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幼儿园小班10月份教学反思

时间:2019-05-29 16:52:57 网站:公文素材库

点击查看更多:幼儿园教学反思万能范本

幼儿园小班10月份教学反思

 

美术教学反思

李淑娟

怎样培养小班幼儿绘画兴趣

小班幼儿刚从家庭走向幼儿园,由于年龄小,手的动作不够灵活,加上他们绘画的目的不太明确,不清楚应该如何画,怎样涂色,画面怎样变得漂亮,他们只是把绘画当成一中游戏,随自己兴趣任意涂抹,画出的物体不太规范,因此,帮助幼儿提高绘画技能,使幼儿学会绘画的手段,表现他们内心意图是十分必要的,在小班教学的绘画过程中,我是这样做的.

一、激发幼儿对绘画的兴趣

由于幼儿年龄小,对绘画一无所知,他们只会持笔乱涂乱抹,来体现自己心中的喜、怒、哀、乐,伴随着这种体验,他们对画画逐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这时教师千万不能急于教孩子画些什么,也不必强调幼儿画得像不像,因为这样易使幼儿失去绘画的兴趣和热情,而应该去引导、呵护、培养。提高幼儿的这种兴趣,如:为幼儿提供各种绘画工具、材料,使幼儿在高兴时能随时拿起自己喜欢的材料来自由描绘、表达,教师应时刻鼓励幼儿“画自己喜欢的”让幼儿兴致勃勃地自由涂画,从中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二、认识绘画工具及材料

幼儿绘画中,不能单一只用一种绘画工具来做画,这样

容易导致幼儿没有新鲜感,因此每次作画教师尽量要让幼儿感到绘画课的新鲜和好奇。刚开始我让幼儿先用水彩笔学画画,当孩子对水彩笔画有一定的了解,使用时幼儿便会感到不新鲜,这时,教师便要换其他的绘画工具,如:油画棒、棉签、手指点画、水粉颜料、调色盘等。使幼儿感觉到绘画工具的多种多样性,使幼儿对绘画兴趣进一步提高。三、学习简单的绘画技能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教幼儿从浅入深,由易到难的一些简单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如:小点表示花朵、小草、树干,用横线表示棍子、绳子、栏杆等。在教学活动中,我先让幼儿练习画气球、泡泡、太阳等。再逐步画栏杆、格子布、房子,使幼儿逐步掌握一些基本的用笔及对笔的控制力。四、用儿歌、故事内容导入,调动幼儿对绘画的积极性。

生动的儿歌、故事能够引起幼儿情感的共鸣,能给幼儿以美的享受。利用生动、形象、富于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文学作品儿歌、故事,使教学成为有趣的活动,容易引起幼儿的兴趣,集中幼儿的注意力,使幼儿便于理解,易于掌握。五、举办画展、重视评价作品,给予表扬。

幼儿每次完成的作品,我都一一把它们布置在室内,引导幼儿观察、分析,评价各幼儿的绘画特点、色彩、线条、比例等画面效果,让幼儿形象、直观的欣赏作品。俗话说:

“好的孩子都是表扬出来的。”因此,孩子完整的作品好的给予表扬,不好的应该先表扬,表扬的同时,委婉的提出不足之处,然后再进行表扬。使幼儿在表扬中得到进步,得到发展。当孩子们受到同伴和老师的表扬时,他们的情绪会更加高昂。那么绘画便会在他们心中得到升华。

扩展阅读:小班保教笔记30篇

孩子眼中的春天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我们班的宝贝们似乎也嗅到了春天的气息,四处寻找春天。于是我们一起来到了美丽的农家小院里寻找“春天的足迹”,孩子们在尽情分享着阳光给予的快乐、春天给予的美丽时,我微笑的看着大家说:“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春天”孩子们回答着“那么你们眼里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呢?”听到我的提问,孩子们都在仔细的在脑海中编织着各色各样的春天。

豆豆第一个回答说:“我眼中的春天是美丽的,我看到柳树,草地都变绿了,花儿都开了,美丽极了”我听了点了点头。

奇奇第二个回答:“我眼中的春天是温暖的,看!我们大家都脱去了厚厚的衣服,穿上了鲜艳的春装,多好看!”

接着宥宥也站起来说:“我眼中的春天是香香的,到处飘着花儿的香味,连小草、泥土都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我眼中的春天还是湿润的,昨天毛毛的雨飘落下来,把大地都湿润了~”

听到孩子们的回答我高兴的说:“孩子们你们知道老师眼中的春天是什么吗?你们的笑脸就是我的春天”此时孩子们的张张笑脸犹如朵朵盛开的花儿。

有观察才有生活

经过了大半个月的阴雨日子,此时的太阳公公露出了笑脸,像一个老顽童在与蓝天白云闹着玩,只见天空是湛蓝的,天空中漂浮着一朵朵美丽的白云,我被这美丽的美景吸引着。

于是,我和尚老师带着孩子们来到了操场上。我:“孩子们,快看!天空中有什么?”“有太阳、蓝天、白运,好美丽的天空!好美丽的白云阿!”孩子们看到此时的景色高兴的跳了起来。忽然雷皓凇大叫了起来:“老师快看,那片云,像一条龙呢!”在他的引导下许多孩子们都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像狮子、小狗。。。。”我召集孩子们说:“为什么我们看见的白云一会儿象这个一会儿象那个呢?是谁在动呢?”“风”孩子们告诉我。。。由此我们不仅看出有了观察孩子们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得到了发展,有了观察才有思维能力,才有丰富的生活!

一举多得

户外活动时,我带小朋友从大厅的镜子前走过,我请了四五名孩子站在大镜子前,从镜子中找出自己,佳佳小朋友指着镜子里的“他”说:“这是我!”我问他:“你怎么知道镜子中的这个小朋友是你?”只见他比划着说:“镜子里的小朋友穿蓝色的衣服,我也穿蓝色的衣服,镜子里的小朋友长的也和我一模一样的”然后我就对他说了声:“你看的真仔细”我转向其他幼儿:“豆豆,你是怎么认出自己的?”“我穿黄色的衣服,梳着小辫子,我这样,她也这样”她边说边对镜子做怪样。

很快的,孩子们都讨论开了,都能仔细的观察找出自己身上的一些特征,我又让他们对着镜子做一些动作,如:扭腰、招手、眨眼睛、笑一笑…幼儿对着镜子自由愉快的做着相应的动作和表情,而且有些孩子的动作很新颖很有趣。

这样子一来,即复习了所学过的知识,同时也发展了孩子的技能,这不是“一举多得”吗?以后我们应该多从孩子的教学融入生活,贴近生活让孩子们快乐的学习,掌握起来更轻松,真正的做到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的教学目标

如何对待幼儿的错误行为

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面对幼儿各处不合规范的错误行为,不少教师经常采取惩罚的方式。惩罚虽然能制止幼儿的错误行为,但很容易伤害幼儿的自尊心,使幼儿产生逆反心理。有的幼儿在受罚后出现暴力行为,有的幼儿会拒绝学习,对教师不友好。即使幼儿表现出顺从,也可能是出于怕受罚。在许多情况下,惩罚并不能保证幼儿产生正确行为,也不能保证幼儿懂得应该怎样做。

对待幼儿错误行为的积极教育方式是引导。引导是帮助幼儿理解并实践有意义行为的过程,引导的目的在于以积极的师生互动方式培养幼儿的自律能力,发展幼儿积极的自我概念和自我评价能力。以幼儿把饭弄撒了这件事为例,如果教师用责备的语气命令幼儿把撒在桌上的饭清理干净,这对幼儿来说就是一种惩罚,会让他感到羞耻。如果教师说:“谁弄撒过东西,我这儿有块抹布,你可以用它把饭粒清理掉,地吧?”这对幼儿来说便是一种引导,不仅给了幼儿纠正自己错误的机会,还保护了幼儿的自尊心。教师对待幼儿的态度和方式直接影响他们长大后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在制止或纠正幼儿的错误行为时,一定要让幼儿懂得哪种做法是不对的,哪种做法是正确的。一、了解幼儿错误行为出现的原因及表现水平,以理解和尊重的态度对待幼儿

幼儿出现错误行为的原因很多。首先是幼儿的年龄特点。学前阶段的儿童活泼好动,好奇心极强,让他们长时间地坐着等待轮流玩是很难做到的。按照皮亚杰的观点处于“自我中心”阶段的儿童往往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和做事情,要求他们让人分享和给予是十分困难的。因此,教师要调整自己对幼儿的期望,不要强求幼儿表现出超过其发展水平的能力。其次是幼儿表达自己需要的方式多种多样。尽管同一年龄阶段的儿童有基本的共同需要,但每个幼儿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尤其是某些幼儿的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时,他们常常表现出与众不同的行为。再次是家庭的影响。家庭的气氛与环境影响幼儿在幼儿园表现出来的错误行为实际上是对在家里形成的压抑或消极情绪的宣泄。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丹加特来博士分析了儿童错误行为的三种水平。第一种水平是尝试水平,他是错误行为的最温和的形式。在这一水平,幼儿表现出某种行为是在试图学习如何行动,是在试验周围环境对自己行为的反应。教师在班里经常会看到有的小朋友一边犯错

误,如,拿别人的玩具,一边用眼睛偷看教师。这时教师必须严肃认真的做出反应,告诉他应该把玩具还给别人。教师虽不能过于严厉,但也不能放任,因为教师的任何笑意都会让幼儿获得错误的信息,认为教师并不反对他拿别人的玩具。第二种水平是社会习惯水平。幼儿学习或表现某种行为是因为他们错误的认为这样做是对的,因为他们看到同伴这样做,或在某种场合他们曾观察学习到类似行为。例如,有的幼儿说脏话,他并不觉得自己是在说脏话,因为他爸爸生气的时候常说这些话。这时教师不能因此而惩罚幼儿,而要告诉他应该用其它词或其他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愤怒。第三种水平是情感需要水平。幼儿在生活中遇到不如意、不顺心的事情时,他们常以激烈的方式对外界做出反应,以宣泄自己的情绪。这时教师应把注意力放在理解幼儿压力感的真正来源以及如何帮助幼儿对压力做出正确的反应上,而不应把注意力放在幼儿说的脏话和做的错事上,去惩罚幼儿。二、针对幼儿的错误行为,选择正确的教育形势

教师在了解幼儿错误行为出现的情景与原因之后,应决定是进行个别引导还是集体教育。如果问题涉及一两个儿童的行为,适合采用个别引导的方法,且应尽可能私下里进行,以避免当众让幼儿出丑。但在实践中,许多教师把个别幼儿的错误公布于众,让全体幼儿引以为戒,使被批评的幼儿感到羞耻。幼儿的这种感受会对其产生长时间的、甚至是终生的消极影响。为了避免幼儿尴尬和伤害幼儿的自尊心,教师可采用集体教育的方式。在集体教育中,教师应尽量避免点名批评个别幼儿,如“××,像其他小朋友一样坐好!”教师可以通过表扬个别幼儿而使有错误行为的幼儿改正过来,如:“今天大家表现得非常好,都你××一样看着我。”“很多小朋友都坐好了,大家都准备好了,我们就开始活动。”这样既保护幼儿的自尊心,纠正幼儿的错误行为,又能使集体活动正常进行。

不伤害幼儿的自尊心是教师面对幼儿错误行为的首要原则,但这绝不意味着教师对幼儿错误的迁就。当幼儿经教师多次提醒仍无改进,或幼儿之间发生冲突,幼儿心情烦躁,教师的语言不能发挥作用时,教师可以让个别幼儿暂时离开集体活动,或让他单独坐在较安静的地方。在幼儿冷静下来之后,教师和幼儿交谈已发生过的事情。通过谈话使幼儿明白自己错在哪里,该如何做。三、给幼儿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逐步培养幼儿的评价能力

当幼儿出现错误行为时,教师要帮助幼儿寻找改正错误、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师要让幼儿知道下次发生同样的问题应如何解决,而不只是让幼儿知道不应该做什么。教师向幼儿提出合理的、幼儿能理解的行为要求,然后下面强化正确的行为,而不是使用强制、威胁的手段强迫幼儿按教师的要求去做。

教师要有选择的忽略那些对集体影响不大的个别行为,给幼儿自己去解决问题的机会。当两个幼儿发生争执的时候,教师不要立即介入。因为许多问题可以由幼儿自己解决。幼儿也需要更多的机会去锻炼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机会越多,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社会交往的能力就越强。幼儿在试图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他们是在自己的思维水平上进行交流的,其交流的内容被互相理解,如果这时教师介入,以成人的思维水平提出自己的想法,很有可能会引起幼儿的误解。

对待发生较平凡的、有典型意义的错误行为,教师可通过设计情景、组织幼儿讨论的方式,使幼儿明白应该怎么做。在这个过程中,让幼儿投身处地地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去想问题,体会别人的情绪和感受,这不仅可以发展幼儿的评价能力,而且也有利于幼儿形成对行为规范的正确认识,并有情感驱动而表现出正确的行为。教是为了不教,真正的道德是自律的道德,逐渐培养幼儿自我评价、自我控制的能力是教师处理幼儿错误行为以及冲突时必须体现的教育目标。

我教小班幼儿初剪纸

在幼儿剪纸的前期准备中,我发现小班的幼儿对于剪直线都较为困难,特别是一些低龄化的幼儿更是如此。一开始我对如何引导幼儿掌握初步的剪纸有点茫然。在手指游戏中,我发现幼儿对于拇指是爸爸,食指是妈妈,中指是姐姐非常熟悉,我灵机一动,这若编成小儿歌让幼儿掌握握剪刀的方法,肯定对他们有帮助。我马上编起来“小剪刀,向前伸,两个山洞竖起来,上面山洞爸爸钻,下面山洞妈妈姐姐钻进去,小剪刀和宝宝乐开花”。儿歌一念,小朋友都特来劲地做起了手指钻山洞的游戏,在做的过程中幼儿很快就掌握了正确的握剪刀的方法。

由于年龄小,幼儿的肌肉力量的发展并不很好,协调性不够,我除了让幼儿在日常游戏中,多投入锻炼小肌肉的材料,如筷子夹豆,三指抓乒乓球,双手扣扣子等,还利用桌面活动,请幼儿来玩拟人化的手指游戏“爸爸亲妈妈,爸爸亲姐姐,上班了。下班了,妈妈亲爸爸,姐姐亲爸爸,一家人亲亲热热在一起”。幼儿的手指活了,能够很好地拿剪刀,剪刀开放也就自如了。接下来面临的是幼儿如何很顺利地剪直线的问题,“开火车”的游戏是小班幼儿耳听能祥、乐不可滋的游戏,幼儿非常喜欢玩。剪刀会发出咔嚓咔嚓的声音,就象正在行走的火车,而躺在纸上粗粗的黑线就象稳稳铁轨。根据幼儿的兴趣点,我编出一个“剪刀开火车”的桌面游戏。事先请幼儿观赏一段火车在铁轨上行驶的录象,请幼儿表达,主要让幼儿明白:火车是在铁轨上行驶的,引导幼儿当“剪刀火车”司机,需要使“火车”行驶在黑线-铁轨上,在幼儿练习时还附上改编歌曲“轰隆隆,轰隆隆,剪刀火车开,轰隆隆,轰隆隆,火车开来了。咔嚓咔嚓,咔嚓咔嚓,火车到站了,咔嚓咔嚓,咔嚓咔嚓,剪刀火车到站了。”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天性让幼儿在老师的引导、帮助下习得经验,在多次兴趣盎然的游戏中,幼儿很顺利地就学会了剪直线。

一次有趣的活动这天我们在外面开展户外活动,正当大家手牵手时,有一位小朋友大叫:“老师,你看!”被他这么一叫,许多孩子都不约而同的望向了天空,大家都叫喊着:“是白龙在飞!”妍妍小朋友接着话说:“那是飞机”正当孩子们议论的时候,紧接着一架飞机进入了大家的视线:“快看!飞机”孩子们欢呼起来。

这是一次多么好的教育机会,于是我展开了话题:“妍妍小朋友说的对,你们看到的“白龙”就是飞机,是许多飞机的其中一种,叫做喷气式飞机,“白线”就是它喷出的气体形成的。飞机的种类有很多,但不管是什么飞机都有他们各自不同的用途。”天空中的气痕已渐渐淡去,孩子们又回到了游戏当中,我顺着孩子的兴趣及时做起了飞机的游戏,操场上回荡着孩子们甜甜的笑声

教孩子学会等待

有些孩子对好玩的东西喜欢自己独占,不愿意让别的小朋友玩,或自己想玩别人的好东西时,不管别人是否愿意,强行抢夺。有些孩子因为玩具没抢到,采取打人、咬人的方法解决,这些都是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表现,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就有可能行成霸道。蛮横的毛病。

针对孩子的上述不良行为,我采取不放任,也不急于去责备训斥的教育态度,引导他们在活动中学会轮流玩的习惯,学会等待,这天我安排小朋友去看书,乐乐先拿到一本书正当他想看,坤宝过来抢,两人争吵起来,我立刻走了过去,亲切的问道:“这本书很好看对吗?”他们俩同时点点头,我又说:“好看的书,大家都想看,但书只有一本。怎么办呢?”其中另外一个孩子说道:“可以一起看!”就这样两个人笑着一起看起书来了

孩子的爱

中午午睡的时候,我发现小贝贝翻来翻去,久久不能入睡,看见我走过去,她就立刻把手放好,假装已经睡着了的样子,我没有说什么,走开了。没过一会儿,我听到了折纸的声音,我走近她时,她又迅速的把手防好,我一离开,她又拿出来奇怪!

我迅速的走到她的面前,把她的小纸拿出来一看,原来是一张画,这孩子把它折的很平整,我示意她快睡觉,然后把纸拿走了,我刚要转身,贝贝忽然小声的说:“欧阳老师,你帮我放好,回家的时候给我,我送给妈妈的礼物”“为什么呀?”“妈妈很爱漂亮,我画了一件衣服送给她”听了孩子的话,我很高兴,觉得孩子长大了,懂事了,我还给了孩子,让她放好,但必须马上入睡。

洗手风波这几天,小朋友们总说:“老师,洗手的地方好多水!”还有些小朋友由于地面比较滑而摔到,我询问是怎么回事?孩子们都说不知道。于是我决定弄个明白。

中午洗手的时候,我站在那偷偷地看,看见皓皓小朋友边洗手边玩水,还用了许多的洗手液导致很多泡泡甩在地上,所以地面很滑。

随后我把他叫到了身边聊天:“你为什么洗手要用那么多洗手液?”“因为上次吴老师表扬我的小手洗的最干净,又最香了”“那你为什么又把泡泡甩在地上呢?”“因为用了太多的洗手液,手老洗不干净,我就想多甩几下!”

原来如此,还好我没有当场批评他,有的时候老师的一个表扬原本是好意的,但由于语言表达的不够全面,会给孩子带来错误的引导。

谈谈中班幼儿“插嘴”问题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课堂偶发事件。在这些偶发事件中“插嘴”便是最常见的也是令教师最头痛的事情。年龄特点决定了幼儿园的孩子自制力差,在“熬不住”的情况下插嘴就更是家常便饭。

小班的孩子因为年龄小知识面窄,插嘴的现象也有但相对来说出现的频率低,也好控制一些。大班的孩子因为已有两年的课堂基础,对课堂纪律已经熟知,自制力也比以前有所增强,就算插嘴也能在教师问题的基础上回答。只要教师引导的好,引导的恰当也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比之下中班孩子的插嘴现象就“不容乐观”了。中班的孩子知识面有所拓宽,自制力又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平,好胜心又强,总想得到老师的赞扬和认同,稍微知道一点就会喊出来。而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异想天开,牛头不对马嘴。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我认为:首先,我们要允许孩子插嘴,但不能随便插嘴。

教师应该在课前就强调好课堂纪律,让孩子知道回答问题要举手,老师点到名字才可起立回答问题。如果没有举手就说出来就会受到“惩罚”(例如,不请他回答问题;不请他参与课程中的游戏活动)。切不可在课堂上再跟孩子讲纪律。在课堂上我们要做的是提醒孩子注意纪律而不是告知孩子如何遵守纪律。对自制力差的孩子教师可提醒一至两遍,如果还不凑效教师就要遵照先前说过的话对他进行“惩罚”。切不可只说不做,要让孩子感觉老师说话算数,在孩子心中树立一定的威严,这样在你再强调纪律的时候孩子便会把它记在心里并尽力做好。其次,尊重孩子的答案,让孩子轻松的回答。

因为年龄的关系,孩子的答案不可能次次配合你的问题,经常会出现风马牛不相及的现象。这时候教师不能呵斥孩子更不能嘲笑孩子,我们要肯定孩子的想法。我想这一点我们多数教师都能做到。但是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这样,不仅仅是在孩子的答案跟你的问题不相称的时候,你的一句

“哦”“好”“请坐”。我们要做的是用目光用语言真正的肯定孩子,孩子的答案好好在那里,不好又不好在那里要用语言说出来,让孩子感觉到老师对他的答案感兴趣,从而激发孩子回答问题的欲望。好的答案要鼓励,离谱的要把他引导到你的问题上来,让孩子知道老师问的是什么他答的是什么。下次回答他就会注意要靠到老师的问题上来。我相信只要做到以上两点,孩子的插嘴便不会再令人头痛,而且还会发现在课堂上会和孩子合作的很完美。有时孩子的回答还会给老师意想不到的惊喜答案!

案例:你们都是我的好朋友

实录:

下午音乐活动时,我教孩子们一起学唱了歌曲“拉拉勾”。根据歌曲的内容,我邀请了桐桐小朋友和我一起示范表演,当唱到歌曲的最后两句时“我们又是好朋友呀!我们又是好朋友呀”,我和桐桐抱在了一起,并且转了一个圈。当我们示范表演结束时,有孩子用很羡慕又有点妒忌的口气说:“王老师,你和桐桐本来就是好朋友呀!”我很惊讶!“你从哪里看出我们是好朋友的。”他说:“你一直抱桐桐的。”有孩子马上附和着说:“就今天早上你还抱桐桐呢!”“是吗?我没有抱过你吗?没有被我抱过的孩子举手!”一下子十几只小手高高的举了起来。“来,孩子们,你们都是我的朋友,让我来抱抱你们。”孩子们哗啦一下在我的前面排起了队伍。我挨个儿真诚的抱抱,还亲了亲他们的小脸蛋,并在每个孩子的耳边说了句悄悄话。孩子们既兴奋又满足!“老师亲了我三个地方”“老师抱我转圈了”“老师亲了我的小鼻子”反思:

1、早上没太阳,户外活动时特冷,看见桐桐缩手缩脚的样子,摸了摸她的小手冰冰冷,我抱着她捂着她的小手。桐桐还没学会跳绳,我带着她一起玩双人跳绳。真没想到孩子们对老师的一举一动观察得好仔细。

2、孩子们上了大班,他们的情感也愈发丰富了。他们渴望老师关注他们,希望老师和他做玩伴。散步时想和老师牵手,穿了一件漂亮的衣服能得到老师的赞赏

3、我要感谢我的孩子提醒了我,不至于我失去十几个“好朋友”。以上案例提示我,老师不能只关注那些漂亮,活泼可爱的孩子,更要关注那些能力差些,调皮捣蛋,长相穿着并不让人喜欢的孩子。

穿衣有招

开学以后,天气依旧很冷,小朋友都穿着厚厚的棉衣、毛线衣、外套……,午睡的穿脱衣服也依旧是我们老师头疼的一件事。这不,一到午睡室,小朋友就叽叽喳喳的互相帮助着,有点小朋友能干点,能帮忙别人把衣服袖口先拉出来;有的却只是在床上磨蹭,也不着急;还有的更是趁势和旁边的小朋友打闹嬉戏起来了……真是五花八门的什么都有啊!再说起床的时候吧,“老师,你帮帮我!”“老师,你帮我拉一下!”……很多个声音会同时从四面八方向你传来,红彤彤的小脸上都摆出了一副“请教”之相,有时候真是会让我们老师手忙脚乱,头皮也发麻。

这个学期开学不久,我就对这个现象仔细反思了,虽然孩子们年龄小,自理能力很薄弱,但一定还是有方法可以引导的。

这天起床后,我们老师故意对这些小家伙的帮助视而不见,不一会儿,有的小家伙不耐烦,自己穿了起来,不穿不要紧,一穿我们大呼上当受骗,原来很多孩子还是能够自己穿的。除了几个幼儿衣服太多,实在穿不进去,很多孩子还是走出了这关键性的第一步。

接下来,我们隆重地表扬了几个会穿衣的孩子,并给他们颁发了红苹果奖。这下小家伙们的士气倍增,一个个都信誓旦旦的说自己也会穿,也要得红苹果,看得我们老师心里直偷偷乐。

小家伙们渐渐掌握了要领,但是穿的衣服很多,难度也很大,所以我们还让孩子们相互合作,发扬互助精神,从那以后,每到睡前与睡后,教室里一片热闹红火的景象,帮着拉袖子的、帮着扣纽扣的、帮着掏袖子的,孩子们忙得不可开交,“请帮帮我”、“谢谢你”等声音不绝于耳。我们不禁感叹:4岁儿童竟有如此精诚的合作精神,咱们成年人真自叹不如啊

专家曾说过,两岁的幼儿就有独立穿衣的愿望,3岁的幼儿已经具备独立穿衣的能力,那为什么现在很多幼儿到了6岁还不会穿衣服呢?这个都是“心软”惹的“祸”呀!

发生在蒙蒙身上的转变

记得小班幼儿刚入园的时候,蒙蒙就不爱说话,向其家长了解情况,也说蒙蒙在家也不爱说话,即使说话了,也是听不出他到底在嘀咕什么。一段时间下来,家长甚至担心蒙蒙是个半哑之人。我们老师也非常担心这个特殊的孩子,他的年龄在班中是最小的,各方面的能力都和别人有相当大的一段距离,平时很多事情都要我们老师包办代替,这样下去对他的发展很极为不利。

经过查找资料,我也了解到,幼儿初期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培养幼儿说话能力,帮助幼儿在语言表述中认识周围事物,对促进他们的智力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抓紧这一时期训练幼儿说话的能力就显得十分重要。所以,培养小班幼儿的说话积极性是十分必要的事。于是,我们采取了措施:

首先,从生活上多关心帮助他,与他多亲近,逐渐消除他对幼儿园老师和小朋友的一些陌生感和恐惧感。每天入园时,我都会热情的与他打招呼,亲切的同他谈话,询问他:“你有没有吃早餐”、“你早餐吃了什么呀”、“这件衣服真好看,是谁买的?”等等,使他觉得我像家人一样在乎他,没有忽视他的存在。

其次,在许多事情上,对他一视同仁,比如在点名的时候,也一样要求他说:“到!”,“我在这里!”虽然第一次他说“我在这里”的时候,口齿很不清楚,声音也很清,但是我还是很兴奋,大大的奖励了他一颗五角星。在上课的时候,也常常会问问他,“蒙蒙,你懂了吗?”“蒙蒙,你来说一说!”每次帮孩子穿衣服的时候,也会悄悄的和他说上几句悄悄话,和他谈谈,逐渐的拉近了彼此的距离,蒙蒙也慢慢能说几句比较清楚的话了。每天早上来园也可以自己喊老师早了。看着他的一点一滴的进步,都让我非常感动。

第三,要加强与家园之间的联系、沟通。蒙蒙一直是奶奶接送的,在家庭教育问题上,我觉得父母亲给予他的教育不够突出。家长对孩子说话能力这方面的问题也比较敏感,所以我想应该多利用一些适宜的机会,和家长多多交流沟通,帮助蒙蒙渐渐摆脱不能说、不敢说、不爱说的恶性循环。

相信只要我们真心的付出,相信他定会得到更好的发展。俗语说:“医者,父母心”,我却想说:“师者,父母心”。

《幸福是什么》

早上来园的时候,瑞瑞妈妈笑着对我说:“孙老师,瑞瑞有问题要问你!”乍一听,我还有点疑惑,这孩子又有什么稀奇古怪的问题呢?我便低下身,摸摸他的头问道:“瑞瑞有什么问题,说说看吧!”小手停止摆弄积木,瑞瑞歪着脑袋认真地说:“老师,幸福是什么?”我略想了一下,便告诉他:“幸福,就是一家人在一起的感觉,你觉得呢?”可是分明看见瑞瑞眼里还是有些不解,瑞瑞妈妈在一边补充说:“瑞瑞,妈妈是不是也这样告诉你的呢?”原来瑞瑞妈妈也给了他一样的答案,可瑞瑞并没有回答我们的话,小手继续摆弄积木。“对孩子来说,一家人在一起的幸福,应该更好理解。当然幸福对不同的人来说意义是不一样的!”也许是为了掩饰一下刚才回答的尴尬,我又对瑞瑞妈妈补充说了这句。瑞瑞妈妈走后,我又仔细地想了刚才瑞瑞的这个问话:到底什么是幸福呢?曾经也在书上读到过许多关于幸福的答案,比如说:幸福就是在你非常饥饿的时候,有一个冷馒头;幸福就是在你非常寒冷的时候,有一盆碳火;幸福就是在你回家的时候的时候,饭菜已经端上桌子上来了……但是这样的答案都太过深奥,对于我们小班的幼儿来说,幸福,应该是更易被理解和接受的答案,它们应该就是来自于幼儿生活中的一些快乐的感受和开心的事件。

于是我又重新走到瑞瑞身边告诉他幸福的感觉是什么,瑞瑞睁大了眼睛仔细地听着我说,听完后他想了一会,忽然他转过头来对我说:“老师,奶奶给我买汉堡包,我很幸福!”“对,你说的很对!”我表扬了瑞瑞,这次瑞瑞很开心的笑了,“老师表扬瑞瑞,瑞瑞很开心,也是幸福的感觉哦!”看着孩子露出了快乐的笑容,我突然很感动于孩子的这种天真与单纯,对于他们来说,幸福就是简简单单、实实在在的快乐。之后,在餐前活动的时候,我又和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幸福是什么》的故事。

湖边有一座漂亮的房子,那是小兔子的家。小兔子很好客,每天都有朋友来她家聊天。这天,来了白鹤、山羊和长颈鹿,他们聊到了“幸福”的话题。幸福是什么呢?白鹤说:“只要能天天在水中,看见天上的云朵,这就是我的幸福。”说着,白鹤跳上小白兔家的窗台,他看见了倒映在湖水中的云朵。山羊说:“只要能天天闻到绿草的清香,这就是我的幸福。”说着,山羊跳上小兔子家饿窗台,他闻到了湖边绿草的清香。“我没有你们那么浪漫。”长颈鹿长长地叹口气。“如果有一天,我能舒舒服服坐下来喝杯茶,那就是我的幸福了。”长颈鹿的脖子那么长那么长,他喝水非常困难,只有趴下两条前腿,才能喝到水。他们问小兔子的幸福是什么?小兔子说:“长颈鹿的幸福就是我的幸福。”小兔子让长颈鹿坐在高高的椅子上,长颈鹿的四条腿伸直了。小兔子把一杯香茶,放在自己的两耳之间,两只长耳朵绞在一起,旋转着把香茶送到长颈鹿的嘴边。长颈鹿就这样坐着舒舒服服地喝到了一杯香茶。故事中的小动物形象都是幼儿熟识和喜爱的,从他们的对话中,幼儿更直接的感受了幸福是什么的定义。在听完故事以后,我再问孩子们幸福是什么的时候,孩子们的想象力、思维能力完全被打开了,“我今天又得到一颗五角星,就是我的幸福”、“妈妈带我去公园玩,我很幸福!”、“爸爸给我买了一辆遥控汽车,很好玩,我很幸福!”……幸福既是一种外在的状态,又是一种内在的品质。幸福不是高屋建瓴的东西,而是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快乐。幸福是一个谜,你让一千个人来回答,就会有一千种答案……

“开放”的活动,家园的“桥梁”

家长开放日作为家园联系的重要形式,是家长了解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了解幼儿在园学习、生活的窗口,是一项家长和小朋友都非常喜欢的活动。我们小(三)班的小朋友经过在园的一段时间的学习和生活,学会了许多新的本领,他们非常想把自己学到的本事表现给自己的爸爸妈妈看;而家长们呢,也非常想了解一段时间以来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到底是怎么学习和生活的?自己的孩子真的象老师讲的那样进步那么大吗?

在小朋友和家长们的期盼中,我班开展“家长开放半日”活动。首先,我们向家长展示了晨间锻炼和小点心的开展情况。接下来,我们两位教师展示了两节教学活动。钱老师语言活动《我是一个大苹果》,从教材的选编到教法的设计,较多的考虑了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喜欢儿歌,朗朗上口;喜欢角色扮演)和心理特点(活泼、好动;对吃的东西较感兴趣),让幼儿在积极愉快的气氛中自然地学念儿歌,并有兴趣地尝试仿编儿歌,明白吃东西前要洗手。通过活动,培养了幼儿的创造性发散思维和社会性情感,让幼儿不但喜欢吃大苹果,而且也喜欢吃小苹果。并且愿意请客人先吃苹果。

我的是综合活动《我的“风筝”飞起来》。我们班许多的孩子,已经有过放风筝的经验。风筝颜色、形状丰富多样,对小班幼儿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所以,我利用我们身边常见的资源塑料保鲜袋,让幼儿探索让塑料袋飞起来的方法。在活动中,鼓励幼儿自己发挥想象、动手动脑,让他们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中得到了支持和鼓励,通过让看看、想想、说说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探索“风筝”的制作法的过程中,鼓励幼儿勇敢地试一试,孩子们非常乐意接受这种方式,尝试起来也信心十足。最后孩子们高举自己制作的风筝,奔跑着、嬉戏着,小小的风筝带给它们非常大的乐趣,他们体验了制作成功的快乐!

在半日活动的最后,我们召开了简短的“家长会”。向家长简要介绍了半日活动的主要活动安排和各项活动的目标,家长在半日活动中主要看什么?怎样看?介绍了近二、三个月来班级的主要活动、班级环境、班级幼儿的进步和存在的问题和需要家长配合的工作,让家长比较全面的了解我班的各项工作。本次活动内容丰富、紧凑,比较全面的向家长展示了幼儿在园生活的各项主要活动。不管从孩子,还是家长来看,都很开心。孩子们看到自己的父母来参加活动并和自己做游戏,都非常兴奋,活动的情绪非常高昂;家长们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各方面都取得了这么大的进步,也非常的开心。并且通过半日活动,家长们也更能了解班级开展的活动和工作的辛苦,从而更能理解老师的工作。家长们纷纷对本次活动表示满意,对老师表示感谢!

感谢各位家长积极参加本次活动,希望家长朋友们能一如既往地关注和支持我们班级的活动!

小小午餐学问大

家长半日活动后的午餐教育

“我家宝宝吃饭好慢,一边吃一边玩,不肯下咽,怎么办呢?”

“我家宝宝在家吃饭要追着他吃,他自己不肯吃,我们大人只有喂他吃了。”“我家宝宝吃是吃得很快,但是都不嚼的,吃得太快了,让人担心……”……

家长开放日活动后,一部分家长留下来观看孩子的午餐。这些家长的担心也让我感觉我们小班孩子午餐情况的确存在着比较多的问题。如部分幼儿在家不肯自己吃,需要家长喂;部分幼儿过于求快,往往忽视细嚼慢咽;还有部分孩子挑剔食物,偏食、厌食……

针对家长的谈话内容和我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我把我们班幼儿的用餐情况作了如下分析,并通过不同的特征采取了一定的教育策略,颇有收效。如:针对挑食的孩子,以鼓励帮助为主。

策略:在餐前特别介绍今天要吃的食物,并且介绍这些食物的对宝宝身体的益处,从而引导幼儿不挑食。此外,我还经常表扬一些吃饭好的幼儿,如邱飞扬小朋友吃饭比较乖,金意超、金奕阳等小朋友什么都爱吃等,用孩子们身边的榜样去感染和教育他们。如:针对不愿进餐的孩子,以情绪感染为主。

策略:在进餐前,我会故作夸张地对幼儿说:“哇,今天的菜真香,快来闻闻呀!”像丁洁、赵颖等个别已经养成细嚼慢咽习惯的孩子,她们不喜欢饭菜盛得过满,经常会看着一大碗饭发呆,这样的幼儿,给她们盛饭时不要太多,等到她们吃完后及时表扬再给她们添饭。如“×××小朋友真能干,今天吃了两碗饭!”,或奖励小贴纸等。这样既达到不减少饭量又不会使孩子对吃饭有畏惧感。如:针对进餐习惯较差的孩子,以故事引导为主。

策略:有的孩子进餐习惯差,弄得满地都是饭菜,有的则不专心东张西望,我就利用故事《漏嘴巴》、《不掉饭粒的小丁丁》等,引导幼儿吃饭时也要认真并且不讲话,学习一些儿歌潜移默化的告诉进餐孩子们一些用餐时的小礼仪。

进餐习惯的养成,需要教师和幼儿持之以恒的努力,同时也需要家长的协调一致的教育,让我们始终为幼儿营造愉快、轻松的进餐氛围,为帮助幼儿形成更好的进餐礼仪而努力。

画得像,才画得好?

小班下学期,我班幼儿已经多次尝试自己临摹和创作绘画。几次的绘画实践活动,让我对本班幼儿的绘画水平有了一定的了解。我班幼儿普遍年龄偏小,动手能力薄弱,在绘画活动中幼儿的水平参差不齐,更有的幼儿还处于涂鸦阶段。

一次,我组织幼儿装饰方“布”,一部分幼儿的绘画作品构图合理,色彩明快,线条运用得也较流畅,基本上能反映格子布的特征,也符合活动的目标。于是我将幼儿的这些作品展示在泡沫板上,并组织幼儿评价,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岂料,这时,雯雯小朋友说:“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呢?”其实,最初我已经考虑尽量把全班小朋友的画都展示出来,只因为雯雯等几个幼儿的画实在看不出内容,乱七八糟的线,有的红、有的黄、有的灰。所以就没有把他们的画拿出去。听她这么一说,我把她的画拿出来。雯雯拿着她的绘画作品大声地说:“我画的是格子布,是给妈妈做裙子的。”听了她的介绍,我颇感意外,原来“乱七八糟”里面还有这么丰富的内容,格子布画得这么精彩!里面蕴含着孩子对妈妈的一片情谊,不拘一格的表现方式正是幼儿创造性的表现呀!

由此,我感到对于小班幼儿来说,画得好、画得像,并不是美术教育的目的。正确的美育观念才能保护孩子珍贵的原创性,如果我们成人太过注重于成果导向,并对技巧性过度需求,只求画得好、画得像,就会忽略了孩子最珍贵的原创性。在提供环境与材料之外,最大的功能是引导,虽然幼儿没有开发的视觉,对周遭漫不经心,但已经有内有的吸收心智;透过绘画,养成观察与联想。创造力不能直接给予,要从内在点燃,成人应该珍惜幼儿的原创自由,还给孩子自由涂鸦的创作自由。

在实践操作中我们发现:孩子的涂鸦作品可能会与我们的主题内容相差很远,有些甚至是一些凌乱的线条,但是我们千万不要抹杀宝宝的这些珍贵的原创作品,我们应打破“画得像,才画得好”的观念,还给宝宝自由涂鸦的权利。涂鸦期是儿童绘画的最初阶段,我们要尊重孩子的涂鸦自由,重视并鼓励孩子从事各种涂鸦活动,使孩子的心理得到充分的满足,让他养成独立创造的习惯,并且勇于表达自我。

面对一些不勇敢的孩子,我们如何做?

我们班上的昊昊小朋友,几乎每天都是爷爷奶奶一起接送的,孩子在老人的过渡保护下,就像是一个“洋娃娃”一样,处处小心谨慎,连打招呼也是家长抢先代替,我们老师和他说话,他奶奶常常帮忙回答,并不知道给孩子机会,逐渐的昊昊就形成了担心、不敢说、也懒于说的局面,不仅自理能力偏弱,而且上课的时候没有积极性,常常在别人唱歌的时候,他都只是呆呆的听着,不知道跟着一起歌唱。在一次穿衣的时候,他居然说:“我是大笨蛋,我什么都不会,奶奶说我要长大了才会自己穿!”这种不自信的表现对孩子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一些家长在打电话或者在来接孩子的时候,常常会这样问我:“老师,孩子最近乖不乖?”有时我会这样回答他们:“嗯,现在的表现比以前好了,在不断的进步中,在其他方面都还好,就是胆子有点小了点儿,而且表现欲望也不怎么不强!”家长们又总会说:“给他们多锻炼的机会,上课的时候多请他们发言。”可是这些小朋友往往上课喊了他,站起来却什么都回答不出,这应该怎么做呢?常常发现不少幼儿在日常生活、班级活动和同伴交往中,都表现出“胆小”。这不仅影响了幼儿的日常生活,同时也对其身心的全面发展造成了一定障碍。为了消除这个障碍,帮助孩子自信、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种种问题,老师和家长都有必要重视起来。

而且,我还发现我们班里的一部分孩子常常会表现出种种不勇敢的行为,比如犯了错误不敢承认,老师一批评就哭鼻子,并且不敢在集体面前大声说话、勇敢的表现。我们想有些孩子可能对某些事情有种天生的恐惧,但除此之外,还会是因为以前的不愉快的经验、陌生事物等都使得小朋友们产生一些不良情绪。另外,幼儿的“胆小”还与他们的自信心水平有着很大的关系,他们常常会因为对某一事物缺乏足够的自信而产生畏惧心理。

我在想,我们是不是应从改变家长和老师等成人对孩子的评价开始,慢慢让孩子树立起自信心来。并且胆子也是练出来的,成人多鼓励、多促进,为孩子创造更多的机会,每一个“胆小”的孩子都会变的勇敢起来,变的更加自信!

老师,我也想倒垃圾

开学至今,我一直试着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发勺子、分碗、倒垃圾、搬凳子等等。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他们做一个爱劳动的好孩子。我总是让能力强、善表达、聪明伶俐的孩子做事,而很少请调皮的和默默无语的孩子做。这一次,我依旧请表现好的小朋友倒垃圾,忽然,看到性格内向的王灵希轻声对我说:“周老师,我也想倒垃圾。”我看了她一眼说:“每次吃饭最慢,上课从不举手,老师只让表现好的孩子去?”我生硬的口吻,严肃的眼神,使王灵希那纯净的眼睛充满了畏惧,继而蒙上了一层薄薄的水雾。

吃饭时,王灵希的神情,总在我脑海里出现,我感到自己错了。于是,我把王灵希叫到身边,夸奖她是一个能干的女孩,以后一定请她倒垃圾,她点点头,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后来,王灵希倒了一个星期的垃圾,特兴奋,还把这件事告诉爸爸妈妈,还说自己长大了,会帮老师做事情了。我发现,王灵希比以前大胆活泼多了,上课偶尔也会举手发言了。

现在想起来,真切地体会到不应该拒绝孩子想表现自己的请求。特别是对那些不善言谈,看起来似乎是不够聪明的孩子,我应该让他们从心里感到老师是信任他们的,认为他们是有能力的,我还应该努力创造条件,给他们充分表现的机会。

有效的“听声”游戏

天气炎热,幼儿的精力又旺盛,常规活动时幼儿显得很躁。晨间谈话的时候,我在上面点名,幼儿在下面有的说话、有的玩耍,完全没注意我的指令。我正想喝止,提醒他们安静下来,突又想到这样的办法治标不治本,于是灵机一动,对着孩子说:“来,我们现在谁都不要说话,竖着耳朵听。你仔细听,听到了什么声音过一会老师请到你,你就起来告诉大家。”顿时,教室一片安静,大家都在仔细的寻找更多的声音,过了不多久,小朋友都能说出他们当场听到的很多声音:小鸟声、水声、对面马路汽车开过的声音……有的幼儿还会描述他听到的声音感觉,老师告诉幼儿,如果这些声音象录音机一样把它们同时放大,在我们的生活中这些声音就会成了噪音,耳朵就没法清静,长期这样会影响我们的心理和身理健康。

接下来几天,我变化着玩法,比如我让幼儿闭上眼睛,然后老师用铅笔敲敲杯子等凡是能弄出比较有趣的声音来,再让幼儿猜猜老师发出的声音是什么,再进行节奏练习。

还有一种变形玩法,就是传悄悄话,请一名幼儿出来看老师口型说什么,然后用小声的声音传给他的好朋友,好朋友听了后,按指示玩游戏,如“请你帮老师拿点名册来。”等。

这些“听声游戏”有助于孩子养成保持安静、沉默的习惯。这也是诱导孩子们服从命令的好方法。小朋友们对这些游戏很有兴趣,几天下来,幼儿安静了许多,说话声音也轻了。

优秀教育笔记喝豆浆比赛

小班的孩子,刚进幼儿园,常常会这个不要吃,那个不要吃。为什么呢?孩子们的回答常常是“好婆没给我吃过。”“我没有吃过,我不要吃。”因此,每天上午的小点心,孩子们常常会不喝豆浆或板蓝根。

为了鼓励他们人人都喝,我会以身示范,先喝了起来。有的孩子会听话第跟着我尝试着喝,有的孩子依然会将杯子推出老远,摇着头说“我不要喝。”

“喝豆浆比赛喽!”今天上午,我手拿大苹果贴纸,请5-6个还没喝豆浆的孩子拿着杯子到活动室前面进行比赛。小漪上去了,梓轩上去了,子凌上去了,秋佳上去了,顺顺在我的鼓励下也拿着杯子上去了。“好!现在,小4班喝豆浆比赛开始!”随着我的一声令下,孩子们排成一排,仰起脖子“咕嘟咕嘟”喝了起来。“老师,我喝完了。”梓轩第一个喝完,一个大苹果贴到了他的额头上,他开心地去放杯子了。此时,其他几个孩子也使劲地喝着。瞧!我们班一向啥都不吃的顺顺,今天竟然破天荒地喝起了豆浆,而且还是第二个喝完了,真棒!大苹果和老师、小朋友的掌声中,顺顺回到了座位上,看着他开心又自豪的眼神,我打心里为他高兴。同时也感觉自己的努力有了一个里程碑式的飞跃。因为顺顺要喝豆浆了,因为顺顺又多吃了一样东西。

比赛很快就结束了,班上每一个孩子都喝完了自己的豆浆,有的孩子还添了好几次,看着他们一个个喝得饱饱的样子,感觉自己非常有成就感,孩子们的进步实在是太大了,真为他们感到高兴!

这一次的比赛让我感触很深,我想孩子们的体会可能会比我更深,尤其是去比赛的孩子。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发现什么都不吃的顺顺现在不需要老师提醒,就能够自觉地将豆浆喝完。以前,谁要是在顺顺的饭碗里放上菜或者放上肉,他一定会哭上大半天,而且就不要吃那碗饭了,今天,我看到顺顺将菜碗里的肉圆自己用小勺子放到了饭碗里,虽然最后顺顺没有吃那个肉圆,但至少他能接受有菜在他的饭碗里,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进步。

其他孩子和顺顺一样,他们在老师的鼓励下,尝试着吃蔬菜,尝试着吃自己没有吃过的东西,尝试着把所有东西都吃光。在不断地尝试和探索中,孩子们不断成长,不断进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孩子们都会成长为一个个懂事的好娃娃!

优秀教育笔记餐后的折纸游戏

午餐后的那段时间,是孩子们最自由的时间,也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时间。为什么?因为我们每天喝他们约定安排好一种活动。周一:搭积木,周二:画画,周三:折纸……在这每天都变化着的活动中,孩子们不同的机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今天又是折纸时间,所以先吃完饭的孩子已乖乖地拿过纸开始折着小船、房子等。可是有几个调皮的男孩子就忍不住了,他们折出的火箭开始在教室中飞翔、遨游。于是兴奋不免就开始,骚动也开始。而且发现有些孩子折的东西一种是那几样,没有进展。活动目的缺少,孩子就容易乱。可在这段时间还搞得过于紧张,我也于心不忍。这时,我看见平时不太说话的**正在认真地折乌篷船,这可是以前小朋友很少有人会折的。我马上请**到前面来:“今天,老师想请**来做小老师,教小朋友折乌篷船。你们想不想学?”“想!”在一片响亮地想字声中,开始了小老师的教学。

虽然孩子的教学不可能如同大人般的清晰,需要老师在一旁帮忙。可是老师教得投入,下面的学生也认真,这种场面可能是以前中班、小班时所不能达到的。没想到一遍下来,居然有半数的孩子学会了。然后我在请这部分学会的孩子做小老师,教旁边的朋友。就这样,今天午饭后,孩子们成功地学会了这乌篷船。

“老师,我下次再教小朋友折乌鸦嘴,好不好?”**这个平时不善言辞的孩子居然主动请缨,真让我惊奇。而同时其他的几个孩子也纷纷说:“老师,我会折**。下次我来教大家折,好不好?”……没想到,孩子们的热情这么高。“行,以后我们每次都请一个小朋友做小老师,不过小老师教得本领必须是以前我们小朋友不会的,谁有新本领,就请谁做老师。”

就这样,每周一次的折纸变成了孩子切磋折纸能力的时间。几周时间下来,发现这招还真凑效,折纸本领大了,秩序有序了,朋友间的交流也多了。

2、我们应该关心她平时在幼儿园里我们经常教育孩子要互相帮助团结友爱我们是大班的哥哥姐姐要主动关心小班、中班的弟弟妹妹别人遇到困难时要去关心他们去帮助他们。小朋友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但孩子们真正这样做的却很少。有这么一件小事却让我改变了对孩子们的看法。一天早饭后我正在打扫院子忽然听到“呜呜”的哭声我顺着哭声望去让我看到了这样一幕田晓晓小朋友一边走着一边在哭李小惠在轻轻扶着她走走在旁边的张倩说“哎呀那么娇气呀”小惠气呼呼的说“她病了你怎么能那样呢我们应该关心她的老师让我们要互相关心的。你病了没人关心你你高兴吗”听了孩子们的对话我很高兴马上跑过去询问了晓晓哭的原因原来晓晓来到幼儿园后突然觉得肚子疼就哭了起来。我马上送她到卫生室看了看医生说她喘岔气了一会儿就好了。送她回来后孩子们马上围了过来纷纷问“老师晓晓怎么了晓晓怎么了”看着孩子们着急的样子我说“孩子们晓晓没事了她喘岔气了。今天小朋友做的很好能知道关心同伴了很好。”并着重表扬了李小惠小朋友让其他小朋友向她学习。从这件事使我想到平时耐心给孩子讲关心同伴的道理虽然当时不一定有什么效果但孩子真正懂得了就会付之于行动照着去做同时还能把自己懂得的知识和道理讲给别人听这也是我们做为老师要得到的教育效果。4、从兴趣入手学儿歌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幼儿往往对喜欢的事物特别感兴趣而且积极参与如果教学过程枯燥无味是不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育内容要求能否兼顾群体需要和个体差异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发展都有成功感。”在组织活动时我认为只有捕捉幼儿的兴趣点从孩子的兴趣点入手才能做好因材施教才能实现“每个儿童都能主动发展”的教学思想。经验表明一堂生动活泼、形象有趣的课必然能调动幼儿学习兴趣要做到这一点我极力追求言语、动作、表情在教学方法上的适度运用寓乐于学寓学于乐。我从一下两点教授幼儿轻松容易的学习儿歌1、追求声情并茂强化文学作品中的语气语调如果将文学作品平平淡淡地呈现于幼儿面前是不会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为了让幼儿很快地溶入文学作品中我很注意自己的语气语调我会根据文学作品的特点在朗诵过程中时快时慢抑扬顿挫让幼儿处身于一种亲切、美好的语感环境中同时再配上优美、动听、富有想象的音乐以及形象生动的教具运用使幼儿在融融的气氛中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愿望。2、根据语言加动作表演带动幼儿的学习兴趣。我在教授诗歌“春天的秘密”时发现这首诗歌重复较多而且很长所以孩子们学习这首诗歌有点难首先分段让幼儿自己创编动作表演我对幼儿的动作加以纠正让每段都有标准的动作我把自己创编的进行示范表演幼儿根据诗歌和教师的动作进行朗诵引导幼儿可以做和老师不一样的动作这样来表现出自己的风格有的幼儿动作形象有的动作滑稽逗人这首诗歌用了十几分钟幼儿就能表演和朗诵了。

5、充分发挥晨间谈话的功效晨间谈话顾名思义就是晨间活动时对孩子进行的集体或个人的谈话活动。我校幼儿老师充分利用这段时间发挥它应有的功效使孩子们的口语能力将大幅度提高老师也会从与孩子们的交谈中了解到不少有益的信息孩子们经过一周的的晨间谈话训练已逐渐盼望着与老师在晨间交流了。晨间谈话可以渗透孩子生活习惯的培养。如何穿衣服,给孩子讲解不乱扔纸屑的好处让孩子们养成饭前便后勤洗手的习惯鼓励孩子们在课堂上肯动脑筋大胆讲话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许多孩子在学习上都有了进步。老师和家长的心里都高兴极了6、命令的口气

当今社会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中是“小皇帝”“小公主”相当一部分孩子在家里说一不二与自己的父母讲话也用命令的口气很多孩子把这样的不良习惯也带到了幼儿园。在星期二的下午我们区域活动时我发现我班的李浩小朋友用命令的口气对小朋友讲话。如奎瑶给我拿铅笔来润琪给我拿着树叶和剪刀等等针对班级的这种情况我分析了各种原因。1、幼儿以自我为中心不替别的幼儿着想幼儿的行为动机初始一般都是“为我”而不是“为他”。4---5岁的幼儿是自我保护意识产生的阶段自我意识产生之后幼儿更多的注意“我的观察”“我的能量”我的作用这一时期“自我中心”占了上风所以4---5岁的孩子都是从自我出发来进行选择和活动的他们往往不去考虑别人。2、幼儿受到家庭的影响家庭成员间进行语言交流往往认为自己不必客气常常有意无意地以命令式的口气说话给孩子造成了不良影响。3、情绪的好坏也能影响孩子说话的口气幼儿行为很少受理智控制主要受情景和情绪的影响。为了改掉幼儿用命令式的口气说话的不良习惯培养他们互相团结的精神我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首先我在班级更注意从自身做起避免用命令的口气对幼儿讲话创造处一种民主、礼貌、和谐的气氛。并且对幼儿给予更多的关怀、爱护其次要耐心细致地给幼儿讲道理让他们懂得人和人之间是平等的请别人帮助应该有礼貌别人才乐意帮助你说话像下命令、别人会讨厌你不愿帮助你。我们还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等引导孩子想到他人、认识他人、理解他人、同情他人。然后要在一日活动中我要时刻保持高度的敏感性随时纠正幼儿命令式的讲话。如果发现幼儿是在情绪不好时命令别人老师就告诉他“心里有什么不高兴的事就告诉老师用命式的口气讲话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把情绪带给别人。”通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引导我班的李浩小朋友逐渐改掉了用命令式的口气讲话的不良习惯还学会了更多的礼貌用语我非常高兴。7、别让孩子在抱怨中成长

生活中父母喜欢以他们的角度去衡量孩子继而代之的是不适当的埋怨孩子责怪声不断。围绕在孩子耳边的经常是这样一句话“这孩子不行”任何人都有自尊自傲感包括孩子也不例外。而小朋友经常受到批评后就会失去信心对自己感到失望有的甚至靠攻击他人才能体会到自己是个强者来抚平自己的失望情绪摆脱“我不行”的念头。我们班李欣航小朋友就是其中一个例子。他们父母习惯于在别人面前数落批评他久而久之他的自信在父母的指责下丧失殆尽所以做事的时候经常怕这怕那他看见别的小朋友获得成功时便会乏味的说“那种事真没意思”我常常感到他在情绪上还没有成熟也经常看到他常和自卑的孩子混在一起指责他人。他们更强烈的希望拥有同病相怜的伙伴。同欣航相反我们班心仪小朋友不去指责他人却情绪更低落内心充满着自责有着过分的自卑感总是觉得在别人眼里自己很差。父母絮絮叨叨埋怨孩子实际上是等于在叮嘱孩子“你要不断的失败呀”由此看出在中国鼓励教育刻不容缓。父母要在孩子失败的时候及时送上鼓励而不是一味的给孩子泼凉水。孩子幼小的心灵正是靠父母和幼儿老师的细心呵护才能健康成长鼓励犹如一泓清泉甘冽而清甜犹如一剂良药抚慰孩子心灵创伤又犹如一缕春风刮过孩子心头温暖孩子的童心8、下班后看到的、、、、、

下班后,在门囗等待已久的家长,随着保安人员把大门敞开,教师到家长手中接送卡收齐,孩子们安安全全的让家长接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就是在这种情景下结来了自己紧张而忙碌的一天.一天没见到孩的家长,心里总觉得对孩子说些什么,总想把积攒了一天的思念之情,告诉亲爱的小宝宝.你看,一见面又是亲又是抱的小宝宝们也像一只只欢快的小鸟尽情的欢笑.有的孩子还跟父母撒娇,要这要那,我发现有的孩子一见到父母便拽着买口香糖、水果冻等之类的小食品甚至让爷爷奶奶买玩具买蹦蹦床等。每位家长也豪不各啬地满足孩子这样那样的要求而孩子的自私任性等不良性格也就是在这种情形下慢慢的养成了。有的家长则不这么认为面对孩子的种种要求他们不是一味迎合和满足孩子的需求而是主动与孩子交流以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为中心边走边谈并引导孩子回忆老师所教的新知识。家长通过与孩子谈话不仅能够锻炼孩子的记忆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并能够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游戏情况对幼儿进行了潜移默化的教育。

育笔记:多和孩子聊聊天(韩雪梅)

和孩子聊天是对孩子最好的关心与帮助。孩子的话题常常很细小、很琐碎,但你一定要有耐心,切不可随便应付。马馨言是个性格很内向的孩子。她总是喜欢一个人坐在那里,从不喜欢跟老师交流,于是我通过每天上学或放学的时间我都会和她坐在一起,聊聊天,谈谈家常,和他说说快乐、悲伤、感兴趣的事,渐渐的她也喜欢和我进行交流了。她平时画的画也是不怎么样,但是每次都是很认真很仔细的在那画,我在教室里转一圈来到她的身旁,在她耳边轻轻的对她说:“今天马馨言的画画的真好,比昨天进步了很多!”她抬头朝我微微一笑,我也朝她一笑,还用手摸摸她的头说:“宝贝你真棒,加油啊!”到了放学时她还很有礼貌很高兴的跟我道别。

以前,她从来没有这样,每次回家的时候总是急匆匆的就走了。而她的奶奶会叫她和老师再见,她也只是挥挥手就走了。看到她微笑的和我说再见,我真的很开心。我想肯定是我对她赞许了,所以她用微笑对我表示。多和孩子聊聊天,能增进我们师生之间的情感,因为聊天,我知道了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喜怒哀乐,也知道了有的孩子喜爱表扬,有的需要鼓励,有的孩子挨不得批评等,我也了解了有的孩子在家在院都是一样的活泼好动,更清楚了哪个孩子不善言辞,怕羞等等,这样,老师在教育教学的活动中,可以更讲究方法,呵护孩子的自尊心。

教育笔记:让谈话活动变得“乱”而有序(黄玲)

一次语言教学活动中,我让孩子们的自由发言。顿时教室里此起彼伏、声浪不断。看着孩子们正在争先恐后地想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这一次我没有像以往一样用自己的方式让孩子们安静下来,而是仔细观察到底是什么让孩子乱了?

哦!原来是孩子们急于表达自己想法的愿望太急切了,所以说个不停,我想这时制止也不会有很大的效果。可能是我设置的问题孩子太感兴趣,他们还有很多的答案争着要说,我应该感到高兴,最起码说明我的问题激发起了孩子们的好奇心。这时就应给孩子充足的时间,让他们去探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没必要一定在本节活动中完成自己设置教学目标。如果这时硬要用强制的手段去打断孩子们,其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我想现在给了孩子们足够的时间讨论后,课后再带着孩子们一起去总结,结果一定会要比我在课堂上强制给答案要好得多。而孩子们的这种“乱”也是对我不断学习和进步的一种肯定。

通过这次的教学活动也让我明白,作为老师,我首先应是细心倾听,不要急于让孩子静下来,关键是自己先静下来,用心去倾听孩子的语言。教学只有善于发现,善于反思,才会善于创造。在生活中给孩子机会及充足的时间去表达、去思考,那么孩子们才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才会进步,我们的活动才会“乱”而有序。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幼儿园小班10月份教学反思》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幼儿园小班10月份教学反思: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点击查看更多:幼儿园教学反思万能范本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幼儿园小班10月份教学反思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720519.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