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二00四年创建园林城市工作总结

时间:2019-05-29 17:05:27 网站:公文素材库

二00四年创建园林城市工作总结

***二00四年创建园林城市

工作总结

二00四年,我市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围绕创建园林城市这一目标,大力加强生态园林建设,着力构建科学合理的绿地系统,完善健康的生态体系和景观优美的人居环境,城市生态环境和绿化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为城市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二00四年,城区共植乔木1.2万株,灌木18万株,铺设草坪2.3万平方米,生产鲜花3万株,建成绿色通道15公里,完成绿化投资1033万元,新增绿地面积10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绿地率达到30%,人均公共绿地达到9.1平方米。

一、齐抓共建,形成大搞园林绿化的合力

二OO四年,***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把城市园林绿化当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来抓,从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组织开展了创建园林城市活动,制订了创建园林城市方案,成立了创建领导机构,召开了创建工作动员大会,对创建园林城市工作进行了广泛动员和部署。在创建活动中,市主要领导亲自过问,分管领导经常深入一线,精心组织,科学调度。为将创建任务落到实处,我市对创建任务进行了细化分解,实行了创建工作目标责任制,签订了责任书,把创建任务量化、细化、落实到人,严格督促检查和奖惩兑现,从而形成了政府组织、部门联动、社会参与、

齐抓共建的局面。在创城活动中,专业绿化队伍一马当先,充分发挥城市绿化主力军作用,实施了大环境绿化,今年重点对**路南、北出入口、**、**进行了高标准的绿化美化,新增公共绿地6.2万平方米。社会各单位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的社会绿化创建、达标活动。各单位(小区)拆墙透绿、见缝插绿、立体造绿,提高了单位(小区)绿化水平和城区绿化效果。全市共建成5个市级“绿化先进单位(小区)”,6个市级“花园式单位(小区)”。这些绿化先进单位(小区)绿化格调新颖、特色鲜明、园林景观丰富,有效地改善了职工、居民的工作生活环境。

二、突出*城特色,全面提升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水平高起点规划,确保绿化规划的超前性、科学性、特色性。规划是城市绿化建设的龙头,规划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建设水平。为此,我们在绿化建设中把规划放在关键位置来抓,舍得花钱搞规划,确保了绿化规划的超前性、科学性和特色性,为城市绿化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为城市绿化事业今后的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对城区重点绿化工程进行了高标准规划设计,在**路南北出入口、**广场等绿化建设中,邀请了省内著名园林专家指导规划设计,大大提高了设计水平和档次,形成了乔灌草层次分明、点线面互相结合、广场道路交相辉映的绿化特色,有力提升了城市形象和品位,成为城市建设中的精品和亮点。

在城市绿化中,注重突出城市特色。***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山等山体分布城市周边,**湖、**河穿城而过,因利河环绕城中,构成了我市独特的绿化优势。因此,

我们突出城市依山傍水特色,不断完善城市周边山体和滨河绿地建设,投资320万元建成长2.1公里的顺河路风景带,形成了“山水相映、桃红柳绿”的河岸景观。投资1000余万元建成的**湖公园,成为*城的精品和亮点工程。按照“一条路一种景观、一条路一个特色”的绿化原则,注重改变过去“一条路两行树”的单一绿化方式,多层次配置绿化,积极尝试绿篱花卉造园、绿地造景的手法,绿化城区道路5条,初步形成乔灌花草相结合,多品种、多层次、各具特色的园林景观大道。二OO四年,我们本着“高标准、建精品、创特色”的原则,在绿化建设总体构思上,由过去的零星建绿变为突出城市特色的大片建绿。在种植形式上以乔木为主,乔灌花草相结合,增加植物配置的层次性,突出主体感、层次感和优美感。在树种选择上,由过去的单一树种,转变为树种的多样性,并适当的引种一些优良品种,提高了园林绿化建设的水平。在施工上,严格实行工程项目经理负责制、质量责任制、招投标制和工程监理制,合理安排工期,科学组织施工,确保了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质量和水平。201*年,先后完成了**大道、**东路、明泉路、公园路铁道口绿化,**广场绿化改造、**路南北出入口绿化,燕京大道圆盘西北角绿化,**湖公园东拦水坝绿化美化及湖心岛绿化改造工程,并新建精品小游园6处,大大提升了城市生态环境面貌。

三、高效能管理,切实保护城市绿化成果

二OO四年,我市不断加大绿化养护管理力度,实行“定人员、定岗位、定职责、定标准、定经费、定奖惩”为主要内容的目标管理责任制。管护任务落实到人,把工资收入与

管护效果直接挂钩,使绿化管理步入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轨道。

积极开展了公共绿地环境整治和养护管理竞赛活动。严格按照养护管理标准要求,对所管绿地广场、行道树进行精细化管理,为市民提供了优美、舒适的活动、休憩场所。养护管理工作实现了由突击管理向长效管理、由粗放管理向精细化管理的转变,管护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同时,加大了绿化执法力度,对毁坏树木、侵占绿地等破坏绿化成果的行为,依法严厉查处,有效维护了绿化法规、规章的权威性、严肃性,保护了绿化成果,201*年我市荣获“山东省建设行政执法优秀案卷”。

加强项目绿化建设期间的技术指导和监督检查,确保建设质量和要求。严格工程项目的竣工验收,对绿化不达标的项目提出限期整改意见,待合格后再签署意见,通过竣工验收。

四、加大园林绿化宣传声势,营造了全社会造绿爱绿护绿的良好氛围

二OO四年,我市进一步加大园林绿化工作宣传力度,广造舆论,大造声势,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在*城日报上开办专栏,大张旗鼓的宣传创建生态园林城市的重要意义,极大调动了人民群众参与城市绿化工作的积极性,提高了广大市民造绿、爱绿、护绿的自觉性。同时利用广播、电视等各种媒体对我市城市绿化工作进行了大量宣传工作,一年来共发表宣传城市绿化和绿化先进典型稿件30余篇,进行电视新闻报道20余次,编发绿化简报8期,使我市创建

生态园林城市的政策深入人心,得到了广大市民的积极拥护,真正形成“千军万马齐上阵、千家万户搞绿化”的局面。

五、大力搞好城市市政建设和环境保护,提升城市服务功能

二OO四年,我市组织实施了一批基础设施建设,安装和改造5条道路路灯共计1210盏;新建、改造城市主干道3条,翻建、维修小街巷3条,新增供水用户2060户,新增燃气用户1300户。

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年重点抓了城区污水达标排放和企业水污染防治工作,坚持“治、用、保”并重的策略,综合治理水污染,特别在造纸企业水污染治理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开展了工业废气污染源限期治理,对5个重点大气污染项目进行了限期治理。对3家锅炉超标排烟单位下达改造任务,全年达到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的天数为320天。

二OO四年,我市创建园林城市工作有了较快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先进城市相比,还有很多差距和不足:

一是创建园林城市资金短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创建工作进度。

二是养护管理工作在精细化、规范化等方面还有欠缺。三是园林改革步伐较慢,“事企分开、干管分离、管养分离”的管理体制还未形成。

二OO四年十二月

扩展阅读:创建山水园林城市工作汇报

创建山水园林城市工作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您们在百忙中不辞辛劳、亲临云阳检查指导山水园林城市创建工作,我谨代表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和128万云阳人民,对您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敬意。

云阳县位于重庆市三峡库区的腹心,地处万州、开县、奉节四个百万人口区县的中心,全县辖65个乡镇,幅员面积3649平方公里,地理概貌为“一江四河六大块,七山一水两分田”。同时,我县又是一个人口大县、移民大县、经济穷县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云阳新县城是一个全新的移民县城,由原云阳镇、云安镇、双江镇组合搬迁而成,南临长江,西依小江,三面环水。于1992年奠基,1999年9月28日县四大班子正式搬迁到新城办公,201*年开始大规模迁建,现建成区面积达8.5平方公里,入住人口12万多人。

近三年来,我们把创建山水园林城市作为建设生态经济强县的重要组成部分,努力改善环境质量,提高城市文明程度,树立开放的城市形象。大力实施城市基础设施、园林绿化、边坡绿化、堡坎绿化、屋顶绿化、阳台绿化和城市景观建设,努力打造山青、水秀、街绿、城美的生态移民新城。采取“填沟建绿、挤地建绿、拆房建绿、见缝插绿”等措施,解决移民县城绿化用地紧张的矛盾。通过短短几年的建设,新县城建成区绿地面积达276.58万平方米,绿地率达32.5%;绿化面积达316.58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37.2%,公共绿地面积81.6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6.8平方米。山、水、林、城和谐统一的格局初步形成,初步达到了创建市级山水园林城市的各项指标。现将创建工作作如下汇报: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努力营造创建氛围

为了确保创建成功,在创建之初,成立了以县长任组长,四大班子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专门的创建办公室,制定了《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将整个创建任务分解落实到县属各单位和城市各社区,把园林绿化工作纳入城镇化战略考核和三个文明建设考核,对没完成绿化任务和完成质量较差的单位,在全县范围内进行通报,年度综合考评不得评优评先,并追究该单位负责人的责任。各单位和社区,根据创建山水园林城市提出的目标和任务,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成立相应工作班子,有专人负责抓好这项工作。

县委、县政府将创建工作纳入县委全委会、县人代会、县政协会的会议议程进行研究、部署、动员。做到一年至少分春秋两次召开城区各单位、各社区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动员大会和誓师大会,号召全党动手,全民参与。运用电视、报刊、公益性广告、空飘标语和会议等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创建目标、标准、要求和创建动态,形成了人人关心创建活动,处处可见创建行动的良好氛围。

二、狠抓园林绿化建设,优化城市生态环境

一是搞好园林绿化规划。根据城市总规,我们编制了《云阳县县城绿地系统规划》,对城市绿地、公园绿地、园林景观和绿化树种等方面作了系统规划。到2020年,县城建成区将达到23平方公里,人口30万,规划绿地面积900公顷,人均绿地面积30平方米,其中规划公园绿地面积330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1平方米。绿地系统规划突出了移民新城特色。按照总体规划确定了城市绿线及相关绿化指标,规划构建了由磐石城、龙脊岭文化旅游长廊、穆龙山森林公园、滨江公园、长江、小江及主城区共同组成的城市绿化体系;结合云阳“江城”、“山城”特色,重点规划了小区、广场、公园、游园等近期建设目标;根据地形、地貌及自然资源,划定了城市绿地保护禁建区,对城市公共绿地、山际线绿地、水际线绿地、风景林地、生态林地等实行绿地禁建保护。全长7150米、宽50150米的龙脊岭文化旅游长廊将作为城市绿轴得到有效保护。二是狠抓道路绿化。做到了能栽必栽树,丰富街道景观,增加城市绿量,提高城市品位。城市建成道路47.25公里,面积77.3万平方米,其中干道19.55公里,面积50.73万平方米,干道绿化面积13.9万平方米,占道路总面积的27.5%;城市道路绿化普及率、达标率分别达98%、84%.望江、云江、滨江三条大道与支路节点还留出适量土地建绿,提高了城市道路绿化档次。

三是加强住宅小区绿化。严把规划方案审批关和规划综合验收关,确保绿地面积达30%以上。居住区环境绿化与住宅小区房屋建设同时设计,同时审批,同时施工,同时竣工验收。强力推进堡坎、边坡、屋顶绿化,把任务按地块落实到单位,实行“包栽、包管、包活”责任制。各单位、社区在堡坎、边坡上栽植了春藤和爬山虎等藤蔓植物,对荒山荒坡见缝插针地栽植了重阳木、榕树、黄花槐、三角梅等植物。各社区居民在屋顶、阳台上栽植了盆花盆景,绝大多数平面屋顶建成了漂亮的屋顶花园。

四是抓好城市公园、广场、小游园建设。公园、广场、小游园是城市园林绿化的精品与窗口,针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和县财力十分紧张的实际,我们充分运用化弊为利、变废为宝的手法,结合库岸整治、回填冲沟等措施,新增出一批土地,用于建设公园、广场,保证城区市民出门5至10分钟内能到达一个公共广场或游园。目前已建成大大小小的公园、广场8个。在滨江路云阳镇纯居民安区,筑坝填土建成了面积46.6万平方米、绿地面积37.7万平方米、栽种植物达200多种的库区最大的滨江公园。滨江公园由移民广场、中心广场、风清广场、新风广场四大广场组成,每个广场具有各自特色和表现主题。新风广场以文体娱乐、音乐喷泉为主题,风清广场以人流集散、文物展览为主题,中心广场以商贸、激光喷泉、水幕电影等方式体现现代生活,移民广场以展示移民文化、体现移民精神等人文景观为主题。在展龙垭双江镇纯居民安区,利用弃土回填冲沟建成了集休闲娱乐为一体,面积2.5万平方米,绿地面积1.5万平方米的两江广场。在水库路云安纯居民安区,利用弃土回填冲沟建成了绿地面积1.5万平方米的民德广场。在城市中心建成了面积1.6万平方米的群益广场。同时在白鹤、磨子岭等社区合理规划建设了一些供市民休闲娱乐的绿化小游园。

为了确保绿地建设规划得以实施,县委县府提出了两个不商量:绿地规划不容随意更改不商量,没达到绿地指标的建设单位补交集中绿化费不商量。群益广场前面的小山包,很多单位和个人申请在此建房,县委、县政府果断决策,将小山包建成了1万平方米的生态小游园。在黄金地段杏家湾小区,将县四大家和20多个部门集中建房办公,腾出土地。另将已经完成场坪工程的财政局调整到其它地方,挤出1.3万平方米土地建绿地广场,使杏家湾绿地广场扩大到3万平方米。移民大道外滨江公园46.6万平方米的用地全部用于绿化,不搞房产开发。

五是狠抓载体,广泛开展园林“三创”活动。我们把园林“三创”作为基础工程来抓,采取财政投入、单位筹资、个人捐资等方式,推动“三创”工作全面开展。各创建单位领导重视,措施有力,规划合理,植树种花、建绿造景。财政局于201*年成功创建为市级最佳绿化单位,县政府机关、建委、云中、云海药业等单位是今年创建的市级园林式单位和市级最佳绿化单位,云江大道检察院至云中段已建成市级园林市街,滨江公园成为市级达标公园。特别是云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拆除临街商业价值很高的门面房39间1650平方米增加绿化用地,建成了前庭开敞式花园,为山水园林城市创建工作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49个有条件创建县级园林式单位中,36个单位创建达标,达标单位占73.4%,现有县级园林式小区6个,占符合创建条件小区的75%.

六是加强生态防护林工程建设。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着力加快造林绿化步伐,努力构建渝东生态经济区。我县从二000年启动退耕还林工程建设,至二00五年八月底已完成退耕还林102.95万亩,完成人工成片造林47.35万亩,完成天保公益林建设10万亩。

实施三峡水库库周造林绿化工程。去冬今春,完成库周绿化工程建设5.1万亩,完成示范段高标准造林2600亩,并在新县城东郊双江镇建民村建示范园300亩,建立库周绿化“共产党员先锋林”基地100余亩。中国电信捐赠50万在云阳认养了1500亩林地,冠名为“中国电信林”。

积极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云阳人有植树爱树的传统美德,自50年代的“领袖林”开始,便在全县掀起了义务植树、美化长江两岸的热潮。近年来,我县先后开展了“绿化新城凝聚爱心,美化家园人人奉献”、“做库周绿化排头兵”等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全县履行全民义务植树的人数达到120多万人(次),建成县级义务植树基地5个,完成义务植树850万株。贾庆林、曾培炎、李铁映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云阳时都亲自栽下了纪念树。

三、加强城市景观建设,不断提升人文内涵

一是以人为本,着力于城市功能配套,精心打造“五篇大文章”。云阳是一座崭新的移民新城,在创建山水园林城市的过程中,我们十分注重城市景观打造。从201*年开始实施的两江广场、滨江小区、体育场、龙脊岭文化旅游长廊、长江大桥“五篇大文章”为主要内容的城市景观建设已成为城市的精华和亮点。

此外,在城市的中心还建成了一个大型人字梯万里长江第一梯。从江边直达山顶,拾级而上,左为青龙梯,右为飞凤梯,上段为登云梯。梯道1448步,宽2025米,两边绿化带35米。在201*年至201*年的9月28日都举办了全国登梯邀请赛。

二是实施“大树进城”工程,保护抢救名木古树。我们充分利用库区蓄水必须清理淹没线下大树的时机,在水库蓄水之前,实施了大规模的抢救大树移植新城的绿色搬迁工程。近几年来,先后移栽了名木古树500多株到新城。今年结合春季绿化和秋季绿化,又从即将淹没的云安古镇搬迁了80余棵名木古树到新城栽植。单位、社区、居民也按县统一要求将旧城的花草乔木移栽到了各自的搬迁区域。磐石城下有一片上百年的梨树林,每到春暖花开,山寨下便成了花的海洋,是新城的一大看点和居民春游的热闹去处。在建设中,这些古树都得到了编号定人妥善保护。

三是实施景观工程,提升城市形象。为了给城市道路增景添色,对道路两侧的绿化带补植了开花小乔木,对道路节点添植了景观树和色叶植物,实现了四季有花,常年见绿,绿化品位大大提高。在道路、广场、标志性建筑和重要地段的建筑物上设了灯饰景观,对高度、尺寸、档次作了明确要求。长江大桥、双江大桥、两江广场、群益广场、移民大道、云江大道、滨江大道、登云梯、盘石城灯饰工程已成为城市亮点。城市主轴登云梯灯饰工程,象两条平行的长龙,蜿蜒而上,直冲云霄,吸引了众多游人驻足观赏。移民大道的灯饰景观,夜间与波光粼粼的长江交相辉映,景色迷人。磐石城灯塔居高临下,光柱四射,成为夜晚云阳的重要标志。在一批单位规划设了房屋轮廓灯,为城市夜景增添了光彩。

四是狠抓历史文物搬迁发掘保护工作。县委、县府组织专门班子抓搬迁,按期完成了张飞庙、文昌宫、云阳南城门、夏黄氏节孝牌坊等8处地面文物的复建工程。搬迁后的张飞庙景区被确定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云阳历史悠久,地面、地下文物点多达145处。随着三峡移民迁建,我县加紧了淹没区地下文物的发掘工作,共发掘14个遗址和墓群,由9个科研单位负责完成,目前已完成4.62万平方米的地下文物发掘任务。其中:旧县坪遗址、马粪沱墓群、明月坝遗址均被评为“201*年重庆十大考古发现”。同时,加快了历史文化的保护性开发建设。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磐石城得到保护性开发建设,治理了危岩,整修了前后寨门,修复了炮台、炮楼、观景台等设施,投资180万元的金佛塔正在修建之中;龙脊岭文化旅游长廊开发建设顺利推进,编制了长廊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绿化规划,完成8处地面文物的复建工程。彭氏宗祠、栖霞宫等历史文化的保护性开发建设也摆上了议事日程。

五是隆重举办“9.28”移民文化节。移民文化节是云阳所特有的节日。三峡百万大移民的焦点难点在云阳,而云阳干群团结拼搏,破难创新,占库区三分之一的外迁移民率先完成任务,县级机关于1999年9月28日率先搬进三镇合一的新县城,二期清库工作又提前3个月于201*年9月28日庆功告捷。因此,在201*年9月28日举办了第一届移民文化节。县委、县政府决定每年举办一次,以此弘扬移民精神,打造移民文化,提升开放形象,推动云阳发展。时间为每年9月28日至10月7日,内容有文艺表演、登梯比赛、龙舟竞渡、锦绣云阳展览、名吃名品展销、招商签约等活动。

四、加强市政建设和山水保护,不断完善城市功能一是实施畅通、绿化、配套三大工程。以贯通云江大道、滨江大道等主次干道的连接路为重点,201*年以来新建道路18.63公里,硬化12.83公里,实现了畅通道路网络的目标,道路总面积达到114.28万平方米,人均拥有道路面积9.52平方米。

加快公用设施建设。建成水厂两座,设计日供水8.5万吨,现日供水能力4万吨,城市用水普及率达99%,水质综合合格率达100%.开发使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燃气普及率达95%以上。合理配公交车运力资源,充分满足市民生活需要。现有公共交通车辆321辆,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26标台。保护长江水环境,建成垃圾处理场1座,污水处理厂1座,可日处理垃圾150吨,日处理污水3万吨,垃圾处理率和污水处理率分别达93.3%、71.3%.

加强人行道整治。今年重点整治了从县医院到云中段长2.5公里、45万平方米的人行道;实施城市亮化工程,在建成的所有市街、道路都安装了路灯,亮灯率达到98%.

二是切实加强山水保护。兴建库岸防护工程。云阳库岸防护工程是重庆市首批列入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项目,治理岸线长12.8千米(其中小江库岸5.1千米,长江库岸7.7千米),工程概算总投资20462.2万元。现已完成工程投资1.1亿元,该工程是一项综合性治理项目,通过筑堤、回填冲沟接纳新城建设弃土近1000万立方米,新增城市用地1560亩,对解决库岸稳定、沿江道路及建筑物安全、三峡水库泥沙淤积等问题起到了重要作用。加大地质灾害防治力度。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工作方针,按照《重庆市云阳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针对新县城建设中的局部地灾实施了治理,完成了库岸坍塌治理、青龙嘴壁上挂灯滑坡、老冠石滑坡等治理工程,有效地保护了新县城的整体环境。三是做到建管并重,严格城市管理。城市形象是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我们坚持规划、建设、管理“三手硬”,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属地管理、责权一致、讲求实效”的原则,实行“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管理体制,努力提高经营城市和管理城市的水平,打造移民城市亮点和品牌。在实际工作中,逐步建立和完善了“五大创建工作机制”,即城管工作领导机制、目标责任制、奖惩机制、监督机制、联动机制;着力实施“五大城管工程”,即市民文明素质工程、环境卫生城市容貌满意工程、美化绿化亮化工程、改善发展环境民心工程、加大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工程。经过不懈努力,市民的文明素养和城市形象都有很大提升,201*年通过了重庆市环保一控双达标验收、中国优秀旅游城区验收。今天接受创建山水园林城市检查验收后,还将迎接创建市级文明县城、市级卫生县城的检查验收。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我县创建山水园林城市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市园林局的悉心帮助指导下,取得了明显成效,期盼能得到你们的肯定。今后,我们将继续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园林绿化建设、城市景观建设和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加大新城建设管理力度,争创国家环保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二00四年创建园林城市工作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二00四年创建园林城市工作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二00四年创建园林城市工作总结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721488.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