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浅谈农村中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之反思

时间:2019-05-29 16:52:49 网站:公文素材库

浅谈农村中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之反思

浅谈农村中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之反思

201*年秋钦州市钦北区教研中心高效课堂教学展评课的心得体会

广西钦州市大寺中学归群凤作为语文老师,我时常在思考:为什么我们语文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也学得很努力,但是实际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很多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却是十分有限。比如:学了诸葛亮的《出师表》,“布衣”这个词的古今义是什么,几乎每个同学都懂,可是在月考中,像“终身布衣,家无担石,气象充充然,不类贫者”语句的翻译,又几乎每个同学都译成“终身穿着用布料做的衣服”从中得出,我们在课堂教学中的很多行为是无效的或低效的教学行为,因为学生不懂得联系语境去理解词语,或者说还没具备这种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我开始有意识地注意自己的教学行为,试着在实践中去实现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201*年10月24日,我有幸代表学校参加了钦州市钦北区西部教研中心(中学组)开展的“高效课堂教学展评课比赛”,并获得了语文学科展评课的一等奖。在此,我想谈谈在这一次活动中的感受与体会,及时总结自己在实践中的认识与理解。抛砖引玉,期望与同行交流,并得到指点,借此促进自己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

在以前,我也跟许多语文老师都这样认为:所谓的高效课堂教学就是大容量地传授知识,高强度地训练做题。其实这有失偏颇或不然。教学的高效在于:从成本观念上看,真正的高效率教学就是师生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效率;从全面发展的观念上看,其高效性就是教学三维目标“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都落到实处,教学过程民主,科学,互动,教学主题知识和能力得到全面拓展和提高。下面我就简单谈谈关于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的几点看法。

一、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创建有效的学习氛围。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赞可夫经过多年的研究得出一个这样的结论: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很重要的一点是看师生之间的关系如何,即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之中及课堂之外师生关系的好坏。课堂教学效果反应了师生关系,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这就需要教师在主观上做积极地努力。教师要做学生的贴心人,要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不仅关心他们的学习,更要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体谅他们学习语文的难处,尊重学生的思想,善于激励他们。只有真正站在学生的立场上,那么对学生的鼓励和批评才具有实际效果,否则产生负效益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所面对的学生语文的程度参差不齐,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思想,不要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尤其对后进生,教师的态度要慎重,委婉,更不能放弃对他们的努力。教师要努力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加以鼓励,帮助他们树立信心,给他们介绍一些切合其自身实际的方法,细致耐心地指导,和他们建立一种融洽的关系,使学生感觉到课堂气氛的轻松,并表现出愿意配合老师的教学,进而使教与学的活动得到良好地开展,从而创建出有效的学习气氛。师生间的融洽关系意味着师生生命的相遇与共融,每一个眼神与动作都潜藏着彼此的心意与情意,把这种和谐的融洽带进课堂,让学生感觉到课堂就像温暖的家,轻松自如,自由发挥,从而去创造高效的学习氛围。在本次比赛活动中,大直镇中的潘仕长老师尽管是来到西部教研中心所在的学校上课(借班上课),但是因为开始上课的几分钟里,他尽量地去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对于他的亲和力倍受感染,从而取得如期的课堂效果。

二、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激发兴趣,保持高效授课。

要让学生学得好,学得生动有趣,作为教师,就必须充分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让学生对语文课堂感兴趣,学生一旦对语文课堂感兴趣,就会乐于接受它,变“苦学”为“乐学”。

文言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很多同学对文言文的学习具有畏难情绪,毕竟,学生很难像学习现代文那样“自如”地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这固然有主客观方面的原因,但是我认为文言文教学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在课堂上保持一种生动活泼、有意思、有趣味的教学气氛。因为只有生动,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只有活泼,才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只有趣味,才符合学生的口味,才能吸引学生。比如,在学习《桃花源记》这篇课文时,关于新课的导入,我是从“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去追根溯源来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的“哪位同学懂得‘世外桃源’这个成语的意思呢?”“为什么说这个‘桃源’是‘世外’的‘桃源’呢?”(因为它根本上是不存在的)“您怎么知道它是不存在呢?”这样的处理,不仅可以让学生明白很多的成语源自典故,还可以激发学生对文本的探究兴趣,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当然,一切的方法,只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都应该采用。但又必须根据课堂上学生的知识反馈和思维活动情况灵活选择教法。

在我刚接任现在所教的班级时,有这样一些学生,其他功课都很好,唯独语文“差”得让人无法面对,对他们,对家长、老师和班级来说都是损失。是智力问题还是别的原因?经过仔细的观察和调查,我发现:他们的阅读能力是很强的,否则的话,他们对数学、物理、化学等理科的科目是不会学得那么好的,至于对语文的学习则不怎么有兴趣,信心也不足。如何才能让他们树立自

信心,提高他们的语文成绩?我决定先从培养他们的兴趣入手。在课堂教学中,安排和设计一些有趣而又简单的教学活动,有意识地让他们参与到活动中来,让他们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起先,他们有些不自在,不肯开口说,即使开口,也是用最省略的语言,但我没有放弃对他们的努力,我相信只要多给他们创造机会,并毫不吝啬的对他们的进步进行表扬,他们一定会感兴趣的。经过一段时间的耐心教育与引导,我逐渐发现,在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探究活动中,时常因为他们的“加入”而让他们的小组获得了成功。在组员的鼓掌和老师的表扬的那个时候,我欣喜地发现他们的眼中有了我所期盼的东西成功的喜悦感。自此,他们在课堂上开始变得主动了,回答积极了,作业认真了,也大胆问为什么了,成绩也明显的进步了。他们开始对语文感兴趣了。因为有了兴趣,他们不再排斥语文,他们开始热爱它了。所以我们尽力去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把它抛出来,让学生带着兴趣去接受它,从而提高课堂的高效性。

三、遵循学科规律,探究高效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包括教与学两个方面的方法,从教学过程说主要有三类方法:一是进行认知活动的方法。二是进行技能活动的方法。三是进行情感活动的方法。教学活动的最终目标是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那么,我们就不能按照自己“教”的思路进行教学,而应按照学生“学”的规律进行教学。即:学生“应该怎样学”,我们就“应该怎样教”。所以,我们在教学设计时,要以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为前提,教师设计的教案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周密地考虑到学生存在“已有知识经验和思想方法基础”的事实。学生的这个基础与教材的编排顺序有关,但与学生自身的学习水平与生活环境关系更大,根据这一特点来确定教法,力争达到教与学的统一。例如,怎样引出新知识,怎样用跟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或事例去阐释一个概念或阐明一个道理,怎样创造情景,怎样归纳学过的知识点等等,都要切合学生的实际,才能起到高效的作用。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与教材所提供的知识内容有可能是学生所没有经历的。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尊重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即使对教学进度、难度进行调控,也要保证学生掌握知识的有效性。学生的学习准备状态有时并达到教师的期望,学过的东西学生并没有掌握好,此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就要关注学生的反应,即便是学生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或皱一下眉头、噘一下嘴,也要根据学生的反应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总之,一切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宁可不讲,也要让学生先放松一下,活动一下;学生没弄明白这个问题,一般也不要往下讲另一个问题。无论用怎样的学习方法,关键是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才能达到高效。

四、努力让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练”出学生的真水平。

语文课是一门语言,是训练课。许多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不是靠教师“教”出来的,而是靠学生“练”出来的。组织课堂小组活动的目的是要让全

体学生在小组中积极、充分地进行“谈、说、评、议”等言语表达活动,从而达到学生个体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发展。

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时我们会进行各种内容的交际活动,为了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加到活动中去,我都会把“谈、说、评、议”放到小组活动中,让学生在小组中展开活动。学生的层次是不一样的,学生所需承担的内容也是不一样的,因此,在合作小组建立的过程中需尊重“同组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根据课文内容的不同或问题难易的差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承担不同程度的角色。角色的灵活变换,让学生的兴奋点、注意力得到极大的激发,也促进着他们不同能力的提高。这样,学生无论成绩好或差,都能人人参与,都被一种积极的情感所支配。这就大大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教学模式也由原来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变到了现在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模式,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小组活动活跃了课堂气氛,成为学生所喜爱的教学活动方式之一。现在,我所任教的两个班级,每节语文课的上课前5分钟,各合作小组的代表都争着上讲台来发表自己的演讲。人人参与活动,人人有事干,组组都要练,练出真水平。

五、布置有效的课后作业。

作业的布置必须源于所讲的问题,基于要学生解决的问题,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必须有典型性和启发性,难度适中,有利于举一反三,不能盲目去布置作业,匆匆了事,为了应付检查,随便地翻译课文,随便地抄写作文,作业批改结束后,一定要及时反馈。

六、教学反思是高效课堂的有利提升

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化发展内容的重要部分,是促使教师个体乃至群体由教学者向研究型教师转变的催化剂。教师的反思能力应在自身的反思过程中得以形成和提高,反思过程可分为四个环节:具体经验→观察分析→抽象的重新概括→积极有效的验证。有从事语文教学研究多年的学者提出,现代语文教学中,反思能力是一个高素质的语文教师所必须具备的一项能力,其中包括对教学设计的反思,对教学过程的反思,对自身教学行为的反思,对课堂教学群体行为的反思,对教学评估的反思等。显然,这种教学反思能力并不是一项与生俱来的或是会随时间流逝而自然形成的能力。它需要教师有意识地、有计划地自我培养和自我提升,教师应把教学反思这一过程努力把握好,真正为提高课堂高效而努力。

总之,高效课堂作为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将会引起我们更多的思考、更多的关注,我们要踏踏实实地研究“高效课堂教学”,从学生实际出发,从素质教育的目标出发,合理运用控制论的原理,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建立在更加有效的基础上。

扩展阅读:对农村中学语文高效课堂现状思考[论文]

对农村中学语文高效课堂现状的思考

摘要:我们农村中学高效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有些老师一味重视训练学生对课文的意思、思想内容和思想感情的理解,而忽略了培养学生正确的的语感、以及对语言的积累。我个人认为,这是一种误区,应该及时纠正,两者均不可忽略,而要齐头并进,齐抓共管,并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关键词:农村;中学语文;高效课堂;现状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11-280-01

时代在前进,教育在发展。从传统的讲解法传道、授业、解惑,到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再到今天的高效课堂培养学生积极自主创新思维的习惯。这一过程体现了教育发展的必然规律和人类认知规律的循序渐进。然而,在农村中学大力推广语文高效课堂的今天,往往只注重对文本的理解,甚至打破砂锅问到底,无异于庖丁解牛,把一个本来完美无缺的美文支解得支离破碎,鲜血淋漓。当然,注重对课文理解,这本来无可厚非,只是光重视理解,而忽略语言积累,这无疑是把语文高效课堂引向了一个极端,是不正确的,应该既注重理解,又不忽略积累,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并根据不同文本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既然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积累文本语言都十分重要,那么应该怎样才能做到两者兼顾,而不再走进庖丁解牛的误区呢?在此,我仅根据自己教学实践实际毛遂自荐,谈谈体会,供各位同仁参考,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这里,我们先要从思想上正确认识选入教材的文本在教学中的作用,不然,思想上没有足够的重视,会导致教学走向极端,走进误区。其实,大家都比我更清楚:老生常谈文本是语言的工具性和思想性的完美统一。所以,在学习文本时,不仅要理解它的思想性,还要欣赏文本语言的完美性。被选入教材的文本,它在思想内容方面对学生有很好的教育引导作用,对培养有用的人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的语言也具有一定的完美性,它是学生学习的典范,对学生形成正确的语感和积累美词美句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如果只注重其一个方面,都违背了文本被选入教材的意图,发挥不了文本对学生的双重教育作用,也不符合语文学科的教育教学特点。有了以上认识,我们就不会产生或少犯走进误区的错误。一、有些课文既要重视对文本的理解,又要重视对文本语言的积累

有些课文的思想性和语言的工具性都很强,都不能忽视,也不能厚此薄彼,需要平衡使用力量。如我在教学七年级下册的《在沙漠中心》的过程中,我是这样把握文本在教育教学中的双重作用的:这篇课文的思想内容是探险的意义和探险的精神,这是学习的一个重点,所以教学时我设置了这样一些问题:圣埃克在沙漠中心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么样克服的?他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思想上心理上有哪些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圣埃克表现出什么样的精神?从而看出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再让学生结合北京大学学生因参加探险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浅谈农村中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之反思》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浅谈农村中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之反思: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浅谈农村中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之反思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720509.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