。2、详细调查施工实际情况

首先根据设计要求对路基施工范围内,进行地质复核工作;同时要详细调查了解铁路沿线及计划取土源范围内的土质的液限、塑限、塑性指数及含水量情况,进行标准击实试验和土的强度试验,为编制土路基施工方法提供技术参数。

详细调查工程实际工程量,根据工期要求及工程量合理划分作业段,编排施工进度计划,确定工程进度计划。进度计划要考虑雨天或其它不利因素的影响。根据进度计划,组织人力、机械、材料,制定有力措施,实现进度计划的落实。3、测量准备工作

(1)根据施工实际情况,合理配置测量仪器及人员,仪器到位后及时进行标定工作。

(2)根据业主提供的设计资料,认真做好交接桩及测量复测工作,同时复测报告应通过监理审核后方可进行施工。

(3)根据施工图及设计资料,在施工现场测量放样出线路中心线及建设红线,方便后续施工开展。4、技术交底

在工程施工开始前要把施工部署、整体安排、施工规范、设计要求、合同要求、作业流程和规程、施工要点向施工管理人员、机械操作人员进行全面交底,使全体人员全面了解工程施工的要求和施工重点,也便于施工方案和工期计划的

落实。

二、施工阶段

路基施工阶段是路基施工全面展开的阶段,是按照已制定的施工计划和施工方案进行组织落实阶段,是施工过程中遇见实际问题的阶段,也是对施工计划、施工方案调整、完善的阶段和保证落实工程质量、工期的阶段。所以要重点抓好下面几个关键环节的质量控制:1、路基施工试验段

在对路基施工全面展开以前,首先要分别对一般路基基底、坑塘路段、软土路基、路基回填层按照制定的试验段施工方案进行试验段施工,通过试验段的施工检验施工方案是否可行、有效,通过试验来确定不同机具压实不同土质的最佳含水量、适宜的松铺厚度和相应的碾压遍数、最佳的机械配套和施工组织,作业段的流程时间是否满足工期要求,工程质量是否满足技术要求,施工方法是否经济,通过对试验段的总结、研究,选择出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然后全面进行施工作业,不可盲目不分情况的展开大面积作业。2、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根据试验段总结的施工方案、作业流程及工程质量要求认真进行施工,按照质量保证体系分工及施工要求对每一工序进行严格自检,对达不到要求的及时进行返工处理,认真分析返工原因,如属人为原因造成的,要根据质量管理规章制度对有关责任人强化教育或采取经济处罚措施;如属客观原因,要及时研究对策,对施工进行调整。

重点控制基层底层、过渡段、基层表层填筑施工按照“三阶段(准备、施工、验收)、四区段(填土、平整、碾压、检测)、八流程(施工准备、施工放线、基底处理、填土、整平、碾压、检验、边坡整形)”进行施工。同时填筑过程中做好路基沉降观测工作,根据观测数据指导施工。

路堑开挖过程中严禁超挖及注意边坡稳定防护。3、及时掌握天气情况,合理组织施工

路基施工受天气影响较大,必须设专人收集施工现场天气预报,根据天气变化及时调整施工计划和施工方法。下雨、下雪及冰冻均不能进行路基施工。例如在下雨前,应暂停路基填筑作业,若已经完成摊铺作业的应马上进行一次初平后,

安排压路机进行碾压封面,待雨过天晴后进行翻晒重新进行初平-精平-碾压施工。冬季严禁路基填筑施工中含有冻结的土块。4、工地例会

工地例会是对前一段时间施工质量与进度的总结,通过例会可以对前一段工程质量与进度是否满足合同要求,还存在什么问题,如何去解决,如何去调整,制定出相应方案,并安排责任人去组织落实,以达到逐步完善施工工艺的目的,保证施工质量。

第四章箱梁预制施工质量管理

一、预制箱梁施工控制要点

1、地基基础及各种台座结构设计;2、底模的质量控制;3、箱梁内、外模、质量控制;

4、钢筋及钢筋绑扎焊接、支座预埋钢板位置及预应力波纹管道布设的质量控制;5、砼拌和、运输、浇注的质量控制;6、内、外模拆除时间的控制;7、养生;

8、钢绞线的敷设、张拉、管道压浆等预应力的质量控制;

二、施工准备期的控制

根据施工方案检查施工机具的数量与质量,各类机械应处于良好使用状态并相互匹配,应备有足够数量的易损机件,根据施工计划落实地模及内、外模板的准备情况。

按照制梁的实际施工情况,科学合理的进行制梁台座、钢筋绑扎台座、存梁台座、检测台座及门吊轨道基础等结构设计。

三、施工期的控制

1、底模质量控制

按设计要求箱梁跨中向下设置预拱度,预拱度采用圆曲线或抛物线。用水准仪检测地模箱梁预拱度的,箱梁底模的预拱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用2米直尺测地模的平整度,检测地模与钢板之间的牢固度)2、箱梁内、外模、质量控制

模板在使用前先进行模板的试拼,在已调整好的地模底座上,拼装箱梁模板检测模板的几何尺寸,用2米直尺检测模板平整度及模板拼缝错台,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3、钢筋、模板工程的质量控制;3.1钢筋原材料质量控制

(1)钢筋质量、规格要符合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钢筋进场应有产品合格

证书。

(2)每批钢筋进场后按规范规定或监理工程师的指示作抽样试验,试验合格后方准用于工程。

(3)钢筋在场内必须按不同钢种、等级、牌号、生产厂家分别持牌堆放。存放台应高于地面50cm,上盖蓬布或塑料布,以免锈蚀。3.2钢筋、模板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1)底板钢筋、腹板钢筋

根据设计及规范要求检测底板钢筋、腹板钢筋的数量及各种钢筋间距,所检测项目必须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并做好纪录

(2)纵向钢束波纹管入模定位

根据设计的波纹管管道坐标、间距及规范要求,检验管道的坐标及同排、上下层管道之间的间距,检测管道支撑及加固,钢束定位采用钢筋定位架,定位架用直径Φ8钢筋加工焊接。定位架的间距直线段内为1m,曲线段内间距50cm,钢束的定位架,依据其在相应的钢束座标图上的位置确定其座标值,加工制作成下列形式后,与底板、腹板、顶板钢筋焊在一起。所检测项目必须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并做好纪录

(3)立外模

外模立好后根据设计及规范要求,检测模板的顺直度、平整度,模板拼缝错台、外模与底模结合部位密封度、模板底对拉及顶对拉的牢固性,所检测项目必须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并做好纪录

(4)立内模

入内模之前,检测内模的几何尺寸、检测模板的顺直度、平整度,模板拼缝错台;入模后,检测内模与外模之间的间距、底模与内模之间的间距(保证箱梁底板、腹板及顶板的厚度)所检测项目必须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并做好纪录

(5)立封头模板

根据设计要求检测模板的几何尺寸(留意中横梁两侧对称测量)、检测锚垫板的位置、间距及锚垫板稳固性

(6)顶板钢筋

检查项目同底板、腹板钢筋

(7)纵向扁钢束波纹管入模定位

检查项目同纵向钢束波纹管入模定位要求;注意检查负弯距小齿板的间距及位置

(8)顶板上层钢筋、架立钢筋、预埋筋

根据设计及规范要求检测顶板上层钢筋、架立钢筋、预埋筋的数量及各种钢筋间距,所检测项目必须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并做好纪录

注:钢束、波纹管入模后严禁电焊操作,以免将波纹管击穿或损伤钢绞线。严格控制底板、腹板、顶板两层钢筋间距,应设足够的架立钢筋。采用合格的垫块保证钢筋保护层的厚度,垫块均采用强度符合要求的垫快。

4、砼拌和、运输、浇注的质量控制

4.1预制箱梁水泥混凝土的标号,必须符合设计规定。

4.2及时测定混凝土混合料含水量,根据含水量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4.3各种原材料必须过磅称量,严格控制加水数量,磅秤和水箱控制器必须在每天开工前检查校准。

4.4砼由拌和站集中拌和,搅拌运输车运送倾入灰斗,由门架行车入模浇筑,砼入模高度不得大2.0m。底板砼分别自内模上预留的下料口和腹板内分层下料。

砼入模时不应离析,坍落度为70~90mm,每层入模厚度30cm,由一端开始向另一端水平分层浇筑。砼入模的同时应开动外模上的附着式震动器,以便于砼顺利下到底模。底模砼浇好后应将内模上、下留的下料口全部封死,开动震动器再复震一次,使底板砼密实。

4.5砼入模温度的控制,选择一天内适合浇筑的时间进行混凝土浇筑。4.6砼浇筑,按底板、腹板、顶板浇筑顺序水平分层一次浇筑完成。4.7两腹板应对称下料、振捣,防止内模变形或上浮。

4.8砼振捣:底板以插入式振捣为主,腹板下部以附着式震动器振捣为主,插入式震捣器震捣为副,其余腹板以插入式振捣器振捣为主,插入式振捣棒采用直径2.5或3.0cm棒。顶板先用插入式震捣器振捣后用平板式振动器,以平板振捣为主。

特别是锚垫板处钢筋密集,砼震捣困难的地方,要随下料随震捣,要有专人负责控制浇筑及振捣质量(每层砼振捣时,棒头要插入下层砼中5~10cm,使上下两层

密切结合质量好、表面美观。底板、腹板砼的结合部位应加强管理交叉震捣。砼密实的标志:

砼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平坦、泛浆。)

严禁振动棒触动钢束、波纹管、锚垫板、钢筋、模板。

4.9砼浇筑应注意内模是否上浮,检查波纹管内是否有进浆,发现问题应立即处理。

4.10顶板砼收浆前至少抹压2~3遍,气温高时尤应注意多次抹压,收浆时再抹压2~3遍,防止出现收缩裂纹,收完浆后应在初凝前作横向拉毛,拉毛应均匀、规则,深度控制在1-2mm。5、内、外模拆除时间的控制;

砼注浇完成后,根据砼强度情况确定拆拆模时间(外模一般砼抗压强度达到2.5Mpa时拆除;内模应在砼强度能保证其表面不发生塌陷和裂缝现象时方可拆除),拆模要凭总工签署的拆模令进行拆模。6、养生;

收浆应立即覆盖洒水养生,洒水次数应根据气温的变化决定,保持砼的连续湿润,养护时间应满足规范要求。(不同标号、不同水灰比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一样)7、钢绞线的敷设、张拉、管道压浆等预应力的质量控制;7.1预应力施工准备阶段

(1)钢绞线原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钢绞线进场须有生产厂家合格证书,按试验室检测出的钢绞线最大负荷、屈服负荷、伸长率、弹性模量,作为质量控制依据。合格的钢绞线系上标签放在棚内存放台上,存放台高于地面50cm以上。

(2)检验钢绞线开盘:(将成捆钢绞线竖向放入开盘器中,将钢绞线自盘的中心抽出,钢绞线下料台面须光洁卫生,不得使钢绞线受到磨损。)

(3)检验钢绞线的下料:(下料长须计算确定,钢绞线只准用砂轮切割机切割。)

钢束长度=钢束通过的孔道长度+(工作锚高度+限位板厚度+千斤顶长度+工具锚高度+预留长度)×2(两端张拉×2)

注:预留长度一般为15~20cm

(4)检查钢绞线编束:(钢绞线分别用其锚环作为梳理工具,将一束钢绞线由一端开始向另一端梳理,使其平行顺直,自一端开始每距1m用20#扎丝绑扎一道,待全长绑扎完即成钢束。将编好的钢束挂牌分别放在存放台上并及时入孔

张拉。扁钢束用特制扁束梳理器,扁束其操作工艺同上。)

(5)钢束成孔:

(钢绞线钢束根据设计要求的波纹管成孔,波纹管扁管钢带厚度应满足规范及施工要求。)

7.2预应力张拉前的准备工作的检验

(1)检查锚垫板和钢绞线上的污物、锈蚀。(2)对锚环、夹片做硬度检查。(3)检查张拉顺序号是否写在锚垫板上(4)检查千斤顶校正报告7.3预应力施工检测流程

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和规范要求进行质量控制,并设质检人员旁站,做好施工记录。

(1)张拉控制应力(σ

con

)严格按设计图纸及规范要求进行施工。

检查张拉端的钢绞线是否理顺,严禁交叉。→装工作锚环和夹片。→装限位板(限位板上的每一个孔对准相应的钢铰线和锚卡环小孔后,使限位板紧贴锚环,无缝)→装千斤顶(钢束穿过穿心千斤顶的孔道,千斤顶紧贴限位板使千斤顶、限位板、锚环、锚垫板都在同一中心线上(即四对中))。、→装工具锚环、夹片。

检查张拉现场安全措施,是否设有明显的警告标志或绳索阻挡,工作人员戴防护面罩,非工作人员不得进入,千斤顶对面严禁站人。

张拉程序

0→初应力(10%σcon)→20%(σcon)→50%(σcon)→80%(σcon)→100%(σcon)→锚固

两端张拉,规定联络信号,行动统一,规范操作。→初应力停拉,记录张拉缸行程,作为测算实际伸长值的起点数。→张拉缸继续进油分级张拉,达到100%σcon后持荷2min,核对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对照在±6%范围内即符合规范要求,否则应停止张拉,分析原因,采取措施后再张拉。(注意:达到张拉控制应

力时先一端锚固后,另一端补足张拉控制应力后再锚固。千斤顶回油即锚固;当钢束伸长值大于千斤顶行程时应分次锚固,千斤顶回油后再张拉至达到张拉控制应力后锚固。)

(2)预应力钢绞线张拉完后应尽快进行孔道压浆

孔道压浆施工严格按照施工方案施工,必须满足规范要求,接受监理工程师的监督。

水泥浆的要求

a、灰浆要具有较好的稠度,水灰比控制在0.4~0.45,稠度按监理下达的文件要求进行,每次调制的水泥浆应在30min内用完,浆筒内的灰浆必须不断的低速搅拌。水泥颗粒要细,有块的严禁使用,出浆口处应过筛,以保证能顺利的压入孔道。

b、孔道压浆根据规范及设计要求施工

c、压浆过程中及压浆后48h内结构砼温度不得低于5℃,否则应采取保温措施。当气温高于35℃时,压浆应在夜间进行。

d、压浆时每一工作班应留取三组试件,填写压浆施工记录。e、每次压浆结束,应立即对机具、阀门进行冲洗。

f、锚具压浆后应将其周围冲洗干净,梁端凿毛,安装堵头板;或进行钢筋绑扎后浇封锚砼。

g、预应力张拉及孔道压浆监理必须过程旁站并认真填写原始记录。

第五章隧道施工质量管理

铁路隧道施工是一项综合性较高的工程,工期紧、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经济效益的发挥。作为施工单位应明确质量是生存的保证,没有高质量就没有高速度、高效益,要从施工初期开始就坚定不移地贯彻创“优良工程”的思想,隧道施工质量管理重点控制以下几点:

一、洞口施工的质量控制

1、隧道洞门的质量控制

隧道洞门各结构物(端墙、翼墙、挡土墙)基底的地基承载力是结构安全的重要环节,基底开挖至工程设计高程后必须进行验收和地基承载力检测,质量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2、模板质量控制要重点把握三点

一是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应根据洞口工程的特点进行模板加工、安装工艺设计;二是安装完成后,重点检查模板的结构形式和使用的材料是否满足工艺设计要求,检查模板的几何尺寸是否满足混凝土设计结构所需的结构尺寸,检查各种预留孔洞的位置和尺寸是否满足工程设计要求;三是模板安装必须稳固牢靠,接缝严密。

3、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一是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质量;二是混凝土强度等级必须符合工程设计要求,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控制主要通过检查施工单位在现场取样进行的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报告;三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四是混凝土结构厚度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4、洞口防护的控制内容

一是洞口坡面本体的检验,主要指坡面的开挖范围和开挖形式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二是各种防护设施必须满足工程要求。

二、洞身开挖质量控制

隧道开挖的质量控制有两个方面的因素要考虑,一是爆破开挖时应尽量避免或减少爆破对围岩的扰动;二是隧道开挖轮廓尺寸、中线、高程要符合工程设计要求。

对欠挖可按三个层次处理,首先应确保隧道不应欠挖;其次是当围岩完整、石质坚硬时,允许岩石个别突出部分(每m2不大于0.1m2)侵入衬砌不应大于5cm;最后控制拱脚和墙脚以上lm内断面的欠挖。

隧底开挖质量控制重点有两点:一是边墙基础及隧底的开挖高程要符合工程设计要求,尤其是边墙基础深度宁超勿欠,避免边墙基础嵌入深度不够影响隧道结构的整体受力情况;二是要求浇筑边墙基础及隧底混凝土时,必须清理干净无积水浮渣,保证结构与围岩紧密结合。

三、支护的质量控制

1、喷射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1)原材料及混凝土质量

严格控制原材料的产品质量,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水泥、粗细骨料、外加剂等主要施工原材料按标准要求进行检验。喷射混凝土强度等级必须符合工程设计要求,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检测主要通过检查施工单位在现场取样进行的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报告。

(2)施工质量控制

本工程为保证喷射混凝土的厚度和质量,喷射混凝土采用湿喷工艺。喷射混凝土前,检查开挖断面尺寸,清除开挖面和待喷面的松动岩块及拱脚、墙脚处的岩屑等杂物,以保证混凝土与围岩的附着。

喷射混凝土施工需分段分层作业。自下而上喷射施工,可避免先喷上部时松散回弹物污染下部未喷射混凝土的基面,且喷好下部的混凝土可对上部喷射的混凝土起到支托的作用。

初喷应在清帮、找顶后立即进行,喷射混凝土(掺中性速凝剂)一次喷射厚度边墙7~10cm,拱部5~6cm,并及早快速封闭围岩。2、锚杆的质量控制

锚杆的类型、规格和质量必须符合工程设计要求,对自制锚杆应检查钢筋原材料的质量,对成品锚杆需检查锚杆的各种质量证明文件并进行现场检验。

锚杆安装数量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砂浆锚杆应设置垫板,注意锚杆钻孔方向与孔口岩面垂直才能使垫板密贴岩面,拧紧尾部螺母。

对锚杆砂浆的检验,砂浆的配合比直接影响着砂浆的强度、注浆密度和施工

的进度。

3、钢筋和钢筋网的质量控制

钢筋的工艺力学性能是直接影响建筑物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指标,对其工艺力学性能应分批进行检验,确认合格后方可使用。

检验时注意:当发现钢筋表面有裂纹、弯折损伤、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等缺陷时必须进行处理,并不得作为受力钢筋。

鉴于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对结构的承载力和耐久性有显著影响,因此对钢筋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应满足工程设计需要,同时,应对保护层垫块的数量和位置作全部检查。

钢筋网的原材料质量必须符合工程设计要求。

钢筋网铺挂时间要求:采用双层钢筋网时,第二层钢筋网应在第一层钢筋网被混凝土覆盖及混凝土终凝后进行铺设;钢筋网应与隧道断面形状相适应并与锚杆或其他固定装置联结牢固。

4、钢架(格栅钢架、型钢钢架)的质量控制

首先对制作刚架的钢筋和型钢进行质量检验,确保原材料满足工程设计要求,刚架安装时不得侵入二次衬砌断面,脚底不得有虚碴;

钢架外缘每隔2m应用钢楔或混凝土预制块与围岩顶紧,钢架与围岩间的间隙应采用喷射混凝土喷填密实,决不允许采用碎石或其他异物去充填超挖的空间,而后在其表面用喷射混凝土隐蔽。5、管棚的质量控制

管棚施工的精度要求较高,因此除检查原材料质量外,重点控制管棚搭接长度、钻孔的孔位、外插角、孔深施工允许偏差和管棚注浆浆液强度和配合比以及注浆压力,注浆压力主要通过施工记录的注浆量和注浆压力来检验。

四、隧道防水

为确保隧道不渗、不漏、不裂,施工时,对水资源保护有严格要求的隧道,防排水应采取“以堵为主、限量排放”的原则;在其它地段,则采取“防、排、截、堵相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达到防水可靠、排水畅通、经济合理的目的。

施工中,从以下六道防线预防和根治隧道衬砌的渗漏水。第一道防线,补充

注浆防水;第二道防线,初期支护湿喷防水混凝土防水;第三道防线,软式透水管排水;第四道防线,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间设防水隔离层防水;第五道防线:二次衬砌防水混凝土防水;第六道防线,施工缝、变形缝防水为防水重点,施工缝防水应同时采用背帖式止水带与中埋工止水带或遇水膨胀止水条的防水措施,变形缝防水应同时采用中埋式止水带及其他两种可靠的防水措施。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高铁文化培训讲稿》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高铁文化培训讲稿: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高铁文化培训讲稿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717704.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